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煤礦瓦斯抽采達標暫行規定的第三章 瓦斯抽采系統
第十四條 煤與瓦斯突出礦井和高瓦斯礦井必須建立地面固定抽采瓦斯系統,其他應當抽采瓦斯的礦井可以建立井下臨時抽采瓦斯系統;同時具有煤層瓦斯預抽和采空區瓦斯抽采方式的礦井,根據需要分別建立高、低負壓抽采瓦斯系統。
第十五條 泵站的裝機能力和管網能力應當滿足瓦斯抽采達標的要求。備用泵能力不得小於運行泵中最大一台單泵的能力;運行泵的裝機能力不得小於瓦斯抽采達標時應抽采瓦斯量對應工況流量的2倍,即:
第十六條 瓦斯抽采礦井應當配備瓦斯抽采監控系統,實時監控管網瓦斯濃度、壓力或壓差、流量、溫度參數及設備的開停狀態等。
抽采瓦斯計量儀器應當符合相關計量標准要求;計量測點布置應當滿足瓦斯抽采達標評價的需要,在泵站、主管、干管、支管及需要單獨評價的區域分支、鑽場等布置測點。
第十七條 瓦斯抽采管網中應當安裝足夠數量的放水器,確保及時排除管路中的積水,必要時應設置除渣裝置,防止煤泥堵塞管路斷面。每個抽采鑽孔的接抽管上應留設鑽孔抽采負壓和瓦斯濃度(必要時還應觀測一氧化碳濃度)的觀測孔。
煤礦應當加強瓦斯抽采現場管理,確保瓦斯抽采系統的正常運轉和瓦斯抽采鑽孔的效用,鑽孔抽采效果不好或者有發火跡象的,應當及時處理。
② 煤礦瓦斯抽采管網計量裝置需要那些設備和儀表
如果是用來發電的話需要這些東西。
管道瓦斯紅外感測器
礦用流量感測器(V型)版
壓力感測器
礦用火權焰感測器
沖擊波感測器
溫度變送器
壓力變送器
轉速感測器
正壓放水器
金屬膨漲節
乾式泄爆器
礦用本質型自動抑爆裝置抑爆器
氣液分離分離器
低濃度瓦斯傳輸計算機控制系統
細水霧模塊
水封阻火泄爆裝置
阻火器等很復雜的一個系統,說是很蒼白的,自己去看過一次就知道了。
③ 瓦斯監測裝置優先選用什麼電氣設備
本質安全型。瓦斯氣體探測器就是一款對瓦斯氣體濃度進行監控的固定式安全儀器,採用進口氣體感測器、催化燃燒式檢測原理、自然擴散式檢測方式,24小時實時監控瓦斯的現場濃度值,保證工人作業的安全性,其優先選用本質安全型電氣設備。
④ WGCB瓦斯抽放管道氣體參數測定儀使用說明書
1)測量某一測點的流量。通過測量孔板、均速管或皮託管的壓差、抽放負壓、甲烷濃度和管道溫度計算出抽放瓦斯的混合流量和純甲烷流量;利用皮託管測量時,又可選擇中心點法或高斯三點法進行測量和計算;共可測量128個測點的流量數據。
2)可以把儀器作為單參數感測器使用,可分別單獨測量某一測點的壓差、負壓、甲烷濃度、溫度。
使用方法:
1.開機啟動,按下電源鍵,當電源不足時請充電;
2.按確認鍵一起開始自動校準;
3.校準完成,在功能選擇界面下,按「1」,進入現場測量菜單,選擇相應的參數編號進入相應的測量內容;
4.在「現場測量」菜單里,選擇「1」進行流量測量,選擇「2」進行單參數測量;
5.流量測量輸入標高後,按確認鍵;單體參數測量選擇相應的參數進行測量;
6.輸入預置的參數,按確認鍵繼續,需要返回按返回鍵;
7.進入「流量測量准備」菜單,連接好正負壓軟管,按確認鍵;
8.進入「壓差測量」菜單,用力按住測量按鈕,按確認鍵開始測量壓差,讀取壓差讀數;
9.負壓測量,松開測量開關,按確認鍵,讀取負壓讀數。
10.濃度測量正壓端連接要測量的濃度管,另一端用負壓取樣器抽氣,按確認鍵開始,讀取濃度讀數。
查詢列印,在功能選擇菜單,按鍵「2」,進入列印菜單,按相應的按鍵選擇操作。
⑤ 重慶煤科院研製dgc型瓦斯含量直接測定裝置如何使用
DGC型瓦斯含量直接測定裝置是我國「十五」科技攻關成果,由煤炭科學研究總院重慶研究院研製並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是煤礦瓦斯災害防治、採掘工作面突出預測、抽采效果評價、煤層氣資源評價、煤層突出危險性區域劃分等不可缺少的一種裝備。該裝置從09年已在全國各大礦區與礦井推廣應用,至今現場使用後反應良好。
DGC分為實驗室部分和井下測試兩部分儀器,測定的瓦斯含量包括鑽孔損失量、井下解析量、地面解吸量、粉碎解吸量和常溫常壓下不可解吸量五個部分。採用井下瓦斯解吸儀測定的井下解吸數據推算煤樣在鑽孔中的解吸規律,來推算鑽孔損失量,剩下的地面解吸量、粉碎解吸量和常溫常壓下不可解吸量在實驗室中測定。具體操作比較繁雜,如果購買儀器,重慶煤科院會派專業人員在現場進行專業培訓。
⑥ 瓦斯抽采管路中安全防護裝置主要作用
1、瓦斯抽采泵站設在西翼回風井附近,泵站距井口和主要建築物以及居住區已經大專於50m。
2、泵站和泵站周圍屬20m范圍內禁止有明火。
3、泵站必須用阻燃材料建造,周圍已經用圍牆保護。
4、瓦斯抽采泵及其附屬設備,一套運行一套備用。
5、泵站已經設專用的供電和通訊線路。
6、管路安裝平直,轉彎時角度大於90°,管路設置了調節閥門、放水器;
7、司機崗前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培訓考試合格後方能持證上崗;
8、真空泵運轉前司機應詳細檢查與試驗抽采管路是否漏氣;螺絲有無松動,潤滑部位油量、油質情況;水池、水量及水質是否符合要求;檢查循環及防火裝置是否正常;機座是否完好,並調節填料松緊程度;排放火器管道中積水;關閉不運轉泵的進、排氣管閥門。
⑦ 煤礦治理瓦斯的五項治本之策是什麼
煤礦治理瓦斯的五項治本之策為:
1.設計是源頭。區域性瓦斯治理,應優化開采程序,從設計源頭上選擇保護層,確保保護層開采順利實施;突出礦井新水平、新采區應編制防突專項設計,防突專項設計應與新水平、新采區設計一並編制;突出礦井采區設計應堅持「四區成套三超前」,即開拓區域、准備區域、抽采區域、回採區域抽采系統成套;開拓區域超前准備區域,准備區域超前抽采區域,抽采區域超前回採區域;分別設計地面高、低濃度瓦斯抽采系統,系統設計能力是實際需要能力的3~4倍。
2.通風是基礎。有多大通風能力、抽采能力,才能安排多大產量,保證回風流瓦斯不超限;按照「大風量、大斷面、低風阻」的原則,配備滿足安全生產需要的風機,巷道斷面富餘,保證風速不超限;採煤工作面採用「H」型、「Y」型、「U」型等正規通風方式,並確保風量充足。採用沿空留巷和Y型、H型通風的回採工作面,通風系統應安全、穩定、可靠,並制定後備通風預案;礦井生產水平和采區應實行分區通風,每個采區應至少設置一條專用回風巷,專用回風巷內不得安裝電器等設備,不得有人員作業,電機車不得進入回風流內;嚴禁任何兩個突出煤層採掘工作面之間串聯通風,嚴禁突出煤層突出危險區域採掘工作面回風直接切斷其他工作面唯一安全出口。采區進、回風應貫穿整個采區,采、掘工作面應實行獨立通風,布置獨立通風有困難時,在制定措施後可採用串聯通風,但串聯通風的次數不得超過一次。
3.抽采是重點。
4.防突是關鍵。
5.監測監控是保障。建立基於網路技術的信息化系統集成的礦井監測、監控、管理一體化平台。礦井安全監控系統的中心站、分站和傳輸電纜、感測器等設備齊全,安裝設置和功能符合規定。嚴禁在安全監測監控系統主、備計算機上安裝、運行與監測監控工作無關的軟體。嚴禁使用具有屏蔽、過濾數據功能的上傳程序。各礦瓦斯超限信息應在企業簡訊平台上實時發布。
⑧ 綜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防治
采面上隅角的風流狀態是瓦斯超限的重要原因
采面上隅角靠近煤壁和采空區側,風流速度很低,局部處於渦流狀態.這種渦流使采空區湧出的瓦斯難以進入到主風流中,從而使高濃度瓦斯在上隅角附近循環運動而聚集在渦流區中,形成了上隅角的瓦斯超限.若工作面上隅角出現滯後回柱,除上隅角存在的渦流區外,在靠近切頂排處會出現微風區,采空區漏出的瓦斯在此處積聚,更容易形成上隅角的瓦斯超限.
采面上隅角處兩面壓差大小是瓦斯超限的一種原因
巷道風流中任一斷面都具有靜壓、位壓、動壓,三種壓力之和是全壓,全壓差的大小決定著風流的方向和速度.由於上隅角處兩面的靜壓和位壓是一樣的,風流速度不一樣,採煤工作面的風流到此轉彎,造成上隅角處風流速度變慢,上隅角兩面的風流速度差降低,此處風流速度大大減少,在上隅角處出現無速度差,甚至風流出現紊流.
防治上隅角瓦斯超限的方法
針對上隅角瓦斯超限的情況,通常的防治方法有10種,即:①設置上隅角臨時擋風簾;②增大回採工作面風量;③設置采空區風幛;④採煤工作面安裝局部通風機;⑤採煤工作面回風巷安設風、水引射器;⑥安設專用抽排風機;⑦高位抽放瓦斯;⑧建立採煤工作面尾排系統;⑨三相泡沫擠上隅角瓦斯;⑩改變通風方式等.現分別進行分析.
1 設置采面上隅角擋風簾
當採煤工作面上隅角出現瓦斯超限時,在靠近採煤工作面上隅角處掛一擋風簾,使之將工作面的風流一分為二,利用風簾引導較多的風流流經上隅角,以稀釋高濃度瓦斯.風幛可採用軟質風筒布製作,長度一般不小於10m.
某礦*工作面在生產過程中,出現了上隅角瓦斯異常的現象,CH4濃度達到2%,於是在上隅角附近加設了一道擋風簾.根據現場觀測發現,採用擋風簾後,上隅角的CH4濃度很快降到1%以下;但是由於擋風簾的存在,使採煤機割煤,上隅角附近支、回柱,上出口行人、運料受到很大的影響,往往出現擋風簾被破壞而失去作用的現象,導致上隅角瓦斯濃度又很快升高到超限濃度以上.這樣反復操作的結果,必然使上隅角瓦斯濃度忽高忽低,極不穩定,形成了安全生產的一大隱患.同時,擋風簾的存在,增大了工作面的通風阻力,使工作面的風量降低.
因此,這種方法主要是應用在上隅角瓦斯不大的地點,並且只能作為臨時措施.這種方法實際上就是提高采面上隅角處兩面壓差,解決上隅角處渦流的問題.
2 增大回採工作面風量
工作面風流對上隅角渦流區積聚瓦斯的驅散,主要靠工作面風流與上隅角瓦斯積聚區間的空氣的對流和主風流的擴散作用.經過長時間的現場觀察,發現在工作面正常供風的情況下,靠有限速度的風流來驅散上隅角渦流積聚區的高濃度瓦斯是不可能的.工作面採用增大風量的辦法,雖然可使上隅角積聚區風流與工作面主風流的對流作用加大,但是隨著風量的提高,負壓增大,采空區的風流速度加大,使采空區的瓦斯流線延深,加強了風流與采空區內的瓦斯的交換.若采空區內存在其它漏風通道,則會增大此漏風量.總之,若增大采面風量.會使風流攜帶出的瓦斯量增大,同時,風量過大又有以下缺點:①造成鄰近採掘工作面的供風量下降,影響礦井通風系統的穩定;②使采面風流中的粉塵濃度增加,惡化工作面的工作環境,增大防塵工作的難度;③工作面風量過大容易使巷道內的風速超過《煤礦安全規程》的規定,影響礦井的質量標准化達標.
3 設置采空區風幛
根據采面上隅角瓦斯超限的原因可知,若能減少進入采空區的風量,則可減少採空區的瓦斯湧出量,使上隅角避免出現瓦斯超限.在工作面采空區一側,沿切頂排從工作面一出口到上隅角設置風幛,這樣就可最大限度地減少進入采空區的漏風量.尤其是在工作面出口處,由於風流進入工作面時在此處直射采空區.所以應保證此區段的風幛封堵嚴密.
可見,這種處理方法可從根本上減少採空區的瓦斯湧出量,但是由於風幛位於采空區邊緣,采空區落下的矸石極易將風幛破壞.造成風幛漏風增大;同時由於風幛隨著工作面向前推進而逐漸前行,所以增大了工人的操作難度和工作量.
因此這種方法受多種條件的制約,使用效果不太理想.只有當回採工作面上隅角積聚瓦斯速度不大(2~3 m3/min)和瓦斯濃度不太高(3%左右)的情況下應用效果才明顯.
4 安設局部通風機
在工作面內,距採煤工作面上隅角10~15m的位置,安裝1台5.5kw或2×2.2kw的小局部通風機,用膠質風筒將風引到回風上隅角,在採煤工作面上隅角位置形成正壓區,通過局扇引入新鮮風流稀釋採煤工作面上隅角瓦斯,使該處瓦斯濃度降到規定以下,該局部通風機隨著工作面的前移而移動.這種處理方式具有以下優點:①採煤工作面上隅角的瓦斯可盡快地進入風筒內部,排入回風巷;②可增大採煤工作面上隅角的風量,及時沖淡此處的高濃度瓦斯;③由於風筒體積小,佔用空間小,可大大地減少工作面施工造成的影響;④在風機正常運轉的情況下,此種方式抽排採煤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是一個安全可靠的治理過程.
5 安設風水引射器
當採煤工作面上隅角出現瓦斯超限時,安設一台風水引射器,利用高壓水、風聯合作為動力,也可用高壓水或風分別作為動力,形成一較大的負壓區,工作面的主風流由於壓差的作用會增大流經上隅角的風量,以滿足風機的要求.這樣,上隅角的高濃度瓦斯經流過此處的工作面風流的稀釋後進入風筒內部,排入回風巷.這種方法具有以下優點:①利用高壓水、風作為動力,風、水引射器本身無機械運動部件,沒有產生火花的隱患;②改變風、水壓即可調整風量;③結構簡單,安裝移動方便.但需要加強管理,防止動力源(水、風)突然停止,造成採煤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突然積聚.
6 安設專用抽排風機
(1)脈動通風技術.脈動通風技術是利用風流的紊流擴散系數與風流脈動特性相關的理論,研製的一套技術可靠、經濟合理且實用的脈動風機使用技術.在正常通風風流中疊加脈動風流,從而增加風流的紊流擴散系數,提高風流驅散局部積聚瓦斯的能力,從根本上解決回採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積聚的問題.
(2)GDS-1型瓦斯自動排放系統.由煤科總院重慶分院研製的GDS-1型瓦斯自動排放系統,由抽出式無火花風機、瓦斯感測器、控制裝置、調節風門、吸風器和若干風筒組成.主要結構如圖2所示.上隅角瓦斯高濃度瓦斯經吸風器X進入硬質風筒Y,雙級感測器檢測調節風門K前後端風筒內的瓦斯濃度,由控制裝置內的單片機根據瓦斯濃度值來確定調節風門開或關,以及開關角度的大小,從而改變摻入「新風」的風量,使排放瓦斯風筒內瓦斯濃度不超限.
(3)小型液壓風扇.液壓風扇分為監控裝置和執行裝置,監控裝置包括控制處理器和瓦斯感測器,執行裝置包括小型液壓風扇和液壓動力系統.監控裝置的工作原理,是由放置在工作面上隅角的瓦斯濃度感測器實時檢測瓦斯濃度,並將檢測的瓦斯濃度信號轉換為模擬電信號,傳到控制處理器,經過中心處理單元對檢測到的模擬信號進行處理判斷,發出指令控制繼電器的開啟與閉合,實時控制液壓風扇.當瓦斯濃度超限時,風扇啟動,吹散上隅角積聚的瓦斯;待瓦斯濃度降到安全界限時,風扇即生動停止.
(4)安設壓風風機抽排瓦斯.本方法具有風、水引射器與瓦斯移動泵抽放瓦斯的特點,沿工作面回風巷鋪一趟剛性風筒,風筒吸口在距上隅角0.5m位置,排風口安在風眼內或區城回風巷內,風機安裝在回風巷內,每200~300 m一組,用壓風作為動力.
(5)安設移動式抽放泵抽放上隅角瓦斯.沿工作面回風巷鋪l趟剛性風筒,風筒前面鋪1根抽放花管(采空區內),抽放花管長度15~20m左右,要求採用低負壓抽放,該管子與回風系統的剛性風筒相連,這樣在隅角處形成一個負壓區,使隅角處瓦斯向抽放管子流動,最後排到采區回風巷.
7 高位抽放瓦斯
(1)布孔方式.在工作面回風巷內直接布置鑽場,從頂板開孔,往工作面上方裂隙帶打鑽孔,抽放上鄰近層及其附近煤線中的瓦斯.工作面推進方向反向布置鑽孔,鑽場間距15m,每個鑽場打3個鑽孔,利用工作面前方煤體保護鑽孔,工作面回採到位時撤出.回風巷安抽放瓦斯管,抽采空區的瓦斯,在採煤工作面上隅角處形成一個負壓區,使採煤工作面上隅角處瓦斯向抽放管流動.
(2)布孔參數.鑽孔設計依據兩個原則,一是鑽孔的終孔層位位於裂隙帶上部界限,二是鑽孔進入卸壓區的層位位於冒落帶頂部、裂隙帶下部界限以上.根據礦壓理論,煤層開采後其頂底板岩層發生冒落移動,當上覆岩層下沉穩定後,上覆岩層采動裂隙區劃可分為「豎三帶」和「橫三區」,即采動區沿垂直方向由下往上劃分為冒落帶、裂隙帶和彎曲下沉帶;沿工作面推進方向在工作面風巷和機巷區域分為煤壁支撐影響區、離層區和重新壓實區.隨著工作面不斷向前推進,沿工作推進方向上的「橫三區」隨之交替向前移動.
(3)頂板抽放口最佳位置.法距位於垂直煤層頂板向上8~25m、(10~15m)(位於冒落帶頂部,裂隙帶下部),平距位於回風巷內錯8~30m(8~17m).具體礦井,要根據其實際綜合確定.其中鑽孔的終孔位置,可以利用幾何知識,通過計算得到.
8 其他方法
(1)建立采面尾排系統.沿工作面回風巷(采空區)鋪一趟非金屬的管子,可以使用水泥體.該管子與回風系統相連通(不是與採煤工作面的回風巷),在採煤工作面上隅角處形成一個負壓區,使採煤工作面上隅角處瓦斯沿管子流向回風流.
(2)三相泡沫擠壓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採用三相泡沫技術,用三相泡沫擠占瓦斯占據的空間來降低瓦斯濃度,三相即水、灰、氮氣,灰可採用黃泥、煤碳發電的爐渣等材料,水灰比(質量比)1:4:1.該法具有處理速度快,教果明顯的特點,這是發展的趨事.
(3)改變通風方式.我國煤礦的通風方式大部分採用上行風,由於採煤工作面湧出的瓦斯比空氣輕,其自然流動的方向和上行風的方向一致,在正常風速(大於0.5~0.8m/s)下,瓦斯可能出現分層狀流動和局部的瓦斯積存,容易造成瓦斯上隅角積聚,下行風的方向與瓦斯自然流動方向相反,二者易於混合且不易出現瓦斯層狀流動和局部積存的現象,能防止上隅角瓦斯積聚,但《煤礦安全規程》第一百一十五條規定,有煤(岩)與瓦斯(二氧化碳)突出危險的採煤工作面不得採用下行通風.所以在運用下行通風時,必須慎重.
經過以上分析,結合現場的實際情況,一旦采面上隅角出現瓦斯超限,立即在采面上隅角掛風簾、安擋風幛;增大工作面的進風量、調高工用面的壓差,檢查與該工作面相關的所有密閉是否漏風,若漏風及時進行封堵.上述方法不能解決問題,要盡快安設專用抽出式風機(風、水引射器)進行抽排.
上述方法都是臨時性急性的措施,治理上隅角瓦斯超限的主要方法應該是:高位抽放,尾排,上隅角瓦斯抽排.其根本方法是開采解放層,提前進行巷道抽排或預抽,使煤層瓦斯含量降到8m3/t以下,其它的方法都具有不可確定性和不穩定性;所以治理上隅角瓦斯應提前考慮、提前施工,早投入,早見效.
⑨ 採掘工作面瓦斯感測器如何布置,並對報警、斷電、復電規定有何要求
①瓦斯報警點:T1為1% CH4;
②瓦斯斷電點:T1為1.5%CH4;
③斷電范圍:T1為掘進工作面全部非本質安全型電氣版設備;
④復權電點:T1小於1% CH4。
高瓦斯、煤與瓦斯突出礦井:
(1)監測內容:在掘進面回風流中增設1個高低濃度組合式瓦斯感測器。
(2)測點布置:按圖3-5要求布置。
(9)瓦斯抽采管網自動監測裝置擴展閱讀:
被串聯掘進工作面局部通風機前的甲烷感測器報警濃度≥0.5%CH4,斷電濃度≥0.5%CH4,復電濃度<0.5%CH4,斷電范圍為被串聯掘進巷道內全部非本質安全型電氣設備;若包括局部通風機在內,則斷電濃度為≥1.5%CH4。
煤巷、半煤岩巷和有瓦斯湧出岩巷的掘進工作面應在以下地點設置甲烷感測器,並實現瓦斯風電閉鎖:
(1)在掘進工作面混合風流處,即距工作面迎頭≤5m處。
(2)在掘進工作面回風流中,即距采區回風上山15m處。
(3)採用串聯通風的掘進工作面,被串聯工作面局部通風機前3~5m處。
⑩ 煤礦瓦斯抽放需要哪些設備
首先抽采需要打孔,需要若乾颱鑽機;
其次就是抽采系統,現在一般都是高低濃度兩套抽采系統,抽采系統主要設備有:地面抽采泵(水環式為主)、汽水分離器、隔爆器以及抽采主管等管道。如果礦比較小,節約成本以及想快速形成的話,可考慮利用井下移動抽采泵(安裝在進風系統),排出正壓混合氣體直接排入總回風或接出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