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電力系統安全自動裝置有哪些
電網中主要的安全自動裝置種類和作用:
(1)低頻、低壓解列裝置:地區功率不平衡且缺額較大時,應考慮在適當地點安裝低頻低壓解列裝置,以保證該地區與系統解列後,不因頻率或電壓崩潰造成全停事故,同時也能保證重要用戶供電。
(2)振盪(失步)解列裝置:經過穩定計算,在可能失去穩定的聯絡線上安裝振盪解列裝置,一旦穩定破壞,該裝置自動跳開聯絡線,將失去穩定的系統與主系統解列,以平息振盪。
(3)切負荷裝置:為了解決與系統聯系薄弱地區的正常受電問題,在主要變電站安裝切負荷裝置,當受電地區與主系統失去聯系時,該裝置動作切除部分負荷,以保證該區域發供電的平衡,也可以保證當一回聯絡線掉閘時,其它聯絡線不過負荷。
(4)自動低頻、低壓減負荷裝置:是電力系統重要的安全自動裝置之一,它在電力系統發生事故出現功率缺額使電網頻率、電壓急劇下降時,自動切除部分負荷,防止系統頻率、電壓崩潰,使系統恢復正常,保證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和對重要用戶的連續供電。
(5)大小電流聯切裝置:主要控制聯絡線正向反向過負荷而設置。
(6)切機裝置:其作用是保證故障載流元件不嚴重過負荷;使解列後的電廠或局部地區電網頻率不會過高,功率基本平衡,以防止鍋爐滅火擴大事故;可提高穩定極限。
❷ 電力系統自動裝置應該滿足哪些要求
根據電能生產、輸送、消費的特殊性,對電力系統運行有如下三點基本要求:
1. 保證供電的可靠性。
對用戶供電的中斷將會使生產停止,人民的生活秩序、生活質量受到影響,甚至會危及人身、設備的安全,造成嚴重後果。但是在某種特殊情況下,當電力系統無法滿足全部負荷的需要時,應有選擇性的保證重要用戶的供電。根據供電可靠性分類,電力負荷分為三級。
⑴ 一級負荷
對一級負荷中斷供電,將可能造成生命危險、設備損壞、破壞生產過程,使大量產品報廢,給國民經濟造成重大損失,使市政生活發生混亂。
⑵ 二級負荷
對二級負荷停止供電,將造成大量減產,交通停頓,使城鎮居民生活受到影響等。
⑶ 三級負荷
不屬於一、二級負荷的其他負荷,如工廠的附屬車間、小城鎮等。
2. 保證良好的電能質量。
電能質量包含電壓質量、頻率質量和波形質量三個方面。電壓質量和頻率質量一般都以偏移是否超過給定值來衡量,我國規定,用戶供電電壓的允許偏移量是額定值的+5%~-7%,額定頻率是50Hz,允許的偏移量為±0.2~±0.5Hz。波形質量則以畸變是否超過給定值來衡量,所謂畸變率(或正弦波形畸變率),是指各次諧波有效值平方和的方根值與基波有效值的百分比。給定的允許畸變率常因供電電壓等級而異,例如,以380、220V供電時為5%,以10kV供電時為4%,等等。所有這些質量指標,都必須採取一些 手段予以保證。 對於電壓和頻率質量的保證,我國電力行業早有要求,並將其作為考核電力系統運行質量的重要內容之一。在當前條件下,為保證電能質量,需要增加系統電源的有功功率、無功功率,合理調配用電、節約用電,提高系統的自動化水平。保證波形質量,就是指限制系統中電流、電壓的諧波,關鍵在於限制各種環流裝置、電熱爐等非線性負荷向系統注入的諧波電流,或改進換流裝置的設計、裝設濾波器、限制不符合要求的非線性負荷等的接入等。
3. 保證系統運行的經濟性。
電能的生產規模很大,消耗的一次能源在國民經濟一次能源總消耗比重約為1/3,而且電能在變換、輸送、分配時的損耗絕對值也相當可觀。因此,降低每生產一度電所消耗的能源和降低變換、輸送、分配時的損耗,具有重要意義。煤耗率和線損率是考核電力系統運行經濟性的重要指標,所謂煤耗率,是指煤生產1kW.h電能所消耗的標准煤重,以g/kW.h為單位,而標准煤則是含熱量為29.31MJ/kg的煤。所謂線損率或網損率,是指電力網路中損耗的電能與向電力網路供應電能的百分比。
為保證系統運行的經濟性,應開展系統經濟運行工作,使各發電廠所承擔的負荷合理分配,在保證安全、優質供電的前提下,將單一電力系統聯合組成聯合電力系統,可以提高供電可靠性,減少備用容量,可更合理地調配用電,降低聯合系統的最大負荷,提高發電設備利用率,減少系統中發電設備的總容量,可更合理地利用系統中各種類型的發電廠,從而提高運行的經濟型。同時,由於個別負荷在系統總負荷中所佔比重的減小,其波動對系統電能質量的影響也將減小。
❸ 石化企業電氣設計時需要參考哪些標准規范
石化企業電氣設計時需要參考哪些標准規范:
做石化的電氣設計,有一本規版范一定要,GB50160-2008《石油化工企業設計權防火規范》,裡面有很多強制性規范。
其他就是一些基本的規范了,供配電系統設計規范,建築照明設計標准,低壓配電設計規范,建築物防雷設計規范,爆炸和火災危險環境電力裝置設計規范,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等涉及的規范太多了。
❹ 爆炸環境供電採用什麼系統
大多數石化企業生產裝置的單相供電系統基本上是基於TN-S系統,或者基於TN-C-S系統,電源進戶後N線與PE線絕緣隔離,N線不再與「地」(0電勢)有連接,戶內實際上也成為TN-S系統。目前大家對在爆炸危險環境2區下,該系統在分斷單相迴路時,N線是否也要分斷存在爭議。我們知道,在工廠動力配電系統中,一般採用TN-C系統,正常運行時其三相是平衡的,N線是不帶電的。然而這就很容易讓人誤解,認為TN-S系統中的N線等同於TN-C系統中的N線不會帶電,即使帶電也只是微電量,觸及N線沒有關系,不會對人造成危險。這是一種非常錯誤,也非常危險的想法,因為,在TN-C系統中,如果三相不均衡,N線也會帶電。根據規范,為防止電火花引起爆炸,防爆電器必須斷電後才能解體檢修,那麼分斷相線時是否也需要分斷N線? 我們首先分析一下在TN-S系統中N線帶有那些成分的電流。 第一種成分的電流是諧波電流。各種生產裝置里一般都設有各種各樣的直流電子設備和大量的熒光燈,他們產生的高次諧波電流除了會造成電源污染外,還會給N線帶來電流尤其是三次諧波電流。按理論分析發生的三次諧波電流會在N線上疊加,疊加後的電流是相當可觀的,有時N線上的三次諧波電流甚至會大於相線電流。因此,一般在照明迴路中採用四根芯線截面相等的電纜或電線供電。 第二種成分的電流是單相工作電流。N線上的這種電流和相線上的電流一樣大。隨著設備容量的變大,照度標准提高,單相工作電流也越來越大,這是不容忽視的。 第三種成分的電流是三相不平衡電流。這是大量存在的單相負荷供電系統中必然發生的現象。對於配電設計,要使三相負荷絕對平衡或幾乎平衡是很困難的,即使能夠做到,在系統實際運行中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含有大量單相負荷的供電系統中肯定會出現三相不平衡,而這種不平衡則是時間函數,不斷變化。因此N線上流過的三相不平衡電流是必須重視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TN-S系統供電就是針對三相負荷不平衡情況來制定的,否則就完全可以使用TN-C系統來供電。 由此可以肯定,上述三種成分電流混合後在N線上通過,其絕對值不會太小,另一方面N線上存在阻抗,導線越長阻抗越大,加上中間的一些連接點阻抗,N線上累積的阻抗不可忽視,尤其接近末端,阻抗更大,N線上的電流經過阻抗必然產生對地電壓降,而且不同的N線上有不同的電壓降,同一N線上的電壓降隨時間段變化,例如N線上某點流經的電流是250A,該點的阻抗只要0.2歐姆,就可以產生50V的電壓降(安全電壓36V,最大安全電壓50V),因此TN-S系統在正常運行時N線帶電,不僅可以產生電火花還有可能發生電擊危險。 鑒於上述一些情況,IEC規定TN-S系統正常運行過程中在斷開相線時,N線也必須斷開,而且還規定在分斷時,先分斷相線,再分斷N線;接通時,先接通N先,再接通相線,次序不可顛倒。 通過分析,可以認為在TN-S系統的單相迴路中必須安裝兩極開關,在分斷相線時,N線也必須分斷,斷開迴路後檢修時,可以防止人員觸及N線時發生電擊危險,也可以防止在碰觸N線時產生電火花引起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