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樣檢查裝置氣密性(檢查裝置氣密性的方法)
不同儀器有不同的方法:
1、空氣熱脹冷縮法 。
要檢查裝置是否漏氣,應先把導氣管的一端浸入燒杯或水槽的水中,用手緊握試管或用手掌緊貼燒瓶的外壁。若導管口就有氣泡冒出。把手移開,冷卻後,導管內有一段水柱流入,則表明裝置氣密性良好。
2、注水法適用於檢查啟普發生器或類似於啟普發生器的裝置。首先關閉排氣導管,從頂部漏鬥口注水,當漏斗下端被水封閉後再注水,水面不下降,表明裝置氣密性好;如果水面下降,表明裝置氣密性差。
3、外接導管浸水法 在裝置的尾端導氣管上外接一段橡皮管和20~30cm長的玻璃導管,導管浸入試管內的水中,水進入導管一段高度後不再進入,內外液面高度差較大,把試管上下移動幾次,仍然如此,表明裝置氣密性好;如果水進入導管很多,液面高度差很小,表明裝置氣密性差。
4、滴定管壓氣法 取一支25mL滴定管,下端與橡皮管連接,橡皮管變曲成U形與裝置的尾端導管連接,滴定管內裝滿水。打開滴定管開關,水面下降一段距離後就停止不動,表明裝置氣密性好;如果水面一直下降不停,表明裝置氣密性差。
5、滴定管抽氣法 取裝水的一支25mL滴定管,其上端通過單孔橡皮塞和橡皮管與裝置尾端導管連接。打開滴定管的開關,如果水面下降一段後就停止不動,表明裝置氣密性好;如果水面一直下降,表明裝置氣密性差。
氣密性檢驗的原則是,先讓裝置和附加的液體(一般指水),構成封閉的整體,改變這個整體的溫度,導致壓強的變化,來判斷氣密性好壞,由於裝置的不同,檢驗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② 檢驗裝置氣密性有哪些方法
檢驗裝置氣密性方法:
一.將實驗儀器組裝好後,將導管的一端放入水中,加熱試管,若過一會兒,導管口有連續的氣泡冒出時,說明裝置的氣密性好.若沒有上述現象,則氣密性不好,這時要一段一段的仔細用上述方法檢驗.
二.將導管的一端放入水中,用手捂住試管一會兒,若導管口有連續的氣泡冒出時,則氣密性好.
三.將導管的一端放入水中,若導管的另一端插在組裝儀器上,連成的儀器中最前面的是有插孔的空反應瓶時,先用分液漏斗向瓶中滴加半瓶水,將分液漏斗的下端插入液面以下,再滴加水.若瓶中液面上升,則氣密性不好.
總結:前兩種方法是利用了熱脹冷縮的特性,而第三種方法是利用了壓強的緣故,一般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就從這兩方面因素考慮.
③ 檢查裝置氣密性的方法
檢查裝置氣密性的方法:打氣與抽氣法、液差法、微熱法。檢查裝置氣密性的原理為:通過改變內部壓強大小,形成內外壓強差,產生水柱。以液差法為例,其具體步禪賀族驟為:組裝好設備,夾緊彈簧夾,向長頸漏斗不斷注水,使長頸漏斗中的水高於裝置內部水面,形成液面差,若觀察到液面差穩定無下降,則說明氣密性良好。
打氣與抽氣法
原理:利用針筒的打氣與抽氣使裝置內部的氣壓變大變小。抽氣時,內部氣壓變小時,外部氣壓大,外界氣壓大,外界氣體進拍凱入形成氣泡。打氣時,裝置內部的氣壓大,把水壓入長頸漏斗中形成一段水柱。
步驟:
組裝好設備,錐形瓶的雙孔塞,一個放長頸漏斗,另一孔與針筒相連。向長頸漏斗中注水直至長頸漏斗的底端浸沒在水面以下。利用針筒向錐形瓶中打氣或抽氣。
向外抽氣時,長頸漏斗下端有氣泡賀弊冒出,向內打氣時,裝長頸漏斗中液面上升,成一段水柱,說明氣密性良好。
微熱法
原理:通過微熱使裝置內部的氣體受熱膨脹,溢出一部分氣體,冷卻後,裝置內的氣體冷縮後壓強減小,外界氣壓大,將水壓入導管內,形成水柱。
組裝好設備,導管一端放入水中,構成密閉系統,用雙手捂住試管,觀察到水中的導管口有氣泡冒出,鬆手後,導管中進入一段水柱,說明氣密性良好。
④ 檢查裝置氣密性的最簡單方法 怎麼檢測的
1、試管上接一根導管,把導管一端放入有水燒杯中,雙手緊貼容器外壁,導管口有氣泡產生。鬆手後導管內有一段穩定液柱,裝置不漏氣。
2、錐形瓶加註射器,從長頸漏斗處倒水至淹沒下端。往外拉活塞漏斗下端冒出氣泡,往裡塞有穩定水柱,則裝置氣密性良好。
⑤ 檢查裝置氣密性的三種方法
檢查氣密性的方法:
1、熱脹冷縮法
將導管的下端浸入水中,用手緊握試管,若導管口有氣泡冒出,松開手後,水進入到導管中形成一段水柱,證明裝置氣密性良好。
熱脹冷縮法常用於熱高錳酸鉀製取氧氣的實驗裝置的氣密性檢查,其主要原理為:通過微熱使裝置內部的氣體受熱膨脹,溢出一部分氣體,冷卻後,裝置內的氣體冷縮後壓強減小,外界氣壓大,將水壓入導管內,形成水柱。
2、注水法
向長頸漏斗中加水至水浸沒長頸漏斗下端,形成液封,關閉止水夾,繼續向長頸漏斗中加水,若形成一段水柱,且一段時間不下落,證明裝置氣密性良好。
3、抽氣法
(1)向長頸漏斗中加水至水浸沒長頸漏斗下端,形成液封,緩慢向外拉注射器活塞,若看到錐形瓶中有氣泡冒出,證明裝置氣密性良好。
(2)向長頸漏斗中加水至水浸沒長頸漏斗下端,形成液封,緩慢向內推注射器活塞,若看到長頸漏斗內形成一段水柱,證明裝置氣密性良好。
4、液面差法
用止氣夾夾住橡膠導管部分,向長頸漏斗中加水,使之下端浸在水中,繼續加水形成一段水柱,產生高度差,在一段時間內水柱不發生回落,說明氣密性良好。
⑥ 化學中檢查裝置氣密性的方法有哪些
我為大家整理了實驗中檢查裝置氣密性的方法,大家快來閱讀吧。
1.受熱法:將裝置只留下1個出口,並先將該出口的導管插入水中,後採用微熱(手捂、熱毛巾捂、酒精燈微熱等),使裝置內的氣體膨脹。觀察插入水中的導管是否有氣泡。停止微熱後,導管是否出現水柱。
2.壓水法:如啟普發生器氣密性檢查。
3.吹氣法。
4.微熱法:先將導管下端浸入水中,用手緊握捂熱試管,導管口會有連續、均勻氣泡冒出
松開手後,水又會回升到導管中,這樣說明整個裝置的氣密性良好。
5.液差法:適用於啟普發生器。例如向長頸漏斗中加水,使漏斗中的液面高於容器的液面;
靜置片刻,液面不變,證明氣密性良好。
氣密性試驗主要是檢驗容器的各聯接部位是否有泄漏現象。介質毒性程度為極度、高度危害或設計上不允許有微量泄漏的壓力容器,必須進行氣密性試驗。
以上是我整理的有關氣密性實驗的知識,希望可以給大家帶來幫助。
⑦ 檢查裝置氣密性的方法是
基本方法:
①受熱法:將裝置只留下
1
個出口,並先將該出口的導管插入水中,後採用微熱(手捂、熱毛
巾捂、酒精燈微熱等)
,使裝置內的氣體膨脹.觀察插入水中的導管是否有氣泡.停止微熱後,導管
是否出現水柱.
②壓水法:如啟普發生器氣密性檢查
③吹氣法
基本步驟:
①形成封閉出口
②採用加熱法、水壓法、吹氣法等進行檢查
③觀察氣泡、水柱等現象得出結論.
註:若連接的儀器很多,應分段檢查.
⑧ 如何檢查B裝置的氣密性
有三種方法。
一.將實驗儀器組裝好後,將導管的一端放入水中,加熱試管,若過專一會兒,導管口有連續屬的氣泡冒出時,說明裝置的氣密性好。若沒有上述現象,則氣密性不好,這時要一段一段的仔細用上述方法檢驗。
二.將導管的一端放入水中,用手捂住試管一會兒,若導管口有連續的氣泡冒出時,則氣密性好.
三.將導管的一端放入水中,若導管的另一端插在組裝儀器上,連成的儀器中最前面的是有插孔的空反應瓶時,先用分液漏斗向瓶中滴加半瓶水,將分液漏斗的下端插入液面以下,再滴加水.若瓶中液面上升,則氣密性不好.
總結:前兩種方法是利用了熱脹冷縮的特性,而第三種方法是利用了壓強的緣故,一般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就從這兩方面因素考慮.
⑨ 初中化學檢查裝置氣密性的方法有哪些
檢查裝置氣密性是初中化學常考的知識點,那麼有哪些檢查裝置氣密性的方法呢?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不同的裝置,檢查方法不同,具體的操作方法有很多。
1、熱脹冷縮法。鏈接儀器後,導管端浸入到水中,給容器加熱(最簡單的是用手),氣體受熱形成氣泡,證明氣密性良好。
2、注水法。例如,集氣瓶上有漏斗,將集氣瓶的出口封閉以後,向漏斗加水,漏斗水面不能持續下降,證明氣密性良好。
3、抽氣,打氣法。連接注射器類的儀器,可以通過推拉活塞,觀察氣泡。
4、連通器。軟管連接的,可以改變位置的高低,觀察液面是不是一樣高,如果不一樣,證明不漏氣。
使裝置一端關閉,一段與水接觸,處於密閉狀態,然後利用觀察液面差不變來證明密閉性良好。
裝置氣密性檢驗的原理是:通過氣體發生器與液體構成封閉體系,依據改變體系內壓強時產生的現象(如氣泡的生成、水柱的形成、液面的升降等)來判斷裝置氣密性的好壞;最常用的方法是空氣熱脹冷縮法,利用不漏氣裝置內的空氣受熱膨脹,有空氣從導管口逸出.
以上就是一些檢查裝置氣密性的方法及原理介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