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將液體A逐滴加入到固體B中,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D裝置在實驗中的作用是____
(1)裝置圖中D是乾燥管上部容積較大,倒吸的液體會靠自身重量回落,起到防止倒吸的作用,
故答案為:防止倒吸;
(2)若A為30%H2O2溶液,B為MnO2,C盛有氫硫酸(H2S)飽和溶液,旋開F後,AB中發生反應,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做催化劑分解生成氧氣,C中出現淺黃色渾濁的現象,氧氣會氧化硫化氫生成硫單質,C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2S+O2═2S↓+2H2O,
故答案為:2H2S+O2═2S↓+2H2O;
(3)若A為濃鹽酸,B為KMnO4,C中盛有KI澱粉溶液,旋開F後,AB中發生反應,濃鹽酸和高錳酸鉀溶液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氯氣,氯氣具有強氧化性,和碘化鉀反應生成碘單質,遇到澱粉變藍色,C中的現象是;溶液由無色變為藍色;氯氣過量會把碘單質氧化為碘酸鹽,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5Cl2+I2+6H2O═10Cl-+2IO3-+12H+;
故答案為:溶液由無色變為藍色;5Cl2+I2+6H2O═10Cl-+2IO3-+12H+;
(4)若A為濃氨水,B為生石灰,C中盛有AlCl3溶液,旋開F,AB中濃氨水中溶解氧化鈣放熱,氨氣揮發出來,通入氯化鋁溶液中足夠長的時間後,反應生成白色氫氧化鋁沉澱和氯化銨,氫氧化鋁難溶於氨水溶液,C中的現象是產生白色沉澱,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Al3++3NH3?H2O═Al(OH)3↓+3NH4+;
故答案為:產生白色沉澱;Al3++3NH3?H2O═Al(OH)3↓+3NH4+.
② 氫化鈣(CaH2)是一種常用的儲氫材料,也是登山運動員常用的能源提供劑.氫化鈣一旦接觸到水就發生反應生
【探究一】氧化鈣能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所以乙同學的猜想是正確的;
【實驗裝置】:(1)實驗室用稀硫酸和鋅粒反應製取氫氣,化學方程式Zn+H2SO4=ZnSO4+H2↑;
(2)氣體要經過B、C,所以應該連接U形管,應在B、C之間連接圖2中的②裝置;
(3)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圖1D裝置中濃硫酸的作用是:防止空氣中的水進入C中;D裝置中F導管的作用是:根據E導管中液面升降情況來控制通氫氣的速度;
[實驗步驟]:實驗步驟如下:檢查裝置氣密性後裝入葯品,②打開分液漏斗活塞,①加熱反應一段時間,④停止加熱,充分冷卻,③關閉分液漏斗活塞;氫氣實驗前應該先驗純,所以為了安全,應在步驟①前增加在F導管口收集氫氣進行驗純;
[實驗拓展]:鈣與水反應也生成氫氧化鈣和氫氣,氫氧化鈣溶液顯鹼性也能使滴入酚酞後顯紅色,故他的結論不正確.
故答案為:【探究一】氧化鈣能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
【探究二】實驗室模擬製取氫化鈣
【實驗裝置】
(1)Zn+H2SO4=ZnSO4+H2↑;(2)②(3)防止空氣中的水進入C中;根據E導管中液面升降情況來控制通氫氣的速度;
【實驗步驟】②①④③;在F導管口收集氫氣進行驗純;
【實驗拓展】不正確,因為鈣與水反應也生成氫氧化鈣和氫氣.
③ 某化學興趣小組同學設計了多組實驗裝置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1)甲同學設計圖1裝置進行實驗.實驗過
(1)用圖1裝置進行實驗時,由於紅磷燃燒消耗了集氣瓶中的氧氣,瓶內壓強減小,小於外界大氣壓,大氣壓將水沿著導管壓入集氣瓶中. (2)根據課本知識可知硫在空氣中燃燒的現象是:淡黃色的硫粉燃燒,放出大量熱,發出淡藍色火焰,產生一種有刺激性氣味的無色氣體. 由於生成的二氧化硫被氫氧化鈉溶液全部吸收,因此會造成瓶內壓強減小,小於外界大氣壓,大氣壓將水沿著導管壓入集氣瓶中,流入水的體積約占瓶內空氣體積的 . (3)該設計方案的優點是裝置始終密閉,不會改變試管內氣體的成分,此實驗過程中磷與氧氣在點燃條件下反應生成五氧化二磷,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磷+氧氣 點燃 |
④ 化學活動小組的同學用下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裝置的氣密性良好):先關閉止水夾,將足量氫氧化鈉溶液滴入
(1)二氧化碳可以和氫氧化鈉反應,所以將氫氧化鈉溶液滴入二氧化碳中,由於消耗了二氧化碳而使錐形瓶中氣體壓強變小,從而使試管中的石灰水進入錐形瓶,氫氧化鈣溶液可以和二氧化碳或是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澱,所以錐形瓶中的溶液要變渾濁; (2)僅憑(1)中的現象不足以說明氫氧化鈉溶液和二氧化碳發生了反應,因為氫氧化鈉溶液中的溶劑為水, 二氧化碳可以溶於水也會使錐形瓶中壓強變小,且二氧化碳也能夠使石灰水變渾濁,而產生(1)中現象; (3)根據二氧化碳、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的化學性質,同時由於加入的氫氧化鈉是足量的,所以可以判斷在該溶液中溶質一定有氫氧化鈉,可能存在的溶質為碳酸鈉、氫氧化鈣中的一種,丁同學猜想可能含有NaOH、Na2CO3; (1)注意碳酸鈉和氫氧化鈣不可能同時存在,因為碳酸鈉可以和氫氧化鈣發生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氫氧化鈉,故乙同學猜想是錯誤的,原因是碳酸鈉和氫氧化鈣不可能同時存在; [物質鑒別]:根據氫氧化鈣可以和碳酸鈉溶液反應生成沉澱以及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進行實驗. 故答案為:(1)澄清石灰水倒流入錐形瓶中,錐形瓶中溶液變渾; (2)不能;因為也可能是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生成碳酸,而使石灰水倒吸入試管,碳酸和石灰水反應生成了白色沉澱; (3)NaOH、Na2CO3; (1)乙同學猜想是錯誤的,原因是碳酸鈉和氫氧化鈣不可能同時存在; [物質鑒別]: | 化學方程式 | 試劑1:碳酸鈉溶液 | Ca(OH)2+Na2CO3=CaCO3↓+2NaOH | 試劑2:適量二氧化碳 | Ca(OH)2+CO2=CaCO3↓+H2O |
⑤ (1)某同學用圖1裝置進行實驗,目的用這個裝置除去氧氣中混有的少量二氧化碳氣體。在A、B瓶中都盛放足量
(1)除CO 2 氣體 ; B瓶中澄清石灰水無明顯變化 Ca(OH) 2 +CO 2 ===CaCO 3 ↓+H 2 O (2)④③①②③(或④①③①②③)
⑥ 我們常用圖1裝置進行實驗:(1)寫出圖1中儀器的名稱①______②______;(2)實驗室製取氧氣的發生裝置是
(1)試管是常用的反應容器,酒精燈是常用的加熱儀器,故答案為:試管;酒精燈; (2)如果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制氧氣就不需要加熱,如果用高錳酸鉀或氯酸鉀制氧氣就需要加熱.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不易溶於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氣法和排水法收集;故答案為:A或B;C;D; (3)實驗室製取CO2,是在常溫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鹽酸製取的,碳酸鈣和鹽酸互相交換成分生成氯化鈣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熱.二氧化碳能溶於水,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故答案為:B;D; (4)如果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制氧氣就不需要加熱,其中二氧化錳起催化作用,如果該溶液未變質,應該觀察到的現象是:有大量的氣泡冒出,若不能觀察到上述現象,說明該瓶雙氧水已經變質成水;將未過期的這種雙氧水滴在傷口上,會迅速出現大量氣泡,你認為該氣體是氧氣;故答案為:①催化作用;②有大量的氣泡冒出;水;③氧氣; (5)若用圖3裝置進行「排空氣法」收集製取的H2,則氣體從短管進,因為氫氣的密度比空氣小;若收集氧氣,則氣體從長管進,因為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若再用水把氧氣排出來,則水從長管進;故答案為:短管;長管;長管;
⑦ 甲苯氧化法制備苯甲酸的反應原理如下: + 2KMnO 4 +KOH+2MnO 2 ↓+H 2 O + HCl +KCl實驗時將一
⑴分液漏斗蒸餾⑵過量的高錳酸鉀氧化鹽酸,產生氯氣 ⑶得到較大的苯甲酸晶粒,便於抽濾抽氣泵和安全瓶 ⑷96%(每空2分,共12分)
⑧ 為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小華和小強同學分別設計如下方案:小華:採用圖1裝置進行實驗.(燃燒匙中葯品
(1)紅磷與氧氣在點燃條件下反應生成五氧化二磷,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磷+氧氣 點燃 |
⑨ 某化學興趣小組同學設計了多組實驗裝置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1)甲同學設計圖1裝置進行實驗.實驗過程
(1)用圖1裝置進行實驗時,由於紅磷燃燒消耗了集氣瓶中的氧氣,瓶內壓強減小,小於外界大氣壓,大氣壓將水沿著導管壓入集氣瓶中. [實驗過程]②玻璃棒下端是熱的,能引燃白磷,所以,玻璃棒的作用為點燃白磷; ③白磷燃燒的現象為:放熱,生成大量白煙,反應的符號表達式是:4P+5O2 點燃 | .
與用圖1裝置進行實驗先後將溶液快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傳動裝置分類
發布:2025-09-14 08:19:17
瀏覽:739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