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自製簡易噴霧器的物理原理是什麼
原理: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實際生活中的簡易噴霧器:
2. 簡易噴霧器物理小實驗
現象:水從管內上升,在噴口處水變成噴霧狀噴出,但現象持續短暫,在每次打氣時產生,若停止打氣則現象立即消失 這是典型的大氣壓強原理的利用,應用嘛……太多了,說幾個簡單的吧,水槍、澆花用的噴壺、再比如說除蟲用的噴霧器,專門將葯水以霧狀打出的
3. 如何得到氧化鋁晶體
氧化鋁晶體制備方法:
1、溶膠-乳液-凝膠法
溶膠-乳液-凝膠法是在溶膠凝膠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其主要工藝過程是利用醇鋁水解,經過溶膠凝膠過程制備球形氧化鋁粉體,整個水解體系比較復雜,其中溶解醇鋁的辛醇佔50%,乙腈溶劑佔40%,分散水的辛醇和丁醇分別佔9%和1%,並且用羥丙基纖維素作分散劑,得到了球形度非常好的球形氧化鋁粉體。
溶膠-乳液-凝膠法由於採用了有機溶劑及表面活性劑,缺點是不利於氧化鋁粉體的分離及乾燥。
溶膠-乳液-凝膠法制備球形氧化鋁粉體SEM圖片
2、滴球法
滴球法是將氧化鋁溶膠滴入到油層(通常使用石蠟、礦物油等),靠表面張力的作用形成球形的溶膠顆粒,隨後溶膠顆粒在氨水溶液中凝膠化,最後將凝膠顆粒乾燥,煅燒形成球形氧化鋁的方法。滴球法制備的球形氧化鋁主要應用於吸附劑或催化劑載體。
滴球法是對溶膠-乳液-凝膠法在工藝上的進一步改進,其優點是省去了粉體與油性試劑的分離處理。缺點是制備球形氧化鋁的粒徑較大,
3、均相沉澱法
均相沉澱法是指在Al2(SO4)3或NH4Al(SO4)2均相溶液中,其沉澱過程包括晶核形成、聚集長大、析出。在沉澱劑的作用下,均相溶液中的濃度降低,就會均勻地生成大量的微小晶核,最終形成的細小沉澱顆粒會均勻地分散在整個溶液當中,制備得到球形氧化鋁。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球形氧化鋁粉體顆粒只有在Al2(SO4)3或NH4Al(SO4)2溶液中能夠獲得,而不能在Al(NO3)3或AlCl3溶液中得到,可見SO42-對形成球形顆粒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均相沉澱法制備球形氧化鋁SEM圖
均相沉澱法優點是能夠制備球形度非常好的氧化鋁粉體,形貌均一,粒度分布窄。缺點是該方法局限性大,形貌形成機理尚不明確。
4、模板法
模板法是以球形原料作為過程中控制形態的試劑,產品通常空心或者是核殼結構。主要工藝過程是以聚苯乙烯微球為模板劑,用碳酸功能化的氧化鋁納米粒子包覆,再通過甲苯洗滌,制備了空心氧化鋁球體。
模板法是制備空心球體的好方法。缺點是對模板劑的要求較高,制備過程步驟多,不易操作。
空心球形氧化鋁的合成原理示意圖
5、氣溶膠分解法
氣溶膠分解通常是以鋁醇鹽為原料,利用鋁醇鹽易水解和高溫熱解的性質,並採用相變的物理手段,將鋁醇鹽氣化,然後與水蒸汽接觸水解霧化,再經高溫乾燥或直接高溫熱解,從而實現氣-液-固或氣-固相的轉變,最終形成球形氧化鋁粉體。氣溶膠分解法關鍵是由霧化部分和反應部分組成的復雜的實驗裝置。
氣溶膠水解法的工藝流程圖
6、噴射法
噴射法制備球形氧化鋁的實質是在較短的時間內實現相的轉變,利用表面張力的作用使產物球形化,根據相轉變的特點又可以分為噴霧熱解法、噴霧乾燥法和噴射熔融法。
(1)噴霧熱解法
噴霧熱解法是以Al(SO4)3、Al(NO3)3和AlCl3溶液為原料,通過霧化作用形成球形液滴,經過高溫熱解生成球形氧化鋁粉體。該方法熱解過程需要900℃,耗能較大。
(2)噴霧乾燥法
噴霧乾燥法是先將鋁鹽溶液與氨水反應製成氧化鋁溶膠,再將氧化鋁溶膠在150-240℃下噴霧乾燥,制備得到球形氧化鋁粉體。
該方法相比於噴霧熱解法法,優點是:可減少能量的消耗。
噴霧乾燥法制備球形氧化鋁粉體SEM圖
(3)噴射熔融法
噴射熔融法是利用等離子焰直接將固體鋁粉或氧化鋁粉熔融,然後馬上做退火處理,通過調節載氣成分和直流電弧的功率可以控制球形化程度,並可以制備空心結構。
等離子噴霧熔融法制備球形氧化鋁
4. 簡易噴霧器的製作方法
簡易噴霧器的製作方法如下:
①找一個塑料瓶,瓶蓋上戳一個洞洞;②拿一個吸管,(最好粗點,好剪);③在細管上剪一個開口(小心不要剪破了);④開口朝外將吸管彎成90°;⑤在瓶中灌些水,吸管插到瓶蓋上(瓶蓋蓋緊);⑥用嘴吹
使用方法:在塑料瓶中裝入清水,保證筆芯的下端在水面以下,此時只要在筆桿的一端吹氣,根據伯努利原理,在筆芯上方就會形成一股高速氣流,氣流速度越大,局部壓強越小,瓶內的水受到大氣壓強的作用,會自動沿筆芯抽上來,這股被抽上來的細流,遇到筆桿吹出的氣流被打散,形成霧狀小水滴飛開,即成噴霧。
5. 噴霧熱解法是怎樣的
(1)乾燥所需時間短,因此每一顆多組分細微液滴在反應過程中來不及發生偏析,從而可以獲得組分均勻的納米粒子; (2)由於原料是在溶液狀態下均勻混合,所以可以精確地控制所合成的化合物組成; (3)可以通過不同的工藝條件來製得各種不同形態和性能的超微粒子,此法製得的納米粒子表觀密度小、比表面積大、粉體燒結性能好;(4)操作簡單,反應一次完成,可連續進行生產。 對超細顆粒進行膜包覆處理可顯著增強其應用功效。為了實現切實可行的有效包覆過程,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下研究了超細顆粒膜包覆 技術及相應裝置。其一,提出以噴霧熱解法和流化床噴霧乾燥法相結合,研製出一種新的顆粒包膜技術流化床噴霧熱解法。自行研製了一套由提升管反應器、氣 固分離器和顆粒循環控制系統組成的循環流化床裝置,其中,反應器配有噴霧及加熱系統。以硝酸鐵乙醇溶液和SiO_2顆粒為例進行了包覆試驗。利用掃描電鏡 和X射線能譜儀等表徵手段考察了包覆結果。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實驗改進方案。其二,對一種已有的、具有工業化前景的顆粒包膜技術流化床化學氣相沉積法進 行了改進研究。採用傳統流化床為反應器,配備了氣態前驅體供應系統和尾氣吸收系統。
6. 噴霧熱解噴霧乾燥區別正極
您想問的是噴霧熱解噴霧乾燥如何區別正極嗎?使用霧化分離。
噴霧乾燥法將溶液分散成小液滴噴入熱風中,使之快速乾燥的方法,噴霧熱解法將金屬鹽溶液噴霧至高溫氣氛中,溶劑蒸發和金屬鹽熱解在瞬間同時發生,從而直接合成氧化物粉末的方法來區別。
噴霧熱解是指將金屬鹽溶液以霧狀噴入高溫氣氛中,此時立即引起溶劑的蒸發和金屬鹽的熱分解,隨後因過飽和而析出固相,從而直接得到納米粉體,或者是將溶液噴入高溫氣氛中乾燥,然後再經熱處理形成粉體。
7. 噴霧乾燥可以通過哪些參數開控制乾燥後物料顆粒的細度
噴霧乾燥主要有:壓力噴霧設備和離心噴霧設備。
噴霧乾燥塔是乾燥領域發展較快、應用范圍較廣的一種形式,適用於溶液、乳濁液和可泵送的的懸浮液等液體原料生成粉狀、顆粒狀或塊狀固體產品。被乾燥物料的熱敏性、粘度、流動性等不同的乾燥特性,以及產品的顆粒大小、粒度分布、殘留水份含量、堆積密度、顆粒形狀等不同的質量要求,決定了採用不同種類的霧化器、氣流運動方式和乾燥室的結構形式。
8. spray-pyrolysis是什麼意思
spray-pyrolysis
噴霧裂解法
例句
1.Glass Coatings by Spray Pyrolysis
噴霧熱分解法玻璃鍍膜
2.Growth Mechanism for N-doped ZnO Films Grown by Spray Pyrolysis Method
噴霧熱解法生長N摻雜ZnO薄膜機理分析
3.Preparation of Transparent Concting Thin Films of Fluorine-doped Tin Oxide with Spray Pyrolysis Process
噴霧熱解法制備摻氟的氧化錫透明導電膜
4.Preparation of transparent antimony-doped tin oxide thin films by spray pyrolysis process
噴霧熱解法制備摻銻氧化錫透明導電膜
5.The main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The mechanism model of spray pyrolysis was established and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was researched.
論文主要的研究工作如下:(1)噴霧熱分解機理模型的建立和實驗條件研究。
9. 熱解法的噴霧熱解法
(1)乾燥所需時間短,因此每一顆多組分細微液滴在反應過程中來不及發生偏析,從而可以獲得組分均勻的納米粒子;
(2)由於原料是在溶液狀態下均勻混合,所以可以精確地控制所合成的化合物組成;
(3)可以通過不同的工藝條件來製得各種不同形態和性能的超微粒子,此法製得的納米粒子表觀密度小、比表面積大、粉體燒結性能好;
(4)操作簡單,反應一次完成,可連續進行生產。 輕質碳酸鎂及氧化鎂產品是重要的無機鹽原料,廣泛應用於橡膠、塑料、電子、造紙、醫葯等行業,通過降低這類產品的成本,有可能大規模應用於高純耐火材料行業。 中國主要採用白雲石及菱鎂礦直接碳化法生產碳酸鎂及氧化鎂,生產工藝造成高耗能,環境高污染。以白雲石法為例,每生產一噸氧化鎂產品需消耗14.2噸標准煤,對於許多小型企業能耗達到10-12噸煤,尤其近年中煤價的上漲,造成了企業效益大幅度下降;另外無論白雲石及菱鎂礦法,均產生大量廢水,生產一噸產品需要消耗150-200噸水,無法復用,只能排放到環境中,會產生污染。因此如何降低鎂鹽生產過程的能耗及降低污染,已成為企業發展瓶頸。
分析輕質碳酸鎂及氧化鎂產品的主要能耗分布發現:熱分解過程是氧化鎂生產過程主要的能量消耗所在,原因是通常碳化得到重鎂水中氧化鎂的濃度僅為5-8g/L,要將如此低濃度的重鎂水加熱到1000℃以上熱解,從而造成氧化鎂生產的高能耗,如能常溫實現重鎂水的分解得到碳酸鎂,將大幅度降低生產的能耗,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清華大學於1996年開始致力於利用菱鎂礦生產鎂鹽系列產品的研究。又開展重鎂水常溫分解,菱鎂礦輕燒粉直接碳化生產高純度氧化鎂,鹵水-石灰生產高純度方面的研究,並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在常溫下實現了重鎂水分解,分解率達到90%以上(廢水循環使用後回收率在99%以上),水可100%復用,可大量減少排放,符合我國目前大力倡導的循環經濟的要求。該技術不但適合於菱鎂礦直接碳化生產高純度氧化鎂及碳酸鎂(可提供全套技術服務),同時也適合於白雲石法及鹵水石灰生產氧化鎂的企業(對熱解段進行技術改造),為企業節能降耗,通過計算每噸氧化鎂產品可降低50%以上,效益在2000-3000元,同時減少了廢水及燃煤排放的污染,因此經濟效益及社會效益十分顯著。 用途:本技術可以從廢舊輪胎等廢舊橡膠製品中高效率的回收油、碳黑、廢鋼等半成品。
簡單介紹:這是一項回收處理廢舊輪胎的技術,所用工藝是從烏克蘭引進的「乾式熱解法」。
工藝流程如下:
原料准備(分級)→原料給送→熱加工→蒸汽混合物的分離→碳的加工。
採用本工藝生產的處理裝置通過對固體有機物的處理得到以下產品:
液烴,經進一步裂解可以獲得汽油、重油、柴油燃料;
熱解氣,熱值接近天然氣,可以作為居民用氣或發電用氣使用;
碳黑,經過活化處理後可以得到活性炭。
優勢:與國內使用的其它各種處理廢舊輪胎的方法相比主要有以下優點:
安全環保,無三廢排放;
出油率高,可達45%-50%;
節水節能,實現了熱動力資源的高效循環和經濟使用;
生產自動化;
產能彈性大,模塊化設計便於控制生產規模。
目前國內對於廢舊輪胎的裂解也取得了一些進展,但整體技術水平特點不明顯,裂解配方不科學,產生大量的廢氣,對環境產生很大的污染,且均處在實驗室階段,要達到工業化生產還需要較長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