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機械表走動原理
Ⅱ 機械表的動力來源是什麼
機械表的動力來源是來自手錶機芯內的發條裝置,經過一組齒輪組成的傳動系來推動擒縱調速器工作,再由擒縱調速器反過來控制傳動系的轉速。傳動系在推動擒縱調速器的同時還帶動指針機構。傳動系的轉速受控於擒縱調速器,所以指針能按一定的規律在表盤上指示時刻。
上條撥針系是上緊發條或撥動指針的機件。此外,還有一些附加機構可增加鍾表的功能,如自動上條機構、日歷(雙歷)機構、鬧時裝置、月相指示和測量時段機構等。
(2)手錶運用了什麼傳動裝置擴展閱讀:
手錶的齒輪傳動系,特別是主傳動輪系,廣泛採用一種所謂圓弧齒形。這種齒形是接線齒形演變而來的,因純擺線齒形加工很難,故用圓弧來代替擺線,也叫做修正擺線齒形。
能使齒軸的最少齒數為6,從而在輪片齒數不太多的條件下能取得大的傳動比,這對減小機芯直徑、對高頻手錶中極為有利。傳動效率比較高,一般能達到95%左右。由於手錶機芯尺寸小,條盒輪組件所儲存的能量並不大,若能量損失太大,會直接影響手錶的走時質量。
對加工誤差的敏感性較大。如齒形誤差和中心距誤差,都會引起嚙合特性的改變。由於其齒形由相嚙合的一對齒輪和模數所決定,因此齒數和模數不同,所使用的滾刀和銑刀也不相同。
Ⅲ 機械表原理是什麼呢
機械鍾表有多種結構形式,但其工作原理基本相同。鍾表主要由原動系、傳動系、擒縱調速器、指針系和上條撥針系等部分組成。機械鍾表用發條作為動力的原動系,經過一組齒輪組成的傳動系來推動擒縱調速器工作,再由擒縱調速器反過來控制傳動系的轉速。傳動系在推動擒縱調速器的同時還帶動指針機構。
傳動系的轉速受控於擒縱調速器,所以指針能按一定的規律在表盤上指示時刻。上條撥針系是上緊發條或撥動指針的機件。此外,還有一些附加機構可增加鍾表的功能,如自動上條機構、日歷(雙歷)機構、鬧時裝置、月相指示和測量時段機構等。
機械表注意事項
機械表每天都會因為各種原因而產生或多或少的誤差,普通機械表日誤差30秒以內屬於正常范圍,通過天文台認證的高精準度機芯的日誤差一般控制在10秒以內,具有百達翡麗印記的手錶日誤差在5秒以內。石英錶的走時比機械表更精準,日誤差在0.5秒以內。
機械表屬於精密儀器,每佩戴三年左右就需要送往專業機構進行定期保養,每次保養的費用少則三四百,多則三四千,所以並不是傳聞中的「一勞永逸」。手錶保養工作包括鏡面保養、表殼保養、表帶保養、洗油保養、發條保養等等一系列復雜的保養工序,因此機械表的保養費用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Ⅳ 減速器、機械手錶中分別用的是哪種齒輪傳動
減速器中一般用的是漸開線齒輪傳動,也有用點嚙合圓弧齒傳動;而機械手錶中一般用的是擺線齒輪傳動,以保證運動精度。
Ⅳ 手錶中的齒輪傳動原理
通過發條放鬆力矩帶動發條盒齒輪,將力矩傳至傳動機構。通過擒縱機構控制傳動機構的傳動速度,用擒縱輪連接傳動機構,通過擒縱叉的進瓦和出瓦的擺動,使擒縱輪一齒一齒的轉動,進瓦和出瓦各擺動一次為一秒,在擒縱輪不動時傳動機構是不動的,所以另一個動力源就是控制擒縱輪的調速機構,主要零件是擺輪和游絲,通過調節游絲長短達到所需要的傳動頻率。
Ⅵ 機械表的運作原理是什麼
機械表的原理核心是:利用擺輪運動的周期性確定「1秒」這個時間間隔。利用發條的彈性形變提供走時動力,補充擺輪運動的摩擦損耗。利用精密的齒輪系確定時分秒針的轉速關系。對於自動上鏈的機械表,還有一套機械結構,利用擺陀運動的能量給發條上弦。
自動手錶的結構型式較多,但工作原理大致相同。自動上條裝置安裝在機芯後面,打開後蓋即能看到。自動瑞士手錶機芯一般都比較厚。一般換向輪結構的自動表由自動錘(重錘)、換向輪、自動傳動輪、自動頭輪等組成。
自動錘用螺釘固定在中心自動錘軸上。在外力的作用高,它圍繞中心旋轉,帶動換向輪,換向輪軸齒又推動自動傳動輪轉動,自動傳動輪推動自動頭輪,自動頭輪與大鋼輪齒嚙合,使大鋼輪一個齒一個齒地轉動而上條。全自動表是自動陀向任一方向轉動都能上條。區別於單向換向裝置,雙向換向裝置或棘輪棘爪式裝置。
機械表日常保養:
1、在手錶的內部會有一些零件以鋼或鐵為材質,如果長時間受磁場影響,會導致這部分零件的運作失靈,因此應該盡量避免腕錶長久接觸磁場,然而生活中充電器、電視機等都具備一定的磁場,當發覺腕錶計時不準確的時候,可以考慮送去鍾錶店裡進行消磁。
2、目前市面上藍寶石鏡面最不易刮花的,除此之外的腕錶都建議不要與硬物放在一起,避免鏡面被刮花。還有一些防護措施,比如可以給腕錶表面貼上貼膜,也能夠有效避免刮花鏡面。
3、過於劇烈的運動在佩戴機械腕錶時應該盡量避免,包括跑步、球類運動、甚至是劇烈的鼓掌,在運動的過程中,強大的離心力容易使腕錶內部零件的錯位,使計時不精確,另外劇烈運動後的汗水也會使防水手錶中的膠圈被腐蝕,導致防水能力的下降。
Ⅶ 鍾表主要利用的傳動裝置中的鏈條轉動是對的嗎
錯誤。鍾表裡面沒有鏈傳動,都是齒輪傳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