⑴ 驗證動量守恆定律」的實驗裝置如圖16-3-3所示,A、B是直徑為d、質量分別為m a 和m b 的兩個小球. 圖16-3
(1)BCD(2)A
⑵ 如圖所示為「驗證動量守恆定律」的實驗裝置。 (1)下列說法中符合本實驗要求的是 。(選填選項
(1)BC (2)
⑶ 驗證動量守恆定律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斜槽與水平槽圓滑連接.安裝好實驗裝置,在地上鋪一張白紙,白紙上
①A、驗證動量守恆定律實驗中,入射球1的質量一定要大於被碰球2的質量,兩球的直徑應相等,故A錯誤; B、將小球靜止放置在軌道末端,如果小球不滾動,水面斜槽軌道末端水平,否則斜槽末端不水平,故B正確; C、為使小球做平拋運動時的速度相等,每次應從斜槽的同一位置由靜止釋放小球,故C錯誤; D、復寫紙鋪在白紙的上面,實驗過程中復寫紙可以隨時拿起看印跡是否清晰,只要不移動地面上的白紙,可以隨便移動復寫紙的位置,故D正確; ②實驗過程中需要測量入射球與被碰球的質量,因此實驗需要天平;實驗時需要測出小球落地點的水平位移,因此實驗需要刻度尺,故AC正確,實驗過程中不需要測球的直徑、不需要測小球的運動時間,因此不需要游標卡尺和秒錶,故BD錯誤; ③小球離開水平軌道後做平拋運動,由於小球的豎直分位移相等,因此它們在空中的運動時間相等,小球的水平位移與它的初速度成正比,可以用小球的水平位移代替小球的初速度;由圖示可知,碰撞前小球1的落地點是P,兩球碰撞,球1的落地點是M,球2的落地點是N,實驗需要驗證:m1OP=m10M+m20N,實驗過程中需要測出小球的質量與小球做平拋運動的水平位移,故選C; ④由③可知,實驗需要驗證的表達式為:m1OP=m10M+m20N. 故答案為:①BD;②AC;③C;④m1OP=m10M+m20N.
⑷ 《驗證動量守恆定律》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1)為了減小實驗誤差,應採取______A.斜槽末端點的切線調成
(1)A、為了使小球做平拋運動,斜槽的末端需調成水平.故A正確. B、小球每次從斜槽的同一位置滾下,不需要減小摩擦.故B錯誤. C、為了使小球發生對心碰撞,入射球和被碰球的球心調到同一高度.故C正確. D、通過多次實驗確定小球所落的平均位置,不是找最清晰的位置.故D錯誤. 故選AC. (2)根據動量守恆定律得,mA.
⑸ 如圖所示為實驗室中驗證動量守恆定律的實驗裝置示意圖,完成關於該實驗的下列問題:(1)若入射小球質量
(1)為保證兩球發抄生對心正碰,兩球的半徑應相等,為防止碰撞後入射球反彈,入射球的質量應大於被碰球的質量,故選C; (2)小球離開軌道後做平拋運動,小球拋出點的高度相等,則它們在空中的運動時間t相等,驗證碰撞中的動量守恆,需要驗證: m1v1=m1v1′+m2v2,則:m1v1t=m1v1′t+m2v2t,m1x1=m1x1′+m2x2,由圖示可知,需要驗證:m1OP=m1OM+m2ON. 故答案為:(1)C;(2)m1OP=m1OM+m2ON.
⑹ 如圖1是「驗證動量守恆定律」實驗裝置.①直接測定小球碰撞前後的速度是不容易的,但可以通過測量______
①小球離開軌道後做平拋運動,由於小球拋出點的高度相等,它們在空中的運動時間相等,小球的水平位移與小球的初速度成正比,可以用小球的水平位移代替其初速度,故選C. ②為避免反彈,入射小球與被碰小球的質量應滿足m1>m2. ③毫米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用該刻度尺測量的測量結果應准確到毫米,在毫米以下還要估讀一位,由題意可知,讀數時沒有估讀,這是錯誤的. ④要驗證動量守恆定律定律,即驗證:m1v1=m1v2+m2v3,小球離開軌道後做平拋運動,它們拋出點的高度相等,在空中的運動時間t相等, 上式兩邊同時乘以t得:m1v1t=m1v2t+m2v3t,得:m1SOM=m1SOP+m2SON. 故答案為:①C;時間;②>;③估讀;④m1SOM=m1SOP+m2SON.
與如圖為驗證動量守恆定律的實驗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五金機電黃頁
發布:2025-09-13 05:26:05
瀏覽:731
判斷實驗裝置
發布:2025-09-13 04:52:28
瀏覽:44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