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抽油機的工作原理和簡單的示意圖
工作原理
當抽油機上沖程時,油管彈性收縮向上運動,帶動機械解堵採油器向上運動,撞擊滑套產生振動;同時,正向單流閥關閉,變徑活塞總成封堵油套環形油道,使正向單流閥下方區域形成負壓區,相當於對地層產生了一個強大的抽吸力。(見網站:解堵工藝原理動畫)
當抽油機下沖程時,油管彈性伸長向下運動,帶動機械解堵採油器向下運動,撞擊滑套產生振動;同時,反向單流閥部分關閉,變徑活塞總成仍然封堵油套環形油道,使反向單流閥下方區域形成高壓區,這一運動又對地層內的油流通道產生一種反向的沖擊力。
油井內的機械解堵採油器就是利用油管柱周期性的彈性變形來產生周期性的上下往復運動,從而對地層產生抽吸擠壓頻繁交替變換的活塞作用。油層內「粘連」的液滴和堵塞顆粒物受到這種頻繁地抽吸力和擠壓力擾動後,被迫脫離原位,最終,使不易移動的液滴開始流動,使「粘連」的堵塞顆粒物脫離油道,實現疏通油道、擴大油流增加原油產量的目的。
2. 抽油煙機工作原理和內部構造
抽油煙機外排式的原理是抽吸室內的油煙氣體,經分離油霧後通過管道排向室外。外排式吸油煙機安裝於爐灶上部,由機體內的電動機驅動渦殼中的葉輪旋轉,在進風口區域形成一定的負壓,通過集煙腔的引流。
從而在爐灶上方一定的空間范圍內形成負壓區,其周邊的油煙氣體受負壓吸引到達濾網,經過過濾分離出一部分大顆粒油霧,其餘氣體進入煙機內部的離心風機系統,經過風機葉輪的高速旋轉,油煙氣體受到離心力的作用被甩出葉輪,再次進行油煙分離,分離出來的油經過導油系統流入油杯,凈化後的煙氣沿渦殼弧線變徑方向順著風管排出室外。
室內被油煙污染的氣體經過吸油煙機的油煙分離作用後,氣味大大降低,空氣得到凈化,提高了使用者的居住質量;而排出室外的氣體,因為油霧得到了分離,也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
抽油煙機主要有機殼、風道 、風機、止回閥、集排油裝置、照明裝置、電源開關和電源線等構成。
1、機殼。有殼體和面板兩部分組成,採用冷軋薄鋼板表面噴塑處理而成,不僅外形光潔,美觀不生銹,而且耐用度高和易於清潔。
2、電機。電機是抽油煙機的核心部分, 採用全封閉的單相電容運轉式非同步電動機;鐵殼全封閉,電機軸承為雙列滾珠軸承,絕緣等級為E極絕緣,啟動電容的容量為4微法左右。
3、風輪。採用離心式風輪。其直徑為220mm/240mm。有硅合金鋁片沖壓而成,經久耐用不變型,動平衡性能好。
4、風道。為煙氣的通道,由冷軋薄鋼 板表面噴塑處理而成,風道結構的合理性決定了整個抽油煙機的排風量和噪音。
5、止回閥。採用塑料而成,作用是防止煙氣倒灌。
6、排煙裝置。由集油盒、排煙管、集油杯和導油環構成。
7、照明裝置。普通中式機採用15~40W白熾螺口燈泡:歐式機、近吸式採用冷光源燈,外有一塊可拆式的透明有機玻璃片,將燈具封閉起來,避免烹飪時油煙 沾污和腐蝕燈具,保證電器安全。
8、電源開關。採用輕觸式開關或機械開關控制工作狀態。
(2)抽油機自動剎車裝置原理結構擴展閱讀:
早期的家庭廚房排煙工作都是由排風扇來完成的。排風扇雖然能排除掉廚房中的大部分油煙,但是它卻無力解決烹飪中產生的油煙對整個廚房的污染,烹飪中產生的油煙含有很多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如果人長期在充滿油煙的房間內工作,會導致很多疾病的發生。
中國第一台抽油煙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在德國慕尼黑商品博覽會上引進,當時引進的是技術和產品的外觀。但沒有結合中國人的自己的烹飪方式生產。外國家庭烹飪主要強調保持蔬菜的營養和原汁原味,基本採用蒸煮煎炸烹飪技巧不會產生多大的油煙。而中國人強調的猛火爆炒會產生大量的油煙。抽煙煙機是利用熱氣上升的原理設計。 通過油網過濾但不達到100%過濾油煙。
抽油煙機的使用注意
1、啟動時開強風
許多人都以為,抽油煙機使用小風檔可以省電。其實,油煙機在啟動時最耗電,開小風檔的時候,由於運轉速度慢,所以啟動起來相對會費電些,而大風檔由於運轉速度快,啟動起來也省電。因此,啟動時最好先開大風檔再調小。
2、不要頻繁拆洗
清洗方法不得當,也可能造成使用時增加耗電量。頻繁拆洗抽油煙機會導致零件變形,從而增加阻力,增加電能消耗。其實油煙一般是不會進入電機的,建議清潔表面就可以了。
3、清潔時不要擦拭
有些人清潔抽油煙機,都習慣擦拭風葉上沾的油污,但這樣可能導致風葉變形,增加阻力而費電。所以,清洗時,可在風葉上噴灑清潔劑,讓風葉旋轉甩干。
4、利用抽油煙機上的小燈
有些人做飯時習慣將廚房裡的燈打開,但使用抽油煙機上的小功率 照明設備就可以了,這樣做不僅可以充分利用抽油煙機的功能,還能省電。
5、不要用於除味
還有人將抽油煙機當換風設備用,常用抽油煙機來排散異味。其實,抽油煙機的換氣范圍較小,換氣作用較慢,因此會更加費電。
3. 抽油機的工作原理
抽油機的工作原理是由動力機供給動力,經減速器將動力機的高速轉動變為抽油機曲柄的低速轉動,並由曲柄—連桿—游梁機構將旋轉運動變為抽油機驢頭的上、下往復運動,經懸繩器總成帶動深井泵工作。
抽油機的主要部件有提供動力的動力機;傳遞動力並降低速度的減速器;傳遞動力並將旋轉運動變成往復運動的四桿機構;傳遞動力並保證光桿做往復直線運動的驢頭及懸繩器總成;使抽油機能停留在任意位置的剎車裝置以及為使動力機能在一個較小的負載變化范圍內工作的平衡裝置等。
1、採用牢固耐用的組合減速傳動系統,結合工業電腦數字化控制的永磁同步制動電機技術,實現了柔性啟動、加速、減速、超低速運行,避免了抽油機在換向啟動時的機械沖擊,做到了抽油機只保養無大修,延長了抽油機的使用壽命。
2、採用簡練機身,最大限度的利用空間位置,突破了常規抽油機最大沖程和最低沖次的局限,最大沖程可達8米、最低沖次0.5次。
擴大了抽油機的使用范圍,擴展了抽油機的使用范圍,特別適合中高含水期大排量、深井、稠油井的重載強抽;延長了抽油桿、抽油泵的使用壽命,適合了當今大排量、低滲透、稠油井、深井的不同開採的需要。
4. 抽油機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機械採油是我國和世界上許多國家從井下提取原有的基本手段,目前廣泛使用的是游梁抽油機,如圖3-80所示,一些地區也使用無游梁式抽油機如圖3-81所示。游梁抽油機的工作原理是電動機通過帶輪和減速器減速帶動曲柄8轉動,曲柄上配置平衡重塊以平衡抽油機在上、下沖程中電動機承受的載荷。曲柄帶動連桿做平面運動,驅動游梁繞支架左右擺動,驢頭上的懸繩器拉動抽油桿上下運動,帶動井底抽油泵中活塞抽吸原油,並將原油排出地面。
圖3-80常規型游梁抽油機1—剎車裝置;2—電動機;3—減速箱皮帶輪;4—減速箱;5—輸入軸;6—中間軸;7—輸出軸;8—曲柄;9—連桿軸;10—支架;11—平衡重;12—連桿;13—橫梁軸;14—橫梁;15—平衡板;16—游梁;17—支架;18—驢頭;19—懸繩器;20—井口密封盒;21—出油三通;22—底盤
圖3-81無游梁式抽油機機構簡圖1—曲柄;2—鋼索;3—滑輪;4—平衡配重
5. 抽油機各部件的運動形式
一、抽油機主要零部件
抽油機主要零部件包括:驢頭、游梁、橫梁、曲柄置、動力裝置、底座、懸繩器總成等。
二、各部件的功能和作用
連桿機構、減速器、支架、剎車裝
(1)驢頭:裝在游梁前端,由鋼板和角鋼焊接而成,有一個較大的弧面,懸繩器懸掛
其上。驢頭的作用是保證抽油時光桿始終對准井口中心位置。為作業方便,驢頭分為側轉式、
上翻式和可拆卸式三種。
(2)游梁:用支架軸承安裝在支架上,前端與驢頭相連,後端通過尾軸和橫梁相連(前
置式抽油機例外)。抽油機工作時,游梁繞支架軸承搖擺運動,傳遞動力。同時承受懸點載
荷,連桿的拉力和支架通過支架軸承對游梁施加的反作用力。
(3)橫梁:連桿和游梁連接的中間部件,橫梁和游梁通過尾軸承連接。動力經過橫梁
才能帶動游梁做搖擺運動。
(4)曲柄一連桿機構:由連桿、連桿銷、曲柄銷及曲柄塊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