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米10s自動亮度感應器在哪裡
小米10s自動亮度感應器在手機上方揚聲器旁邊的了兩個孔,這里是光線感應器與距離感應器。
光線感應器能夠實現屏幕亮度自動調節等,距離感應器能夠在通話時感應手機與人臉距離從而自動關屏,防止臉部誤觸屏幕操作。
亮度感應器原理:
確保它的主人能在更加智能的光線條件下使用手機,如果在非常黑暗的環境下,手機屏幕的背光燈就會自動條件變暗,這和新浪微博等閱讀APP里的「夜間模式」如出一撤,都是通過自動或者手動調整背光度來達到適應人眼觀看的最終效果。
光線感應器的核心裝備無疑是在設備內部,但屏幕外的透氣孔也需要經常擦拭保養,當我們遇到光線感應器不靈的情況時,首要考慮是否光線感應器表面有污漬的情況。
2. 攝像頭感測器有幾種
按感光器件類別來分,現在市場上攝像頭使用的鏡頭大多為CCD和CMOS兩種,其中CCD(Charge Coupled Device,電荷耦合組件)因為價格較高更多是應用在攝像、圖象掃描方面的高端技術組件,CMOS(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ctor,附加金屬氧化物半導體組件)則大多應用在一些低端視頻產品中。
市場銷售的數碼攝像頭中,基本是採用的CMOS的攝像頭。在採用CMOS為感光元器件的產品中,通過採用影像光源自動增益補強技術,自動亮度、白平衡控制技術,色飽和度、對比度、邊緣增強以及伽馬矯正等先進的影像控制技術,完全可以達到與CCD攝像頭相媲美的效果。受市場情況及市場發展等情況的限制,攝像頭採用CCD圖像感測器的廠商為數不多,主要原因是採用CCD圖像感測器成本高的影響。
(2)影像設備自動亮度控制裝置擴展閱讀
圖像感測器圖像感測器是利用光電器件的光電轉換功能。將感光面上的光像轉換為與光像成相應比例關系電信號。與光敏二極體,光敏三極體等「點」光源的光敏元件相比,圖像感測器是將其受光面上的光像,分成許多小單元,將其轉換成可用的電信號的一種功能器件。圖像感測器分為光導攝像管和固態圖像感測器。與光導攝像管相比,固態圖像感測器具有體積小、重量輕、集成度高、解析度高、功耗低、壽命長、價格低等特點。因此在各個行業得到了廣泛應用。
CCD
CCD是應用在攝影攝像方面的高端技術元件,CMOS則應用於較低影像品質的產品中,它的優點是製造成本較CCD更低,功耗也低得多,這也是市場很多採用USB介面的產品無須外接電源且價格便宜的原因。盡管在技術上有較大的不同,但CCD和CMOS兩者性能差距不是很大,只是CMOS攝像頭對光源的要求要高一些,但該問題已經基本得到解決。CCD元件的尺寸多為1/3英寸或者1/4英寸,在相同的解析度下,宜選擇元件尺寸較大的為好。圖像感測器又叫感光元件。
應用
圖像感測器 ,或稱感光元件,是一種將光學圖像轉換成電子信號的設備,它被廣泛地應用在數碼相機和其他電子光學設備中。早期的圖像感測器採用模擬信號,如攝像管(video camera tube)。隨著數碼技術、半導體製造技術以及網路的迅速發展,市場和業界都面臨著跨越各平台的視訊、影音、通訊大整合時代的到來,勾劃著未來人類的日常生活的美景。
以其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無疑要屬數碼相機產品,其發展速度可以用日新月異來形容。短短的幾年,數碼相機就由幾十萬像素,發展到400、500萬像素甚至更高。不僅在發達的歐美國家,數碼相機已經佔有很大的市場,就是在發展中的中國,數碼相機的市場也在以驚人的速度在增長,因此,其關鍵零部件——圖像感測器產品就成為當前以及未來業界關注的對象,吸引著眾多廠商投入。
以產品類別區分,圖像感測器產品主要分為CCD、CMOS以及CIS感測器三種。本文將主要簡介CCD以及CMOS感測器的技術和產業發展現狀。
歷史
感光器件是工業攝像機最為核心的部件,圖像感測器有CMOS和CCD兩種。CCD特有的工藝,具有低照度效果好、信噪比高、通透感強、色彩還原能力佳等優點,在交通、醫療等高端領域中廣泛應用。由於其成像方面的優勢,在很長時間內還會延續採用,但同時由於其成本高、功耗大也制約了其市場發展的空間。
CCD與CMOS在不同的應用場景下各有優勢,但隨著CMOS工藝和技術的不斷提升,以及高端CMOS價格的不斷下降,相信在安防行業高清攝像機未來的發展中,CMOS將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CCD(Charged Coupled Device)於1969年在貝爾試驗室研製成功,之後由日商等公司開始量產,其發展歷程已經將近30多。CCD又可分為線型(Linear)與面型(Area)兩種,其中線型應用於影像掃瞄器及傳真機上,而面型主要應用於數碼相機(DSC)、攝錄影機、監視攝影機等多項影像輸入產品上。
特點
一般認為,CCD感測器有以下優點:
高解析度
(High Resolution):像點的大小為μm級,可感測及識別精細物體,提高影像品質。從1寸、1/2寸、2/3寸、1/4寸到推出的1/9寸,像素數目從10多萬增加到400~500萬像素;
低雜訊
(Low Noise)高敏感度:CCD具有很低的讀出雜訊和暗電流雜訊,因此提高了信噪比(SNR),同時又具高敏感度,很低光度的入射光也能偵測到,其訊號不會被掩蓋,使CCD的應用較不受天候拘束;
動態范圍廣
(High Dynamic Range):同時偵測及分辨強光和弱光,提高系統環境的使用范圍,不因亮度差異大而造成信號反差現象。
良好的線性特性曲線
(Linearity):入射光源強度和輸出訊號大小成良好的正比關系,物體資訊不致損失,降低信號補償處理成本;
高光子轉換效率(High Quantum Efficiency ):很微弱的入射光照射都能被記錄下來,若配合影像增強管及投光器,即使在暗夜遠處的景物仍然還可以偵測得到;
大面積感光
(Large Field of View):利用半導體技術已可製造大面積的CCD晶片,與傳統底片尺寸相當的35mm的CCD已經開始應用在數碼相機中,成為取代專業有利光學相機的關鍵元件;
光譜響應廣(Broad Spectral Response):能檢測很寬波長范圍的光,增加系統使用彈性,擴大系統應用領域;
低影像失真
(Low Image Distortion):使用CCD感測器,其影像處理不會有失真的情形,使原物體資訊忠實地反應出來;
體積小、重量輕
CCD具備體積小且重量輕的特性,因此,可容易地裝置在人造衛星及各式導航系統上;
低秏電力
不受強電磁場影響;
電荷傳輸效率佳:該效率系數影響信噪比、解像率,若電荷傳輸效率不佳,影像將變較模糊;
可大批量生產,品質穩定,堅固,不易老化,使用方便及保養容易。
根據In-Stat在2001時對全球圖像感測器的研究報告中指出,CCD產業前七大廠商皆為日系廠商,佔了全球98.5%的市場份額,在技術發展方面,較有特色的主要廠商應為索尼、飛利普和柯達公司。
CMOS
特點
CMOS感測器採用一般半導體電路最常用的CMOS工藝,具有集成度高、功耗小、速度快、成本低等特點,最近幾年在寬動態、低照度方面發展迅速。CMOS即互補性金屬氧化物半導體,主要是利用硅和鍺兩種元素所做成的半導體,通過CMOS上帶負電和帶正電的晶體管來實現基本的功能。這兩個互補效應所產生的電流即可被處理晶元記錄和解讀成影像。
在模擬攝像機以及標清網路攝像機中,CCD的使用最為廣泛,長期以來都在市場上佔有主導地位。CCD的特點是靈敏度高,但響應速度較低,不適用於高清監控攝像機採用的高解析度逐行掃描方式,因此進入高清監控時代以後,CMOS逐漸被人們所認識,高清監控攝像機普遍採用CMOS感光器件。
CMOS針對CCD最主要的優勢就是非常省電。不像由二級管組成的CCD,CMOS電路幾乎沒有靜態電量消耗。這就使得CMOS的耗電量只有普通CCD的1/3左右,CMOS重要問題是在處理快速變換的影像時,由於電流變換過於頻繁而過熱,暗電流抑制的好就問題不大,如果抑制的不好就十分容易出現噪點。
已經研發出720P與1080P專用的背照式CMOS器件,其靈敏度性能已經與CCD接近。與表面照射型CMOS感測器相比,背照式CMOS在靈敏度(S/N)上具有很大優勢,顯著提高低光照條件下的拍攝效果,因此在低照度環境下拍攝,能夠大幅降低噪點。
雖然以CMOS技術為基礎的百萬像素攝像機產品在低照度環境和信噪處理方面存在不足,但這並不會根本上影響它的應用前景。而且相關國際大企業正在加大力度解決這兩個問題,相信在不久的將來,CMOS的效果會越來越接近CCD的效果,並且CMOS設備的價格會低於CCD設備。
安防行業使用CMOS多於CCD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盡管相同尺寸的CCD感測器解析度優於CMOS感測器,但如果不考慮尺寸限制,CMOS在量率上的優勢可以有效克服大尺寸感光原件製造的困難,這樣CMOS在更高解析度下將更有優勢。另外,CMOS響應速度比CCD快,因此更適合高清監控的大數據量特點。
歷史
與CCD相比,CMOS具有體積小,耗電量不到CCD的1/10,售價也比CCD便宜1/3的優點。
與CCD產品相比,CMOS是標准工藝製程,可利用現有的半導體設備,不需額外的投資設備,且品質可隨著半導體技術的提升而進步。同時,全球晶圓廠的CMOS生產線較多,日後量產時也有利於成本的降低。另外,CMOS感測器的最大優勢,是它具有高度系統整合的條件。
理論上,所有圖像感測器所需的功能,例如垂直位移、水平位移暫存器、時序控制、CDS、ADC…等,都可放在集成在一顆晶片上,甚至於所有的晶片包括後端晶片(Back-end Chip)、快閃記憶體(Flash RAM)等也可整合成單晶片(SYSTEM-ON-CHIP),以達到降低整機生產成本的目的。
正因為此,投入研發、生產的廠商較多,美國有30多家,歐洲7家,日本約8家,韓國1家,台灣有8家。而居全球翹楚地位的廠商是Agilent(HP),其市場佔有率51%、ST(VLSI Vision)佔16%、Omni Vision佔13%、現代佔8%、Photobit約佔5%,這五家合計市佔率達93%。
根據In-Stat統計資料顯示,CMOS感測器的全球銷售額到2004年可望突破18億美元,CMOS將以62%的年復合成長率快速成長,逐步侵佔CCD器件的應用領域。特別是在2013年快速發展的手機應用領域中,以CMOS圖像感測器為主的攝相模塊將佔領其80%以上的應用市場。
市場
CMOS圖像感測器屬於新興產品市場,其市場佔有率變化不如成熟產業那般恆常不變,例如在1999年時,CMOS市場中,按照出貨比例排名依序為Agilent、OmniVision、STM和Hyundai,其市場佔有率分別為24%、22%、14%和14%,其中STM是歐洲廠商,Hyundai是韓國廠商;但只經過一年後的市場競爭,Agilent和OmniVision出貨排名順序仍然分居一、二,且市場佔有率分別提升到37.7%和30.8%,而STM落居第四,市場佔有率大幅滑落至4.8%。
至於Hyundai更是大幅衰退只剩2.1%的市場佔有率,值得一提的是Photobi在2000年度的大幅成長,全球市場佔有率快速成長至13.7%,排名全球第三。這三家廠商出貨量就佔全球出貨量的82.2%。從中可以分析,這個產業的廠商集中度相當密集,所以觀察上述三家廠商的動態和發展,可看出許產業和技術未來發展方向。
Agilent主要的產品為第二代的CIF(352*288)HDCS-1020和第二代的VGA(640*480)HDCS-2020,主要應用在數碼相機 、行動電話、PDA、PC Camera等新興的資訊家電產品之中,此外Agilent在2000年另一成功策略是和Logitech與Microsoft這兩家公司策略聯盟,打入了光學滑鼠產品領域,但是這是非常低階的CMOS產品,而且不是為了捕捉影像 。
所以在做影像感測器的全球統計時並未將此數量一並加入,但是此舉可看出Agilent以CMOS技術為基礎進軍光學元件的規劃意圖。
OmniVision它主要的產品包括︰CIF(352 x 288)、VGA(640 x 480)、SVGA(800 x 600)和SXGA(1280 x 1024)。Omnivision開發的130萬像素等級的CMOS圖像感測器正在被業界大量應用在數碼相機中。業界一般認為,百萬像素為使用CMOS和CCD的分水嶺,CMOS成功跨進這一市場,足以說明CMOS技術發展對市場的滲透度,未來可能將取代CCD成為中低檔影像產品的不留應用。
Omnivision在2001年5月開發的CIF(352 x 288)等級的CMOS感測器,其特色為低秏電,目標市場定位在行動電話上,其產品發展策略和各大研究調查機構不謀而合,在行動電話市場上,CMOS模組的攝相模塊已經成為移動通訊應用的最大量產品。
Photobit在2000年獲得較大成功。2001年Photobit率先研發出PB-0330產品型號的CMOS圖像感測器,此產品特色具備單一晶片邏輯轉數位的變頻器,它是第二代1/4寸的VGA(640 x 480),同時也推出PB-0111產品型號的CMOS影像感測器,是第二代1/5寸的CIF(352 x 288)。
Photobit推出這兩種產品主要針對數碼相機和PC Camera的數位化產品,和OmniVision CIF(352 x 288)定位在行動電話市場上有所區隔,其推出CIF(352 x 288)和VGA(640 x 480)這兩種不同解析程度的影像感測器,行銷范圍意圖含蓋低階和中高階市場。
發展
2013年業界發展了CMOS圖像感測器新技術--C3D。C3D技術的最大特點就是像素反應的均一性。C3D技術重新定義了成像器的性能(即把系統的整體性能包括在內)並提高了CMOS圖像感測器在均一性和暗電流方面的標准性能。
2014年初,美國Foveon公司公開展示了其最新發展的Foveon X3技術,立即引起業界的高度關注。Foveon X3是全球第一款可以在一個像素上捕捉全部色彩的圖像感測器陣列。傳統的光電耦合器件只能感應光線強度,不能感應色彩信息,需要通過濾色鏡來感應色彩信息,我們稱之為Bayer濾鏡。而Foveon X3在一個像素上通過不同的深度來感應色彩,最表面一層感應藍色、第二層可以感應綠色,第三層感應紅色。
它是根據硅對不同波長光線的吸收效應來達到一個像素感應全部色彩信息,已經有了使用這種技術的CMOS圖像感測器,其應用產品是「Sigma SD9」數碼相機。
這項革新技術可以提供更加銳利的圖像,更好的色彩,比起以前的圖像感測器,X3是第一款通過內置硅光電感測器來檢測色彩的。Foveon X3的技術對於傳統半導體感光技術來說有很大的突破,也有顛覆傳統技術的效果,相信Foveon X3會有很好的前景。
在高解析度像素產品方面,日前台灣銳視科技已領先業界批量推出了210萬像素的CMOS圖像感測器,而且已有美商與台灣的光學鏡頭廠合作,將在第三季推出此款CMOS感測器結合鏡頭的模組,CMOS應用已經開始在200萬像素數碼相機產品中應用。
對比
CCD提供很好的圖像質量、抗噪能力和相機設計時的靈活性。盡管由於增加了外部電路使得系統的尺寸變大,復雜性提高,但在電路設計時可更加靈活,可以盡可能的提升CCD相機的某些特別關注的性能。CCD更適合於對相機性能要求非常高而對成本控制不太嚴格的應用領域,如天文,高清晰度的醫療X光影像、和其他需要長時間曝光,對圖像雜訊要求嚴格的科學應用。
CMOS是能應用當代大規模半導體集成電路生產工藝來生產的圖像感測器,具有成品率高、集成度高、功耗小、價格低等特點。CMOS技術是世界上許多圖像感測器半導體研發企業試圖用來替代CCD的技術。經過多年的努力,作為圖像感測器,CMOS已經克服早期的許多缺點,發展到了在圖像品質方面可以與CCD技術較量的水平。
CMOS的水平使它們更適合應用於要求空間小、體積小、功耗低而對圖像雜訊和質量要求不是特別高的場合。如大部分有輔助光照明的工業檢測應用、安防保安應用、和大多數消費型商業數碼相機應用。
技術參數
了解CCD和CMOS晶元的成像原理和主要參數對於產品的選型時非常重要的。同樣,相同的晶元經過不同的設計製造出的相機性能也可能有所差別。
CCD和CMOS的主要參數有以下幾個:
1、像元尺寸
像元尺寸指晶元像元陣列上每個像元的實際物理尺寸,通常的尺寸包括14um,10um, 9um , 7um , 6.45um ,3.75um 等。像元尺寸從某種程度上反映了晶元的對光的響應能力,像元尺寸越大,能夠接收到的光子數量越多,在同樣的光照條件和曝光時間內產生的電荷數量越多。對於弱光成像而言,像元尺寸是晶元靈敏度的一種表徵。
2、 靈敏度
靈敏度是晶元的重要參數之一,它具有兩種物理意義。一種指光器件的光電轉換能力,與響應率的意義相同。即晶元的靈敏度指在一定光譜范圍內,單位曝光量的輸出信號電壓(電流),單位可以為納安/勒克斯nA/Lux、伏/瓦(V/W)、伏/勒克斯(V/Lux)、伏/流明(V/lm)。另一種是指器件所能感測的對地輻射功率(或照度),與探測率的意義相同,。單位可用瓦(W)或勒克斯(Lux)表示。
3、壞點數
由於受到製造工藝的限制,對於有幾百萬像素點的感測器而言,所有的像元都是好的情況幾乎不太可能,壞點數是指晶元中壞點(不能有效成像的像元或相應不一致性大於參數允許范圍的像元)的數量,壞點數是衡量晶元質量的重要參數。
4、光譜響應
光譜響應是指晶元對於不同光波長光線的響應能力,通常用光譜響應曲線給出。
從產品的技術發展趨勢看,無論是CCD還是CMOS,其體積小型化及高像素化仍是業界積極研發的目標。因為像素尺寸小則圖像產品的解析度越高、清晰度越好、體積越小,其應用面更廣泛。
從上述二種圖像感測器解析度來看,未來將有幾年時間,以130萬像素至200萬像素為界,之上的應用領域中,將仍以CCD主流,之下的產品中,將開始以CMOS感測器為主流。業界分析2014年底至2015初,將有300萬像素的CMOS上市,預測CMOS市場應用超越CCD的時機一般在2004年-2005年。
發展現狀
圖像感測器的視訊比現在是給定的,使用高清(HD)解析度1080p,攝像機設計正朝使用更小的光學格式發展,導致需要更小的像素結構,以降低整體系統成本,同時不影響圖像性能或光靈敏度。
CCD圖像感測器由於靈敏度高、雜訊低,逐步成為圖像感測器的主流。但由於工藝上的原因,敏感元件和信號處理電路不能集成在同一晶元上,造成由CCD圖像 感測器組裝的攝像機體積大、功耗大。
CMOS圖像感測器以其體積小、功耗低在圖像感測器市場上獨樹一幟。但最初市場上的CMOS圖像感測器,一直沒有擺脫 光照靈敏度低和圖像解析度低的缺點,圖像質量還無法與CCD圖像感測器相比。
如果把CMOS圖像感測器的光照靈敏度再提高5倍~10 倍,把雜訊進一步降低,CMOS圖像感測器的圖像質量就可以達到或略微超過CCD圖像感測器的水平,同時能保持體積小、重量輕、功耗低、集成度高、價位低 等優點,如此,CMOS圖像感測器就會取代CCD圖像感測器,並且發展出更好的功效。
由於CMOS圖像感測器的應用,新一代圖像系統的開發研製得到了 極大的發展,並且隨著經濟規模的形成,其生產成本也得到降低。現在,CMOS圖像感測器的畫面質量也能與CCD圖像感測器相媲美,這主要歸功於圖像感測器 晶元設計的改進,以及亞微米和深亞微米級設計增加了像素內部的新功能。
實際上,更確切地說,CMOS圖像感測器應當是一個圖像系統。一 個典型的CMOS圖像感測器通常包含:一個圖像感測器核心(是將離散信號電平多路傳輸到一個單一的輸出,這與CCD圖像感測器很相似),所有的時序邏輯、 單一時鍾及晶元內的可編程功能,比如增益調節、積分時間、窗口和模數轉換器。
事實上,當一位設計者購買了CMOS圖像感測器後,他得到的是一個包括圖像陣 列邏輯寄存器、存儲器、定時脈沖發生器和轉換器在內的全部系統。與傳統的CCD 圖像系統相比,把整個圖像系統集成在一塊晶元上不僅降低了功耗,而且具有重量較輕,佔用空間減少以及總體價格更低的優點。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圖像感測器
3. camera的構成
拍攝景物通過鏡頭,將生成的光學圖像投射到感測器上,然後光學圖像被轉換成電信號,電信號再經過模數轉換變為數字信號,數字信號經過DSP加工處理,再被送到電腦中進行處理,最終轉換成手機屏幕上能夠看到的圖像。
數字信號DSP主要通過一系列復雜的數學運算,對數字信號參數進行優化處理,並處理後的信號通過USB等介面傳到PC設備。
常見的攝像頭類型主要是CCD和CMOS感測器
RGB格式:16bit數據格式5bit R+6bit G+5bit B。G多一位,是人眼對綠色比較敏感。
YUV格式:Y+UV格式,YUV是指亮度參量和色度參量分開表示的像素格式,這樣分開利於指定像素的顏色。
DATA格式:CCD或者CMOS在將光信號轉換為電信號時的電平高低的原始記錄,單純的將沒有進行任何處理圖像數據,即攝像元件直接得到的電信號進行數字化處理而得到。
ALC:自動亮度控制
ABLC:自動暗電流校正
AWB:自動白平衡控制
gain,exposure 增益、曝光
frame rate and size 幀速率和大小
image mirror 圖像鏡像
image flip 圖像翻轉
image panning 圖像平移
image cropping 圖像裁剪
column and row sub-sampling 偶然binning行和列的二次抽樣和並合
image downsizing scalar圖像縮小標量
preview :一直輸出數據,不保存
capture :抓拍一幀數據儲存
FF:固定焦距fixed focus
AF:自動對焦 auto focus
AF的流程:
1 preview 及手機從攝像頭取數據刷到LCD上面
2、執行af enable 然後af trigger 等待AF完成判斷AF完成。其標志是執行完AF trigger
3、手機停止向LCD刷preview數據
4、切換攝像頭進入capture模式
5、抓一幀數據完成capture
6、關閉AF Enable
VGA是計算機一種通用的介面標准,VGA是IBM推出的一種視頻傳輸標准,具有解析度高,顯示速率快。顏色豐富等優點,在彩色顯示器領域得到廣泛的應用。
raw bayer :
bayer 格式是相機內部的原始圖片,一般後綴名為.raw。
相機功耗 = 相機場景測得總功耗 - 靜態亮屏功耗
RAW圖像就是CMOS或者CCD圖像感應將捕捉到的光源信號轉化為數字信號的原始數據,RAW文件是一種記錄了數碼相機感測器的原始信息。同時記錄了由相機拍攝所產生的一些元數據的文件。
是指的是圖像中雜點的干擾,表現為圖像中有固定的色彩雜點。
攝像機對白色物體的還原,相關概念:色溫
與人的眼睛成像是想成原理,簡單說就是成像范圍。
自動對焦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基於鏡頭與被拍攝目標之間距離測量的測距自動對焦,另一類是基於對焦屏上成像侵襲的聚焦檢測自動對焦。
(變焦是把遠處的物體拉近,對焦是讓圖像清晰)
就是光圈和快門的組合,光圈,快門速度,ISO、gamma即人眼對亮度的響應曲線。
兩者都是利用感光二極體來進行光電轉換的技術,CCD表面接收到因快門開啟,而從鏡頭進來的光線照射時,即會將光線的能量轉化成電荷,這些電荷傳輸至放大解碼元件,使之能還原所有CCD上感光元件產生的信號,並構成了一幅完整的畫面。
CMOS影像感測器的影像採集方式,感光二極體所產生的電荷會直接有電晶體放大輸出。
CMOS圖像感測器本質是一塊晶元,主要包括:感光區陣列、時序控制、模擬信號處理以及模數轉換等模塊,各模塊分別為:像素陣列(完成光電轉換,將光子轉換為電子)、時序控制(控制電信號的獨處、傳遞)、ADC(信號的去噪)
像素陣列占整個晶元的面積最大,像素陣列是由一個個像素組成,他對應到我們看到每一張圖片中的每個像素,每個像素包括感光區和讀出電路,每個像素的信號經由模擬信號處理後,在經過ADC模數轉換後即可輸出數字處理模塊。
由於mclk在sensor上電之前就已經開了,如果不滿足sensor spec中上電時序要求,可在開sensor power之間將mclk先關閉,然後再需要時再打開。控制mclk可以調用
2.攝像頭只編譯一個庫命令
3.關掉TSF
在vendor下的camera_tuning_para_ov13850mipiraw.cpp文件里游標所在處,改為0即可
4.攝像頭顏色顛倒:
5.如果攝像頭同ID可以再kernel下的驅動文件里加上這個
6.相機開啟閃光燈在明亮的地方也會閃:camera_AE文件修改u4Strobe值20為0。
7.關於sensor預覽時有條紋問題分析:
1.電源不穩定,COMS sensor 對電源的穩定要求比較高。
2.同步信號的干擾,彩色條紋顯然是每行數據有信號丟失造成的。
3.檢查mclk和pclk以及他們的ratio,軟體設置是否相符
4.隨機條紋的干擾,查電源
5,行場同步隨機干擾,一般不大會出現,除非HSYNC與VSYNC中間竄入電阻或者走線過長。
通過調節相機預置的白平衡設置,來與當前實際的光線條件想匹配。只要保證白色的物體在畫面中呈現出准確的、沒有偏色的白。那麼畫面中所有的其他顏色就也會得到准確的還原。
通常在不能加大光圈、降低快門速度的情況下,常常用提高ISO來獲得足夠的曝光量。但隨著ISO的提高,照片上會產生「噪點」也隨之增加,照片上看去,有許多「麻點」,所以在光線較好,或者沒有設置的限制時,應該盡量用低ISO進行拍攝。這樣,照片看上去會干凈、清晰得多、只有在光線很差,有無法增大光圈或降低快門速度來滿足曝光量,才使用提升ISO的辦法。
銳度也叫清晰度,他是反應圖像平面清晰度和圖像邊緣邊緣銳利程度的一個指標。但是,並不是銳度調得越高越好。如果將銳度調得過高,則會在黑線兩遍出現白色線條的鑲邊,圖像看起來失真而且刺眼,同時界面噪點也更明顯。
飽和度取決於改顏色中含有成分和消色成分(灰色)的比例。含色成分越大,飽和度越大。消色成分越大,飽和度越小。純的顏色都是亮度飽和的,如鮮紅,鮮綠。混雜上白色,灰色或其他色調的顏色,是不飽和的顏色,如粉紅、黃褐色。完全不飽和的顏色根本沒有色調,如黑白之間的各種灰色。
色度,顏色是由亮度和色度共同表示的,而色度則是不包括亮度在內的顏色的性質,他反映的是顏色的色調和飽和度。
亮度是指發光體表面發光強弱的物理量,人眼從一個方向觀察光源,在這個方向上的光強與人眼所見到的光源面積之比,定義為該光源單位的亮度,即單位投影面積上的發光強度。亮度是人對光的強度的感受,他是一個主觀的量。
對比度是指一幅圖像中明暗區域最亮的白和最暗的黑之間不同亮度層級的測量,差異范圍越大代表對比度越大,差異范圍越小代表對比越小。在比度對視覺效果的影響非常關鍵,一般來說就對比度越大,圖像越清晰醒目,而對比度小,則會讓整個畫面都灰濛蒙的。
licker是由工頻率引起的,交流電光源都有光強波動,在中國交流電頻是50Hz,光強波動100Hz, 周期10ms的整數倍。
如果不是10ms的整數倍,就會出現明暗條紋,就是50hz/60hz光源閃爍使曝光不均勻造成的。
光圈是光通過有效孔徑
通常是一個用來控制光線透過鏡頭、進入機身內感光面光量的裝置。他的大小決定著通過鏡頭進入感光元件的光線的多小。光圈越大,單位時間內通過的光線越多。
表達光圈用F值。光圈F值=鏡頭的焦距/鏡頭光圈的直徑
光圈的作用在於鏡頭的進光量,F後面的數值越小,光圈越大。而進光量也就越多。
即圖像信號處理器,主要作用是對前端圖像感測器輸出的信號做後期處理,主要功能有線性糾正、雜訊去除、壞點去除、內插、白平衡、自動曝光。依賴與ISP才能在不同的光學條件下都能較好的還原現場細節。
暗電流指感測器在沒有入射光的情況下,存在一定的信號輸出,這是由於半導體的熱運動造成的,他的大小和感測器結構及溫度有關,大概每升高9℃,其暗電流會增加1倍,由於每個像素存在不平衡性,因此像素間暗電流也會不一致,造成電流雜訊。一般情況下,在感測器中實際像素比有效像素多,像素區最靠邊的行和列為不感光區,一般用作自動黑電平校正,其平均值為校正值。
原始像素只含一種顏色的信息,要重建色彩畫面,就必須從相鄰的像素中得到失去的信息。紅色及藍色插補一般遵循最近原則,進行平均處理,作為本像素的色彩值,由插值原理知,相鄰像素間存在依賴關系,結果造成畫面銳度的降低。
由於人眼可見光的頻譜響應度和半導體感測器頻譜響應度之間存在差別,還有透鏡的影響。插補後得到的RGB值顏色會存在偏差。必須進行顏色校正,一般通過顏色校正矩陣來實現。具體的色彩校正參數,可以通過實驗或從感測器供應商獲得,當然要得到不失真的還原是不肯能的,只能反復調試達到最佳。一般通過標准色卡進行校正。
gamma 校正主要依據色度學原理進行調整,色彩在不同顯示設備中頻譜響應度不一樣,造成顏色失真,失真成冪指數關系,因此調節相對簡單
從最明亮到黑暗,假設人眼能夠看到一定范圍,那麼膠片所能表現的遠比人眼看到的范圍小得多,而且這個范圍就是感光寬容度。
視知覺是光接收細胞受到刺激並將入射能量轉化為電脈沖後再大腦中產生。視知覺是關於實物世界以及我們把它們當做視覺刺激而產生反應的方式。
人的腦將不同頻率的電磁波感知為不同的顏色。顏色被分為無彩色和有彩色兩大類,無彩色是指白色。黑色和各種深淺不同的灰色。其他的顏色都是有彩色。顏色的區分常用3種基本特徵量:輝度、色調、飽和度,輝度與反射率成正比,對色彩來說,顏色中摻入白色越來越多就越明亮,摻入黑色越多就輝度越小。色調和飽和度合起來稱為色度。顏色可用色度和輝度表示
其中H定義顏色的波長,稱為色調;S表示顏色的深淺程度,稱為 飽和度 ;I表示強度或亮度。
從紙面出來越多越白,進入紙面越來越黑。
視知覺主要論述我們從客觀世界接收視覺刺激後如何反應所採取的方式。他研究如何通過視覺形成我們關於外在世界空間表象,同時兼有心理因素。
在良好的光照條件下,人所能看到了的景物細節的准確性可以用視敏度表示,視敏度具體對應觀察者所能看見的最小測試物體的尺寸,或者說在標准觀察距離以及眼睛福安差最小測試物體的張角為l時所要求的距離比值,他代表能看清出景物精緻細節的能力。
觀察者檢測在視野中某個給定物體是否存在。這里需要注意應將官學衍射的現象與覺察問題一起來考慮。由於衍射,一個場景中單獨的光點聚焦在視網膜上時不再是一個點,而成了由一個中心圓盤及一系列圍繞其四周的暗環和亮環所組成的模式。同樣由於衍射,一條細線在視網膜上的映像總具有一個大於30的寬度,
觀察者對兩物體相對位置精確的辨別能力
在全黑條件下,理論上sensor感應到的電流值應該為零,但是由於暗電流的存在,形成了OB。
輪廓的構成用數學語言來說是輪廓對亮度的二階導數。換句話來說,僅僅有亮度的變化並不產生輪廓。當亮度變化的加速度低於知覺輪廓的域值時,雖然眼睛注視物體,但是並不能看出其形狀。輪廓不等於形狀。
圖形經常顯示在前面,而背景顯示在後面,背景看起來像是在圖形背後連續延伸而不中斷。
一塊區域的對稱性越強,越容易被看成圖形,對稱性本質上是一種規則性。在軍事偽裝中常用不同顏色和不同形狀去破壞原有的圖案就是這一規則的應用。
DxOMark 是一個為獨立相機、 鏡頭 和搭載相機配件的移動設備提供圖像質量評估的網站
IR-CUT雙濾鏡是指在攝像頭鏡頭組里內置了一組濾鏡,當鏡頭外的紅外感應點偵測到光線的強弱變化後,內置的IR-CUT自動切換濾鏡能夠根據外部光線的強弱隨之自動切換,使圖像達到最佳效果。也就是說,在白天或黑夜下,雙濾光片能夠自動切換濾鏡,因此不論是在白天還是黑夜下,都能得到最佳成像效果
俗稱音圈電機,作用是調節鏡頭的位置,攝像呈現最清晰的狀態女,目前大量應用於手機攝像頭自動調焦
執行ISP調試的前提條件任務,創建新項目、生成初始化文件、將設置載入到設備上、使用設備拍攝圖像以及執行PLD 選通
結合使用自動調試和手動調試多次反復調試,執行初步ISP調試。使用模擬功能和IQ評估工具隨時評估調試結果。
模擬調試:在調試過程中,可以隨時使用模擬功能,查看特定系列的調試模塊對應的特定參數集合對raw圖像有著怎樣的影響。使用模擬器檢查圖像通過每個調試模塊時得到的結果,以確定出現特定問題的位置。
可以選擇使用chromatix實時調試功能作為加速獲得調試結果的工具。利用實時調試功能,可將更新的參數推送到設備、使用新參數拍攝快照並立即載入使用該設備拍攝的圖像。
每次調試會話後,使用調試好的設備拍攝新的測試圖像,並使用chromatix IQ評估工具客觀測量圖像質量。
完成初步調試後,可能需要進行微調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需評估需要進行那種微調,應拍攝真實場景的圖像,以確定圖像是否符合個人的偏好。回顧典型問題用例,了解關於微調特定ISP模塊以達到理想效果的重要信息。
在本流程的這一階段,生成包含已調試參數頭問價並將設置載入帶設備中。
chromatix調試項目會捕捉調試過程中設定的參數值和攝像頭感測器模塊信息。一個調試項目對應用於一個晶元組、一個頭文件版本和一種攝像頭模式。創建一個調試項目需要以下信息:
一種模式對應於一組具體的攝像頭操作和條件,默認情況下,chromatix提供兩種調試模式選項:快照和預覽。這些模式用於調試初期,而其他自定義模式則可以按需創建並用於視頻或其他操作。自定義模式可能需要從供應商處獲取有關具體模式的感測器信息。chromatix為每種模式生成單獨的頭文件。通常使用一個項目來保存所有模式的參數,感測器驅動程序信息文件為chromatix提供調試所用感測器的相關信息。
如果之前已有調試項目,可使用現有頭文件或預配置目標設備中的參數開始新項目。
A光源,鎢絲光,即符合色溫2856K的光源
傳統型熒光燈即 低壓汞燈 ,是利用低氣壓的汞蒸氣在通電後釋放紫外線,從而使 熒光粉 發出可見光的原理發光,因此它屬於低氣壓弧光放電光源。
MTF50意義:MTF值為0.5時對應的空間頻率(Cycle/pixel)值;
在各個攝像頭鏡頭中經常採用MTF描述鏡頭的MTF曲線,表明鏡頭的能力,這些曲線是通過理想的測試環境下盡量減少其他系統對鏡頭的解析力的衰減的情況下測試得出的。
描述頻率的單位,但空間頻率的表述習慣用每毫米對,就是每毫米的寬度內有多小線對,每兩條線條之間的距離,以及線條本身的寬度之比是個定值。
通過這條曲線我們就能知道現在的成像系統在什麼樣的空間頻率下的對比度如何。也就知道了在什麼頻率的紋理下的解析能力。
色差又稱色像差,是透鏡成像的一個嚴重缺陷,色差簡單來說就是顏色的差別,發生在以多色光為光源下,單色光不產生色差。可見光的波長范圍大約400至700納米,不同波長的光顏色各不相同。其通過透鏡時的折射率也各不相同,這樣物方一個點,在像方則可能形成一個色斑,色差一般有位置色差,放大率色差,位置色差使像在任何位置觀察,都帶有色斑或暈環,使像迷糊不清么人放大率色差使使像帶有色彩邊緣,光學系統最重要的功能局勢消色差。
圖中的編號則代表則是色板的編號每一個小方格代表每一個標准色塊所處的色彩,而小圓圈代表實際每一個色塊的實測色彩。
首先觀察13-18色彩的偏移量,若色彩偏移量很大,則說明常見色彩區域的色彩還原性較差,反之則好。
在其次觀察1到12號色彩,及非常見色彩區域的偏移量,若色彩偏移量很大,則說明非常見色彩區域的色彩還原性較差,反之則好。
在之前官方宣傳的拍照功能中,華為P30 Pro就具有超暗光拍攝的能力,ISO甚至高達409600,再加上了IMX 650更大的進光量,華為P30 Pro可以輕松應對夜晚拍攝環境。
智能可變光圈是今年最先亮相的創新型夜拍技術。智能可變光圈的光圈將范圍設定在f/1.5-f/2.4之間,在暗光條件下,f/1.5的大光圈可以充分保證手機的進光量,進而在直出層面減少噪點。
從物理層面增加進光量是最直接手段,增加曝光時長,必然會增加畫面進光量」
CIF為常用視頻標准化格式簡稱(Common Intermediate Format)。在 H.323協議 簇中,規定了 視頻採集 設備的標准採集解析度。CIF = 352×288像素(水平像素×垂直像素),QCIF全稱Quarter common intermediate format。QCIF也是常用的標准化 圖像格式 。在H.323中,規定QCIF = 176×144像素
常規2D卷積濾波會使圖像質量劣化,尤其在應用於bayer像素時,為了在降噪的同時不鈍化邊緣,可採用能夠像素值調整期內核的自適應拜耳濾鏡(ABF)。
ABF是一個兩級低通濾波器:第0級用來消除高頻雜訊,第一級用來消除低頻雜訊,在每一級上,都有一個後接軟閥值的低通濾波器,每個RGrGbB通道上也具有相同的處理模塊。
為了降低雜訊,設計了兩個模塊:
視頻前端VFE管道上的ABF模塊。
攝像頭後處理器(CPP)上的小波降噪(WNR)模塊。
由於兩個模塊均能實現降噪,因此有時OEM會禁用其中一個模塊並僅僅側縱欲調試另一個降噪模塊。然而,由於ABF和WNR的適用領域不同,因此不建議禁用其中一個模塊。
ABF用於在線性中處理像素,而WNR用於非線性YUV域,在輸入圖像通過RGB LUT、CCM、LTM、GTM模塊後,雜訊為非平穩雜訊,因此,最好在線性域進行一定程度的降噪。
拜爾濾色鏡 (英語:Bayer filter)是一種將 RGB 濾色器排列在光感測組件方格之上所形成的馬賽克彩色濾色陣列。數碼相機、錄影器、掃描儀等使用的單片機數字 圖像感測器 大多數用這種特定排列的濾色陣列來製作彩色影像。這種濾色器的排列有50%是綠色,25%是紅色,另外25%是藍色,因此也稱做 RGBG , GRGB ,或者 RGGB 。
簡稱LUT,是指一種通過修改色相、飽和度和亮度值,精確地將源圖像的具體的RGB的值變為另一組新的RGB值的數學方法。LUT還可以用於為源圖像創造具體的創意風格,比如漂白效果。
CCM是CMOS Camera Mole 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 攝像模組的英文縮寫,是用於各種新一代攜帶型攝像設備的核心器件,與傳統攝像系統相比具有小型化,低功耗,低成本,高影像品質的優點。
私以為對CCD的原理有大致了解可以幫助我們對Beyer Pattern有更好的了解。我們知道鏡CCD(Charge-coupled Device)通過濾鏡將普通的入射光分為紅綠藍RGB三個分量。很容易聯想到普通的圖片每個像素點都包含RGB三個分量的信息,這很容易誤導我們認為CCD也接收了每個像素點的三個通道的信息。然而並不是,原理圖如下,每一個像素點CCD都只接收了RGB三個分量中的一個分量。一般而言是按照「RG/GB」的方式排列(對照圖可以了解RG/GB其實是一個正方形的兩行這么排列的)。
Bayer彩色濾波陣列是當前最為流行的彩色圖像數字獲取形式。三個顏色濾波的形式如下:
一半的像素點為綠色(G),四分之一的像素點分別是紅色(R)和藍色(B)。
為了獲得色彩信息,彩色圖像感測器覆蓋有紅色、綠色或者藍色的濾鏡,這種濾鏡以相同的模式重復出現(上圖中為RG/GB,也可以看做GR/BG)。濾鏡的排列模式可以不一樣,但是普遍使用的Bayer Pattern是2*2的陣列
Bayer是相機內部的原始圖片, 一般後綴名為.raw. 很多軟體都可以查看, 比如PS.
我們相機拍照下來存儲在存儲卡上的.jpeg或其它格式的圖片, 都是從.raw格式轉化
過來的. .raw格式內部的存儲方式有多種, 但不管如何, 都是前兩行的排列不同. 其
格式可能如下:
G R G R G R G R
B G B G B G B G
G R G R G R G R
B G B G B G B G
橫為2的倍數, 豎為4的倍數, 它們構成了解析度. 如, 上面則代表了 8 * 4 解析度的
Bayer圖.
我們要知道的是, G = 2 * R 及 G = 2 * B, 即綠色值為紅色值或藍色值的兩倍, 因
為人眼對綠色更敏感, 所以綠色的分量更重.
分為數字增益和模擬增益,模擬增益指在模擬電路中把pixel輸出的電信號進行放大,而數字增益是指電信號完成模擬轉換後,把數字信號進行放大,把信號放大的作用主要是增加輸出圖像亮度,而增益越大的雜訊也會相對更為明顯,在實際項目中都需要根據sensor的具體情況確定最大和最小增益。
AEC曝光表通過感測器曝光時間和感測器模擬增益控制圖像亮度。
目前sensor所採用的是滾動曝光的方式,即逐行曝光逐行讀出,每行復位讀出的時間間隔即曝光時間,曝光控制寄存器中數值代表曝光多少行:
曝光時間=曝光行數*行長。
chromatix工具基於調試項目中設定的參數生成一組可調參數,成為頭文件。chromatix生成的頭文件數量因晶元組和頭文件版本而異,但始終會生成一個默認的頭文件和一個通用頭文件。在調試過程中,經常會重復生成頭文件並載入到用於調試的設備中,以下是生成頭文件的部分原因:
在拍攝用於初始化調試的圖像之前,將最新的頭文件載入到設備中,這樣可以確保使用最新的感測器信息。曝光表和默認參數來拍攝用於調試圖像。
在進行一次調試之後,生成新的頭文件並將其載入到設備中,讓後在使用調試後的參數拍攝圖像進行評估,由於調試過程中反復進行,此任務可能會重復多次。
可以選擇生成文本或二進制格式的頭文件。要使用文本頭文件(.h),需要將它們編譯進目標版本並刷入設備中要使用二進制頭文件(.so、.dat),可直接將他們復制到設備上,無需進行編譯或刷寫操作。
二進制頭文件的前提條件:
4. 監控8個畫面有一個怎麼調不到一個屏上呢
內容目錄:監控攝像機常見故障和解決方法槍機安裝使用常見問題及其解決方法怎樣安裝監控攝像機:閉路電視監控系統(cctv)干擾與解決方法攝像槍鏡頭的安裝調試一、監控攝像機常見故障和解決方法如果你在安裝的過程中,出現了以下的問題,請對照下列描述解決你的問題:1.屏幕無圖像A.請檢查電源連接B.請檢查視頻信號線連接C. 確實自動光圈鏡頭驅動模式是否對,DC 驅動鏡頭請撥攝像機鏡頭選擇開關到DC模式,VIDEO鏡頭驅動鏡頭請撥攝像機鏡頭選擇開關到VIDEO模式2.視頻圖像不清晰A.檢查鏡頭是否干凈,如果不幹凈請使用干凈的棉布將鏡頭擦乾凈B.調節監視器的亮度和對比度C.檢查攝像機鏡頭是否直接對著強光,如果是這樣,請調節攝像機的位置D.調節攝像機的後焦3.屏幕是黑屏A.請調節監視器的亮度和對比度B.使用其他的75Ω設備檢查問題,檢查連接端子C.檢查是否使用了自動光圈鏡頭後,攝像機後面的電平調節是否關掉了光線進入,如果是請根據攝像機的安裝環境,調節視頻輸出電平。D.攝像機本身有問題4.攝像機在使用的過程中表面比較熱,並且出現黑色條紋檢查你所配的電源是否按照說明書要求的電壓范圍配置,檢查你的電源的電壓輸出是否發生了改變。5.屏幕閃爍A.檢查你的攝像機的鏡頭是否直接對著強光B.如果連接的是自動光圈鏡頭,請檢查自動光圈鏡頭的連接。6.攝像機運行一段時間後圖像出現波紋檢查視頻線芯與銅皮,是否有短接現象,周圍是否有強干擾源。7.攝像機的圖像時有時無檢查視頻線,電源線問題,看視頻線和電源線是否出現接觸不良。一般在使用的過程中,如果攝像機帶有雲台,攝像機的線纜沒有處理好,在雲台的轉動中出現了線被來回拉動,導致線纜裡面的線斷掉,出現接觸不良。攝像機安裝在室外,尤其要注意攝像機視頻頭的防水處理,如果攝像頭BNC接頭出現了氧化後,也會出現這樣的問題。8.紅外機晚上圖像模糊,發白,效果差這類問題主要原因在於紅外攝像機的玻璃使用一段時間後,上麵灰塵比較多,導致紅外燈在近距離就反射回去,所以使圖像發白,不清晰。最好定期對攝像機玻璃進行清潔處理。9.攝像機運行一段時間後圖像出現玻璃花攝像機一般工作電壓在DC12V±1V的情況下,如果電壓在15V DC 左右,長時間使用後,就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建議最好使用12V±1V的電壓,否則攝像機容易出現燒毀現象。10.攝像機的圖像差A.畫面噪點比較大B.攝像機的視頻線距離過遠C.安裝的環境光線比較暗D.監視器本身的問題E.攝像機本身的問題。F.視頻採集卡問題11.錄像文件回放圖像不清晰,有人動的地方很模糊這個有兩種原因,一種是本身攝像機,環境及硬體等原因造成原始圖像獲取不清晰,那壓縮後回放當然就不清晰。另一種是碼流設置太小。如果是第一種原因一般方便判斷,更換一台攝像機。如果是第二種原因,那要注意設置,可以把錄像的質量提高點,但是佔用的磁碟空間也就比較大。12.磁碟錄的天數問題關於錄象保存天數問題是大家比較關心的,因為DVR軟體在存檔時都有餘留空間,導致浪費一定硬碟空間。碼流可設置小一點;我們最新軟體IDVR徹底解決了這個問題,IDVR軟體採用是先進的磁碟預分配技術,更靈活的磁碟分配策略,對每個通道可以指定磁碟區域,充分提高寫盤效率二、槍機安裝使用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法第一、電流不足原因導致雪花點產生一些室外短距離用集中供電12V很方便,但如果是長距離則不宜採用開關電源來進行集中12V供電。因為一是長距離紅外燈發熱量大,12V供電的不穩定可能導致功率不夠,而且全部沒有內置散熱裝置在電流不穩定的情況下容易出現燒壞。二是電流衰減速度快,可能導致紅外燈沒能正常工作,在CCD照度比較高而得不到紅外燈輔光,於是,雪花飄飄。第二、手工藝問題很多手工安裝的時候,紅外燈不集中,散光了。分散的光線導致到處有光,一片灰濛蒙的現象。紅外燈前端的棉花檔光不嚴密,因此一片蒼茫現象。第三、紅外燈質量差,紅外燈的角度及紅外距離跟鏡頭不匹配導致雪花飄很多公司為了方便自己的采購及安裝,用多種角度不同的燈混合在一起使用,這樣使用的好處是他們同一種燈可以勉強使用不同毫米大小的鏡頭,壞處是總是讓人感覺燈的角度與距離與鏡頭不合適,當角度不合適的時候,容易出現手電筒現象或者窄電現象。當距離不匹配時,比如你用12MM的鏡頭,卻用十到二十米的燈,那麼就會出現灰濛蒙的現象,遠處一片模糊,近處雪花飄飄。還有,劣質的紅外燈,除了裝飾外,燈越多,問題越多;燈越集中,發熱量越大,越容易燒壞。第四、電路設計不合理我們生產紅外槍式攝像機,不僅僅是將紅外燈直接裝到槍式攝像機裡面就行的,而是要在裝上之前,對其槍式攝像機電路重新設計並老化處理。而市面上很多小型加工廠就是使用廉價的電子元件,買廉價的紅外燈,直接用電烙鐵焊接上去,對於電路沒有重新設計也沒有老化處理。另外一些做低端產品的工廠,為了省錢,把控制電路的控制板去掉或者跟燈板集成在一起,這很容易導到紅外燈受電流不穩定而發熱,使本來就劣質的紅外燈更不能正常工作。第五、內置的是低劣槍式攝像機,照度極高很多工廠為了在同樣的紅外燈輔光前提下獲得更亮的圖像,人為的調高CCD的靈敏度。因為很多生產商為了價格競爭,使用非常低劣的槍式攝像機,這種槍式攝像機在紅外燈補光不足的情況下,為提到更亮,於是人為調高CCD的增益靈敏度,跟我們在硬碟錄像機上調高亮度一樣,是極易出現雪花現象的。第六、可能是在室外比較多灰塵的環境下特別是在野外,就有可能是槍式攝像機里的紅外燈把肉眼看不到的細小顆粒拍出來了,這在白天紅外燈不開啟的情況下,肉眼及槍式攝像機感覺不明顯的,這種現象是環境使然。產生雪花點多的原因比較多,但辦法總比困難多。只要發現了真實的原因所在,解決起來就簡單多了,只要你願意花成本,花時間。1、使用高穩定的變壓器,解決電流不足的問題,用萬用表測試電壓與電流大小,確保紅外燈正常工作。2、使用高質量的紅外燈。這同樣重要,紅外燈不好,再好的電流也沒有用。3、換掉裡面低劣槍式攝像機。可能其槍式攝像機的照度極高,而在室外光亮度不高的情況,極易出現雪花,所以要採用黑白槍式攝像機或者用彩轉黑槍式攝像機。4、採用雙濾光片或者雙玻璃結構,提高晚上紅外燈的攝入程度和避免水霧影響鏡頭。第七、槍式攝像機畫面的晃動問題在工程實踐中,常常遇到槍式攝像機抖動的問題,如安裝在竿上或車上的槍式攝像機或快球,常常因風或震動而造成槍式攝像機不穩,引起圖像不穩,導致圖像看不清或視覺效果差,還會引起存儲壓縮時碼流激增。那麼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1、採用陀螺平台的辦法檢測運動的方向和大小,然後伺服機構實時調整槍式攝像機的姿態,從而保持槍式攝像機的問題。這個辦法常常應用在軍事上如飛機坦克等,但成本高,體積大,在安防上幾乎沒法應用2、電子穩像的辦法,通過對視頻圖像的分析運算,檢測出抖動的大小和方向,然後平移或旋轉或縮放圖像,以獲得圖像的穩定。隨著DSP性能的提高和演算法的改進,目前已有這種基於DSP的實時穩像設備,它一般能消除水平垂直或旋轉甚至ZOOM的抖動,一般精度能達到一個像素以上,且成本和體積遠比陀螺方案適合於安防。這種槍式攝像機的性能主要取決於演算法的優劣。選用時應該仔細比較和使用。三、怎樣安裝監控攝像機第一步拿出支架,准備好工具和零件:漲塞、螺絲、改錐、小錘、電鑽等必要工具;按事先確定的安裝位置,檢查好漲塞和自攻螺絲的大小型號,試一試支架螺絲和攝像機底座的螺口是否合適,預埋的管線介面是否處理好,測試電纜是否暢通,就緒後進入安裝程序。第二步拿出攝像機,按照事先確定的攝像機鏡頭型號和規格,仔細裝上鏡頭(紅外一體式攝像機不需安裝鏡頭),注意不要用手碰鏡頭和CCD(圖中標注部分),確認固定牢固後,接通電源,連通主機或現場使用監視器、小型電視機等調整好光圈焦距。第三步拿出支架、漲塞、螺絲、改錐、小錘、電鑽等工具,按照事先確定的位置,裝好支架。檢查牢固後,將攝像機按照約定的方向裝上;第四步如果需要安裝護罩,在第二步後,直接從這里開始安裝護罩。1、打開護罩上蓋板和後擋板;2、抽出固定金屬片,將攝像機固定好;3、將電源適配器裝入護罩內;4、復位上蓋板和後擋板,理順電纜,固定好,裝到支架上。四、閉路電視監控系統干擾與解決方法在閉路電視監控系統施工過程中,我們經常遇到圖像干擾的情況,主要表現為圖像抖動、扭曲、雪花、橫向波紋上下滾動等;在解決圖像干擾之前首先確定干擾的來源,然後再對症下葯。干擾的來源:目前,在閉路電視監控系統中信號的傳輸主要有兩類:一類是模擬視頻信號,由射像機通過線纜到矩陣,再由矩陣到顯示器和硬碟錄象機;一類是數字信號,由解碼器到矩陣之間的控制信號。在設備運行正常的情況下,一般不會對視頻信號造成干擾,目前在我們的施工當中,還沒有發現因為控制的問題干擾到視頻。那究竟干擾是怎麼產生的呢?比如電梯的升降、大功率馬達啟動、微波、強電等對會對低頻的模擬信號進行干擾;要根據不同的干擾源使用不同方法或設備來解決。干擾現象:1、橫向條紋上下滾動;這種現象表現為條紋不停的上或下滾動,條紋比較寬。看起來是干擾,其實並不外界電磁波所為,如果拋開條紋,圖像是清晰的。這種現象基本占所為圖像干擾的80%以上,這種現象可以肯定的說是接地電位的問題,是指前端設備的地與中控室之間的地存在電位差,這個問題是萬用表無法測試的,如果測得的數字是零,也並不代表它不存在電位差。唯一的辦法是把它的迴路給斷開,也就是說兩端的地斷開一個(最好選擇前端)。如果兩端的地都不想斷,怕影響防雷。那就的花點銀子了,加個地線迴路平衡器來解決,這種設備為無源設備,只要串聯在同軸電纜的任何一端,安裝方便、效果好,完全可以消除這種條紋現象。2、網狀干擾;這種現象圖像質量很差,基本上看不到任何物體,圖像時有時無,還有畫面死機。這種現象是由於線纜的線芯和屏蔽斷、短的緣故。這種情況大多數出現在接頭上,個別也有在布線時沒施工好,說真的從我幫別人解決干擾中發現,現代工人們的焊接水平還有待提高個。由於焊接的問題或接頭件質量差引起的干擾在工程中也佔多。所以也希望我們的采購員領導們在采購時,不要被售貨妹的言辭所迷惑;也不要只為公司小利益著想,而給工程調試帶來不必要的麻煩。3、空間電磁波的干擾這種干擾源比較復雜,主要是前端設備、線纜中、終端附近有較強的輻射源或大功率的設備在運行。主要表現為圖象扭曲、抖動等。所以在施工前應對周圍的環境有所了解,盡量避開輻射源。在已經施工完了的工程中,而干擾有無法避免的情況下,只有加抗干擾設備。這種方法是比較經濟、快捷、而圖像又有保障。我公司生產的高頻抗干擾器,把原來的視頻帶寬進行移頻,提升到一個較高的頻端,到終端在進行解調還原圖像。這樣就能有效避免干擾。五、攝像機鏡頭的安裝調試1.鏡頭的安裝方式:有C式和CS式兩種,兩者的螺紋均為1英寸32牙,直徑為1英寸,差別是鏡頭距CCD靶面的距離不同,C式安裝座從基準面到焦點的距離為17.562毫米,比CS式距離CCD靶面多一個專用接圈的長度,CS式距焦點距離為12.5毫米。別小看這一個接圈,如果沒有它,鏡頭與攝像頭就不能正常聚焦,圖像變得模糊不清。所以在安裝鏡頭前,先看一看攝像頭和鏡頭是不是同一種介面方式,如果不是,就需要根據具體情況增減接圈。有的攝像頭不用接圈,而採用後像調節環(如松下產品),調節時,用螺絲刀擰松調節環上的螺絲,轉動調節環,此時CCD靶面會相對安裝基座向後(前)運動,也起到接圈的作用。另外(如SONY,JVC)採用的方式類似後像調節環,它的固定螺絲一般在攝像頭的側面,擰松後,調節頂端的一個齒輪,也可以使圖像清晰而不用加減接圈。2.AGC ON/OFF(自動增益控制):攝像頭內有一個將來自CCD的信號放大到可以使用水準的視頻放大器,其放大量即增益,等效於有較高的靈敏度,然而在亮光照的環境下放大器將過載,使視頻信號畸變。當開關在ON時,在低亮度條件下完全打開鏡頭光圈,自動增加增益以獲得清晰的圖像。開關在OFF時,在低亮度下可獲得自然而低雜訊的圖像。3.ATW ON/OFF(自動白平衡):開關撥到ON時,通過鏡頭來檢測光源的特性/色溫,從而自動連續設定白電平,即使特性/色溫改變也能控制紅色和藍色信號的增益。4.ALC/ELC(自動亮度控制/電子亮度控制):當選擇ELC時,電子快門根據射入的光線亮度而連續自動改變CCD圖像感測器的曝光時間(一般從1/50到1/10000秒連續調節)。選擇這種方式時,可以用固定或手動光圈鏡頭替代ALC自動光圈鏡頭。需要注意的是:在室外或明亮的環境下,由於ELC控制范圍有限,還是應該選擇ALC式鏡頭;在某些獨特的照明條件下,可能出現下列情況:①在聚光燈或窗戶等高亮度物體上有強烈的拖尾或模糊現象;②圖像顯著地閃爍和色彩重現性不穩定;③白平衡有周期性變化,如果發生這些現象,應使用ALC鏡頭以固定光圈鏡頭採用ELC方式時,圖像的景深可能小於使用ALC式鏡頭所獲得的景深。因此,攝像頭在完全打開固定光圈鏡頭而採用ELC方式時,景深會比使用ALC式鏡頭時小,而且圖像上遠處的物體可能不在焦點上。當鏡頭是自動光圈鏡頭時,需要將開關撥到ALC方式。5.BLC ON/OFF(背光補償開關):當強大而無用的背景照明影響到中部重要物體的清晰度時,應該把開關撥到ON位置。注意:①當與雲台配用或照明迅速改變時,建議把該開關放在OFF位置,因為在ON位置時,鏡頭光圈速度變慢;②如果所需物體不在圖像中間時,背光補償可能不會充分發揮作用。6.LL/INT(同步選擇開關):此開關用以選擇攝像頭同步方式,INT為內同步2:1隔行同步;LL為電源同步。有些攝像頭還有一個LL PHASE電源同步相位控制器,當攝像頭使用於電源同步狀態時,此裝置可調整視頻輸出信號的相位,調整范圍大概是一幀。(調整需要專業人員進行)7.VIDEO/DC(鏡頭控制信號選擇開關):ALC自動光圈鏡頭的控制信號有兩種,當需要將直流控制信號的自動光圈鏡頭安裝在攝像頭上時,應該選擇DC位置;需要安裝視頻控制信號的自動光圈鏡頭時,應該選擇VIDEO位置。 當選擇ALC自動光圈視頻驅動鏡頭時,還會有一個視頻電平控制(VIDEO LEVEL L/H)可能需要調整,該控制器調節輸出給自動光圈鏡頭的控制電平,用以控制鏡頭光圈的開大和縮小(即進光量)。在攝像頭的配件中,有一個黑色的小插頭,插頭有四個針,聯接攝像頭上的黑色插座。如果用DC驅動的自動光圈鏡頭,鏡頭上已經作好了插頭,只要插在插座上,把選擇開關撥到DC即可;如果用視頻驅動的自動光圈鏡頭,需要用戶根據說明書上的標注,用烙鐵焊好。由於廠家定義不同,所以焊法也有區別,請安裝時留意。8.SOFT/SHARP(細節電平選擇開關):該開關用以調節輸出圖像是清晰(SHARP)還是平滑(SOFT),通常出廠設定在SHARP位置。9.FLICKERLESS(無閃動方式):在電源頻率為50Hz的地區,CCD積累時間為1/50秒,如果使用NTSC制式攝像機,其垂直同步頻率為60Hz,這樣將造成視覺影像不同步,在監視器上出現閃動;反之,在電源為60Hz的地區用PAL制式攝像機也會有此現象。為克服此現象,在電子快門設置了無閃動方式檔,對NTSC制式攝像機提供1/100秒,對PAL制式攝像機提供1/120秒的固定快門速度,可以防止監視器上圖像出現閃爍。手動電子快門:有些用戶使用CCD攝取運動速度比較快的物體,如果用1/50秒速度拍攝,會產生拖尾現象,嚴重影響圖像質量。有些攝像頭給出了手動電子快門,使CCD的電荷耦合速度固定在某一值,例如1/500、1/1000、1/2000秒等等,此時CCD的電荷耦合速度提高,這樣採集下來的圖像相對來說會減少拖尾現象,而且對於觀測高速運動或電火花一類物體,必須使用此設置。所以,某些專用攝像頭給出了手動電子快門,提供給特殊用途的用戶。手動電子快門的調整需要參看隨機說明書,在此就不再贅述了。10.補充說明:有很多用戶要求在晚間沒有光線的環境下監控,請注意:由於CCD攝像頭同樣是靠光線反射來成像,如果沒有光,它的圖像只會是一片漆黑再加上很多雪花。如何得到圖像呢?一種方法是加可見光照明,如路燈、探照燈;一種是加紅外燈(特別是要求不能安裝可見光源的場合),對於彩色CCD攝像頭,對紅外光響應不夠,有一些日夜兩用彩色攝像頭在夜間會自動轉成黑白模式。所以,您的監控系統要求夜間使用,一定要採用黑白CCD攝像頭。紅外燈有室內、室外,短距離和長距離之分,一般常用室內10~20米范圍的紅外燈,由於牆壁的反射,圖像效果還不錯;用在室外長距離的紅外燈效果就不會很理想,而且價格昂貴,不到必要時一般不採用。5. 亮度自動調節怎麼關閉
第一步,
1、打開手機的設置,點擊通用設置選項。
第2步,
2、在通用設置界面中,點擊輔助功能設置選項。
第3步,
3、在輔助功能設置界面的視覺類選項中,點擊進入顯示調節。
第4步,
4、找到自動調節亮度,關閉後面的開關選項,即可成功關閉自動亮度調節功能。
介紹:
亮度自動調節Lux Auto Brightness是一款用戶可以自由定製光感感應之後的屏幕亮度調節,比系統自帶的光感的靈活性更高,范圍也更廣。
在自動光暗模式下,光源感應器會因應周圍環境的光強度,自行調節螢幕光暗。但自動模式只會在指定的光暗范圍變動,當遇到一些極端的環境就會完全失去效用,例如在戲院內的漆黑環境,自動模式有它的極限,可能降到 40% 已是最暗了,但我們卻希望光暗度盡量在 20% 左右才不會感到刺眼。
6. 小米11自動亮度感測器在哪
小米的光感器被集成在聽筒旁邊。
光線感應器:
1、小米的光感器被設計的較為隱蔽,在陽光下可以隱約看見。
2、光線感應器也叫做亮度感應器,英文名稱為LightSensor,很多平板電腦和手機都配備了該感應器。
3、光線感應器一般位於手持設備屏幕上方,它能根據手持設備目前所處的光線亮度,自動調節手持設備屏幕亮度,給使用者帶來最佳的視覺效果。
7. id4x倒車影像亮度
id4x倒車影像亮度:在畫面設置裡面應該有亮度調節的。
也可以由攝像裝置添加車載顯示器添加。當然360度全景可視系統彌補了國內只能通過雷達或者單一的後視攝像頭提供的影像。
全景可視系統可以有四路輸出,即前、後、左、右。將攝像頭安裝在車前,車尾以及後視鏡的下面。其由遙控控制,能自動的切換畫面,可以由四個組成也可以由單一的組成。增加行車的防盜監控與行車安全。
倒車影像系統:
即使在晚上通過紅外線也能看得一清二楚。專業車載探頭防磁、防震、防水、防塵性能有進一步提升。車載顯示器採用TFT真彩,經過防磁處理無信號干擾、無頻閃。同時可接收兩個視頻,能夠播放VCD,DVD,不用解碼器。
同時具有倒車可視自動水平轉換,自動開關功能。儀表台、內視鏡式顯示器通過車後的車載攝像頭可將後面的信息清晰顯示。也可同時安裝兩個倒車後視攝像頭,達到倒車時無盲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