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請問心電採集電路原理圖中各部分的作用是什麼
1、輸入電路:這部分電路主要負責與心電導聯電極的介面及各種導聯切換,心電採集信號經由此與後級差分放大器連接。
2、第一級放大:心電信號屬於mv量級的信號,必須由差分放大器放大才能滿足信噪比要求。
3、高通濾波/阻抗匹配:經第一級放大的信號中不僅包含我們需要的心電信號還夾雜著許多低頻雜波干擾,這就需要用本級高通濾波器來濾除,同時進行阻抗匹配提升信噪比。
4、第二級放大:本級作用同第一級一樣,放大信號補償濾波器對信號的衰減,滿足採集器對信號增益的要求。
5、工頻陷波:本級的作用是濾除來自交流電源的50Hz工頻干擾
6、光電隔離:本級旨在通過線性光耦切斷與電源的共地聯系,因為心電電極片是直接接觸人體的若不採取電氣隔離措施就有可能發生觸電危險,因此,心電放大器必須做成浮地放大器。
7、51單片機:經過光電隔離的心電信號由單片機採集處理再經串口送到PC上位機,由上位機軟體處理後就可以得到完整的心電圖了。
㈡ 可穿戴智能心電監控系統是什麼
可穿戴智能心電監控系統是以下:
1.可穿戴式心電監測系統的硬體結構及原理
利用心電電極從人體提取微弱的心電信號,濾除干擾信號後進行放大,將取得的模擬信號經調理電路處理後,通過RFID無線傳輸至485匯流排,數據由485匯流排送入PC機並存入網路資料庫。如圖:
RFID通過射頻信號自動識別並獲取相關數據,數據識別速度快、容量大、可同時識別多目標以及運動目標且操作方便快捷。RFID系統包括電子標簽、讀和(或)寫卡器、數據處理軟體平台等3大部分。RFID電子標簽存儲容量可達兆位元組,亦可以重復讀寫,可隨時存取設備信息。
為了實時掌握可穿戴式心電監測系統的使用狀況,在其上固定粘貼有源RFID標簽;在一定范圍的患者自由活動區域分布安裝RFID讀卡器,其安裝范圍越廣,則患者可自由活動區域越大,讀卡器的電子編碼可對應相應的患者活動區域身份(Identity,ID)標識。帶有主動式RFID的可穿戴式心電監測裝置只要在分布安裝有RFID讀卡器的一定范圍的區域內,即可被該區域內的RFID讀卡器識別,RFID對應的可穿戴式心電監測裝置信息以及採集的心電數據通過485匯流排傳輸給上位PC機,上位PC機根據所獲得的信息將RFID編碼與相應心電監測裝置即相應患者ID對應,即可自動跟蹤、監控該心電監測裝置的運行,並後台存儲數據於網路資料庫中;如果需要,還可以實時在上位機屏幕顯示採集到的心電圖。而醫生或患者也可以通過互聯網訪問該網路資料庫,並依據患者ID提取對應的心電數據,進而應用配套的系統軟體隨時監測相應心電圖。
2.可穿戴式心電監測系統的軟體設計
系統軟體讀取採集來的心電數據,可在計算機上實時動態顯示心電信號,並應用MATLAB的小波分析工具箱,對實時採集的心電信號進行簡單的參數檢測和波形檢測。系統採用標準的Windows窗口界面風格,主要由系統設置、心電採集、心電分析及幫助等功能模塊組成。進入系統後可以隨時對被監測患者的基本信息資料進行查詢、修改、保存及列印等操作。
㈢ 心電信號的採集
心電信號,是心臟在跳動時發出的,反映在皮膚上的某些部位,因此心電信號特別微弱,要用高放大倍數的直流放大器才能得到,外殼一定要接地。
㈣ 動態心電圖裝置有幾種
目前的常規動態心電圖都是12導聯的。需要在身上粘貼10個電極貼,之後需要專連接動屬態心電圖的記錄儀,就是我們常說的盒子。只有電極貼沒有導聯線的那種又可能是一種新的記錄儀,這種跟常規的動態心電圖不一樣,記錄的導聯數量不一樣,而且這種多是一次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