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回收太空試驗室有怎樣的歷程
美國的太空實驗室總共進行了57個項目的科學實驗,在太空期暴露期間收集了大量的科學信息。它是個科學試驗室,重11噸,長9米,直徑4米,它已經繞地球軌道運行了將近6年。1990年1月9日,115噸重的太空梭「哥倫比亞」號載著5名宇航員,於格林尼治時間12點35分升空,開始了太空梭有史以來第二次為時最長的飛行。這次飛行是美國1990年進行的10次飛行的第一次,宇航員們在太空期間把一顆海軍通訊衛星施放到軌道上,並回收了太空實驗室。
宇航員在太空抓住這個衛星,操縱太空梭上15米長的機械臂把它裝入了貨艙。女宇航員邦尼•鄧巴和馬莎•艾文斯把1250萬顆經過輻射的西紅柿籽從太空取回來。同時還在失重的情況下取出了到處游動的胡蘿卜籽、筷子芥籽和鹹水蝦卵,等等。美國航空航天局同一家種子公司合作,把從太空取回的西紅柿籽分成10萬個小包,寄給大中小學的學生,讓他們比較經過宇宙輻射的種子和沒有經過宇宙輻射的種子的發芽成長情況。宇航員還進行了諸如收集微粒隕石或宇宙塵埃的微粒子以及星際氣體的活動,並做了生物系統受輻射的影響、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科學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