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食物藝術裝置設計

食物藝術裝置設計

發布時間:2023-01-30 14:05:37

① 食品包裝的要求是什麼

說起包裝,大家都不陌生,不只是企業生產產品會關注包裝,消費者也會十分關注,因為包裝是產品的外衣,是品牌直接信息的載體,是消費者感知企業的窗口。所以,專業的品牌設計公司對於每一款產品的包裝設計都會精心策劃。

產品最終是要面對終端消費者的,消費者喜不喜歡,買不買單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在做一款包裝設計的時候,需要根據產品的目標人群而定,考慮到他們的性別、年齡、心理需求、購買決策等因素。

產品的包裝需要有獨特的記憶點,首先要突出產品屬性及賣點,市場上產品種類繁多,即使同類產品中也是千差萬別的,所以必需將產品的特色凸顯出來,才能被消費者第一時間找到並記住這個產品。

產品的包裝與檔次需要匹配,根據每款產品與受眾目標不同,所以每一種產品都會有不同的檔次,相應的包裝設計也要做出調整。如一款高端產品用的是簡陋包裝,是不可能達到預期的市場效果的,如果低端的產品卻用華麗的包裝,會過度宣揚包裝價值,往往得不到消費者的認同。只有包裝與產品檔次匹配才能有利於產品的銷售與品牌的發展。

② 食物部落主題活動藝術領域教案

設計意圖:
對於中班的孩子來說,他們已能簡單的了解和區分各種食物,但如今的食物種類玲琅滿目,花樣繁多,這也容易給孩子們造成許多誤區,所以我在主題活動中設計了《食物四兄弟》和《幫食物找媽媽》以幫助幼兒進一步掌握食物的分類及來源;人體所需要的各種營養主要來自食物,但如今的孩子大多都挑食、偏食,所以在主題活動《小小營養專家》、《三兄弟治病》、《我喜歡的食物》中,讓幼兒知道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營養,克服自己不良的飲食習慣。在區角活動中,投放各種材料讓幼兒通過不同的形式了解和掌握不同食物的特徵及種類。在生活活動中,進一步糾正幼兒挑食、偏食等不良飲食習慣。在戶外活動中,在學習拍、拋接球,踢靜止球的基礎上,進一步練習球的多種玩法,發展幼兒的綜合運動技能。
本周活動目標:
1、 知道人體需要各種營養,這些營養主要來自食物。了解食物可以分成四類。
2、 分析自己喜歡吃的食物,了解自己的飲食習慣,並有意識克服自己不良的飲食習慣。
3、 收集和整理資料,並能進行統計。根據掌握的知識,分析食譜,增進進食的自覺性。
4、 學習4的相鄰數,理解數群之間多一少一的關系,使幼兒進一步掌握數序。
5、 在學習拍、拋接球,踢靜止球的基礎上,進一步練習球的多種玩法,發展綜合運動技能。
活動內容:
活動一:共同生活《食物四兄弟》
活動目標:
1、 知道人體需要各種營養,這些營養主要來自食物。
2、 了解食物可以分成四類。
活動准備:各種食物的圖片
活動過程:
1、 出示各種食物的圖片,請幼兒說出食物的名稱。
2、 介紹食物的分類:五穀類、肉類、蔬菜水果類、奶類。
3、 幼兒分組,嘗試將食物的圖片送回家:如麥子送到五穀類,荔枝送到蔬菜水果類等。
4、 請幼兒畫出自己喜歡吃的食物。
5、 按照四類,幼兒將畫的畫貼到黑板上。並統計那類食物最多。
小結:人體需要各種營養,這些營養主要來自食物。
活動二:體驗表達《我喜歡的食物》
活動目標:
1、 說出自己喜歡吃的食物,了解自己的飲食習慣。
2、 有意識克服自己不良的飲食習慣。
活動准備:小卡片、筆。
活動過程:
1、 以游戲形式請幼兒說出自己喜歡吃的食物,幼兒圍成圓圈,教師指定一個幼兒說:「我喜歡吃——」,然後這個幼兒再指一個幼兒說:「我喜歡吃——」,以此類推。
2、 每個人都將自己喜歡吃的食物列舉出來,並按食物四大類分類。
3、 分析自己喜歡吃的食物都有哪些,屬於四大類中的哪一類,還缺少什麼。自己不愛吃的食物有哪些,說出簡單理由。
4、 小結:讓幼兒懂得不同食物有不同的營養,要吃各種食物,不挑食,愛吃的食物不應暴食暴飲,從小形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活動三:《小小營養專家》
活動目標:
根據掌握的知識,分析食譜,增進進食的自覺性。
活動准備:將昨天三餐的食譜畫下來。
()月()日食譜
食物分析
種類 早餐 午餐 晚餐
五穀類
肉類
蔬菜水果類
奶類
活動過程:
1、 幼兒介紹自己畫的食譜。
2、 請幼兒將食譜上的食物按四大類分類。
3、 對照四大類,請幼兒自己分析食譜是否符合營養需要。
1) 分組討論。
2) 向全班介紹。
3) 看看誰的進食最有營養、最合理。
延伸活動:請幼兒和家長一起分析家庭一周的食譜。
活動四:《幫食物找媽媽》
活動目標:
1、 了解蔬菜、水果大多是種植而來的。
2、 了解食用肉類的來源,知道家禽、家畜是飼養捕捉而來的。
活動准備:
水果、蔬菜的圖片,家禽、家畜的圖片;西紅柿。
活動過程:
1、 出示西紅柿,「你們知道他們是從哪裡來的?它的媽媽在哪?
2、 出示其他水果、蔬菜的圖片。「他們的媽媽在哪?」
3、 請幼兒找出水果、蔬菜的共同點,他們都生長在哪?
小結:蔬菜水果都是植物,大都是種植而來的。
4、 我們吃的雞肉、豬肉都是從哪來的?他們的來源和水果蔬菜一樣嗎?
5、 展示各種家禽和家畜的圖片,「他們是怎麼來的?他們有什麼共同點?(他們都是飼養獲捕捉來的)
6、 問答的形式復習蔬菜水果、肉類的來源。
活動五:繪畫《神奇的食物》
活動目標:
1、 培養大膽想像、大膽創造的能力。
2、 運用學過的繪畫方法,把心中所幻想的美好食物畫出來。
活動准備:
作業紙、彩筆,
活動過程:
1、 談話「神奇的食物」導入活動,引起幼兒的興趣。
2、 引導幼兒討論:你想有一種什麼樣的神奇食物,它含有什麼營養?長的什麼樣?吃了會有什麼作用?
3、 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鼓勵幼兒大膽想像,提醒幼兒注意畫面布局合理,整潔干凈。
4、 欣賞評價作品,請幼兒相互交流自己畫的食物的神奇之處。
活動六:故事《三兄弟治病》
活動目標:
通過故事知道只有吃各種蔬菜身體才健康。
活動准備:
有關營養缺乏引起的疾病圖片。
活動過程:
1、 教師以談話形式引出故事。
2、 教師講述故事。
提問:三兄弟為什麼得病了?他們都得了什麼病?最後他們是怎麼治好的?
3、 結合圖片,教師向幼兒介紹因營養缺乏造成的疾病(如大脖子病、夜盲症等),從食物角度說明導致疾病的原因。使幼兒懂得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營養,要吃各種食物,不挑食。但愛吃的食物也不應暴飲暴食。
4、 學習兒歌《不挑食》:好孩子,不挑食,雞魚肉蛋樣樣吃,蔬菜水果不能少,還有饅頭和大米。營養合理身體壯,天天游戲有力氣。
其他活動:
活動一:計算《學習4的相鄰數》
活動目標:
1、 養成積極思考的良好習慣。
2、 學習4的相鄰數,理解數群之間多一少一的關系,進一步掌握數序。
活動准備:數字卡片3——5。
活動過程:
1、 比較數群間關系。分別用對應的方法比較
a) 3個三角形比4個圓形少幾個?3應該排在4的哪裡?(排在4的前面)
b) 5個正方形比4個圓形多幾個?5應該排在哪裡?
2、 排列出數序3、4、5。
3、 說出3、4的相鄰數的排列順序。初步感知數序排列的規律。
4、 游戲:找鄰居。幼兒手拿數字卡1、2、3、4、5,聽要求,找朋友。
5、 組織幼兒分組游戲,進一步鞏固強化4的相鄰數。
活動二:體育游戲《玩球》
活動目標:
1、 對玩球和體育活動產生興趣,發展自主性和創造性。
2、 在學習拍球,拋接球,踢靜止球的基礎上,進一步練習球的多種玩法,發展綜合運動技能。
活動准備:球若干
活動過程:
1、 准備活動:教師帶幼兒做上肢、下肢、腰部活動。
2、 幼兒自由玩球,探索球的玩法。
3、 請幼兒演示自己的玩球方法,其他幼兒練習。
4、 教師小結,提出玩球的新方法。
1) 追球 :兩個人一個球,甲幼兒將球滾出,乙幼兒向前追球,追到球後交換角色。球要挨地滾動 ,不能拋球、踢球。
2) 反彈接球 :兩人一個球,一人將球往地上用力擲,球往上彈起時,對方立即去接住球,然後交換擲球和接球。
3) 滾球過門 :兩人一球,一幼兒兩腿開立做球門,另幼兒距三米處,對准球門滾出,進球為勝,交換角色,繼續進行。
4) 我來拍,你來接
5、 幼兒分成四組,兩人一個球,四種游戲輪回進行。教師巡迴指導。
6、 放鬆活動。

③ 環境設計中的裝置藝術

關於環境設計中的裝置藝術

環境設計是指對於建築室內外的空間環境,通過藝術設計的方式進行設計和整合的一門實用藝術。下面我為大家搜索整理了關於環境設計中的裝置藝術,歡迎參考閱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相關信息請持續關注我們應屆畢業生培訓網!

一、裝置藝術的概念及其獨特性

裝置藝術(Installation), 架下的創意組合與放大。它始於20世紀60年代,它作為雕塑的一種嶄新的形式,橫空出世。

裝置藝術源自於雕塑,但是卻也有著不同的地方。裝置藝術在誕生時就使用了與雕塑相同的物質材料和多維度空間。不同的是它利用了現成物象置換後互為動因文化意義,這是與雕塑相區別的地方。

在環境藝術設計范疇里,室內裝飾與裝置藝術有一定的區別。室內環境的設計往往更注重的是室內裝飾,對室內牆壁、天花、門、窗、傢具等的修飾,而裝置更注重的是對空間的分割和意境的渲染。

二、裝置藝術的主題性

《招魂》,作者呂勝中以人形剪紙為元素,“瘋狂地”復制再復制,運用裝置的手段,將自己的思想、個性以一個“招魂”作為主題,用裝置的手段展現在世人面前。在環境設計中,裝置藝術的主題性,給裝置藝術在環境設計中的運用提供了很好的條件,它廣泛的主題選擇,涉及了當代人生活和思想的很多方面:如宗教、多種風俗、多種文化等等,這些使它無論是在怎樣的環境空間中,設計者都能根據各式各樣的主題變化來得到想要得到的效果。

三、裝置藝術的實用性

一般來說,裝置藝術供短期展覽,不是供收藏的藝術。正因裝置藝術不是供收藏的藝術,它更具備實用價值,他繽紛的出現形式,同樣也具備了藝術品的美感和震撼力,同時,它在付出低、效果好的前提之下,設計者更能放開自己的創作思維,毫無保留的.實驗自己的創意,在藝術品和實用品之間來一個結合,通過實用的作品給於人們藝術品般的精神享受。

四、裝置藝術的迷惑性

為了激活觀眾,有時是為了擾亂觀眾的習慣性思維,那些刺激感官的因素往往該經過誇張,強化或異化。在《喪宴》作品中,登昆燕玩了把“裝置小把戲”,在宴會場地里,他大膽地利用白色花球和蠟燭的裝置,與以往人們常見的喪場不同,這樣的裝置效果削弱了喪場內原本悲傷的氣氛,增添了一份濃濃的緬懷親人的柔情。

在環境設計中,往往出現一些特定氛圍的場所,它特定的內容、涵義、氛圍,都要求設計者在創意上去突破、去創新。裝置藝術的迷惑性,讓它在這樣的一些環境場合中,得到運用。就像燈光、聲效等等這些普通的元素一樣,裝置藝術做為這些環境中的一員,可以在設計者的創意思維下,通過不規則的,刻意性的擺設、鋪裝和放置,改變原本環境物語。裝置藝術變成環境的魔術轉輪。

五、裝置藝術的感受性

裝置藝術創造的環境,是用來包容觀眾、促使甚至迫使觀眾在界定的空間內由被動觀賞轉換成主動感受。

當裝置藝術成為設計,我們可以從作品中體味到不同的思想。一個作品的成與敗,要看觀眾在作品中感受到了一些什麼,這個作品是否與觀眾形成共鳴。“借實有以喻虛無,使現代象徵以巨大的神秘性、模糊性、多解性,以及觀眾參與的見仁見智、莫衷一是而獲得了更奇偉的審美效果”。每個人對於某一事物的感受都會不同,設計者可以運用裝置藝術來引導觀眾在環境中“感同身受”,體會作品,體會作者。

六、裝置藝術的可參與性

觀眾介入和參與是裝置藝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蘋果社區展廳,在展廳內外,設計者搬來數以萬計的蘋果,創作了建築裝置《能吃的房子》,能吃的房子是一個大眾參與性極強的裝置作品,強調參與者與裝置的存在關系,蘋果作為材料在完成對空間的圍合後又成為信息的載體進入參與者的思想與身體,並且構成話題。在蘋果被吃掉的同時,裝置的視覺效果又回到虛的狀態,用這樣的一個過程,強調了這一裝置作品的可參與性。

環境設計中的裝置藝術鼓勵參與,加大了人們與環境的互動,讓環境不僅僅是冰冷的環境,讓人們與環境的互動中得到更多更好的感受。

七、裝置藝術的可變性

裝置藝術是可變的藝術。藝術家既可以在展覽期間改變組合,也可在異地展覽,增減或重新組合。正是因為裝置藝術具備了這樣的一種特徵,所以它在以商業為社會運轉和生存基礎的時代里,頻頻以商業行為的形式出現。在商業空間環境里,有的商家用裝置藝術作為嘩眾取寵的門面裝飾,有的在 商鋪里用激光製造任何形體和圖案,製造相應的室內氣氛,製造空間幻覺。大膽地運用了裝置藝術的可變性。

總之,環境設計里的裝置藝術有著獨特性、主題性、感受性、可參與性和迷惑性,我們要在做設計的過程中去認識它、研究它、運用它。它能在很大程度上滿足環境設計的精神需要和物質載體需求,同時,在很多成功的作品中,它還承載了作品的靈魂 ,將環境設計作品得到更高層次的提升。裝置藝術的種種特性,在標新立異,不斷變革的環境設計界里,被環境設計師們看中,在環境設計領域,設計師們紛紛拜倒在了裝置藝術的石榴裙下。愈來愈多的設計者用裝置的構置方式來充實和美化空間環境,他們把裝置藝術與環境空間氛圍進行了完美的結合,讓空間結構更為豐富,獨特,讓環境更富於個性化。

;

④ DanielArsham打造巨型藝術裝置,你能理解得了這種視覺藝術嗎

作為普通人我理解這名藝術家的視覺藝術,我以普通人的眼光來看,覺得這樣的設計很大膽,而且很新潮,非常吸引人,讓人不由自主的被吸引。

DanielArsham他被很多人都認為是非常天才的藝術家,他的作品也是很多藝術家爭相模仿的對象,他在雕塑藝術領域也是讓人眼前一亮。且大家都意想不到的是這個藝術家竟然是一名視弱患者。而且很多人都紛紛表示我有機會一定要去現場感受一下這位大師的作品魅力。這種視覺藝術是很完美的,如果有更多的巨型藝術裝置,我希望他們能夠向DanielArsham學習。

⑤ 美女食品造型師創業記

美女食品造型師創業記

食品造型師沈韻是中國為數不多的女性食品造型師,曾為麥當勞、必勝客、哈根達斯等國際知名企業“操刀”,目前國內半數以上電視食品廣告的造型均出自她手。這樣的一個女性,有著怎樣的故事呢?下面我為大家分享她的故事。

迷上“舌尖創意設計”

沈韻是一個80後美女,出生在上海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從小喜歡畫畫,積累了深厚的美術功底。在大學里,她特意選修了環境藝術專業。畢業後,她曾做過電視廣告美術指導等職業。

沈韻還有一個愛好,就是烹飪。媽媽燒得一手好菜,各種雜亂無章的食材只要一經擺弄,就是一桌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餚。有時,媽媽還會手把手教沈韻做幾道民間特色菜。每一道菜烹調出來,沈韻都會認真做下記錄:色澤,味道,香氣,感受……然後再進行另樣的嘗試。久而久之,她練就了一手烹飪絕活。

沈韻做的“清蒸鱸魚”,堪稱一絕。刮鱗後,沈韻先是用鹽略擦魚身讓鹹味滲入,再起油鍋煎黃了魚皮,放生薑,噴料酒,將切細的雪裡蕻鹹菜放入——她喜歡用碧綠的新鹹菜稈,覺得味道更爽口。然後,澆一大碗清水,蓋上鍋蓋,等大火燒開後改小火燉,讓魚肉的鮮味慢慢滲透到湯裡面。掀開鍋蓋,魚湯已變成醇白色,撒一把蔥花起鍋,把湯盛入深碗。舀一口湯,腌與鮮混合出來奇妙的鮮味,讓舌頭微微一燙,隨即彌漫在口腔,滿口生津,那味道鮮得不得了!

2000年,朋友在地鐵站附近一個大型商業中心裡開了一家飯店。這里大大小小的餐廳有二三十家,飯菜質量和價格都差不多,競爭很激烈。沈韻僅用一張小小的菜譜,就使朋友的餐館門庭若市。這家人氣最旺的餐廳,贏在“舌尖創意設計”,其中食品造型很有奧妙。

沈韻知道,客人落座後總要先看菜單,很多人都是看菜譜上的照片點菜,而經她的手擺弄出來的菜就頗有藝術感。比如,最簡單的白菜炒肉絲,別家炒出來的大多是爛糊一片,而她不是將肉絲一股腦兒盛進盤子,而是用尖頭筷子,將其一根一根地放進盤中。若覺得整盤菜的色澤還不夠誘人,她會在肉絲上放幾絲紅辣椒,整道菜馬上出彩。

沈韻在為菜譜做設計時,會從源頭開始。她苛求廚師的刀功,比如白菜和肉絲一定要切得粗細均勻、長短相近,而配料的香菇、竹筍等也要切成絲狀,與白菜、肉絲的 “身材”統一。裝盤時,要分清主角和配角,香菇、竹筍這些配角不能搶了主角的風頭。盤子的中央,恰似舞台的中心,是觀眾視覺的聚焦點,一定要留給主角——肉絲雖然不多,但肯定當主角。

由於職業關系,沈韻經常接觸到很多拍攝食品的廣告片子。她從網上了解到,其實國外前幾年就有食物造型師這個新興職業了,也就是給食品進行美化和造型的專業人員。他們用雙手為食品打造出盡可能自然完美的狀態,激發攝影師的靈感,拍出理想的照片。與廚師不同的是,廚師推崇美味第一,食品造型師則是視覺效果第一,讓菜品看起來更美味,讓人有食慾感,感覺到餓了。

歐美專業人士認為,好看的食物不亞於一件高級定製的時裝,每一樣食物都可以是藝術品。因為視覺認知是大多數人對食物的首選認知方式,所以,食物造型師對食品生產商來說非常重要,在市場推廣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一個好的創意造型,很快就會帶來滾滾財富。

第一個客戶是“康師傅”

2001年初,當進入這個行當時,沈韻最早接觸的客戶是“康師傅”,對方要求她為福滿多牛肉麵“操刀”。為了做好這個造型,她需要研究怎樣將牛肉顏色做得夠紅夠漂亮,怎樣通過裝置做出面泡好後的熱氣和小氣泡等。

“在這期間,光是測試就做了將近兩周。”沈韻口中的'“測試”,是指拍攝用的這一碗面整個製作過程。“我要不停地研究面和肉怎樣看起來最好吃,要把肉煮得比較有光澤,有筋有肉、肥瘦相間,而且還要看上去有一點兒熱氣騰騰的感覺。”

首先,她把牛肉切塊,胡蘿卜切丁,放入沸水中翻滾。牛肉塊要立即取出,可以充分顯出自身的紋理,但又不顯老;胡蘿卜丁必須等有些變色後才能撈起,和牛肉塊一起放進醬汁中,浸泡著色——生的胡蘿卜顏色太艷,容易搶主角的風頭,所以要多煮一會兒。

第二步,將一束面條整齊地放入沸水中,只需稍微浸一下就撈出,在碗中擺造型,不斷調整直至滿意為止。

緊接著,用醬汁、涼水、食用色素等調出湯底,並切好蔥段。調好的湯汁,用壺從四邊慢慢注入碗內。“這個過程,動作必須要慢,以免湯汁濺到不需要的地方。”

接下來是最關鍵的一步,取出已著色完畢的牛肉塊和胡蘿卜丁,一塊一塊地堆放在面條上。“胡蘿卜和牛肉的前後關系要掌握好,包括胡蘿卜丁露出多少都要仔細觀察、調整。最後的畫龍點睛之處是擺上蔥段,要讓人看著既不覺得呆板又沒有鬆散之感,一定要注意蔥段的量及其在畫面中的視覺重心和色彩的比例。”

這樣,一碗好看又“好吃”的紅燒牛肉麵就新鮮“出鍋”了。該廣告在電視上播出後,給億萬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有朋友開玩笑,問沈韻是不是借機吃了很多色香味俱全的“康師傅”。沈韻大笑著說:“當你連續一個月天天對著方便麵做各種研究的時候,你肯定是打死也不想吃了。”

很多人以為,食品造型師只是在錄制廣告片的時候忙一下,其他時間很空閑。其實,沈韻每天的工作時間長達12到16個小時,有時候甚至要熬夜拍攝。有一次,片子拍了整整2天2夜才結束,因為每個產品的需求不同,每次手法也要創新。比如拍一個漢堡,肉的厚度、皮和肉的比例或者黃瓜擺放的位置,客戶都有自己的考量。沈韻調侃:“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食品造型師,除專業技能外,還應該加上能熬夜、體力好。”

日常生活中,沈韻還要隨時隨地地研究各種原料。比如,為冰激凌做造型的難度非常高,因為無論是多高級的冰激凌,都不能在攝影棚的燈光下拍攝——還沒等擺好造型,它就已經融化了。為鼓搗出不會融化的冰激凌,沈韻在家研究了2個多月的配方。哈根達斯老闆看了拍攝的廣告後,覺得非常逼真,表示滿意,稱沈韻是“天才創意大師”。

沈韻透露,一些歐美食品造型師常用土豆泥做冰激凌。不過,不能細看,因為土豆泥的質感與真正的冰激凌有很大差距,給人一種很假的感覺。沈韻喜歡挑戰,所以才研製出了冰激凌的代用食品,解決了攝影師們的難題。她的成功,是經過反復試驗、用汗水換來的。

全中國干這行的不到10人

沈韻也常為一些烹飪、美食及時尚類雜志推介的菜品做造型。曾有粉絲請教:“做食品造型,跟廚師對菜餚進行裝盤有什麼異同?”她說:“製作菜餚,同一道菜必須有統一的造型,只有在開發新菜時才需要構思新的擺盤式樣;做食品造型,要的就是別致的裝盤。”此外,兩者的生熟程度也有區別。考慮到拍攝時需要相對鮮亮的色彩,諸如彩椒、蘆筍、西蘭花等燒熟後容易變色的蔬菜,在做造型之用時,只能煮至七八成熟。不過,像番茄牛腩這樣的菜式,則可以完全燒熟。

“最好的美食造型,是要擺出食慾,但要遵循一條原則:食品本身是什麼樣就讓它呈現出什麼樣。”沈韻說,為一道菜做造型,根據難度系數的不同,耗時也有很大差別。“有時候,一個小時足夠。但有時候,需要耗上一整天。”

實際上,食品造型師往往比其他造型師的工作難度更高,因為不僅需要對物體的美感有敏銳的洞察力,還必須了解食物的品性,並且具備一定的烹飪技能。這些綜合素質包括:美術基礎、攝影基礎、色彩學、幾何學、廚藝、食材知識、食品價格、成本控制、道具搭配、動手能力、創造思維。

2012年,沈韻應邀參加湖南衛視《天天向上》節目。有趣的是,她把林林總總的製作工具在鏡頭前一亮相,把眾人驚得目瞪口呆。原來,除了廚師的常用工具外,她最常用的竟然是外科手術或者是牙醫用的醫療器械:手術刀、手術剪、尖頭筷子等等。雖然使用這些器械不存在什麼危險性,但特別考驗工作的耐心,干這行一定要坐得住。

2013年4月,沈韻曾做過一個經典案例,接手一家著名披薩品牌的訂單。給披薩做造型,非常考驗食品造型師的功力,因為要讓披薩看起來美味可口,必須製造出長而細膩的拉絲效果。沈韻在披薩中加入大量的粘稠芝士,終於成功。但是怎麼去切割花瓣呢?最後,她大膽嘗試用電鋸代替普通刀子進行切割,使得拉絲效果達到完美的境界:觀眾可以看到,從花瓣里拉出的芝士綿綿不斷,讓人一見之下頓感披薩美味可口,食慾旺盛。

沈韻說,正因為做食品造型如此“復雜”,這方面的人才在全世界都堪稱珍稀。以北歐國家瑞典為例,全國不過6個人;在中國,干這行的不到10個人。沈韻的薪水是相當可觀的,每12小時的收入就高達5位數。干一單大活,掙10萬、20萬元,小菜一碟。

;

⑥ 什麼是裝置藝術

以燈光裝置來藝術為例,它在夜景照源明上的體現屬於公共空間藝術的范疇,涵蓋的形式多種多樣,是指設計者在特定的空間范圍內,在展示環境中的特定區域,運用各種燈光、彩光的發光效果及特殊材質對各種燈光的吸附、反射的變化,以特定的展示主題元素為媒介,營造出更新穎、更具特色的燈光裝置設計,白天與夜晚都具有一定藝術性、思想性、景觀性。

藝術燈光裝置是工業革命的產物,它的發展狀況與科學技術的發展緊密相關,燈光自身的革新,或者燈光藝術裝置創作中能運用到的新技術手段的出現,都能使燈光藝術裝置的面貌耳目一新,給觀者愉悅的視覺享受和藝術體驗。

⑦ 世界裝置藝術國外裝置藝術作品欣賞

以「宇宙宣言」及空間藝術及繁復、精巧的裝置藝術作品而聞名於世的他,經常在全世界舉辦展覽。戴帆以藝術不斷地觸及我們文化的邊界,正是這些邊界和界限,標示出一種文化的性質。

⑧ 食品設計涉及哪些學科

食品設計專業主要分為食品專業課程,以及設計專業。其中食品專業主要有以下課程:食品化學 ,食品分析 ,食品技術原理 ,食品機械原理,食品衛生檢驗,食品營養學,機械制圖 ,食品工廠設計, 食品包裝學,食品檢測、生鮮食品加工與經營、食品工藝、食品工藝。而設計專業有以下課程:藝術設計概論、藝術設計美學、中國藝術設計史、外國藝術設計史、中國工藝美術史、外國工藝美術史、藝術考古學、藝術設計基礎。主要的課程就是這樣了。

閱讀全文

與食物藝術裝置設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換下舊機械硬碟怎麼用 瀏覽:567
油點工具箱下載 瀏覽:182
電動車儀表總成如何加裝大燈 瀏覽:491
c067製冷片需要什麼散熱器 瀏覽:538
換軸機械鍵盤如何設置 瀏覽:602
賤人工具箱自動標注 瀏覽:930
機械鉗工怎麼考試時間 瀏覽:941
蘭州二手工程機械市場在什麼地方 瀏覽:237
如何提高供電設備檢修質量 瀏覽:421
合肥峰華機電設備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245
機床代號是什麼 瀏覽:341
小軸承企業如何生存 瀏覽:392
實驗室制No2發生裝置圖 瀏覽:761
生產pvc閥門的是什麼機器 瀏覽:983
台銘超聲波清洗機怎麼樣 瀏覽:465
宜賓宏一機械廠電話是多少 瀏覽:189
電傳動裝置分類 瀏覽:739
壓力機床型號中E是什麼意思 瀏覽:235
自來水閥門口徑20什麼意思 瀏覽:197
cnc數控機床直角怎麼弄 瀏覽: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