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⑺ 下圖所示為實驗室常用的實驗裝置: (1)寫出帶標號儀器的名稱:① ...
(1)
長頸漏斗;集氣瓶
(2)
B;C或E或C、E
(3)
A
;2KMnO
4
K
2
MnO
4
+
MnO
2
+
O
2
↑
;試管內沒有放棉花,高錳酸鉀粉末沖出導管進入水槽
(4)
防止部分二氧化碳氣體溶於水;沒有
⑻ 實驗室有如下圖所示的儀器裝置。某同學准備利用這些儀器裝置及相關試劑製取氧氣。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答案為B。
A、用高錳酸鉀制氧氣時不需用二氧化錳做催化劑
C、不可選用Ⅳ收集氧氣,因為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應用向上排空氣法。
D、用V收集氧氣時,應從導管b通入氧氣。
⑼ 下圖是實驗室製取氣體的常用裝置。
解:(來1)由圖示可知,標號儀器①是自長頸漏斗;
(2)用高錳酸鉀製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2KMnO4
△¯K2MnO4+MnO2+O2↑;實驗時應在試管口放一團棉花,其作用是:防止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用排水法收集氧氣的合適時機是:氣泡連續均勻時;
用如圖所示裝置收集氧氣,氧氣應從a端導入;
(3)實驗室用雙氧水製取氧氣,反應物的狀態可認為是固體和液體,反應條件是常溫,應選用發生裝置B;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2
MnO2¯2H2O+O2↑.
(4)將燃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觀察是否燒的更旺
故答為:(1)長頸漏斗;(2)2KMnO4
△¯K2MnO4+MnO2+O2↑,防止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氣泡連續均勻時,a;(3)B,2H2O2
MnO2¯2H2O+O2↑.
⑽ 實驗室用右圖所示的裝置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解釋下列事實或現象
你應該是初學者,所以有許多可能還不能理解,即使我說了,有些可能還有困惑,選擇性的理解一些吧:
1、這個實驗是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是一個比較粗的(精確度要求不是很高),它的設計思路是:讓紅磷把空氣中的氧氣反應完,當然前提是紅磷必須過量(所以後面有一句:紅磷剩餘,想表達的就是這個意思)。
第2,在這個實驗中,紅磷必須僅與氧氣反應。因為如果紅磷與其它物質也反應了,會干擾實驗效果。如紅磷與空氣中其它成分反應了,那麼減小的體積不僅是氧氣,還有其它氣體,那就無法測定氧氣含量了。而在這里紅磷就符合這個條件,它只與氧氣反應。
另外,反應生成固體,因為固體與氣體相比,它的體積可以忽略不計。而紅磷與氧氣,生成三氧化磷,正符合該實驗的要求。
第3,紅焰越來越小,這是由於瓶中氧氣越來越少。這個你可以與另一實驗相比:紅磷在純氧氣中燃燒,現象主要劇烈的多。
第4,這個燃燒匙的材質問題。選鋁不選鐵,從性質來看鋁比鐵活潑,但事實上,鋁表面本身有一層緻密的氧化膜,會防止它與氧氣反應,而鐵就不行,在溫度高的時候會與氧氣反應。雖然不影響實驗效果,但這個器材就有可能被毀,這符合我們一般設計實驗的要求。
第5,補上一句,由於氣體熱脹冷縮現象非常明顯,所以要比較氧氣消耗前後體積變化,必須在相同溫度下。紅磷與氧氣反應劇烈放熱,會使氣體脹膨,會影響實驗效果。沒看到你們教材上到底怎樣設計的,但從我接觸的實驗來看,一般都用到了水,所以氣體降溫效果還是不錯的
希望你能看懂我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