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伸膝裝置最根本的作用

伸膝裝置最根本的作用

發布時間:2023-02-19 21:33:48

『壹』 髕骨只有男人才有嗎

男女人都有
三知健康
髕骨是哪個部位
2020-02-01

趙凱主任醫師
康復醫學科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三甲
點擊播放醫生的語音回答
00:00
01:06
語音內容
髕骨是人體最大的籽骨,它與股骨髁以及脛骨平台一同構成了膝關節。
髕骨位於膝關節的前方,在伸屈膝的時候能夠摸到骨性的凸起,膝關節的前方,就是髕骨的位置。
髕骨是重要的膝關節伸膝裝置,在伸屈膝關節的時候,起到了滑車的作用,主要是伸膝關節的主要結構。
如果髕骨有了損傷,可能會影響膝關節的伸直。在日常生活中,由於人們經常進行跑跳、負重、爬山或上下樓梯活動,使髕骨過度受力,致使髕骨內表面磨損而導致髕骨軟化症,可引起膝關節活動時出現髕骨疼痛。

『貳』 乒乓球運動膝蓋受傷的原因

乒乓球運動膝蓋受傷之致傷原因

1、打球前准備活動補充分

任何運動之前的准備工作都很重要,在打乒乓球前熱身運動是不可缺少的環節。然而有些人認為乒乓球不是劇烈運就省略了做熱身運動的環節,直接進行訓練甚至是和球友切磋,這是非常錯誤的。活動不夠充分就開始打球,膝關節周圍肌肉韌帶還比較僵硬,做動作不慎就會造成膝關節扭傷,在以後練習或打球時就會出現疼痛現象。

2、姿勢不正確

很多業余球友在訓練或是比賽中不注意動作的規范性,在不正確的姿勢下頻繁發力導致膝蓋受力過大,造成不必要地磨損,甚至發生受傷的情況。

3、運動過量

任何運動都要適度,如果過量反而會造成不好的影響。乒乓球的練習或比賽過程中要求屈膝收腹,如果長期過度練習,不注重休息,會造成膝關節受力過大,造成損傷。

4、打球後不注意休 整和保養

由於乒乓球運動不但需要屈膝收腹,還要頻繁地移動,通過較長時間地練習和比賽,腿部肌肉由於疲勞就會比較緊張。如果不充分做好休整活動就會使腿部肌肉僵硬,從而導致膝關節勞損。打完球後,周身會有很多汗水,全身毛孔都張開了,這時一定要注意避風,避免讓膝蓋受寒。

相關閱讀—膝關節運動損傷的診治要點

膝關節損傷,根據病因可分為運動損傷和車禍傷;根據解剖,可分為骨性損傷和軟組織損傷,以及混合損傷。單純骨性損傷主要包括股骨髁骨折、脛骨平台骨折和髕骨骨折,藉助X線片的幫助,診斷一般不難,治療有AO診治原則,已經比較成熟。更為多見的運動損傷多表現為軟組織損傷、關節軟骨損傷以及骨挫傷,在X線片上一般沒有很明顯的表現,缺乏運動醫學基礎的骨科醫師,對這些損傷漏診、誤診並不少見。

根據筆者的診治經驗,重視詢問病史,了解運動損傷過程,分析運動損傷機制,結合細致的體格檢查,大部分運動損傷可得到相對明確的定性,必要時結合CT、MRI,甚至是KT-2000膝關節測量儀,可以得到更准確的診斷和病情描述。KT-2000膝關節測量儀在標准作用力下通過測量脛骨髁前移、後移可以定量判斷膝部前後向的穩定性,輔助判斷交叉韌帶損傷情況,也可以作為交叉韌帶重建術後關節穩定性的評估。

膝關節的生理解剖特點

膝關節本身骨性結構的特點決定其自身穩定性較差,其關節穩定主要依靠軟組織結構加以支持,包括交叉韌帶、側副韌帶、關節囊、半月板等組成的靜力穩定結構和肌肉系統組成的動力穩定結構。在暴力情況下,維持穩定功能的結構,如交叉韌帶、側副韌帶很容易損傷。

膝關節包含脛股關節面、髕股關節面兩個關節接觸面。在行走時,脛股關節的最大軸向作用力為2、3~7、1 倍體重,髕股關節的受力在正常步態下為0、2~1、8 倍體重,但若是在跑步或跳躍時可增大至約11 倍體重。較大的應力負荷,容易產生關節軟骨的急性損傷和慢性勞損、股骨髁和脛骨髁結構的'挫傷。

膝關節的主要運動為屈曲和伸直,在屈伸的過程中,合並有一定的內外旋轉、內外翻以及前後側與內外側的位移。同時,股骨髁會伴隨滾動和滑動, 股骨的旋轉軸會隨著屈曲角度而改變,但一般認為股骨內外上髁軸線為關節伸屈的旋轉軸。當膝關節屈曲時,脛骨相對於股骨產生部分內旋; 相反, 當膝關節伸直時, 脛骨則相對於股骨產生外旋動作。屈伸過程如果合並過度的扭轉動作,就容易造成膝關節的損傷, 包括韌帶、半月板甚至關節軟骨的撕裂。這個可以解釋為何膝關節是人體中最容易受損的關節。膝關節活動時經常受到很大的重量負荷,過度運動容易造成慢性的勞損, 特別是關節軟骨的勞損,引起關節退變和疼痛。

半月板損傷半月板損傷

分為兩類:一類為盤狀半月板畸形導致的損傷,不一定需要有外傷史,但多數有膝關節彈響的表現,伴有伸直受限或者屈膝下蹲疼痛的表現,特別是在20歲以下的青少年,絕大多數是盤狀半月板損傷,在X線片上會有外側間隙較大的表現。另一類是普通的半月板損傷,往往有扭傷或者跳傷的病史。半月板損傷的一般表現為內側或者外側關節間隙的疼痛,疼痛在行走多時,或者運動時、運動後加劇,休息後緩解,根據疼痛的不同部位,會有過伸痛或者過屈痛,可以伴有輕微的腫脹、卡壓或者交鎖的表現。

體格檢查:①可以按及關節間隙的疼痛,但皮膚本身不疼;②過伸、過屈疼痛,嚴重的屈伸范圍受限;③麥氏征陽性;④關節可以輕微腫脹。

X線片對診斷沒有幫助,MRI一般可以清楚地顯示半月板的損傷部位、程度。正常的半月板和交叉韌帶,其氫原子被固定在多肽形成的緻密網架上不能參與MR成像,故其在任何序列上均為低信號。最可靠的確認半月板撕裂的MRI徵象是在半月板的表面可以看見不連續。依靠症狀和體征基本可以定性,但是對損傷的嚴重程度判斷較難,MRI則可以在形態學上做出較好的描述。由於半月板對膝關節的保護作用,目前半月板損傷的治療觀念,已經由“單純的損傷後切除半月板”轉變為“盡量不切除,能保留盡量保留,能縫合盡量縫合,有條件的甚至可以移植”。

前交叉韌帶損傷

①一定要有暴力損傷病史,如車禍、摔跤、扭傷,部分患者在扭傷的時候,甚至可以聽見“叭”的韌帶斷裂聲。②傷後一般由於交叉韌帶表面的血管撕裂,會導致關節內出血,在當晚或次日早晨達到腫脹高峰,少見的情況韌帶撕裂,但是滑膜血管沒有撕裂,也可以腫脹不明顯。③傷後的關節腫脹,休息以後,一般在3~4 周明顯消腫,可以恢復較好的行走功能。④之後表現為前交叉韌帶損傷的不穩症狀:患肢運動能力下降,運動中不能急停急轉,不能單腿上籃,踢足球帶球奔跑困難,下樓梯有吃不住勁、打軟的感覺, 路上滑或者雪地行走擔心,甚至有反復扭傷的表現。⑤繼發性的半月板損傷症狀,如疼痛、交鎖。

體格檢查:前抽屜試驗陽性,Lachman征陽性,軸移試驗陽性。

X線片在特殊的合並有脛骨平台外緣細小撕脫骨折(即Segond骨折)的情況下,可以間接提示前交叉韌帶損傷,多數沒有陽性表現。前交叉韌帶損傷在MRI上的表現:急性損傷以後的水腫高信號改變,亦可以是上止點的撕裂不連續表現, 也可以表現為損傷以後殘端吸收而看不見交叉韌帶信號的表現。質量較高的MRI診斷前交叉韌帶損傷,准確可高達97%。經驗豐富、手感好的專科醫師,憑體格檢查和病史分析,95%病例可以得到正確診斷。而MRI可以作為有益的幫助,但是並不一定需要作為常規檢查。

後交叉韌帶損傷

①同樣必須要有外傷史,可以為扭傷,更多的為跪地傷或者交通傷。②傷後伴有關節腫痛,休息後改善。③後交叉韌帶損傷以後具有一定的自愈能力,慢性症狀根據殘留的後交叉熱帶的功能多少,可以幾乎沒有症狀,或者疼痛,甚至明顯的不穩表現。

體格檢查比較簡單而相對特異:後抽屜試驗陽性,部分患者如果是部分斷裂或者斷裂以後有一定的瘢痕癒合,會產生假陰性。

MRI常表現為後交叉韌帶特異性的低信號輪廓的消失或者中斷,少數表現為腫脹。前後交叉韌帶損傷的兩個特殊類型,即前後交叉韌帶的下止點撕脫骨折,損傷機制和交叉韌帶類似,通過X線片容易診斷,MRI和CT平掃加三維重建可更為明確地進行形態定位,是很有益的補充。

交叉韌帶損傷後關節鏡下的重建手術已經成為常規,重建物的第一選擇仍然是自體組織,包括自體的髕腱中1/3、腘繩肌、跟腱以及股四頭肌腱,其中又以腘繩肌最為常用。在多韌帶損傷病例,同種異體組織、人工肌腱可以作為補充。重建方法已經有單隧道和雙隧道重建的不同,雙隧道重建在理論和生物力學試驗中具有優勢,但是在臨床隨訪中,術後膝關節的穩定性和患者的主觀滿意度並沒有明顯的差別,目前其優勢尚未得到公認。

內側副韌帶損傷

①扭傷或者撞傷導致。②內側副韌帶解剖區域疼痛,可以伴有一定的不穩症狀,有一個特殊的表現,急性期往往翹二郎腿很困難。

體格檢查:內側副韌帶解剖區域壓痛明顯,斷裂位置疼痛劇烈,可以伴有局部瘀血表現,外翻時內側副韌帶區域疼痛,相對健側,伴有內側間隙的開口表現,合並有交叉韌帶損傷時,開口感較大甚至可以有半脫位的表現。一般根據症狀、體征容易診斷。

X 線片除非合並有上止點撕脫骨折,一般幫助不大。MRI可以清晰地顯示局部的出血水腫和不連續表現,明確撕裂位置對於手術的修補切口有良好的指導意義。

復發性髕骨脫位

①次數不定的扭傷史,可以是跑步的時候扭傷,也可以是轉身的時候摔跤。摔跤的時候,第1 次扭傷伴有劇痛,部分患者可以明確指出膝蓋骨往外側跑;兩次以上的扭傷,可以腫脹、疼痛不嚴重, 部分患者可合並有髕骨軟骨或者股骨外髁骨軟骨骨折,會繼發性地出現關節內骨折表現,包括卡壓的症狀。②慢性表現患者,可以出現復發性的關節扭傷, 以及由於髕骨軟骨損傷引起的下蹲動作疼痛感。

體格檢查:髕骨恐懼試驗陽性,多數合並有髕骨擠壓痛,部分患者可以表現為膝關節外側撞擊引起的疼痛,有時候需要和外側半月板損傷鑒別。體征是診斷的最佳依據。

體格檢查:在脫位的時候可以看見,但是就診時多數髕骨已經復位,容易成為漏診的因素;合並有骨軟骨骨折的時候,如果骨折片移動到髁間窩引起伸直不全,有時候需要和前交叉韌帶下止點撕脫骨折(即髁間棘骨折)鑒別,前者的骨折位置相對偏前,而且容易出現骨片翻轉,部分患者可以有髕骨外移的表現。

MRI表現:可以看見髕骨內側支持帶的撕裂,髕骨軟骨的骨折、挫裂傷,股骨外髁的骨水腫。診斷復發性髕骨脫位的最可靠依據是體格檢查,即髕骨恐懼試驗陽性,更為可靠地可以屈膝30°時人為造成髕骨脫位,不過損傷較重不建議。MRI可以更為明確地了解髕骨脫位繼發性損傷部分和嚴重程度,但是對定性診斷幫助不大。

伸膝裝置的損傷

伸膝裝置包括股四頭肌、髕骨、髕腱、脛骨結節,對人體的蹬腿和伸膝功能起關鍵作用。髕骨骨折和脛骨結節撕脫骨折,診治相對容易。新鮮的股四頭肌斷裂和髕腱斷裂,需要和單純的軟組織損傷鑒別,損傷後共同的表現是抗阻主動伸膝不能,陳舊性損傷瘢痕癒合後有可能可以勉強直腿抬高。

體格檢查:兩者都有髕下空虛感,髕腱斷裂因為按壓不到有張力的髕腱而空虛,而股四頭肌斷裂因為失去肌肉牽拉而使得髕腱沒有張力。但是髕腱斷裂有明顯的超高位髕骨的表現,而股四頭肌斷裂髕骨位置基本正常。

MRI對軟組織結構的清晰辨識力,可以非常有效地顯示出斷裂部位,對於診斷有非常好的價值。兩者的修復、可靠的吻合、足夠的腱性結構的接觸和有效的減張保護及術後的康復,是治療成功的關鍵,至於內固定還是外固定的減張,只要牢固均是可以選擇的。

骨挫傷

骨挫傷是指在鈍力或翻轉外力作用下,造成骨髓彌漫性或局限性充血、水腫、出血,伴或不伴有骨小梁的微骨折,而骨輪廓無改變,骨皮質完整,膝關節最常見。在膝關節韌帶損傷、急性半月板損傷、髕骨脫位等外傷通常會伴隨出現,也可以單獨出現,由於X線片無法看出異常,既往多以軟組織挫傷診斷,但是處理不當往往使得疼痛遷延不愈。

MRI可以極好地顯示骨髓的出血與水腫表現,容易幫助確定骨挫傷的部位和范圍,使得骨科醫師和放射科醫師對這個病越來越重視。MRI 顯示:骨輪廓正常,骨皮質完整,骨松質內可以顯示不規則斑片狀異常信號。關節面周圍嚴重的骨挫傷,往往合並有關節軟骨不同程度的損傷, 需要引起臨床醫生的重視。足夠的制動對於骨挫傷的治療非常重要。

總的來講,膝關節運動損傷,一定要重視病史的詢問,了解運動損傷的過程,分析運動損傷的機制,結合細致的體格查, 大部分的運動損傷可以得到相對明確的定性,必要時結合CT、MRI,甚至是KT-2000 膝關節測量儀,可以得到更為准確的診斷和病情描述,單純依靠X 線片的診斷,容易漏診、漏治。

『叄』 簡述膝關節的構成結構特點運動形式

結構構成:

膝關節由股骨下端、脛骨上端和髕骨構成,是人體最大最復雜的關節,屬於滑車關節。膝關節由股骨髁、脛骨平台、髕骨及其周圍滑膜、關節囊、韌帶、半月板和肌肉等組織共同構成。外側髁高,限制髕骨脫位。

前後交叉韌帶對膝關節的穩定器的作用:前交叉韌帶限制脛骨過度前移,後交叉韌帶限制脛骨過度後移,兩者共同限制膝關節的過伸,脛骨的旋轉,限制伸膝位側方活動。

運動特點:

膝關節是全身中結構最復雜、最大、所受杠桿作用力最強的一個關節。它雖為屈戊關節,但其運動則是二維的。運動范圍雖不及肩、髖關節廣泛,卻具有更為精確、復雜的規律。關節結構膝關節包括由股骨下端和脛骨上端構成的內側和外側脛股關節,以及由臏骨和股骨滑車構成的臏股關節。

股骨下端膨大。為內髁及外髁,其間為髁間窩,內髁之橫徑較外髁者長。而縱徑(前後徑)則較外髁為短,內外髁之軟骨面與脛骨上端者相關節,其前方兩髁之間軟骨面則與臏骨之後軟骨面相關節。

(3)伸膝裝置最根本的作用擴展閱讀:

膝關節伸膝裝置:股四頭肌肌腱、髕骨及髕韌帶組成了伸膝裝置。膝關節內側支持結構:第一層是包裹縫匠肌的深筋膜;第二層脛側副韌帶淺層;第三層是關節囊。

膝關節的外側支持結構:第一層是筋膜層,第二層是腓側副韌帶,第三層是關節囊。前交叉韌帶:上端附著在股骨外髁內側面的後半部分,下端附著在脛骨髁間區和內側髁間結節之間,並與內外側半月板前角相連接。

『肆』 膝蓋裡面半月板損傷!!!

您的情況,膝蓋裡面半月板損傷,感覺膝蓋不舒服,用手指壓有痛感,彎曲的時候膝蓋有彈響。有時候蹲下突然沒力氣站起來了,但是踢球的時候卻是生龍活虎,已經是影響活動度;建議:休息一周,局部熱敷,損傷恢復後再運動;否則,容易造成不良後果!

『伍』 為什麼運動過後膝蓋疼,這是什麼原因

很多喜愛運動的朋友們都會有這樣的體會,運動過度之後,會有明顯膝關節疼痛不適,而發生疼痛的部位很難局限在某一部位,以「膝關節前方」多見,就是「膝前痛」。膝前痛是膝關節慢性疼痛中最常見的部位。通常表現為上下樓時酸痛乏力、下蹲後站起時痛、膝前出現彈響、交鎖卡壓等症狀,伴有不同程度的膝關節腫脹和大腿肌肉的萎縮。
疼痛腫脹與活動關系密切,通常在活動後加重,休息可緩解或部分減輕,有些還與天氣變化有關系。部分病人有明顯的膝關節扭傷或碰撞損傷病史,或者劇烈活動,或者長時間長距離行走、爬山運動和外出旅遊史。但有些並無明顯病因或誘因。部分發病與所從事的職業有關。女性病人還與內分泌變化有關系。這種膝關節慢性疼痛容易被當做類風濕性關節炎、創傷性關節炎或是老年性骨關節炎來診斷治療,但治療效果不滿意甚至無效。
作為發病率較高的膝關節疾患之一,膝前痛常見原因有以下10種。明確了這些病因,才有助於我們盡可能地避免損傷,尋求最佳的緩解途徑。
1髕骨股骨關節軟骨損傷
這是最常見的損傷形式。人體的髕骨股骨關節面承受著運動時的強大負荷,尤其在屈膝發力時,髕股關節承受壓力可達到體重的3至5倍。長期反復的運動刺激及輕微的急性創傷,日積月累,造成該部位關節軟骨的慢性損傷。除有膝前痛的表現外,通常在髕骨下有敏感壓痛點,研磨髕骨與推擠髕骨引發或加重疼痛等。治療上,可先行保守治療,制動休息或減少活動,局部按摩熱敷,服用活血化瘀中成葯。亦可行物理治療,如微波、紅外線等。在日常活動中要注意避免爬山、負重蹲起等對關節刺激較大的運動形式。
2半月板損傷
半月板有分散壓力、吸收震盪、穩定關節的功能。在膝關節扭轉運動時容易受到損傷,它的疼痛特點是局限在膝關節內外側關節間隙處,一般在間隙中分或靠前部分。可有關節彈響或者關節交鎖病史,壓痛很敏感很局限。體格檢查合並MRI檢查大多可以明確診斷以及損傷具體情況。如果症狀嚴重,半月板損傷一般需要及時手術治療,可在關節鏡下行半月板縫合成形,部分切除甚或全切除術。
3滑膜皺襞綜合征
滑膜皺襞是關節腔的滑膜層發育過程中吸收不完全的遺跡,一般不會引起症狀,但在受到損傷、卡壓,或勞損纖維化變硬後可以引起疼痛,其特點是疼痛在髕骨下極內外側髕股間隙部位,體格檢查可發現局部壓痛,研磨髕骨有時有彈響,並可在相應部位捫及纖維條索的彈動感。治療上,早期可行保守治療,適當制動休息,護膝保護,避免劇烈活動,服用消炎鎮痛、活血化瘀葯物;或者可以局部封閉、水針治療。對於保守治療無效、症狀嚴重的患者,可以手術切除滑膜病變,目前多選擇關節鏡手術。
4關節內游離體
大多是剝脫的細碎軟骨片,在關節腔內不斷受到研磨、包裹逐漸長大形成的。其特點是膝關節易出現交鎖、彈響並伴有明顯疼痛,或者關節伸直及屈曲受限制,有時患者還可感覺到有小硬物在膝關節內游離、跑動,當出現交鎖時可直接捫及卵圓形或扁圓形硬物。治療上需要關節鏡手術下取出遊離體,並處理相應關節內病變。
5滑囊炎
滑囊是一種附屬結構,存在於肌腱、韌帶等軟組織與骨突相鄰或經過之處,有緩減應力、減少相互摩擦的作用。膝關節周圍主要有髕前滑囊、髕腱下滑囊、髕上滑囊、股骨外髁部滑囊、鵝足腱滑囊等,當運動過度,受到過多的摩擦或擠壓、挫傷時,均可引起滑囊炎,主要是滑囊的相應部位出現疼痛,檢查時局部有腫脹、皮膚溫度稍高、伴有壓痛,某些活動或姿勢可引起或加重症狀。治療上,一般多採用保守治療,適當休息,避免過度活動,局部可用外用軟膏塗抹,服用消炎鎮痛、活血化瘀葯物;也可以局部封閉治療。近年來,放散狀體外沖擊波治療亦得以廣泛應用,並取得良好療效。對於保守治療無效者,可以選擇手術切除病變滑囊。
6韌帶損傷
韌帶是維持膝關節穩定的靜力性結構,主要有前、後交叉韌帶以及內、外側副韌帶。前交叉韌帶損傷後多出現膝關節前方深部的疼痛;後交叉韌帶損傷後多在股骨附著部位即後方出現疼痛,有時也表現為膝前方深面疼痛。當然韌帶損傷後還有關節腫脹、關節錯位感、下樓梯無安全感等症狀,檢查可以有浮髕試驗陽性,抽屜試驗陽性、軸移試驗陽性等。MRI檢查可以明確診斷以及損傷的程度。治療上早期需要制動,加壓包紮抽吸關節內積血。晚期出現關節不穩者可考慮手術重建韌帶。近年來,關節鏡下交叉韌帶重建技術發展迅速,患者預後良好。對於診斷明確的前後交叉韌帶損傷,強烈建議早期手術治療,以保護關節功能,避免加重關節軟骨以及半月板的損傷。
側副韌帶損傷疼痛部位位於股骨內外髁到脛骨平台內外側稍遠端之間的區域,可以有局部腫脹、皮膚淤血、壓痛等,側方應力試驗陽性。治療上早期制動,支具或石膏保護。輔以冰敷、消腫等,後期及時、積極功能鍛煉。如有明顯側方不穩則應行手術治療,恢復韌帶張力、關節功能。
7髕骨股骨關節不穩定
髕骨是人體最大的籽骨,是伸膝裝置的支點,能顯著增強伸膝力量。髕骨股骨關節不穩定的明顯表現即髕骨脫位。患者多有外傷史,表現為膝關節外傷時有髕骨明顯向外脫出史,並可反復發生。檢查時髕骨周緣壓痛,誘發試驗、恐懼實驗可以陽性。X線片可見髕骨向外偏移。早期治療可石膏保護4-6周,反復脫位即習慣性脫位者應手術重建伸膝裝置。
8脛骨結節骨骺炎
多見於青少年,尤其體育運動愛好者,是脛骨結節骨骺長期受到損傷、牽拉應力而產生缺血性改變的結果。其表現為跳躍動作或是劇烈活動時出現疼痛,嚴重者行走時也有症狀。檢查可見脛骨結節部位腫脹,可有紅熱,壓痛明顯,抗阻試驗陽性。X線片見脛骨結節骨骺分離、碎裂或密度增高。治療上,應予以充分休息、避免跑跳等劇烈活動,局部可外用外敷葯物,熱敷等。必要時服用消炎鎮痛、活血化瘀葯物。EMS治療可以取得明顯療效。
9腫瘤
膝部腫瘤包括骨腫瘤和軟組織腫瘤。前者常見有骨囊腫、骨肉瘤、骨軟骨瘤、骨巨細胞瘤等,後者包括血管瘤、腱鞘囊腫、半月板囊腫、色素沉著絨毛結節性滑膜炎等。臨床表現為局部疼痛,局部捫及包塊,影像學可發現局部有佔位性影像。治療主要是盡早手術並配合一些其他必要的治療。
10血管神經束卡壓症
是細小血管神經束被疤痕或纖維條索或其他病變壓迫引起的症狀。多見於髕骨以上部位,可有局部挫傷史,主要表現為局部疼痛。檢查時疼痛部位定位不太精確,觸摸、按壓等檢查可以引發或加重疼痛症狀。X線或磁共振檢查一般無異常發現。治療上,可先行理療,包括推拿按摩等,EMS治療效果優良。嚴重者可行水針松解治療,若效果不明顯則可考慮手術處理。

『陸』 膝蓋伸不直,一伸直就疼是什麼原因呢

膝蓋伸不直可能是由膝關節的舊傷引起的。無論是關節周圍的骨折還是關節內的損傷,如果患者在康復過程中沒有進行足夠的功能鍛煉,關節活動可能受到限制,關節伸直時可能會有明顯的疼痛。可由關節疾病引起,如膝關節半月板、軟骨、韌帶損傷或關節游離體損傷。

這會導致膝關節內的壓力顯著增加,因此容易對膝關節造成損傷。如果出現伸腿失敗,必須及時就醫,恢復伸腿功能,避免後期膝關節過早退變,造成膝關節骨關節炎和軟骨半月板損傷骨折。韭菜的刺鼻氣味具有散瘀、活血、導滯的作用。適用於外傷、關節脫位患者。能起到止痛的作用,有利於病人的康復。

『柒』 跳躍者膝的介紹

跳躍者膝(jumper』s knee),又稱髕腱末端病、髕腱炎。髕腱是連接髕骨到小腿脛骨的肌腱結構,與股四頭肌、髕骨共同構成「伸膝裝置」。跳躍者膝就是由於「伸膝裝置」反復過度載荷跳躍者膝,造成髕腱的微損傷。

『捌』 髕骨在骨骼構造中的作用

簡單點說,髕骨就是起杠桿作用,如果手術取出後股四頭肌的肌力量減少30%-40%。

閱讀全文

與伸膝裝置最根本的作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跟水流指示器在一起的閥門是什麼 瀏覽:447
汽車儀表台避光墊什麼材質高檔 瀏覽:882
超聲波意思是什麼呢 瀏覽:548
丁蜀鎮五金裝潢市場 瀏覽:994
筆記本機械硬碟一般多少錢 瀏覽:563
氨吸收塔比其他設備有什麼優勢 瀏覽:604
一般冰箱不製冷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瀏覽:460
巧開水表三角閥門沒有怎麼開水 瀏覽:228
商場中央空調每平方製冷量多少 瀏覽:727
雷電防護裝置設計審核和竣工驗收 瀏覽:199
廣州連鎖電動工具 瀏覽:971
儀表總成多少錢 瀏覽:579
尼爾機械紀元有哪些語音 瀏覽:345
儀表盤上有個小扳手標志是什麼意思 瀏覽:253
自動重合閘裝置設計開題報告 瀏覽:844
鋁件超聲波清洗為什麼變黑 瀏覽:905
深圳順景五金製品有限公司 瀏覽:70
減速器機械效率是多少 瀏覽:698
高壓氧氣閥門常見 瀏覽:673
原油電脫鹽實驗室裝置 瀏覽: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