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山寨現象對於社會發展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的辯論賽
我猜你是正方吧。
弊大於利,從產業上來說可能對某些品牌產業來說是一種打擊。但是如果談中國的國家利益,山寨會給中國省下非常多的錢。
我們國家的製造業非常發達,國外品牌都把廠設置在中國,利用中國廉價勞動力和把污染放給中國,但是到最後中國其實只拿到了產業鏈中最底端的製造,定價、運輸、商標、設計等等6大賺錢產業鏈(自己查一下具體的)中國一個沒有。
就拿南非世界盃來說,中國一個足球只賺一美元,其他99%的錢去了阿迪達斯、運輸、機械等公司,因為他們有定價權和商標權,中國產業現在非常低端,無法獲得高利潤的產業項目。
從這里來看,如果中國沒有山寨文化,中國的情況就是,商品從中國自己的廠里以100元成本出來,蓋個商標章就定價1000元,還不打折。中國人的錢將飛速的流入老外的口袋裡。
一個商標的差別,甚至工廠和原料都是一個地方出來的,為什麼不能用物廉價美的山寨產品。中國雖然經濟體很龐大,但人均下來還是倒數,並不是人人都富裕,但是中國如何讓他們享受到社會發展和城市科技呢?沒有山寨這件事情是不可能完成的,他們將付出一年的勞動,才能換取一個商品和商品價值10倍的一個商標。
我不否認產權保護的問題。但是如果真正談國家利益,真正想讓中國發展,現階段中國的品牌還欠缺發言權、產業沒有升級的時候,就應該看到山寨品對中國的幫助,而不是打個產權的旗子給老外送錢。製造業和污染給我們已經很惡心了,被人賣了還數錢這不是一般人想做的事情。
如果誰想不山寨,那麻煩他明天去花4元錢買個WINXP系統碟,再花2000元買個微軟的授權書,花4300元買OFFICE應用軟體。
不說多的,就這兩項中國的山寨就很好的保護了中國的GDP,否則人民會更貧窮
B. 日本是如何走出「山寨」的黑歷史,成為設計界強
~以下內容轉自知乎~
二戰結束後,大量的日本工廠在空襲中被毀,工業萎縮,經濟蕭條,舉步維艱。為了能早日脫離苦海,日本開啟了一段持續相當長時期的模仿史。
從上個世紀50年代開始,日本瞄準了美國的創意,步步緊跟,無論是電腦、消費品,還是通信產品,均不例外。
如此一來,大量「山寨」西方國家先進產品的商品在日本涌現出來,幾乎覆蓋了各個行業:汽車、家電、食品、服裝、小商品、動畫、漫畫、影視、玩具……在那段日子裡,「Madein Japan」幾乎就是「假冒偽劣」的代名詞。
雖說對於一個後發國家的企業來說,整個創新過程總體上可以認為是由舊結構穩定性的喪失到新結構確立並穩定的一個有序的演化過程,但是具體的演化路徑並不唯一,且具有多樣性。
在演化過程中,有兩個分叉點B(復制性模仿創新)和C(創造性模仿創新),由於這兩個分叉點的存在,讓模仿創新的演化面臨著多條路徑的選擇,包括ABE路徑、ABCD路徑和ABCF路徑。下面作個詳細解析:
①ABE 路徑。該路徑是純粹的復制性模仿路徑,即真正意義上的「山寨」。後發國家敞開國門,支持跨國公司合資合作,完全照搬和依賴從發達國家引進的產品和技術,其結果必然是阻礙了自己國家產品的技術和品牌開發,且國內產業和市場均被發達國家控制,致使後發國家只能持續處於低水平的重復模仿階段而不能有所突破。
②ABCD 路徑。該路徑可認為是技術創造模仿路徑。後發國家通過與發達國家的龍頭企業合資合作來引進購買核心技術並學習模仿,在此基礎上加以改進完善,努力建立自己合資自主品牌或民族品牌。該路徑已突破了路徑ABE的瓶頸,通過技術學習和積累,已經可以掌握些許先進技術。但鑒於自主核心技術較弱,如何實現技術創造性模仿到自主創新的跨越,從而避免繼續依賴發達國家的核心技術依舊是重大挑戰。
③ABCF 路徑。該路徑是一條最為理想的技術追趕路徑。後發國家不滿足於單純的技術引進與消化吸收,而是成功突破了模仿創新的瓶頸實現自主創新,從而完成從被動跟隨到主動引領的華麗轉身。這也是以日本為代表的國家走向成功的路徑。
對號入座,中國目前已經順利走過ABC階段,通過多年對國外先進技術的模仿、積累和學習,我們已經可以在某些先進技術上處於領先。
舉例說明,我們可以認為高鐵是模仿了日本的新干線,可沒人能否認中國的高鐵技術已經為世界嘆服;我們承認是日本人發明了二維碼,可沒人能否認中國的移動掃碼支付技術已經在國際上遙遙領先;我們不否認滴滴打車借鑒了Uber的靈感,可沒人能否認除了中國之外的其他國家並沒有進一步孕育出共享單車……世界上沒有什麼優秀的原創是憑空捏造出來的,之所以說「山寨」,是因為中國現在正處在一個學習發展的正確道路上。
但是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模仿創新雖是強國必由之路,但卻不是強國之路。它同樣如雙刃劍一般,既有可能助力一個後發國家的成功崛起,也有可能將其推入低水平重復模仿的陷阱之中。中國還並未走上ABCF的發展路徑,我們的自主創新能力依舊較弱,在很多領域的核心科學技術上仍然受制於美日德等發達國家。如此一來,僅靠模仿創新是無法帶來持續繁榮的。
為此,我們必須進一步切切實實地加大研發投入,推進政產學研的良好互動,加強高科技人才的培養與引進,不斷攻克關鍵技術並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率。只有這樣,那些被世人詬病的劣質「山寨」商品才會退出歷史舞台,而我們國家也終將擺脫對發達國家的技術依賴,真正崛起並步入世界科技強國之林。
知乎專欄原文鏈接
C. 山寨現象是什麼
我認為山寨就是一種草根文化
①以低投入通過模仿大的知名品牌來生產類似產品
②或以低姿態進入市場的原創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