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石油蒸餾用什麼裝置
常壓蒸餾
預處理後的原油經加熱後送入常壓蒸餾裝置(圖2)的初餾塔,蒸餾出大部分輕汽油。初餾塔底原油經加熱至360~370℃,進入常壓蒸餾塔(塔板數36~48),該塔的塔頂產物為汽油餾分(又稱石腦油),與初餾塔頂的輕汽油一起可作為催化重整原料,或作為石油化工原料,或作為汽油調合組分。常壓塔側線出料進入汽提塔,用水蒸氣或再沸器加熱,蒸發出輕組分,以控制輕組分含量(用產品閃點表示)。通常,側一線為噴氣燃料(即航空煤油)或煤油餾分,側二線為輕柴油餾分,側三線為重柴油或變壓器油餾分(屬潤滑油餾分),塔底產物即常壓渣油(即重油)。
減壓蒸餾
也稱真空蒸餾。原油中重餾分沸點約370~535℃,
原油蒸餾
在常壓下要蒸餾出這些餾分,需要加熱到420℃以上,而在此溫度下,重餾分會發生一定程度的裂化。因此,通常在常壓蒸餾後再進行減壓蒸餾。在約2~8kPa的絕對壓力下,使在不發生明顯裂化反應的溫度下蒸餾出重組分。常壓渣油經減壓加熱爐加熱到約380~400℃送入減壓蒸餾塔。減壓蒸餾可分為潤滑油型(圖3)和燃料油型兩類。前者各餾分的分離精確度要求較高,塔板數24~26;後者要求不高,塔板數15~17。
通常用水蒸氣噴射泵(或者用機械抽真空泵)抽出不凝氣,以產生真空條件。發展的乾式全填料減壓塔(見填充塔)採用金屬高效填料代替塔板,可以使全塔壓力降減少到 1.3~2.0kPa,從而可以提高蒸發率,並減少或取消塔底水蒸氣用量。
全自動原油蒸餾儀
為了在同一爐出口溫度下使常壓渣油有最大的汽化率,減壓蒸餾都將爐出口至塔的管線設計成大管徑的形式(見彩圖),以減少壓降,進而降低爐出口壓強。減壓塔頂分出的餾分減(壓、拔)頂油,一般作為柴油混入常壓三線中,減壓一線至四線作為裂化原料或潤滑油原料,塔底為減壓渣油,可作為生產殘渣潤滑油(見溶劑脫瀝青)和石油瀝青的原料,或作為石油焦化的原料,或用作燃料油。
❷ 石油分餾實驗裝置
(1)帶有支管的燒瓶為蒸餾燒瓶,故答案為:蒸餾燒瓶;冷凝管.
(2)水銀溫度計測定的是蒸汽的溫度,故答案為:測定餾分的溫度.
(3)為了充分冷凝,需從下管進水,故答案為:F.
❸ 高中化學實驗步驟
高中化學實驗的方法有哪些?做實驗的注意事項
我們從到了七年級就開始學習化學,但是學過的孩子們應該都知道,在初中只是先接觸一下,到了高中化學才開始真正的學習,但是學習化學就會做實驗,做實驗的方式都有什麼?
化學實驗儀器
在上面的文章當中我給你們說了很多關於高中化學實驗有哪些方法的類別,我相信大家應該也都知道了,每個實驗都有它適合的方法,你們一定要擇選適宜他的方式,還要注意一些事項.
❹ 高中化學:如圖,對C項,焦爐煤氣是如何產生的,怎麼會有氫氣,甲烷,乙烯謝謝!
焦爐煤氣的來源是將煤干餾(隔絕空氣加強熱使之分解)生產焦炭的同時產生的副產品。
焦爐煤氣是多種氣體的混合物,主要成分有氫氣、一氧化碳、甲烷、乙烯等不飽和氣態烴。
煤的主要成分是碳,是稠環芳香烴的重要來源。採用高溫進行煤的干餾,其中發生的化學反應比較復雜,高中學習石油化工的時候學過的有關反應,例如:烴的裂化、裂解、分解反應都有。
氫氣的來源可以參照甲烷的高溫分解成為碳和氫氣,其實,其他烴也都有類似反應,所以會產生焦炭和氫氣。這個過程就是高溫下的分解反應。如果在石油化工中就是溫度過高會產生炭化結焦的副反應,而在煤的干餾過程中就是要生產焦炭的主反應。
甲烷和乙烯之類的小分子氣態烴的來源是烴的裂化和裂解,因為裂解是深度的裂化(烷烴斷鏈之後產生更小分子的烷烴和烯烴),很明顯是來自於裂解為主(高溫的原因)。
友情提示:學習高中化學石油化工的相關反應在煤的干餾過程中都有體現,只是應試的原因使我們更注重有哪些產品、工業流程和一些重要概念。
想一想:澱粉與纖維素的關系是不是和石油與煤的關系很類似?從碳鏈長短到結構復雜性思考。
❺ 石油分流實驗裝置圖
(1)蒸餾燒瓶冷凝管(2)支管口附近便於測量蒸氣溫度(3)出水進水保證冷水與熱的氣體的流向相反,提高冷凝效率;冷凝管易充滿水(4)加入防止暴沸的物質——碎瓷片
❻ 求高中化學中石油裂化,裂解,煤的干餾…分餾等知識的概括…
石油的加工有4種:
1、分餾--是物理變化,將混合物石油分成不同沸點范圍的餾分,由於石油一般是烷烴、環烷烴的混合物,所以認為分餾後的餾分也主要是烷烴.
分餾的目的是為了將石油分成各個餾分,各盡其用.
2、但是分餾能將石油進行一定程度的分離,但分離出的成分中最有用的是汽油,卻不多,所以為了得到更多的汽油,需要對分餾出的重油進行裂化--即將碳原子數多的烷烴斷裂成碳原子數少的烴,是化學變化.
由於烷烴的斷裂,分成1個烷烴和1個烯烴,所以裂化後得到的產物中含有烯烴.
裂化的目的是為了得到更多的汽油,成為裂化汽油.
3、裂解--也叫深度裂化,是將碳原子數比較少的烴進一步斷裂成碳原子數更少的烴,主要是為了得到氣態烴,主要是乙烯、丙烯、丁二烯,它們是重要的工業生產原料,裂解也是化學變化.
煤的干餾:將煤隔絕空氣加強熱使其分解的過程,獲得產品有煤爐氣、煤焦油、焦炭.
❼ 求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一的實驗1-1和實驗1-2
實驗室為自然科學(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准備了四種紅色溶液,它們分別可能是酸性KMnO4溶液、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滴有石蕊的稀硫酸、品紅溶液。另外還提供了常見的必備儀器和葯品。為了培養同學們的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現規定只允許選用一種試劑對上述四種溶液加以鑒別。
① 甲組同學選用了FeCl2溶液,試寫出該組同學鑒別出NaOH溶液的有關離子方程式
② 乙組同學選用了Na2SO3溶液,他們第一步鑒別出來的溶液是 ,對應的現象分別是
。
還需要繼續完成的實驗是:(請簡要寫明操作步驟、現象和結論)
步驟:
現象:
結論:
答案:
1. Fe2+ + 2OH- =Fe(OH)2↓
4Fe(OH)2+ O2 +2H2O=4Fe(OH)3
2. 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和稀硫酸;褪色和產生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另取未鑒別出來的兩種待測液各少量,分別滴加稀硫酸,紅色褪去者為氫氧化鈉溶液,剩餘為品紅溶液。
[例2]
在澱粉-KI溶液中,滴入少量NaClO溶液,
並加入少量硫酸,溶液立即變藍,這是因為
,
離子方程式是 。
在上述藍色溶液中,滴加足量的Na2SO3 溶液,藍色逐漸消失,這是因為 ,離子方程式是 。從以上實驗可知,ClO-、I2、SO42-的氧化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
。
答案:I- 被氧化成I2,I2遇澱粉變藍;
ClO- +2I- + 2H+ =Cl-+I2 +H2O
I2被還原成I-;
SO32-+I2+H2O =2I- +SO42- +2H+
ClO- > I2 > SO42-
[例3]
有A、B兩種無機物的正鹽,它們的陰離子均為含氧酸根的離子,A的陽離子帶兩個單位的正電荷,B的陽離子只帶一個單位正電荷。
(1)含X mol 的A溶液和含Y mol 的B的濃溶液混合發生復分解反應,剛好完全反應並有沉澱D生成,過濾得到1.25g D和含溶質E的濾液。
(2)灼燒1.25g D 分解成常溫下為固態的金屬氧化物G 0.7g和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無刺激性的氣態酸酐 H。
(3)加熱一定質量的固體E,發生氧化還原反應,溫度高於100℃時收集到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26.67的氣態非金屬氧化物 F 和水蒸氣共3L ,其中 F 佔1L,水蒸氣佔2L。
試通過計算及推理確定A、B、D、E、F的化學式。
答案: A. Ca(NO3)2 B. (NH4)2SO4
D. CaCO3 E. NH4NO3 F. N2O
[例4]
A、B、C、D、E分別屬於周期表中前20號元素,其原子序數依次遞增,並且其中只有一種金屬元素。A是元素周期表所有元素中原子半徑最小的;B和C 都只有兩個電子層,B中一層電子數是另一層的兩倍;C 中兩層電子數之和是兩層電子數之差的兩倍; D中一層電子數是另兩層電子數之和;E 核外各層電子數兩兩相等。
請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畫出E 的原子結構示意圖 ,
寫出由A 和C 組成的含有非極性鍵的化合物的電子式 。
(2)由上述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中屬於極性鍵構成的
非極性分子是 。
(只要求寫出兩種,用化學式表示)
(3)由C 與E 形成的化合物高溫時與B反應生成兩種化合物,請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4)寫出上述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一種可溶性的正鹽與另一種強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5)上述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通常能污染空氣的是
(至少寫出兩種)。某一種可污染空氣的化合物與強氧化劑單質常溫下反應生成兩種化合物,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答案:
(1)
(2) CH4、CO2 、CS2
(3)CaO+3C CaC2+CO↑
(4)
Ca2++2CH3COO-+2H++SO42-=2CH3COOH+CaSO4↓
(5) CO、SO2、H2S 等
H2S +O3 = SO2+H2O
[例5]
已知a、I、e為三種由短周期元素構成的粒子,
它們都有10個電子,其結構特點如下:
粒子代碼 a I e
原子核數 單核 四核 三 核
粒子的電荷數 一個單位正電荷 0 一個單位負電荷
物質A由a、e 構成,B、C、D、K都是單質,反應①--⑤ 都是用於工業生產的反應,各有關物質之間的相互反應轉化關系如下圖所示:
請填寫下列空白:
(1)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式:B ,J
(2)寫出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① H+E(溶液)→M
② I 溶於G
(3) 在通常情況下,若1 g C氣體在B氣體中燃燒生成H氣體時放出92.3 KJ 熱量,則2 mol H氣體完全分解生成C氣體和 B氣體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答案:
(1)B. Cl2 J. NO
(2)① H+ + ClO- = HClO
② NH3 + H2O NH3•H2O NH4++OH-
(3) 2HCl(g)= H2(g)+Cl2(g) ⊿H= +184.6KJ/mol
[例6]
中學化學實驗中,淡黃色的PH試紙常用於測定溶液的酸鹼性.在25℃時,若溶液的PH=7,試紙不變色;若PH < 7 ,試紙變紅色;若PH > 7,試紙變藍色.而要精確測定溶液的PH,需要用PH計. PH計主要通過測定溶液的c(H+),來測定溶液的PH.
(1) 已知水中存在如下平衡:
H2O + H2O H3O+ + OH-
現要使平衡向右移動,且所得的溶液呈酸性,選擇的方法是 (填編號)
A. 向水中加入NaHSO4
B. 向水中加入Cu(NO3)2
C. 加熱至100℃[其中c(H+)= 1×10-6mol•L-1].
D. 向水中加入(NH4)2SO4
(2) 現要測定100℃沸水的PH及酸鹼性,若用PH試紙測定,則試紙顯 色,溶液呈 性;
(填酸、鹼或中)
若用PH計測定,則PH 7(填 >、<、= )
溶液呈 性(填 酸、鹼或中)
答案:
(1) B、 D
(2) 淡黃。 中; <、 中.
[例7]
某溫度(t℃)時,水的Kw=10-12,則該溫度
(填「>」「<」或「=」) 25℃,其理由是
(1) 將此溫度下PH = 11的NaOH與PH = 1 的HCl等體積混合,混合後溶液PH = ;
(2)將此溫度下PH = 9的Ba(OH)2溶液取出1mL,加水稀釋至500 mL,則稀釋後溶液中
c(Ba2+):c(OH-)=
(3)將此溫度下PH = 11的NaOH溶液a L與
PH = 1的H2SO4溶液b L混合:
①.若所得混合液為中性,則a:b =
②.若所得混合液的,則a:b =
答案:
>. 水的電離過程是吸熱的,升高溫度,促進水的電離,水的離子積常數增大。
(1)PH = 6 (2) 1:(1+ )
(3) ① 1:1 ② 9:11
[例8]
可逆反應A(氣)+2 B(氣) 2 C(氣)
⊿H = - Q KJ•mol-1(Q >0)在一定條件下達到平衡,若改變條件,將變化結果(增大、減小、不變)填入空格。
(1)升高溫度,B的轉化率 ,
v(正) ,v(逆) ,
(2)加催化劑,A的物質的量 ,
v(正) ,v(逆) ,
(3)保持溫度和壓強不變加入惰性氣體,則C的物質的量 ,A的轉化率 。
(4)保持溫度和體積不變加入惰性氣體,A的轉化率 。
(5)若溫度和體積不變,反應從A、B開始至平衡,在這個變化過程中,容器內氣體的密度 ,
壓強 。
答案:
(1)減小, 增大, 增大
(2) 不變, 增大, 增大
(3) 減小, 減小
(4) 不變
(5) 不變, 減小
[例9] 某同學做同周期元素性質遞變規律實驗時,自己設計了一套實驗方案,並記錄了有關實驗現象如下表。
實驗方案 實驗現象
1.用砂紙擦後的鎂帶與沸水反應,再向反應後溶液中滴加酚酞 (A)浮於水面,熔成一個小球,在水面上無定向移動,隨之消失,溶液變紅色
2.向新制的H2S飽和溶液中滴加新制的氯水 (B)產生氣體,可在空氣中燃燒,溶液變成淺紅色
3.鈉與滴有酚酞試液的冷水反應 (C)反應不十分強烈,產生的氣體可以在空氣中燃燒
4.鎂帶與2mol.L-1的鹽酸反應 (D)劇烈反應,產生可燃性氣體
5.鋁條與2 mol.L-1的鹽酸反應 (E)生成白色膠狀沉澱,既而沉澱消失
6.向AlCl3溶液滴加NaOH溶液至過量 (F)生成淡黃色沉澱
請你幫助該同學整理並完成實驗報告
(1)實驗目的: 。
(2)實驗用品:儀器:① ② ③
④ 試管夾 ⑤ 鑷子 ⑥ 小刀 ⑦ 玻璃片⑧ 砂紙等;
葯品:鈉、鎂帶、鋁條、2 mol.L-1的鹽酸、新制的氯水、飽和的H2S溶液AlCl3溶液、NaOH溶液等。
(3)實驗內容:
(填寫與實驗方案相對應的實驗現象)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用A-F表示)
寫出③的離子方程式
(4)實驗結論:
(5)有人設計了如圖所示的鈉與水反應實驗裝置,並驗證鈉的物理性質,鈉與水反應產物。
Ⅰ.當進行適當操作時還需要的儀器有 。
Ⅱ.如何進行操作? 。
Ⅲ.實驗現象是 。
答案:
(1) 探究同周期元素的金屬性和非金屬性的遞變規律。
(2) 試管 ; 酒精燈; 膠頭滴管
(3)① B ② F ③ A ④ D ⑤ C ⑥ E
2Na+2H2O=2Na++2OH-+H2↑
(4)金屬性:Na > Mg > Al
非金屬性:Cl > S
(5)Ⅰ.小試管和酒精燈
Ⅱ.將大頭針向上提,使鈉塊落入水中,將小試管扣在玻璃導管上收集反應產生的氣體,用拇指堵住試管口,移至酒精燈上方,點燃。
Ⅲ. 鈉浮在水面上熔成閃亮的小球,迅速游動,逐漸消失,水溶液由無色變成紅色。
北京最新典型化學試題(I I)
2005. 5.
[例1]
A、B、C、D、E幾種常見化合物或單質之間有下列轉化關系
若E 是酸酐,D是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則
B 的化學式是 。工業上實現 D 轉化為E 的化工設備的名稱 。
(1) 若C 是酸性氣體,B 是鹼性氣體,則E是
,工業生產中,合成B選擇一定的下列條件的依據是:
①壓強 ② 溫度
(2) 除上述以外,符合上述轉化條件的,請寫出兩種符合下列要求A物質的化學式
A為有機物 A為無機物
答案:(1) S、 接觸室
(2) NO2、① 動力、材料、設備等條件 ② 催化劑的活性溫度
(3)、 CH3CH2OH 、NaCl
[例2]
下列物質均是中學化學常見物質,轉化關系圖中D 是紅棕色金屬氧化物粉末。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式A B C
(2)寫出I+J → K的離子方程式
(3)寫出G→H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答案:
(1) A. Al2O3,B. O2, E. Fe
(2) Al3++3AlO2-+6H2O=4Al(OH)3↓
(3) 4Fe(OH)2+O2+2H2O=4Fe(OH)3↓
[例3]
下圖所涉及的物質均為中學化學中的常見物質,其中C、D、E為單質,其餘為化合物。它們存在如下轉化關系,反應中生成的水及次要產物均已略去。
(1)寫出化學式:B ,E 。
(2)指出MnO2在相關反應中的作用:
反應①中是 劑,反應②中是 劑。
(3)完成F與B 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4)若反應①是在加熱條件下進行,A是 ;
若反應①是在常溫條件下進行,A是 。
若在上述兩種條件下得到等量的C單質,反應中轉移的電子數之比為 。
答案;
(1)B. HCl E. Fe
(2)催化劑, 氧化劑
(3)Fe3O4+8HCl=2FeCl3+FeCl2+4H2O
(3) KClO3, H2O2, 2∶1
[例4]
為了檢驗Pb(NO3)2熱分解的產物,有人用下圖中的裝置進行實驗(圖中鐵架台、鐵夾和加熱設備均略去)。
實驗時在試管中放入研細的Pb(NO3)2晶體,實驗結束後,試管中得到黃色粉末(PbO),U型管下部有少量液體X,集氣瓶收集到無色氣體Y,回答下列問題:
(1)在裝置中試管和U型管上的橡皮塞最好用錫箔包住,用橡皮管連接的兩玻璃管口要相互緊靠,原因是 。
(2)液體X可能是 ,
氣體Y可能是 。
(3)導氣管口不再有氣泡冒出時,停止反應,這時在操作上應注意 。
(4)用簡單的實驗證實(2)中的判斷:
①對X的判斷; ② 對Y的判斷(要求:怎樣從水槽中取出集氣瓶,實驗方法、現象、結論)。
答案:
(1) NO2能腐蝕橡膠
(2) N2O4, O2
(3) 將導氣管拿出水槽
(4) ① 將U型管拿出,有紅棕色氣體產生,證明 N2O4 2NO2 ΔH =+Q 有NO2的存在
②. 用毛玻璃片蓋住集氣瓶口,拿出水槽放在桌面上,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入集氣瓶,木條復燃,說明是氧氣。
[例5]
實驗室用銅和硫酸製取CuSO4,有幾種方法:
甲學生進行了下列實驗:取6.4 g銅片和10
mL 18 mol•L-1濃硫酸放在圓底燒瓶中共熱,直到反應完畢,最後發現燒瓶中還有銅片剩餘。他根據自己所學的化學知識,認為燒瓶中還有較多的硫
酸剩餘。他這樣認為的理由是
。
乙同學認為甲設計的實驗方案不好,他自己設計的思路是:2Cu+ O2 2CuO
CuO + H2SO4 =CuSO4 +H2O
對比甲的方案,乙同學的優點是 。
為了同樣達到乙同學的優點,你能不能根據電化學原理也設計一個用銅和硫酸製取CuSO4的方案?
(其它材料任選)
答案:
隨著反應的進行,濃硫酸的濃度逐漸變小,不能再與銅發生反應;乙消耗的硫酸更少,不產生污染物SO2。以銅為陽極,碳為陰極,電解硫酸溶液。
[例6] 氨的催化氧化制硝酸的關鍵步驟是用氧氣來氧化氨氣製取二氧化氮。請用以下提供的儀器及試劑(所提供的儀器和試劑有多餘的),設計組裝一套實驗裝置,以鉑為催化劑用氧氣氧化氨氣製取二氧化氮。
(1)應選用的儀器是:
(填儀器下邊的甲、乙、丙…等符號)
(2)用玻璃管和膠管(未畫出)連接上述儀器,這些儀器的介面的連接順序是(a、b、c…填寫):
a接 , 接 , 接 , 接 。
(3)庚裝置中發生的化學反應的方程式是:
。
(4)寫出獲得甲裝置中的氧氣的任意兩種製取方法(用兩個反應化學方程式來表示):
,
。
答案:
(1) 甲、丙、丁、戊、庚
(2) a接d,e 接f,g 接n,m 接h。
(3)
2NO + O2 = 2NO2
(4)
2H2O2 2H2O + O2↑
[例7]
含苯酚的工業廢水處理的流程如下圖所示:
(1)上述流程里,設備Ⅰ中進行的是 操 作(填寫操作名稱)。
實驗室里這一步操作可以用 進行
(填寫儀器名稱)。
(2)由設備Ⅱ進入設備 Ⅲ 的物質A是 ,由設備 Ⅲ 進入設備Ⅳ的物質B是 。
(3)在設備 Ⅲ 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4)在設備 Ⅳ 中,物質B的水溶液和CaO反應後,產物是NaOH、H2O和 。通過
操作(填寫操作名稱),可以使產物相互分離。
(5)圖中能循環使用的物質是C6H6、CaO、 、
。
答案:
(1) 萃取;分液漏斗
(2) 苯酚鈉;碳酸氫鈉。
(3)
C6H5ONa+CO2+H2O→ C6H5OH+NaHCO3
(4)CaCO3,過濾。
(5)NaOH溶液;CO2
[例8]
科學家發現某葯物M能治療心血管疾病是因
為它在人體內能釋放出一種「信使分子」D,並闡明
了D在人體內的作用原理。為此他們榮獲了1998
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已知M的相對分子質量為227,由C、H、O、N四種元素組成,C、H、N的質量分數依次為15.86%、2.20%和18.50%。則M的分子式是 。D是雙原子分子,相對分子質量為30,則D的分子式為 。
(2)油脂A經下列途徑可得到M。
圖中②的提示
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是
反應②的化學方程式是
(3)C是B和乙酸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的化合物,相對分子質量為134,寫出C所有可能的結構簡式
。
(4)若將0.1 mol B與足量的金屬鈉反應,則需消耗 g金屬鈉。
答案:
(1) C3H5O3N3;NO
(2)
(3)
(4) 6.9g
❽ 蒸餾石油的實驗操作步驟是怎樣的
2.石油的分餾
a原理:利用石油中各組成成分沸點的不同進行蒸餾,所以是物理方法;由於進行多次蒸餾,故稱分餾;得到的不同沸點范圍的產物稱餾分,但仍是多種烴的混合物。
b實驗室裝置如圖:所需儀器有:酒精燈、蒸餾燒瓶、溫度計、冷凝管、牛角管、錐形瓶
需注意的是:溫度計的水銀球的位置在略低於蒸餾燒瓶支管口處;冷凝管的冷卻水的流向為從下到上;牛角管與錐形瓶間不需加膠塞。
工業設備:主要是分餾塔。分為常壓分餾塔和減壓分餾塔。
從常壓分餾塔中可分離出汽油、煤油、柴油、重油等餾分,從重油中還可分離出多種成分,但在常壓下需要再升高溫度,在高溫下高沸點的烴會分解,還可能出現炭化結焦,損壞設備,影響生產,為此常採用減壓分餾,即降低分餾塔內壓強,使重油的沸點亦隨之降低,這樣又可以得到輕柴油和不同規格的潤滑油等餾分。
圖片見http://stu.bdchina.com/xinbanziyuan/63/shang/g2/g2hx/g2hx32.files/image001.gif
❾ 高中化學會考
高中物理合集網路網盤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提取碼:1234
簡介:高中物理優質資料下載,包括:試題試卷、課件、教材、視頻、各大名師網校合集。
❿ Ⅰ.下圖是某學生繪制的實驗室蒸餾石油的裝置圖:(1)實驗室分餾石油的正確操作順序是______A.連接接液
Ⅰ.(1)按組裝儀器的順序從下到上,從左到右,連接好裝置後,注意先檢驗裝版置氣密性,再裝入碎權瓷片和石油進行蒸餾,正確操作順序為:EFDACBG,
故答案為:EFDACBG;
(2)①溫度計水銀球應處於蒸餾燒瓶支管口處,不應插入溶液;
②冷凝管中凝水的流向錯誤,冷水應從下口進,上口出,
故答案為:①溫度計水銀球應處於蒸餾燒瓶支管口處;②冷卻水的方向通反了;
Ⅱ.乙烯和溴發生加成反應生成1,2-二溴乙烷,化學方程式為CH2═CH2+Br2→CH2BrCH2Br,
故答案為:CH2═CH2+Br2→CH2BrCH2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