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啥叫空分空分裝置和系統流程大揭秘
大家對各類壓縮機、汽輪機並不陌生,但是他們在空分環節的作用,你是否真正了解?工廠里的空分車間,你知道是什麼樣的嗎?空分,簡單地說,就是用來把空氣中的各組份氣體分離,生產氧氣、氮氣和氬氣的一套工業設備。還有稀有氣體氦、氖、氬、氪、氙、氡等。
空分設備
空分設備是以空氣為原料,通過壓縮循環深度冷凍的方法把空氣變成液態,再經過精餾而從液態空氣中逐步分離生產出氧氣、氮氣及氬氣等惰性氣體的設備,廣泛應用於傳統的冶金、新型煤化工、大型氮肥、專業氣體供應等領域。
簡單來說就是空分的系統流程包括:
壓縮系統
預冷系統
純化系統
換熱系統
產品送出系統
膨脹製冷系統
精餾塔系統
液體泵系統
產品壓縮系統
我們按照空分系統流程對設備進行一一介紹:
壓縮系統
有 自潔式空氣過濾器 、 汽輪機 、 空壓機 、 增壓機 , 儀表壓縮機 等。
(1)自潔式過濾器一般隨著氣量的增大,濾筒數增多,層數也越高,一般2.5萬等級以上雙層,6萬等級以上三層布置;一般單台壓縮機需要單獨布置過濾器,同時布置在上風口。
(2)汽輪機是高壓蒸汽進行膨脹做功,帶動同軸葉輪轉動,從而實現進行對工質做功的型式。汽輪機一般常用的有三種形式:全凝、全背壓和抽凝,較為常用的是抽凝。
(4)空壓機一般大型空分裝置投資均為單軸等溫型離心壓縮機,進口較國產能耗低2%左右,投資高80%;空壓機採用出口放空,不設置迴流管路,一般有最小吸入流量防喘振要求,採用入口導葉進行流量調節,進口國產機組均是四級壓縮三級冷卻(末級不冷卻)。主空壓機配備一套水洗系統,用以沖洗各級葉輪和蝸殼表面沉積物。該系統隨主機成套。
(5)增壓機一般大型空分裝置投資採用單軸等溫型離心壓縮機和齒輪式離心壓縮機兩種,其中齒輪式在能耗上占較大優勢,尤其壓比較大的工況。
(6)儀表氣壓縮機一般有三種形式:無油螺桿機,活塞式和離心式。由於活塞式和離心式天然無油,所以不需要除油裝置,只需要配套乾燥裝置(除水)和精密過濾器(除固體顆粒)即可;而螺桿機一般有有油和無油然後除油兩種,噴油螺桿機需要設置除油裝置,同時需要設置精度非常高的除油過濾器,以滿足工藝要求,這種機型的優勢是價格較便宜;無油螺桿採用干轉子或者水潤滑,這種機型優點是絕對不含油,缺點是價格較貴。氣量500Nm³/h以下適合選活塞式;氣量在2000Nm³/h以下適合選螺桿機或活塞機;氣量在2000Nm³/h以上即三種機型都可以選,氣量大時離心式壓縮機較有優勢,其易損件較少,同時好維護,性價比較高。
儀表壓縮機在開車時使用,正常運行後由分子篩純化器後抽取。
預冷系統
預冷系統空冷塔有兩種形式: 閉式循環 (空冷塔分為上下兩段,冷凍水在空冷塔上段和水冷塔之間循環)和 開式循環 (進循環水系統),閉式循環主要應用於水質不好的化工廠,需要補充新鮮水及葯劑;開式循環應用較廣,但是循環水系統同樣也需要定期補充新鮮水,預冷系統還需要考慮夏天工況。
空冷塔 一般設計為底部為1米φ76不銹鋼鮑爾環(耐高溫),3米φ76增強型聚丙烯鮑爾環(大通量),4米φ50增強型聚丙烯鮑爾環。
水冷塔 也有兩種:兩段式(無外加冷源時,乾燥污氮氣的冷量回收充分,使之預冷系統有保障,但是阻力大一倍,(7米+7米φ50聚丙烯鮑爾環)和一段式(有外加冷源時,8米φ50聚丙烯鮑爾環)。
此外,預冷系統一般所有進水均要設置過濾器(一般6台:4台水泵,水冷塔進水,冷水機組蒸發側進水),防止雜質帶入系統。預冷系統的效果檢測為:下段4米填料段出口氣比進水低1℃;上段8米填料段出口氣比水高1℃,一般在空冷塔中部設置測溫計(伸入內部)。
純化系統
純化系統採用的的 吸附器 有立式軸向流,卧式雙層床和立式徑向流三種。
立式軸向流 主要用於1萬等級(直徑已經到4.6m)以下空分設備的配套,床層厚度1550∽2300mm,雙層單層均可布置,立式軸向流吸附器的氣流分布最好。
卧式雙層床 主要用於大中型空分設備的配套,床層厚度1150mm(分子篩)+350mm(鋁膠)。
立式徑向流 吸附器可以有效利用容器內部空間,使得同直徑吸附層面積擴大1.5倍左右,這樣可以有效降低塔器高度,同時立置方式佔地面積較小。由於氣流分布均勻,不像卧式吸附器氣流不均,使得分子篩用量減少20%,再生能耗也節省20%。
但是立式徑向流缺點是氣流中心集中(扇形區),使得其比卧式穿透時間要快(要求CO2<0.5ppm)。床層厚度1000mm+200mm,立式徑向流可以滿足2萬等級以上的空分設備的配置。
再生加熱 有電加熱器和蒸汽加熱器兩種方式。
蒸汽加熱器有卧式(4萬等級以下),立式(4萬等級以上),立式高效蒸汽加熱器(蒸汽利用率高,節能20%)布置方式有:一台蒸汽加熱器(有H2O泄漏測點);電加熱器(兩用一備或者一用一備)並聯(高溫低流量聯鎖停設置,防止燒壞,加熱管材質為1Cr18Ni9Ti);電加熱器(滿足活化再生,250∽300℃)與蒸汽加熱器並聯;電加熱器與蒸汽加熱器串聯(蒸汽溫度低時,不過造成再生阻力較大)。
對純化系統還需要設置節流再生管路以滿足開車需要。另外再生氣側設置安全閥,蒸汽加熱器側設置安全閥,防止設備或者閥門壓力高側泄漏或者超壓,以及節流超壓。
再生流路配置手動蝶閥來調配阻力,以使得主塔運行穩定(或者不設置,採用總管設置調節閥時序調節)。
換熱系統
換熱系統嚴格來說多股流混合介質設計在同一換熱器里,讓各介質傳熱自動平衡,能耗最低,但是這樣對於內壓縮流程會造成全部換熱器均為高壓換熱器,會造成投資的積聚增加,所以2萬等級以上內壓縮換熱器組織還是採用高低壓分開的辦法,更為經濟些,2萬等級以下採用全部高壓換熱器配置。
產品送出
低壓氧氮產品 ,設置產品調節閥與放空流路,放空進消音器(氮氣內件為碳鋼,氧氣內件為不銹鋼)。污氮氣設置去水冷塔放空(起污氮氣放空作用、調配再生氣以及調整上塔壓力的作用,要求水冷塔塔徑能夠滿足泄放要求,尤其有氮氣也通入的場合,不能使上塔壓力憋高,水冷塔阻力6kPa(8米高填料),管路及閥門4kPa,對大氣放空壓差2kPa,總共12kPa)。
高壓氧氣產品 ,放空採用兩級節流,先是高壓產品氣節流至10barG,經過偏心異徑管,中間設置蒙乃爾降噪板,再通過偏心異徑管擴大管路直徑,氧氣介質流速控制在10m/s以下,再通入消聲塔節流放空,消聲元件不銹鋼;高壓氮產品,氮氣產品先節流至10bar,通過不銹鋼降噪板,再通入消聲塔節流放空,消聲元件碳鋼;氧氣閥門要求不得人去操作(調節閥禁帶手輪,手動閥放置防爆牆內)。
消聲塔還可以與壓縮機系統放空合二為一,空壓機增壓機降噪(按照空壓機量計算),通入消聲塔,以及純化系統泄壓空氣,增壓機打迴流,泄放部分。
膨脹製冷系統
膨脹機一般有三種,即 低壓膨脹機 , 中壓膨脹機 和 液體膨脹機 。
對於一定類型的氣體膨脹機來說,工質體積流量越大,效率越高。一般流量8000Nm³以上的低壓膨脹機效率為85∽88%,流量小於3000∽8000Nm³效率會低至70∽80%。
中壓膨脹機一般採用一台進口一台國產(備用)。氣量8000Nm³/h以上進口膨脹機效率82∽91%(增壓端少4個點);國產膨脹機效率78∽87%(增壓端少5個點)。
膨脹機啟動前需要先吹掃(除去管系雜質,膨脹機蝸殼內雜質),再通密封氣(正常時由增壓端提供),然後進行油系統外循環,內循環,做完聯鎖測試然後方能啟動,冷試合格後冷緊;冷啟動需要啟動油箱加熱器,正常運行後不需要,此時軸承的冷熱已經平衡。
液體膨脹機本質是利用高壓液體的壓力頭來進行水力做功(同時液體焓值降低,但是與氣體相比,相差甚遠),一般4萬等級以上內壓縮空分設備均可用液體膨脹機代替高壓液空節流閥。它的優勢為利用液體膨脹機製冷和膨脹功發電達到節能目的,一般可實現節能2%左右,但是其投資達千萬元。
精餾塔系統
下塔1.5∽5萬等級採用篩板塔較多,環流塔板在1.5萬等級以下直徑塔較有優勢(液體流程較對流長,但是製造復雜),對流3萬等級以下應用較多,1.5萬等級以上較占優勢,四溢流在3萬等級以上大塔較占優勢,填料塔能耗較低,不過下塔高度要增加5米左右。5萬等級以上空分較占優勢,尤其上下塔平行布置的情況。
上塔、粗氬塔及精氬塔採用填料塔,廠家一般為蘇爾壽或天大北洋,對粗氬塔冷源配置一般是富氧液空,同時可將廢氣放散入污氮氣管路,氬系統停運時能耗低;精氬塔熱源為富氧液空,或下塔氮氣,冷源可以是貧液空或者液氮,進料有液相和氣相兩種。需要注意的是粗氬塔冷凝器板式的密封性要求較高,否則會導致氬產品不合格。
主冷有單層,立式雙層、卧式橫列雙層,立式三層和降膜主冷(液氧與氣氧向下,與氮氣同流向)。
精餾塔系統的布置有6種方式:
(1)上下塔垂直布置,為常規布置方式,高度較低,無下塔液體難以進入上塔或者粗氬塔冷凝器的狀況(管路全液相上行背壓能夠滿足,此時管徑不能小);
(2)上下塔垂直布置,為常規布置方式,高度適中,下塔液體難以進入上塔或者粗氬塔冷凝器採用設置汽提管路帶液體去上塔(要求管路出口滿足ρυ²>3000,ρ為密度,υ為流速,進氣位置在管路汽化率為1%高度處,此時需要適當縮小管徑,同時液體過冷度不能大);
(3)上塔自氬餾分段落地布置,採用兩台循環氧泵連接,降低上塔高度可以解決下塔液體無法進入上塔或者粗氬塔冷凝器的狀況;
(4)上塔自氬餾分段落地布置,採用循環泵連接,粗氬塔最上段座在上塔上部,這樣可以使冷箱空間縮小;
(5)上塔自主冷落地布置,採用循環泵連接,主冷在下塔頂部,優點是主冷可以做的很大;
(6)上塔自主冷落地布置,採用循環泵連接,粗氬塔最上段座在上塔上部,優點是主冷可以做的很大,同樣可以使冷箱空間縮小。
液體泵系統
卧式泵 水平布置(進液管低於排液管),需要設置加溫氣(設置在泵後,或者泵前過濾器前,防止雜質進入),密封氣,排液排氣閥(低處排液,高處排氣)和迴流管路(回液進氣相),卧式泵轉速不能太高,一般排壓30barG以下,卧式泵由於水平布置,冷態收縮軸承受力較好,但是轉速高轉子動平衡不好滿足。
立式泵 採用軸承懸掛式布置(進液管高於排液管),承受向下拉力較大,轉子重心與軸重合,轉速可以很高;一般30bar以上,需要設置:泵前回氣(注意卧式泵無),加溫氣(設置在泵過濾器前,高處進氣), 密封氣,排液排氣閥(低處排液,高處排氣,預冷時看是否冷透)和迴流管路(回液進氣相)。立式泵一般均是多級,回氣管路要求不得向下(平出,或者傾斜向上),否則會造成氣體不能排出,易導致泵汽蝕。另外低溫泵電機需要設置吹風管路,防止夏天過熱,冬天結霜。
液氧泵液氮泵 在線冷態備用,其中液氮泵密封氣密封氣壓力7barG以上;氧泵密封氣壓力4barG(下塔壓力氮氣即可滿足);循環液氬泵,一用一備,密封氣一般採用液氬汽化密封,要求流量有20%的餘量。一般液氬泵自身迴流閥壓力-旁通控制,出口閥流量-液位控制,採用雙迴路控制。
產品壓縮系統
氮透一般壓縮空氣的均可滿足, 氮氣透平壓縮機 壓力較高採用齒輪式較為節能。
氧透根據排壓有單缸(壓力低)和雙缸(高壓缸和低壓缸)(8級壓縮至30bar),一般30barG以下,需要設置5barG的密封氣(壓力氮氣可滿足),同時由於氧氣介質有高壓高溫火患原因,所有過流部分均採用銅合金,需要設置保安氮氣,一般由工程設計院考慮;進口氧透價格較高,為國產2倍左右,一般不採用,目前一般均杭氧氧透,排壓3∽30barG,流量8000Nm³/h以上均可滿足。但是流量小,氧透效率較低,一般8000Nm³/h(55%)∽80000Nm³/h(68%)。
氧透一般應用於外壓縮流程,從3∽30barG均有,不過一般要和帶增壓機的內壓縮流程(效率一般70%以上,也有流量限制,效率要較氧透高10個點以上,這樣甚至可以抵消外壓縮較內壓縮少復熱附加能耗損失的優勢,但是內壓縮用於鋼廠排壓需要提高,以免換熱系統波動)進行能耗比較,最後確定方案。
B. 空分裝置必須要有總烴含量在線監測嗎
標准對於配置分析儀沒有特別規定,但要求每天必須進行總烴的分析,所以即使是離線的也應當配置,現在的分析儀相對都比較便宜,為了操作方便,更為了設備和人身安全,認為必須配!
C. 空分裝置為什麼要嚴格控制碳氫化合物及乙炔含量
原料空氣中含有一定是的碳氫化合物,它們的閃點都非常低,爆炸極限較寬。生產過程中碳氫化合物如果在空分裝置內過量積聚,遇高熱可能引起爆炸,所以要嚴格控制碳氫化合物及乙炔含量。
D. 空分裝置必須安裝在線總烴分析儀嗎
乙炔是一種不飽和性的碳氫化合物,具有高度的化學活性,性質極不穩定。
乙炔在液氧中的溶解度極低,故其固態析出的可能性最大。
空分操作中必須控制其在液氧中極限許可的溶解度在合理的范圍內,一般是溶解度的1/3以內,也就是不高於0.1~0.2mg/L。操作中,每日必須進行化驗,還包括其它碳氫化合物。
E. 空分裝置下塔的壓力氮氣取出量減少有利於氧氣純度嗎
看了樓上各位的見解,我也湊個熱鬧。前面各位都在說減少中壓氮采出進塔內氣量會減少,容我個人有點看法,先不討論這個,我想從主冷入手來說說個人的看法。產品純度下降我們首先考慮的是物料平衡,如果采出量大於進氣含量這種情況下,在不改變膨脹量時主冷應該是下降的,因為上塔的壓力比正常工況低,也就是主冷的蒸發量相應的加大了,也就是主冷冷量和下塔的上升氣不對等,同時取料口的氧、氬、氮分布層向下移動,導致氧純度下降。這種情況下減少中壓氮取出的話液氮節流閥不動時迴流液會增大么?如樓上各位說的,如果液氮迴流增大的話進氣量是加大還是減少
呢!再一個,如果你的取出量沒有超過進氣含量的話應該是主冷液位有一定上漲,主冷的蒸發量不夠。主冷的蒸發量不夠,進塔氣含濕量過高,膨脹量偏高,或者上塔壓力過高都可以導致。在系統的冷量充足的情況下減少中壓氮采出的話液氮節流閥不動時迴流液氮應該是高了吧!迴流液增大時進氣量是加大還是減少呢!自己的一點想法,有不對的地方還請大家指正。
F. 空分裝置空氣需要分析哪些項目
在線分析項目:分子篩後二氧化碳含量、分子篩加熱器後污氮露點、產品氧氣純度、產品氮氣純度(含氧量)、產品氧氣、氮氣的露點、氬餾分含氬量、粗氬含氧量、污氮中含氧量、主冷總烴甲烷乙炔及氧化亞氮含量。
離線分析項目:空壓機入口總烴、主冷總烴乙炔含量、液氧大槽總烴含量、液氧大槽純度、液氮大槽純度、液氬大槽純度。管道氣分析根據用戶需求而定。
G. 空分裝置基本原理和過程
空分設備是以空氣為原料,通過壓縮循環深度冷凍的方法把空氣變成液態,再經過精餾而從液態空氣中逐步分離生產出氧氣、氮氣及氬氣等惰性氣體的設備,廣泛應用於傳統的冶金、新型煤化工、大型氮肥、專業氣體供應等領域。
具體流程為:自空壓機來的壓縮空氣,經分子篩除去水分、二氧化碳、碳氫化合物等雜質後,一部分空氣被直接送往精餾塔的上塔,另一部分則進入膨脹機經膨脹製冷後,被送往下塔。精餾塔中,上升蒸汽和下落液體經熱量交換後,在上塔的頂部可得到純度很高的氮氣,在上塔底部可得到純度很高的氧氣。
(7)空分裝置下塔烴化物檢測分析擴展閱讀:
空分生產生產區現場人員的衣著必須無油和無油脂。裝置工作區內禁止貯放可燃性物品。對裝置運行所必需的潤滑劑和原材料,必須由專人妥為保管。要防止氧氣的局部增濃。如果發現某些區域空氣中的氧氣已經增濃或存在增濃的可能性,則必須清楚地作出標記,並加以強制通風,對存在氫增濃的地方也應參照辦理。
在空分裝置正常運行時,2#膨脹機增壓後空氣出口水分含量分析AIA402突然出現波動,最高上漲到54.7ppm,以遠遠超過正常值在2ppm。同時2#膨脹空氣與主換阻力PI405AA也增長至50kPa,導致膨脹空氣進塔量突然減少2000m/h。
H. 工貿行業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准全文內容
本判定標准適用於判定冶金、有色、建材、機械、輕工、紡織、煙草、商貿等行業(以下統稱工貿行業)的重大生產安全事故隱患(以下簡稱重大事故隱患),危險化學品、消防(火災)、特種設備等有關行業領域對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准另有規定的,適用其規定。
工貿行業重大事故隱患分為專項類重大事故隱患和行業類重大事故隱患,專項類重大事故隱患適用於相關工貿行業,行業類重大事故隱患僅適用於對應的行業。
一、專項類重大事故隱患
(一)存在粉塵爆炸危險的行業領域(共10條)。
1.粉塵爆炸危險場所設置在非框架結構的多層建(構)築物內,或其內部設有員工宿舍、會議室、休息室等場所。
2.不同類別的可燃性粉塵、可燃性粉塵與可燃氣體等易加劇爆炸危險的介質共用一套除塵系統,不同防火分區的除塵系統互連互通。
3.乾式除塵系統未規范採取泄爆、隔爆、惰化、抑爆、抗爆等控爆措施。
4.鋁鎂等金屬粉塵除塵系統採用正壓除塵方式;其他可燃性粉塵除塵系統採用正壓吹送粉塵時,未規范採取火花探測消除等防範點燃源措施。
5.除塵系統採用重力沉降室除塵,或採用巷道式構築物作為除塵風道。
6.鋁鎂等金屬粉塵及木質粉塵的乾式除塵系統未規范設置鎖氣泄灰裝置,或未及時清卸灰倉內的積灰。
7.粉塵爆炸危險場所的立筒倉、收塵倉、除塵器內部等20區未採用符合要求的防爆型電氣設備。
8.粉碎、研磨、造粒、砂光等易產生機械火花的工藝,未規范採取雜物去除或火花探測消除等防範點燃源措施。
9.未規范制定粉塵清理制度,未及時規范清理作業現場和相關設備設施積塵。
10.鋁鎂等金屬粉塵的收集、貯存等場所未採取防水防潮、通風、氫氣濃度監測等防火防爆措施。
(二)使用液氨製冷的行業領域(共2條)。
1.包裝間、分割間、產品整理間等人員較多生產場所的空調系統採用氨直接蒸發製冷。
2.快速凍結裝置未設置在單獨的作業間內,且作業間內作業人員數量超過9人。
(三)存在有限空間作業的行業領域(共4條)。
1.未對有限空間作業進行辨識、提出防範措施,並建立有限空間管理台賬。
2.未在有限空間作業場所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
3.未制定有限空間作業方案或方案未經審批擅自作業。
4.未根據有限空間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為作業人員提供符合要求的檢測報警儀器、呼吸防護用品、全身式安全帶等勞動防護用品。
(四)採用深井鑄造工藝的鋁加工行業領域(共7條)。
1.固定式熔煉爐鋁水出口未設置機械或自動鎖緊裝置。固定式、傾動式熔煉爐的鋁水出口與流槽、流槽與鑄造模盤兩處介面位置,未配置液位監測和聯鎖報警裝置。
2.配置的液位感測器未與鋁水流槽上的快速切斷閥和緊急排放閥聯鎖。傾動式熔煉爐在緊急狀態下不能自動復位。
3.放置入爐原材料的地面潮濕,熔煉爐、保溫爐及鑄造等作業場所存在非生產性積水或放置易燃易爆物品。
4.深井鑄造結晶器的冷卻水系統未配置進出水溫度、進水壓力、進水流量監測報警裝置;監測報警裝置未與流槽上的快速切斷閥和緊急排放閥聯鎖,未與傾動式熔煉爐控制系統聯鎖。冷卻水系統未設置應急水源;應急水源管道未並聯安裝2個控制閥,或缺少常閉電磁閥(自動控制閥)。
5.鋁水鑄造流程未規范設置緊急排放或應急儲存設施。
6.鋼絲卷揚系統未設置不間斷應急電源;引錠盤托架鋼絲繩未定期檢查和更換。
7.鑄造車間現場未嚴格控制人數,未控制非生產人員進入。
二、行業類重大事故隱患
(一)冶金行業(共16條)。
1.會議室、操作室、活動室、休息室、更衣室、交接班室和鋼(鐵)水罐冷熱修工位等場所設置在鐵水、鋼水和液渣吊運影響范圍內。
2.煉鋼廠在吊運鐵水、鋼水或液渣時,未使用固定式龍門鉤的鑄造起重機;煉鐵廠鑄鐵車間吊運鐵水、液渣起重機不符合吊運熔融金屬起重機的相關要求。吊運熔融金屬起重機龍門鉤橫梁焊縫和銷軸未按要求定期進行探傷檢測;吊鉤、板鉤、鋼絲繩及其端頭固定零件未定期進行檢查,發現問題未及時整改。
3.盛裝鐵水、鋼水和液渣的罐(包、盆)等容器耳軸未按要求定期進行探傷檢測,耳軸磨損嚴重仍在使用。
4.冶煉、熔煉、精煉生產區域的安全坑內及熔融金屬泄漏、噴濺影響范圍內存在積水,或放置易燃易爆物品。連鑄、模鑄流程未設置事故鋼水罐、溢流槽、漏鋼回轉溜槽、中間罐漏鋼坑等熔融金屬緊急排放和應急儲存設施,或緊急排放和應急儲存設施未處於良好的備用狀態。
5.爐、窯、槽、罐類設備本體及附屬設施未定期檢查,出現嚴重焊縫開裂、腐蝕、破損、襯磚損壞、殼體發紅、煤氣泄漏及明顯彎曲變形等未報修或報廢,仍繼續使用或採用外部噴淋冷卻方式維持使用。
6.高爐爐頂工作壓力超設計最大值,正常生產期間爐頂放散閥未處於自動聯鎖狀態;未設置爐缸水系統熱負荷檢測系統和爐缸侵蝕模型,爐底爐缸連續測溫點的有效性無法確保侵蝕模型准確、正常運行。
7.煉鋼爐氧槍等設備的水冷元件未規范設置出水溫度、進出水流量差監測報警裝置,未與爐體傾動、氧氣開閉等聯鎖。
8.煤氣櫃建設在居民稠密區,未遠離大型建築、倉庫、通信和交通樞紐等重要設施;煤氣爆炸危險環境1區未採用符合要求的防爆型電氣設備。
9.煤氣區域有人值守的控制室、操作室和休息室等人員較集中的場所,以及可能發生煤氣泄漏、聚集的場所,未設置固定式一氧化碳濃度監測報警裝置。
10.高爐、轉爐、加熱爐、煤氣櫃、除塵器等設施的煤氣管道未設置吹掃、放散和可靠隔斷裝置;煤氣設施的吹掃介質管道,在使用後未斷開或未堵盲板。
11.煤氣分配主管上支管引接處,未設置可靠隔斷裝置;進入車間前的煤氣管道,未設置隔斷裝置。
12.使用煤氣(天然氣)的燃燒裝置,未設置防止回火的緊急自動切斷裝置;煤氣(天然氣)點火作業程序不符合標准要求。
13.煤氣U/V型水封和濕式冷凝水排水器水封的有效高度不符合標准要求;煤氣排水器違規共用。
14.生產、儲存、使用煤氣的企業,未建立煤氣防護站(組),未配備必要的煤氣防護人員及防護設備。
15.空分裝置在液氧中碳氫化合物總含量超標的情況下運行;空分裝置冷箱內嚴重泄漏。
16.燒結礦運輸皮帶輸送礦料溫度超過120℃。
(二)有色行業(共12條)。
1.吊運熔融有色金屬及液渣的起重機不符合吊運熔融金屬起重機的相關要求;橫梁焊縫和銷軸未按要求定期進行探傷檢測;吊鉤、板鉤、鋼絲繩及其端頭固定零件未定期進行檢查,發現問題未及時整改。
2.會議室、操作室、活動室、休息室、更衣室、交接班室等場所設置在熔融有色金屬及液渣吊運影響范圍內。
3.盛裝熔融有色金屬及液渣的罐(包、盆)等容器耳軸未按要求定期進行探傷檢測。
4.熔融有色金屬冶煉、精煉、鑄造生產區域的安全坑內及泄漏、噴濺影響范圍內存在積水,或放置易燃易爆物品。
5.熔融有色金屬鑄造、澆鑄流程未設置緊急排放和應急儲存設施,或緊急排放和應急儲存設施未處於良好的備用狀態。
6.採用水冷方式冷卻的熔融有色金屬冶煉爐窯、鑄造機、加熱爐及水冷元件,未設置應急水源。
7.冶煉爐窯的閉路循環水冷元件未設置出水溫度、進出水流量差監測報警裝置;開路水冷元件未設置進水流量、壓力監測報警裝置,未實施出水溫度定期人工檢測。存在冷卻水進入爐內風險的閉路循環元件,未設置進出水流量差監測報警裝置,未設置防止冷卻水大量進入爐內的安全設施(如快速切斷閥等)。
8.爐、窯、槽、罐類設備本體及附屬設施未定期檢查,出現嚴重焊縫開裂、腐蝕、破損、襯磚損壞、殼體發紅及明顯彎曲變形等未報修或報廢,仍繼續使用。
9.可能出現一氧化碳泄漏、聚集的場所,未設置固定式監測報警裝置;可能存在砷化氫氣體的場所,未使用符合國家標准最高容許濃度精度要求的檢測監測設備,或採取同等效果的檢測措施。
10.使用煤氣(天然氣)的燃燒裝置,未設置防止回火的緊急自動切斷裝置;煤氣(天然氣)點火作業程序不符合標准要求。
11.煤氣U/V型水封和濕式冷凝水排水器水封的有效高度不符合標准要求;煤氣排水器違規共用。
12.生產、儲存、使用煤氣的企業,未配備專職的煤氣防護人員及防護設備。
(三)建材行業(共7條)。
1.水泥工廠煤磨袋式收塵器(或煤粉倉)未設置溫度和一氧化碳濃度監測報警裝置,或未設置氣體滅火裝置。
2.水泥工廠筒型儲存庫人工清庫作業外包給不具備專業資質的承包方,作業前未根據風險分析制定適宜的清庫方案,未嚴格按照清庫方案實施。
3.水泥工廠電石渣原料庫未設置可燃氣體濃度監測報警裝置,未設置與報警裝置聯鎖的事故通風裝置,報警、通風裝置未有效運行。
4.進入筒型儲庫、預熱器旋風筒、分解爐、磨機、破碎機、篦冷機、各種焙燒窯等有限空間作業前,未對可能意外啟動的設備以及湧入的物料、高溫氣體、有毒有害氣體等採取有效隔離措施。
5.燃氣窯爐在燃氣管道上未設置低壓、超壓報警和緊急自動切斷閥,制氫站、制氧站、保護氣體配氣間等易燃易爆氣體聚集場所未設置可燃氣體濃度監測報警裝置及防爆泄壓設備。
6.纖維製品三相電弧爐、電熔製品電爐、玻璃窯爐、玻璃錫槽等設備的水冷、風冷保護系統漏水、漏氣,或玻璃窯爐、玻璃錫槽未設置冷卻保護系統監測報警裝置。
7.空分裝置在液氧中碳氫化合物總含量超標的情況下運行;空分裝置冷箱內嚴重泄漏。
(四)機械行業(共10條)。
1.會議室、活動室、休息室、更衣室等場所設置在鑄造用熔煉(精煉)爐、熔融金屬吊運和澆注作業影響范圍內。
2.吊運鐵水等熔融金屬的起重機不符合吊運熔融金屬起重機的相關要求。吊運澆注包的橫梁焊縫和銷軸未按要求定期進行探傷檢測;吊鉤等零件未定期進行檢查,或出現裂紋、嚴重磨損、嚴重形變等缺陷。
3.熔融金屬鑄造、澆鑄流程未規范設置緊急排放和應急儲存設施。
4.鑄造用熔煉(精煉)爐爐底、爐坑及澆注坑等作業坑存在積水,或放置易燃易爆物品、設置工業管道等設施。
5.鑄造用熔煉(精煉)爐冷卻水系統未規范設置溫度、流量監測報警裝置,或未採取防止冷卻水進入爐內的安全措施。
6.天然氣(煤氣)加熱爐燃燒器操作部位未規范設置可燃氣體濃度監測報警裝置,或燃燒系統未採取防突然熄火或點火失敗的安全措施。
7.使用易燃易爆化學品(如天拿水)清洗設備設施、工位器具和地面時,未採取有效措施及時清除集聚在地溝、地坑等空間內的可燃氣體,或在影響范圍內存在明火。
8.塗裝調漆間和噴漆室未規范設置可燃氣體濃度監測報警裝置,電氣設備設施不符合防爆要求,通風設施失效。
9.混有切削液或水的鎂合金廢屑未設立單獨房間(庫房)存放,或未採取防水防潮、通風、氫氣濃度監測等防火防爆措施。
10.鋰離子電池存儲倉庫未規范設置火災探測報警裝置、自動滅火系統和滅火器材,或未規范設置故障電池隔離裝置和通風排煙設施。
(五)輕工行業(共7條)。
1.食品製造企業涉及烘製、油炸等高溫的設施設備和崗位,未採取防過熱自動切斷報警裝置和隔熱防護措施。
2.食品製造企業燃氣油炸鍋未規范設置可燃氣體濃度監測報警裝置。
3.白酒儲存、勾兌、灌裝場所未規范設置乙醇蒸氣濃度監測報警裝置,或監測報警裝置未與機械通風設施或事故排風設施聯動。
4.紙漿製造、造紙企業使用蒸氣或明火直接加熱鋼瓶汽化液氯。
5.日用玻璃、陶瓷製造企業燃氣窯爐在燃氣管道上未設置低壓、超壓報警和緊急自動切斷閥,或退火爐、熱收縮包裝機等可能發生燃氣泄漏、聚集的區域未設置燃氣濃度監測報警裝置。
6.日用玻璃製造企業爐、窯類設備本體出現裂縫或窯爐附屬設施故障間接傷害窯爐本體導致玻璃液泄漏。
7.噴塗車間、調漆間未規范設置通風裝置和防爆型電氣設備。
(六)紡織行業(共2條)。
1.紗、線、織物加工的燒毛、開幅、烘乾等熱定型工藝設備的汽化室、燃氣貯罐、儲油罐、熱媒爐等未與生產加工、人員密集場所明確分開或單獨設置。
2.保險粉、雙氧水、亞氯酸鈉、雕白粉(吊白塊)等危險品與禁忌物料混合貯存;保險粉露天堆放,或儲存場所未採取防水防潮等措施。
(七)煙草行業(共2條)。
1.熏蒸殺蟲作業前未確認無關人員全部撤離倉庫,作業場所未配置防毒面具。
2.使用液態二氧化碳製造膨脹煙絲的生產線和場所,未設置二氧化碳濃度、燃氣濃度監測報警裝置,或緊急聯動排風裝置。
一、化工和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單位重大生產安全事故隱患判定標准(試行)
依據有關法律法規、部門規章和國家標准,以下情形應當判定為重大事故隱患:
(一)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未依法經考核合格。
(二)特種作業人員未持證上崗。
(三)涉及「兩重點一重大」的生產裝置、儲存設施外部安全防護距離不符合國家標准要求。
(四)涉及重點監管危險化工工藝的裝置未實現自動化控制,系統未實現緊急停車功能,裝備的自動化控制系統、緊急停車系統未投入使用。
(五)構成一級、二級重大危險源的危險化學品罐區未實現緊急切斷功能;涉及毒性氣體、液化氣體、劇毒液體的一級、二級重大危險源的危險化學品罐區未配備獨立的安全儀表系統。
(六)全壓力式液化烴儲罐未按國家標准設置注水措施。
(七)液化烴、液氨、液氯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液化氣體的充裝未使用萬向管道充裝系統。
(八)光氣、氯氣等劇毒氣體及硫化氫氣體管道穿越除廠區(包括化工園區、工業園區)外的公共區域。
(九)地區架空電力線路穿越生產區且不符合國家標准要求。
(十)在役化工裝置未經正規設計且未進行安全設計診斷。
(十一)使用淘汰落後安全技術工藝、設備目錄列出的工藝、設備。
(十二)涉及可燃和有毒有害氣體泄漏的場所未按國家標准設置檢測報警裝置,爆炸危險場所未按國家標准安裝使用防爆電氣設備。
(十三)控制室或機櫃間面向具有火災、爆炸危險性裝置一側不滿足國家標准關於防火防爆的要求。
(十四)化工生產裝置未按國家標准要求設置雙重電源供電,自動化控制系統未設置不間斷電源。
(十五)安全閥、爆破片等安全附件未正常投用。
(十六)未建立與崗位相匹配的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或者未制定實施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制度。
(十七)未制定操作規程和工藝控制指標。
(十八)未按照國家標准制定動火、進入受限空間等特殊作業管理制度,或者制度未有效執行。
(十九)新開發的危險化學品生產工藝未經小試、中試、工業化試驗直接進行工業化生產;國內首次使用的化工工藝未經過省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組織的安全可靠性論證;新建裝置未制定試生產方案投料開車;精細化工企業未按規范性文件要求開展反應安全風險評估。
(二十)未按國家標准分區分類儲存危險化學品,超量、超品種儲存危險化學品,相互禁配物質混放混存。
二、金屬非金屬礦山重大生產安全事故隱患判定標准(試行)
(一)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重大生產安全事故隱患
1.安全出口不符合國家標准、行業標准或設計要求。
2.使用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設備、材料和工藝。
3.相鄰礦山的井巷相互貫通。
4.沒有及時填繪圖,現狀圖與實際嚴重不符。
5.露天轉地下開采,地表與井下形成貫通,未按照設計要求採取相應措施。
6.地表水系穿過礦區,未按照設計要求採取防治水措施。
7.排水系統與設計要求不符,導致排水能力降低。
8.井口標高在當地歷史最高洪水位1米以下,未採取相應防護措施。
9.水文地質類型為中等及復雜的礦井沒有設立專門防治水機構、配備探放水作業隊伍或配齊專用探放水設備。
10.水文地質類型復雜的礦山關鍵巷道防水門設置與設計要求不符。
11.有自燃發火危險的礦山,未按照國家標准、行業標准或設計採取防火措施。
12.在突水威脅區域或可疑區域進行採掘作業,未進行探放水。
13.受地表水倒灌威脅的礦井在強降雨天氣或其來水上游發生洪水期間,不實施停產撤人。
14.相鄰礦山開采錯動線重疊,未按照設計要求採取相應措施。
15.開采錯動線以內存在居民村莊,或存在重要設備設施時未按照設計要求採取相應措施。
16.擅自開采各種保安礦柱或其形式及參數劣於設計值。
17.未按照設計要求對生產形成的采空區進行處理。
18.具有嚴重地壓條件,未採取預防地壓災害措施。
19.巷道或者采場頂板未按照設計要求採取支護措施。
20.礦井未按照設計要求建立機械通風系統,或風速、風量、風質不符合國家標准或行業標準的要求。
21.未配齊具有礦用產品安全標志的攜帶型氣體檢測報警儀和自救器。
22.提升系統的防墜器、阻車器等安全保護裝置或信號閉鎖措施失效;未定期試驗或檢測檢驗。
23.一級負荷沒有採用雙迴路或雙電源供電,或單一電源不能滿足全部一級負荷需要。
24.地面向井下供電的變壓器或井下使用的普通變壓器採用中性接地。
(二)金屬非金屬露天礦山重大生產安全事故隱患
1.地下轉露天開采,未探明采空區或未對采空區實施專項安全技術措施。
2.使用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設備、材料和工藝。
3.未採用自上而下、分台階或分層的方式進行開采。
4.工作幫坡角大於設計工作幫坡角,或台階(分層)高度超過設計高度。
5.擅自開采或破壞設計規定保留的礦柱、岩柱和掛幫礦體。
6.未按國家標准或行業標准對采場邊坡、排土場穩定性進行評估。
7.高度200米及以上的邊坡或排土場未進行在線監測。
8.邊坡存在滑移現象。
9.上山道路坡度大於設計坡度10%以上。
10.封閉圈深度30米及以上的凹陷露天礦山,未按照設計要求建設防洪、排洪設施。
11.雷雨天氣實施爆破作業。
12.危險級排土場。
(三)尾礦庫重大生產安全事故隱患
1.庫區和尾礦壩上存在未按批準的設計方案進行開采、挖掘、爆破等活動。
2.壩體出現貫穿性橫向裂縫,且出現較大范圍管涌、流土變形,壩體出現深層滑動跡象。
3.壩外坡坡比陡於設計坡比。
4.壩體超過設計壩高,或超設計庫容儲存尾礦。
5.尾礦堆積壩上升速率大於設計堆積上升速率。
6.未按法規、國家標准或行業標准對壩體穩定性進行評估。
7.浸潤線埋深小於控制浸潤線埋深。
8.安全超高和干灘長度小於設計規定。
9.排洪系統構築物嚴重堵塞或坍塌,導致排水能力急劇下降。
10.設計以外的尾礦、廢料或者廢水進庫。
11.多種礦石性質不同的尾砂混合排放時,未按設計要求進行排放。
12.冬季未按照設計要求採用冰下放礦作業。
三、煙花爆竹生產經營單位重大生產安全事故隱患判定標准(試行)
依據有關法律法規、部門規章和國家標准,以下情形應當判定為重大事故隱患:
(一)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未依法經考核合格。
(二)特種作業人員未持證上崗,作業人員帶葯檢維修設備設施。
(三)職工自行攜帶工器具、機器設備進廠進行涉葯作業。
(四)工(庫)房實際作業人員數量超過核定人數。
(五)工(庫)房實際滯留、存儲葯量超過核定葯量。
1.山東蓬萊11·19重大道路交通事故專項督導報告顯示學生上下學安全監管漏洞嚴重 2.茶陵縣建設局重大安全事故責任追究制度 3.學校重大安全事故責任追究制度
(六)工(庫)房內、外部安全距離不足,防護屏障缺失或者不符合要求。
(七)防靜電、防火、防雷設備設施缺失或者失效。
(八)擅自改變工(庫)房用途或者違規私搭亂建。
(九)工廠圍牆缺失或者分區設置不符合國家標准。
(十)將氧化劑、還原劑同庫儲存、違規預混或者在同一工房內粉碎、稱量。
(十一)在用涉葯機械設備未經安全性論證或者擅自更改、改變用途。
(十二)中轉庫、葯物總庫和成品總庫的存儲能力與設計產能不匹配。
(十三)未建立與崗位相匹配的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或者未制定實施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制度。
(十四)出租、出借、轉讓、買賣、冒用或者偽造許可證。
(十五)生產經營的產品種類、危險等級超許可范圍或者生產使用違禁葯物。
(十六)分包轉包生產線、工房、庫房組織生產經營。
(十七)一證多廠或者多股東各自獨立組織生產經營。
(十八)許可證過期、整頓改造、惡劣天氣等停產停業期間組織生產經營。
(十九)煙花爆竹倉庫存放其它爆炸物等危險物品或者生產經營違禁超標產品。
(二十)零售點與居民居住場所設置在同一建築物內或者在零售場所使用明火。 ;
I. 小型氣體分析儀多少錢能買到
小型的氣體分析儀我知道一個廠家的不錯,是昂為電子這邊,他們多年來致力於提供高質量的小型氣體分析儀,這邊的氣體分析儀的檢測精度很高,用著比較方便,找這個廠家購買小型氣體分析儀的價格也不算貴,確實要比很多廠家都要靠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