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麼是繼電保護裝置,有什麼用
繼電保護裝抄置是當電力系統中的電力元件(如發電機、線路等)或電力系統本身發生了故障危及電力系統安全運行時,能夠向運行值班人員及時發出警告信號,或者直接向所控制的斷路器發出跳閘命令以終止這些事件發展的一種自動化措施的設備。
繼電保護主要是利用電力系統中元件發生短路或異常情況時的電氣量(電流、電壓、功率、頻率等)的變化構成繼電保護動作的原理,還有其他的物理量,如變壓器油箱內故障時伴隨產生的大量瓦斯和油流速度的增大或油壓強度的增高。
(1)變電站繼電保護自動裝置包括擴展閱讀
繼電保護裝置的特點:
1、智能型主機,主機採用高性能數字信號處理器。
2、單機獨立運行。
3、連接電腦運行。
4、16位DAC晶元。
5、大屏幕LCD顯示庫。
6、"傻瓜式"操作。
7、新型高保真功放。
8、電流、電壓直接輸出。
9、自我保護。
10、接點豐富。
11、主機一體化單機箱結構。
12、性價比高。
『貳』 變電站綜合自動化設備包括哪些
這個面很廣,包括監控主站系統、保護測控裝置、遠傳裝置以及安全監視系統等可以進行遠內方容控制的系統。
專業點來說,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系統是利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現代電子技術、通信技術和信息處理技術等實現對變電站二次設備(包括繼電保護、控制、測量、信號、故障錄波、自動裝置及遠動裝置等)的功能進行重新組合、優化設計,對變電站全部設備的運行情況執行監視、測量、控制和協調的一種綜合性的自動化系統。它是一項提高變電站安全、可靠穩定運行水平,降低運行維護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向用戶提供高質量電能服務的一項措施。隨著自動化技術、通信技術、計算機和網路技術等高科技的飛速發展,變電站綜合自動化技術得到了迅速發展。目前,廣泛採用的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系統是通過後台監控機對變電站全部一次設備及二次設備進行監視、測量、記錄、並處理各種信息,對變電站的主要設備實現遠方控制操作功能。
『叄』 變電站有哪幾部分組成都發揮什麼作用
變電站有這幾部分組成和發揮作用
1、一次設備。主要包括變壓器、高壓斷路器、隔離開關、母線、避雷器、電容器、電抗器等。一次設備的作用是直接生產、輸送、分配和使用電能。
2、二次設備。它主要由包括繼電保護裝置、自動裝置、測控裝置(電流互感器、電壓互感器)、計量裝置、自動化系統以及為二次設備提供電源的直流設備。變電站的二次設備的作用是指對一次設備和系統的運行工況進行測量、監視、控制和保護的設備。
變電站的工作原理
變壓器是變電站的主要設備,分為雙繞組變壓器、三繞組變壓器和自耦變壓器(即高、低壓每相共用一個繞組,從高壓繞組中間抽出一個頭作為低壓繞組的出線的變壓器。電壓高低與繞組匝數成正比,電流則與繞組匝數成反比。
互感器。電壓互感器和電流互感器的工作原理與變壓器相似,它們把高電壓設備和母線的運行電壓、大電流即設備和母線的負荷或短路電流按規定比例變成測量儀表、繼電保護及控制設備的低電壓和小電流。
開關設備。它包括斷路器、隔離開關、負荷開關、高壓熔斷器等,都是斷開和合上電路的設備。斷路器在電力系統正常運行情況下用來合上和斷開電路;故障時在繼電保護裝置控制下自動把故障設備和線路斷開,還可以有自動重合閘功能。
防雷設備。變電站還裝有防雷設備,主要有避雷針和避雷器。避雷針是為了防止變電站遭受直接雷擊將雷電對其自身放電把雷電流引入大地。在變電站附近的線路上落雷時雷電波會沿導線進入變電站,產生過電壓。
『肆』 變電所二次設備包括哪些它們有什麼作用
對一次設備來進行監察、測自量、控制、保護和調節的設備,稱為二次設備。
二次設備主要包括哪些:
(1)測量表計。用來監視、測量電路的電流、電壓、功率等。
(2)絕緣監察裝置。用來監察交、直流電網的絕緣狀況。
(3)控制和信號裝置。控制主要是指採用手動或自動方式,通過操作迴路實現配電裝置中斷路器的合、跳閘。
(4)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
(5)直流電源設備。包括蓄電池組和硅整流裝置。用作開關電器的操作、信號、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的直流電源,以及事故照明和直流電動機的備用電源。
(6)塞流線圈(又稱高頻阻波器)。為電力載波通信設備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它與耦合電容、結合濾波器、高頻電纜、高頻通信機等組成電力線路高頻通信通道。塞流線圈起到阻止高頻電流向變電站或支線泄漏、減小高頻能量損耗的作用。
(7)綜合自動化設備。
『伍』 變電站都有哪些保護裝置
一般包括線路保護(距離、過流)、變壓器保護(差動)、變壓器後備回、母差保護、答斷路器失靈、分相重合閘、電容器保護、電抗器保護等。有的還要無功補償、短引線保護、高頻保護、光纖差動等
對於規模不同設備新舊不一樣的的變電站有可能有些出入
『陸』 常用的繼電保護裝置有哪些
當電力系統中的電力元件(如發電機、線路等)或電力系統本身發生了故障危及電力系統安全運行時,能夠向運行值班人員及時發出警告信號,或者直接向所控制的斷路器發出跳閘命令以終止這些事件發展的一種自動化措施和設備。實現這種自動化措施的成套設備,一般通稱為繼電保護裝置。
構成:
1、測量比較元件
2、邏輯判斷元件
3、執行輸出元件
作用:
①、監視電力系統的正常運行,當被保護的電力系統元件發生故障時,應該由該元件的繼電保護裝置迅速准確地給脫離故障元件最近的斷路器發出跳閘命令,使故障元件及時從電力系統中斷開,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對電力系統元件本身的損壞,降低對電力系統安全供電的影響。當系統和設備發生的故障足以損壞設備或危及電網安全時,繼電保護裝置能最大限度地減少對電力系統元件本身的損壞,降低對電力系統安全供電的影響。(如:單相接地、變壓器輕、重瓦斯信號、變壓器溫升過高等)。
②、反應電氣設備的不正常工作情況,並根據不正常工作情況和設備運行維護條件的不同發出信號,提示值班員迅速採取措施,使之盡快恢復正常,或由裝置自動地進行調整,或將那些繼續運行會引起事故的電氣設備予以切除。反應不正常工作情況的繼電保護裝置允許帶一定的延時動作。
③、實現電力系統的自動化和遠程操作,以及工業生產的自動控制。如:自動重合閘、備用電源自動投入、遙控、遙測等。
『柒』 繼電保護,自動裝置,直流電源裝置都是屬於二次設備嗎
所謂二次設備,就是對一次設備進行控制、測量、監察、保護及調節的設備,它包括控制和信號器具、測量儀表、繼電保護裝置、自動裝置、遠動裝置、操作電源及二次電纜等。
反應二次部分的圖紙有原理與和接線圖:原理圖主要反映二次裝置的工作原理(通常使用展開圖);接線圖主要用於安裝維護。
控制迴路:對斷路器進行合、跳閘操作以及監視斷路器位置狀態的的電路。按監視迴路完好性的方式不同分為燈光監視和音響監視兩種。
中央信號:由事故信號和預告信號組成,主要通過跳閘及發信號的方式反映電力系統的故障與不正常,由燈光和音響兩部分組成。
測量監視系統:主要由電流、電壓變換裝置和各種測量儀表等構成,其主要作用是通過對運行參數的測量來監視一次設備的運行情況,以便運行人員調整、控制運行狀態、分析處理運行中的問題。
同期迴路:電力系統中的發電機並列運行的條件電壓幅值相等;頻率相同;相位差為零,為此在電力系統的發電廠與變電所中均有同期裝置,以進行並列操作
操作電源:在發電廠、變電站中為二次設備提供工作電能的電源。現常用的有:
(1)蓄電池組直流系統:可靠性高,容量大,電壓平穩,在系統中普遍應用,但附屬設備多,維護工作量大。
(2)整流直流系統:利用變換裝置將交流變為直流供二次部分使用,根據工作原理分為電容儲能整流系統及復式直流系統,因可靠性較差,只適用於中、小型變電所中。
繼電保護的作用
反映電力系統故障,自動、可靠、快速而有選擇地通過斷路器將故障元件從系統中切除,保證無故障部分繼續運行,這是繼電保護的首要任務
反映電力系統不正常工作狀態,是繼電保護的另一任務,此保護一般作用於信號,有時也作用於跳閘,但要帶有一定的延時。
繼電保護的基本構成
測量:反映被保護元件運行參數的變化,並與保護的整定值進行比較,若達到整定值,則向邏輯部分發出信號;
邏輯部分:對測量部分傳送來的信號進行綜合判斷,決定保護裝置是否動作
執行部分:根據保護裝置的性質與作用,向斷路器發出跳閘脈沖或發出信號。
電力系統中常用的保護分析:
過電流保護:利用短路時電流增大的現象實現的保護。為保證選擇性與快速性,通常設為三段,Ⅰ段為速斷,只保護線路的一部分;Ⅱ段保護線路全長,但要加一時間延時;Ⅲ段作為後備保護。在雙側有電源的線路中通常加入功率方向來保證動作的可靠性。其缺點是受系統運行方式以及短路類型的影響較大,一般應用於110KV以下線路。
低電壓保護:電力系統短路時另一個現象是電壓降低,由此構成的繼電保護就稱為低電壓保護。由於電壓信號一般取自母線,所以低電壓保護往往與別的保護配合使用,如低壓閉鎖的過流保護。
距離保護:線路正常運行時,電壓與電流的比值(阻抗)較大,而系統發生短路時,此比值將降低,利用電壓與電流比值降低而動作的保護,稱為距離保護(或阻抗保護),該保護的優點是受系統運行方式影響較小,其缺點是不能全廠速動,通常也設為三段。一般作為110KV線路的主保護以及220KV線路的後備保護
差動保護:線路正常運行時,流過線路兩端的電流方向相反,而線路內部短路時電流的方向相同,利用此原理構成的保護稱為差動保護。其優點是不受系統運行方式及短路類型的影響,主要作為主要設備及重要線路的保護,有縱差動和橫差動之分。
高頻保護:利用高頻信號比較線路兩端的電氣量的差動保護稱為高頻保護,根據比較的信號分為方向高頻保護(功率方向)及相差高頻保護(電流相位)。作為220KV線路的主保護以及500KV線路的後備保護。
光纖差動:其造價高,一般作為500KV線路的主保護。
為避免保護故障造成的影響,一般電力系統的元件都有多重保護,分為:
主保護:能按要求的速度切除被保護線路(或元件)范圍內的某種短路故障
輔助保護:一般用於彌補主保護某些性能的不足而設
後備保護:當主保護或斷路器拒絕動作時起作用的繼電保護,有近後備和遠後備之分
繼電保護技術發展歷史過程中經歷了四個時期:(1)電磁型:(2)晶體管型:(3)集成電路型:(4)微機型:
微機保護裝置的特點:
維護調試方便
可靠性高
動作正確率高
易於獲得各種附加功能
保護性能易得到改善
使用方便靈活
具有遠方監控特性
我國微機保護發展概況
1972年世界上第一台微機保護樣機——PRODAR-70投入試運行,1978~1980年前後我國在一些高校(華北電力大學、華中理工大學等)展開了微機保護的研究,我國首台微機保護樣機MDP-1(距離保護)投入試運行,第二代「11」型微機保護裝置於1990年投入試運行,其代表產品WXH-11和WXB-11,第三代產品是CS系列,如CSL-101、CST-200等。國家電力公司自動化研究院的LFP-900系列突破了我國快速保護的現狀。
微機保護裝置的硬體結構
信號輸入電路:對開關量和模擬量信號進行處理。
微機系統:由單片機和擴展晶元構成的控制系統,以完成數值測量、計算、邏輯運算、控制和記錄等智能化任務,此外微機保護還具有遠方功能。
人機介面部分:如鍵盤、顯示器、列印機等,完成整定值的輸入、工作方式的變更、系統狀態的檢查等
輸出通道:對控制對象實現控制操作
電源
為了提高供電可靠性、保證電能質量、提高電能生產和分配的經濟性、減輕運行人員的勞動強度,電力系統中還廣泛裝設有自動裝置。
電力系統自動化一般有兩方面的內容:
(1)常規自動裝置:重合閘裝置、備用電源自動投入裝置、發電機的自動勵磁調節裝置、自動按頻率減負荷裝置、自動准同期裝置;
(2)電力系統調度自動化:即電力系統的實時調度,對電力系統的運行狀態實時監視和控制,以提高系統安全、經濟運行水平,提高電能質量。主要通過遠動裝置、利用四遙(遙測、遙控、遙信、遙調)技術實現。
傳統變電站存在的問題:安全性、可靠性不能滿足現代電力系統高可靠性的要求;供電質量缺乏科學的保證;佔地面積大;不是應電力系統快速計算和實時控制的要求;維護工作量大
變電站綜合自動化是將變電站的二次設備(包括測量、信號、繼電保護、自動裝置、遠動裝置等)經功能組合與優化,利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現代電子技術、通信技術、信號處理技術,實現對全變電站的主要設備和輸、配電線路的自動監視、測量、自動控制和微機保護,以及與調度通信等綜合性的自動化功能。是自動化技術、計算機技術與通信技術在變電站領域的綜合應用。因此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系統具有功能綜合化、結構微機化、操作監視屏幕化、運行管理職能化等特徵。
『捌』 變電站里主要電氣設備有哪些
變電站里的主要電氣設備:
1、一次設備:一次設備指直接生產、輸送、分配和使用電能的設備,主要包括變壓器、高壓斷路器、隔離開關、母線、避雷器、電容器、電抗器等。
2、二次設備:變電站的二次設備是指對一次設備和系統的運行工況進行測量、監視、控制和保護的設備,它主要由包括繼電保護裝置、自動裝置、測控裝置(電流互感器、電壓互感器)、計量裝置、自動化系統以及為二次設備提供電源的直流設備。
在電氣設備方面,一次設備由原來敞開式的戶外設備為主,逐步發展到全封閉氣體組合電器和半封閉氣體組合電器。二次設備由早期的晶體管和集成電路保護發展到微機保護。
(8)變電站繼電保護自動裝置包括擴展閱讀:
變電站里電氣設備的基本要求:
1、對裸露於地面和人身容易觸及的帶電設備,應採取可靠的防護措施。
2、設備的帶電部分與地面及其他帶電部分應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
3、易產生過電壓的電力系統,應有避雷針、避雷線、避雷器、保護間隙等過電壓保護裝置。
4、低壓電力系統應有接地、接零保護裝置。
5、對各種高壓用電設備應採取裝設高壓熔斷器和斷路器等不同類型的保護措施;對低壓用電設備應採用相應的低電器保護措施進行保護。
6、在電氣設備的安裝地點應設安全標志。
7、根據某些電氣設備的特性和要求,應採取特殊的安全措施。
『玖』 一台主變的繼電保護有哪些
本體保護:是一種非電量保護,包括本體輕、重瓦斯保護,有載調壓輕、重瓦斯保護以及壓力釋放。原理是變壓器發生故障時,往往會對變壓器的絕緣油造成影響,從而導致氣體的產生,這時變壓器的瓦斯繼電器動作,本體保護就是根據不同瓦斯繼電器的動作來跳閘或告警。
差動保護:反映變壓器內部故障(包括三側或兩側CT之間的電纜)。以三圈變為例,採集變壓器三側的電流。正常情況,根據KCL定理,流入變壓器電流等於流出變壓器電流,即差流為零;如果變壓器內部故障,肯定有一側的電流比較大,從而導致差流不為0,保護動作。如果是外部故障,流入變壓器電流仍然等於流出變壓器電流,保護不會動作。常見的差動有差流速斷、比率差動等。兩圈變同理。
距離保護:目前用的非常少,但有用的。簡單的講就是採集電壓和電流,計算阻抗,再根據計算的阻抗來判斷是否動作。不建議採用。
過流保護:用於變壓器後備保護。反映的是變壓器故障和母線故障、饋線故障。一般不僅作為變壓器後備,還可以作為母線後備、饋線保護後備等。過流保護包括:相電流、負序、零序;還有定時限、反時限等。
間隙過流和間隙過壓保護:採集變壓器放電間隙的電量,對付接地故障
限制性接地保護:國外用的很多。採用零序電流來判斷,好像也有叫零序差動保護的。
過負荷:包括告警、啟動風冷、閉鎖有載調壓等
熱過負荷:根據變壓器提供的熱積累特性,根據負荷電流計算變壓器的熱積累
,分為告警和跳閘兩個階段。好像電氣化鐵道上比較多。
『拾』 發電廠和變電站一次設備,二次設備哪些,有區別嗎
1、一次設備包括:發電機(電動機)、變壓器、斷路器、隔離開關、自動開關、接觸器、刀開關、母線、輸電線路、電力電纜、電抗器等。
2、二次設備包括:測量表計、絕緣監察裝置、控制和信號裝置、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直流電源設備、高頻阻波器、備自投裝置。
3、區別:
1、所包含設備特點不同:一次設備是直接用於生產和使用電能的設備,二次設備是對一次設備進行監察的補助設備。
2、在電力系統中的作用不同:一次設備相互連接,構成發電、輸電、配電或直接用於生產的電氣主迴路稱為一次迴路或一次接線系統;二次設備電力二次設備是對電力系統內一次設備進行監察,測量,控制,保護,調節的輔助設備,不直接和電能產生聯系的設備。
(10)變電站繼電保護自動裝置包括擴展閱讀:
一次設備的主要設備功能:
1、 生產和轉換電能的設備。如將機械能轉換成電能的發電機、變換電壓、傳輸電能的變壓器,將電能變成機械能的電動機等。
2、接通和斷開電路的開關設備。如高低壓斷路器、負荷開關、熔斷器、隔離開關、接觸器、磁力啟動器等。
3、保護電氣。如限制短路電流的電抗器、防禦過電壓的避雷器等。
4、載流導體。如傳輸電能的軟、硬導體及電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