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z d 6電動轉轍機的工作原理。
傳動原理:
轉轍機整機的結構設計採用了模塊化設計,分為幾個相對獨立的部件:電動機,減速器,主軸,自動開閉器,表示桿,動作桿,齒條塊,移位接觸器,安全接點,底座及機蓋等。這些部件可獨立安裝,拆卸,互不影響,以便檢修、保養、維護。
1、來自道岔控制電路的電源,經由圖1中的自動開閉器的第一排接點,接至電動機,使電動機按逆時針旋轉。
2、電動機通過齒掄1帶動減速器,使輸出軸按逆時針方向旋轉。
3、輸出軸和主軸之間用起動片連接在一起,因此輸出軸帶動主軸一起旋轉。
4、主軸的旋轉運動通過鎖閉齒輪傳給齒條塊,變為動作桿的直線運動,實現對道岔的轉換和鎖閉。
5、自動開閉器支架的擺動,帶動自動開閉器的接點轉換機構和檢查柱,實現對表示電路的控制和道岔的密貼檢查。
6、對於可擠型ZD6電轉機,當發生擠岔事故時,道岔尖軌向另一側運動,通過安裝裝置,推動表示桿、動作桿向與現在所處狀態相反方向運動。表示桿推動檢查柱向上運動,切斷表示電路;與此同時,動作桿切斷擠切銷,使頂桿向上運動,頂開移位接觸器,也切斷表示電路,並實現擠岔報警。
2. ZD6-D轉轍機每條線的作用是什麼
They d,6d轉車機每條線的作用,他們都在發揮著各自的作用,是一一根都不能少的。
3. 轉轍機的四開位置怎麼理解
轉轍機的「四開」位置是指尖軌不靠近基本軌的情況。轉轍機是道岔控制系統的執行機構。用於改變聯鎖區道岔道岔軌或中心軌的位置和狀態,表示對聯鎖區道岔軌或中心軌的位置和狀態進行監控。
在集中聯鎖設備中,轉轍機的功能是在收到命令後驅動轉轍機的轉換。主要功能是:改變開關,鎖定開關軌和指示開關的位置。
轉轍機具體性能如下:根據操作要求,將開關轉換到位置或倒位;開關轉換到指定位置並閉合後,開關自動壓緊。機械鎖緊是為了防止外力改變道岔位置,當道岔軌靠近基本軌時,能正確反映道岔位置並給出相應的表達式;當道岔被擠壓時,道岔長期處於「四開」位置時,會及時報警。
(3)轉轍機傳動裝置的作用擴展閱讀:
轉轍機操作注意事項:
1、轉轍機的安裝應與道岔成直角。轉轍機外殼縱側兩端與基本軌或中線的垂直距離偏差不大於10 mm(道岔外鎖,不大於5 mm)。
2、運行速度大於120km/h的道岔應採用外鎖閉裝置。
3、多點(含兩個或多個點)牽引道岔應採用多機牽引方式。
4、擠壓時,開關設備(除快速開關機外)應可靠切斷開關指示。
5、對於速度大於120km/h的列車,道岔牽引應採用三相380V供電電壓交流電液轉轍機。其它線路可採用額定電壓160V直流電液轉轍機牽引。
6、編組場道岔採用額定電壓180V~200V直流(或兩相380V供電電壓交流)的快速電、電液、電空轉轍機牽引,額定電壓20V直流的快速電空轉轍機牽引。
7、多機牽引道岔使用的不同移動范圍的轉轍機應滿足道岔同步轉轍的要求。
8、尖軌和中心軌的第一個牽引點開關應同時用操作桿和鎖桿鎖緊。
4. 火車如何換軌
每一軌道在看不見的地方都會有一個可以動的機關,軌道得到轉換的信號,漸漸地的就會進行融匯成需要進行轉換的軌道。
火車車輪的內側是有輪緣,它卡在兩條鋼軌的內側,既能約束火車的運行,又能防止火車發生脫軌,特別是變軌的時候能夠很好的預防跑軌。
輪緣還有一個目的就是控制火車運行的方向,想要實現火車變軌,改變輪緣的位置即可。想要控制輪緣的位置就需要使用到道岔。
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機具,早期稱為蒸汽機車,有獨立的軌道行駛。鐵路列車按載荷物,可分為運貨的貨車和載客的客車,亦有兩者一起的客貨混運車。
火車是人類利用化石能源運輸的典例。1804年,由英國的礦山技師德里維斯克利用瓦特的蒸汽機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機車,時速為5至6公里。
因為當時使用煤炭或木柴做燃料,所以人們都叫它「火車」,於是一直沿用至今。1840年2月22日,由康瓦耳的工程師查理礠里維西克所設計了世界上第一列真正在軌上行駛的火車。
5. S700K轉轍機TS-1節點組工作原理介紹
安全裝置 主要由開關鎖、遮斷開關 、連桿、搖把孔擋板等四 部分組成。 S700K型轉轍機的內部結構 開關鎖 搖把擋板 遮斷開關 遮斷開關端子 配線介面 主要由電纜密封裝置、 萬可端子接線座兩部分 組成。 S700K型轉轍機的內部結構 萬可端子座 密封裝置 TS-1接點 1、檢查工作尖軌密貼位置、斥離尖軌斥離位置。 2、檢測機械鎖閉功能。 3、擠岔報警。 4、檢測軌距變化。 每台檢查器設有2組表示接點和2組斥離接點。 表示桿動程65-170mm:密貼間隙1.5-10mm可調。JM-A型密貼檢查器 接點組 啟動片 表示桿 移位標 速動片 調整板 導向套筒 道岔及作用 機車車輛在運行過程中,常常需要由一條線路轉入另一條線路,或跨越其它線路。在就需要設置線路的連接與交叉設備,即道岔。 1、線路的連接設備引導鐵路機車車輛由一條線路進入另一條線路 2、線路的交叉設備 引導機車車輛由一條線路跨越另一條線路。 圖1 線路連接道岔 圖2 線路交叉道岔 轉轍機的作用 ⑴轉換道岔的位置,根據需要轉換至定位或反位。 ⑵道岔轉換到所需的位置並密貼後,實現鎖閉,防止外力轉換道岔。(基本功能) ⑶正確反映道岔的實際位置,道岔尖軌密貼於基本軌後,給出相應的表示。 ⑷道岔被擠或因故處於「四開」位置時,及時給出報警和表示 1 2 3 4 道岔鎖閉方式 為了保證列車或列車在道岔上運行的安全,必須將道岔固定在某個特定的位置,未經操作人員發出命令,道岔不得隨意改變位置。 所謂道岔鎖閉就是把可移動的部件如尖軌或心 軌固定在某個開通位置,當列車通過時不受外力 的作用而改變。道岔鎖閉方式 ①內鎖閉轉轍機 依靠轉轍機內部的 鎖閉裝置鎖閉道岔的尖軌。 (間接鎖閉) ②外鎖閉轉轍機 依靠外鎖閉裝置直接將基本軌與尖軌密貼,將斥離尖軌鎖於固定位置。直接鎖閉方式,鎖閉可靠,列車對轉轍機幾乎無沖擊。 內鎖閉道岔 內鎖閉的特點 ⑴、結構簡單便於日常維修保養且轉換比較平穩屬定力鎖閉。 ⑵、道岔的二根尖軌由四根(50kg/M道岔為三根連接桿)組成框架結構使尖軌部分整體鋼性較高而且框架式結構造成的反彈和抗勁較大。 ⑶、受外力沖擊時,如發生彎曲變形,會使工作尖軌與基本軌分離,嚴重威脅行車安全。 ⑷、沖擊力經過桿件將作用於轉轍機的內部機件易於受損擠切銷折斷移位接觸器跳開等。 一、ZD6-D型轉轍機結構原理 1為工務第一連接桿,下部同時 連接著電務的動作桿 2為工務的第二連接桿 3為工務的第三連接桿 4為電務的尖端桿 5為電務的表示桿 ZD6-D道岔外部的結構認識 5 1 4 2 3 1為電務的動作調整桿 2為電務的表示調整桿 3為電務的尖端桿 4為工務的第一連接桿 ZD6-D道岔外部的結構認識 5 1 1 2 3 3 2 1 4 1為直流電動機 2為減速器 3為遮斷器 4為插接器 5為電機端子 6為自動開閉器 7為移位接觸器 8為擠切銷 9為動作桿 電動道岔轉轍機 的內部結構 1 2 3 4 9 7 8 6 5 1為直流電動機 2為減速器 3為遮斷器 4為插接器 5為電機端子 6為自動開閉器 7為移位接觸器 8為擠切銷 9為動作桿 電動道岔轉轍機 的內部結構 1 2 3 4 9 7 8 7 外鎖閉道岔 由於框架結構的道岔的尖端桿、連接桿高於枕木,因為車輛的零部件松脫將尖端桿拉彎,道岔形成四開狀態而造成列車顛覆事故。 由此可見內鎖閉道岔已不能適應提速運行的需要。 外鎖閉道岔 1、分動外鎖閉的原理 當道岔由轉轍機帶動至某個特定位置通過本身所依附的鎖閉裝置直接把尖軌與基本軌心軌與翼軌密貼夾緊並固定稱為外鎖閉。 由於提速道岔的外鎖閉道岔尖軌的兩根尖軌之間沒有連接桿在轉換過程中兩根尖軌是分別動作的稱為分動外鎖閉道岔。 2、分動外鎖閉的特點 ⑴改變了傳統的框架結構使尖軌的整體剛性大幅度下降。 ⑵尖軌分動後轉換啟動力小而且一根尖軌的變形不影響另一根尖軌由此造成的反彈、抗勁等阻力均減小很多。 ⑶兩根分動尖軌在外鎖閉裝臵作用下無論是啟動解鎖還是在密貼鎖閉過程中所需的轉換力均較小避開了兩根尖軌最大反彈力的疊加時刻。 ⑷外鎖閉裝臵一旦進入鎖閉狀態車輛在過岔時,輪對對尖軌心軌對翼軌產生的側向沖擊力基本上傳不到轉換設備上,即具有隔力作用有利延長轉轍機及各類轉換部件的使用壽命特別是可動心軌部分。 ⑸由於兩尖軌間無連接桿,密貼尖軌也很難在外力作用下與基本軌分離,對鐵路運輸安全起到可靠保證作用。 二、S700K轉轍機結構原理 接點組 表示系統 轉轍機 鎖閉系統 安裝裝置 S700K道岔外部的結構認識 基本軌 鎖鉤 鎖閉框 鎖軸 鎖閉桿 S700K道岔外部的結構認識 鎖閉鐵 S700K道岔外部的結構認識 外殼部分 動力傳動機構 檢測和鎖閉機構 安全裝置 配線介面 S700K型轉轍機的內部結構 外殼部分 主要由鑄鐵底殼、機蓋 、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