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實驗室制二氧化碳裝置創新改進

實驗室制二氧化碳裝置創新改進

發布時間:2023-02-02 10:02:29

⑴ 跪求製取二氧化碳改進裝置

二氧化碳的實驗室製法。

1、葯品:稀鹽酸和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專成分是CaCO3)。

2、條件:常屬溫。

3、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

注意:

(1)製取CO2不能用稀硫酸與大理石(或石灰石)反應,因為反應CaCO3+H2SO4==CaSO4+H2O+CO2↑,生成的CaSO4微溶於水,在溶液中析出後包裹在大理石(或石灰水)的外面,阻礙了反應的進一步發生。

(2)製取CO2一般不選用濃鹽酸,因其揮發出HCl氣體,使收集到的CO2不純。

(3)能和稀鹽酸反應生成CO2的物質還有Na2CO3、K2CO3等。Na2CO3+2HCl==Na2CO3+H2O+CO2↑。從反應速率看,石灰石(或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快慢適中,Na2CO3與稀鹽酸反應較快。

4、收集方法:

根據CO2能溶於水,密度比空氣大,製得的氣體採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

5、裝置:

根據稀鹽酸是液體,石灰石是塊狀固體及反應在常溫條件下進行等情況,可以使用和實驗室制H2相同的三套裝置。

6、驗滿:用燃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木條熄滅說明已集滿。

⑵ 改進了的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裝置

彈簧抄夾關閉後酸液還會與大理石襲接觸產生二氧化碳氣體,此時氣體增加,氣壓就會變大,於是酸液只能被壓回漏斗中,又由於多空隔板的緣故,固液做到真正分離,於是反應停止,你想知道的再詳細點的話可以看看「啟普發生器」的詞條,原裝置與簡易版有一樣的功效,就是(彈簧夾)隨開隨用,隨關隨停

⑶ 實驗室用碳酸鈉和硫酸氫製取二氧化碳時如何改進實驗器材

由於碳酸鈉與硫酸溶液的接觸面積大反應速度快,為了控制反應的進行,最好向反應的容器內滴加稀硫酸,所以把過去的長頸漏斗改成注射器或分液漏斗。裝置如圖:

⑷ 興趣小組的同學在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結束後,利用錐形瓶中剩餘的中性廢液,改進了實驗裝置,如圖所示,進

將分液漏斗內的濃氫氧化鈉溶液滴入瓶內,振盪,可以觀察到的現象是:左管管口產生氣泡,中性溶液通過右管進入集氣瓶中,集氣瓶中的溶液變渾濁;
集氣瓶中產生現象的原因是: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碳酸鈉和氯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澱和氯化鈉.
故填:左管管口產生氣泡,中性溶液通過右管進入集氣瓶中,集氣瓶中的溶液變渾濁;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碳酸鈉和氯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澱和氯化鈉.

⑸ 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方案改良

CaCO3+2HCl=CaCl2+CO2+H2O
HCl+NaHCO3=Na2CO3+H2O+CO2
此方法可除去揮發出的鹽酸又不吸收二氧化碳

⑹ 在實驗室里製取二氧化碳的方法、原理及試驗改進方法。

CaCO3+2HCl=CaCl2+H2O+CO2 (復分解反應)
2NaHCO3=(加熱)=Na2CO3+CO2+H2O
Ca(HCO3)=(加熱)=CaCo3+CO2+H2O (HCO3+受熱分解)

⑺ 二氧化碳製取的研究教案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以下是我整理的二氧化碳製取的研究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二氧化碳製取的研究教案1

教學目標

1.通過探究比較,了解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理想原料。

2.通過探究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裝置,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並利用設計的裝置製取二氧化碳。

3.通過比較,歸納實驗室取氣體的思路和方法。

4.討論交流,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課型:新授課(學生實驗探究活動課)

教學方法:分組實驗法、實驗探究法。

教學過程

我們前面探究了氧氣的實驗室製法,今天我們來探究二氧化碳的實驗室製法。請同學們把昨天發的探究方案拿出來。

同學交流「探究方案」上的參考信息。

1.探究實驗室制二氧化碳的理想原料

2.探究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裝置:

「探究方案」中各組實驗操作時具體的裝置:(可用自薦儀器,也可選用桌上給定的某些儀器。註:學生事先不知道桌上給定有哪些具體儀器。)

每組桌上均有的儀器:玻璃導管、橡皮管、集氣瓶、玻璃片、水槽

每組桌上提供的不同儀器分別為:

第一組:燒杯、過濾漏斗

第二組:燒杯、破試管、銅絲、單孔橡皮塞

第三組:U型管、單孔橡皮塞、鐵架台(帶鐵夾)、橡皮塞

第四組:平底燒瓶、單孔橡皮塞

第五組:錐形瓶、雙孔橡皮塞、分液漏斗

第六組:試管,單口橡皮賽、鐵架台(帶鐵夾)

第七組:錐形瓶、雙孔橡皮塞、長頸漏斗

第八組:錐形瓶.單孔橡皮塞、注射器

第九組:帶支管的燒瓶、橡皮塞

第十組:錐形瓶、單孔橡皮塞

3.實驗室制二氧化碳的實踐操作──制備並收集一瓶二氧化碳。

4.驗證氣體是二氧化碳。

同學交流展示本組實驗裝置,討論實驗成敗原因,並總結歸納實驗最佳裝置。

比較實驗室製取氧氣和製取二氧化碳的方法,歸納實驗室製取氣體的思路和方法。

同學與小組評價自己所設計和開展實驗的情況,與同學合作進一步完善所設計的試驗。寫出實驗探究報告。

附: 「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探究和實踐」報告

宜昌市九中 班 組 組長 組內成員 探究時間

一、探究時參考信息

1.碳酸鈉(Na2CO3)和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等碳酸鹽均能與稀鹽酸(HCl)或稀硫酸(H2SO4)等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

2.二氧化碳的性質信息:(從生活經驗和已有事實推測)

(1)把燃燒的木條放入二氧化碳中,木條 ,說明 。

(2)打開汽水瓶蓋可觀察到 ,這個事實說明二氧化碳在水裡的溶解性: 且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

(3)向石灰水中吹氣,現象為 ,說明二氧化碳能與石灰水中的氫氧化鈣[C(OH)2]反應。

3.銅與稀鹽酸(HCl)、稀硫酸(H2SO4)等酸不反應。

4.在標准狀況下,二氧化碳的密度為 1.977 g/L,空氣密度為 1.293 g/L。

二、探究內客

1.探究實驗室制二氧化碳的理想原料:(重點比較反應速度快慢)

可供選擇的原料有:石灰石(主要成分CaCO3)、碳酸鈣粉末(CaCO3)、碳酸鈉粉末(Na2CO3)、稀鹽酸(有效成分HCl)、稀硫酸(有效成分H2SO4)。可供選擇的儀器有:點滴板(或自製點滴板或試管)、膠頭滴管、葯匙。

步驟(可以用圖式表示):

觀察記錄:

結論:

2.探究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裝置:

(1)從下列給定的儀器(也可以從其他未給出的儀器)中選擇適當儀器,以小組為單位,你們能設計幾組製取二氧化碳的裝置,畫出它們的簡圖。並比較幾組裝置的優缺點,交流這樣設計的理由。

設計的幾組裝置為:(可用裝置圖表示)

(2)用自製儀器或代用品或其他儀器設計的裝置:

(3)實驗操作時實際採用的裝置:

3.實驗室制二氧化碳的實踐操作──制備並收集一瓶二氧化碳

(1)製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驟:

(2)驗滿方法:

4.證氣體是二氧化碳的操作:

現象為:

5 同學交流展示本組實驗裝置,討論實驗成敗原因,並總結歸納實驗最佳裝置。

6.比較實驗室製取氧氣和製取二氧化碳的方法,歸納實驗室製取氣體的思路和方法。

二氧化碳製取的研究教案2

一、教學設計思路

如果把掌握知識的過程比喻為建築一幢大樓,那麼教師應當提供給學生的只是建築材料,真正的建築師應該是學生自己,而不是教師。為此,我從學生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把教學活動設計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課前,師生利用生活廢品自製教具,使學生對本節知識有了初步的認識,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解決大額班實驗儀器不足的問題,促進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課堂中,讓學生收集、整合實驗室製取O2的有關信息,推理出實驗室製取氣體的一般設計思路,再結合思路設計CO2的實驗室製法,然後讓學生用自己設計的裝置製取、驗證、驗滿CO2,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探究知識,享受成功的喜悅;課後,讓學生利用本節所學知識再設計一套實驗室製取CO2的裝置,參加班級展覽,將探究由課內延伸到課外,達到學以致用的學習效果。這樣才能真正使教師成為學生掌握獲取知識的引導者,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者,教學過程的參與者。

二、教案

課 題 CO2製取的研究

授課人

學 校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討論實驗室製取氣體的一般設計思路,進行CO2製取的探究實驗;

2、通過探究,初步掌握實驗室製取CO2的葯品、原理、裝置和操作;

3、了解CO2的部分物理性質,學會收集、檢驗和驗滿CO2的方法。

過程和方法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科學探究的意義和基本過程,學會用科學的方法分析、推理、解決問題;

2、通過分組實驗,培養學生合作、表達與探究的能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1、增強學生對自然界中化學現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從探究活動中獲得成功的喜悅,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2、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及勤於思考、嚴謹求實、勇於實踐創新的科學品質。

重點

1、討論和歸納實驗室製取氣體的一般設計思路;

2、實驗室製取CO2的化學反應原理、裝置及收集、檢驗CO2的方法。

難點

根據實驗室製取氣體的一般思路設計CO2的實驗室製取方法。

教法

對比法、分組實驗法、實驗探究法。

儀器葯品

儀器:錐形瓶(或廣口瓶、大試管)、長頸漏斗,帶導管的雙孔橡皮塞、集氣瓶、玻璃片、導氣管、注射器、膠頭滴管、火柴等。

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碳酸鈉、稀鹽酸、稀硫酸、澄清石灰水。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創設情境

「大家從空氣中吸進了人體生命活動所必需的O 2 ,請問:能否以空氣為原料製取O 2 ?為什麼?實驗室製取O 2 的方法有哪些?」


做一次深呼吸。


【回答】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1/5。


調整學生的精神狀態,激活思維,為問題的引出做好鋪墊。

整理舊知,引領思路,獲取新知


【請填表】



反應原理反應物的狀態反應條件密度比空氣的大小是否與水反應氧氣

【請選擇】加熱高錳酸鉀製取氧氣的發生裝置為,用雙氧水在二氧化錳作催化劑的條件下製取氧氣的發生裝置為;收集裝置為。





【問】加熱高錳酸鉀製取氧氣的裝置適合於用雙氧水在二氧化錳作催化劑的條件下製取氧氣嗎?為什麼?能改嗎?怎樣改?


【問】實驗室製取氣體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過渡


「吸進O 2 ,呼出了CO 2 ,如果需要一定量的CO 2 ,能否以空氣為原料製得?」


【設問】在實驗室如何製取CO 2 呢?(揭開本節課的探究主題:二氧化碳製取的研究)


學生練習、討論、回答。








推理實驗室製取氣體的一般思路和方法:1、選擇理想葯品;2、確定合適的實驗裝置;3、驗證氣體。





再做一次深呼吸。


讓學生在鞏固舊知的基礎上分析、推理、引發出實驗室製取氣體的一般設計思路。達到輕松突破難點的學習效果。












提出問題,激發學生的探究欲。


分組實驗,探究理想葯品


【提供給學生葯品】石灰石(或大理石)、碳酸鈉、稀鹽酸、稀硫酸。


【說明】從反應速率,生成的氣體是否易於收集等方面考慮。


【小結】 實驗室製取CO 2 的化學反應


原理:


CaCO 3 +2HCl=CaCl 2 +H 2 O+CO 2 ↑


分組試驗:觀察、記錄。




通過比較,選出實驗室製取CO 2 的理想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鹽酸。


讓學生通過操作,更直觀地理解實驗室製取CO 2 應選擇的理想葯品。初步認識實驗室製取氣體時理想葯品的選擇依據。 開動腦筋,設計實驗裝置

【問】用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做催化劑的條件下製取氧氣的實驗裝置適合於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嗎?


【激勵】相信你能當一個小設計師,根據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化學反應原理設計出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實驗裝置。


【屏幕顯示】可供設計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裝置的儀器(也可另選或自製儀器,還可利用代用品)。


【展示學生作品】實驗裝置。請學生說出每種裝置的優缺點,選出最佳方案。


【小結】實驗室製取CO 2 的實驗裝置。


1、製取;2、收集。


分析、討論、設計實驗室製取CO 2 的實驗裝置,然後向同伴展示自己的作品。




發生裝置:固液反應不需加熱;收集:向上排空氣法。


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及運用已有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加強同伴間的合作、交流與表達。



使學生對本知識點有一個完整、系統的認識。


展示自我

【請你告訴大家】用自己設計的裝置如何製取CO 2 ?


【動畫】實驗室製取、驗證、驗滿CO 2 。


表達、交流、自查。 培養學生自我表達、自查自糾的能力。 自製二氧化碳

請用自製儀器製取、驗證、驗滿CO 2 ,並記錄實驗現象。


分組實驗。匯報實驗結果:1、現象;2、驗證方法;3驗滿方法。


讓學生從探究中獲取成功的喜悅,增強環保意識,培養創新能力。


鞏固新知,自我檢測,拓展思維


【請讓我來告訴你】1、根據下圖所示實驗裝置回答:(填代號)


⑴寫出標有編號儀器的名稱:


①;② ;③ ;④ 。





⑵實驗室製取氧氣時,應選用的發生裝置是,收集裝置是。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時,可選用的收集裝置是。


⑶實驗室用固體氯化銨(NH 4 Cl)與固體氫氧化鈉在加熱的條件下製取氨氣(NH 3 ),化學方程式為NH 4 Cl+NaOH





NaCl+NH 3 ↑+H 2 O,氨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小,能溶於水形成氨水。根據以上知識推斷:實驗室製取NH 3 應選用的發生裝置是,收集裝置是。


2、【趣味實驗】雞蛋在醋酸中潛水。


問:你能解釋其中的奧秘嗎?


學生搶答。









觀察,討論。


當堂訓練,及時反饋,檢測學生掌握及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激發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使化學教學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真正從生活走向化學,從化學走向社會。


談收獲體會


1、本課題研究什麼內容?


2、有哪些收獲?


3、從這些知識中你想到了什麼?


4、運用這些知識你想做點什麼?


自由發言,相互補充。 澄清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模糊點、疏漏點。

【課外探究】


1、小發明:就地取材,選用你家中現有的物品(墨水瓶、塑料瓶、圓珠筆芯等),自製一套製取CO 2 的裝置,參加班級展覽、討論,並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試驗。


2、社會實踐:通過社會調查或查閱資料,了解工業製取CO 2 的原理和方法。


學生自製儀器,開展社會調查。 培養學生精益求精、勇攀高峰的科學品質;強化收集、整理、處理信息的能力。 二氧化碳製取的研究教案3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節課在全書乃至整個化學學習過程中,所佔有的地位十分重要。它是培養學生在實驗室中製取某種氣體時,葯品的選擇、裝置的設計、實驗的方法等思路的最佳素材。上好此節課對學生今後學習元素化合物知識、化學基本實驗及實驗探究能力都有深遠的影響。

本節知識的學習比較容易,學生在前面學習元素化合物的基礎上經過討論便可解決。本節學習的重點是能力訓練。學生在前面學習的氧氣、實驗室製法,具備了一些氣體制備的實踐經驗,各項實驗技術也已經具備,此時,在課堂教學中體現學生主體,讓學生真正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正是時機。教師提出探究問題、引發學生思考;通過小組合作,設計方案、表達交流、實施方案、總結表達等環節完成整個探究。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反應原理,探究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裝置,並利用設計的裝置製取二氧化碳。

(2)了解實驗室製取氣體的方法和設計思路。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實驗室里製取氧氣的方法和設計思路,探索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葯品和實驗裝置,讓學生初步學習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提出假設,實驗探究,獲得結論)和方法,體驗化學實驗的方法的科學性;能進行初步的科學探究活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實驗、問題討論,培養學生求實、創新、合作的科學品質。

通過師生間、學生間合作學習,研究性學習,體驗探究成功的樂趣,激發學生探究欲。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探究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葯品、反應原理和實驗裝置的選擇,並利用設計裝置製取二氧化碳。

重點突破:通過提問預讓學生思考的教材P112第5題已知能產生二氧化碳的反應,師生共同確定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葯品;演示碳酸鈉粉末與稀鹽酸、大理石與稀鹽酸及稀硫酸的反應確定反應原理,並提醒學生注意不能用濃鹽酸和硫酸;課前布置學生設計實驗裝置到課堂展示,讓部分學生到台上演示實驗,教師針對學生演示指出實驗注意事項。

教學難點:探究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實驗裝置。

難點突破:通過引導學生回憶實驗室製取氧氣的實驗裝置圖,讓學生分析對比兩套裝置,從而確定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實驗裝置。

四、教學設計思路與教學方法:

教學設計思路:

教材中直接給出了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葯品,這樣學生雖能一下子記住所用葯品,但是過後接觸到其它能夠產生二氧化碳的葯品時可能會混淆,故本人在介紹完教材中所用葯品後又初充介紹為什麼不用濃鹽酸或硫酸代替稀鹽酸製取二氧化碳。而有關發生裝置、收集裝置的選擇則採用探究的方式進行。具體設計如下:

①讓學生列舉所知道的能生成二氧化碳的反應,分析學生所舉例子後直截了當介紹實驗室製取CO2的葯品、通過演示實驗探究反應原理,並投影出相關化學方程式的書寫。通過比較演示的方式提醒學生不能用濃鹽酸或硫酸來代替稀鹽酸製取CO2,原因是濃鹽酸具有揮發性使製得的氣體不純,硫酸與碳酸鈣反應後產生的硫酸鈣微溶於水,會阻止硫酸與碳酸鈣進一步發生反應。反應無法徹底進行。也不好用碳酸鈉代替石灰石或大理石。從而歸納出實驗室在選擇葯品製取氣體時應注意的事項。由此確立學生從多角度多層次觀察和分析問題的意識。

②引導學生回憶實驗室製取氧氣的兩套裝置,學生討論並思考如下問題:A、實驗室製取氣體的裝置由哪幾部分組成?B、確定氣體發生裝置時應考慮哪些因素?C、收集氣體一般有哪兩種方法?D、確定氣體收集裝置時應考慮哪些因素?

通過氧氣和二氧化碳相關性質的比較,了解制備氧氣與二氧化碳時其發生裝置與收集裝置的異同。初步確立實驗室製取氣體的一般思路與方法。在教學中本人將相關比較以表格形式列出,用媒體展示,一邊引導學生回憶氧氣製取的裝置一邊歸納出實驗室製取氣體的方法,用表格歸納出方法並投影出來。

③投影教材P111有關實驗儀器。讓學生設計實驗方案並選擇相關儀器進行實驗。

本人在組織課堂的同時依據投影上的注意事項適時提醒學生注意正確操作。如:A、長頸漏斗末端插在液面下。B、導管伸入錐形瓶不能過長(

⑻ 初中化學實驗改進,對二氧化碳製取實驗的有關改進

葯品還是用大理石和稀鹽酸溶液;
裝置可以採用啟普發生器,它的回優點是隨開隨用答,隨關隨停;
製取,沒什麼特別。但是,生成的二氧化碳可以用濃硫酸作為乾燥劑,吸收二氧化碳中所含的水蒸氣;
收集一般用向上排空氣法,因為如果用排水集氣法的話,二氧化碳會溶於水。但可以改進排水集氣法,比如將水槽中的水換成油之類不能溶解二氧化碳的液體。這其實是由排水集氣法變化而來的,只是為了使生成的二氧化碳純度提高而已。

至於氧氣,可以加熱高錳酸鉀和氯酸鉀的混合物,因為高錳酸鉀受熱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而二氧化錳又能作為使氯酸鉀分解的催化劑,這樣既使生成氧氣的速度加快,又不會影響氧氣的純度;
至於裝置還是可以用「氯酸鉀、二氧化錳共熱制氧」的裝置;
而收集仍可以使用排水集氣法,因為氧氣不溶於水。

對於氫氣則仍可以用鋅粒與稀硫酸反應,而它的製取裝置也可以用啟普發生器,提純方式也可以用濃硫酸作乾燥劑,收集方式可以用排水集氣法,因為氫氣不溶於水。

(初中時期學習製取的氣體主要就是這三種。)

⑼ 圖A是改進的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裝置,增添了帶空塑料片和彈簧夾實驗室先將塊狀的大理石放在塑料片上

這是簡易啟普發生器(沒圖我也知道~)
它的原理是彈簧夾關閉後酸液版還會與大理石接觸產生二氧權化碳氣體,此時氣體增加,氣壓就會變大,於是酸液只能被壓回漏斗中,又由於多空隔板的緣故,固液做到真正分離,於是反應停止,你想知道的再詳細點的話可以看看「啟普發生器」的詞條,原裝置與簡易版有一樣的功效,就是(彈簧夾)隨開隨用,隨關隨停
注意!!啟普發生器與簡易啟普發生器都是固液常溫反應的儀器,但是啟普發生器的固體葯品不能是粉末!!!
有問題可以再問哦~

⑽ 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稀鹽酸和碳酸鈣)若想控制反應速度,如何改進發生裝置

將碳酸鈣改為大理石,使用分液漏斗。

閱讀全文

與實驗室制二氧化碳裝置創新改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生產pvc閥門的是什麼機器 瀏覽:983
台銘超聲波清洗機怎麼樣 瀏覽:465
宜賓宏一機械廠電話是多少 瀏覽:189
電傳動裝置分類 瀏覽:739
壓力機床型號中E是什麼意思 瀏覽:235
自來水閥門口徑20什麼意思 瀏覽:197
cnc數控機床直角怎麼弄 瀏覽:939
日立無刷電動工具維修 瀏覽:10
暖氣注關上下哪個閥門 瀏覽:551
小學音樂器材怎麼分類 瀏覽:130
蘭州高壓閥門廠質量問題 瀏覽:790
設備清洗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瀏覽:600
一條檢測線的設備需要多少錢 瀏覽:62
暖氣片回水閥門是什麼閥 瀏覽:647
儀表盤控制櫃怎麼接線 瀏覽:608
制動傳動裝置的布置形式 瀏覽:519
生化儀器試劑過期怎麼改 瀏覽:315
廣東精藝發五金製品廠 瀏覽:646
神經網路數據訓練工具箱 瀏覽:756
領界儀表顯示模式怎麼設置 瀏覽: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