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實驗室檢驗氣瓶是否漏氣,什麼時候該換氣
1 請不要試著去關閉減壓閥觀察瓶內壓力是否下降來判斷是否漏氣,不安全。操作性不強。
2 檢查是否漏氣很簡單,用點肥皂水或者洗衣粉加點水,塗在介面處,觀察是否有氣泡即可,適合裝了減壓閥的氣瓶或者沒裝減壓閥備用的氣瓶。
3 什麼時候要換氣,沒有一個標准,要根據你的實際需要的壓力而定。例如你需要的壓力是0.5MPa,減壓閥的第一個表壓力快接近0.5的時候,就該換了。
4 記住,氣瓶里的氣不能全用完。
2. 怎樣檢查裝置氣密性(檢查裝置氣密性的方法)
不同儀器有不同的方法:
1、空氣熱脹冷縮法 。
要檢查裝置是否漏氣,應先把導氣管的一端浸入燒杯或水槽的水中,用手緊握試管或用手掌緊貼燒瓶的外壁。若導管口就有氣泡冒出。把手移開,冷卻後,導管內有一段水柱流入,則表明裝置氣密性良好。
2、注水法適用於檢查啟普發生器或類似於啟普發生器的裝置。首先關閉排氣導管,從頂部漏鬥口注水,當漏斗下端被水封閉後再注水,水面不下降,表明裝置氣密性好;如果水面下降,表明裝置氣密性差。
3、外接導管浸水法 在裝置的尾端導氣管上外接一段橡皮管和20~30cm長的玻璃導管,導管浸入試管內的水中,水進入導管一段高度後不再進入,內外液面高度差較大,把試管上下移動幾次,仍然如此,表明裝置氣密性好;如果水進入導管很多,液面高度差很小,表明裝置氣密性差。
4、滴定管壓氣法 取一支25mL滴定管,下端與橡皮管連接,橡皮管變曲成U形與裝置的尾端導管連接,滴定管內裝滿水。打開滴定管開關,水面下降一段距離後就停止不動,表明裝置氣密性好;如果水面一直下降不停,表明裝置氣密性差。
5、滴定管抽氣法 取裝水的一支25mL滴定管,其上端通過單孔橡皮塞和橡皮管與裝置尾端導管連接。打開滴定管的開關,如果水面下降一段後就停止不動,表明裝置氣密性好;如果水面一直下降,表明裝置氣密性差。
氣密性檢驗的原則是,先讓裝置和附加的液體(一般指水),構成封閉的整體,改變這個整體的溫度,導致壓強的變化,來判斷氣密性好壞,由於裝置的不同,檢驗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3. 如何檢驗實驗裝置是否漏氣
要檢查配有燒瓶的實驗裝置是否漏氣,首先應將裝置連接好,把導氣管口的一端浸入水裡,用手心緊貼燒瓶外壁,發現導管口有氣泡冒出;把手移開,一會兒,導管里形成一段水柱,則可判斷該裝置不漏氣.
4. 化學實驗如何檢查漏氣
要檢查的實驗裝置是否漏氣,首先應將裝置連接好,把導氣管口的一端浸入水裡,用手心緊貼燒瓶或試管外壁,發現導管口有氣泡冒出;把手移開,一會兒,導管里形成一段水柱,則可判斷該裝置不漏氣。
5. 一般是怎麼檢查裝置是否漏氣
要檢查配有燒瓶的實驗裝置是否漏氣,首先應將裝置連接好,把導氣管口的一端浸入水裡,用手心緊貼燒瓶外壁,發現導管口有氣泡冒出;把手移開,一會兒,導管里形成一段水柱,則可判斷該裝置不漏氣.、
常見的有三種方法,對不同的裝置: (1)要檢查裝置是否漏氣,應先把導氣管的一端浸入燒杯或水槽的水中,用手緊握試管或用手掌緊貼燒瓶的外壁。如果裝置不漏氣,試管或燒瓶里的空氣受熱膨脹,導管口就有氣泡冒出。然後把手移開,過一會兒,待試管或燒瓶冷卻後,水就從燒杯或水槽中升到導氣管里,形成一段水柱,則表明裝置不漏氣。;; (2)啟普發生器氣密性的檢查方法是,先將導氣管上的活塞關閉,然後往球形漏斗內注入水,使水面不僅超過球形漏斗漏斗頸的下端,要使漏鬥嘴全部浸沒水中,而且要使球形漏斗內的液面高出球形漏斗外的液面,在球形漏斗內形成一個凸起的水柱。放置2min至3min,如果水柱不下降,則說明啟普發生器不漏氣。 (3)夾緊彈簧夾,向長頸漏斗中加入一定量的水,一會兒,長頸漏斗中液面不下降,表明裝置不漏氣。因為只要裝置不漏氣,原來存在於錐形瓶中的空氣就不可能消失,始終具有一定的氣壓,導致所加入的水不能不停地進入瓶中,所以,一會兒,長頸漏斗中的液面將不再下降。
6. 摩爾氣體常數的測定中為什麼兩次檢漏都很重要
裝置氣密性不嚴將直接導致測量結果的偏差
摩爾氣體常數測定是根據理想氣體狀態方程作為依據的,對一定量的氣體,在一定的溫度和壓力下只要測出所佔體積即可計算出摩爾氣體常數。如果裝置漏氣,那麼待測氣體中將混入空氣,如果待測的氣體比空氣的分子量小的話,那實驗結果將會偏大,反之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