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某同學設計如圖所示實驗裝置探究「分子的性質實驗」:圖Ⅰ時按教材進行的一個化學實驗:甲、乙、丙三個燒
濃氨水具有揮發性,揮發性氨氣遇到的酚酞試液變紅.圖I是按課本進行的一個化版學實驗,權大燒杯中的實驗現象是甲燒杯中溶液由無色逐漸變紅,丙、乙燒杯內無明顯變化;
【分析討論】
(1)通過E試管放有酚酞溶液沒有變色進行對比說明酚酞試液變紅的原因是氨分子運動的結果;
(2)通過實驗現象說明了氨水顯鹼性能使酚酞試液變紅,氨分子能到酚酞試液中說明了氨分子在不斷的運動,運動到酚酞試液中的,還能說明溫度高分子運動速度快,溫度低運動速度慢;
(3)改進後的裝置氨分子在密閉容器中運動不到空氣中,不污染空氣,在試管中進行的實驗節約葯品.現象明顯.
故答案為:甲燒杯酚酞試液變紅;分子是在不斷運動的;溶液無色;
(1)進行對比;
(2)①分子是客觀存在,並總在不斷運動的;②溫度越高,分子運動速度越快;
(3)能盡量防止氨氣逸出污染空氣,更能體驗化學變化的過程;能夠說明分子運動的快慢等.
㈡ 如圖是某同學設計的一組實驗裝置,請分析回答問題:(1)甲、乙、丙這三個實驗裝置能構成幾組對照實驗_
(1)甲與乙其他條件都相同,只有光是變數,可把甲與乙看做一組對照實驗回;甲與丙其他條件都相同,金魚答藻的有無為變數,可把甲與丙看做一組對照實驗;乙與丙不能看做一組對照實驗,因存在兩個變數,一個是金魚藻,一個是光照,故不能看做一組對照實驗.
(2)細木條復燃驗證產生的氣體是氧氣,說明光合作用能產生氧氣.
(3)碳酸氫鈉不穩定,受熱易分解產生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原料充足加快了光合作用的速度,產生的氧氣增多.
故答案為:(1)2組,甲和丙,不能,有光照和綠色植物兩個不同條件;
(2)細木條復燃,金魚藻進行光合作產生了氧氣;增多,碳酸氫鈉鈉增加二氧化碳濃度,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增多.
㈢ 為測定空氣里氧氣的含量,甲、乙、丙三個同學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分別進行了實驗探究。 (1)甲同學:點燃
(1)1/5(2)生成二氧化碳氣體,瓶內氣壓沒有明顯減小 (3)氫氧化鈉或氫氧化鈣 ㈣ 如圖所示,小芳用完全相同的甲、乙、丙三個裝置,研究不同物質的熱學性質.三圖中燃料的質量相同,燒杯內
(1)放置溫度計時要注意:溫度計的玻璃泡完全浸沒在被測液體中,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㈤ 如圖所示,甲、乙、丙三圖中的裝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質量都是10g,燒杯內的液體初溫相同.(1)比較不同燃
(1)為了比較熱值大小要用不同的燃料,加熱同一種液體,讓液體的質量相同,通過專溫度計的示數高低得出吸熱屬多少,進而判斷熱值大小,應選擇甲乙兩圖進行實驗; ㈥ 某化學興趣小組對乙酸乙酯的制備實驗進行改進,裝置如圖所示.甲乙丙三個同學看了裝置圖後有自己的見解:
試管中連接的玻璃導管,使得試管內外相通,不會產生壓強差,故能夠起到防止倒吸的作用;導管插入碳酸鈉溶液中,雜質能與碳酸鈉溶液充分接觸和反應,有利於雜質的吸收.故丙的說法正確,甲和乙的說法錯誤, ㈦ 甲乙丙三位同學分別用如下三套實驗裝置及化學葯品(其中鹼石灰為固體氫氧化鈉和生石灰的混合物)製取氨氣 (1)實驗室用氫氧化鈣和氯化銨在加熱條件下制備氨氣,反應方程式為內2NH4Cl+Ca(OH)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