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實驗的發生裝置應滿足

實驗的發生裝置應滿足

發布時間:2023-02-08 14:18:20

A. 實驗室製取氣體時,選擇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要考慮的依據分別是什麼

發生裝置要考慮是固固反應還是固液反應等
收集裝置要考慮如何濾去其中雜質及如何收集保存(如與空氣的比重)

B. 確定實驗室里製取空氣的裝置時應考慮哪些因素

需要判斷:
(1)是對固體物質進行加熱製取氣體時,
(2)當用固體和液體在常溫下制氣體時,
根據
不同的物質,選用裝置

C. 實驗室備氣體時,發生裝置時應考慮哪些因素

呃……是要選擇發生裝置么?一般有操作簡便性,安全性,實驗器材得到的難易,製得氣體純度,發生所需時間(快慢),發生需要的條件簡單與否(溫度、壓強)……

如果是已經選好了,那麼就是實驗前的檢驗,一般要注意發生裝置的密閉性。

D. 實驗室製取氣體,選擇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應考慮哪些因素

根據反映類型確定發生裝置.
比如固體加熱型、固液加熱型、液體加熱型……
收集裝置主要考慮生成氣體的性質.
比如能與空氣反應:排水法.
能與水反應:排空氣法或者排不溶解該氣體的溶劑.
密度比空氣大,用向上排空氣法.
密度比空氣小,用向下排空氣法.

E. 化學實驗中發生裝置與收集裝置的選擇應如何判斷

氣體制備裝置一般分四大部分:發生裝置,凈化裝置(乾燥裝置),收集裝置,尾氣處理裝置。
一、氣體的發生裝置
一)固+固(加熱):適用於制O2、NH3、(CH4課本沒有)

二)固+液體(不加熱):適用於制CO2、H2 、H2S(SO2、NO2、NO課本沒有製法)
三)固+液或液+液(加熱):適用於制C2H4、Cl2、SO2、乙酸乙酯、蒸餾(HCl課本沒有)

根據氣體溶解性(分子極性)和密度(相對分子量,與29比較)不同,把氣體的收集方法分為排液法(常為排水法)和排氣法(常為排空氣法)。裝置圖見下:
一)排液法:難溶或微溶於水且不與水發生化學反應的氣體。例如:H2、O2、CO、CH4、NO(只能用排液法收集)、CH2=CH2、CH≡CH等。註:Cl2不用排水法收集,但可用排飽和食鹽水收集,CO2可以用排飽和NaHCO3收集。注意導管只能伸入集氣瓶內少許。
二)排氣法:不與空氣反應且密度與空氣相差較大的氣體;又可分為向上排空氣法和向下排空氣法。用排氣法收集氣體時,導氣管一定要伸入集氣瓶底部,把空氣盡量排出。為了減少空氣擴散,集氣瓶口可蓋上毛玻璃片;試管口輕輕塞上一小團疏鬆的棉花
(1)向上排空氣法:式量大於29的氣體。如O2、CO2、SO2、H2S、Cl2、NO2(只用排空氣)、HCl等;。
(2)向下排空氣法:式量小於29的氣體。如H2、CH4、NH3等;

F. 化學氧氣和二氧化碳的實驗室製法發生裝置的選擇方法

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用大理石和稀鹽酸常溫反應製取,不需加熱,屬於固液常溫型,版故選發生裝置權B,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且能溶於水,所以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
實驗室用加熱高錳酸鉀的方法製取氧氣,屬於固體加熱型,故發生裝置應選用A,氧氣密度比空氣大且不易溶於水,所以可用向上排空氣法或排水法收集,利用排空氣法收集氣體時導管要伸入集氣瓶底部,所以收集裝置可選用C或E;
故答案為:B;D;A;C(或E).

G. (1)按圖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時,要達到實驗目的,反應物或裝置方面應滿足的條件是______;該實驗還可


(1)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時,要達到實驗目的,首先裝置的氣密性要好,不能漏氣,其次,瓶內的氧氣要完全消耗掉,這就要求紅磷要足量;反應後剩下的主要是氮氣,說明氮氣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
(2)①排在氫前面的金屬能和酸反應,氫後面的金屬不和酸反應,故可選擇稀硫酸進行實驗;
②鋅的活動性比銀強;③可以找一種介於鋅和銀之間的金屬的溶液,通過能否發生置換反應判斷二者的活動性.如可選擇硫酸銅,鋅能和硫酸銅反應,銀和硫酸銅不反應.
故答案為:(1)密閉性好(或不漏氣)和紅磷足量(或紅磷過量).
不支持燃燒;難溶於水
(2)①稀硫酸(或稀鹽酸);Y>X
②Ag
③將X和Y分別放入硫酸銅溶液中觀察,Y能置換銅,X不能;
Zn+CuSO4=ZnSO4+Cu;

H. 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反應的條件

分析: (1)在實驗室製取氣體,「製取」則包括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2)發生裝置的選定與①反應物狀態;②反應條件有關;(3)收集裝置的選定則與①密度;②溶解性;③能否與水反應有關. 發生裝置的選定與反應物狀態和反應條件有關;收集裝置的選定與生成物的溶解性、密度、可否與水反應有關.A、反應條件是選擇發生裝置時必須考慮的,如用高錳酸鉀加熱製取氧氣,就要選用酒精燈等加熱裝置,故不可選;B、反應物的性質和狀態是選擇發生裝置時考慮的,如製取二氧化碳時,是固液不加熱反應,就要選用到長頸漏斗等儀器,故不可選;C、生成物的性質和狀態是選擇收集裝置時要考慮的,如氧氣的密度大於空氣的密度,並且不易溶於水,就可選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氣法收集;而二氧化碳易溶於水,就不可用排水法收集.故不可選;D、生成物的顏色與收集方法無關,在收集時不必考慮,故可選.故選D. 點評: 先理清實驗室製取氣體的思路,才會選擇儀器組裝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

閱讀全文

與實驗的發生裝置應滿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調製冷水面主坯主要用什麼手法 瀏覽:656
家用暖氣閥門開關進戶閥 瀏覽:754
機械設計工作室怎麼開 瀏覽:281
自動化高度檢測裝置 瀏覽:11
怎麼建造機械車迷你 瀏覽:649
實驗室制乙酸乙酯裝置改裝 瀏覽:757
儀表盤三個圈是什麼 瀏覽:873
法蘭閥門鏈接需要什麼附件 瀏覽:743
礦山機械企業有哪些 瀏覽:795
別克gl8工具箱圖片 瀏覽:47
梁發記機床怎麼樣 瀏覽:517
銅球閥門是什麼東西 瀏覽:456
crv儀表盤出現扳手還能開多少公里 瀏覽:695
機械硬碟和固態硬碟的結構區別是什麼意思 瀏覽:134
電信設備租賃費的稅率是多少 瀏覽:159
機器的哪些部位容易造成機械傷害 瀏覽:489
蘑菇發酵隧道設備多少錢 瀏覽:612
北京高壓平板膜片測試設備哪裡有 瀏覽:427
皇冠儀表盤如何調 瀏覽:808
發動機曲軸主軸承潤滑方式為什麼 瀏覽: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