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6分)某化學小組同學利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 (1)B處放置滴有酚酞溶液的濾紙,用注射器注入少量
(1)濾紙變紅;鹼 (2)防止液體倒吸;木炭劇烈燃燒發白光,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CO 2 +Ca(OH) 2  CaCO 3 ↓+H 2 O木炭燃燒的條件是: 與氧氣接觸和溫度達到著火點。
② 某同學做了圖所示的實驗. 向1號、2號試管中各加入2毫升漿糊;向1號試管中加入2毫升清,2號試管中加入2毫
(1)含有唾液的2號試管,顏色不變藍,說明唾液澱粉酶對澱粉有消化作用. (2)唾液澱粉酶在37℃時作用最好,所以唾液澱粉酶發揮高效的催化能力需要適宜的溫度. 1號試管與2號試管對照,實驗變數是唾液,2號試管中顏色不變藍,原因是澱粉被唾液澱粉酶分解成了麥芽糖,說明唾液澱粉酶對澱粉有消化作用.1號試管中顏色變藍,原因是澱粉遇碘變藍色,說明水對澱粉沒有消化作用. (3)、(5)該實驗的實驗變數是唾液,1號試管和2號試管形成了以唾液為變數的對照實驗,2號試管是實驗組,1號試管是對照組,目的是探究唾液對澱粉的消化作用. (4)酶發揮催化作用需要適宜的溫度,高溫會抑制酶的活性,將實驗裝置放在70℃的環境下,酶的活性受到影響,2號試管中的澱粉也沒有被分解或分解不徹底,因此滴加碘液後兩個試管中的液體都會變藍色. 故答案為:(1)唾液;澱粉(2)37;唾液澱粉酶在37℃時作用最好;對照;變藍;澱粉被唾液澱粉酶分解成了麥芽糖;不變藍;澱粉被唾液澱粉酶分解成了麥芽糖(3)對照;1號;2號(4)藍色;藍色(5)唾液對澱粉的消化作用
③ 某化學小組同學利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 (1)B處放置滴有酚酞溶液的濾紙,用注射器注入少量濃氨水。
(1)酚酞溶液變成紅色分子不斷地運動(2)②防止C中液體倒吸④B處木炭劇烈燃燒,發白光;C處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木炭燃燒的條件是:與氧氣接觸,溫度達到木炭的著火點
④ 為了驗證機械能守恆定律,某同學使用如圖所示的氣墊導軌裝置進行實驗.其中G 1 、G 2 為兩個光電門,它們
(1)實驗開始應先調節氣墊導軌下面的螺釘,在不掛重物的情況下輕推滑塊,若滑塊做勻速直線運動,滑塊通過光電門速度相等,則光電門的擋光時間相等,證明氣墊導軌已經水平. (2)A、滑塊經過光電門時的瞬時速度用平均速度來代替,由v= 求出,D越小,誤差越小,故A正確. B、本實驗不需要測量細繩對滑行器的拉力,即不需要用砝碼的質量代替細繩的拉力,所以不需要滿足砝碼的質量m應遠小於滑行器的總質量M這個條件,故B錯誤. C、光電門G 1 、G 2 的間距x越大,x相對誤差越小,故C正確. D、用來牽引滑行器M的細繩必須與導軌平行,以減小阻力,保持滿足實驗阻力足夠小的條件,故D錯誤. 故選:AC. (3)滑行器經過光電門G 1 、G 2 的速度近似等於滑塊經過光電門時的平均速度,分別為: v 1 = ,v 2 = 砝碼的重力勢能減少量為:△E p =mgx;砝碼及滑行器(連同擋光片)的動能增加量相等為:△E k = (M+m) - (M+m) 若表達式△E p =△E k ,即得:mgx= (M+m)( ) 2 - (M+m)( ) 2 ,在誤差允許的范圍內成立,則機械能守恆定律成立. 故答案為: (1)相等; (2)AC; (3)mgx= (M+m)( ) 2 - (M+m)( ) 2 . |
⑤ 為探究鐵生銹的條件,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分別進行了如下兩個實驗:實驗一:利用圖1所示的實驗裝置,在
(1)①可以用過氧化氫和二氧化錳混合製取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2 二氧化專錳 | .
⑥ 某化學小組的同學用下圖所示裝置做了兩個興趣實驗。 (1)檢驗裝置Ⅰ氣密性的方法是:關閉K 1 和K 2 ,
(1)繼續加入液體,液面不再下降(2)2H 2 O 2  2H 2 O + O 2 ↑ (3)裝置II內的液面下降,導管中液面升高,鹽酸流向裝置III (2分) 氫前金屬(鋅、鐵、鎂等);CaCO 3 +2HCl =CaCl 2 + H 2 O + CO 2 ↑
與某同學用如下裝置進行實驗1和2相關的資料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