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繼電保護原理知識問答
二次迴路的定義
[編輯本段]
由二次設備互相連接,構成對一次設備進行監測、控制、調節和保護的電氣迴路稱為二次迴路。
在詞典中的解釋:
在電氣系統中由互感器的次級繞組、測量監視儀器、繼電器、自動裝置等通過控制電纜聯成的電路。用以控制、保護、調節、測量和監視一次迴路中各參數和各元件的工作狀況。
用於監視測量表計、控制操作信號、繼電保護和自動裝置等所組成電氣連接的迴路均稱為二次迴路或稱二次接線。
二次迴路的組成
[編輯本段]
指對一次設備的工作進行監視、控制、測量、調節和保護,所配置的如:測量儀表、繼電器、控制和信號元件,自動裝置、繼電保護裝置、電流、電壓互感器等,按一定的要求連接在一起所構成的電氣迴路,稱為二次接線或稱為二次迴路。
一次迴路的組成由發電機、變壓器、電力電纜、斷路器、隔離開關、電壓、電流互感器、避雷器等構成的電路,稱為一次接線或稱為主接線。
二次迴路的分類
[編輯本段]
A、按電源性質分:交流電流迴路---由電流互感器(TA)二次側供電給測量儀表及繼電器的電流線圈等所有電流元件的全部迴路。
交流電壓迴路---由電壓互感器(TV)二次側及三相五柱電壓互感器開口三角經升壓變壓器轉換為220V供電給測量儀表及繼電器等所有電壓線圈以及信號電源等。
直流迴路---使用所變輸出經變壓、整流後的直流電源。蓄電池---適用於大、中型變、配電所,投資成本高,佔地面積大。
B、按用途區分:測量迴路、繼電保護迴路、開關控制及信號迴路、斷路器和隔離開關的電氣閉鎖
迴路、操作電源迴路。
操動迴路---包括從操動(作)電源到斷路器分、合閘線圈之間的所有有關元件,如:熔斷器、控制開關、中間繼電器的觸點和線圈、接線端子等。
信號迴路---包括光字牌迴路、音響迴路(警鈴、電笛),是由信號繼電器及保護元件到中央信號盤或由操動機構到中央信號盤。
二次迴路識圖
[編輯本段]
常用的繼電保護接線圖包括:繼電保護的原理接線圈、二次迴路原理展開圖、施工圖(又稱背面接線圖)、盤面布置圖。
(1)、看圖:
A、"先看一次,後看二次"。一次:斷路器、隔離開關、電流、電壓互感器、變壓器等。了解這些設備的功能及常用的保護方式,如變壓器一般需要裝過電流保護、電流速斷保護、過負荷保護等,掌握各種保護的基本原理;再查找一、二次設備的轉換、傳遞元件,一次變化對二次變化的影響等。
B、"看完交流,看直流"。指先看二次接線圖的交流迴路,以及電氣量變化的特點,再由交流量的"因"查找出直流迴路的"果"。一般交流迴路較簡單。
C、"交流看電源、直流找線圈"。指交流迴路一般從電源入手,包含交流電流、交流電壓迴路兩部分;先找出由哪個電流互感器或哪一組電壓互感器供電(電流源、電壓源),變換的電流、電壓量所起的作用,它們與直流迴路的關系、相應的電氣量由哪些繼電器反映出來。
D、"線圈對應查觸頭,觸頭連成一條線"。指找出繼電器的線圈後,再找出與其相應的觸頭所在的迴路,一般由觸頭再連成另一迴路;此迴路中又可能串接有其它的繼電器線圈,由其它繼電器的線圈又引起它的觸頭接通另一迴路,直至完成二次迴路預先設置的邏輯功能。
E、"上下左右順序看,屏外設備接著連"。主要針對展開圖、端子排圖及屏後設備安裝圖。原則上由上向下、由左向右看,同時結合屏外的設備一起看。
(2)、原理圖:對於與二次迴路直接相連的一次接線部分繪成三線形式,而其餘部分則以單線圖表達。原理圖多用於對繼電保護裝置和自動裝置的原理學習和分析或作為二次迴路設計的原始依據。
A、原理圖的儀表和繼電器都是以整體形式的設備圖形符號表示的,但不畫出其內部的電路圖,只畫出觸點的連接。
B、原理圖是將二次部分的電流迴路、電壓迴路、直流迴路和一次迴路圖繪制在一起;特點是能使讀圖人對整個裝置的構成有一個整體的概念,並可清楚地了解二次迴路各設備間的電氣聯系和動作原理。
C、缺點:對二次接線的某些細節表示不全面,沒有元件的內部接線。端子排號碼和迴路編號、導線的表示僅一部分,並且只標出直流電源的極性等。
(3)、展開圖:展開圖和原理圖是同一接線的兩種表達方式。"直觀性好"
A、將二次迴路的設備展開表示,分成交流電流、交流電壓迴路,直流迴路,信號迴路。
B、將不同的設備按電路要求連接,形成各自獨立的電路。
C、同一設備(電器元件)的線圈、觸點,採用相同的文字元號表示,同類設備較多時,採用數字序號。
D、展開圖的右側以文字說明迴路的用途。
E、展開圖中所有元器件的觸點都以常態表示,即沒有發生動作。
(4)、安裝接線圖(屏背面接線圖):以展開圖、屏面布置圖、端子排圖為依據。(由製造廠繪制)
A、屏背面展開圖---以屏的結構在安裝接線圖上展開為平面圖來表示。屏背面部分裝設儀表、控制開關、信號設備和繼電器;屏側面裝設端子排;屏頂的背面或側面裝設小母線、熔斷器、附加電阻、小刀開關、警鈴、蜂鳴器等。
B、屏上設備布置的一般規定---最上為繼電器,中為中間繼電器,時間繼電器,下部為經常需要調試的繼電器(方向、差動、重合閘等),最下面為信號繼電器,連接片以及光字牌,信號燈,按鈕,控制開關等。
C、保護和控制屏面圖上的二次設備,均按照由左向右、自上而下的順序編號,並標出文字元號;文字元號與展開圖、原理圖上的符號一致;在屏面圖的旁邊列出屏上的設備表(設備表中註明該設備的順序編號、符號、名稱、型號、技術參數、數量等);如設備裝在屏後(如電阻、熔斷器等),在設備表的備注欄內註明。
D、在安裝接線圖上表示二次設備---屏背面接線圖中,設備的左右方向正好與屏面布置圖相反(背視圖);屏後看不見的二次設備輪廓線用虛線畫出;稍復雜的設備內部接線(如各種繼電器)也畫出,電流表、功率表則不畫;各設備的內部引出端子(螺釘),用一小圓圈畫出並註明端子的編號。
(5)、接線端子---連接同一屏(除特殊信號聯絡外)上不同設備電路。
A、試驗端子---用於需要投入試驗儀器的電流迴路時可用到,主要利用它可校驗電流迴路中的儀表和繼電器的准確度,可保證電流互感器的二次側在測試中不會開路且又不必松動原來的接線。
B、連接試驗端子---同時具備連接端子和試驗端子的功能,常用於需要彼此連接的電流試驗迴路中。
C、特殊端子---用於需要很方便地開斷迴路的場合。
(6)、配電應用電纜截面積(銅芯):
電流迴路≥2.5MM2,長度較長時應≥4~6MM2
電壓迴路、控制迴路、信號迴路≥1.5MM2
㈡ 二次接線原理圖
展開式原理圖是按照各個迴路的功能布置,將每套裝置的交流電流迴路、交流電壓迴路和直流迴路等分開表示、獨立繪制,同時也將儀表、繼電器等的線圈、觸點分別繪制在所屬的迴路中。與整體式原理圖相比較,其特點是線路清晰、易於理解整套裝置的動作程序和工作原理,特別是當接線裝置二次設備較多時,其優點更加突出。 展開式原理圖的繪制一般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1)主迴路採用粗實線,控制迴路採用細實線繪制。 (2)主迴路垂直布置在圖的左方或上方,控制迴路水平線布置在圖的右方或下方。 (3)控制迴路採用水平線繪制,並且盡量減少交叉,盡可能按照動作的順序排列,這樣便於閱讀。 (4)全部電器觸點是在開關不動作時的位置繪制。在工業自動控制系統圖紙中,主供電迴路我們稱「一次(線)迴路」。而控制電路就稱「二次(線)迴路」。
二次線路中表示控制電器的連接和原理如;由二次設備互相連接,構成對一次設備進行監測、控制、調節和保護的電氣迴路稱為二次迴路。是在電氣系統中由互感器的次級繞組、測量監視儀器、繼電器、自動裝置等通過控制電纜聯成的電路。用以控制、保護、調節、測量和監視一次迴路中各參數和各元件的工作狀況。用於監視測量表計、控制操作信號、繼電保護和自動裝置等所組成電氣連接的迴路均稱為二次迴路或稱二次接線。
對於與二次迴路直接相連的一次接線部分繪成三線形式,而其餘部分則以單線圖表達。原理圖多用於對繼電保護裝置和自動裝置的原理學習和分析或作為二次迴路設計的原始依據。A、原理圖的儀表和繼電器都是以整體形式的設備圖形符號表示的,但不畫出其內部的電路圖,只畫出觸點的連接。
㈢ 繼電保護的工作原理
.變配電站繼電保護
1)變配電站繼電保護的作用
變配電站繼電保護能夠在變配電站運行過程中發生故障(三相短路、兩相短路、單相接地等)和出現不正常現象時(過負荷、過電壓、低電壓、低周波、瓦斯、超溫、控制與測量迴路斷線等),迅速有選擇性發出跳閘命令將故障切除或發出報警,從而減少故障造成的停電范圍和電氣設備的損壞程度,保證電力系統穩定運行。
2)變配電站繼電保護的基本工作原理
變配電站繼電保護是根據變配電站運行過程中發生故障時出現的電流增加、電壓升高或降低、頻率降低、出現瓦斯、溫度升高等現象超過繼電保護的整定值(給定值)或超限值後,在整定時間內,有選擇的發出跳閘命令或報警信號。
根據電流值來進行選擇性跳閘的為反時限,電流值越大,跳閘越快。根據時間來進行選擇性跳閘的稱為定時限保護,定時限在故障電流超過整定值後,經過時間定值給定的時間後才出現跳閘命令。瓦斯與溫度等為非電量保護。
可靠系數為一個經驗數據,計算繼電器保護動作值時,要將計算結果再乘以可靠系數,以保證繼電保護動作的准確與可靠,其范圍為1.3~1.5。
發生故障時的最小值與保護的動作值之比為繼電保護的靈敏系數,一般為1.2~2,應根據設計規范要進行選擇。
3)變配電站繼電保護按保護性質分類
4)變電站繼電保護按被保護對象分類
㈣ 什麼是繼電保護裝置,有什麼用
繼電保護裝抄置是當電力系統中的電力元件(如發電機、線路等)或電力系統本身發生了故障危及電力系統安全運行時,能夠向運行值班人員及時發出警告信號,或者直接向所控制的斷路器發出跳閘命令以終止這些事件發展的一種自動化措施的設備。
繼電保護主要是利用電力系統中元件發生短路或異常情況時的電氣量(電流、電壓、功率、頻率等)的變化構成繼電保護動作的原理,還有其他的物理量,如變壓器油箱內故障時伴隨產生的大量瓦斯和油流速度的增大或油壓強度的增高。
(4)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構成原理圖擴展閱讀
繼電保護裝置的特點:
1、智能型主機,主機採用高性能數字信號處理器。
2、單機獨立運行。
3、連接電腦運行。
4、16位DAC晶元。
5、大屏幕LCD顯示庫。
6、"傻瓜式"操作。
7、新型高保真功放。
8、電流、電壓直接輸出。
9、自我保護。
10、接點豐富。
11、主機一體化單機箱結構。
12、性價比高。
㈤ 繼電保護的基本原理和構成方式是什麼
基本原理:
繼電保護裝置必須具有正確區分被保護元件是處於正常運行狀態還是發生了故障,是保護區內故障還是區外故障的功能。保護裝置要實現這一功能,需要根據電力系統發生故障前後電氣物理量變化的特徵為基礎來構成。
構成方式:
1、測量比較部分是測量通過被保護的電氣元件的物理參量,並與給定的值進行比較,根據比較的結果,給出「是」、「非」性質的一組邏輯信號,從而判斷保護裝置是否應該啟動。
2、邏輯部分使保護裝置按一定的邏輯關系判定故障的類型和范圍,最後確定是應該使斷路器跳閘、發出信號或是否動作及是否延時等,並將對應的指令傳給執行輸出部分。
3、執行輸出部分根據邏輯傳過來的指令,最後完成保護裝置所承擔的任務。如在故障時動作於跳閘,不正常運行時發出信號,而在正常運行時不動作等。
(5)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構成原理圖擴展閱讀:
繼電保護的任務
1、自動、迅速、有選擇性地將故障元件從電力系統中切除,使故障元件免於繼續遭到破壞,保證其他無故障部分迅速恢復正常運行。
2、反應電氣元件的不正常運行狀態,並根據運行維護的條件(如有無經常值班人員)而動作於信號,以便值班員及時處理,或由裝置自動進行調整,或將那些繼續運行就會引起損壞或發展成為事故的電氣設備予以切除。
3、繼電保護裝置還可以與電力系統中的其他自動化裝置配合,在條件允許時,採取預定措施,縮短事故停電時間,盡快恢復供電,從而提高電力系統運行的可靠性。
㈥ 繼電保護自動裝置的二次原理接線圖和展開圖有什麼區別
1、原理圖和展開圖從原理上是一樣的,是可以互相轉化的;
2、原理圖偏重於說明接線原理,多用於學校教學;展開圖偏重於接線關系,用於生產實際,廠家和現場使用。
㈦ (1)什麼是微機繼電保護裝置主要包括哪幾部分
由硬體和軟體構成的保護就是微機保護。
由數據採集系統、微機系統、開關量輸入或輸出迴路、人機對話迴路、微機保護電源等構成。謝謝
㈧ 繼電保護自動裝置的二次原理接線圖和展開接線圖有什麼區別
接線圖就是說明迴路的走向,線是怎麼接的,主要用於施工,二次原理圖就是迴路原理圖,對迴路的動作先後有明確的說明,主要用於調試。
㈨ 二次迴路原理圖視頻講解
二次迴路原理圖視頻講解如下:
常用的繼電保護接線圖包括:繼電保護的原理接線圈、二次迴路原理展開圖、施工圖(又稱背面接線圖)、盤面布置圖。 電流迴路≥2.5MM2,長度較長時應≥4~6MM2電壓迴路、控制迴路、信號迴路≥1.5MM2。
由於在這種絕緣監察裝置中有一個人工接地點,為防其它繼電器誤動,要求電流繼電器KA有足夠大的電阻值,一般選30kΩ,而其啟動電流為1.4mA,當任一極絕緣電阻下降到20 kΩ時,即能發出信號。對地絕緣下降和發生接地是兩種情況。
二次迴路原理圖視頻講解
㈩ 繼電保護的基本原理和構成方式是什麼
基本原理:
繼電保護裝置必須具有正確區分被保護元件是處於正常運行狀態還是發生了故障,是保護區內故障還是區外故障的功能。保護裝置要實現這一功能,需要根據電力系統發生故障前後電氣物理量變化的特徵為基礎來構成。
構成方式:
1、測量比較部分是測量通過被保護的電氣元件的物理參量,並與給定的值進行比較,根據比較的結果,給出「是」、「非」性質的一組邏輯信號,從而判斷保護裝置是否應該啟動。
2、邏輯部分使保護裝置按一定的邏輯關系判定故障的類型和范圍,最後確定是應該使斷路器跳閘、發出信號或是否動作及是否延時等,並將對應的指令傳給執行輸出部分。
3、執行輸出部分根據邏輯傳過來的指令,最後完成保護裝置所承擔的任務。如在故障時動作於跳閘,不正常運行時發出信號,而在正常運行時不動作等。
(10)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構成原理圖擴展閱讀:
繼電保護的任務
1、自動、迅速、有選擇性地將故障元件從電力系統中切除,使故障元件免於繼續遭到破壞,保證其他無故障部分迅速恢復正常運行。
2、反應電氣元件的不正常運行狀態,並根據運行維護的條件(如有無經常值班人員)而動作於信號,以便值班員及時處理,或由裝置自動進行調整,或將那些繼續運行就會引起損壞或發展成為事故的電氣設備予以切除。
3、繼電保護裝置還可以與電力系統中的其他自動化裝置配合,在條件允許時,採取預定措施,縮短事故停電時間,盡快恢復供電,從而提高電力系統運行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