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測量密度,表觀密度,毛體積密度,堆積密度的方法
單位體積可以理解為每一單位
真密度 true density
指材料在絕對密實狀態下的體積內固體物質的實際體積,不包括內部空隙。(叫真密度)表觀密度和堆積密度。
多孔固體顆粒扣除了內部孔隙後的密度。
對催化劑又稱骨架密度。若催化劑質量為m,催化劑骨架體積為V骨,真密度ρ真=m/V骨。它是單位體積催化劑骨架或固體部分(不包括顆粒之間間隙及顆粒內微孔體積)的質量。可以用異丙醇或He置換法,在真空容量法吸附裝置中測定。
表觀密度
說明:
多數材料為多孔物質,具有與外部相通的開口孔和不通的閉孔,將含有閉孔材料的密度稱為「表觀密度」。表觀密度=材料的質量/(實質部分的容積+閉孔容積)炭材料通常用比重瓶法(Pycnometer),以甲苯或正丁醇作標准液進行測定,也有用氦氣充填微孔直到幾乎不再吸附的氣體介質置換法進行測定的。有時也用水銀壓入微孔中進行充填測定。隨測定方法以及浸透或置換的程度不同,所得數值也不一樣。
堆積密度是把粉塵或者粉料自由填充於某一容器中,在剛填充完成後所測得的單位體積質量。
床料的堆積密度ρb與床料密度ρp之間的關系是ρb=ρp(1-ε)
ε為物料靜止是的空隙率,ρb為堆積密度,需要測量,ρp為真實密度,可以查閱文獻。
床料的堆積密度可分為鬆散堆積密度和振實堆積密度。
其中,鬆散堆積密度包括顆粒內外孔及顆粒間空隙的鬆散顆粒堆積體的平均密度,用處於自然堆積狀態的未經振實的顆粒物料的總質量初一堆積物料的總體積求得。
振實堆積密度包括顆粒內外孔及顆粒間空隙的經振實的顆粒堆積體的平均密度
2. 振實密度測定方法
振實密度測定主要採用振實密度儀。
指在規定條件下容器中的粉末經振實後所測得的單位容積的質量。
測試方法:主要採用振實密度儀,裝有粉末或顆粒的刻度量筒固定在機械振動裝置上,振動電機帶動機械振動裝置垂直上下振動,裝有粉或顆粒的刻度量筒隨機械振動裝置而發生有節拍的振動。
將稱量好的粉末裝入振實裝置量筒,將量筒固定在支座上。轉動凸輪,定向桿帶動支座上、下滑動,並撞擊在砧座上。每分鍾振動250±15次,振動12分鍾。測定量筒內粉末的容積,粉末質量與容積的比值即為該粉未的振實密度。
3. 土木工程砂的密度實驗室怎麼測量
整體簡介
砂的密度實驗有兩種,一種是表觀密度,一種是堆積密度,下面分別進行說明。
工具
砂的表觀密度(容量瓶法):容量瓶(500mL),電子秤、鋁制料勺、淺盤、滴管等。
砂堆積密度:下料漏斗、標准容器、台秤等。
步驟
一、砂表觀密度
1)稱取烘乾砂300g(G0);
2)在容量瓶內注入水至瓶頸刻度線,擦乾瓶外水分,稱其質量G2;
3)倒出容量瓶內部分水,剩餘至約球部高度的1/3。將300g砂全裝入容量瓶,傾斜約45度搖轉容量瓶,使試樣在水中充分攪動(排除氣泡)。靜置一段時間後用滴管添水至瓶頸刻度線,擦乾瓶外水分,稱其質量G1。
二、砂鬆散堆積密度
1)稱取標准容器的質量(G1),測定標准容器的體積
(V)。將標准容器置於下料漏斗下面,使下料漏斗對正中心;
2)用鋁制料勺將試樣裝入下料漏斗,打開活動門,使試樣徐徐落入標准容器直至試樣裝滿並超出標准容器筒口,移開漏斗;
3)用直尺將多餘的試樣沿筒口中心線向相反方向刮平,稱其質量G2。
4. 數據處理
一、砂表觀密度
按下式計算砂的表觀密度,精確至 10kg/m3。
2) 以兩個平行試樣試驗結果的算術平均值作為最後結果,精確至10kg/m3。
5. 注意事項
一、表觀密度
1)加砂後應將粘在容量瓶頸內壁沖洗進容量瓶。
2)水+砂+瓶和水+砂兩次稱量注意瓶塞。
3)趕氣泡時間盡量延長,5min以上。
二、堆積密度
注意不要振動容器筒。
三、《建設用砂》GB/T14684標准中,測定砂表觀密度,水溫應在15~25℃,砂+水+容量瓶的質量要靜置24小時後進行稱量。
4. 如何測量堆密度
粉體的真密度,顆粒密度,堆密度,振實密度的定義及其大小關系?各自怎樣測量
密度是反映物質特性的物理量,物質的特性是指物質本身具有的而又能相互區別的一種性質,人們往往感覺密度大的物質「重」,密度小的物質「輕」一些,這里的「重」和「輕」實質上指的是密度的大小。
質量是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所含物質減少,所以質量減少。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它不隨質量、體積的改變而改變,同種物質的密度不變,它只與物質的種類和物質的狀態有關,不同的物質,密度一般是不相同的,同種物質的密度則是相同的。
公式
密度的公式
:ρ=m/v
(ρ表示密度、m表示質量、
v表示體積)
密度公式變化:m=ρv
、
v=m/ρ
粉體材料中各種「密度」名詞及含義:
真密度
2、堆積密度(堆密度、包括振實密度和松裝密度
3、松裝密度(松密度、松堆密度、疏充填堆積密度、鬆散堆積密度、體積密度、毛體密度)
4、振實密度(密充堆積密度、緊堆密度)
一、真密度
(true
density
)指材料在絕對密實的狀態下單位體積的固體物質的實際質量,即去除內部孔隙或者顆粒間的空隙後的密度(叫真密度)。與之相對應的物理性質還有表觀密度和堆積密度。這種分析儀採用氦氣代替浸潤液,利用氦氣是小分子直徑惰性氣體,具有易擴散、滲透性好、穩定性好的特點,迅速深入到材料的內部孔隙中,對常規方法無法測量的材料孔隙和不規則表面凹陷等均可迅速填充,測量出的樣品體積與密度瓶法比較,會更加接近樣品的真實體積,從而使得樣品的真密度值更加貼近真實值
5. 請問測堆積密度的方法,謝了,急
粗集料自然堆積密度是取試樣一份,置於平整干凈的水泥地(或鐵板)上用平頭鐵鍬鏟起試樣,使石子自由落如容量筒內。此時,從鐵鍬的齊口至容量筒上的距離應保持為50mm左右,裝滿容量筒並除去凸出筒口表面的顆粒,並以合適的顆粒填入凹陷空隙,使表面稍凸起部分和凹陷部分的體積大致相等,稱取試樣和容量筒總質量(M2)。堆積密度=(M2-M1)/V,M1是容量筒質量(Mg),M2是容量筒和試樣的總質量(Mg),V是容量筒的體積(L)
6. 輕燒氧化鎂粉的堆積密度及視比容怎麼檢測你研究一下
堆積密度:堆積密度是指散粒材料或粉狀材料,在自然堆積狀態下單位體積的質量。——堆積密度。自然堆積體積 (含材料間空隙) 顆粒材料正好裝滿容器,測量該容器的容積V
計算式:ρ0'= m/ V =m /(V0+ VP + Vv ) 式中:ρ0'--- 材料的堆積密度,kg/ m3 。 VP --- 顆粒內部孔隙的體積,m3 。 Vv --- 顆粒間空隙的體積,m3 。 V0 --- 顆粒的的體積,不包含顆粒內部空孔隙m3
注意 :自然堆積狀態下的體積含顆粒內部的孔隙積及顆粒之間的空隙體積。根據這個方式測得氧化鎂的堆積密度在0.4g/ml以下就是輕質氧化鎂,大於0.4g/ml就是重質氧化鎂。
7. 如何檢測硬脂酸鈣的堆積密度
「堆積密度」是把粉塵或者粉料自由填充於某一容器中,在剛填充完成後所測得的單位體積質量。
知道這個定義之後就很容易做啊,找一個已知體積的容易,烘乾秤其毛重,然後放進硬脂酸鈣後再秤一次,相減比體積就是堆積密度了啊。
不過堆積密度有2種:鬆散堆積密度和振實堆積密度。具體區別看名字就知道了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