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② 如圖是實驗室制氨氣的裝置圖,請回答:①寫出實驗室製取氨氣的化學反應方程式:______②收集氨氣用______
(1)2NH4Cl+Ca(OH)2=加熱=CaCl2+2NH3↑+2H2O
(2)向下排空氣法
(3)鹼石灰
(4)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
(5)氨氣逸出,污染環境
①實驗室用氯化銨和鹼石灰反應製取氨氣,即鹼與鹽反應生成新鹼和新鹽,化學方程式為:2NH4Cl+Ca(OH)2=加熱=CaCl2+2NH3↑+2H2O。
②應為氨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小,所以要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氨氣。
③反應過程中會產生水,使氨氣中混有水蒸氣,可用鹼石灰吸收水蒸氣,但是不能用氯化鈣和無水硫酸銅,因為它們均與氨氣反應。
④檢驗氨氣是否集滿,可以利用氨氣的水溶液顯鹼性,即用「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也可以用氨氣遇濃鹽酸產生白煙,即「用蘸有濃鹽酸的玻璃棒放在瓶口,產生白煙」。
⑤在收集氨氣時氨氣溫度比空氣溫度高,收集的氨氣的濃度小,容易逸出,因此在瓶口塞一團棉花,目的是防止氨氣逸出,污染環境,一般利用浸有稀硫酸的棉花團堵住試管口。

(2)nh4no3實驗裝置圖擴展閱讀:
氨氣的化學性質:
(1)跟水反應,氨在水中的反應可表示為:NH3+H2O=NH3·H2O
(2)跟酸反應,NH3+HNO3===NH4NO3,2NH3+H2SO4===(NH4)2SO4
(3)在純氧中燃燒,4NH3+3O2==點燃==2N2+6H2O
(4)催化氧化,4NH3+5O2=催化劑加熱=4NO+6H2O,該反應是放熱反應,是工業制硝酸的第一步。
(5)與碳的反應,NH3+C=加熱=HCN+H2(劇毒氰化氫)
(6)液氨的自偶電離為:,2NH3==(可逆)NH2+ NH4K=1.9×10^-30(223K)
(7)取代反應取代反應的一種形式是氨分子中的氫被其他原子或基團所取代,生成一系列氨的衍生物。另一種形式是氨以它的氨基或亞氨基取代其他化合物中的原子或基團,例如:
COCl2+4NH3==CO(NH2)2+2NH4Cl
HgCl2+2NH3==Hg(NH2)Cl+NH4Cl
這種反應與水解反應相類似,實際上是氨參與的復分解反應,故稱為氨解反應。
③ 圖是模擬工業制硝酸原理的實驗裝置.先用酒精燈對硬質玻璃管里的三氧化二鉻加熱,然後把空氣鼓入盛有濃氨
(1)氨氣具有還原性,在催化劑作用下可與氧氣反應被氧化為NO,反應為4NH3+5O2
催化劑 | .
④ 某課外小組在實驗室制備氨氣,並進行有關氨氣的性質探究.(1)該小組同學設計下圖所示裝置探究氨氣的還
(1)①氨催化氧化的產物是一氧化氮和水,是工業生產硝酸獲得一氧化氮的一步反應,化學方程式為4NH3+5O2 催化劑 | .
⑤ (1)用如圖所示裝置研究「活性炭吸附能力與溫度變化的關系」.將NH4NO3固體加入到水中攪拌,觀察到兩側
(1)①硝酸銨溶於水熱從而使得試管中的氣體溫度降低,壓強減小,在外界版大氣壓的作用下,兩側玻權璃管中液面上升.故填:減小. ②NH4NO3固體溶於水吸收熱量.故填:吸收. ③由實驗現象可知,左圖是個對比的實驗,因為在同樣降溫的情況下,氣體的體積因為降溫而產生的液柱上升應該是一樣的,既然原本活性炭的存在導致液面明顯上升,就說明在溫度降低的情況下,活性炭吸附氣體的能力隨溫度降低而增強.填:降低. (2)Ⅰ.稱量樣品時,應把樣品放在托盤天平的左盤里.故填:左; Ⅱ.當再滴入鹽酸時不再產生氣體,表明①中反應已進行充分,故填:滴入鹽酸時不再產生氣體. Ⅲ.過濾中發現濾液出現渾濁,應重新進行過濾,故填:重新過濾. Ⅳ.整個實驗過程中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燒杯、膠頭滴管、漏斗、玻璃棒、乾燥器等,故填:漏斗. Ⅴ.通過上述實驗測得的銅的質量為(c-b)g,故銅的質量分數為: ×100%; Ⅵ.如果沉澱不進行洗滌,則會使得實驗結果偏大.故填:洗滌沉澱.
⑥ (1)如圖所示裝置研究「活性炭吸附能力與溫度變化的關系」.未加物質時兩側玻璃管中液面高度相同,將NH4
(1)①硝酸銨溶於水吸熱,從而使得試管中的氣體溫度降低,壓強減小,在外界大氣壓的作用下,兩側玻璃管中液面上升; 故答案為:減小; ②NH4NO3固體溶於水吸收熱量; 故答案為:吸收; ③由實驗現象可知,左圖是個對比實驗,因為在同樣降溫的情況下,氣體的體積因為降溫而產生的液柱上升應該是一樣的,既然因為活性炭的存在導致液面明顯上升,就說明在溫度降低的情況下,活性炭吸附氣體的能力隨溫度降低而增強; 故答案為:降低; (2)a、根據銨鹽遇鹼性溶液會生成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氨氣;而取少量晶體加入濃燒鹼溶液,加熱,有刺激性臭味的氣體生成,說明該物質中含有銨根離子,反應生成了氨氣;而氨氣溶於水顯鹼性,可用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檢驗; 故答案為:在試管口放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 b、依據實驗現象分析確定該物質的組成; ①取少量晶體於試管中,加熱,晶體全部消失,說明該氣體受熱易分解,且無固體生成; ②取少量晶體加入稀鹽酸,有氣體生成,通入石灰水,變渾濁;說明該物質中含有碳酸根或碳酸氫根; ③取少量晶體加入濃燒鹼溶液,加熱,有刺激性臭味的氣體生成,說明該物質中含有銨根離子; 根據以上分析可推測該物質為NH4HCO3、【或(NH4)2CO3】; ①中發生的反應是碳酸氫銨受熱分解生成氨氣、水和二氧化碳,或碳酸銨受熱分解生成氨氣、水和二氧化碳; ②中發生的反應是碳酸氫銨或碳酸銨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銨、水和二氧化碳; 故答案為: NH4HCO3、【或(NH4)2CO3】; ①NH4HCO3 △ | .
⑦ 某小組同學欲探究NH3催化氧化反應:4NH3 + 5O2= 4NO + 6H2O,按下圖裝置進行實驗。
(1) Na2O2 (2)NH4NO3 (3) ①NaClO3 ②ab 解析(3)① 2NaClO3=加熱=2NaCl + 3O2(^) ② 乙中有白煙(NH4NO3),關鍵是吸收水或氨氣,a能吸收水分,b能吸收氨氣又能防倒吸。
⑧ 某課外活動小組利用下圖裝置進行氨的催化氧化實驗.圖中鐵架台等裝置已略去.氣唧是一種可用手擠壓向體系
(1)①銅絲能長時間保持紅熱,說明氨的催化氧化反應是放熱反應,反應放出的熱量給銅絲持續加熱;氨氣與氧氣反應生成一氧化氮和水,其反應方程式為:4NH3+5O2 催化劑 | .
⑨ 用圖11所示裝置研究「活性炭吸附能力與溫度變化的關系」。將NH4NO3 固體加入到水中攪拌,觀察到兩側玻璃管
1、試管壓強減小,玻璃管液面上升。 2、NH4NO3固體溶於水,吸收熱量。 3、活性炭吸附水蒸氣的能力隨溫度降低而增強。 原因: 1、試管液面上升,說明試管內壓強降低,因此液面才有可能上升。 2、NH4NO3溶於水,吸收熱量,是因為當玻璃管液面上升時,說明試管內壓強降低,密封容器中,氣體壓強與溫度成正比,因為壓強是降低的,因此判斷其是溫度降低。 3、活性炭試管在隨溫度降低時,壓強更低,說明其在低溫時吸附能力更強。
與nh4no3實驗裝置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什麼是機械感
發布:2025-09-14 01:29:43
瀏覽:329
小米插件工具箱
發布:2025-09-14 00:26:12
瀏覽:985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