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有機化學實驗,怎麼檢查水蒸氣蒸餾裝置不漏氣呢
1、進行水蒸氣蒸餾時,水蒸氣導入管的末端為什麼要插入到接近於容器的底版部?
答:使瓶內權液體充分加熱和攪拌,有利於更有效的進行水蒸氣蒸餾
2、在水蒸氣蒸餾過程中,經常要檢查什麼事項?若安全管中水位上升很高時,說明什麼問題?如何處理才能解決?
答::(1)經常要檢查安全管中的水位是否正常,有無倒吸現象,蒸餾部分混合物濺飛是否厲害。
(2)說明有某一部分阻塞。
(3)應立即旋開螺旋夾,移去熱源,拆下裝置進行檢查(一般多數是水蒸氣導入管下管被樹脂狀物質或者焦油狀物所堵塞)和處理。
『貳』 水蒸氣蒸餾時如何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對水蒸氣發生器進行加熱,稍後發現三口燒瓶中的水蒸氣導入管口冒出氣專泡則證明密封良屬好,反之漏氣。
蒸餾是一種熱力學的分離工藝,它利用混合液體或液-固體系中各組分沸點不同,使低沸點組分蒸發,再冷凝以分離整個組分的單元操作過程,是蒸發和冷凝兩種單元操作的聯合。與其它的分離手段,如萃取、Absorption等相比,它的優點在於不需使用系統組分以外的其它溶劑,從而保證不會引入新的雜質。
『叄』 在蒸餾實驗中,如何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1、升高溫度法;對於一些製取氣體量較小的裝置,可採用手握法,把導管的一端浸在專水裡,兩手緊貼容屬器(試管)的外壁,如果裝置不漏氣,
裡面的空氣受熱膨脹,導管口有氣泡放出,手移開後,導氣管內水柱上升,且較長時間不回落,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
2、液面差法:用止氣夾夾住橡膠導管部分,向長頸漏斗中加水,使之下端浸在水中,繼續加水形成一段水柱,產生高度差,在一段時間內水柱不發生回落,說明氣密性良好。
氣密性檢驗的原則是,先讓裝置和附加的液體(一般指水),構成封閉的整體,改變這個整體的溫度,導致壓強的變化,來判斷氣密性好壞,由於裝置的不同,檢驗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3)蒸餾實驗前如何檢查裝置氣密性擴展閱讀:
在升高溫度法中,如果環境的溫度與人體的溫度接近,用手握的方法,現象就不夠明顯,也就是說手的溫度與環境的溫度差不多時,手握改變不了這個整體的溫度及壓強。就應該採用微熱法。
微熱法具體操作為:用酒精燈在容器(可以用酒精燈直接或間接加熱的容器)底部微微加熱,或把容器浸在熱水中,如果水中有氣泡放出,停止加熱後,導管內有一段水柱,且在一段時間內不回落,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
『肆』 水蒸氣蒸餾時,如何檢查裝置密閉性
一般來說用微熱法,就是先將儀器連接起來(蒸餾瓶中放些許水),其他開關閉合,微熱蒸餾瓶,可以看到毛細玻璃管口會冒幾個氣泡,之後冷卻,看看管里的水柱是否落下,若不落下則氣密性良好;否則依次檢驗各裝置,看問題在哪裡(注意檢查介面,膠皮管……)
希望這些對你有幫助!
『伍』 在蒸餾實驗中,如何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把導管浸如裝有水的燒杯,用熱毛巾捂熱蒸溜燒瓶,觀察燒杯冒氣泡則氣密性良好
『陸』 蒸餾前,必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其方法是什麼
雙手捂住蒸餾燒瓶,把出氣口放進水中,有氣泡出來,松開手有一段液柱,則氣密性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