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設計單擺的實驗材料需要什麼
(1)進行試驗
(2)、1、兩個質量不同的小球,長度一定的繩子,支架或固定點,計時器
2、利用類似沙漏的裝置
3、輕球質量m、重球質量M、時間t
② 傅科擺的過程是什麼
這個實驗的裝置包括一個高大的、在任意垂直平面上振盪的單擺。單擺擺動的方向會因為地球本身的周日轉動而改變。這是因為單擺的擺動平面,像陀螺儀一樣,當地球轉動時仍會在空間中保持固定的方向。傅科擺於1851年2月首度次在巴黎天文台的子午儀室公開展示。幾個星期之後,傅科製做了他最著名的單擺,他在巴黎先賢祠的拱頂下以67米長的鋼索懸掛著一顆28千克重的鉛錘。這個單擺的擺動平面以每小時順時針方向11°,以32.7小時環繞一圈。1855年,這個單擺被移到國立巴黎工藝技術學院的國立工藝博物館。在2010年4月6日,在國立工藝博物館懸掛鉛錘的鋼索斷裂,使單擺和博物館的大理石地板受到無法修補的損壞。
在北極的傅科擺,當在它下面的地球旋轉時,擺仍在原來的同一平面上擺動。
無論是在南極或北極,當單擺下面的地球以一個恆星日旋轉了一周,擺的振盪平面相對於恆星是固定不變的。所以相對於地球,在南極或北極的擺的振盪平面以一天的時間,分別以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旋轉了一周。當傅科擺被懸掛在赤道上,擺的振盪平面相對於地球是固定不變的,也就是說觀察不到傅科擺現象。
③ 物理實驗「單擺」怎麼做(詳細最好
線要長一點 球要密度大體積小的 可忽略阻力影響
測擺長時注意加上版小球半徑
拉直權
從擺動最低點放手
注意不要圓錐擺
角度小於5度
一般側20或30次
記下總時間
除得T
g=4派方L方除T方
原理:單擺在擺角小於5度時的震動是簡諧運動,其固有周期為T=2派根號l/g
得出g=4派的平方l/t的平方。所以,只要測出擺長l和周期T,就可以算出重力加速度。
方法:1.在細線一段打上一個比小球上的孔徑稍大的結,將細線穿過球上的小孔做成一個單擺
2.將鐵夾固定在鐵架台上方,鐵架台放在桌邊,使鐵夾伸到桌面以外,使擺球自由下垂。
3.測量擺長:用游標卡測出直徑2r,再用米尺測出從懸點到小球上端的距離,相加
4.把小球拉開一個角度(小於5度)使在豎直平面內擺動,測量單擺完成全振動30到50次所用的平均時間,求出周期T
5.帶入公式求出g
6.多次測量求平均值
注意:1.細線在1m左右,細,輕,不易伸長。小球密度要大的金屬,直徑小。最好不要過2cm
2.小於5度
3..在一個豎直平面內,不要形成圓錐擺
(一部分參考Yannie)
④ 在用單擺測量重力加速度的實驗中,實驗裝置如圖(a)所示,細線的上端固定在鐵架台上,下端系一個小鋼球
(來1)實驗時,運用b懸掛方式,單擺自在擺動的過程中,擺長在變化,對測量有影響,c懸掛方式,擺長不變.知c懸掛方式較好.
(2)因為在擺球在平衡位置時速度最大,在平衡位置計時誤差較小.
根據單擺的周期公式T=2π
⑤ 單擺測重力加速度光電門放在哪裡
平衡位置。單擺測重力加速度光電門為了保障實驗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所以都會將其安裝在一個平衡位置上,減少對實驗的影響。單擺是能夠產生往復擺動的一種裝置,將無重細桿或不可伸長的細柔繩一端懸於重力場內一定點,另一端固結一個重小球,就構成單擺。
⑥ 怎樣做單擺實驗
【實驗目的】 1. 用單擺測量當地的重力加速度。 2. 研究單擺振動的周期。 【儀器用具】 單擺,米尺,停表(或數字毫秒計,),游標卡尺。 【實驗原理】 用重量可忽視的細線吊起一質量為 的小重錘,使其左右擺動,當擺角為 時,重錘所受合外力大小等於 (圖1),其中 為當地的重力加速度,這時錘的線加速度 。設單擺長為 ,則擺的角加速度 等於 ,即 . (1) 當擺角甚小時(一般講 4°),可認為 ,這時 . (2) 即振動的角加速度和角位移成比例,式中的負號表示角加速度和角位移的方向總是相反。此時單擺的振動是簡諧振動。從理論分析得知,其振動周期 和上述比例系數的關系是 ,所以 . (3) 式中 為單擺擺長,是擺錘重到懸點的距離, 為當地的重力加速度。變換式(3)可得 . (4) 將測出的擺長 和對應和周期 代入上式可求出當地的重力加速度之值。又可將此式改寫成 . (5) 這表示 和 之間,具有線性關系, 為其斜率,如就各種擺長測出各對應周期,則可從 圖線的斜率求出 值。 擺的振動周期 和擺角 之間的關系,經理論推導可得 . 其中 為0°時的周期。如略去 及其後各項,則 . (6) 如測出不同擺角 的周期 ,作 圖線就可檢驗此式。 【實驗內容與要求】 1. 取擺長約為1m的單擺,用米尺測量擺線長 ,用游標卡尺測量擺錘的高度 ,各兩次。用米尺測長度時,應注意使米尺和被測擺線平行,並盡量靠近,讀數時視線要和尺的方向垂直以防止由於視差產生的誤差。 用停表測量單擺連續擺動50個周期的時間 ,測6次。注意擺角 要小於5°。 用停表測周期時,應在擺錘通過平衡位置時按停表並數「0」,在完成一個周期時 「1」,以後繼續在每完成一個周期時數2、3、…,最後,在數第50的同時停住停 表。 2. 將擺長每次縮短約10cm,測其擺長及其周期. 3. 用步驟1的數據求 及其誤差。 4. 用步驟1和2的數據作 圖線,並求直線的斜率和 值。 5. 用步驟3的數據作 圖線,從圖線的截距和斜率,檢驗式(6)中 的 系數是否等於 。 【注意事項】 1. 使用停表前先上緊發條,但不要過緊,以免損壞發條。 2. 按表時不要用力過猛,以防損壞機件。 3. 回表後,如秒錶不指零,應記下其數值(零點讀數),實驗後從測量值中將其減去 (注意符號)。 4. 要特別注意防止摔碰停表,不使用時一定將表放在實驗台中央的盒中。
⑦ 一位同學做「用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的實驗.(1)下列是供學生自主選擇的器材.你認為應選用的器材是___
(1)來A、擺線選擇較細且結實的線源為便於測量周期和減小空氣阻力,則選取1米左右的細線,故選擇A線; D、為了減小空氣阻力的影響,擺球選擇質量大體積小的,故選擇E球; 故AE正確; (2)擺球經過平衡位置時,速度最大,從平衡位置開始計時,誤差較小. 單擺的周期為:T= , 根據T=2π
⑧ 單擺實驗的儀器用具
單擺,米尺,停表(或數字毫秒計,),游標卡尺。 
⑨ 怎麼做一個周期為1秒的擺 八年級 求回答 兩天之內
這個公式中有兩個地方是被理想化的,一個時繩子是不計重量的,另一個是不計空氣阻力。 設擺球質量為m,擺長為L,當擺運動到最低點處必定有公式m*w*w*L=m*g 而w=2*pi*/T 有了這個公式,已知T=1,g=9.8,,代入數據即可得擺長L 改變擺的線長,測量擺的周期直到擺的周期等於1秒,這樣一個周期為1秒的擺就完成了。只是這樣工作量有點大但你們現在也只有這樣,到了高中你們會學一個公式由公式可以很簡單的算出擺線的長度。 
(9)居家單擺實驗裝置擴展閱讀: 從公式中可看出,單擺周期與振幅和擺球質量無關。從受力角度分析,單擺的回復力是重力沿圓弧切線方向並且指向平衡位置的分力,偏角越大,回復力越大,加速度(gsinθ )越大,在相等時間內走過的弧長也越大,所以周期與振幅、質量無關,只與擺長l和重力加速度g有關.在有些振動系統中l不一定是繩長,g也不一定為9.8m/,因此出現了等效擺長和等效重力加速度的問題。
⑩ 神舟十號王亞平太空授課演示的五個小實驗的原理
物理學原理告訴我們,高速旋轉的陀螺具有很好的定軸特性。在太空失重環境下,這一特性更加直觀地呈現出來。
航天員王亞平取出一個紅黃相間的陀螺,把它靜止懸放在空中。用手輕推陀螺頂部,陀螺翻滾著飛向遠處。緊接著,王亞平取出一個一模一樣的陀螺,讓它旋轉起來,懸浮在半空中,再用手輕輕一推,旋轉的陀螺不再翻滾,而是保持著固定的軸向,向前飛去。
王亞平介紹說,高速旋轉陀螺的定軸特性在航天領域用途廣泛。在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上,就裝有各式各樣的陀螺定向儀,正是有了它們,才能精準地測量航天器的飛行姿態。
與居家單擺實驗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鑄造牙怎麼樣
發布:2025-09-13 18:19:14
瀏覽:639
電動工具群
發布:2025-09-13 17:31:45
瀏覽:644
電阻五金件
發布:2025-09-13 16:59:36
瀏覽:75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