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青島捷能汽輪機的盤車如何投運高手指點(那種首輪是圓形的,旁邊有個小圓形的手柄)
1、空轉盤車電機,方向正常。
2、逆時針轉動盤車手輪,同時將盤車手柄向機頭方向推動,直到盤車齒輪與大軸齒輪嚙合。
3、按下盤車啟動按鈕,啟動盤車電機
4、轉子轉動正常後,傾聽汽缸內部有無摩擦聲。
Ⅱ 汽車變速箱中齒輪是怎樣相互嚙合的,變速箱齒輪與檔桿、臨合器之間是怎麼運動的
眾所周知,汽車發動機曲軸的轉速通常可以高達7500rpm甚至更高,我們不能簡單地將這種轉速直接傳遞到車輪上,因為那樣會使輪速過高、扭矩過小,無法克服摩擦力驅動汽車.因此,在這一前提條件下,人們發明了機械閉鎖機構用來按不同比例降低輸出轉速增大扭矩,這也就是通常我們所說的變速箱.
在變速箱中配備的齒輪一般可分為直齒輪和斜齒輪兩種.由於斜齒輪輪齒具有一定的角度,更容易分級掛檔,並且切換檔位的比直齒輪更為平順安靜,所以汽車和摩托車基本都採用斜齒輪式變速箱.斜齒輪作為變速箱還具有另外一個優點,那便是更利於改變嚙合齒輪的運動方向,因為輪齒角度為45°,那麼兩個同樣結構的斜齒輪便可以垂直嚙合.
在變速箱中,各級齒輪間的齒比由齒輪的齒數決定.例如,嚙合的兩個齒輪輪齒數分別為20和10,那麼前者輸入端轉一圈就會帶動後者輸出端轉兩圈,變數比即為2:1.實際上,這也就達到了通常意義上所說的家當的目的了.同理,減擋時就是傳遞端為齒數較少的齒輪,而接受端為齒數較多的齒輪,當傳遞端齒輪轉動一周,接受端齒輪轉動半周,因此其速比為1:2
將幾組不同規格的齒輪嚙合在一起,便可以構建一個機構來快速地升降擋了.以此類推,假設一套齒輪機構傳遞端齒輪為20齒,二級齒輪為40齒,接受端齒輪為50齒,那麼第一級變速比為1:2,第二級4:5,最終的變速比為兩級變速比之積,即2:5.因此,變速箱中的一套斜齒輪機構是用來將發動機曲軸轉速換為變速箱輸出軸的傳遞.
//通過變速箱的變速比可以計算出發動機某一轉速下的車速//
值得注意的是,幾乎所有車輛的變速箱都具有一套差速器齒輪,它可以產生終傳比.差速器齒輪由一個小齒輪和一個大齒圈構成,前面提到的斯巴魯5速手動變速箱的終轉比為4.444:1,這就是變速箱輸出軸到車輪驅動半軸的最終變速比.我們可以看到,當發動機轉速在3000rpm時,變速箱處於5擋,那麼變速箱輸出軸的轉速就為4065rpm,然後通過終傳比為4.444:1的差速器,最後傳到驅動半軸的轉速則為914rpm.毫不誇張地說,如果知道車輪尺寸,利用上面的比例關系求出這款翼豹在發動機某一轉速下的最高車速也不是不可能的事.例如已知翼豹的車輪尺寸為205/55R16,整個車輪的半徑r為258mm,那麼車輪的周長就為2r乘以圓周率3.14,為1620.24mm;已知5擋時的變速箱輸出轉速為4065rpm,那麼每分鍾行駛距離就用1620.24mm乘以4065rpm即為6586275.6mm,換算成m即為6586.2756m,然後得出發動機在3000rpm時車速為109.7km/h.
在普通變速箱的內部構造中,你能看到不同規格的斜齒輪嚙合在一起.靠下方的軸稱為動力輸出軸,用來和離合器相連,而離合器則直接與發動機飛輪相連.靠上方的齒輪軸即為變速箱的輸出軸,其中包括5個斜齒輪和前,中,後3套變速拔叉.
當離合器於飛輪結合時,動力輸出軸轉動,固結在動力輸出軸上的斜齒輪也隨之轉動,它們與輸出軸上一系列可以繞其空轉的斜齒輪嚙合,同時我們可以看到變速拔叉可以帶動一系列具有內花鍵的結合套滑動,結合套通過花鍵與輸出軸相連,並且可以軸向滑動.當我們推動換擋桿換擋時,換擋機構帶動變速拔叉軸向推動結合套.
//變速箱的工作原理比想像中的要簡單,一下從4個方面分別說明//
換擋平順性
還是以翼豹的5速手動變速箱為例.當換擋桿推向4擋時,變速拔叉隨之軸向後移,同時推動接合套後移,內花鍵與4擋斜齒輪前端的外花鍵接合,通過花鍵的接合將接合套與輸出軸鎖止.當離合器接合時,發動機曲軸便驅動動力輸出軸轉動,變速箱輸出軸上的其他系齒輪空轉.剛才被鎖止的4擋斜齒輪即刻起便與動力輸出軸上的齒輪接合,輸出動力至半軸最後到車輪.綜上所述,為了掛上4擋,接合套從3擋斜齒輪滑向4擋斜齒輪,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離合器的原因.同時這也是當我們推動換擋桿換擋時,變速箱摩擦雜訊產生的原因.
在通常情況下,人們會產生一個誤區—換擋噪音來自齒輪間嚙合時的摩擦.誠然,這實際上是由接合套花鍵與斜齒輪花鍵接合不當時產生的,這種情況通常發生在換擋時離合器接合過快的情況下.所以過去技術陳舊的汽車通常需要踩兩腳離合才能實現平順換擋.所謂將接合套滑動至與下一級斜齒輪嚙合.而現在的汽車都加入了同步器,加、減擋都只需要一腳離合即可.
齒輪同步嚙合
同步器(同步器齒輪機構)可以達到同步嚙合的效果,其原理是當與下一級斜齒輪嚙合之前,將接合套的轉速提升到一個適宜嚙合的值.
倒擋原理
倒擋的原理其實就是上述變速器換擋原理的一種延伸,不同之處就是多了一個變向的齒輪而已.倒擋功能一般由三個上、中、下嚙合在一起的齒輪實現,而非前進擋中的兩個齒輪嚙合.同樣的,上齒輪在變速箱輸出軸上,下齒輪在中間軸上,而在它們之間嚙合著一個用與變向的齒輪.
變速箱的搭檔—離合器
看到這里,或許你已經對變速箱的工作原理有了個大致的了解—從速比到各擋位工作關系,再到變速的原理.接下來還有一個汽車變速時起重要作用的機構需要了解,他就是離合器.
簡言之,離合器的作用就是使你能夠在汽車行駛時變換擋位,火災紅燈時停車而不用關閉發動機.因為發動機一旦起動,就會帶動曲軸始終運轉,曲軸又與動力輸出軸相連,所以此時就需要一個能夠在發動機曲軸和變速箱中間軸之間可以切斷動力機構,自然離合器就充當了這個角色.離合器由壓盤、飛輪和從動盤三個基本部分構成.其中飛輪與發動機曲軸相聯,而從動盤通過花鍵與變速箱中間軸相聯.
順序式手動變速箱--------SMG
如果你是個不折不扣的賽車迷,就不難發現車手在比賽時操縱的變速箱擋位布置大多數非傳統的「H」式,取而代之的是前進、後退,或者」藏」在方向的拔片式換擋方式,即順序式變速箱.
拔片式換擋其實與通常的變速桿換擋在功能上大同小異,只是它採用電子而非機械地傳遞換擋信號.所以順序式變速箱仍舊屬於手動變速箱范疇,只是它的變速箱內部變速(換擋)拔叉與傳統手動變速箱的變速拔叉有區別-----傳統手動變速箱的每個變速拔叉位置相對自由,而順序式變速箱的每個變速拔叉由一根帶有螺旋槽的變速軸聯結在一起.當變速桿或者變速拔片向前、向後移動時,聯結變速拔叉的變速軸也隨之轉動相應的角度,這種扭轉促使軸上的螺旋槽帶動變速拔叉向前或向後移動.因此,每一次換擋就會使變速軸旋轉一定的角度,並帶動所有的變速拔叉同時動作.
固然,操作順序式變速箱時你不能從一擋直接升三擋,而是必須一擋一擋向上銜接.賽車手靠雙擊方向盤後的拔片來實現空擋並切斷動力換入下一擋,這樣的換擋方式比普通的變速桿換擋更加迅速.所以目前越來越多的普通轎車也採用這一設計,如三菱Outlander、雪鐵龍C3、雷克薩斯IS300、寶馬6系等等.
自動變速箱-----AT
相對於手動變速箱來說,自動變速箱在操作和基本構造上有很大的差別.例如在起動汽車時,你不用踩離合器踏板在轉動電門,因為自動變速箱根本不需要傳統意義上的腳踩式離合器,取而代之的是液力變矩器.
液力變矩器主要由泵輪、渦輪以及固定不動的導輪組成.變矩器正常工作時,轉動的泵輪通過油腔內的循環油將轉矩傳遞到渦輪上.變矩器不僅能傳遞轉矩,在泵輪轉矩不變的情況下,隨著渦輪轉速的不同(具體表現為汽車的行駛速度)而改變渦輪輸出的轉矩值,在循環油流動的過程中,固定不動的導輪給渦輪一個作用力矩,使渦輪輸出的轉矩不同於泵輪輸入的轉矩.
液力變矩器雖然能在一定范圍內自動地、無級地改變轉矩比和轉動比,但卻存在這變矩能力與效率之間的矛盾,這很難滿足汽車的使用要求,故目前的自動變速箱廣泛採用液力變矩器與齒輪相結合的形式.如果將自動變速箱拆開,你會發現一套煩瑣而復雜的機構」擠」在一個狹小的箱體力,而機構的中心就是一套行星齒輪系.在自動變速箱中,僅通過一套行星齒輪系便能提供所有的變速比-----這聽起來似乎有些神奇,不過自動變速箱的復雜程度的確是手動變速箱無法比擬的------因為齒輪太多了!
任何行星齒輪系都是由三個主要部分構成,即太陽輪、行星輪以及環形齒圈.它們都能在適當的位置被鎖止,同時更為重要的是其中任何一部分也能作為動力的輸入或者輸出端.如果將其中的任意兩部分鎖止,它就會產生1:1的速比,不過自動變速箱究竟是怎樣實現一套齒輪機構所需要的各級變速比的呢?這里我們通過一套行星齒輪系來說明,其中最外邊的環形齒圈齒數為75,最裡面的太陽輪齒數為25.
半自動變速箱------AMT
半自動變速箱實際是由普通手動變速箱派生出的一種形式.其實將它稱為非離合手動變速箱更為確切.半自動變速箱沒有行星齒輪和變矩器,和普通手動變速箱結構一樣,它有中間軸、輸出軸、離合器和變速拔叉等.鄭重變速箱通常有三種換擋方式,其中兩種採用拔片式換擋,第三種則採用傳統換擋桿的形式(回顧前面提到的順序式變速箱,這就是為什麼你並不能從換擋桿或者換擋拔片來判斷它是什麼形式的變速箱),SMG和AMT一樣都沒有離合器踏板.
那麼半自動變速箱是怎樣工作的呢?以第一種和第二種拔片換擋形式為例,當你拔動換擋拔片時,一套液力裝置用來分離離合器,在其接合之前推動變速拔叉選取下一級擋位齒輪.由於系統採用諸如節氣門位置感測器、發動機轉速感測器等設備來採集換擋信號,通過ECU直接控制其換擋動作,所以它比普通手動變速箱的人為換擋迅速且平順.第三種變速桿形式,除了同樣採用液力裝置外,還增設了與換擋桿連接的」霍爾」感測器.通過這種方式,人為的換擋動作可以由此感測器來採集.且通過與電腦配合來控制離合器「離合」.因此除了不用踩離合器踏板外,我們還能像普通的」手動換擋」一樣來駕駛我們的車輛.目前隸屬於義大利菲亞特集團的瑪涅蒂-馬瑞利公司就是世界上先進的AMT供應商,像自主品牌奇瑞QQ3就裝備了它供應的AMT變速箱.
無級變速箱----CVT
無級變速箱這一理念最早由荷蘭達夫(DAF)卡車公司於1958年首先提出.起初,CVT只是應用在一些小排量的兩沖程機動車上,知道2005年當日產汽車公司在旗下的轎車和SUV上推出」無沖擊變速」這一概念的變速箱時,無級變速箱即CVT才得以真正在量產車上採用.除了結構上的簡單外,無級變速箱還有一個最大的優勢在於:它可以通過不間斷地連續變速來獲得發動機的最大扭矩.因此,無級變速箱能使發動機總是處於最佳工作狀態.在此插句題外話-----1994年國際汽聯禁止在F1比賽中採用無級變速箱,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它能讓賽車太過於「瘋狂」!
所謂無級變速,簡而言之就是力矩傳遞無頓挫感的變速.無級變速箱的原理其實比想像的要簡單,沒有互相嚙合的齒輪,沒有離合器,沒有摩擦盤等等,取而代之的是「兩輪一帶」機構。
「兩輪一帶」結構傳遞著動力,不過結構其實很簡單
無級變速箱究竟是如何工作的呢?絕大多數CVT是由兩個可變半徑滑輪和一條鋼芯橡膠帶組成。其中一個滑輪與發動機飛輪相連,而另一個則與輸出軸相聯,它們之間通過皮帶聯結。
兩個滑輪通過轉動力大小的變化來改變幾何半徑.發動機端旋轉的越快,它的半徑就越大。在它們自動運轉的過程中,滑輪的半徑由一套ECU控制的液壓活塞來改變.滑輪本身由一根帶有第一隊圓錐楔結構的花鍵軸構成。當這對圓錐楔越接近,纏繞在它們上面的皮帶旋轉半徑就越大:同理,當它們隔得越開,纏繞在他們上面的皮帶的旋轉半徑就越小。
根據介紹的齒輪嚙合原理,如果飛輪端滑輪半徑大而輸出端滑輪半徑小,那麼就相當於齒輪變速箱的低速檔.當汽車開始加速,兩個滑輪通過皮帶不斷地改變旋轉半徑,最終使飛輪端半徑最大而輸出端半徑最小,通過這樣的方式便能達到兩需無級的變速.不過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目前CVT中的橡膠帶已由鋼帶代替,其好處在於防止打滑,可以避免由於磨損的原因造成的驅動帶斷裂,如日產琦君、天籟,以及奧迪A6都採用了可高的鋼帶式CVT。
Ⅲ 盤車裝置的作用
盤車裝置的作用:
1.為了保證汽輪機停機後能隨時啟動,停機後轉子應連續或有規律地轉動,以消除轉子的熱彎曲。此外,盤車可以防止因閥門不嚴而使蒸汽漏入汽輪機而引起的熱變形。
2.由於盤車帶動轉子旋轉,蒸汽室內的蒸汽被很好地攪拌,實現各部分的均勻冷卻。
3.盤車時,油泵必須潤滑,可對軸承進行冷卻,帶走軸承內的熱量。
4.汽輪機轉動時,可以減少轉子的慣性和葉片的沖擊。
5.檢修時可以用盤車,也可以轉動勵磁機電刷滑環。簡單來說就是降低上下缸溫差和沖擊扭矩。
盤車裝置的操作程序:
嚙合齒輪的內表面銑有螺旋齒與螺旋軸嚙合,嚙合齒輪可沿螺旋軸左右滑動。當需要盤車裝置時,首先拔出安全銷,推動手柄,手持電機聯軸器,直到嚙合齒輪與盤車裝置完全嚙合。
當手柄推到工作位置時,行程開關的觸點閉合,旋轉電源接通。電機啟動到全速後,帶動渦輪轉子轉啊轉。
當汽輪機轉子轉速高於盤車轉速時,嚙合齒輪由原來的主動齒輪變為從動齒輪,即盤車齒輪帶動嚙合齒輪轉動,螺旋軸的軸向力改變方向,嚙合齒輪與螺旋軸相對轉動,並沿螺旋軸移動退出嚙合位置。
然後手柄反方向旋轉到停止位置,行程開關關閉,電機停止運轉,基本停止工作。手動停止盤車,手動按下盤車電機停止按鈕,電機停止,嚙合齒輪退出,盤車停止。
Ⅳ 盤車裝置的裝置形式
電動盤車裝置主要有兩種形式:
1) 具有螺旋軸的電動盤車裝置(大多數國產中小型汽輪機及125、300MW機組採用);
2) 具有擺動齒輪的電動盤車裝置(國產機組50MW、100MW、200MW採用),它具有螺旋軸電動盤車裝置和工作原理。
螺旋軸電動盤車裝置由電動機、聯軸器、小齒輪、大齒輪、嚙合齒輪、螺旋軸、盤車齒輪、保險銷、手柄等組成。
Ⅳ 汽輪機盤車的作用是什麼
消除轉子的熱彎曲,減小上下汽缸的溫差和減少沖轉力矩的功用,檢查汽輪機動靜之間是否有摩擦及潤滑油系統工作是否正常。
所謂「盤車」是指在啟動電機前,用人力將電機轉動幾圈,用以判斷由電機帶動的負荷(即機械或傳動部分)是否有卡死而阻力增大的情況,從而不會使電機的啟動負荷變大而損壞電機(即燒壞)。所以,一般在停機一個班(8小時)後,再啟動電機時,就要盤車。
拓展資料
1、汽輪機盤車目的:汽輪機盤車裝置的使用規定如下:盤車前的檢查;油箱油溫大於21℃。確認潤滑油泵、密封油泵及頂軸油泵運行正常,注意檢查各瓦頂軸油壓均正常。確認就地操作盤上電源指示正常。就地檢查各瓦回油正常。
2、汽機啟動沖轉前,由於軸封供汽大部分漏入汽缸而造成汽缸上下出現溫差,使轉子產生向上的熱變形,為保證動靜部分沒有磨擦現,必須先用盤車裝置帶致力轉子作低速旋轉,使轉子受熱均勻。
3、汽機停機後,汽缸和轉子等部件的下部冷卻較上部快,轉子也會產生向上的熱變形,這個變形恢復到啟動的允許值一般需要幾十個小時,顯然延誤了下一次啟動時間,為了保證汽輪機停機後可隨時啟動,在機組停機後也必須使用盤車裝置盤動轉子,使轉子溫度均勻。
4、啟動前盤動轉子,可用來檢查汽輪機是否具備啟動條件(如是否存在動、靜部分磨擦及軸彎曲變形是否符合規定);盤車裝置還可減少沖動轉子時的力矩。
Ⅵ 盤車原理是什麼
汽輪機盤車的作用
汽輪機沖動轉子前或停機後,進入或積存在汽缸內的蒸汽使上缸溫度比下缸溫度高,從而使轉子不均勻受熱或冷卻,產生彎曲變形。因而在沖轉前和停機後,必須使轉子以一定的速度持續轉動,以保證其均勻受熱或冷卻。換句話說,沖轉前和停機後盤車可以消除轉子熱彎曲。同時還有減小上下氣缸的溫差和減少沖轉力矩的功用,還可在啟動前檢查汽輪機動靜之間是否有摩擦及潤滑系統工作是否正常。
2. 盤車有兩種方式:小機組採用人力手動盤車,中型和大型機組都採用電動盤車
3. 電動盤車裝置主要有兩種形式:
1) 具有螺旋軸的電動盤車裝置(大多數國產中小型汽輪機及125、300MW機組採用)
2) 具有擺動齒輪的電動盤車裝置(國產機組50MW、100MW、200MW採用)
4.具有螺旋軸電動盤車裝置和工作原理
螺旋軸電動盤車裝置由電動機、聯軸器、小齒輪、大齒輪、嚙合齒輪、螺旋軸、盤車齒輪、保險銷、手柄等組成。嚙合齒輪內表面銑有螺旋齒與螺旋軸相嚙合,嚙合齒輪沿螺旋軸可以左右滑動。
當需要投入盤車時,先拔出保險銷,推手柄,手盤電動機聯軸器直至嚙合齒輪與盤車齒輪全部嚙合。當手柄被推至工作位置時,行程開關接點閉合,接通盤車電源,電動機起動至全速後,帶動汽輪機轉子轉動進行盤車。
當汽輪機起動沖轉後,轉子的轉速高於盤車轉速時,使嚙合齒輪由原來的主動輪變為被動輪,即盤車齒輪帶動嚙合齒輪轉動,螺旋軸的軸向作用力改變方向,嚙合齒輪與螺旋軸產生相對轉動,並沿螺旋軸移動退出嚙合位置,手柄隨之反方向轉動至停用位置,斷開行程開關,電動機停轉,基本停止工作。
若需手動停止盤車,可手撳盤車電動機停按鈕,電動機停轉,嚙合齒輪退出,盤車停止。
5.具有擺動齒輪的盤車裝置的構造和工作原理
裝置主要由齒輪組、擺動殼、曲柄、連桿、手輪、行程開關、彈簧等組成。齒輪組通過兩次減速後帶動轉子轉動。
盤車裝置脫開時,擺動殼被杠桿系統吊起,擺動齒輪與盤車齒輪分離;行程開關斷路,電動機不轉,首輪上的縮緊銷將手輪鎖在脫開位置;連桿在壓縮彈簧的作用下推緊曲柄,整個裝置不能運動。
投入盤車時,拔出鎖緊銷,逆時針轉動手輪,與手輪同軸的曲柄隨之轉動,克服壓縮彈簧的推力,帶動連桿向右下方運動;拉桿同時下降,使擺動殼和擺動輪向下擺動,當擺動輪與盤車齒輪進入嚙合狀態時,行程開關閉合,接通電動機電源,齒輪組即開始轉動。由於轉子尚處於靜止狀態,擺動齒輪帶著擺動殼繼續順時針擺動,直到被頂桿頂住。此時擺動殼處於中間位置,擺動輪與盤車齒輪完全嚙合並開始傳遞力矩,使轉子轉動起來。
盤車裝置自動脫開過程如下:沖動轉子以後,盤車齒輪的轉速突然升高,而擺動齒輪由主動輪變為被動輪,被迅速推向右方並帶著擺動殼逆時針擺動,推動拉桿上升。當拉桿上端點超過平衡位置時,連桿在壓縮彈簧的推動下推著曲柄逆時針旋轉,順勢將擺動殼拉起,直到手輪轉過預定的角度,鎖緊銷自動落入鎖孔將手輪鎖住。此時行程開關動作,切斷電動機電源,各齒輪均停止轉動,盤車裝置又恢復到投用前脫開狀態。操作盤車停止按鈕,切斷電源,也可使盤車裝置退出工作
所謂「盤車」是指在啟動電機前,用人力將電機轉動幾圈,用以判斷由電機帶動的負荷(即機械或傳動部分)是否有卡死而阻力增大的情況,從而不會使電機的啟動負荷變大而損壞電機(即燒壞)。
所以,一般在停機一個班(8小時)後,再啟動電機時,就要盤車。
Ⅶ 汽動給水泵小機盤車投入步驟
汽動給水泵的動力是來自於汽輪機。所以說主體是汽輪機,而盤車是為小汽輪機設置的,盤車它本身對給水泵無意義,但作為同軸的給水泵在盤車時也得到了好的關聯。比如說盤車期間不但可以傾聽汽輪機的內部情況,你也可以更好的去了解給水泵的內部情況,還有在你高負荷下投入給水泵時你盤車可以很好的對泵進行均勻加熱,減小熱應力!還有一些好的小方面就不說了!從上所述在給水泵沒有水時是不會影響盤車的。密封冷卻水的作用是密封給水外漏造成很大的熱損耗,還有給運行中高溫的給水泵軸散熱,所以說當你給水泵在沒有注水時你投入密封冷卻水是沒用的,而且機械密封總是有縫隙的,高壓密封水會流入到泵體內,如果泵處於檢修會造成不好的後果!給水泵在檢修後從嚴格意義上講恢復時先注水暖泵,後投密封水。說白了就是依據它們的作用來的!泵體沒水要密封水沒用,沒有工作要冷卻水也沒用,但先投哪一個也不是說很影響泵的正常,所以說大家會覺得投哪個也一樣!但如果是凝泵就又不一樣了,凝泵的密封水有密封空氣的作用,你在投泵時一定要先投密封水!
所謂「盤車」是指在啟動電機前,用人力或盤車裝置將機泵轉動幾圈,用以判斷由電機帶動的負荷(即機械或傳動部分)是否有卡滯而阻力增大的情況,從而不會使電機的啟動時負荷變大而損壞電機(即燒壞)。
盤泵的目的: 為了檢查泵內有無不正常的現象,如轉動零件卡住、雜物堵住、零件銹 ,內介質凝固,填料過緊或過松,軸封漏損,軸承缺油,軸彎曲變形等問題, 防止轉子長時間靜止因重力變形, 以及檢查泵軸轉動是否靈活,有無不正常聲音。盤泵檢查時,憑感覺試其轉動的輕重是否均勻,有無異常聲音。
對熱油泵盤泵的目的還在於使泵上、下、左、右預熱和冷卻均勻,能檢查出泵軸是否發生彎曲變形。特別是輸送高凝點介質的離心泵,如果泵內有介質,將時輪與泵殼凝結在一起,啟動時不盤車而盲目啟動電機,會使電機因啟動負荷太大超過其額定電流,而將電機燒毀。
有的大型機組同時也是為了暖機和開車前潤滑,防止開車後,轉子與機體產生局部過熱,導致熱變形。
1、剛停下來的機組(如果是正常停車),是為了防止熱變形。一般是要冷卻一小段時間再盤。
2、長期停運的機組要定期盤車防止軸彎曲變形或因設備輸送粘度較大的介質致使機泵轉子卡澀,一般每次盤車540度。
機泵盤車的步驟
1、電動盤車
盤車裝置的蝸輪蝸桿及齒輪減速機構將盤車電機輸出的旋轉變為曲軸的旋轉,從而實現了盤車。
在未開車前,想要盤車將小活塞推至後端極限位置,盤車手柄解鎖,必須將盤車手柄向盤車蓋外方拉起後扳至盤車位置,此時盤車手柄的轉動帶動小齒輪沿軸向內滑動至極限位置,使它和大齒輪嚙合,開動盤車電機,即可實現盤車;此時,由於作用於壓力調節控制器的壓力油與手柄箱泄放口相通,可確保壓力調節控制器觸點打開,主電機不能啟動。
盤車裝置可以進行正反兩個方向盤車,只要將操縱手柄扳至該盤車標志位置即可實現。但必須注意,無論是盤車還是開車,事先都要啟動油泵電機。
2、手動盤車
①設備啟動前的盤車:用F型盤車扳手,在設備的聯軸器位置進行盤車,一般不少於一圈半,然後才能啟動開車。
②備用設備的定期盤車:因有些設備輸送含有粘度較高或含有粉塵的介質,會造成設備的轉子有粘滯和堵塞現象,所以需要定期盤車。當然對於長期停車特別是軸比較長的設備為了防止軸彎曲必須進行定期盤車,每次盤車圈數為180度的奇數倍以校正軸的彎曲。
因離心泵轉子自身具有一定的自重,在重力的作用下,轉子有一定的彎曲度,盤車180°後轉子軸彎曲方向與未盤前方向相反,起到自動校正轉子的目的。
離心泵是利用葉輪旋轉而使水發生離心運動來工作的。水泵在啟動前,必須使泵殼和吸水管內充滿水,然後啟動電機,使泵軸帶動葉輪和水做高速旋轉運動,水發生離心運動,被甩向葉輪外緣,經蝸形泵殼的流道流入水泵的壓水管路。
Ⅷ 淄博6200柴油機盤車裝置怎樣使用
推動手柄運行。
步驟1:首先拔出安全銷,推動手柄。
步驟2:手持電機聯軸器,直到嚙合齒輪與盤車裝置完全嚙合。
步驟3:當手柄推到工作位置時,行程開關的觸點閉合。
步驟4:旋轉電源接通。
Ⅸ 汽輪機盤車手動嚙合操作步驟
啟動潤滑油泵,然後啟動頂軸油泵,檢查油壓正常後,用板子逆時針旋轉盤車電機(有得機組不用扳手,自帶手輪的),同時另一個人扳動盤車上的手柄(往齒輪捏合開關的方向扳),看到盤車控制櫃的嚙合到位燈亮以後,停止手上的任何操作,防止誤傷,然後按下啟動按鈕 ,盤車啟動後,檢查盤車電流正常。你就可以抽煙休息去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