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飛機升力產生的原因是什麼
升力就是向上的力,在機翼得上下表面產生了壓強差。
飛機的升力來自於仰角,機翼弧形產生向下的壓力和前進阻力,也就是動力學中的牛頓第三定律,俗稱相互作用力。
在真實且可產生升力的機翼中,氣流總是在後緣處交匯,否則在機翼後緣將會產生一個氣流速度為無窮大的點。這一條件被稱為庫塔條件,只有滿足該條件,機翼才可能產生升力。
起落裝置
起落裝置的功用是使飛機在地面或水面進行起飛、著陸、滑行和停放。著陸時還通過起落裝置吸收撞擊能量,改善著陸性能。
早期陸上飛機起落裝置比較簡單,只有三個起落架,而且在空中不能收起,飛行阻力大。現代的陸上飛機起落裝置包含起落架和改善起落性能的裝置兩部分,且起落架在起飛後即可收起,以減少飛行阻力。改善起落性能的裝置主要有起飛加速器、機輪剎車、減速傘等。水上飛機的起落架由浮筒代替機輪。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飛機
『貳』 飛機結構有哪些
大多數飛機由5個主要部分組成:機翼、機身、發動機、操縱系統、起落裝置。
機翼:機翼的主要功用是為飛機提供升力,以支持飛機在空中飛行,也起一定的穩定和操縱作用。在機翼上一般安裝有副翼和襟翼。操縱副翼可使飛機滾轉;放下襟翼能使機翼升力系數增大。另外,機翼上還可安裝發動機、起落架和油箱等。機翼有各種形狀,數目也有不同。在航空技術不發達的早期為了提供更大的升力,飛機以雙翼機甚至多翼機為主,但現代飛機一般是單翼機。
尾翼:尾翼也是機翼,但主要是用來平衡飛行姿態、對飛機進行操縱,比如起飛、降落、在空中轉彎。包括水平尾翼(平尾)和垂直尾翼(垂尾)。水平尾翼由固定的水平安定面和可轉動的升降舵組成(某些型號的民用機和軍用機整個平尾都是可動的控制面,沒有專門的升降舵)。垂直尾翼則包括固定的垂直安定面和可動的方向舵。
機身:機身的主要功用是裝載乘員、旅客、武器、貨物和各種設備;還可將飛機的其他部件如尾翼、機翼及發動機等連接成一個整體。如果將機身和機翼連接為一個整體,這種飛機叫飛翼。
發動機:有的叫引擎,用來產生拉力或推力,使飛機前進。其次還可以為飛機上的用電設備提供電力,為空調設備等用氣設備提供氣源。發動機好比人的心臟,現代飛機的動力裝置主要包括渦輪發動機和活塞發動機兩種。應用較廣泛的動力裝置有四種:航空活塞式發動機加螺旋槳推進器;渦輪噴射發動機;渦輪螺旋槳發動機;渦輪風扇發動機。隨著航空技術的發展,火箭發動機、沖壓發動機等,也逐漸被採用。
起落裝置:起落裝置又稱起落架,是用來支撐飛機並使它能在地面和其他水平面起落和停放。陸上飛機的起落裝置,一般由減震支柱和機輪組成,此外還有專供水上飛機起降的帶有浮筒裝置的起落架和雪地起飛用的滑橇式起落架。它是用於起飛與著陸滑跑、地面滑行和停放時支撐飛機。
操縱系統:包括各種顯示飛機飛行姿態的儀表、用於控制飛機發動機功率、操縱飛機起飛、降落、轉彎,軍用飛機還要做各種戰術動作,比如最早由蘇—27戰斗機做的「眼鏡蛇」機動等等。由於飛機在高空、高速飛行時受到的作用力非常大,現代飛機通常都採用液壓、電傳操縱系統來協助飛行員。
現代飛機駕駛艙內可供駕駛員使用的飛行操縱裝置通常包括:
主操縱裝置:駕駛桿或駕駛盤和方向舵腳蹬。在某些採用電傳操縱系統的飛機上,駕駛桿或駕駛盤已經被簡化成位於駕駛員側方的操縱桿。
輔助操縱裝置:襟翼手柄、配平按鈕、減速板手柄。
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飛行操縱裝置的形式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在大型飛機中,傳統的機械式操縱系統已逐漸地被更為先進的電傳操縱系統所取代,計算機系統的全面使用,使得飛行操縱系統發生了根本性變化,駕駛員的操作已不再像是直接操縱飛機動作,而更像是給飛機下達運動指令。由於某些採用電傳操縱系統的飛機取消了原有的駕駛桿或駕駛盤等裝置而改為側桿操縱,駕駛艙的空間顯得比以往更加寬松,所以有些駕駛員稱此類駕駛艙為「飛行辦公室」。
『叄』 直升機起落裝置的分類
【直升機起落裝置的分類】 在陸地上使用時,直升機起落裝置有輪式起落架和滑橇式起落架兩種。如果要求直升機具備在 水面起降或應急著水迫降能力,一般要求有水密封機身和保證橫側穩定性的浮筒,或應急迫降浮筒。對於艦載直升機,還需裝備特殊著艦裝置,如拉降設備等。現詳述如下:
1、輪式起落架: 和固定翼飛機相似,直升機輪式起落架由油氣式減震器和橡膠充氣機輪組成。優點是可以收放,有利於減小飛行阻力;地面滑行、移動方便,對起降地點有很好的適應性。缺點是結構較復雜,重量較大,容易損壞;不適合小型直升機使用。
2、滑橇式起落架:優點是結構簡單,重量輕;可靠性高,不易損壞。缺點是無法收放,容易增大阻力;地面滑行、移動不便,且對起降地點適應性差;不適合大中型直升機。
3、浮筒式起落架:主要用於水上降落,可以看作滑橇式的衍生。
【直升機起落裝置】是直升機上用於地面停放時支撐重量和著陸時吸收撞擊能量的部件。主要作用是吸收在著陸時由於有垂直速度而帶來的能量,減少著陸時撞擊引起的過載,以及保證在整個使用過程中不發生「地面共振」。此外,起落裝置往往還用來使直升機具有在地面運動的能力,減少滑行時由於地面不平而產生的撞擊與顛簸。
直升機起落架減展器除了具有吸收著陸能量、減小撞擊等功能以外,還需要通過減震器彈性和阻尼的配置消除「地面共振」。為了在所有使用狀態減震器都能提供阻尼,消除「地面共振」的發生,直升機上普遍採用雙腔式減震器。
『肆』 飛機是怎麼飛起來的原理
飛機的飛行原理需要從空氣動力學的角度進行分析,空氣流速快慢會讓空氣的壓力出現大小變化,而飛機的機翼設計就是為了在飛行過程中,讓空氣出現流速的變化,在這些力的作用下,飛機就能夠實現在空中的飛行。
在飛機的起飛階段,飛機的機翼就會呈現出一定的仰角,這就讓飛機在滑行的過程中,機翼上方的空氣大都往下流動,這樣上方的空氣流速便會減小,而反之下方空氣的流速就會增大,在兩個力的作用下,飛機就擁有了一個向上的升力。
當機翼上下方的壓力比達成一個最合適的點時,再加上飛機上本身也有發動機提供推力,兩者一結合飛機就可以飛起來,同時空氣的流速還會根據飛機的速度來改變,所以飛機速度越快,飛機得到的升力就越大,自然也就越飛越高。
飛機在空中的航行過程中,三片尾翼需要起到一個控制方向的作用,它們都能夠通過變換角度的方式去改變空氣動力,所以在飛機有變向操作時,這些尾翼都會隨著變化。
飛機的結構
1、機身
機身主要用來裝載人員、貨物、燃油、武器和機載設備,並通過它將機翼、尾翼、起落架等部件連成一個整體。在輕型飛機和殲擊機、強擊機上,還常將發動機裝在機身內。
2、機翼
機翼是飛機上用來產生升力的主要部件,一般分為左右兩個翼面,機翼前後綠都保持基本平直的稱平直翼,機翼前緣和後緣都向後掠稱後掠翼,機翼平面形狀呈三角形的稱三角翼,前一種適用於低速飛機,後兩種適用於高速飛機。
3、垂直尾翼
垂直尾翼垂直安裝在機身尾部,主要功能為保持飛機的方向平衡和操縱,通常垂直尾翼後線設有方向舵,飛行員利用方向舵進行方向操縱。
4、水平尾翼
水平尾翼水平安裝在機身尾部,主要功能為保持俯仰平衡和俯仰操縱,低速飛機水平尾翼前段為水平安定面,是不可操縱的,其後緣設有升降舵,飛行員利用升降舵進行俯仰操縱。
5、起落裝置
起落裝置的功用是使飛機在地面或水面進行起飛、著陸、滑行和停放,著陸時還通過起落裝置吸收撞擊能量,改善著陸性能。
6、控制系統
飛機操縱系統是指從座艙中飛行員駕駛桿到水平尾翼、副翼、方向舵等操縱面,用來傳遞飛行員操縱指令,改變飛行狀態的整個系統。
7、動力裝置
飛機動力裝置是用來產生拉力或推力,使飛機前進的裝置,採用推力矢量的動力裝置,還可用來進行機動飛行。
『伍』 飛機主要哪些部件組成各部件作用是什麼
大多數飛機都是由下面六個主要部分組成,即:機翼、機身、尾翼、起落裝置、操縱系統和動力裝置。它們各有其獨特的功用。
一、機身
機身主要用來裝載人員、貨物、燃油、武器和機載設備,並通過它將機翼、尾翼、起落架等部件連成一個整體。在輕型飛機和殲擊機、強擊機上,還常將發動機裝在機身內。
二、機翼
機翼是飛機上用來產生升力的主要部件,一般分為左右兩個翼面。
機翼通常有平直翼、後掠翼、三角翼等。機翼前後綠都保持基本平直的稱平直翼,機翼前緣和後緣都向後掠稱後掠翼,機翼平面形狀成三角形的稱三角翼,前一種適用於低速飛機,後兩種適用於高速飛機。近來先進飛機還採用了邊條機翼、前掠機翼等平面形狀。
左右機翼後緣各設一個副翼,飛行員利用副翼進行滾轉操縱。即飛行員向左壓桿時,左機翼上的副翼向上偏轉,左機翼升力下降;
右機翼上的副翼下偏,右機翼升力增加,在兩個機翼升力差作用下飛機向左滾轉。為了降低起飛離地速度和著陸接地速度,縮短起飛和著陸滑跑距離,左右機翼後緣還裝有襟翼。襟翼平時處於收上位置,起飛著陸時放下。
三、尾翼
1、垂直尾翼
垂直尾翼垂直安裝在機身尾部,主要功能為保持飛機的方向平衡和操縱。
通常垂直尾翼後線設有方向舵。飛行員利用方向舵進行方向操縱。當飛行員右用航時,方向舵右們,相對氣流吹在垂尾上,使垂尾產生一個向左的側力,此側力相對於飛機重心產生一個使飛機機頭有偏的力矩,從而使機頭右偏。
同樣,蹬左舵時,方向舵左偏,機頭左偏。某些高速飛機,沒有獨立的方向舵。整個垂尾跟著腳蹬操縱而偏轉,稱為全動垂尾。
2、水平尾翼
水平尾翼水平安裝在機身尾部,主要功能為保持俯仰平衡和俯仰操縱。低速飛機水平尾翼前段為水平安定面,是不可操縱的,其後緣設有升降舵,飛行員利用升降舵進行俯仰操縱。
即飛行員拉桿時,升降舵上偏,相對氣流吹向水平尾翼時,水平尾翼產生附加的負升力(向下的升力),此力對飛機重心產生一個使機頭上仰的力矩,從而使飛機抬頭。同樣飛行員推杯時升降舵下偏,飛機低頭。
超音速飛機採用全動平尾,即將水平安定面與升降舵合為一體。飛行員推拉桿時整個水平尾翼都隨之偏轉。飛行員用全動平尾來進行俯仰操縱。其操縱原理與升降舵相同。某些高速飛機為了提高滾轉性能,在左、右壓桿時,左、右平尾反向偏轉,以產生附加的滾轉力矩,這種平尾稱為差動平尾。
有些飛機的水平尾翼放在機翼前邊,這種飛機叫鴨式飛機。這時放在機翼前面的水平尾翼稱為鴨翼或前翼。也有一部分飛機沒有水平尾翼,這種飛機稱為無尾飛機。現在有些飛機還採用了三翼面的布局方法,也就是說既有機翼前面的前翼,也有機翼後面的水平尾翼。
四、起落裝置
起落裝置的功用是使飛機在地面或水面進行起飛、著陸、滑行和停放。著陸時還通過起落裝置吸收撞擊能量,改善著陸性能。
早期陸上飛機起落裝置比較簡單,只有三個起落架,而且在空中不能收起,飛行阻力大。現代的陸上飛機起落裝置包含起落架和改善起落性能的裝置兩部分,且起落架在起飛後即可收起,以減少飛行阻力。改善起落性能的裝置主要有起飛加速器、機輪剎車、減速傘等。水上飛機的起落架由浮筒代替機輪。
五、控制系統
飛機操縱系統是指從座艙中飛行員駕駛桿(盤)到水平尾翼、副翼、方向舵等操縱面,用來傳遞飛行員操縱指令,改變飛行狀態的整個系統。早期的操縱系統是由拉桿、搖臂(或鋼索)組成的純機械操縱系統。現代飛機在操縱系統中採用了很多自動控制裝置,因而,通常把它稱為飛行控制系統。
六、動力裝置
飛機動力裝置是用來產生拉力(螺旋槳飛機)或推力(噴氣式飛機),使飛機前進的裝置。採用推力矢量的動力裝置,還可用來進行機動飛行。現代的軍用飛機多數為噴氣式飛機。 噴氣式飛機的動力裝置主要分為渦輪噴氣發動機和渦輪風扇發動機兩類。
設計製造
大多數飛機是由公司製造的,目的是為客戶批量生產。小型渦輪螺旋槳飛機的設計和規劃過程(包括安全測試)可持續長達四年,而大型飛機則需要更長的時間。
在此過程中,確定了飛機的目標和設計規范。首先,建築公司使用圖紙和方程、模擬、風洞測試和經驗來預測飛機的行為。公司使用計算機來繪制、規劃和進行飛機的初始模擬。然後在風洞中測試飛機全部或某些部分的小型模型和模型,以驗證其空氣動力學特性。
當設計通過這些過程時,該公司構建了數量有限的原型用於地面測試。航空管理機構的代表經常進行首飛。飛行測試繼續進行,直到飛機滿足所有要求。然後,國家航空管理公共機構授權該公司開始生產。
在美國,該機構是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在歐盟是歐洲航空安全局(EASA)。在加拿大,負責和授權大規模生產飛機的公共機構是加拿大運輸部。
當零件或組件需要通過焊接連接在一起以用於幾乎任何航空航天或國防應用時,它必須符合最嚴格和特定的安全法規和標准。Nadcap或國家航空航天和國防承包商認證計劃為航空航天工程制定了質量、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的全球要求。
運輸公共機構的許可。例如,歐洲公司空客製造的飛機需要獲得美國聯邦航空局的認證才能在美國飛行,而美國波音公司製造的飛機需要獲得歐洲航空安全局的批准才能在歐盟飛行。
為了應對機場附近城市地區空中交通增長造成的雜訊污染增加,法規已導致飛機發動機的雜訊降低。
業余愛好者可以自行設計和建造小型飛機。其他自製飛機可以使用預先製造的零件套件組裝成基本飛機,然後必須由製造商完成。
很少有公司大規模生產飛機。然而,為一家公司生產一架飛機實際上是一個涉及數十家甚至數百家其他公司和工廠的過程,這些公司和工廠生產進入飛機的零件。例如,一家公司可以負責起落架的生產,而另一家公司則負責雷達。
此類零件的生產不限於同一個城市或國家;就大型飛機製造公司而言,此類零件可能來自世界各地
零件被送到飛機公司的主要工廠,生產線就在那裡。在大型飛機的情況下,可以存在專用於飛機某些部件組裝的生產線,尤其是機翼和機身。
完成後,將對飛機進行嚴格檢查以尋找缺陷和缺陷。經檢查員批准後,飛機將進行一系列飛行測試,以確保所有系統都正常工作並且飛機操作正常。通過這些測試後,飛機就可以接受「最終修飾」(內部配置、噴漆等),然後就可以為客戶做好准備了。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飛機
『陸』 飛機輪子是怎麼驅動的
民航客機的輪子是沒有動力的,所有動力都來自於發動機,即使飛機在地面的情況下,只要發動機不停車,還在運轉中,就能夠提供滑行的動力,不過飛機在地面上滑行時發動機處於低功率運行中。
平時常見的民航干線客機在地面滑行,轉向時都是由機長操縱手輪,實現前輪控制方向。客機一般也裝備有方向舵,在腳下的位置,不過一般轉向幅度小,大型客機不常使用。
通俗的說,所謂噴氣式飛機就是依靠向後噴氣從而產生向前的推力,這樣說起來好像很簡單,實際上飛機發動機是一個很精細的系統,從進氣道進入的空氣要最終實現能夠推動飛機的力量,需要經歷一個復雜的過程。
(6)起落裝置上的循環傳動裝置擴展閱讀
起飛前的滑行過程:
1、推出,飛機由停機位推出,一般使用拖車推出。盡管發動機能夠提供反向動力,將飛機向後推動,但是開反推對於發動機的損耗比較大,因此通常情況都是由拖車推動,而不使用飛機自身動力。
2、滑行,飛機在滑行道上由發動機提供動力進行滑行,進入起飛跑道,並逐漸加速,達到起飛速度。
3、起飛,飛機上還裝備有輔助動力系統,當飛機在地面時,輔助動力系統提供空調和照明,節省發動機的動力,當飛機爬升時,照明和空調依然由輔助動力系統提供,以便於飛機發動機將所有功率都集中在飛機的爬升上。
『柒』 飛機是怎麼飛起來的原理
飛機飛起來的原理如下:
當等質量的空氣同時通過機翼上表面和下表面時,會在機翼上下方形成不同流速。空氣通過機翼上表面時流速大,壓強較小,通過下表面時流速較小,壓強大。因而此時飛機會有一個向上的合力,即向上的升力,由於升力的存在,使得飛機可以離開地面,在空中飛行。
空氣的密度、溫度和壓力是確定空氣狀態的三個主要參數,飛行中,飛機的空氣動力和大小和飛行性能的好壞都與這些參數有關。粘性和壓縮性是空氣的兩種物理性質,在飛行中,飛機之所以會受到空氣阻力原因之一就是空氣有粘性。而飛機以接近音速或者超過音速飛行時會出現阻力突增等現象,則與空氣的壓縮性有關。
飛機構成
大多數飛機由五個主要部分組成,即機翼、機身、尾翼、起落裝置和動力裝置,它們的主要作用如下:
1、機翼的主要功用是產生升力,以支持飛機在空中飛行,也起一定的穩定和操縱作用。在機翼上一般安裝有副翼和襟翼,操縱副翼可使飛機滾轉,放下襟翼能使機翼升力增大。
2、機身的主要功用是裝載乘員、旅客、武器、貨物和各種設備,還可將飛機的其他部件如尾翼、機翼及發動機等連接成一個整體。
3、尾翼包括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水平尾翼由固定的水平安定面和可動的升降舵組成,垂直尾翼則包括固定的垂直安定面和可動的方向舵。尾翼的主要功用是用來操縱飛機俯仰和偏轉,並保證飛機能平穩地飛行。
4、起落裝置是用來支持飛機,並使它能在地面和水平面起落和停放。
『捌』 飛機輪子是怎麼驅動的
飛機的輪子是沒有動力的,引擎不帶動輪子轉動。引擎和在空中推進飛機一樣,在地面推著飛機走的,但飛機輪子都有制動裝置。
平時我們常見的民航干線客機在地面滑行,轉向時都是由機長操縱手輪,實現前輪控制方向。客機一般也裝備有方向舵,在腳下的位置,不過一般轉向幅度小,大型客機不常使用。
1、推出,飛機由停機位推出,一般使用拖車推出。盡管發動機能夠提供反向動力,將飛機向後推動,但是開反推對於發動機的損耗比較大,因此通常情況都是由拖車推動,而不使用飛機自身動力。
2、滑行,飛機在滑行道上由發動機提供動力進行滑行,進入起飛跑道,並逐漸加速,達到起飛速度。
3、起飛,飛機上還裝備有輔助動力系統,當飛機在地面時,輔助動力系統提供空調和照明,節省發動機的動力,當飛機爬升時,照明和空調依然由輔助動力系統提供,以便於飛機發動機將所有功率都集中在飛機的爬升上。
(8)起落裝置上的循環傳動裝置擴展閱讀:
起落裝置:
起落裝置的功用是使飛機在地面或水面進行起飛、著陸、滑行和停放。著陸時還通過起落裝置吸收撞擊能量,改善著陸性能。
早期陸上飛機起落裝置比較簡單,只有三個起落架,而且在空中不能收起,飛行阻力大。現代的陸上飛機起落裝置包含起落架和改善起落性能的裝置兩部分,且起落架在起飛後即可收起,以減少飛行阻力。改善起落性能的裝置主要有起飛加速器、機輪剎車、減速傘等。水上飛機的起落架由浮筒代替機輪。
控制系統:
飛機操縱系統是指從座艙中飛行員駕駛桿(盤)到水平尾翼、副翼、方向舵等操縱面,用來傳遞飛行員操縱指令,改變飛行狀態的整個系統。早期的操縱系統是由拉桿、搖臂(或鋼索)組成的純機械操縱系統。現代飛機在操縱系統中採用了很多自動控制裝置,因而,通常把它稱為飛行控制系統。
動力裝置:
飛機動力裝置是用來產生拉力(螺旋槳飛機)或推力(噴氣式飛機),使飛機前進的裝置。採用推力矢量的動力裝置,還可用來進行機動飛行。現代的軍用飛機多數為噴氣式飛機。 噴氣式飛機的動力裝置主要分為渦輪噴氣發動機和渦輪風扇發動機兩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