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博物館大型裝置作品設計

博物館大型裝置作品設計

發布時間:2023-03-01 12:21:54

Ⅰ 博物館設計方案,博物館設計費用是多少

根據面積和檔次的不同,價格在幾十萬到上百萬。

博物館設計是一種「配合演出」的設計,商業博物館設計在設計時要先了解「被展示的物件或概念」後,找出要表達的主題,然後將這「主題」以展示裝置加以渲染、詮釋,來完成這次設計。

博物館設計時,所設計的展示裝置本身是否精彩並不是重點,反而是這展示具、展示裝置完成後,「被展示的物件或概念」是否因此而精彩,才是重點。商業空間設計和會展設計是其中的分支。

設計的博物館應該注意要適合不同年齡階段的人群,為其提供了一個好的休閑娛樂氛圍。以水木清華為例,該公司擁有多項發明、新型實用專利及軟體著作權證書, 多次榮獲建設行政主管部門頒發的國家級、省級、市級優質工程獎。

更多問題請咨詢水木清華客服!

Ⅱ 博物館展示設計的藝術形式分析

博物館展示設計的藝術形式分析

博物館作為一個傳播文化、鑒證歷史的永久性機構,其展示的空間以及展品需要與觀眾心靈產生共鳴,以下是我J.L為大家分享的關於博物館展示設計的藝術形式的論文範文。

博物館展示設計的藝術形式分析 篇1

摘要:博物館一直以來都是傳承和發展文化的載體,是一種展示設計創造性的活動,也是展覽中的一部分,其不僅具有展示設計中的共同性質,同時也具有自身的特性。通過合理的展示設計能夠更好地體現出地域性、文化性以及民族性的特徵,滿足人們的物質和精神生活,提升生活的品質。當代博物館展示設計也隨著展示手段和技術的豐富和創新,迸發出不同的藝術價值。本文主要對博物館展示設計的藝術形式進行具體的研究。

關鍵詞:博物館;展示設計;藝術形式

博物館展示設計是一種設計范疇的學科,隨著設計手段和技術的發展,博物館展示設計也具有了更多新的內涵。相對於一般地點的展示設計來說,博物館的展示設計對設計的風格、手法以及類別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博物館的展示設計涉及心理學、傳播學、建築學、心理學、美學以及人機工程學等多個學科領域。因此在進行博物館展示設計時,需要以深厚的文化內涵為底蘊,進而使設計的藝術形式感更強烈,符合當前人們的審美觀。

一、博物館展示設計原理分析

(一)博物館展示設計的目標

博物館存在的主要意義是為了能夠科普知識、傳播社會文明,是一個具有公共性的機構。其具有特殊的藝術展示形式。也可以說博物館就是一種藝術作品,其建築的風格、展品的設計以及整體的規劃都能夠帶給人一定的視覺享受。

(二)博物館展示設計要素

博物館展示設計主要可以涵蓋展示的空間、展示的設備以及展示的物品。其中展示的空間也就是概念空間,是一種沒有形體的空間展示,主要是以展品的內容來體現其存在的價值。同時博物館的展示空間也是展示活動的主要載體,在博物館的展示空間中,其結構、色彩以及燈光等都是必要的組成元素;展示設備包括展牆、展架、展櫃以及展板等。[1]展示設備具有組合化、方便化以及標准化的特點。組合化是指在展示的過程中,展示的設備可以根據具體的展示要求進行搭配組合,方便化是指結合現代的拼裝技術和先進的設計方案,使設備的安裝以及拆卸更加方便;標准化是指展示設備的規格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展示物品是博物館展覽中的主要內容,是博物館展示的主要目標和任務。

二、博物館展示空間設計藝術

展示空間是博物館展示活動的主要場所,在設計上不僅要滿足展品的展示承載功能,同時還要符合參觀者的審美要求,因此在博物館的展示空間設計上必須做一定的藝術處理。

(一)注重空間的和諧性

博物館展示空間的設計不能分成不同的部分進行設計,而是要注重設計的整體性和系統性,因此在空間的設計中必須考慮和諧的因素,將空間中不協調的因素進行統合。但是這種統合並不表示所有的空間都要具有統一的模式,而是既要有多樣性又要具有統一性。在博物館展示設計中需要從空間的規劃、色彩、材質以及結構等多個方面的變化來構建統一的空間模式。

(二)展示設計需要遵循均衡性原則

設計的均衡性能夠使視覺的構圖更加和諧,均衡性設計是指以某一個點為中心,兩邊的設計分量相等或者相似。同時在均衡原則的設計上,也分為規則均衡和不規則均衡。規則均衡設計在視覺上能夠給人一種兩邊完全相等的感覺,無論是在體量、形狀還是色彩上都具有較強的對稱性,形成規則的鏡面式對稱,這也是博物館展示空間設計中的重要設計原則;而不規則均衡性主要是根據杠桿平衡原理,在兩邊的設計中元素相近,但是卻又存在差異。這種設計方式能夠增加展示空間氣氛的活躍性,同時又不失整體平衡感。

(三)強調展示設計的節奏以及韻律

展示空間設計的節奏主要是指在特定的范圍或者單位內,空間的設計具有規律性的重復或者形體的運動分解。在具體的設計中是在空間構成重復的基礎上再進行的分段運動,因此能夠使空間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規律性。而韻律則主要是指通過對相似元素或者空間環境的組合,使其具有一定規律的同時也有一定的變化。在博物館的'空間設計中,節奏性以及韻律性是單元空間設計的主要方式,具有重復和漸變的表現形式。重復的單元空間能夠給人一種穩定的、持續的視覺感覺,從而在紛亂的展品中,使人能夠以一種平和的心態去觀賞,同時也能夠為人們的參觀起到導向的作用;漸變的單元空間可以分為單一空間的漸變以及復合空間的漸變,通過這種漸變的方式能夠給人一種既靈活又不乏整體性的感覺有序的空間變化不會影響人們參觀的心理,而且能夠突出展示的主體。[2]

三、博物館展示內容設計藝術

(一)硬體內容設計藝術

1.陳列室設計藝術

博物館展品在展覽時主要的儲藏位置就是陳列室,因此在陳列室的設計中需要注意室內的環境、通風、干濕度以及採光等因素,這樣不但能夠突出展品的展示效果,同時還能夠對展品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由於博物館所展示的展品都具有非常大的傳承價值,所以在陳列室的設計中必須做好消防措施。在施工的過程中嚴格按照相關規定選擇材料,嚴格操作規范。同時在陳列室的設計中還需要對空間進行一定的藝術處理,比如陳列室的地面、牆壁以及天花板等具體的色調以及肌理等,都需要與所展示的展品相契合,能夠烘托出展品的背景,從而使觀眾在參觀的過程中,能夠進入到展品展示的主體中,起到強烈的視覺引導效果。

2.光環境的設計藝術

光是感知物象的基本視覺條件,因此在博物館的創造、改變以及優化空間的設計中都離不開光環境。在博物館展示設計中的光源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自然的採光,另一種是人造光。自然採光主要是通過太陽照射而形成的光環境,因此室內的光線會隨著地球的轉動而發生變化,這使得一些方向朝北的展廳會選擇自然光照,因為這個方向的展廳受光照變化影響較小,而且光照柔和。人造光主要是指利用電燈形成的光照環境,通過對燈具的調節和設置達到一定的照明效果。目前在國內外博物館使用比較廣泛的燈具包括基本照明燈具、裝飾燈具以及慢射照明燈具等。同時在照明的效果上也分為直接照明、間接照明和重點照明。首先,直接照明。是一種經常應用的照明手段,一般常用的有吸頂燈、導軌射燈以及吊燈等,這種照明方式能夠保證95%以上的燈光都被充分利用。因此在博物館的大廳、主要通道以及大件展品的頂部,一般都會採用直接照明的方式,這樣能夠保證燈光的光線分布更加廣泛,不會產生遮光角。但是在直接照明的亮度選擇上,還需要根據照射面積、照射物以及展廳的高度來設定,一般的照度設定在300lx。因為如果光線過弱,會使得展廳視線不清,無法達到預期的展示效果;如果光線過強,則容易使觀眾產生視覺疲勞,同時也會對展物產生一定的損害,特別是書刊、漆器等容易產生褪色變質的情況。其次,間接照明。間接照明是指將燈光投射在牆面或者天花板上,形成二次光源,在博物館展廳的吊頂、地台、展板側面等,使燈的光線由內而外發光。間接照明的光線擴散性較好,不會產生陰影,光亮適度,光質柔和。[3]因此在展覽館的設計中,需要根據其自身的特點合理設置,可以根據展品的位置、類型對色彩照明以及亮度的需求等進行設計,使展廳形成層次變化的光環境。最後,重點照明。重點照明也稱為局部照明,是指利用較強的燈光對展品的某個部位進行投射,進而形成特寫的效果,能夠突出產品的展示重點,產生一種立體感。這種燈光設置的方式具有較強的針對性,一般用於展覽館中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展品。比如北京故宮博物院的《大禹治水玉山子》,利用這種方式能夠體現出實體和虛空的連貫性。但是在應用重點照明時,必須注重光照的方向性,這樣才能夠塑造出一種立體感。需要從頂光、順光以及逆光三個方向進行組合,同時在燈具前添加濾片,通過對紫外線的過濾,有效控制炫光。此外在重點照明的設計中還需要根據展台的間距、尺寸等適當設定距離,形成主次分明、松緊適度的視覺效果。

3.陳列設備設計藝術

陳列設備一般體積較大,數量較多,因此陳列設備的設計對藝術的整體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博物館的設計中需要對展櫃、展牆以及展台的尺寸、比例以及造型燈進行認真的研究和推敲,使得陳列設備能夠與展品內容和特點相符,進而體現其陳設的作用和突出展品的優勢。

(二)軟體內容設計藝術

1.陳列組合設計藝術

陳列組合設計是空間展示設計的核心,同時在設計工作中也是最繁重和最花費精力的。陳列組合中包括整體和局部陳列組合部分,整體陳列組合是總設計風格下設計的組合方式;而局部組合設計則主要是根據具體的標本、文物為展覽的基本資料,在設計的過程中根據設計框架或者大綱而有順序和層次地排列展品,使展品間建立起一定的聯系性。[4]

2.輔助展品資料設計藝術

輔助展品資料包括燈箱、圖表、沙盤以及照片等輔佐原件展出的一些資料,能夠補充展示作品的學術研究成果,同時也有一些輔助展品本身就是藝術作品,具有一定的觀賞價值。

(三)其他方面的設計藝術

除了軟硬體的設計外,還有一些介於軟硬體之間的設計內容,比如安全標志、文物等。以陳列室的路線布局為例,在設計的過程中,首先要考慮防盜報警、消防等設施的健全和完善,同時要保證緊急疏散口的通暢,其次要注重這些設施與博物館整體設計的契合,保證博物館整體的藝術效果。

四、結語

綜上所述,博物館作為一個傳播文化、鑒證歷史的永久性機構,其展示的空間以及展品需要與觀眾心靈產生共鳴,因此在博物館的展示設計中要從藝術的角度拉近與觀眾的距離,使觀眾置身於博物館,不僅能夠欣賞到展物的風采,同時通過博物館的設計藝術尋找與其相同的藝術語言。營造出創新的格局,使博物館的展示風格具有較深的文化內涵,同時又貼近於生活,能夠更好地服務社會,弘揚民族文化。

參考文獻:

[1]楊正宏.多元體驗下的博物館展示設計———以鎮江博物館為例[J].東南文化.2013(5):117-122.

[2]肖科坤,盧伍強.博物館展示設計藝術初探[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13):163-164.

[3]謝小雄.當代博物館展示設計藝術研究[J].大眾文藝,2015(24):36.

[4]徐晶.中國傳統元素在歷史博物館展示設計中的應用———談南京六朝博物館展示設計藝術[J].藝術科技,2014(9):59-60+62.

博物館展示設計的藝術形式分析 篇2

博物館的陳列設計是一種信息傳播的手段,在確定整體設計理念和形式風格的前提下,對陳列的要素進行總體的布局安排,通過分配空間與設計展牆、組合編排展品順序、處理重點展項等手段,實現博物館視覺效果體驗和信息傳達,讓觀眾接受博物館的歷史熏陶和文化教育。因此,博物館陳列設計過程中需要藉助傳播學、藝術學、社會學等學科原理來達到呈現效果。

一、博物館展示陳列的基本要素

展示陳列的基本要素是指在博物館展廳空間里呈現給觀眾的所有展品和展項。觀眾走進博物館通過視覺、觸覺、聽覺去感受展品傳播的信息,達到受教育的目的。因此,按照展品的形狀和信息傳播特點可以把展示陳列的基本要素分為兩類。

第一類是指博物館的各種實物藏品,這類展品是博物館展示的基石,屬於靜態展示資料。在展示陳列過程中通過獨立的靜態展示,將原始信息直接和客觀地反映給觀眾。實物藏品具有非常強的真實性和可信性,是博物館展示的最重要組成部分。這類展品包括文物、標本、照片、復製品、模型、沙盤、圖解資料、文件檔案等。

第二類是指記錄人類文明和歷史發展的各種音頻、錄像資料等影音資料,屬於動態資料。這類展品能夠更加直觀地呈現自然、社會生活環境,以及歷史人物和事件的關系。這類展項的展示方法主要是通過數字技術與多媒體設備向觀眾展示。例如,位於美國紐約猶太人歷史博物館休息通道中的一段歷史資料,通過視頻投影在碎片式的牆面去喚起大家的記憶。

二、博物館展示要素的陳列原則與要點

(一)文物藏品的陳列原則與要點

第一,文物藏品展示的安全性是首要問題,陳列時要注意對文物藏品的保護,不能觸碰的文物藏品要做好防護工作。

第二,文物藏品展示的科學性原則,即將文物藏品按系統分門別類地排列,同時注意文物藏品之間的邏輯順序和主次關系,切忌雜亂無章的堆砌。

第三,文物藏品展示的藝術性原則,即注意文物藏品與背景空間之間的美學關系,以形成富有藝術性的展示效果。

(二)影像資料的陳列原則與要點

第一,研究影像資料的內容和科學依據,充分挖掘影像資料的歷史背景,還原其內容的真實性。

第二,把握影像資料的重點展示內容和最佳表現形式之間的關系,適當借用實物、沙盤、模型、高科技設備等載體進行表現,切勿濫用高科技而忽略了內容本質。

三、博物館展示陳列的載體與方法分析

(一)展牆和展架的陳列方法

1.展牆陳列方法

這種陳列方法是通過設置固定或者移動的牆體來懸掛實物展品,既是博物館陳列的基礎設備之一,也是構成展廳的主要展現元素之一。展牆的尺寸和造型根據展陳空間和內容而定,其主要功能是安置懸掛展品,也可對展廳內部空間做分隔,並對觀眾的參觀路線進行引導。陳列的主要內容和方法如下:第一,文物、標本、復製品類展品通過在展牆上設計壁龕進行展示;第二,圖片、照片、圖表、地圖類展品製作成輕質的展板懸掛在展牆上;第三,影像資料通過LED顯示器、燈箱等直接鑲嵌在預留孔的展牆上;第四,標題文字、文本內容、裝飾性線條等直接粘貼或者列印在展牆上;第五,圖解資料、背景圖片、底紋圖案等渲染氛圍的展品通過絲網印刷直接印製在專業材質上,然後再貼附語於展牆上。例如,遼源市青少年平安教育基地的圖片懸掛的展牆設計,以及新加坡國家博物館的圖解資料絲網印刷的展牆設計。

2.展架陳列方法

展架的陳列方式與展牆的陳列方式相同,也是通過懸掛展品來進行展示陳列,展架相對於展牆具有布置靈活、節省空間、方便更換的優勢。展架的形式設計豐富多樣,也可以同時與背景搭配一起來傳播信息。展架還可以形成空間中的屏風、隔斷以豐富空間視覺效果。

(二)展櫃和展台的陳列方法

1.展櫃陳列方法

展櫃是陳列文物藏品的主要載體,也是博物館陳列的基礎設備之一,展示效果要根據不同展品特性,對展櫃的形式、材質、燈光、溫度、監控設施等進行特別設計。展櫃要求操作簡單、拆裝方便,並具有良好的文物保護性能。展櫃通常分為靠牆展櫃、中心獨立展櫃、桌櫃等,靠牆展櫃有半高式、落地式之分,此外,靠牆展櫃還可以與展牆結合為整體進行展示。例如,我國山西汾酒博物館的半高展櫃與獨立展櫃,以及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落地展櫃。

2.展台陳列方法

展台是承託大型實物、藝術品、模型、沙盤的陳列工具。展台的形式、色彩和材質要求與展品呼應與統一。展台的尺寸根據人的視線高度而定,一般是較大的展品使用較低的展台,小型的展品則用較高的展台。例如,莆田市博物館的大型群雕藝術品展台陳列,以及美國阿拉斯加博物館的動物標本展台陳列。

(三)場景設計的陳列方法

為了突破實物展品在展出時對信息傳播的局限性,越來越多的博物館在展示陳列過程中採用場景設計的方法,還原一些重大的歷史事件或者闡述重要人物的生平。場景設計最初起源於戲劇和表演藝術,之後被運用到自然博物館的生物進化史陳列。由於展示效果能夠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這種陳列方法慢慢又被運用到歷史類、軍事類、民俗類博物館。場景設計是一個融合藝術學、建築學、舞台設計等多學科理論的綜合陳列方法,場景設計包括背景畫繪制、主體標本或模型製作、前景空間設計、後期維護等諸多問題。

根據博物館題材需求不同,場景陳列的類型可以歸納為三種:自然景觀場景、歷史人物事件場景、藝術造型場景。例如,美國華盛頓海軍陸戰隊博物館的共享大廳里設置的人物事件場景,通過人物雕塑、直升飛機以及野外景觀氛圍共同突出了整個博物館的主題;莆田市博物館為了突出地方重要歷史人物,設計的「群星璀璨」人物群雕藝術造型場景。

根據陳列的規模,場景設計又可以分為櫥窗封閉式展示和大型開放式場景。

1.櫥窗封閉式場景

將場景裝進類似櫥窗的封閉式大展櫃,使展品實物回歸到其原來所處背景環境中,使展示更加真實和生動。這樣的陳列方式適合自然科學類博物館的動物標本陳列,封閉的展示環境可以對自然標本進行保護。櫥窗場景的背景設計可採用弧形背景畫來消除牆體轉折,在比例上可以是按照場景真實比例,也可以是縮小比例。例如,美國歷史自然博物館的生態景觀櫥窗場景,以及芝加哥ScienceMuseum的微縮櫥窗場景。

2.大型開放式場景

大型開放式場景的展示方法是將場景直接修建在展示空間中,由於尺寸巨大所以不需要玻璃或者隔斷物去進行保護,有的場景需要設計護欄或圍欄,有的場景則可以讓參觀者參與進去成為場景的一部分。大型開放式場景適合展示一些歷史人物事件、社會民俗禮儀、傳統的手工藝等內容。創作的時候既可以按照當時的本來面貌進行復原,也可以提取有代表性的典型符號形象加以概括,同時結合聲、光、電等因素使參觀者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例如,華盛頓美國歷史博物館的居民建築復原場景,以及福建莆田市博物館戚繼光抗戰復原場景。

(四)數字化展示陳列方法

隨著高科技的發展,博物館展示陳列已經進入數字化時代,傳統的文物、藝術品、音頻、視頻等影像資料都可以利用數字媒體技術實現動態展示,這種陳列方法具有沉浸性和交互性,能讓觀眾全方位地去理解展品。其展示陳列的形式包括等離子(液晶)播放屏、觸摸屏、投影、幻影成像、電子圖書、虛擬現實等。數字化展示方法可以是數字影片獨立展示,可以是數字影像結合空間場景展示[2]。具體展示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1.主題影片展示

主題影片展示形式在博物館展示陳列中的應用十分普遍,影片通過播放器或者投影設備直接呈現。主題影片展示的主題包括歷史典故、人物事跡、自然現象、科學原理等,這是進行知識性的科普、宣導創作的最直觀的陳列方式。

2.展品數字化展示

將展品進行數字化創新處理,之後通過一定的高科技設備進行展示的方式。立體的藝術品可以通過全息投影進行虛擬展示,平面的繪畫作品可以製作成二維或者三維動畫通過投影或者顯示器展示出來。比如2010年上海世博會展出的《清明上河圖》數字版,在展出之際引起觀眾的強烈反響,掀起了後續傳統國畫的數字創作浪潮。

3.數字影像結合場景或空間展示

將數字影像應用到場景設計中,能夠更好地營造氛圍,提升場景的逼真程度。數字影像結合場景展示以解釋一些科學現象、原理或者展示地方風俗民情,如幻影成像就是在設計好的場景中投影剪輯過的影片。

(五)互動裝置展示陳列方法

現代博物館陳列設計為了提高觀眾參與性和積極性,越來越強調人機互動的展示設計。這種陳列方式適合科技博物館、自然博物館、兒童博物館等科普類博物館,主要陳列方式包括以下幾點:

1.傳統機械互動

通過電動機械的原理將展示內容陳列出來,如常見的掀板問答、機械按鈕、軸承翻轉等都屬於這類方式。在設計的時候要特別注意互動裝置使用的便捷性,以及後期維護是否方便等問題。

2.網路人機互動

這種方式是通過將展覽的資料和信息數據寫入到後台軟體中,通過程序編輯連接相應的顯示媒介展示出來,參觀者可以自由地、有選擇性地進行體驗和獲取展品信息。人機互動展示方法需要設計的要素包括UI顯示界面設計、程序設計、後台軟體設計、顯示媒介等,人機互動的常見形式包括互動答題、電子留言、互動式地面投影、實時的視頻合成等。

結語

博物館的展示陳列方法最終體現在視覺形式上,而博物館展示陳列的本質是要通過這些視覺形式達到讓參觀者受教育和娛樂的目的,這兩者在設計過程中應該相輔相成,達到形式和本質的高度統一。博物館的展示陳列方法豐富多樣,每一種展示陳列方式都有其優缺點,在使用的時候一定要遵循陳列設計的原則,選擇適合展品的展示方法,巧妙利用展示陳列手法去建設具有特色的博物館。隨著後博物館時代的到來,博物館展示陳列方法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應該隨著時代的發展不停進步。

;

Ⅲ 博物館設計和科技館設計技巧,有案例的,參考一下

剛好前不久參觀過深圳的一個民法博物館,民法博物館位於深圳市龍華區公園路 4 號,深圳民法公園中心地區,題主有空可以去參觀參觀,順便逛逛公園。

深圳市民法博物館,集展覽宣傳、教育休閑、學術交流等功能於一體,其核心與基石符合博物館詮釋要求;其內容設計,遵循導向原則、科學原則 傳播原則、創新原則、審美原則;其設計原則具有話題性 、 通俗性 、適合博物館展示。主色調為紅、白,法典紅象徵庄嚴、權威、正義、法制,體現民法典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的重要地位;公正白象徵法典公正,執法透明寓意保障民法典有效實施、全面有效執行,監督執法。

利用多媒體技術,將展館內多個場景串聯起來,互聯互動。中島多媒體核心裝置以參觀者為中心,體現民法「以人為本」核心精神,落實「民法典走到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裡」的精神;搭建展示生活百態的社會場景,故事化的場景中將民法知識融入其中,引發參觀者共鳴;搭建城市場景,模擬人們的生活環境,通過全息、投影等多種展示手段組合展示,將真實的民法案例通過場景還原讓參觀者更加清晰了解民法知識,參觀者可以選擇不同的民法故事查看;還原法庭場景,以法庭互動劇形式讓觀眾體驗真實參與法院審判,增強觀眾對民法典的深切支持與認同。

總之,設計者——藝博堂團隊運用多種設計手法,以及多媒體技術為普通參觀者帶來一堂通俗易懂的民法知識課堂,建議題主實地參觀。

Ⅳ 博物館陳列設計方案大概怎麼寫

你好! 給你一篇作為參考。。。 《山西博物館陳列藝術方案設計》 山西是中華文明重要的發祥地之一,千古不息的黃河滋潤著這方北國的黃土地,積淀了博大精深的三晉文明。山西博物館陳列藝術方案圍繞「晉魂」主題,將一幅源遠流長的三晉文化和無數絢麗的歷史長卷奉獻給廣大觀眾。

在總體設計中,我們選用館藏文物的典型,突出營造晉文化的氛圍,體現山西博物館的鮮明地域特點,以文物為主,藉助輔助展品,如場景復原、展櫃、展台、壁龕,陳列展示文物,從不同方面反映出山西史前文化、夏文化、商代方國文化、晉文化、北朝文化、唐宋元明清文化以及各個歷史時期中原文化和北方部落氏族文化相互影響、滲透、融合,在山西區域性上所具備的鮮明的地方特色。設計根據陳列體系與內容構架,從整體到局部,空間均衡、重點突出、富於變化,觀眾參觀路線順暢,安全通道清晰,採用象徵、寓意等手法,運用豐富的陳列語言,建立起內容與展品間的內在聯系,起到升華陳列主題、增強藝術感染力的作用,以世界博物館發展的新趨勢「綠色陳列」與可持續發展的新理念,使陳列設計既具有較高的學術藝術定位,又能以人為本,滿足廣大觀眾的審美心理,寓教於美,寓教於樂,達到雅俗共賞的效果。

序廳以簡約的晉文化印象,為空間加入深層次的文化內涵。門廳柱體設計為青銅紋飾,與天井三晉青銅紋飾交相映襯。大廳以「晉」字為源頭的漢白玉石柱,將各樓層貫通,其最高處「晉」字源頭湧出一汪泉水從頂端溢下,流經雕刻有不同時期文化遺存的柱體,通過柱基匯入中央的「雙龍玉環」池中。龍,象徵著華夏,標志著泱泱中華文化的厚積;環,寓意聚合,體現著中華各民族的交融與團結。廳中央如玉似鏡的池面互映著內廳,與館外環境的疊水遙相呼應。序廳以動靜結合的形式啟發人們從更深層次理解晉文化的源遠流長。一曲雄渾壯偉的交響樂「晉魂」從這里奏起……

二層文明搖籃展廳透過破開不同時期積淀的文化層看到山西地形與地貌的模型,預示著混沌初開、採集漁獵的先民生活。從原始岩畫和場景復原上反映出華夏文明的曙光。文物陳列全部採用背景、模型、文物、輔助展品相結合的方式,使觀眾能夠更直觀地理解文物,再次陳述這里是中華民族的植根和搖籃之地。

二層過廳採用與晉國霸業相呼應的立體造型,中間突出晉文化特有符號,左右牆面分別以石器時代岩畫與夏商龍型觥來寓意過廳所連接的兩個展廳的內容。
二層夏商蹤跡展廳的序取材於象徵夏商時期晉已步入青銅時代的「�」脫出陶范的瞬間。由陶范與背景雙龍浮雕紋飾共同構成此場景,突出了山西青銅工藝的成就,形成亮點,點明主題。以電子顯示和沙盤結合的動態形式表現夏商的文化遺址。陳列櫃以玻璃落地罩的形式陳列青銅器組合,使輔助展品便於與文物結合。

二層晉國霸業展廳序以晉國霸業的確立——城濮之戰為背景,採用了高科技數字化虛擬劇院、幻影成像技術,與沙盤模型相結合,再現了文公稱霸、會盟踐土、悼平復霸、九合諸侯及晉國確立春秋霸主地位的歷史一幕。它既是序的場景,又是第二單元「春秋熱土」中陳展的一部分,該場景起到一景兩用效果。展廳地面以兩塊巨大的地圖再現歷史上晉國霸土的輝煌氣勢。西周晉侯、晉國霸業、三家分晉作為展廳各單元的主題,用晉侯墓復原、趙卿墓原形輿車、烘范窯與展廳的特殊陳列光纖照明為重點,再現了晉國「政平民阜,財用不匱」的太平盛世。
一層臨時展廳的設計重點在於展廳設備能夠按陳展主題的需要調整,展廳內空間可隨意分隔,展牆按頂部軌道縱橫調動拆裝。展台、展櫃及展櫃內的掛鏡線按模數設計,可任意組合。展廳的採光照明設計了人工光和自然光「光泄露」裝置,充分考慮了節能,所有設備設施利用率高,經濟安全。

一層互動天地突出互動和參與,以中國傳統的互動元素——榫鉚為序。展廳內的互動是觀眾參與、普及科學考古知識的一種實踐方式。展廳設計為考古現場,頂部用帳篷頂式的軟性吊頂,地面設置有從石器時期到宋元時期的考古探坑,觀眾可在此發掘出文物復製品,以作留念。參與者動手動腦,增加了知識性、趣味性。

Ⅳ 博物館展覽展示設計公司有哪些推薦幾家專業點的

盛世嘉華展覽、水木清華。

博物館陳列展覽設計包括展示空間設計、功能動線規劃及展示版面設計、展示道具設計、展示燈光設計、展品安全設計、輔助展品設計、互動裝置設計等方面。

博物館的陳列藝術與展示空間密不可分,甚至可以說,陳列藝術就是對展示空間充分利用的藝術,是設計人員對空間整體布局和藝術空間進行個性化創造,巧妙地將陳列展覽空間與原建築進行結合的藝術。

設計博物館,一定要找專業的設計公司,以蘇州水木清華設計營造有限公司為例,該公司具有建築裝飾設計甲級、 建築裝飾施工一級、 展覽工程一級、 展覽陳列工程設計與施工一體化一級、 建築幕牆工程設計與施工二級、 建築智能化工程專業承包二級、機電設備安裝工程專業承包三級、 古建築工程專業承包三級、博物館設計甲級、博物館施工壹級資質的高新技術企業。

更多問題請咨詢水木清華客服!

閱讀全文

與博物館大型裝置作品設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17裝機人員工具箱完整版 瀏覽:211
創業設備機器有哪些 瀏覽:498
機床潤滑油加錯怎麼辦 瀏覽:765
生活垃圾需要什麼設備 瀏覽:742
哈爾濱手持電動工具檢測 瀏覽:369
cg工具箱更新 瀏覽:406
盤車裝置自動嚙合原理 瀏覽:492
5306軸承用在什麼地方 瀏覽:252
工業電動工具設備有哪些 瀏覽:486
電網反孤島裝置作用 瀏覽:2
流動性檢測裝置 瀏覽:970
吉博力閥門怎麼開 瀏覽:149
儀表盤cruise亮什麼意思 瀏覽:908
軸承中的g是什麼意思 瀏覽:429
賓士儀表上顯示什麼 瀏覽:649
礦用潛水泵自動排水控制裝置 瀏覽:102
起重機械司機可以開什麼車 瀏覽:749
廊坊開發區都有什麼設備廠 瀏覽:656
實驗蒸餾水裝置 瀏覽:250
夏天製冷多少度最好 瀏覽: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