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汽車線束插接器的檢測
1.防水連接器的檢測
測試防水連接器的導通性和電壓時,要求使用專用工具,以免造成連接器接觸不良或降低防水性能。切勿使用背面探針測試防水連接器,否則會造成端子腐蝕,降低電路性能。
測試技巧
如果斷開連接器進行測試,面向的部分是插孔的一側。選擇合適的探頭,不要太用力接觸端子。探針不應同時接觸兩個或多個端子,否則可能會損壞電路並引起電氣火災。
如果面對的部分是引腳的一側,當測試一個端子時,不要用其他端子接觸探針。
如果需要拉線束,要輕拉,不要讓端子脫離連接器。
當發現連接器端子結合不良時,可以拆下連接器座上的端子,拔出導向件,然後修理連接器端子。
2.公共連接器的檢測
測試常用連接器的導通性和電壓時,可以直接用背探針法測試。但是,在測試時,注意不要刺破或折斷電線,也不要接觸其他端子的電線,如下圖所示。
3.連接器端的拆卸
按下鎖定裝置,將連接器拉開。在按壓鎖緊裝置之前,不要猛拉電線,以免損壞連接器和電線。
將1.4毫米寬的螺絲刀插入連接器,用螺絲刀輕輕抬起座中的導電片,拔出端子。
❷ 汽車線束布置注意事項
隨著現代汽車安全性、舒適性及環保要求的不斷提高,汽車上的電路數量與用電量顯著增加,從而使大量線束在有限的汽車空間中如何更有效合理布置已成為汽車製造業面臨的問題。本文以汽車線束布置為中心,對汽車線束布置注意事項作概要介紹。
一、線束固定點布置合理,固定可靠
(1)根據線束在整車上的實際安裝位置,為了避免線束的低垂、移位,考慮線束的重量、固定方式和固定位置的方便性,線束必須有足夠、合理的固定點和固定方式進行固定。
(2)據線束的走向、車身的具體形狀設置固定點,在沒有支點的直線距離上兩固定點間距一般不大於300mm;在鈍角拐點位置可布置一個固定點;在直角拐點需布置兩個固定點;銳角拐點在線束中避免出現。
(3)據線束的形狀、外徑大小選擇固定卡扣的類型和大小,並滿足承受線束重量的需要。
(4)在和其它線束、電器件連接的插接件位置,在插接件前不大於120mm的合適位置,考慮設置固定點。
(5)考慮在支點位置的干線上設置固定點,固定點距離支點不大於100mm。
(6)在固定卡扣的安裝方向上,必須有足夠的空間以方便卡扣的安裝、拆卸。
二、外觀整齊、成束配置
(1)線束布置應沿邊、沿槽(車身上設計的走線槽),避免線束直接承受壓力。駕駛室內不得有線束外露;在可以觀察到線束的位置,如:機艙部位,設置醒目的吸引點或醒目的顏色,在此安裝的線束不突出、不顯眼。
(2)排列方式在投影方向上,按橫平豎直的棋盤式排列,避免斜線布置。
(3)與管路的間隙均勻,與周圍零部件的間隙合理。
三、線束避免與周圍部件干涉
(1)不直接和車身銳邊接觸,一要留有間隙,二要增加保護避免車身銳邊損壞線束外部絕緣層,導致短路事故;
(2)安裝在振動或運動部件上時,應視實際情況預留長度。此預留長度根據部件振動幅度、運動件的最大運動行程確定。保證預留長度能夠不使振動在線束上轉遞、不使線束承受拉力。線束長時間承受振動傳遞或拉力則可能導致線束內部接點/插接件端子間出現虛接現象。如:發動機線束和發動機艙線束的連接。
(3)與運動零部件之間的間隙應大於25mm,如:雨刮電機的導線和連桿的間隙。
(4)與排氣歧管之間的距離應大於50mm。
(5)與發動機處溫度大於150℃的零部件距離大於50mm。
(6)不與燃油管路、制動管路使用相同的固定點。
(7)不與燃油管路、制動管路交叉或接觸。尤其是在線束連接部位和油路連接部位,避免線路表面破損短路和油料蒸發密度等條件均達到一定條件時引起火災。
四、防電磁干擾性
(1)音響線束必須有防電磁干擾措施,確保音響系統等採集信號的信噪比,使之能夠正常工作。
(2)發動機控制模塊信號線、儀表信號線、ABS信號線、氣囊信號線必須有防電磁干擾措施( 如採用:雙絞線、屏蔽線等),確保各個系統能夠正常工作。
(3)避開零部件電磁干擾源,如:將一些信號線的位置布置到盡可能離干擾源:電喇叭、點火線圈、電機類用電器等較遠的位置。
(4)感測器信號電源線應避開大電流零部件的電源線,其間隔應大於300mm,以免信號受到干擾。
(5)合理布置用電器,縮簡訊號線的長度。
(6)一些關鍵系統、重要系統的接地線單獨布置在一位置,避免受到其它接地線的干擾。如:安全氣囊系統、ABS、ECU發動機控制系統和音響系統等均為系統內施行雙線制,整個系統採用一個接地點。
(7)在容易受到干擾位置的用電器外殼上,增加屏蔽接地。
五、考慮裝配工藝性、維修工藝性
(1)裝配時不要把線束拉的太緊(尤其在橫向布置線束),避免行駛車輛在顛簸狀態下,引起線束固定點位置錯動,導致兩固定點之間距離瞬間增大,從而拉長線束造成線束內部接點拉脫/虛接、導線參數變化,甚至拉斷導線。
(2)線束裝配後,周圍要有足夠的間隙通過,保證不被其它部件壓到、不被其它部件及其緊固件擠碰。避免線束絕緣層被夾斷、磨損或破裂引起接地等故障。
(3)不在臨近位置布置型號和顏色均相同的插接件。避免裝配過程中出現誤插,損壞線束和用電器。
(4)插接件布置在容易發現的位置、布置在手和工具容易操作的位置。為了便於檢查、維修,需要按照實際裝配情況考慮電器件所帶導線的長度。如果電器件安裝在表面易操作的位置,可以省去導線直接將插接件連接到部件上;若電器件安裝位置比較隱蔽,且後期維修拆卸困難時,可以按照需要將電器件所帶的導線長度適當增加,使插接件的布置在便於檢查、維修的位置。
(5)發動機裝配後插接件應要很方便的連接,在此主要是指發動機線束和發動機艙線束、發動機控制器ECU的連接。由於發動機在工作狀態下處於狀態振動,為了使發動機線束和機艙線束、ECU連接可靠,不但需要適當增加發動機線束的長度(一般增加長度不小於50mm),還需要在發動機線束端的插接件前100mm左右增加一個固定點,將其固定在車身上以避免發動機振動的傳遞,導致插接件松動、端子虛接。
(6)插接件和線束可以很容易的通過車身的過線孔,方便裝配、節約安裝時間。
(7)線束如從駕駛室內向室外通過鈑金孔,外部線束必須低於過線孔,避免在線束上滴、灑液體後,有進入室內的可能。
(8)四門線束和座艙線束連接時,車門上過線孔低於車身側圍上過線孔。如門線束膠套上有液體,只有可能進入車門而不能進入駕駛室。
(9)在儀錶板處安裝的電器裝置:組合儀表、開關面板、空調面板和音響系統及顯示屏等與儀錶板線束連接的插接件接頭,應按實際需要預留足夠的長度。根據電器裝置的安裝深度、插座的位置、插座開口方向和電器件裝配後的後部空間,按照操作的方便性,適當增加線束上接頭的預留長度。
以插接件位置在電器裝置的中間位置,為例:
預留長度L=電器裝置安裝深度h+電器裝置面板寬度0.7B+100(mm)
其中:電器裝置安裝深度h—指電器裝置裝配完成後,外部裝飾面到
內部電器裝置連接插座的距離;
電器裝置面板寬度0.7B--指電器裝置前部裝飾面高度的0.7倍。
(10)四門開關線束的預留長度、室內頂棚上的頂燈及開關線束接頭的預留長度,也參照儀錶板處安裝的電器裝置的計算方法計算。
(11)音響天線線束的長度確定同樣需要考慮裝配時預留足夠長度。
(12)其它對插的線束接頭,考慮線束拆卸方便的需要預留長度。對於電器件安裝在表面位置、安裝在座椅下部(翻開座椅可以操作)、付儀錶板下(拆下付儀錶板可操作)或兩線束總成對插等情況,可不預留長度,參照實際測量結果和插接件參數設計即可。
(13)需要考慮在插接件的插接方向,必須留有大於兩倍插頭對插方向長度的空間。
六、其他注意事項
(1)和振動或運動件連接的插件要有固定,避免振動在線束上的傳遞,導致線束內連接點及插接件內端子的虛接。
(2)考慮汽車碰撞時,線束不能受到擠壓。線束擠壓破裂,內部短路會瞬間引起火災,對駕乘人員造成進一步傷害。
(3)插件不要直接和雨水等外界環境接觸、不要和油類接觸、不要布置在雨水聚集區域或汽車外部,必須布置在上述區域時要採用防護措施。採用防水插件使用膠塞或膠套、在插件內添加凡士林等方法,避免插件內進水使端子表面氧化。
(4)必須保證線束上橡膠件的可靠性。線束過孔膠套必須安裝可靠,在正常使用情況下,膠套不能脫離安裝位置。
(5)使用金屬卡扣時,必須在卡扣上設置塑料或橡膠保護。
(6)在車輪處、地板下面的線束,需要增加相應的防護。避免在越野、沙石路或冬天冰雪路面上行駛,飛濺起堅硬的石頭、冰雪塊將線束打爛。
(7)保險絲和繼電器更換的方便性,使用頻率高的用電器,其保險絲和繼電器在保險絲盒內的位置布置在易尋找、易操作的位置。
七、蓄電池正極、負極保護
(1)蓄電池正極端子和蓄電池蓋板或發動機蓋之間必須留有不小於20mm的間隙,避免短路,引起蓄電池瞬間大電流放電造成蓄電池爆炸。
(2)蓄電池正極端子必須設置絕緣塑料保護罩或其它不易變形的保護措施,同時保證保護措施不易脫離。
(3)蓄電池正極電纜和運動部件的間隙必須在25mm以上。
(4)蓄電池正極電纜在可能情況下,要設計的短一些。
(5)起動機正極必須使用塑料保護罩。
(6)蓄電池負極必須固定於車身,負極固定必須使用螺栓或螺母,然後發動機和變速箱本體分別單獨搭鐵車身。
八、接地線布置
(1)接地點布置在底盤或車身結構件上,即:布置在大一點的構件上,這樣構件大、導電截面大、壓降小,不會出現較大的、明顯的接地點壓差,影響迴路內用電器的正常工作。
(2)接地點不要布置在雨水聚集區域或車外,避免接地點被腐蝕後接觸不良。
(3)蓄電池接地在靠近蓄電池最近的鈑金構件上;
(4)避免在車門上布置接地線的搭鐵點(由於車門和車殼的連接為鉸鏈連接,為避免接觸電阻增加、壓降增大)。
(5)不要在接地點位置塗漆,避免接觸不良。
九、線束及保險絲盒的散熱
(1)使用頻度高、工作時間長、負載電流大的用電器,其電源導線盡可能不要在一起布置,綜合考慮外部包紮方式。線束內部溫度升高到一定溫度,導線外部絕緣層會發生塑性變形、粘結等現象,甚至引起短路。
(2)使用頻次高、工作時間長、負載電流大的用電器,其熔斷器、繼電器布置時適當增加相互間距離,或和使用頻次低、短時間工作、負載電流小的熔斷器、繼電器間隔布置。避免熱量聚集,造成局部溫度上升,降低性能和壽命。
❸ 賓士c200儀表盤出現碰撞預防輔助系統增強版 停止使用
碰撞預防輔助系統增強版停止運作,可能是感測器碰壞或者故障,需要檢查一下雷達是不是臟了,還有就是在洗車的時候攝像頭感應器是不是被沖壞。去做個升級。
在交通暢通的情況下, 如果本車與前車之間的車距使行駛所需時間小於0.8s, 且這種危險的車距保持3s 以上( 例如車速為100km/h,車距約為22.2m 時),僅通過視覺方式輸出靜態車距警告。
系統組成是:
1、監測元件,採用雷達、激光、聲納等感測技術檢測出本車速度、前車速度及兩車間距;
2、信息處理中心,電腦對兩車距離以及兩車的瞬時相對速度進行處理後,判斷兩車的安全距離,如果兩車車距小於安全距離,信息處理中心就會發出指令;
3、執行機構,將信息處理中心發來的指令進行實施,發出警報,提醒司機剎車。如司機沒有執行指令,執行機構將採取措施,比如關閉車窗、調整座椅位置、鎖死方向盤、自動剎車等。
❹ 汽車線束的測試標准有哪些
汽車線束的測試標准標准主要是QC/T29106《汽車低壓電線束技術條件》及各企業的企標。
試驗度項目大概有:檢驗端子與導內線或導線接點的壓接品質、接點的防水性能容、線束的耐高低溫及濕熱性能、耐鹽霧性能及耐振動性能。
(4)線束檢測模塊防錯裝置擴展閱讀:
汽車線束檢測注意事項:
1、裁線是否符合要求
檢查電線的尺寸是不是符合相關的要求,型號正不正確。切口一定要整齊,不能劃傷電線,並且電線不能有臟污的情況發生。
2、編組處理是否整齊
檢查修剪是不是整齊,尺寸對不對,在修剪編組的時候不能劃到芯線。
3、剝外皮是否整齊
檢查剝皮口是不是整齊,剝皮的尺寸對不對,不能剝傷編組絲以及芯線剝傷,有沒有剝斷銅絲;在半剝的時候絕緣體一定不能脫落。
4、套收縮管尺寸是否對
仔細檢查收縮管的型號以及尺寸是不是正確。
5、預備焊錫溫度是否合適
檢查錫爐的溫度對不對;在預備焊錫之前要把芯線和銅絲整理好,檢查有沒有彎曲、分叉和打折的情況。
❺ 汽車線束怎麼預防端子開口大問題
1、 迴路線轉運,端子增套保護杯
迴路壓接後的端子會經過周轉,周轉過程中存在磕碰擠壓,造成端子被擠壓變形,因此需套保護杯來進行防護。保護杯口徑有30、40、50、70、80mm,深度最大有160mm,我們根據實際狀態靈活選擇不同型號的保護杯。
2、護套分裝工位料架增加防落地保護兜
有些汽車線束的迴路線尺寸偏長,像底盤線束,最長迴路可達到6090mm,在護套分裝工位,易出現拖地情況,料架增加保護兜,可有效防止端子拖地,減少了端子被踩風險。
3、電測台電檢治具需有防歪格柵
電測工位是檢驗線束導通的關鍵工位,電測台的監控與維護也非常重要,電測台上的檢測模塊有防歪格柵,可有效防止對插過程中的不對正,造成公端子被對頂變形。
❻ 天津精益線束關於作業插錯原因以及對策
預裝或者總裝插錯在所難免,一方面應該加強工人對此現象所產生的不良後果認識,了解其重要性,多多培訓,可以適當加以處罰來減少此現象的發生,第二可以在預裝圖或者總裝圖上進行防呆防誤的特殊標示,對於經常出現錯誤的地方進行特別管控,第三可以適當做一些類似的工裝輔助工人,防止其插錯,比如可以做預裝模塊,在每個孔位的上面做出顏色標記,防止插錯。第四,增加外檢巡檢,增強工人自檢意識,一些EXU之類的護套建議讓老工人做,因為其造價高,返修可能對護套造成損壞,所以盡量少讓新人做這些。
❼ 線束的檢測
線束的標准主要通過計算它的壓接率,壓接率的計算需要通過專門的儀器,由蘇州歐卡光學儀器廠研發的線束截面標准檢測儀,是專門用於檢測線束壓接是否合格的最有效的檢測儀。主要通過,切割、磨拋、腐蝕、觀測、測量、計算這樣幾個步驟完成。
❽ 汽車線束裝配注意事項
汽車線束是汽車電子電氣系統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整車故障的多發環節。如何在設計過程中提高汽車線束工作的可靠性,降低整車故障率,保證發生故障時在最短的時間內排除故障,成為汽車電氣系統設計中關注的焦點。下面我給大家帶來汽車線束裝配注意事項,歡迎大家閱讀。
在對汽車線束進行三維走向設計時,一定要充分結合車身飯金、車架等線束依附體的具體情況對整車電氣件進行綜合全面的考慮。進行線束布置設計的同時也要考慮線束固定問題,根據飯金件結構、整車機械結構確定固定方式以及固定點的數量;控制器較多且需集中布置的情況下,對控制器的布置也要著重考慮。
1、易於裝配
在汽車線束布置裝配性方面主要側重考慮兩方面內容:線束本身易於裝配;線束固定結構易於裝配。
1.1、線束總成本體易於裝配
汽車線束布置時要考慮盡量不給整車裝配過程增加過多工序,對於整車的不同區域可採用分裝方式,如儀錶板、車門、頂棚、左右車身等。並且在設計過程中有針對性地考慮不同區域的特點,所設計的線束走向不得影響其他整車零部件的裝配;在線束過孔時,所需過孔的外包絡直徑最大的插接器,其直徑一定要小於飯金孔直徑,否則會造成線束無法穿過。
1.2、線束固定結構易於裝配
在設計線束固定方式及固定結構時一定要考慮裝配性,不能在追求固定可靠的同時給裝配過程增加過多工序,根據實際設計經驗總結出以下注意事項。
1)、盡量採用簡潔的固定方式,尤其對於空間狹小區域,如車門內走線、白車身與內飾間走線,由於其空間狹小,盡量採用塑料卡扣或膠帶固定。
2)、過孔橡膠護套應設計成在小於100 N安裝力的情況下,即可完全裝配於飯金孔內。
3)、對於需要用手指壓裝的固定件,操作力為45 N ;用手壓裝的固定件,操作力為75 N。
4)、在線束固定結構以及相關功能盒體設計過程中,盡量採用常用的標准件,並且標准件種類盡量少,通過前期設計減少裝配及維修中專用工具的使用。
5)、對於裝配時插接器或線束固定結構需要穿過駕駛室的情況,其緊固件如果採用普通六角螺母和螺栓,一個人很難獨立完成,此時一般考慮採用焊接螺母或自攻釘進行固定。
6)、線束的固定孔要盡可能開在結構件的平面區域,在曲面上固定時,最好在結構件上做出小平面。
7)、在進行電氣線束布置時,盡可能考慮大總成模塊化裝配,提高生產線裝配速度。如變速器線束、發動機線束分別裝配到變速器與發動機本體上,之後作為整體裝配到底盤上。
2、良好的可維護性
在整車電氣線束布置時,要重視售後維護環節。良好的可維護性體現在出現電氣系統故障時,在最短的時間內將故障排除,以及進行故障排除時避免維修操作對其他部件造成損壞。如果線束或電氣件出現問題,拆卸要簡單,同時拆卸時不影響其他無關的零部件,否則就會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浪費,增加維修時間。因此,要保證整車電氣系統具有良好的可維護性,電氣線束布置時要考慮到以下幾個方面。
1)、線束插接件盡可能布置在觸手可及的地方。
2)、線束插接件如果只能用單手插拔,其對插端要被可靠固定。
3)、同一部位的插接件要用顏色、大小、內部定位等方法進行區分,防止錯插。
4)、插接件末端的線束應該預留一定的長度,以便於插接件的插拔:對於開關端的線束建議預留80~100 mm,組合儀表、音響、空調面板、熔斷絲盒等維修率比較高的電器件,其後端線束根據總成安裝位置預留到容易插拔的長度。圖3為某越野車儀錶板功能開關線束,為便於功能開關拆卸、維修,在進行此處線束設計時,將功能開關分支預留了100 mm的餘量。
3、線束具有良好的可靠性
線束如何可靠工作也是汽車電氣線束布置時需要著重考慮的問題,主要通過採取增加線束覆蓋物對線束本體進行防護、對線束通過飯金孔處進行可靠防護、增加線束固定支架、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量減少線束分段等措施,提高線束一工作的可靠性。
1)、線束穿過飯金孔時,通過增加過孔護套避免金屬件對線束的磨損。
2)、線束越過飯金件時,為了避免飯金件邊緣對線束造成磨損,考慮採用異型扎帶或在飯金件上增加橡膠條做防護。
3)、線束布置應沿邊、沿槽,防止線束直接承受壓力。
4)、電線束尺寸應符合QC/T 29106的規定,其中電線束基本尺寸極限偏差取值如表1所示。
5)、線束直徑過大需要彎折一定角度時要預留足夠空間,一般線束彎折半徑要大於線束直徑的兩倍,此問題在直頭插接器根部要重點考慮,以免彎折空間過小對線束及插接器造成損壞。
6)、所有布置在運動件附近的線束,與運動件間應至少留有50 mm間隙。
7)、兩個相對運動件上的線束,必須被固定到每個運動件上。
8)、運動件、開閉件(如車門)、間的線束要留足最大開度的.長度,並考慮在部件最小開度時的堆積空間和固定方式。圖4所示為某款輕型車車門與白車身間線束過渡情況,在進行該線束設計時要考慮車門的最大開度,並根據車門最大開度時車門與白車身間距離確定線束長度,線束長度確定後需要驗證車門關閉時車門與白車身間隙大小,為避免關閉車門對線束護套及線束造成擠壓,可在車門或白車身對應位置區域做下凹處理。
9)、一段長線束相鄰固定點間距離不能大於300 mm,當車體結構不能保證時相鄰固定點間距離最大不能超過400 mm。
10)、線束彎曲處,彎曲點前後均應設置固定點。
11)、飯金結構件不允許開孔時,可考慮熔焊卡條或焊接凸起支架及凸焊螺栓(卡柱)、進行線束固定。
12)、需要在外面連接電器件插接件且需再塞回固定的線束,除為保證線束維修性而留足拉出操作時需要的長度,還要考慮固定後的線束堆積空間和線束固定方式。
13)、設計時線束分支必須有足夠的鬆弛度(大於線束最小長度25 mm)、,使其不對所連電器件產生預應力。
14)、由於車輛差異化,裝配時暫未用到的線束分支,按照100~200 mm理順後按圖5所示固定在主幹線或支架上,捆紮線束時最小彎曲半徑不能小於線束直徑的2倍。比如某越野車底盤線束備胎升降開關分支的處理,由於該車備胎升降開關布置在車廂上,因而在進行底盤裝配時需要將該段線束可靠捆紮於底盤線束主幹上。
15)、根據線束位置不同、工況不同,設計不同的線束防護形式,如車門線束以及內飾板內部的左右車身線束,由於空間狹小,一般考慮採用膠帶防護;底盤與車體接觸較多,且暴露在室外,一般採用具有防水性能的閉口波紋管防護;在整車溫度較高部件(如發動機等)、附近布線,需要採取隔熱措施。
4、電氣迴路盡可能縮短
電氣線束迴路一定要盡可能縮短。考慮好拆裝工藝後,就要考慮怎樣才能盡量縮短電線迴路,因為較短的迴路有以下幾點優勢:
①線路段消耗電壓低,電壓就可以匹配到電器件上,它們相應的信號強度較高;
②減輕整車質量;
③降低線束成本。
5、線束分段設計要慎重
有些時候為了實現裝配的工藝性,在進行汽車電氣線束三維設計的時候可能會將原本可以是1段的線束分成2段,這樣就勢必增加線束插接件,在進行分段設計時針對插接件的增加一定要考慮以下幾個問題。
1)、線束上總的電壓降增加,電器件上的信號強度衰減。
2)、插接件的增加,勢必會造成電氣連接的不可靠連接點增加。
3)、為了固定增加的插接件,勢必要增加支架或考慮其他固定方式。
4)、增加電線束組裝工時和物料成本。
鑒於以上幾點,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可能減少線束分段,採用貫穿式線束設計。
❾ 德龍x3000電器原理
德龍新M3000車型根據電器組成結構,可將全車電路分為電源部分、鑰匙開關部分、起動電路部分、喇叭、空氣乾燥器、信號燈部分、儀表部分、燈光部分、排氣制動、駐車制動、後視鏡加熱、曖風、雨刮、車速表、預留介面、照明、收放機、差速鎖、掛車插座、巡航、油門、故障診斷、發動機感測器、進氣加熱、診斷介面、空調、車下啟動、多態開關、輔助遠光燈、電動玻璃升降器等。
❿ 比亞迪宋bcm位置
BCM位於駕駛員左上方的黑盒子里。Bcm是指車身控制模塊,主要用來控制車上的很多電器設備。車身控制模塊的主要功能包括電動門窗控制、中央門鎖控制、遙控防盜、照明系統控制、電動後視鏡加熱控制、儀表背光調節、電源分配等。在汽車工作過程中,車內不同設備的功能由車身控制模塊協調,車內部分設備綁定電子架構的bcm。這樣,減少了必要的插入式連接和電纜線束的數量,同時提供了最大的經濟性和可靠性。值得一提的是,車身控制模塊可以降低汽車的整體能耗。如果汽車的某個部件出了問題,車身控制模塊可以在驗車時提供診斷界面。車身控制模塊可以控制汽車的燈光。當車身控制模塊檢測到小燈電路對地短路或電路電流過大時,會自動開啟保護功能,防止汽車電路因電流過大而燒壞。汽車雨刮器電路復雜。使用控制模塊後,可以節省汽車線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