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高三化學實驗裝置試題

高三化學實驗裝置試題

發布時間:2023-02-07 17:43:37

⑴ 高中化學裝置氣密性各種不同儀器的檢測,如何在試卷上寫出准確的答案!我是高三生。

各種裝置的氣密性檢查方法歸納
一、基本方法:
①受熱法:將裝置只留下1個出口,並先將該出口的導管插入水中,後採用微熱(手捂、熱毛巾捂、酒精燈微熱等),使裝置內的氣體膨脹。觀察插入水中的導管是否有氣泡。停止微熱後,導管是否出現水柱。
②壓水法:如啟普發生器氣密性檢查
③吹氣法(不常用,略)
二、基本步驟:
①觀察氣體出口數目,若有多個出口,則通過關閉止水夾、分液漏斗活塞或用水封等方法,只裝置只剩一個氣體出口。
②採用加熱法、水壓法、吹氣法等進行檢查
③觀察氣泡、水柱等現象得出結論。
註:若連接的儀器很多,應分段檢查。
三、實例
【例1】如何檢查圖A裝置的氣密性

圖A 圖B
方法:如圖B將導管出口埋入水中,用手掌或熱毛巾焐容積大的部位,看水中的管口是否有氣泡逸出, 過一會兒移開焐的手掌或毛巾,觀察浸入水中的導管末端有無水上升形成水柱。若焐時有氣泡溢出,移開焐的手掌或毛巾,有水柱形成,說明裝置不漏氣。
【例2】請檢查下面裝置的氣密性

方法:關閉分液漏斗活塞,將將導氣管插入燒杯中水中,用酒精燈微熱園底燒瓶,若導管末端產生氣泡,停止微熱,有水柱形成,說明裝置不漏氣。
【例3】啟普發生器氣密性檢查的方法,

圖A 圖B 圖C

方法:如圖所示。關閉導氣管活塞,從球形漏鬥上口注入水,待球形漏斗下口完全浸沒於水中後,繼續加入適量水到球形漏斗球體高度約1/2處,做好水位記號 靜置幾分鍾,水位下降的說明漏氣,不下降的說明不漏氣。
【例4】檢查下面有長頸漏斗的氣體發生裝置的氣密性。

方法1:同啟普發生器。…若頸中形成水柱,靜置數分鍾頸中液柱不下降,說明氣密性良好,否則說明有漏氣現象。
方法2:向導管口吹氣,漏斗頸端是否有水柱上升 用橡皮管夾夾緊橡皮管,靜置片刻,觀察長頸漏斗頸端的水柱是否下落若吹氣時有水柱上升,夾緊橡皮管後水柱不下落,說明氣密性良好。
【例5】檢查圖A所示簡易氣體發生器的氣密性。

圖A 圖B
方法:關閉K,把乾燥管下端深度浸入水中(圖B所示),使乾燥管內液體面低於燒杯中水的液面,靜置一段時間,若液面差不變小,表明氣密性良好。
【例6】

圖A 圖B
方法:如圖所示。關閉導氣管活塞,從U型管的一側注入水,待U型管兩側出現較大的高度差為止, 靜置幾分鍾,兩側高度差縮小的說明漏氣,不縮小的說明不漏氣。
【例】如下圖所示為製取氯氣的實驗裝置:盛放葯品前,怎樣檢驗此裝置的氣密性?

方法:向B、D中加水使導管口浸沒在水面下,關閉分液漏斗活塞,打開活塞K,微熱A中的圓底燒瓶,D中導管有氣泡冒出;停止加熱,關閉活塞K片刻後,D中導管倒吸入一段水柱,B中沒入液面的導管口會產生氣泡。有這些現象說明氣密性良好。儲氣作用、防堵塞防倒吸安全瓶作用
【例7】如何檢查下面裝置的氣密性?

分析:較復雜的實驗裝置,一次性檢查效果不好,可以分段檢查氣密性。如用止水夾夾住b、C裝置間的導管的橡皮管,並關閉分液漏用酒精燈在a裝置下微熱,若b裝置中的導管產生一段水柱,表明止水夾前面的裝置氣密性良好。再在C處的錐形瓶中用酒精燈微熱,若e處出現氣泡,停止微熱,插在e處液面下的導管產生一段液柱,表明這部分裝置的氣密性良好。

⑵ 求高三化學、理綜試卷 (偏難)

2012年浙江理科綜合 化學試題
相對原子質量:H-1;C-12;N-14;O-16;Na-23;Mg-24;Cl-35.5;Ca-40
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6分,共120分,每小題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7.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利用太陽能在催化劑參與下分解水制氫是把光能轉化為化學能的綠色化學
B.蔗糖、澱粉、油脂及其水解產物均為非電解質
C.通過紅外光譜分析可以區分乙醇和乙酸乙酯
D.石油催化裂化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汽油等輕質油的產量與質量;
石油裂解的主要目的是得到更多的乙烯、丙烯等氣態短鏈烴
8.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鍍鋅鐵皮的鍍層厚度的測定」實驗中,將鍍鋅鐵皮放入稀硫酸,待產生氫氣的速率突然減小,可以判斷鋅鍍層已反應完全
B.在「火柴頭中氯元素的檢驗」實驗中,摘下幾根未燃過的火柴頭,將其浸於水中,稍後取少量溶液於試管中,滴加硝酸銀溶液和稀硝酸後,即可判斷氯元素的存在
C.在「硫酸亞鐵銨的制備」實驗中,為了得到硫酸亞鐵銨晶體,應小火加熱蒸發皿,直到有大量晶體析出時停止加熱
D.受強酸或強鹼腐蝕致傷時,應先用大量水沖洗,再用2%醋酸溶液或飽和硼酸溶液沖洗,最後用水沖洗,並視情況作進一步處理
9.X、Y、Z是原子序數依次遞增的短周期元素,3種元素的原子核外電子數之和與Ca2+的核外電子數相等,X、Z分別得到一個電子後均形成稀有氣體原子的穩定電子層結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原子半徑:Z>Y>X
B.Z與X形成化合物的沸點高於Z的同族元素與X形成化合物的沸點
C.CaY2與水發生氧化還原反應時,CaY2隻作氧化劑
D.CaX2 、CaY2、 CaZ2 等3種化合物中,陽離子與陰離子個數比均為1:2
10.以鉻酸鉀為原料,電化學法制備重鉻酸鉀的實驗裝置示意圖如下: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在陰極室,發生的電極反應為:
2H2O+2e- 2OH―+H2↑
B.在陽極室,通電後溶液逐漸由黃色變為橙色,
是因為陽極區H+濃度增大,
使平衡2 +2H+ +H2O向右移動
C.該制備過程總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4K2CrO4+4H2O 2K2Cr2O7+4KOH+2H2↑+2O2↑
D.測定陽極液中K和Cr的含量,若K與Cr的物質的量之比(nK/nCr)為d,
則此時鉻酸鉀的轉化率為1-

1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按系統命名法,化合物 的名稱為2,6-二甲基-5-乙基庚烷
B.丙氨酸和苯丙氨酸脫水,最多可生成3種二肽
C.化合物 是苯的同系物
D.三硝酸甘油酯的分子式為C3H5N3O9
1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常溫下,將pH=3的醋酸溶液稀釋到原體積的10倍後,溶液的pH=4
B.為確定某酸H2A是強酸還是弱酸,可測NaHA溶液的pH。若pH>7,則H2A是弱酸;若pH<7,則H2A是強酸
C.用0.2000 mol/L NaOH標准溶液滴定HCl與CH3COOH的混合溶液(混合液中兩種酸的濃度均約為0.1 mol/L),至中性時,溶液中的酸未被完全中和
D.相同溫度下,將足量氯化銀固體分別放入相同體積的①蒸餾水、②0.1mol/L鹽酸、③0.1 mol/L氯化鎂溶液、④0.1mol/L硝酸銀溶液中,Ag+濃度:①>④=②>③
13.水溶液X中只可能溶有K+、Mg2+、Al3+、 、 、 、 中的若干種離子。
某同學對該溶有進行了如下實驗:

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氣體甲一定是純凈物
B.沉澱甲是硅酸和硅酸鎂的混合物
C.K+、 和 一定存在於溶液X中
D. 和 一定不存在於溶液X中

26.[14分]已知:I2+2 +2I―。相關物質的溶度積常數見下表:
物質
Cu(OH)2
Fe(OH)3
CuCl
CuI
Ksp
2.2×10-20
2.6×10-39
1.7×10-7
1.3×10-12

(1)某酸性CuCl2溶液中含有少量的FeCl3,為得到純凈的CuCl2•2H2O晶體,加入調至pH=4,使溶液中的Fe3+轉化為Fe(OH)3沉澱,此時溶液中的c(Fe3+)=____________________;
過濾後,將所得濾液低溫蒸發、濃縮結晶,可得到CuCl2•2H2O晶體。
(2)在空氣中直接加熱CuCl2•2H2O晶體得不到純的無水CuCl2,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由CuCl2•2H2O晶體得到純的無水CuCl2的合理方法是_______。
(3)某學習小組用「間接碘量法」測定含有CuCl2•2H2O晶體的試樣(不含能與I―發生反應的氧化性質雜質)的純度,過程如下:取0.36 g試樣溶於水,加入過量KI固體,充分反應,生成白色沉澱。用0.1000 mol/L Na2S2O3標准溶液滴定,到達滴定終點時,消耗Na2S2O3標准溶液20.00 mL。
①可選用___________作滴定指示荊,滴定終點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
②CuCl2溶液與KI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該試樣中CuCl2•2H2O的質量百分數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15分]甲烷自熱重整是先進的制氫方法,包含甲烷氧化和蒸汽重整。向反應系統同時通入甲烷、氧氣和水蒸氣,發生的主要化學反應有:
反應過程
化學方程式
焓變△H
(kJ/mol)
活化能Ea
(kJ/mol)
甲烷氧化
CH4(g)+2O2(g) CO2(g)+2H2O(g)
-802.6
125.6
CH4(g)+O2(g) CO2(g)+2H2(g)
-322.0
172.5
蒸汽重整
CH4(g)+H2O(g) CO(g)+3H2(g)
206.2
240.1
CH4(g)+2H2O(g) CO2(g)+4H2(g)
165.0
243.9

回答下列問題:
(1)反應CO(g)+H2O(g) CO2(g)+H2(g)的△H= kJ/mol。
(2)在初始階段,甲烷蒸汽重整的反應速率 甲烷氧化的反應速率(填大於、小於或等於)。
(3)對於氣相反應,用某組分(B)的平衡壓強(PB)代替物質的量濃度(cB)也可以平衡常數(記作KP),則反應CH4(g)+H2O(g) CO(g)+3H2(g)的KP= ;
隨著溫度的升高,該平衡常數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4)從能量階段分析,甲烷自熱重整方法的先進之處在於 。
(5)在某一給定進料比的情況下,溫度、壓強對H2和CO物質的量分數的影響如下圖:

①若要達到H2物質的量分數>65%、CO的物質的量分數<10%,以下條件中最合適的是 。
A.600℃,0.9Mpa B.700℃,0.9MPa C.800℃,1.5Mpa D.1000℃,1.5MPa
②畫出600℃,0.1Mpa條件下,系統中H2物質的量分數隨反應時間(從常溫進料開始即時)
的變化趨勢示意圖:

(6)如果進料中氧氣量過大,最終導致H2物質的量分數降低,原因是 。

28.[14分]實驗室制備苯乙酮的化學方程式為:

制備過程中還有 等副反應。
主要實驗裝置和步驟如下:

(I)合成:在三頸瓶中加入20 g無水AlCl3和30 mL無水苯。為避免反應液升溫過快,邊攪拌邊慢慢滴加6 mL乙酸酐和10 mL無水苯的混合液,控制滴加速率,使反應液緩緩迴流。滴加完畢後加熱迴流1小時。
(Ⅱ)分離與提純:
①邊攪拌邊慢慢滴加一定量濃鹽酸與冰水混合液,分離得到有機層
②水層用苯萃取,分液
③將①②所得有機層合並,洗滌、乾燥、蒸去苯,得到苯乙酮粗產品
④蒸餾粗產品得到苯乙酮。回答下列問題:
(1)儀器a的名稱:____________;裝置b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合成過程中要求無水操作,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將乙酸酐和苯的混合液一次性倒入三頸瓶,可能導致_________________。
A.反應太劇烈 B.液體太多攪不動 C.反應變緩慢 D.副產物增多
(4)分離和提純操作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該操作中是否可改用乙醇萃取?_____(填「是」或「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液漏斗使用前須___________________並洗凈備用。萃取時,先後加入待萃取液和萃取劑,經振搖並________________後,將分液漏斗置於鐵架台的鐵卷上靜置片刻,分層。分離上下層液體時,應先________________,然後打開活塞放出下層液體,上層液體從上口倒出。
(6)粗產品蒸餾提純時,下來裝置中溫度計位置正確的是________________,可能會導致收集到的產品中混有低沸點雜質的裝置是________________。

29.[15分]化合物X是一種環境激素,存在如下轉化關系:

化合物A能與FeCl3溶液發生顯色反應,分子中含有兩個化學環境完全相同的甲基,其苯環上的一硝基取代物只有兩種。1H-NMR譜顯示化合物G的所有氫原子化學環境相同。F是一種可用於制備隱形眼鏡的高聚物。
根據以上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下列敘述正確的是_________。
A.化合物A分子中含有聯苯結構單元
B.化合物A可以和NaHCO3溶液反應,放出CO2氣體
C.X與NaOH溶液反應,理論上1 mol X最多消耗6 mol NaOH
D.化合物D能與Br2發生加成反應
(2)化合物C的結構簡式是_________________,A→C的反應類型是________。
(3)寫出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D的所有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不考慮立體異構_________。
a.屬於酯類 b.能發生銀鏡反應
(4)寫出B→C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寫出E→F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物質結構與性質》模塊
(1)可正確表示原子軌道的是: ① 。
A.2s B.2d C.3p D.3f
(2)寫出基態鎵(Ga)原子的電子排布式: ② 。
(3)下列物質變化,只與范德華力有關的是 ③ 。
A.乾冰熔化 B.乙酸汽化 C.乙醇與丙酮混溶
D. 溶於水 E.碘溶於四氯化碳 F.石英熔融
(4)下列物質中,只含有極性鍵的分子是 ④ ,
既含離子鍵又含共價鍵的化合物是 ⑤ ,
只存在σ鍵的分子是 ⑥ ,
同時存在σ鍵和π鍵的分子是 ⑦ 。
A.N2 B.CO2 C.CH2Cl2 D.C2H4 E.C2H6 F.CaCl2 G.NH4Cl
(5)用「>」 「< 」 「=」 填空:
第一電離能的大小:Mg ⑧ Al;熔點的高低:KCl ⑨ Mg。

16.《化學與技術》模塊
(1)氯鹼工業是利用電解食鹽水生產 ① 為基礎的工業體系。
(2)電解前,為除去食鹽水中的Mg2+、 Ca2+、SO42-等雜質離子,
下列加入順序合理的是 ② 。
A.碳酸鈉、氫氧化鈉、氯化鋇 B.碳酸鈉、氯化鋇、氫氧化鈉
C.氫氧化鈉、碳酸鈉、氯化鋇 D.氯化鋇、氫氧化鈉、碳酸鈉
(3)「鹽泥」是粗鹽提純及電解食鹽水過程中形成的工業「廢料」。某工廠的鹽泥組成如下:
成分
NaCl
Mg(OH)2
CaCO3
BaSO4
其他不溶於酸的物質
質量分數(%)
15~20
15~20
5~10
30~40
10~15

為生產七水硫酸鎂,設計了以下工藝流程:

生產七水硫酸鎂工藝流程圖
1-反應器 2-過濾器 3-蒸發濃縮器 4-結晶槽 5-洗滌槽 6-真空乾燥器
裝置1中加入的酸應選用 ③ ,加入的酸應適當過量,控制pH為5左右,反應溫度在50℃左右。持續攪拌使之充分反應,以使Mg(OH)2充分溶解並轉化為MgSO4,在此過程中同時生成CaSO4。其中碳酸鈣可以轉化為硫酸鈣的原因是 ④ 。
裝置2中濾渣的主要成分為 ⑤ 。
裝置3中通入高溫水蒸汽並控制溫度在100~110℃,蒸發結晶,此時析出的晶體主要是
______⑥________。
用裝置6(真空乾燥器)乾燥七水硫酸鎂晶體的理由是 ⑦ 。

答案:
7B 8A 9B 10D 11D 12C 13C

⑶ (高考化學,實驗題)某小組對碳與濃硝酸的反應進行探究,已知2NaOH+2NO2=NaNO3+NaNO2+H2O,


(1)根據裝置特點和實驗目的,裝置⑤是收集NO,裝置⑥中盛放NaOH溶液吸收NO2防止污染大氣;因為要驗證稀HNO3不能氧化NO,所以裝置③中應該盛放稀硝酸.
故答案為:3mol/L稀硝酸、濃硝酸、氫氧化鈉溶液;
(2)由於裝置中殘存的空氣能氧化NO而對實驗產生干擾,所以滴加濃HNO3之前需要通入一段時間CO2趕走裝置中的空氣,同時也需將裝置⑤中導管末端伸入倒置的燒瓶內防止反應產生的NO氣體逸出.
故答案為:通入CO2一段時間,關閉彈簧夾,將裝置⑤中導管末端伸入倒置的燒瓶內;
(3)Cu與濃HNO3反應生成Cu(NO32、NO2、H2O,
故答案為:Cu+4HNO3(濃)=Cu(NO32+2NO2↑+2H2O;
(4)裝置②中盛放H2O,使NO2與H2O反應生成NO:3NO2+H2O=2HNO3+NO,
故答案為:將NO2轉化為NO;3NO2+H2O=2HNO3+NO;
(5)NO通過稀HNO3溶液後,若無紅棕色NO2產生,說明稀HNO3不能氧化NO,所以盛放稀HNO3裝置的液面上方沒有顏色變化即可說明之.裝置④中盛放的是濃HNO3,若濃HNO3能氧化NO則裝置④液面的上方會產生紅棕色氣體.
故答案為:裝置③中液面上方氣體仍為無色,裝置④中液面上方氣體由無色變為紅棕色;
(6)要證明是Cu(NO32濃度過高或是溶解了NO2導致裝置①中溶液呈綠色,一是可設計將溶解的NO2趕走(a、c方案)再觀察顏色變化.二是增加溶液中Cu(NO32溶液的濃度(d方案)觀察反應後的顏色變化.
故選a c d.


⑷ 某中學化學實驗室有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用於製取氧氣、二氧化碳等多種氣體. (1)請寫出有標號儀器的

(1)試管;酒精燈;
(2)氧氣;C或D;A;2KMnO 4 K 2 MnO 4 +MnO 2 +O 2 ↑;
(3)B;E;大氣污染;
(4)石塊大小不同(或石塊質量不同、鹽酸質量不同);
不同地點;
放出氣泡的劇烈程度不同;過氧化氫溶液的濃度、溫度(合理均可).

⑸ 高中化學實驗裝置:關於下列各裝置圖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B)

選AB。
A.正確,H2SO4與碳酸鈉生成CO2,CO2與硅酸鈉溶液生成硅酸。證明非金屬性:S>C>Si。
B.正確,收集密度比空氣大(Cl2、HCl、NO2)的從長口進,收集密度比空氣大(H2、NH3)的從短口進。
C.錯誤,分離互不相溶的液體應該用分液漏斗。
D.錯誤,需要用的是Na2CO3溶液,否則乙酸乙酯會完全水解。而且不能伸入試管中,否則會發生倒吸。

⑹ 一道高三化學實驗題

(1)D裝置的作用:防止空氣中的水蒸氣、二氧化碳進入C裝置
這是一個定量分析的實驗,通過A中Na2CO3產生的CO2被C中的鹼石灰吸收,測得這里的質量增加就是生成的CO2的質量,然後計算Na2CO3的純度。所以空氣中含有的少量CO2和H2O蒸汽若也被吸收,會造成測得的CO2質量偏大,即計算的Na2CO3的含量偏大。所以再加裝一個鹼石灰,可以防止空氣中的CO2和H2O對實驗的影響。

分液漏斗中「不能」用鹽酸代替稀硫酸進行實驗。
鹽酸HCl有揮發性,會使得生成的CO2中混有HCl,但是又很難除去,一般會用飽和NaHCO3溶液除去,但是會生成CO2,而導致測得的CO2質量偏大。若不除去,到了C中,HCl也會被鹼石灰吸收,導致測得的CO2質量偏大。

(2)實驗前稱取17.90g樣品,實驗後測得C裝置增重 8.80g,則樣品中Na2CO3的質量分數為:29.6%
C的質量增加就是生成的CO2的質量,而CO2都來自Na2CO3,關系是
Na2CO3 ------ CO2
106g------------44g
17.90x-----------8.80g
解得,x=
此處的數據有問題,建議再查查,可能是你沒把題目打清楚
1、如果只有Na2CO3和其它不生成CO2的雜質混合,是不是CO2的增重,或者原固體樣品的質量錯了。
2、還可能是Na2CO3與NaHCO3的混合物
這樣,解法略改,設NaHCO3質量為x,Na2CO3質量y
則,它們生成的CO2的總和為8.8g
x+y=17.9
x/84+y/106=8.8/44
解得,x=12.6g,y=5.3g
Na2CO3的質量分數=5.3/17.9=29.6%

(3)根據此實驗測得的數據,測定結果有誤差,因為實驗裝置還存在一個明顯缺陷是:缺少一個驅趕殘留二氧化碳氣體的裝置
這個實驗是定量實驗,所以對數據的測量要求較高,這里有2個缺陷
1是生成的CO2會殘留在裝置中,而沒有被C中的鹼石灰完全吸收,會導致C中增重偏少,即測得的CO2偏少。
2是裝置中原來存在的空氣中的CO2也會對測量的質量帶來影響
所以,這個實驗一般會在整個裝置的前面再加裝一個鼓氣的裝置,而鼓入的空氣則要先經過鹼石灰,就是將裝置中原有的空氣中的CO2先排盡,再反應,最後再鼓氣,將裝置中殘留的CO2都趕入C中被吸收,再測量C的增重就是較准確的CO2的質量了。

⑺ 高中化學題, 用圖2所示裝置進行第二組實驗。實驗過程中,兩極均有氣體產生,Y極區溶液逐漸變成紫紅色;

不好意思,我今天才上線
圖二為電解池,陽極是金屬鐵,失電子的是電極本身, 所以鐵電極變細。
1、X電極是陰極,吸引溶液中的陽離子,Na離子出不去(金屬活動性順序表氫之前的)所以溶液中氫離子出去,得電子成氫氣,所以溶液中會有更多的氫氧根離子,PH值變大
2、
X極得到的是氫氣 0.03mol 摺合電子數 0.06mol
Y極氧氣0.0075mol 摺合電子數0.03mol
鐵發生反應轉移電子數為0.03mol,摺合鐵的質量 56*0.03/6=0.28g
(希望我沒算錯)
3、2FeO42-+6e-+5H2O=Fe2O3+10OH-

4、左邊的為原電池,右邊的電解池,鋅失去電子,變成鋅離子,溶解在左邊,左邊的陽離子多了,所以硫酸根會過來。
鋅為負極,所以N為陰極,M為陽極
因為是鐵電極,所以左邊的鐵電極會溶解,右邊有氣泡產生

與高三化學實驗裝置試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條檢測線的設備需要多少錢 瀏覽:62
暖氣片回水閥門是什麼閥 瀏覽:647
儀表盤控制櫃怎麼接線 瀏覽:608
制動傳動裝置的布置形式 瀏覽:519
生化儀器試劑過期怎麼改 瀏覽:315
廣東精藝發五金製品廠 瀏覽:646
神經網路數據訓練工具箱 瀏覽:756
領界儀表顯示模式怎麼設置 瀏覽:530
東莞市有哪些日資五金製品廠 瀏覽:895
管道泵一般用什麼閥門 瀏覽:790
閥門DN150A是什麼意思 瀏覽:974
超聲波液位計sl什麼意思 瀏覽:830
機械三位開關怎麼接線圖 瀏覽:935
彩鍍設備一般多少錢 瀏覽:522
調製冷水面主坯主要用什麼手法 瀏覽:656
家用暖氣閥門開關進戶閥 瀏覽:754
機械設計工作室怎麼開 瀏覽:281
自動化高度檢測裝置 瀏覽:11
怎麼建造機械車迷你 瀏覽:649
實驗室制乙酸乙酯裝置改裝 瀏覽:757
© Arrange www.fbslhl.com 2009-2021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