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實驗室有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1)寫出圖中有標號儀器的名稱:a______ b______.(2)實驗室有多種製取
(1)a是試管,常用作反應容器;b是鐵架台,常用來固定、支持實驗裝置.
故填:試管;鐵架台.
(2)實驗室可以用加熱氯酸鉀的方法製取氧氣,氯酸鉀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受熱的化學方程式為:2KClO3
MnO2 | .
⑵ 實驗室有如圖所示裝置回答下列問題填寫儀器名稱檢查裝置a氣密性的操作和現象
(1)根據實驗室常用儀器可知:X長頸漏斗;Y 圓底燒瓶;故填:長頸漏斗;圓底燒瓶; (2)檢查裝置A氣密性的操作和現象是:先將旋鈕關閉,向X中加水至形成一段水柱,靜置,觀察到液柱高度不變,說明氣密性良好;故填:液柱高度不變; (3)B是製取蒸餾水的簡易裝置,燒杯中冷水的作用是冷凝.故填:冷凝.
⑶ 實驗室用如圖所示的裝置製取二氧化碳時,怎樣檢查裝置氣密性
連接裝置,用彈簧夾夾住橡膠管,往長頸漏斗中注入水,若能形成穩定水柱,證明氣密性良好。
⑷ 實驗室有如圖所示的裝置:(1)寫出圖中有標號儀器的名稱:a______(2)實驗室用氯酸鉀製取並收集氧氣應
(1)a是酒精燈,常用作熱源. 故填:酒精燈. (2)實驗室用氯酸鉀製取氧氣時需要加熱,應該用A裝置作為發生裝置; 因為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即用E裝置收集,氧氣不易溶於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即用C裝置收集. 故填:AC或AE. (3)利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混合製取氧氣時,不需要加熱,生成物是水和氧氣,不污染環境,最能體現「節能環保」理念. 故填:①. (4)如果裝置漏氣,剛出現氣泡就開始收集,收集前集氣瓶中的水不滿,都能夠導致收集的氧氣不純. 故填:裝置漏氣,剛出現氣泡就開始收集,收集前集氣瓶中的水不滿.
⑸ 實驗室有如下圖所示的儀器裝置.某同學准備利用這些儀器裝置及相關試劑製取氧氣.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用高錳酸鉀制氧氣時不需要加二氧化錳作催化劑,故A錯誤; B、過氧化氫溶液回是液體,二氧化錳是答固體,反應條件是常溫,故選Ⅱ作發生裝置,故B正確; C、氧氣密度大於空氣,不能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故C錯誤; D、用Ⅴ裝置收集氧氣,應從導管b進入氧氣,將水從a導管排出,故D錯誤. 故選B. |
⑹ 實驗室可用下圖所示裝置(缺少收集裝置,夾持固定裝置略去)制備並探究氨氣性質.查閱資料得到氨氣的一些
(1)熟石灰與抄氯化銨混合加熱可以用於制備氨氣,可知是加熱反應,所以應選A作為發生裝置;根據反應物是熟石灰和氯化銨,反應條件是加熱,可知反應方程式是:Ca(OH)2+2NH4Cl △ | .
⑺ 下圖所示為實驗室常用的實驗裝置: (1)寫出帶標號儀器的名稱:① ...
(1) 長頸漏斗;集氣瓶 (2) B;C或E或C、E (3) A ;2KMnO 4 K 2 MnO 4 + MnO 2 + O 2 ↑ ;試管內沒有放棉花,高錳酸鉀粉末沖出導管進入水槽 (4) 防止部分二氧化碳氣體溶於水;沒有
⑻ 實驗室有如下圖所示的儀器裝置。某同學准備利用這些儀器裝置及相關試劑製取氧氣。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答案為B。 A、用高錳酸鉀制氧氣時不需用二氧化錳做催化劑 C、不可選用Ⅳ收集氧氣,因為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應用向上排空氣法。 D、用V收集氧氣時,應從導管b通入氧氣。
⑼ 下圖是實驗室製取氣體的常用裝置。
解:(來1)由圖示可知,標號儀器①是自長頸漏斗; (2)用高錳酸鉀製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2KMnO4 △¯K2MnO4+MnO2+O2↑;實驗時應在試管口放一團棉花,其作用是:防止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用排水法收集氧氣的合適時機是:氣泡連續均勻時; 用如圖所示裝置收集氧氣,氧氣應從a端導入; (3)實驗室用雙氧水製取氧氣,反應物的狀態可認為是固體和液體,反應條件是常溫,應選用發生裝置B;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2 MnO2¯2H2O+O2↑. (4)將燃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觀察是否燒的更旺 故答為:(1)長頸漏斗;(2)2KMnO4 △¯K2MnO4+MnO2+O2↑,防止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氣泡連續均勻時,a;(3)B,2H2O2 MnO2¯2H2O+O2↑.
⑽ 實驗室用右圖所示的裝置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解釋下列事實或現象
你應該是初學者,所以有許多可能還不能理解,即使我說了,有些可能還有困惑,選擇性的理解一些吧: 1、這個實驗是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是一個比較粗的(精確度要求不是很高),它的設計思路是:讓紅磷把空氣中的氧氣反應完,當然前提是紅磷必須過量(所以後面有一句:紅磷剩餘,想表達的就是這個意思)。 第2,在這個實驗中,紅磷必須僅與氧氣反應。因為如果紅磷與其它物質也反應了,會干擾實驗效果。如紅磷與空氣中其它成分反應了,那麼減小的體積不僅是氧氣,還有其它氣體,那就無法測定氧氣含量了。而在這里紅磷就符合這個條件,它只與氧氣反應。 另外,反應生成固體,因為固體與氣體相比,它的體積可以忽略不計。而紅磷與氧氣,生成三氧化磷,正符合該實驗的要求。 第3,紅焰越來越小,這是由於瓶中氧氣越來越少。這個你可以與另一實驗相比:紅磷在純氧氣中燃燒,現象主要劇烈的多。 第4,這個燃燒匙的材質問題。選鋁不選鐵,從性質來看鋁比鐵活潑,但事實上,鋁表面本身有一層緻密的氧化膜,會防止它與氧氣反應,而鐵就不行,在溫度高的時候會與氧氣反應。雖然不影響實驗效果,但這個器材就有可能被毀,這符合我們一般設計實驗的要求。 第5,補上一句,由於氣體熱脹冷縮現象非常明顯,所以要比較氧氣消耗前後體積變化,必須在相同溫度下。紅磷與氧氣反應劇烈放熱,會使氣體脹膨,會影響實驗效果。沒看到你們教材上到底怎樣設計的,但從我接觸的實驗來看,一般都用到了水,所以氣體降溫效果還是不錯的
希望你能看懂我說的
與實驗室有下圖所示的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傳動裝置分類
發布:2025-09-14 08:19:17
瀏覽:739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