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現代動力機械的發展是怎樣的
19世紀末期到20世紀初期,電動機、內燃機、水輪機、汽輪機等動力機械均具備了現代機械的基本特徵,以後的發展主要是提高機械效率、增大輸出功率以及擴大應用范圍等。進入20世紀50年代後,減少環境污染成為動力機械的發展方向,核反應堆作為蒸汽發生器也進入動力機械的行列,成為動力機械發展的一個重大突破。此外,利用風能、太陽能、地熱能、海洋能和生物能的動力裝置陸續問世,使動力機械的類型更加多樣化。
相對19世紀而言,20世紀的機械種類急劇增加,幾乎覆蓋了人類工作和生活的各個領域。其發展方向由單純地代替和減輕人類勞動強度向符合人機工程方向發展,而且出現了許多致力於提高人類生存質量的機械。如前面所討論過的民用生活機械、康復理療機械、體育鍛煉和訓練機械。
Ⅱ 汽車機械總體有那些部分組戍
1、發動機
發動機是汽車的動力裝置。其作用是使供入其中的燃料燃燒而產生動力(將熱能轉變為機械能),然後通過底盤的傳動系驅動車輪,使汽車行駛。現代汽車使用的燃料主要是汽油和柴油。
汽油發動機由曲柄連桿機構、配氣機構、燃料供給系、冷卻系、潤滑系和點火系、起動系組成。柴油發動機由於氣缸中燃料的著火方式為壓燃式,所以無點火系。
2、底盤
底盤的作用是支承、安裝汽車發動機及其部件、總成,形成汽車的整體造型,並接受發動機的動力,使汽車產生運動,保證汽車正常行駛。底盤由傳動系、行駛系、轉向系和制動系等組成。
3、車身及附屬設備
車身安裝在底盤的車架上,供駕駛員、旅客乘坐和裝載貨物。除乘用車和一些客車是整體式結構的車身外,貨車的車身一般由駕駛室和貨箱兩部分組成。
4、電器設備
電器設備由電源和用電設備兩大部分組成。電源包括蓄電池和發電機;用電設備包括發動機的起動系、點火系及其他用電裝置,包括照明、信號、儀表、空調、音響、刮水器等。
Ⅲ 船舶動力裝置的組成結構
主動力裝置,又稱推進裝置,是為船舶提供推進動力,保證船舶以一定速度巡航的各種機械設備,包括主機及其附屬設備,是全船的心臟。主動力裝置包括主機、傳動設備、軸系、推進器等。當啟動主機,即可驅動傳動設備和軸系,使推進器工作。當推進器,通常是螺旋槳,在水中旋轉時就能使船舶前進或後退。
主動力裝置以主機類型命名,主要有蒸汽機、汽輪機、柴油機、燃氣輪機和核動力裝置等五類。現代運輸船舶的主機以柴油機為主,在數量上占絕對優勢。蒸汽機曾經在船舶發展史上起過重要作用,但已經幾乎全被淘汰。汽輪機在大功率船上長期佔有優勢,但也日益為柴油機所取代。燃氣輪機和核動力裝置僅為少數船舶所試用,尚未得到推廣。 聯合動力
為滿足軍用艦艇的需要,將蒸汽、柴油、燃氣三種動力聯合加以採用,作為船舶的推進裝置成為聯合動力裝置。聯合動力裝置的型式有蒸燃聯合、柴燃聯合、燃燃聯合等。這幾種聯合動力裝置在商船上應用極少。此外還有一種聯合動力裝置型式-----電力推進裝置。這種裝置是船舶柴油機驅動發電機將電力產生並提供給船舶電站。
核動力
以反應堆代替普通燃料來產生蒸汽的汽輪機裝置。反應堆中核裂變產生的大能量,被不斷循環的冷卻水吸收,後者又通過蒸汽發生器將熱量傳給第二個迴路中的水,使之變為蒸汽後到汽輪機中作功。
核動力裝置主要用於大型軍艦和潛艇。1959年美國在客貨船「薩凡那」號上試用功率20000馬力核動力裝置成功;1960年蘇聯在破冰船「列寧」號上採用核動力裝置,功率44000馬力。此後,聯邦德國和日本也分別建造了核動力商船。這些船在試航一段時間後,出於法律和民意上的原因停駛。人們擔心放射性物質污染航道、港口和城市環境,因此很多港口拒絕核動力船進港。對核燃料使用後的核廢料也還缺乏妥善處理辦法。這些民用核動力船都已改裝為常規動力裝置船。 輔助動力裝置是用於提供除推進裝置以外的各種能量,供船舶航行、作業和生活需要的裝置,包括為全船提供電力、照明和其他動力的裝置,如發電機組、副鍋爐等。
發電機組是船上最重要的輔助動力裝置。蒸汽機船上的發電機組由蒸汽機驅動(有時用小型汽輪機驅動),但容量較小,以供照明電源為主。在汽輪機船上,發電機組由汽輪機驅動,為全船電氣設備提供電源。這種汽輪發電機組大部已系列化,容量從500千瓦到2500千瓦不等,可以自由選擇。在柴油機船上,有2~3台發電機組,由單獨設置的中速或高速柴油機驅動。容量據全船電動機械設備的數量確定,普遍採用400伏三相交流電,頻率有50赫茲和60赫茲兩種。副鍋爐在蒸汽機船和汽輪機船上是供停泊時使用,在柴油機船上供平時取暖和加熱用。柴油機船上的副鍋爐的燃料可以是燃油,也可以利用柴油機排出的廢氣所產生的蒸汽。除發電機組和副鍋爐外,由於現代船上液壓機械設備的驅動需要,還設有液壓動力裝置,其主要部件為液壓油泵,可以用電動機或單獨的柴油機驅動。 隨著運輸船舶性能上的不斷完善,船上的輔機和設備也日趨復雜,最基本的有:
船舶甲板機械,有舵機、錨機、起貨機等輔助機械。這些機械在蒸汽機船上用蒸汽作為動力,在柴油機船上先是採用電動,現多數已改用液壓驅動。
各種管路系統,有為全船供應海水和淡水的供水系統;為調節船舶壓載用的壓載水系統;為排除艙底積水用的艙底水排出系統;為全船提供壓縮空氣用的壓縮空氣系統;為滅火用的消防系統等等。這些系統所採用的設備如泵和壓縮機等絕大部分是電動的,並能自動控制。
機艙自動化設備,用於保證實現動力裝置遠距離操縱與集中控制,以改善工作條件,提高工作效率。機艙自動化設備包括有自動控制與調節系統,自動操縱系統,集中監測系統。
全船系統,用於保證船舶生命力和安全,為船員和旅客生活服務的取暖、空調、通風、冷藏等系統。這些系統一般都自動調節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