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Ⅱ 如圖A是在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氣體的裝置圖.請你運用所學化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圖中儀器①、②
(1)據圖可知①是長頸漏斗,②是集氣瓶,故填:長頸漏斗,集氣瓶;
(2)在實驗室中,常用稀鹽酸與石灰石反應製取二氧化碳氣體,不能使用稀硫酸代替,因為稀硫酸與碳酸鈣反應生成的硫酸鈣微溶於水,覆蓋在碳酸鈣的表面,阻止反應的進行,碳酸鈣能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故填:石灰石,不能,硫酸與碳酸鈣反應生成的硫酸鈣微溶於水,覆蓋在碳酸鈣的表面,阻止反應的進行,CaCO3+2HCl═CaCl2+H2O+CO2↑;
(3)使用此裝置製取氧氣使用的是過氧化氫和二氧化錳,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氣,B所示的裝置收集氧氣,使用的是排水法收集,故發生裝置與b相連,故填:2H2O2
2H
2O+O
2↑,b.
Ⅲ 二氧化碳的實驗室製取與性質
二氧化碳的實驗室製取與性質如下:
二氧化碳的性質
一、物理性質
1.無色無味的氣體。
2.密度比空氣密度大。
二、化學性質
1.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
將二氧化碳沿燒杯壁緩慢倒入,燒杯內位置較低的蠟燭先熄滅,說明CO2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以及CO2的密度大於空氣密度。
2.溶於水(CO2 + H2O = H2CO3)。
向一個收集滿二氧化碳氣體的質地較軟的塑料瓶中加入約體積的水,立即旋緊瓶蓋振盪。發現塑料瓶變扁了,說明瓶內二氧化碳溶於水,瓶內壓強減小,在大氣壓強的作用下,被壓扁。
3.屬於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是一類能與水作用生成酸或與鹼作用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
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乾燥的紫花(石蕊試液遇酸變紅)。
A.第一朵噴上稀醋酸,紫花變紅花。
B.第二朵噴水,一段時間後,紫花變紅花。
C.第三朵直接放入盛滿二氧化碳的集氣瓶中,紫花未變色。
D.第四多噴上水後,再放入盛滿二氧化碳的集氣瓶中,一會兒後,紫花變紅花。

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
一、實驗原理
CaCO3+ 2HCl = CaCl2 + H2O + CO2↑
二、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CaCO3)、稀鹽酸。
三、器材:錐形瓶、長頸漏斗、雙孔塞、玻璃導管、膠皮管、集氣瓶。
四、步驟:
1.連接實驗裝置。
2.檢查氣密性。
3.在錐形瓶中放入大理石(或石灰石)。
4.從長頸漏斗中加入稀鹽酸(不能用濃鹽酸,濃鹽酸具有揮發性,使製得的二氧化碳不純;不能用稀硫酸,碳酸鈣與稀硫酸放於生成的硫酸鈣微溶於水,覆蓋在碳酸鈣表面,阻止反應的發生)、(長頸漏斗下埠應在液面一下,防止二氧化碳從漏鬥口逸出)。
5.收集氣體(密度大於空氣密度用向上排空法收集;溶於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五、驗滿:將燃燒著的木條靠近集氣瓶口,燃燒著的木條熄滅,則二氧化碳已收集滿。
氣體的檢驗:將氣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則該氣體為二氧化碳。
(CO2 + Ca(OH)2 = CaCO3↓ + H2O)
Ⅳ 碳酸鈣粉末(CaCO3)與硫酸反應,會產生什麼現象
碳酸鈣粉末(CaCO₃)與硫酸反應,產生的現象是:先產生大量氣泡,後停止反應。
碳酸鈣與稀硫酸可以反應,但是反應不能進行到底,生成的硫酸鈣微溶於水,附著在碳酸鈣的表面,阻止反應的進行。
CaCO₃+H₂SO₄=CaSO₄+H₂O+CO₂↑
CaCO₃+2H⁺=Ca²⁺+H₂O+CO₂↑

(4)碳酸鈣和硫酸的實驗裝置擴展閱讀:
碳酸鈣遇稀醋酸、稀鹽酸、稀硝酸發生泡沸,並溶解。在101.325千帕下加熱到900℃時分解為氧化鈣和二氧化碳。在一大氣壓下將碳酸鈣加熱到900℃會分解成生石灰和二氧化碳(工業製取CO₂)
氯化鈣碳化法:系將氫氧化鈣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氯化鈣用二氧化碳碳化後即得碳酸鈣,再經結晶、分離、洗滌、脫水、烘乾、篩選後,得結晶碳酸鈣成品。
Ca(OH)₂+2HCl==CaCl₂+2H₂O
CaCl₂+2NH₃·H₂O+CO₂==CaCO₃↓+2NH₄Cl+ H₂O
純硫酸是一種極性非常大的液體,其介電系數大約為100。因為它分子與分子之間能夠互相質子化對方,造成它極高的導電性,這個過程被稱為質子自遷移。發生的過程是:
2H₂SO₄⇌H₃SO₄⁺+ HSO₄⁻(主要)
2H₂SO₄⇌H3O⁺+ HS₂O₇⁻
H₃O⁺+H₂SO₄⇌H₃SO₄⁺+ H₂O
HS₂O₇⁻+H₂SO₄⇌HSO₄⁻+ H₂S₂O₇
①常溫下濃硫酸能使鐵、鋁等金屬鈍化。
②加熱時,濃硫酸可以與除銥,釕之外的所有金屬(包括金,鉑)反應,生成高價金屬硫酸鹽,本身被還原成SO₂,S,H₂S或金屬硫化物。
Cu+2H₂SO₄(濃)=加熱=CuSO₄+SO₂↑+2H₂O
(副反應有5Cu+4H₂SO₄(濃)=加熱=3CuSO₄+Cu₂S+4H₂O等)
2Fe+6H₂SO₄(濃)=加熱=Fe₂(SO₄)₃+3SO₂↑+6H₂O
Pt+4H₂SO₄(濃)=加熱=Pt(SO₄)₂+2SO₂↑+4H₂O(338℃的沸騰濃硫酸中,腐蝕率0.4mm/年以上;金被腐蝕的速度則慢得多)
在上述反應中,硫酸表現出了強氧化性和酸性。
Ⅳ 碳酸鈣與鹽酸實驗裝置
因為用粉末狀的固體碳酸鈣的話,反應速度過快,短時間生成大量泡沫,堵塞漏斗埠,使反應無法進行,氣體無法排除,發生危險。
Ⅵ 用鋅粒與稀硫酸制氫氣的實驗裝置
(1)檢查裝置氣密性後,先在有孔塑料板上加鋅粒,再通過長頸漏鬥倒入稀硫酸,鋅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鋅和氫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Zn+H 2 SO 4 ═ZnSO 4 +H 2 ↑;
(2)圖示方法是排水法收集氣體,氫氣可用排水法收集是因為氫氣難溶於水;
(3)該裝置可通過止水夾的關閉控制反應的隨時發生和停止,打開夾子,固液接觸產生氣體,關閉夾子,試管內壓強增大,將硫酸壓入長頸漏斗,反應終止;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用大理石和鹽酸常溫反應,不需加熱,也可用此發生裝置;
(4)實驗室製取大量CO 2 氣體不能用稀硫酸和大理石為原料,因為 稀硫酸和大理石反應生成CaSO 4 微溶於水,使大理石和硫酸隔絕,阻止反應繼續進行,所以不能用塊狀的大理石和稀硫酸反應,但大理石粉末與硫酸能充分接觸,所以可用於製取二氧化碳;
故答案為:(1)鋅粒;通過長頸漏鬥倒入稀硫酸;Zn+H 2 SO 4 ═ZnSO 4 +H 2 ↑;
(2)排水法;氫氣難溶於水;
(3)能隨時控制反應的發生和停止;可以;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用大理石和稀鹽酸反應,也不需加熱;
(4)碳酸鈣與硫酸反應生成微溶性的硫酸鈣,會覆蓋在塊狀大理石表面,使大理石和硫酸隔絕,阻止反應繼續進行,所以不能用塊狀的大理石和稀硫酸反應,但大理石粉末與硫酸能充分接觸,故可用於製取二氧化碳.
Ⅶ 碳酸鈣粉末(CaCO3)與硫酸反應,會產生什麼現象
碳酸鈣粉末(CaCO3)與硫酸反應,產生的現象是:先產生大量氣泡,後停止反應。
Ⅷ 如果要解決硫酸與大理石反應生成硫酸鈣會覆蓋碳酸鈣表面的問題,下面哪個裝置好
選2。
2反應裝置使得反應更加充分。
1的裝置是用來控制反應速度的,利用氣壓隨時可以停止反應的進行,但是並沒有解決硫酸與大理石反應生成硫酸鈣會覆蓋碳酸鈣表面的問題,本質上和直接將大理石裝進試管的反應是相同的。
Ⅸ 碳酸鈣(塊狀)和稀硫酸反應,能用啟普發生器嗎 為什麼
不可以,碳酸鈣與稀硫酸反應後生成硫酸鈣,微溶於水,比較容易損害儀器
另外反應後硫酸鈣在塊狀碳酸鈣外形成保護層阻礙其繼續與硫酸反應,反應不完全
Ⅹ 如圖所示是實驗常用的實驗裝置.根據圖示回答下列問題.(1)常溫下,用鋅粒和稀硫酸反應製得氫氣,應選
(來1)常溫下,用鋅粒和稀硫酸源反應製得氫氣,應選用的發生裝置屬於固液常溫型的B裝置;因為氫氣不易溶於水且密度比空氣小,可以採用的收集方法為:排水法(C)或向下排空氣法(E);
(2)碳酸鈣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的方程式為:CaCO3+2HCl═CaCl2+H2O+CO2↑;該反應是酸和鹽相互交換成分的復分解反應;碳酸氫鈉固體加熱產物為碳酸鈉、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的方程式為:2NaHCO3
△ | .
與碳酸鈣和硫酸的實驗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閥門廠標有哪些
發布:2025-09-13 13:20:09
瀏覽:360
徐州市電動工具
發布:2025-09-13 13:14:23
瀏覽:10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