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氣缸自動門控制裝置

氣缸自動門控制裝置

發布時間:2023-02-26 03:39:41

❶ 氣缸控制風門關閉時氣壓怎麼調節

無壓風門或煤礦單扇風門的門體安裝完畢後就可以開始安裝全氣動自動控制系統裝置了。先把氣控箱和氣動按鈕箱用膨脹螺絲掛在巷道壁合適的位置上,在把氣缸的前後端與氣控箱對應的氣動接頭連接並且把氣缸的推桿全部推入氣缸桶內(在沒有調整好氣缸的接入端及全氣動控制系統之前,不要把氣缸和氣動無壓風門的門扇平衡連桿對接),把氣源接入氣控箱的油水分離器的入口(在接通氣源之前油水分離器的氣壓調節裝置要調整到氣壓為零的狀態),然後緩慢旋轉調節油水分離器的調壓裝置,濟南東山往往將整個全氣動自動控制系統的壓力調整到0.5-0.8MPa之間即可(氣壓大於0.8MPa後不安全,並且超過了氣動元件的額定氣壓值;也不可過小,小於0.5MPa時也可能出現打不可風門或運行不穩定的現象);由小到大緩慢的調試調節氣缸進出兩端的氣壓機械壓力閥進行開閉風門的模擬實驗,試驗氣缸推桿的進出是否符合廠家設定的技術參數,如果符合則關閉氣壓,濟南東山將氣缸的推桿和礦用風門門扇連桿連接,氣缸後端與門框固定支架連接好,再次打開氣壓進行實景氣動無壓風門的自動操作實驗,如果氣動無壓風門開閉速度不符合要求時,可以通過氣壓調節閥來進行旋轉調節,止到氣動無壓風門的開關速度滿足客戶的需要為止。

❷ 讓氣缸帶到推拉門,實現自動開關,跪求高手幫忙設計一下,需要什麼器件,怎麼安裝門很輕,沒多大力量。

你說的推拉門指的是什麼樣的,是折疊像公交車門那樣還是直來直去的,用在什麼內地方,容具體尺寸還開合的大小,才能決定用什麼樣的氣缸(行程和直徑),再加一個手閥或旋鈕或兩個按鈕來控制氣缸的前進和後退,另外還需要氣源,氣管。這只是手動控制氣缸來開門。如果是全自動開門還得需要一些信號元件,需要開門的時候發一個信號,氣缸動作,門打開,等等,你得詳細描述一下你的要求及必要的一些尺寸參數。
你最好能畫個草圖出來,標一些必要的數據,要不不知道具體的數據還是沒法做,根據你的補充看來,要是庫房的門的話應該挺大的,如果開門要行走幾米的話用氣缸就不太好了,最好用電機,如果你要工人走到門口門就會自動開的話還需要加感應器,就像商場的自動開合門一樣,最好還是找專業一點的公司給你做一個,自己做比較難,涉及到很多東西,還有電氣方面的東西。

❸ 自卸車後門自動鉤如何調整

現在一般自卸車後門自動鎖鉤是大鐵鏈自動鎖鉤,如果是落貨箱時自動鉤在門子裡面提前鉤上了,那是因為鐵鏈的行程短了,這個自動鎖鉤的鐵鏈出廠時都留的有可調長度空間的,把這個鐵鏈行程調長一些就好了。

本實用新型具有的效果是本裝置的後門開啟是利用翻斗舉升的角度自行打開,而對後門的鎖緊是通過設置的氣缸來控制關閉鎖緊。只要門鉤的材料強度允許條件下,均能無限次的往返工作。門鉤工作行程長,即使在後門相對翻斗平面翹曲在100mm范圍內,均可靠鎖緊,不受後門變形的影響。

緊力大,工作可靠,可以滿足用於大噸位自卸車的安裝使用。由於採用了氣動開關控制,使後門的開啟角度任意設定,以滿足工作上的使用需求。該控制裝置可在原車基礎上直接使用,不改變原有鎖緊機構,用其兩套裝置可同時使用,互不幹涉。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重型自卸車後門自動控制裝置,包括翻斗後部鉸接的後門,在後門與翻斗底架之間設一門鉤,其中在門鉤另一端鉸接一固定在車架上的門鉤控制氣缸,使其氣缸上的氣管連接在氣動開關上,由位於氣動開關對應上部的翻斗底架上安裝開關壓板。

該裝置具有不受後門變形的影響,工作可靠,開啟角度任意設定,動作靈活。

❹ PLC自動門控制

求自動門來控制裝置PLC梯形圖控源製程序1. 自動門控制裝置的硬體組成: 自動門控制裝置由門內光電探測開關K1、門外光電探測開關K2、開門到位限位開關K3、關門到限 位開關K4、開門執行機構KM1(使直流電動機正轉)、關門執行機構KM2(使直流電動機反轉)等部件組成。光電探測開關為檢測到人或物體ON,否則為OFF。 2.控制要求: (1)當有人由內到外或由外到內通過光電檢測開關K1或K2時,開門執行機構KM1動作,電動機正轉,到達開門限位開關K3位置時,電機停止運行。 (2)自動門在開門位置停留8s後,自動進入關門過程,關門執行機構KM2被起動,電動機反轉,當門移動到關門限位開關K4位置時,電機停止運行。 (3)在關門過程中,當有人員由外到內或由內到外通過光電檢測開關K2或K1時,應立即停止關門,並自動進入開門程序。 (4)在門打開後的8s等待時間內,若有人員由外至內或由內至外通過光電檢測開關K2或K1時,必須重新開始等待8s後,再自動進入關門過程,以保證人員安全通過

❺ 自動門的PLC控製程序

一:內容摘要
在超級市場、公共建築、銀行、醫院等入口,經常使用自動門控制系統。早期的自動門控制系統採用繼電器邏輯控制,已逐漸被淘汰。PLC控制自動門由於具有故障率低、可靠性高、維修方便等優點,因而得到廣泛的應用。由於直流電動機的調速范圍寬廣,調速特性平滑。直流電動機過載能力較強,熱動和制動轉矩較大,所以執行機構使用直流電動機
二:設計內容要求
1自動門控制裝置的硬體組成:自動門控制裝置由門內光電探測開關K1、門外光電探測開關K2、開門到位限位開關K3、關門到限位開關K4、開門執行機構KM1(使直流電動機正轉)、關門執行機構KM2(使直流電動機反轉)等部件組成。
2控制要求:1)當有人由內到外或由外到內通過光電檢測開關K1或K2時,開門執行機構KM1動作,電動機正轉,到達開門限位開關K3位置時,電機停止運行。2)自動門在開門位置停留8秒後,自動進入關門過程,關門執行機構KM2被起動,電動機反轉,當門移動到關門限位開關K4位置時,電機停止運行。
3在關門過程中,當有人員由外到內或由內到外通過光電檢測開關K2或K1時,應立即停止關門,並自動進入開門程序。
4在門打開後的8秒等待時間內,若有人員由外至內或由內至外通過光電檢測開關K2或K1時,必須重新開始等待8秒後,再自動進入關門過程,以保證人員安全通過
三:設計原理
(一)硬體電路部分
如圖一所示,初始狀態門處於關閉狀態.當門內光電探測開關K1或門外光電探測開關K2動作時,通過可編程式控制制器使輸出Y000置位,驅動開門執行機構KM1動作,接通直流電機M,使直流電機正極輸入 24V的電壓,電機正轉,帶動開門,當開門到限位開關K3時,Y000復位,停止輸出,斷開開門執行機構KM1使電機無電壓輸入而停止轉動,並且在停止階段等待8秒,使行人正常通過後

❻ 氣缸與電動執行器都有哪些區別

從傳統觀念來看,氣缸與電動執行器一直被認為是屬於兩個完全不同領域的自動化產品,但是近年來,隨著電氣化程度的不斷提高,電動執行器卻慢慢浸入氣動領域,二者在應用中既有競爭又相互補充。在本期欄目中,我們將從技術性能、購買和應用成本、能源效率、應用場合及市場形勢等幾個方面來對比氣缸與電動執行器各自的優勢。
一、技術性能
眾所周知,相比電動執行器,氣缸可在惡劣條件下可靠地工作,且操作簡單,基本可實現免維護。氣缸擅長作往復直線運動,尤其適於工業自動化中最多的傳送要求——工件的直線搬運。而且,僅僅調節安裝在氣缸兩側的單向節流閥就可簡單地實現穩定的速度控制,也成為氣缸驅動系統最大的特徵和優勢。所以對於沒有多點定位要求的用戶,絕大多數從使用便利性角度更傾向於使用氣缸。目前工業現場使用電動執行器的應用大部分都是要求高精度多點定位,這是由於用氣缸難以實現,退而求其次的結果。
而電動執行器主要用於旋轉與擺動工況。其優勢在於響應時間快,通過反饋系統對速度、位置及力矩進行精確控制。但當需要完成直線運動時,需要通過齒形帶或絲桿等機械裝置進行傳動轉化,因此結構相對較為復雜,而且對工作環境及操作維護人員的專業知識都有較高要求。
二、氣缸的優勢:
(1)對使用者的要求較低。氣缸的原理及結構簡單,易於安裝維護,對於使用者的要求不高。電缸則不同,工程人員必需具備一定的電氣知識,否則極有可能因為誤操作而使之損壞。
(2)輸出力大。氣缸的輸出力與缸徑的平方成正比;而電缸的輸出力與三個因素有關,缸徑、電機的功率和絲桿的螺距,缸徑及功率越大、螺距越小則輸出力越大。一個缸徑為50mm的氣缸,理論上的輸出力可達2000N,對於同樣缸徑的電缸,雖然不同公司的產品各有差異,但是基本上都不超過1000N。顯而易見,在輸出力方面氣缸更具優勢。
(3)適應性強。氣缸能夠在高溫和低溫環境中正常工作且具有防塵、防水能力,可適應各種惡劣的環境。而電缸由於具有大量電氣部件的緣故,對環境的要求較高,適應性較差。
電缸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3個方面:
(1)系統構成非常簡單。由於電機通常與缸體集成在一起,再加上控制器與電纜,電缸的整個系統就是由這三部分組成的,簡單而緊湊。
(2)停止的位置數多且控制精度高。一般電缸有低端與高端之分,低端產品的停止位置有3、5、16、64個等,根據公司不同而有所變化;高端產品則更是可以達到幾百甚至上千個位置。在精度方面,電缸也具有絕對的優勢,定位精度可達?0.05mm,所以常常應用於電子、半導體等精密的行業。
(3)柔韌性強。毫無疑問,電缸的柔韌性遠遠強於氣缸。由於控制器可以與PLC直接進行連接,對電機的轉速、定位和正反轉都能夠實現精確控制,在一定程度上,電缸可以根據需要隨意進行運動;由於氣體的可壓縮性和運動時產生的慣性,即使換向閥與磁性開關之間配合地再好也不能做到氣缸的准確定位,柔韌性也就無從談起了。
在技術性能方面,本人認為電動和氣動各有所長,首先電動執行器的優勢主要包括:
(1)結構緊湊,體積小巧。比起氣動執行器,電動執行器結構相對簡單,一個基本的電子系統包括執行器,三位置DPDT開關、熔斷器和一些電線,易於裝配。
(2)電動執行器的驅動源很靈活,一般車載電源即可滿足需要,而氣動執行器需要氣源和壓縮驅動裝置。
(3)電動執行器沒有「漏氣」的危險,可靠性高,而空氣的可壓縮性使得氣動執行器的穩定性稍差。
(4)不需要對各種氣動管線進行安裝和維護。
(5)可以無需動力即保持負載,而氣動執行器需要持續不斷的壓力供給。
(6)由於不需要額外的壓力裝置,電動執行器更加安靜。通常,如果氣動執行器在大負載的情況下,要加裝消音器。
(7)電動執行器在控制的精度方面更勝一籌。
(8)氣動裝置中的通常需要把電信號轉化為氣信號,然後再轉化為電信號,傳遞速度較慢,不宜用於元件級數過多的復雜迴路。
而氣缸的優勢則在於以下4個方面:
(1)負載大,可以適應高力矩輸出的應用(不過,現在的電動執行器已經逐漸達到目前的氣動負載水平了)。
(2)動作迅速、反應快。
(3)工作環境適應性好,特別在易燃、易爆、多塵埃、強磁、輻射和振動等惡劣工作環境中,比液壓、電子、電氣控制更優越。
(4)行程受阻或閥桿被扎住時電機容易受損。
三、購買和應用成本比較
從總體上來講,電伺服驅動比氣動伺服驅動要貴,但也要因具體要求及場合而定。有些小功率的直流電機構成電動滑台(電伺服系統)實際上比氣動伺服系統要便宜。
如:當負載為1.5kg、工作行程為80mm、速度在2~170mm/s之間、精度為?0.1mm、加速度2.5m/s2等工況條件時,採用小型電動滑台、控制器、馬達電纜、控制電纜、編程電纜以及電源電纜等組成的電伺服系統,其價格就比氣動伺服系統便宜25%。同樣,對於帶活塞桿電缸也是如此。需要說明的是如果採用交流電機的話,所組成的電伺服系統的價格要比氣動伺服系統高出40%左右。
從購買和應用成本來看,目前氣缸還是具有比較明顯的優勢的。對於氣動系統來說,控制系統及執行機構都非常簡單,每個氣缸只需配置一個電磁閥就可完成氣路的切換,進行運動控制,氣缸發生故障的概率也比較小,維護簡單方便,成本也低。
而對於電動執行器來說,雖然電能的獲得比較簡單,能量成本較低,但購買及應用成本較高,不僅需要配置電機,還需要一套機械傳動機構以及相應的驅動元件。同時使用電動執行器需要很多保護措施,錯誤的電路連接、電壓的波動及負載的超載都會對電驅動器造成損壞,因此需要在電路及機械上加裝保護系統,增加了很多額外的費用支出。另外,由於電動執行器驅動單元的參數化設置較多,且集成度高,所以其一旦發生故障,就要更換整個元件。而且當系統需要的驅動力增加時,也要成套更換元件才能實現。因此綜合比較可以看出氣缸在購買及維護成本上有較大優勢。
四、能源效率比較
我們研究的結果表明,在往復運動周期較短(小於1min)的水平往復運動中,電動執行器的運行能耗通常低於氣缸的運行能耗,即更節能。而在往復運動周期較長(大於1min)時,氣缸竟然變得更節能。這首先是由於終端停止時電動執行器的控制器通常需要消耗約10W的電力,而氣缸僅有電磁閥耗電和氣體泄露,一般低於1W,即終端停止時間越長,對氣缸越有利;其次電機在連續旋轉條件下的額定效率可達90%以上,但在直線往復運動(絲杠轉換)中的台形加減速旋轉條件下的平均效率卻不到50%。在豎直往復運動時,夾持工件的保持動作要求不斷供給電流給電動執行器以克服重力,而氣缸只需關閉電磁閥即可,耗電極少。因此在豎直往復運動時電動執行器相比氣缸的能耗優勢不是很大。
由上可見,電機本身效率很高,但在往復直線運動中考慮其效率下降及控制器的電力消耗,電動執行器未必一定比氣缸節能,具體比較取決於實際的工作條件,即安裝方向、往復運動周期和負載率等。
五、應用場合比較
氣動系統和電動系統並不互相排斥。相反,這只是一個要求不同的問題。氣動驅動器的優勢顯而易見,當面臨諸如灰塵、油脂、水或清潔劑等惡劣的環境條件時,氣動驅動器就顯得較適應惡劣環境,而且非常堅固耐用。氣動驅動器容易安裝,能提供典型的抓取功能,價格便宜且操作方便。
在作用力快速增大且需要精確定位的情況下,帶伺服馬達的電驅動器具有優勢。對於要求精確、同步運轉、可調節和規定的定位編程的應用場合,電驅動器是最好的選擇,帶閉環定位控制器的伺服或步進馬達所組成的電驅動系統能夠補充氣動系統的不足之處。
從技術和使用成本的角度來說,氣缸佔有較明顯的優勢,但在實際使用中究竟應該選用哪種技術做驅動控制,還是應從多方因素進行綜合考量。現代控制中各種系統越來越復雜、越來越精細,並不是某種驅動控制技術就可滿足系統的多種控制功能。氣缸可以簡單的實現快速直線循環運動,結構簡單,維護便捷,同時可以在各種惡劣工作環境中使用,如有防爆要求、多粉塵或潮濕的工況。
電動執行器主要用於需要精密控制的應用場合,現在自動化設備中柔性化要求在不斷提升,同一設備往往要求適應不同尺寸工件的加工需要,執行器需要進行多點定位控制,而且要對執行器的運行速度及力矩進行精確控制或同步跟蹤,這些利用傳統氣動控制是無法實現的,而電動執行器就能非常輕松的實現此類控制。由此可見氣缸比較適用於簡單的運動控制,而電執行器則多用於精密運動控制的場合。
六、市場形勢比較
氣缸驅動系統自70年代以來就在工業自動化領域得到了迅速普及。今天,氣缸已成為國內外工業生產領域中PTP(PointToPoint)搬運的主流執行器,以氣缸驅動系統為核心的氣動元器件市場規模已達到110億美元的規模。
九十年代開始,電機及其微電子控制技術迅速發展,使電動執行器在工業自動化中的應用成為可能。而且,半導體產業的興起也直接促進了能實現高精度多點定位的電動執行器在工業領域應用的擴大。
九十年代末期,日本等主要工業發達國家,甚至一度出現了電動執行器即將取代氣缸,氣缸將退出歷史舞台的論調。因為人們普遍認為電動執行器中電機的能量轉換效率高,而氣缸能量轉換效率較低,低效的產品必將被淘汰出局。然而,十年過去了,電動執行器在工業現場並未得到普及,其市場規模與氣動相比還有很大差距。而且,無論是在工業發達國家,還是在中國等新興工業國家,氣缸的銷量不僅沒有減少,而且還在穩步地增長。在中國,近幾年氣缸銷量的年增長速度一直維持在20%以上。
如需要科學、客觀地評價兩者,必須採用全生命周期評價(LifeCycleAssessment)手法,考慮比較製造階段、使用階段、廢棄階段三個階段的綜合指標。具體指標有成本、能耗、對環境的負擔(主要是排放物等)。譬如成本,電動執行器在運行能耗(使用階段)成本上有優勢,但維護成本(使用階段)和購置成本(製造階段)都比氣缸要高得多,在該指標上的比較應建立在所有成本的總和上。
在總成本上,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氣缸在大多數工業應用場合具有一定優勢。
綜合以上分析,我們應該看出,氣缸與電動執行器各有特點,不可單純地用效率的高低來評價其優劣。隨著電氣技術的發展,電動執行器的成本還會進一步下降,預期其應用領域還會進一步拓廣,但要完自吸無堵塞排污泵全取代氣缸是不現實的。
從市場形式來看,前面己經提到若電缸從一開始就參照氣缸的外形及安裝連接尺寸生產,是一個很好的開端。而對於目前還未有ISO標準的無桿氣缸和氣動滑台,則同樣採用相對應的外形及安裝連接尺寸,這個便利的措施能夠杜絕氣驅動與電驅動在安裝、添置或更換方面無謂的競爭。電驅動器的特點是精確和靈活。在作用力快速消失和需要精確定位的應用場合,電驅動器是無堵塞自吸排污泵理想的決方案。
因此今後氣缸與電動執行器的發展應該是處於非常良性狀況和互補的,也一定會按照這兩門技術自身的科學自然發展規律發展。

閱讀全文

與氣缸自動門控制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高低溫濕熱實驗室裝置 瀏覽:966
天王機械表經常停是什麼原因 瀏覽:404
非標自動化設備哪個行業好 瀏覽:491
一鍵啟動怎麼點開儀表 瀏覽:85
etk1機械鍵盤怎麼調亮度 瀏覽:362
管家工具箱沒有定位 瀏覽:549
安全設備抵免所得稅如何備案 瀏覽:813
如何選擇好的水上游樂設備廠 瀏覽:589
機床進入干涉區是什麼意思 瀏覽:322
實驗室玻璃設備哪些 瀏覽:553
sea家用健身器材哪些比較合適 瀏覽:580
車鉤緩沖裝置的基本作用 瀏覽:804
一種攜帶型工具箱 瀏覽:743
閥門的門做怎麼磨 瀏覽:952
matlab中的lmi工具箱 瀏覽:66
排氣閥門電動好還是真空好 瀏覽:355
什麼是機械流如何抑制積屑瘤的產生 瀏覽:446
絕緣軸承如何接地 瀏覽:920
磁力閥門鑰匙怎麼使用方法 瀏覽:232
電動車前輪轂軸承座有點大怎麼辦 瀏覽: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