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圖是一個簡易測量物質反應是吸熱還是放熱的實驗裝置,利用此裝置可以很方便地測得某反應是放熱反應還是
(1)鋁片與鹽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Al+6H+═2Al3++3H2↑,反應現象為鋁片上有大量氣泡生成,鋁片不斷溶解,
故答案為:2Al+6H+═2Al3++3H2↑;鋁片上有大量氣泡生成,鋁片逐漸溶解;
(2)鋁片與鹽酸的反應為放熱反應,反應放出的熱量使氣體膨脹,使U形管液面A下降,
故答案為:下降;鋁片與稀鹽酸反應時放出熱量,使錐形瓶內溫度升高,氣體壓強增大;放熱.
『貳』 同學設計的實驗裝置(如右圖),既可用於製取氣體,又可用於驗證物質性質.(1)當打開K1、關閉K2時,利
(1)由於裝置II中,進入氣體的導管比較短,因此只能收集密度比空氣小的氣體,故可利用鋅與稀硫酸反應製取氫氣;
(2)驗證二氧化碳用澄清的石灰水,澄清石灰水是氫氧化鈣溶液,所以可填澄清石灰水或氫氧化鈣溶液;
(3)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反應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
(4)稀硫酸和碳酸鈣反應會生成微溶的硫酸鈣,覆蓋在大理石表面,阻止反應進一步進行;
(5)二氧化錳不溶於水,所以要回收二氧化錳,可先進行溶解、然後過濾,並洗滌、乾燥;
(6)根據裝置特點還可用來測定生成氣體的體積、作為洗氣裝置等,具體操作為:C中裝水,導管尾處接上量筒,關閉K2,打開K1可以測定產生O2的體積
或D中裝上濃硫酸,關閉K1,打開K2可以乾燥O2;
故答案為:(1)②;
(2)澄清石灰水或氫氧化鈣溶液;
(3)CaCO3+2HCl=CaCl2+H2O+CO2↑;
(4)生成CaSO4微溶,覆蓋在未反應的大理石表面,阻止反應進一步進行;
(5)bcda;
(6)C中裝水,導管尾處接上量筒,關閉K2,打開K1可以測定產生O2的體積.
或D中裝上濃硫酸,關閉K1,打開K2可以乾燥O2(答案合理即可)
『叄』 圖為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裝置圖.(1)如圖實驗中發現氧氣的體積分數偏低,原因是什麼(2)改正後
題目是通過木炭試圖探究出空氣中氧氣的含量.這里需要明確可用於該實驗的葯品需要滿足的條件:本身不是氣體能夠燃燒且對應產物不是氣體,這是對選用物質的性質要求,量的要求是過量.
(1)實驗中使用木炭來進行該實驗,對於造成結果偏低,主要考慮木炭燃燒對應的產物為二氧化碳氣體,導致裝置內氣壓不能明顯改變,無法使外界液體進入裝置內所造成.這是根本原因.
(2)關於氮氣性質的推測,由於在裝置內氧氣和紅磷發生反應,而氮氣剩餘下來,說明氮氣不和氧氣反應,也不支持燃燒.同時由於打開止水夾後水進入裝置內,而氮氣依舊安然無恙,所以氮氣不能溶於水也不和水反應反應.在回答時可以概括,也可以分開回答.審題時要注意沒有要求回答如何改進該實驗,避免答非所問.
故答案:
木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氣體,導致裝置內氣壓無明顯變化,外界氣體不能等體積進入補充;氮氣不和氧氣反應,也不能支持紅磷的燃燒,不溶於水,也不和水反應等等.
『肆』 小學科學實驗儀器分多少種多少類
分6個種類,類別如下:
『伍』 探究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裝置
(1)①作此實驗,裝置的氣密性必須要好,檢查裝置的氣密性的方法是:固定兩個注射器中的一個活塞,推動另一活塞,然後松開,如果能回復到原處,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
②實驗中測定的氧氣體積分數小於五分之一,可能的原因有:銅絲量不足,裝置氣密性不好;
③這個實驗可以證明空氣是混合物,原因是:注射器內空氣未完全消耗;
(2)紅磷可用來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因紅磷能在空氣中燃燒,且產物是固體,如裝置內紅磷燃燒消耗盡氧氣,瓶內氣壓減小,水吸入裝置的體積數就是空氣中氧氣的體積數.
①集氣瓶中剩餘氣體主要是氮氣,氮氣具有性質較穩定、難溶於水的性質;
②認真比較(1)、(2)兩種測定空氣成分的方法,(1)實驗裝置的方法更好一些,因它更環保;
③通過上面兩種方法的研究、總結,可以得出這樣的看法,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時,首先要選取一種合適的物質,這種物質只能和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生成物最好是固體物質通過觀察現象來得出相應的結論.
故答案為:
(1)①固定兩個注射器中的一個活塞,推動另一活塞,然後松開,如果能能回復到原處.說明裝置氣密裝置氣密性良好(其他合理做法也可得分);
②銅絲量不足;加熱溫度不夠;裝置氣密性不好;未完全冷卻至室溫就讀數(或其它合理說法任寫兩點);③混合物;注射器內空氣未完全消耗(說法合理即可)
(2)①氮氣;性質較穩定、難溶於水;②(1)更環保或更精確(任寫一點);③氧氣;固體;
『陸』 測量物體平均速度的器材還能用於什麼實驗
由v=x/t可知,測量物體的平均速度的器材應為刻度尺,計時器。
刻度尺是以長度單位為標准作刻度記號,測量物體長度的工具。可以用來做一切需要測量長度的實驗。
計時器,是利用特定的原理來測量時間的裝置。計時器可以用來幫你解決這些問題。操作界面簡便易用,提供了基本的計時控制功能,包括:開始計時、停止計時、繼續計時、操作界面簡便易用復零、調整計時。可以用來做需要計量時間的實驗,比如自由落體,平拋運動,等等。
『柒』 如圖是「探究物質的熔化規律」的實驗裝置.實驗時先將固體物質和溫度計分別放入試管內,再放入大燒杯的水
(1)待溫度升至40℃時開始,每隔一分鍾記錄一次溫度,將所測的溫度填入對應的時間內.
時間/min | 0 | 1 | 2 | 3 | 4 | … |
溫度/℃ | 40 |
『捌』 如圖是探究物質吸熱能力的實驗裝置圖,在兩容器內分別裝入質量相同的水和煤油,用兩個相同的電加熱器加熱
(1)比較1、2的實驗數據,都是水,質量相同,升高不同的溫度,吸收的熱量專是不相同的屬;
(2)比較1、4的實驗數據,質量相同,但物質的種類不同,吸收相同的熱量,升高的溫度是不相同的;
(3)比較2、4的實驗數據,質量相同,但物質的種類不同,升高相同的溫度,吸收的熱量是不相同的.
(4)加熱時,用玻璃棒不斷的攪拌,可以使水和煤油受熱均勻;
相同的酒精燈加熱相同的時間,酒精燈放出的熱量就是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的熱量也就是相等的,水和煤油吸熱的多少是通過加熱時間來反映的.
故答案為:
(1)不同;(2)不同;(3)質量相等的不同物質,升高相同的溫度時,吸收的熱量不同;(4)水和煤油受熱均勻;加熱時間.
『玖』 熔化過程用到的測量
(1)在實驗中要用到溫度計測量物質的溫度,需要用秒錶測量熔化的時間;
(2)由圖可知,物質在熔化過程中保持一定的溫度不變,即有一定的熔點;因此該物質是晶體;該物質的熔點是48℃;
(3)利用水浴法加熱,不但能使試管受熱均勻,而且物質的溫度上升速度較慢,便於及時記錄各個時刻的溫度;
(4)加熱到10min時,該物質正好在熔化的過程中,所以是固液共存態;
(5)由圖可知,物質從第6min開始熔化,第14min結束,所以熔化的時間為14min-6min=8min.
故答案為:(1)溫度計; 秒錶;(2)晶體;熔化過程溫度保持不變;48 (3)受熱均勻(變化過程緩慢);(4)固液共存;(5)8.
『拾』 測量物質反應是吸熱還是放熱的實驗裝置,利用此
溶解熱測定 實驗裝置可以測定放熱反應熱效應,通過比較溶劑溶解前後的溫度差異版,然後根據Q=CmΔt來求權出熱量的轉化值,不過這樣導致散失的熱量無法統計,可以定性分析,但不是用於定量分析。
物質的溶解:
物質的溶解往往同時進行著兩個過程:一是晶格破壞,為吸熱過程;二是離子的溶劑化,為放熱過程。溶解熱是這兩種熱效應的總和。最終是吸熱還是放熱,則由這兩種熱效應的相對大小來決定。
本實驗在定壓、不做非體積功的絕熱體系中進行時,體系的總焓保持不變,根據熱平衡,即可計算過程所涉及的熱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