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⑶ 我國化學家侯德榜創立了著名的「侯氏制鹼法」,流程簡圖如圖,請回答:(1)X的化學式是______.(2)②
(1)X是二氧化碳,化學式是CO2.
故填:CO2.
(2)碳酸氫鈉分解生成三種物質,屬於分解反應.
故填:分解反應.
(3)過濾需要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燒杯、玻璃棒和漏斗.
故填:燒杯、玻璃棒和漏斗.
(4)濾液中的氯化銨可以用作氮肥.
故填:用作氮肥.
(5)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為:NaCl+NH3+H2O+CO2═NaHCO3+NH4Cl.
故填:NaCl+NH3+H2O+CO2═NaHCO3+NH4Cl.
⑷ 1942年,我國化工專家侯德榜以NaCl、NH 3 、CO 2 等為原料先製得NaHCO 3 進而生產出純鹼,他的「侯氏制鹼
(1)C (2)①CaCO 3 +2H + == Ca 2+ +CO 2 ↑+H 2 O;②飽和NaHCO 3 ;③過濾 (3)向NaOH溶液中通入過量的CO 2 ,NaOH+CO 2 ==NaHCO 3 |
⑸ 侯氏制鹼法實驗裝置圖和原理
侯氏制鹼法是依據離子反應發生的原理進行的,離子反應會向著離子濃度減小的方向進行(實質為勒夏特列原理).制備純鹼(Na2CO3),主要利用NaHCO3在溶液中溶解度較小,所以先製得NaHCO3,再利用碳酸氫鈉不穩定性分解得到純鹼.

⑹ 侯氏制鹼法實驗裝置圖和原理
侯氏制鹼法實驗裝置圖和原理是依據離子反應發生的原理進行的,離子反應會向著離子濃度減小的方向進行。
1、將二氧化碳通入氨水的氯化鈉飽和溶液中,使溶解度較小的碳酸氫鈉從溶液中析出:NaCl+NH3+H2O+CO2=NH4Cl+NaHCO3。

3、侯氏制鹼法保留了氨鹼法的優點,消除了它的缺點,使食鹽的利用率提高到96%以上,它綜合利用了氨廠的二氧化碳和鹼廠的氯離子,同時生產出兩種純鹼和氯化銨,將氨廠的廢氣二氧化碳,轉變為鹼廠的主要原料來製取純鹼,這樣就節省了鹼廠里用於製取二氧化碳的龐大的石灰窯。
4、將鹼廠的無用的成分氯離子來代替價格較高的硫酸固定氨廠里的氨,製取氮肥氯化銨。從而不再生成沒有多大用處、又難於處理的氯化鈣,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並且大大降低了純鹼和氮肥的成本,充分體現了大規模聯合生產的優越性。
⑺ 高中侯氏制鹼法流程圖
高中侯氏制鹼法流程圖
聯合制鹼法(又稱侯氏制鹼法)
它是我國化學工程專家侯德榜(1890~1974)於1943年創立的.是將氨鹼法和合成氨法兩種工藝聯合起來,同時生產純鹼和氯化銨兩種產品的方法.原料是食鹽、氨和二氧化碳——合成氨廠用水煤氣製取氫氣時的廢氣.其化學反應原理是:C+H2O=CO+H2 CO+H2O=CO2+H2
聯合制鹼法包括兩個過程:

聯合制鹼法與氨鹼法比較,其最大的優點是使食鹽的利用率提高到96%以上,應用同量的食鹽比氨鹼法生產更多的純鹼.另外它綜合利用了氨廠的二氧化碳和鹼廠的氯離子,同時,生產出兩種可貴的產品——純鹼和氯化銨.將氨廠的廢氣二氧化碳,轉變為鹼廠的主要原料來製取純鹼,這樣就節省了鹼廠里用於製取二氧化碳的龐大的石灰窯;將鹼廠的無用的成分氯離子(Cl-)來代替價格較高的硫酸固定氨廠里的氨,製取氮肥氯化銨.從而不再生成沒有多大用處,又難於處理的氯化鈣,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並且大大降低了純鹼和氮肥的成本,充分體現了大規模聯合生產的優越性.
⑻ 侯氏制鹼法流程圖
如下圖所示:

聯合法制鹼是以氯化鈉、二氧化碳、氨和水為原料,製取純鹼,副產氯化銨的過程。純鹼是基本化工原料,用量大,在國民經濟中占重要地位。氯化銨主要用作農肥,但它的質量影響著純鹼工業的發展。「聯合制鹼法」也被稱為「侯氏制鹼法」。
侯氏制鹼法優點:
保留了氨鹼法的優點,消除了它的缺點,使食鹽的利用率提高到96%;NH4Cl可做氮肥;可與合成氨廠聯合,使合成氨的原料氣CO轉化成CO2,革除了CaCO3制CO2這一工序。
碳酸鈉用途非常廣泛。雖然人們曾先後從鹽鹼地和鹽湖中獲得碳酸鈉,但仍不能滿足工業生產的需要。
1862年,比利時人索爾維(ErnestSolvay1838—1922)發明了以食鹽、氨、二氧化碳為原料製取碳酸鈉的「索爾維制鹼法」(又稱氨鹼法)。此後,英、法、德、美等國相繼建立了大規模生產純鹼的工廠,並組織了索爾維公會,對會員以外的國家實行技術封鎖。
⑼ 29.侯氏制鹼法所得的純鹼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鈉,現用下圖所示裝置來測定純鹼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鐵架台
該方法是通過測定二氧化碳的量進而知道碳酸鈉的質量,再用總質量減之得到氯化鈉的質量,D裝置中氣體為二氧化碳,鼓入空氣的目的是確保二氧化碳全部吸收以保證實驗的精準,否則測的氯化鈉質量會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