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110kV變電站電氣一次部分設計
本工程以750kV電壓接入系統,本期建設2×660MW機組,750kV出線兩回;電廠最終裝機規模為2×660+2×1000MW,750kV最終為出線兩回。主接線採用3/2接線方式,電廠750kV側短路電流水平按50kA選擇。
水洞溝電廠的起動/備用電源引自附近徐家莊330kV變電所110kV母線,採用裝設設發電機出口斷路器及一台小容量備用停機變方案,機組正常起動、停機電源由廠內750kV母線倒送,停機備用電源由停機變提供.
1.2 系統簡介
1.2.1 電氣主接線
根據電廠接入系統報告,本期2台660MW機組經發電機出口斷路器、升壓變壓器接入廠內750kV升壓站,750kV本期出線2回,接入銀川東750kV變電所, 本期工程750kV配電裝置採用敞開式布置方案,兩機兩變二回750kV出線採用一倍半斷路器接線,設置兩個完整串。
本工程兩台機設一台有載調壓雙繞組停機變壓器,容量為31.5MW。發電機出口裝設斷路器,機組正常起動、停機電源由廠內750kV母線倒送,停機備用電源由停機變提供。停機變電源引自徐家莊330kV變電所110kV母線。
1.2.2 電壓互感器配置
每組750kV母線裝設一組電壓互感器;每回750kV出線裝設一組電壓互感器;每台機主變進線迴路裝設一組電壓互感器;每台發電機出口迴路裝設三組電壓互感器,其中兩組為全絕緣,一組為半絕緣。
1.2.3 電流互感器配置:
發電機出線及中性點側每相各配置套管CT 4隻。
主變壓器高壓側每相各配置套管CT 4隻。中性點配置電流互感器2隻。
每台750kV斷路器每相各配置套管CT 8隻。
高壓廠用變壓器高壓側每相配置套管CT 5隻。
高壓公用變壓器高壓側每相配置套管CT 5隻。
停機變壓器高壓側每相配置套管CT 3 只。
1.2.4 避雷器配置
750kV進出線及二條母線上各裝設避雷器一組;110kV進線電纜兩側裝設避雷器二組,出線上裝設避雷器一組。
每台發電機出口裝設避雷器一組。
每台發電機出口斷路器靠近主變側裝設避雷器一組。
1.2.5 750kV避雷器和電壓互感器均不裝設隔離開關。
1.2.6 各級電壓中性點接地方式
發電機中性點經二次側接電阻(帶中間抽頭)的單相變壓器接地。
750kV系統為直接接地系統,三台單相變壓器的中性點連接到一起死接地。110kV系統為有效接地系統,停機變壓器的高壓側中性點經隔離開關接地。
1.2.7 廠用電系統
1.2.7.1 高壓廠用電電壓採用6kV一級電壓,其中性點採用低電阻接地方式。
1.2.7.2 高壓廠用電系統採用設置公用段方案
每台機設置一台容量為50/31.5-31.5MVA的有載調壓高壓廠用工作變壓器(採用分裂繞組),和一台容量為25MVA的有載調壓高壓廠用公用變壓器(採用雙卷變壓器)。廠高變及公用變的高壓側電源由本機組發電機和主變之間的封閉母線上支接。每台機組設2段6kV工作母線及一段6kV公用母線,單元機組負荷接在高壓廠用工作變的6kV工作A、B段母線上,全廠公用負荷分接在兩台機的高壓廠用公用變的6kV公用A、B段母線上,互為備用及成對出現的高壓廠用電動機及低壓廠用變壓器分別由不同6kV工作段上引接。
本工程設置一台容量為31.5MVA停機變壓器, 停機變壓器採用有載調壓雙卷變壓器。停機變壓器6kV側通過共箱母線連接到四段6kV工作母線和兩段6kV公用母線上作為備用停機電源。
停機變壓器容量選擇是按滿足一台機正常停機所需容量進行選擇。
本工程由於輸煤系統高壓電動機數量較多,而主廠房內6kV配電裝置布置位置有限,因此在輸煤綜合樓設6kV輸煤段。本工程設兩段6kV輸煤段,兩段母線由兩台機6kV公用段引接,並採用互為備用方式。輸煤A、B段設備自投裝置。
1.2.7.3 脫硫系統電氣接線
本期工程脫硫系統採用EPC總包方式。
脫硫系統採用高、低壓兩級電壓供電,6kV脫硫負荷由主廠房6kV母線段供電,380V脫硫負荷由脫硫島內廠用二台低壓變壓器供電。脫硫島保安電源由主廠房提供,每台機組一回。脫硫島設110V直流分屏,其直流電源由主廠房直流系統提供,每台機組二回。
1.2.7.4 低壓廠用電系統電壓採用380/220V。
低壓廠用電系統採用中性點直接接地方式,低壓廠用母線為單母線接線。
每台機組在主廠房設汽機、鍋爐動力配電中心,由2台1600 kVA汽機變,2台2500 kVA鍋爐變供電,供本機組380V機爐輔機低壓負荷。
每台機組設照明動力中心,由1台800 kVA照明變壓器供電,兩台機照明變壓器互為備用。
兩台機設一個公用動力中心,公用變壓器容量為2000kVA,兩台公用變壓器互為備用。
本期不設專用檢修變壓器,每台機組設通風檢修MCC。
每台機組設保安動力中心,每台機組設一台1250kW柴油發電機組。
輔助車間根據負荷分布情況設置380/220V動力中心,設置情況如下:
電除塵動力中心,每台爐設兩台電除塵變壓器,容量為2500kVA,設兩段PC母線(裝設備自投裝置);設一台同容量電除塵專用備用變壓器。
水處理動力中心,兩台2500kVA變壓器,互為備用,動力中心設兩段母線。
輸煤動力中心,設兩台1600kVA變壓器,互為備用,動力中心設兩段母線。
翻車機動力中心,設兩台1250kVA變壓器,互為備用,動力中心設兩段母線。
除灰動力中心,設兩台2000kVA變壓器,互為備用,動力中心設兩段母線。
廠區動力中心,設兩台630kVA變壓器,互為備用,動力中心設兩段母線。
主廠房電動機控制中心(MCC)根據負荷分散設置,成對的電動機分別由相應的兩段MCC供電,單套輔機的電動機由雙電源供電的MCC段供電。部分重要MCC段採用雙電源自動切換。
輔助廠房電動機控制中心(MCC)根據負荷分散設置,採用雙電源供電的MCC段供電。
容量為75kW以下的電動機及200kW及以下的靜止負荷由MCC供電,75kW及以上的低壓電動機和200kW以上的靜止負荷由動力中心供電。
間冷塔負荷供電
間冷系統380V間冷塔負荷由每台機組間冷塔內380/220V MCC段供電,循環水泵房負荷由每台機組循環水泵房380/220V MCC段供電,電源取自水處理低壓變壓器。
1.2.7.5主廠房直流系統
每台機組裝設三組蓄電池,其中一組220V動力蓄電池組,兩組110V控制蓄電池組。
110V控制蓄電池組採用單母線分段接線;220V動力蓄電池組採用單母線接線,兩台機組的220V動力蓄電池組經過電纜相互聯絡。
110V控制直流系統供控制、保護、測量及其他控制負荷。110V控制直流系統採用輻射網路供電方式,在各配電室設置直流分屏。
220V直流動力系統供事故照明,動力負荷和交流不停電電源等。
蓄電池組正常以浮充電方式運行。蓄電池型式均採用閥控免維護鉛酸蓄電池。
110V控制用蓄電池配置:二組800Ah蓄電池組及二組相應的高頻電源裝置。高頻電源模塊採用N+2冗餘配置。
220V動力用蓄電池配置:一組2000AH蓄電池組及一組相應的高頻電源裝置。高頻電源模塊採用N+2冗餘配置。
⑵ 24000kVA變壓器單相有載變壓器安裝步驟【1000分】
1 安裝步驟和技術要求1.1 准備階段備齊施工用機械和工具材料,在移動變壓器時,無論是手推或繩拉,均禁止著力點置於油管,以防止油管焊縫破裂造成漏油。移動時還應避免變壓器傾倒,且變壓器基礎或軌道應水平。1.2 絕緣檢查和判斷電力變壓器就位完畢,吊罩檢查芯部前首先要進行一遍全面的絕緣檢查,以利發現出廠後運輸狀態的變壓器是否受潮,從而決定下一步的安裝步驟和方法,絕緣檢查的步驟和方法如下:1.2.1 取油樣試驗電力變壓器的絕緣油,簡化分析應進行七項:閃點、絕緣強度、酸價、酸鹼反應、游離碳、水分、機械混合物。新舊油要用混油進行取樣試驗。1.2.2 油箱密封性檢查首先外觀檢查各處焊縫,密封口是否滲漏油,運輸狀態的變壓器密封應是否良好。1.2.3 線圈的絕緣測量和絕緣判斷1)測量每相絕緣電阻R60s值及吸收比R60s值/R15s。2)測量每相對地介損正切值。1.2.4 絕緣判斷根據絕緣檢查結果,參照國標電力變壓器不經乾燥投入運行的條件進行判斷,如絕緣合格,則可進行吊罩檢查及總裝工作;如不合格則需先乾燥絕緣,這項判斷工作要認真對待。2 吊罩檢查及濾油注油2.1 對環境、氣候及時間的要求2.1.1 該變壓器在室外吊罩檢查,應有行之有效的防止驟雨和灰塵的方法,變壓器周圍應搭帆布棚防止風及灰塵,准備好頂棚塑料布防止驟雨。2.1.2 變壓器器身與空氣相接觸的時間是從放油起至注油為止,其時間不應超過下列規定:空氣相對濕度不超過65%的乾燥天氣:16h;空氣相對濕度不超過75%的潮濕天氣:12h;空氣相對濕度超過75%以上的天氣時不允許吊芯檢查。應掌握好天氣預報,在晴朗的天氣吊罩,嚴禁在陰雨、大霧天進行。2.1.3 器身溫度應高於周圍空氣溫度,否則應先加熱器身。2.2 吊罩前的准備工作2.2.1 為防止吊罩過程中碰壞鐵芯部絕緣,先在變壓器四周邊水的作用產生電解質對管道進行外腐蝕,因此在選擇保溫材料時,要注意其吸水性。2)管道保溫層外應加設安全可靠的防水層,防止環境中的水汽滲入保溫層,引起金屬腐蝕。3)管網採用地溝敷設時,必須保持地溝乾燥,地溝要設置必要的排水設施並且定期通風,以減少地溝中的含濕量。4)提高供熱介質的溫度。當管道被介質加熱到100℃以上時,保溫層中的水分就會排到空氣中,以降低熱損失和減少管道腐蝕。但是介質溫度提高後,在一定范圍內會增大管網的內腐蝕,所以在提高溫度前,應先進行經濟分析再確定最佳介質溫度。2.2 供熱管網的內防腐措施1)降低水中溶解氧的濃度,達到水質標准。從前面分析可以看出,氧腐蝕是管網腐蝕的最主要原因,因此,必須將除氧系統有效投入。2)確保管網中水的pH值在規定范圍內。3)控制水的溫度,使之避開腐蝕的最大值區域。4)降低系統的失水率,以減少系統的補水量,降低因補水的水質原因而引起的腐蝕。5)供熱管網停熱期間採用濕式保養。停熱後,將系統中充滿雜質、渾濁的循環水放掉,重新補入經過化學處理、除氧的軟化水,然後關閉系統進行保養。如果有條件,可在水中加入緩蝕劑,如HL911、HL912等,防腐效果更佳。
緣預埋四根直桿,控制起落過程中垂直方向的傾斜。2.2.2 為檢查芯部方便,在變壓器四周芯部適當高度搭一圈工作架,架上鋪木板,必須牢固。2.2.3 變壓器吊罩前應將絕緣油全部抽出放入密閉的油罐中,變壓器中油重轉移,不可避免地會帶進雜質、潮氣使絕緣油壓降低,為此在吊罩檢查的同時,應將變壓器中放出的油過濾兩遍。2.2.4 變壓器吊罩的工作變壓器吊罩時,除需放去變壓器油外,還需松開上定位件和高壓出線端子的螺母,打開低壓升高座的觀察窗,拆去開關低壓接線片連接螺栓,拆去分接開關的操動機構,去掉分接開關處的操作蓋板,拆去分接引線和其他連接件方能吊罩。在吊罩時如遇上、下節油箱不易分開時,可用撬棍撬開箱沿,不得強行起吊。吊罩拆下的分接開關和其零件應作標記和編號,並用清潔塑料布包裹,待對號復裝。3 吊芯檢查器身的內容3.1 檢查器身各部分緊固螺栓有無松動,若發現松動應擰緊。3.2 引線夾緊有無松動,接頭是否完好。3.3 絕緣有無破損,墊塊有無松動。3.4 檢查線圈的絕緣電阻,並作好記錄。3.5 檢查鐵芯的對地絕緣,鐵芯應無多點接地。3.6 檢查開關各位置下線圈的直流電阻,確定開關接觸是否良好,各分接位置與指示數是否相符。3.7 器身檢查完後應進行清潔處理,器身上和油箱內不得有遺留雜物。3.8 對於變壓器的無勵磁分接開關操動機構,一定要按吊芯前標志對號安裝,並防止將操動桿插到開關定位銷外面,以免倒換分接時誤動作,對於鐵芯引出油箱外面接地的變壓器,在器身檢查後,回裝油箱頂蓋或上罩時,原松開的上定位件(為運輸設置的)不必再裝回,只是將密封壓好,要確保鐵芯的上夾件與油箱無接觸。3.9 器身檢查完畢,回裝上節油箱前,要用合格的凈絕緣油沖洗器身,以清除存在於線圈間的+9.0321雜物。3.10 器身檢查中應進行下列電氣參數的測量:1)鐵芯與夾件間的絕緣電阻(夾持件有接地片與鐵芯相連者應拆除)。2)鐵芯的接地及金屬壓板的接地情況。3)使用2500V兆歐表測量穿心螺栓、鐵芯、油箱及線圈壓環的絕緣電阻。3.11 對器身檢查中所發現的故障和缺陷均應妥善處理完畢,並記錄處理情況存檔備查。3.12 上節油箱回裝先將油箱罩附近擦洗干凈,大密封圈經檢查無損傷無臟物粘附,然後按吊罩中相反步驟進行回裝嚴防碰傷線圈絕緣。4 附件的總裝配附件安裝應按先冷卻器、凈油器、儲油器、吸濕器,最後進行信號溫度計,氣體繼電器鉑熱電阻的順序安裝。4.1 冷卻器的安裝4.1.1 安裝前檢查冷卻器與集油箱的焊接處和風扇支架的焊接處有無滲油現象。4.1.2 用合格的熱絕緣油沖洗冷卻器內部,油從上聯管口注入下聯管口流出。一直進行到從下聯管口取出的油經檢查合格後方可認為冷卻器內部沖洗干凈了,可以安裝。4.1.3 起吊油冷卻器與變壓器油箱上的法蘭碰頭時,應將其上下聯管的誤差調整到最小,耐油橡膠密封圈要放平,受壓面積要合適。4.1.4 風扇安裝前要檢查電機和葉輪有否損傷,軸端及葉輪片是否彎曲,轉動是否靈活,有無擦、碰、撞等雜音。4.2 凈油器的安裝4.2.1 安裝前將凈油器各部件打開清洗干凈,用乾燥清潔的變壓器油沖洗幾遍,組裝變壓器後裝入粒度為2mm~7mm的硅膠。使用硅膠時要注意硅膠的包裝情況,並用乾燥清潔的變壓器油沖洗干凈即可裝入。硅膠應考慮進行乾燥處理再清洗干凈,然後裝入。4.2.2 凈油器的充油方法是先稍打開下部活門,使變壓器油流入,同時從凈油器上部放氣,直至有油溢出。然後關下部活門,凈油器靜放11h後,打開下部放油塞將沉澱物排出,處理完後按上述充油方法再行充油放氣,充滿後打開上部活門,最後將變壓器主油箱中的油補充至規定高度。4.3 隔膜式儲油櫃的安裝4.3.1 先將儲油櫃用合格變壓器油沖洗干凈,檢查各密封處情況及隔膜袋是否有滲漏或破裂,應仔細檢查壓油袋口及管路連接處。隔膜袋整體用不大於0.0002MPa的氣壓試驗,並注意隔膜袋裝入儲油櫃後長度方向是否與儲油櫃長軸方向一致,防止袋口處產生扭轉或皺褶。4.3.2 儲油櫃裝在變壓器上後,注油前應將其附件:油表、壓油袋、隔膜袋、吸濕器以及管路連好。吸濕器應提前檢查合格,並加填乾燥清潔的硅膠。4.3.3 儲油櫃注油前必須先把油加好,再通過儲油櫃下聯管注油排氣,然後通過油表放油孔放油至正常油位,此時櫃內隔膜袋隨油表放油即自行充氣正常浮在油麵上,至此儲油櫃即可與變壓器投入運行。5 投運前的准備工作1)油箱外殼、鐵芯引出小套管接地點可靠接地。2)吸濕器系統已暢通。3)冷卻器油門全部打開。4)儲油櫃與變壓器聯接管油門已開戶,儲油櫃油麵合適。5)變壓器各處無滲漏油。6)氣體繼電器應先放氣,傳動試驗正常。7)在電阻溫度計座內注入適量的清潔變壓器油。
⑶ 裝置設備布置設計的一般要求是什麼
答:(1)滿足工藝流程要求,按物流順序布置設備;
(2)工藝裝置的設備、建築物、構築物平面布置的防火間距應滿足表5.1.10的要求,符合安全生產和環境保護要求;
(3)應考慮管道安裝經濟合理和整齊美觀,節省用地和減少能耗,便於施工、操作和維修;
(4)應滿足全廠總體規劃的要求;裝置主管廊和設備的布置應根據裝置在工廠總平面圖上的位置以及有關裝置、罐區、系統管廊、道路等的相對位置確定,並與相鄰裝置的布置相協調;
(5)根據全年最小頻率風向條件確定設備、設施與建築物的相對位置;
(6)設備應按工藝流程順序和同類設備適當集中相結合的原則進行布置。在管廊兩側按流程順序布置設備、減少佔地面積、節省投資。處理腐蝕性、有毒、粘稠物料的設備宜按物性分別緊湊布置;
(7)設備、建築物、構築物應按生產過程的特點和火災危險性類別分區布置。為防止結焦、堵塞、控制溫降、壓降,避免發生副反應等有工藝要求的相關設備,可靠近布置;
(8)設備基礎標高和地下受液容器的位置及標高,應結合裝置的堅向布置設計確定;
(9)在確定設備和構築物的位置時,應使其地下部分的基礎不超出裝置邊界線;
(10)輸送介質對距離。角度、高差等有特殊要求的管道布置,應在設備布置設計時統籌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