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四年級科學上冊第2單元水裡有什麼實驗
第一課 水能溶解一些物質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一些物質容易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質不容易溶解在水中。
不容易用過濾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質從水中分離出來。
過程與方法:
觀察和描述食鹽、沙、麵粉在水中的容易溶解和不容易溶解的現象,
能使用過濾裝置分離幾種固體與水的混合物。
情感、態度、價值觀:
體驗研究溶解與不容易溶解現象的樂趣,激發進一步探究溶解問題的興趣。在觀察比較活動中,能夠意識到細致的觀察才會使描述更准確。嚴格按照規范利用溶解裝置進行實驗。
【教學重點】描述食鹽、麵粉等物質溶解現象的主要特徵。
【教學難點】比較食鹽、沙、麵粉在水裡的變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教學准備】分組材料:食鹽1、沙1、麵粉1、裝水燒杯3、筷子1、玻棒1、水槽1、漏斗1、濾紙3、鐵架台1。(沙在使用前淘干凈。)
【教學過程】
一、食鹽在水裡溶解了
1.學生觀察實驗:取一小匙食鹽和一小匙沙,分別放入兩個盛水的玻璃杯內,不攪拌,靜靜觀察,比較食鹽和沙在水中的變化。過一會再攪拌,觀察它們的變化。
2.學生匯報觀察現象:食鹽在水裡的變化是怎樣的?沙在水裡呢? (注意糾正學生的匯報:食鹽在水裡容易溶解,沙在水裡不容易)
3.組織討論:哪些現象使我們可以判斷出"鹽在水裡容易溶解"?哪些現象能使我們判斷"沙在水裡不容易溶解"?(板書食鹽的溶解現象和沙不容易溶解現象。)
二、 麵粉在水中溶解了嗎
1.教師講解:食鹽在水裡很容易溶解,形成了的溶液我們可以叫做食鹽溶液;沙在水中不容易溶解,我們則把它叫做沙和水的混合物。那麵粉在水中會怎樣呢?
2.學生實驗:取一小匙麵粉,放入一個盛水的玻璃杯內,靜靜觀察一會兒,看看麵粉在水裡的變化,然後再用筷子輕輕攪拌一會兒,觀察麵粉在水中的變化。
3.組織匯報:麵粉在水中容易溶解嗎?把它放置一會兒我們還能觀察到什麼現象?
4.教師引導描述:麵粉水中是什麼樣的狀態?
5.討論:麵粉、沙、食鹽在水中的溶解情況有什麼相同和不同?麵粉在水中溶解了嗎?
6.教師引導:為了作進一步的觀察,我們可以採用過濾的方法。演示折紙和過濾實驗的規范操作,注意不要將液體濺到濾紙外,倒入漏斗中的液體液面要略低於濾紙的上沿。
7.學生實驗:分別做過濾食鹽溶液和沙和水的混合物以及麵粉和水的混合物,並觀察濾紙,匯報觀察結果。
8.交流實驗結果,整理對溶解的新認識記錄在科學筆記本上。(提醒學生注意:溶解的溶不是熔也不是融。)
教學後記:
第二課 水是怎樣溶解物質的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溶解是指物質均勻地、穩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過濾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離出來。
過程與方法:
觀察和描述高錳酸鉀在水中的溶解過程,並想像食鹽的溶解過程。
情感、態度、價值觀:
認識到實驗中細致觀察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描述食鹽、麵粉等物質溶解現象的主要特徵。
【教學難點】比較食鹽、沙、麵粉在水裡的變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教學准備】
分組材料:裝水燒杯4、筷子1、高錳酸鉀1、小葯勺、食鹽1、沙1、麵粉1。
【教學過程】
一、 觀察高錳酸鉀的溶解
1.引導想像:食鹽在水中的溶解過程。
2.教師講解:為了清晰地觀察到溶解的過程,我們用一種有顏色的物質來做溶解實驗。教師出示高錳酸鉀。(教師取放演示要規范,這是學生首次接觸化學葯品)
3.引導觀察描述:高錳酸鉀是一種什麼樣的物質?
4.學生實驗:在一個裝水的燒杯內,輕輕地放入幾小粒高錳酸鉀,先靜觀高錳酸鉀在水中的分散現象,然後用筷子輕輕攪拌一下水,繼續觀察水和高錳酸鉀的變化。(注意學生對觀察到的細節地描述)
6.學生匯報:高錳酸鉀在進入水的前中後有什麼樣的變化?它在水中溶解了嗎?它與食鹽在水中的溶解有什麼異同?
二、 不同物質在水中的溶解
1.觀察記錄實驗:進一步觀察食鹽、沙、麵粉和高錳酸鉀在水中的溶解情況,比較它們在水中有什麼相同與不同。(觀察結果可直接記錄在書上的表格中)
變成的微粒大小
在水中的分布
是否沉澱
能用過濾的方法分離嗎
是溶解還是沒溶解
2.小組交流:修正描述和記錄。
3.全班討論交流:物質是否在水裡溶解了,我們能觀察和區別嗎?我們是怎樣觀察和區分的呢?
4.整理記錄:學生對溶解特徵的認識記錄在科學筆記本。
B. 關於麵粉的檢測儀器有哪些
麵筋測定儀(MJ-III型)、降落值測定儀(FN-II型)、智能白度測定儀(WSB-V型)、磁性金屬物測定儀(JJCC型)、圓形驗粉篩(JYSY30×8型)、錘式旋風磨(JXFM110型)、旋風式粉碎磨(FS-II型)、電子粉質儀(HZF-150型)、電子型面團拉伸儀(HZL-350型)、精密實驗磨粉機(JMFD70×30型)、種子單粒粉碎器(TP-III型)
C. 三年級科學----麵粉與水的分離用什麼
麵粉和水混合後麵粉是不溶解與水的,分離可以採用蒸發水分法、過濾法。
D. 麵粉在水中溶解的實驗步驟結論
取一支試管加入2毫升水,加入麵粉,振盪,
觀察到水變成白色渾濁狀,靜置一段時間以後,麵粉會沉到試管底部。
得出結論:麵粉不溶於水。
E. 做水能溶解的實驗時需要用到的儀器有透明玻璃杯還有什麼
做水能溶解的實驗時需要用到的儀器有透明玻璃杯還有玻璃棒、燒杯、量筒等。
相關信息
1、溶解實驗中要用到的儀器有燒杯和玻璃棒。濃硫酸、氫氧化鈉固體和鹼石灰等都有吸水性,生石灰能與水反應,它們都是常用的乾燥劑。
2、用托盤天平稱量物品,要遵循左物右碼的原則。從保護天平的角度考慮潮解葯品的稱量。溶解實驗中要用到的儀器有燒杯和玻璃棒。燒杯用於溶解固體物質、配製溶液;玻璃棒用於攪拌溶解物。
3、水與麵粉的溶解,麵粉是粉末狀的,比食鹽的顆粒小很多很多,把適量的麵粉倒入自來水中,實驗結果是麵粉既沒有溶解在水中,也沒有飄在水面上,而是變成了一杯懸浮液。
4、水和食用油的溶解,食用油跟食鹽和味精不一樣,它是液體的,可以流動的,跟水的形態很像,把它倒進自來水裡,把食用油倒進盛有水的杯子後,油馬上就飄到水面上,無論用小木棍怎麼攪動它都不會溶解。所以油在水裡不溶解。
F. (2012大連)如圖是麵粉爆炸的實驗裝置.(1)點燃蠟燭後,為什麼應立即並快速鼓入大量空氣(2)為防
(1)點燃蠟燭後立即快速鼓入大量空氣的目的是使麵粉飛揚充滿裝置,利用燃著的蠟燭引燃麵粉內,使大量的麵粉迅容速燃燒,並在短時間內產生大量的熱,使氣體的體積迅速膨脹從而引發爆炸;
(2)根據爆炸的實驗原理可以知道,麵粉加工車間需要保持通風,使產生的面塵能夠及時的擴散出去而能夠有效的防止爆炸的發生.
故答案為:(1)使麵粉飛揚充滿裝置,利用燃著的蠟燭引燃麵粉,使大量的麵粉迅速燃燒,並在短時間內產生大量的熱,使氣體的體積迅速膨脹從而引發爆炸;
(2)麵粉加工車間需要保持通風,使產生的面塵能夠及時的擴散出去而能夠有效的防止爆炸的發生.
G. 化學(家庭小實驗) 急急啊!~~
1、白糖的溶解能力更大
實驗:室溫下,兩個同樣的杯子放同樣多的水,分別加一勺糖和一勺面回粉到水裡,糖在答水裡會溶解,而麵粉在水裡是渾濁的
結論:白糖的溶解能力更大
2、溫度升高,水中可以溶解更多的白糖
實驗:兩個同樣的杯子放同樣多但溫度不同的水,然後分別在兩杯水中不斷加入同樣多的白糖,最後你會發現,當溫度低的水中有白糖不溶解的時候,溫度高的水杯中的白糖還是溶的
結論:溫度升高,水中可以溶解更多的白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