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挖掘機履帶的結構
挖掘機行走系統前方是引導輪,頂著引導輪的是一個漲緊油缸,油缸內注黃油。通過打黃油把引導輪向前頂出,拉長了履帶的接地長度,履帶也隨之拉緊。
② 履帶式挖掘機行走裝置如何構造
履帶式行走裝置由「四輪一帶」(即驅動輪2、導向輪7、支重輪3、托鏈輪6及履帶1)、張緊裝置4和緩沖彈簧5,行走機構11,行走架(包括底架10、橫梁9和履帶架8)等組成。驅動裝置是雙速液壓馬達經過減速器減速,帶動驅動輪和履帶行走。導向輪是通過張緊裝置和行走架連接。張緊緩沖裝置是用以調整履帶的張緊度,並在前部履帶受到沖擊時起緩沖作用。履帶上部由托鏈輪支持,下部通過支重輪將載荷傳到地面。
挖掘機行走時驅動輪在履帶的緊邊一驅動段及接地段(支撐段)產生一拉力,企圖把履帶從支重輪下拉出,由於支重輪下的履帶與地面間有足夠的附著力,阻止履帶的拉出,迫使驅動輪卷動履帶,導向輪再把履帶鋪設到地面上,從而使挖掘機借支重輪沿著履帶軌道向前運行。
挖掘機轉向時由安裝在兩條履帶上,分別由兩台液壓泵供油的行走馬達(用一台油泵供油時需採用專用的控制閥來操縱)控制油路,可以很方便地實現轉向或就地轉彎,以適應挖掘機在各種地面、場地上運行。液壓挖掘機的轉彎情況,為兩個行走馬達旋轉方向相反、挖掘機就地轉向)僅向一個行走馬達供油,挖掘機則繞著一側履帶轉向。
③ CAD挖掘機的履帶怎麼做
像挖掘機履帶這種三維圖,不適合在cad軟體中繪制,用三維軟體較好。
④ 挖掘機履帶驅動原理
行走動來力傳輸路線:
柴油機——聯源軸節——液壓泵(機械能轉化為液壓能)——分配閥——中央回轉接頭——行走馬達(液壓能轉化為機械能)——減速箱——驅動輪——軌鏈履帶——實現行走。
(4)挖掘機履帶裝置設計擴展閱讀:
1、回轉運動傳輸路線:柴油機——聯軸節——液壓泵(機械能轉化為液壓能)——分配閥——回轉馬達(液壓能轉化為機械能)——減速箱——回轉支承——實現回轉
2、動臂運動傳輸路線:柴油機——聯軸節——液壓泵(機械能轉化為液壓能)——分配閥——動臂油缸(液壓能轉化為機械能)——實現動臂運動
3、斗桿運動傳輸路線:柴油機——聯軸節——液壓泵(機械能轉化為液壓能)——分配閥——斗桿油缸(液壓能轉化為機械能)——實現斗桿運動
4、鏟斗運動傳輸路線:柴油機——聯軸節——液壓泵(機械能轉化為液壓能)——分配閥——鏟斗油缸(液壓能轉化為機械能)——實現鏟斗運動
⑤ 履帶行走裝置牽引力計算
鑽機行走時,需要不斷克服行走中所遇到的各種阻力,牽引力也就是用於克服這些運動阻力的。牽引力計算原則是行走裝置的牽引力應該大於總阻力,而牽引力又不應超過機械與地面的附著力。
鑽機行走時,要克服的阻力很多,主要有:履帶運行的內阻力、由履帶支承引起的土壤變形的阻力、坡度阻力、轉彎阻力、風載阻力、慣性阻力、傳動損失和液壓損失等。
圖6-12 雙排行星輪行走減速器內部結構
(一)鑽機行走時要克服的阻力
1.履帶運行的內阻力Fn
履帶運行時,由於驅動力與履帶板的嚙合有嚙合阻力Fn1;驅動輪和導向輪軸頸的摩阻力Fn2;履帶銷軸摩擦阻力Fn3;支重輪的摩擦損失Fn4。
綜上所述,等效到驅動輪節圓上的履帶總內阻力Fn為
液壓動力頭岩心鑽機設計與使用
當鑽機前進時和鑽機後退時履帶運行的內阻力Fn不同。考慮到這些損失,在計算時可取履帶行走裝置效率等於0.8~0.85。
2.土壤變形阻力Fd
該項阻力為土壤對履帶運行的阻力,是由於支重輪沿履帶滾動,履帶使土壤受擠壓變形而引起的。雙履帶的地面總變形阻力,即運行阻力Fd(N)為
液壓動力頭岩心鑽機設計與使用
式中:m為鑽機工作質量,kg;λd為運行比阻力系數,根據試驗測定,見表6-1。
3.坡度阻力Fs
坡度阻力是鑽機在斜坡上因自重分力所引起的。設坡角為α,則坡度阻力Fs(N)為
液壓動力頭岩心鑽機設計與使用
式中:m為鑽機工作質量,kg。
表6-1 運動比阻力系數
4.轉彎阻力Fr
履帶行走裝置轉彎時所受到的阻力較為復雜,而主要是履帶板與地面的摩擦阻力Fγ(N)
液壓動力頭岩心鑽機設計與使用
式中:μ3為轉彎時履帶與地面摩擦系數,一般為0.4~0.7,對於堅實地面取較小值,對於松軟地面取較大值。m為鑽機工作質量,kg;L為履帶接地長度,m;R為行走履帶的轉彎半徑,m。
當鑽機以單條履帶制動轉彎時,由R=B,所以,此時轉彎行駛阻力可表示為Fγ(N)
液壓動力頭岩心鑽機設計與使用
式中:B為履帶軌距,m。
5.風載阻力Fw
風載阻力可表示為Fw(N)
液壓動力頭岩心鑽機設計與使用
式中:qW為鑽機工作狀態的風壓,取qW=250Pa;AW為鑽機的迎風面積,m2。
6.慣性阻力Fi
若鑽機的行走速度為1~2km/h,啟動時間為3s,則不穩定運行啟動、停車時的慣性阻力Fi(N)為
液壓動力頭岩心鑽機設計與使用
(二)履帶行走裝置的牽引力
綜上所述,以上6種運行阻力中,以坡度阻力和轉彎阻力為最大,往往要佔到總阻力的2/3,尤其鑽機的原地轉彎阻力比機械式的繞一條履帶轉彎阻力更大,但轉彎和爬坡一般不同時進行。因此,可以根據上坡時作直線行走的情況計算履帶行走裝置,並根據平道上轉彎的情況來驗算。故在實際計算履帶行走裝置的牽引力FT時,總是從下面兩種組合情況中選用較大者,即
爬坡時:
液壓動力頭岩心鑽機設計與使用
轉彎時:
液壓動力頭岩心鑽機設計與使用
在對鑽機的履帶底盤進行設計時,有些阻力很難精確計算,因此可用整機重力估算鑽機的行走牽引力,即
液壓動力頭岩心鑽機設計與使用
若鑽機的液壓功率PT(kW)為已知,則可根據下列公式驗算行走速度等參數
液壓動力頭岩心鑽機設計與使用
式中:η為行走傳動機構的效率,取0.8~0.85;RV為泵或馬達的變數系數(如採用定量泵和定量馬達,則取RV=1);FT為牽引力,N;υ為行走速度,km/h。
採用變數泵系統的鑽機在爬坡或轉彎時可根據阻力的增加,自動降低行走速度,增加牽引力;在平坦路面上又能自動減少牽引力,提高行走速度。因此,牽引力和行走速度兩者通常都能滿足要求。
在採用定量泵系統時,如果發動機功率不太富裕,則可以適當降低行走速度,滿足必需的最大行走牽引力,使鑽機在一般路面能實現原地轉彎。
目前採用變數泵或變數馬達的履帶式鑽機的最大行走速度一般在2~5.5km/h范圍內,採用定量泵和定量馬達的行走速度一般在1.5~3km/h范圍內。
為了保證鑽機在坡道上運行,應驗算其附著力,即牽引力必須小於履帶和地面之間的附著力
液壓動力頭岩心鑽機設計與使用
式中:φ為履帶和地面間的附著系數(表6-2);Tf為鑽機的地面附著力,N;m為鑽機整機質量,kg;α為坡度角,(°)。
表6-2 履帶和地面間的附著系數φ
⑥ 目前在液壓挖掘機的履帶式行走裝置中廣泛採用什麼裝置
用液壓馬達做動力的履帶式行走裝置。
⑦ 挖掘機履帶上設計有很多棱,其目的是什麼
這個就相當於輪胎上有花紋一樣啊,就是為了增加摩擦力。這樣才更有力阿。
⑧ 挖掘機等履帶車傳動裝置是什麼樣子的
挖掘機兩側履帶是獨立驅動的,
與發動機之間沒有機械連接,
發動機帶動油泵,
通過液壓管路輸送到挖掘機履帶上的液壓馬達(有點像人身體的血液循環),
與液壓馬達一體的減速裝置來實現驅動履帶運轉,
通過液壓閥體來實現液壓油路方向的轉換,
這樣可以實現一條履帶向前一條履帶向後原地轉向。
這種傳動方式的弊端是技術上比較難實現車輛的直線行駛(容易跑偏),
不過施工車輛很少跑很長的距離,
都是通過平板拖車來轉場的。
另外當前絕大部分的推土機是機械傳動的,
不能實現原地轉向,
是通過剎住一側履帶另外一條履帶前進或後退來實現轉向的,
當然一小部分推土機(三一重工)的驅動與挖掘機是一樣的。
⑨ 挖掘機履帶式行走裝置個輪胎式行走裝置相比有哪些優點和缺電
挖掘機的行走方式大體可以分為三種:輪胎式、履帶式、步行式。
輪胎式挖掘機:一般為小型挖掘機
履帶式挖掘機:一般中小型挖掘機採用雙履帶,大型挖掘機要用四履帶或八履帶。
步行式挖掘機:利用機體上的大圓托盤及左右兩個履板交替支承在地面上,兩履板通過偏心輪、曲柄滑或油缸升降與前移而行走。
與輪式挖掘機相比,優點是:履帶挖掘機可以大幅減少路況對載重車輛的限制,可以在山上作業,有專門的輸送履帶,遠距離輸送,運行動作快,旋轉大,360度旋轉,動力性、通過性好過輪式,履帶可以上直角坡,而且不容易被泥澤限住。轉彎的半徑也小點,作業的時候,比較穩定,不需要打支腿。如果藉助附加裝置,還可進行樁工、土石方作業,實現一機多用,而且價格比較低。
與輪式挖掘機相比,缺點是:就是不適合走公路,會破壞路面而且在公路上速度也不如輪式挖掘機。
與履帶式挖掘機相比,優點是:以行走速度快,能遠距離自行轉場,並可快速更換多種作業裝置,具備機動、靈活和高效的優勢不損壞路面的特點,適於硬地施工。
與履帶式挖掘機相比,缺點是:價格較高,效率低,穩定性差,安全性弱,輪胎耐熱性差,不能進入礦山或者泥濘地帶,爬坡能力差,旋轉性也弱,只能180旋轉。
⑩ 如何裝配挖機履帶-挖機履帶裝配和調整技巧
如何裝配挖機履帶-挖機履帶裝配和調整技巧
挖掘機在工作中常常會出現履帶鏈板脫落的現象,特別是駕駛使用時間較長的機器,操作經驗不夠豐富的機手往往沒有對策,那麼如何鏈條脫落後該如何裝配鏈條呢?下面,我為大家分享挖機履帶裝配和調整技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裝配履帶的方法
方法一:將鏈條活銷關節轉至兩端中間高度,將其敲出,這時履帶板可以擺放平整,呈一字形,挖機機單邊行走至履帶正上方。這時候我們需要一根鐵棍"引導"履帶板走向"正軌"。
從驅動輪開始裝配,用鐵棍放在履帶板下,撐起機器轉動履帶,這時還需要一個人在駕駛室操作行走,一邊提起履帶的同時轉動履帶前進,經過上方的.托輪,行走至導向輪位置,這時可在導向輪處放置一個物體,這時履帶兩邊進行對接,裝配上活銷軸即可。
此方發同樣適用於橡膠履帶裝配,由於活銷老化,敲打有一定難度,甚至需要焊割設備才能裝配,故一般情況下不推薦此方法。
方法二:當一側履帶都脫落的時候,清理履帶周邊雜物,必須先將驅動輪對接,上端履帶用鏟斗勾起,同時使得驅動輪對齊並進入履帶內部,下車用鐵棍等調整對齊驅動齒,並且對齊上部拖輪,此步驟已完成三分之一。
撐起機器單邊行走使履帶平直,再次撐起機器並下車調整下部履帶,盡量使履帶落下後支重輪對齊履帶,到了這一步已經完成了三分之二。僅需用鏟斗輕輕將挖掘機撐起用斗齒勾起履帶,使得導向輪進入履帶,而後,調整履帶對齊導向輪,接下來轉動履帶,加註黃油即可,這時履帶已經裝配完成了。
配前的工作
1、告知施工方,行走出現問題,需要停止工作進行處理。
2、判斷機械周圍環境,履帶脫落後,盡量選取寬敞平整硬實的場地,履帶周圍有土堆或者石塊、樹枝等障礙物,可以用挖機機鏟斗掃平,保持一定的旋轉及行走的范圍。
3、判斷挖掘機脫落程度,若是物件斷裂引起的脫落或是其他故障應當及時通知修理人員進行修理。查看挖掘機履帶內是否夾雜泥土沙石,若是有大量物體夾雜,則需及時清理。
據了解,大多數履帶脫落的原因都是履帶裝置雜物太多,在轉向操作時出現脫落,特別是機況較差的機器履帶鏈接處磨損後間隙大,更容易脫落。
4、使用扳手或是套筒,將履帶注油黃油嘴拆下,用挖掘機鏟斗撐起履帶脫落一側轉動履帶,黃油會跟著擠出,驅動輪往回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