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沖壓機構及送料機構設計
第一節 沖床沖壓機構、送料機構及傳動系統的設計
一、 設計題目
設計沖制薄壁零件沖床的沖壓機構、送料機構及其傳動系統。沖床的工藝動作如圖5—1a)所示,上模先以比較大的速度接近坯料,然後以勻速進行拉延成型工作,此後上模繼續下行將成品推出型腔,最後快速返回。上模退出下模以後,送料機構從側面將坯料送至待加工位置,完成一個工作循環。
(a) (b) (c)
圖5—1 沖床工藝動作與上模運動、受力情況
要求設計能使上模按上述運動要求加工零件的沖壓機構和從側面將坯料推送至下模上方的送料機構,以及沖床的傳動系統,並繪制減速器裝配圖。
二、 原始數據與設計要求
1.動力源是電動機,下模固定,上模作上下往復直線運動,其大致運動規律如圖b)所示,具有快速下沉、等速工作進給和快速返回的特性;
2.機構應具有較好的傳力性能,特別是工作段的壓力角應盡可能小;傳動角γ大於或等於許用傳動角[γ]=40o;
3.上模到達工作段之前,送料機構已將坯料送至待加工位置(下模上方);
4.生產率約每分鍾70件;
5.上模的工作段長度l=30~100mm,對應曲柄轉角0=(1/3~1/2)π;上模總行程長度必須大於工作段長度的兩倍以上;
6.上模在一個運動循環內的受力如圖c)所示,在工作段所受的阻力F0=5000N,在其他階段所受的阻力F1=50N;
7.行程速比系數K≥1.5;
8.送料距離H=60~250mm;
9.機器運轉不均勻系數δ不超過0.05。
若對機構進行運動和動力分析,為方便起見,其所需參數值建議如下選取:
1)設連桿機構中各構件均為等截面均質桿,其質心在桿長的中點,而曲柄的質心則與回轉軸線重合;
2)設各構件的質量按每米40kg計算,繞質心的轉動慣量按每米2kg·m2計算;
3)轉動滑塊的質量和轉動慣量忽略不計,移動滑塊的質量設為36kg;
6)傳動裝置的等效轉動慣量(以曲柄為等效構件)設為30kg·m2;
7) 機器運轉不均勻系數δ不超過0.05。
三、 傳動系統方案設計
沖床傳動系統如圖5-2所示。電動機轉速經帶傳動、齒輪傳動降低後驅動機器主軸運轉。原動機為三相交流非同步電動機,其同步轉速選為1500r/min,可選用如下型號:
電機型號 額定功率(kw) 額定轉速(r/min)
Y100L2—4 3.0 1420
Y112M—4 4.0 1440
Y132S—4 5.5 1440
由生產率可知主軸轉速約為70r/min,若電動機暫選為Y112M—4,則傳動系統總傳動比約為。取帶傳動的傳動比ib=2,則齒輪減速器的傳動比ig=10.285,故可選用兩級齒輪減速器。圖5—2 沖床傳動系統
四、 執行機構運動方案設計及討論
該沖壓機械包含兩個執行機構,即沖壓機構和送料機構。沖壓機構的主動件是曲柄,從動件(執行構件)為滑塊(上模),行程中有等速運動段(稱工作段),並具有急回特性;機構還應有較好的動力特性。要滿足這些要求,用單一的基本機構如偏置曲柄滑塊機構是難以實現的。因此,需要將幾個基本機構恰當地組合在一起來滿足上述要求。送料機構要求作間歇送進,比較簡單。實現上述要求的機構組合方案可以有許多種。下面介紹幾個較為合理的方案。
1.齒輪—連桿沖壓機構和凸輪—連桿送料機構
如圖5—3所示,沖壓機構採用了有兩個自由度的雙曲柄七桿機構,用齒輪副將其封閉為一個自由度。恰當地選擇點C的軌跡和確定構件尺寸,可保證機構具有急回運動和工作段近於勻速的特性,並使壓力角盡可能小。
送料機構是由凸輪機構和連桿機構串聯組成的,按機構運動循環圖可確定凸輪推程運動角和從動件的運動規律,使其能在預定時間將工件推送至待加工位置。設計時,若使lOG<lOH ,可減小凸輪尺寸。
圖5—3 沖床機構方案之一 圖5—4沖床機構方案之二
2.導桿—搖桿滑塊沖壓機構和凸輪送料機構
如圖5—4所示,沖壓機構是在導桿機構的基礎上,串聯一個搖桿滑塊機構組合而成的。導桿機構按給定的行程速比系數設計,它和搖桿滑塊機構組合可達到工作段近於勻速的要求。適當選擇導路位置,可使工作段壓力角較小。
送料機構的凸輪軸通過齒輪機構與曲柄軸相連。按機構運動循環圖可確定凸輪推程運動角和從動件的運動規律,則機構可在預定時間將工件送至待加工位置。
3.六連桿沖壓機構和凸輪—連桿送料機構
如圖5—5所示,沖壓機構是由鉸鏈四桿機構和搖桿滑塊機構串聯組合而成的。四桿機構可按行程速比系數用圖解法設計,然後選擇連桿長lEF及導路位置,按工作段近於勻速的要求確定鉸鏈點E的位置。若尺寸選擇適當,可使執行構件在工作段中運動時機構的傳動角γ滿足要求,壓力角較小。
凸輪送料機構的凸輪軸通過齒輪機構與曲柄軸相連,若按機構運動循環圖確定凸輪轉角及其從動件的運動規律,則機構可在預定時間將工件送至待加工位置。設計時,使lIH<lIR,則可減小凸輪尺寸。
圖5—5沖床機構方案之三 圖5—6沖床機構方案之四
4.凸輪—連桿沖壓機構和齒輪—連桿送料機構
如圖5—6所示,沖壓機構是由凸輪—連桿機構組合,依據滑塊D的運動要求,確定固定凸輪的輪廓曲線。
送料機構是由曲柄搖桿扇形齒輪與齒條機構串聯而成,若按機構運動循環圖確定曲柄搖桿機構的尺寸,則機構可在預定時間將工件送至待加工位置。
選擇方案時,應著重考慮下述幾個方面:
1)所選方案是否能滿足要求的性能指標;
2)結構是否簡單、緊湊;
3)製造是否方便,成本可否降低。
經過分析論證,方案1是四個方案中最為合理的方案,下面就對其進行設計。
五、 沖壓機構設計
由方案1圖5—3可知,沖壓機構是由七桿機構和齒輪機構組合而成。由組合機構的設計可知,為了使曲柄AB回轉一周,C點完成一個循環,兩齒輪齒數比Z1/Z2應等於1。這樣,沖壓機構設計就分解為七桿機構和齒輪機構的設計。
1.七桿機構的設計
設計七桿機構可用解析法。首先根據對執行構件(滑塊F)提出的運動特性和動力特性要求選定與滑塊相連的連桿長度CF,並選定能實現上述要求的點C的軌跡,然後按導向兩桿組法設計五連桿機構ABCDE的尺寸。
設計此七桿機構也可用實驗法,現說明如下。
如圖5—7所示,要求AB、DE均為曲柄,兩者轉速相同,轉向相反,而且曲柄在角度的范圍內轉動時,從動件滑塊在l=60mm范圍內等速移動,且其行程H=150mm。圖5—7 七桿機構的設計
1)任作一直線,作為滑塊導路,在其上取長為l的線段,並將其等分,得分點F1、F2、…、Fn(取n=5)。
2)選取lCF為半徑,以Fi各點為圓心作弧得K1、K2、…、K5。
3)選取lDE為半徑,在適當位置上作圓,在圓上取圓心角為的弧長,將其與l對應等分,得分點D1、D2、…、D5。
4)選取lDC為半徑,以Di為圓心作弧,與K1、K2、…、K5對應交於C1、C2、…、C5。
5)取lBC為半徑,以Ci為圓心作弧,得L1、L2、…、L5。
6)在透明白紙上作適量同心圓弧。由圓心引5條射線等分(射線間夾角為)。
7)將作好圖的透明紙覆在Li曲線族上移動,找出對應交點B1、B2、…、B5,便得曲柄長lAB及鉸鏈中心A的位置。
8)檢查是否存在曲柄及兩曲柄轉向是否相反。同樣,可以先選定lAB長度,確定lDE和鉸鏈中心E的位置。也可以先選定lAB、lDE和A、E點位置,其方法與上述相同。
用上述方法設計得機構尺寸如下:
lAB=lDE=100mm, lAE=200mm, lBC= lDC=283mm, lCF=430mm,A點與導路的垂直距離為162mm,E點與導路的垂直距離為223mm。
2.齒輪機構設計
此齒輪機構的中心距a=200mm,模數m=5mm,採用標準直齒圓柱齒輪傳動,Z1=Z2=40,ha*=1.0。
六、 七桿機構的運動和動力分析
用圖解法對此機構進行運動和動力分析。將曲柄AB的運動一周360o分為12等份,得分點B1、B2、…、B12,針對曲柄每一位置,求得C點的位置,從而得C點的軌跡,然後逐個位置分析滑塊F的速度和加速度,並畫出速度線圖,以分析是否滿足設計要求。
圖5—8是沖壓機構執行構件速度與C點軌跡的對應關系圖,顯然,滑塊在F4~F8這段近似等速,而這個速度值約為工作行程最大速度的40%。該機構的行程速比系數為
故此機構滿足運動要求。圖5-8 七桿機構的運動和動力分析
在進行機構動力分析時,先依據在工作段所受的阻力F0=5000N,並認為在工作段內為常數,然後求得加於曲柄AB的平衡力矩Mb,並與曲柄角速度相乘,獲得工作段的功率;計入各傳動的效率,求得所需電動機的功率為5.3KW,故所確定的電動機型號Y132S—4(額定功率為5.5KW)滿足要求。(動力分析具體過程及結果略)。
七、 機構運動循環圖
依據沖壓機構分析結果以及對送料機構的要求,可繪制機構運動循環圖(如圖5—9所示)。當主動件AB由初始位置(沖頭位於上極限點)轉過角(=90o)時,沖頭快速接近坯料;又當曲柄由轉到(=210o)時,沖頭近似等速向下沖壓坯料;當曲柄由轉到(=240o)時,沖頭繼續向下運動,將工件推出型腔;當曲柄由轉到(=285o)時,沖頭恰好退出下模,最後回到初始位置,完成一個循環。送料機構的送料動作,只能在沖頭退出下模到沖頭又一次接觸工件的范圍內進行。故送料凸輪在曲柄AB由300o轉到390o完成升程,而曲柄AB由390o轉到480o完成回程。
圖5-9 機構運動循環圖
七、送料機構設計
送料機構是由擺動從動件盤形凸輪機構與搖桿滑塊機構串聯而成,設計時,應先確定搖桿滑塊機構的尺寸,然後再設計凸輪機構。
1.四桿機構設計
依據滑塊的行程要求以及沖壓機構的尺寸限制,選取此機構尺寸如下:
LRH=100mm,LOH=240mm,O點到滑塊RK導路的垂直距離=300mm,送料距離取為250mm時,搖桿擺角應為45.24o。
2.凸輪機構設計
為了縮小凸輪尺寸,擺桿的行程應小AB,故取,最大擺角為22.62o。因凸輪速度不高,故升程和回程皆選等速運動規律。因凸輪與齒輪2固聯,故其等速轉動。用作圖法設計凸輪輪廓,取基圓半徑r0=50mm,滾子半徑rT=15mm。
八、調速飛輪設計
等效驅動力矩Md、等效阻力矩Mr和等效轉動慣量皆為曲柄轉角的函數,畫出三者的變化曲線,然後用圖解法求出飛輪轉動慣量JF。
九、帶傳動設計
採用普通V帶傳動。已知:動力機為Y132S-4非同步電動機,電動機額定功率P=5.5KW ,滿載轉速n1=1440rpm ,傳動比i=2, 兩班制工作。
(1)計算設計功率Pd
由[6]中的表6-6查得工作情況系數KA =1.4
(2)選擇帶型 由[6]中的圖6-10初步選用A型帶
(3)選取帶輪基準直徑 由[6]中的表6-7選取小帶輪基準直徑
由[6]中的表6-8取直徑系列值取大帶輪基準直徑:
(4)驗算帶速V
在(5~25m/s) 范圍內,帶速合適。
(5)確定中心a和帶的基準長度
在 范圍內初選中心距
初定帶長
查[6]中的表6-2 選取A型帶的標准基準長度
求實際中心距
取中心距為500mm。
(6)驗算小帶輪包角
包角合適
(7)確定帶的根數Z
查表得
取Z=3根
(8)確定初拉力
單根普通V帶的初拉力
(9)計算帶輪軸所受壓力
(10)帶傳動的結構設計(略)
十、齒輪傳動設計
齒輪減速器的傳動比為ig=10.285,採用標准得雙級圓柱齒輪減速器,其代號為
ZLY-112-10-1。
第二節 棒料校直機執行機構與傳動系統設計
一、設計題目
棒料校直是機械零件加工前的一道准備工序。若棒料彎曲,就要用大棒料才能加工出一個小零件,如圖5-10所示,材料利用率不高,經濟性差。故在加工零件前需將棒料校直。現要求設計一短棒料校直機。確定機構運動方案並進行執行機構與傳動系統的設計。
圖5-10 待校直的彎曲棒料
二、設計數據與要求
需校直的棒料材料為45鋼,棒料校直機其他原始設計數據如表5-1所示。
表5-1 棒料校直機原始設計數據
參數
分組 直徑d2
(mm) 長度L
(mm) 校直前最大麴率半徑ρ
(mm) 最大校直力
(KN) 棒料在校直時轉數
(轉) 生產率
(根/分)
1 15 100 500 1.0 5 150
2 18 100 400 1.2 4 120
3 22 100 300 1.4 3 100
4 25 100 200 1.5 2 80
註:室內工作,希望沖擊振動小;原動機為三相交流電動機,使用期限為10年,每年工作300天,每天工作16小時,每半年作一次保養,大修期為3年。
三、工作原理的確定
1) 用平面壓板搓滾棒料校直(圖5-11)。此方法的優點是簡單易行,缺點是因材料的回彈,材料校得不很直。
2) 用槽壓板搓滾棒料校直。考慮到「糾枉必須過正」,故將靜搓板作成帶槽的形狀,動、靜搓板的橫截面作成圖5-12所示形狀。用這種方法既可能將彎的棒料校直,但也可能將直的棒料弄彎了,不很理想。
3) 用壓桿校直。設計一個類似於圖5-13所示的機械裝置,通過一電動機,一方面讓棒料回轉,另一方面通過凸輪使壓桿的壓下量逐漸減小,以達到校直的目的。其優點是可將棒料校得很直;缺點是生產率低,裝卸棒料需停車。
4) 用斜槽壓板搓滾校直。靜搓板的縱截面形狀如圖5-14所示,其槽深是由深變淺而最後消失。其工作原理與上一方案使壓下量逐漸減小是相同的,故也能將棒料校得很直。其缺點是動搓板作往復運動,有空程,生產效率不夠高。雖可利用如圖所示的偏置曲柄滑塊機構的急回作用,來減少空程損失,但因動搓板質量大,又作往復運動,其所產生的慣性力不易平衡,限制了機器運轉速度的提高,故生產率仍不理想。
5) 行星式搓滾校直。如圖5-15所示,其動搓板變成了滾子1,作連續回轉運動,靜搓板變成弧形構件3,其上開的槽也是由深變淺而最後消失。這種方案不僅能將棒料校得很直,而且自動化程度和生產率高,所以最後確定採用此工作原理。圖5-11平面壓板搓滾棒料校直 圖5-12 槽壓板搓滾棒料校直
圖5-13 壓桿校直
圖5-14 斜槽壓板搓滾校直 圖5-15 行星式搓滾校直
四、執行機構運動方案的擬定
行星式棒料校直機有兩個執行構件,即動搓板滾子和送料滑塊。動搓板滾子的運動為單方向等速連續轉動,可將其直接裝在機器主軸上。送料滑塊的運動為往復移動。圖5-16給出了兩種送料機構方案,其中圖a)為曲柄搖桿機構與齒輪、齒條機構組合,圖b)為擺動推桿盤形凸輪機構與導桿滑塊機構的組合,曲柄(或凸輪)每轉一周送出一根棒料。由於凸輪機構能使送料機構的動作和搓板滾子的運動能更好的協調,故圖b)的執行機構運動方案優於圖a),下面設計計算針對圖b)方案進行。
a) b)
圖5-16 行星式棒料校直機執行機構運動方案
五、傳動系統運動方案的擬定
初步擬定的傳動方案如圖5-17所示。驅使動搓板滾子1轉動的為主傳動鏈,為提高其傳動效率,主傳動鏈應盡可能簡短,而且還要求沖擊振動小,故圖中採用了一級帶傳動和一級齒輪傳動。傳動鏈的第一級採用帶傳動有下列優點:電動機的布置較自由,電動機的安裝精度要求較低,帶傳動有緩沖減振和過載保安作用。
圖5-17 行星式棒料校直機傳動方案
六、執行機構設計
由於動搓板滾子1直接裝在機器主軸上,只有執行構件,沒有執行機構,故只需對送料機構進行設計。對於圖5-16b)所示得運動方案,送料機構的設計,實際上就是擺動推桿盤狀凸輪機構的設計。
凸輪軸的轉動是由滾子軸(傳動主軸)的轉動經過齒輪機構傳動減速而得到的。下面來討論滾子軸與凸輪軸間的傳動比應如何確定。
應注意在校直棒料時,不允許兩根棒料同時進入校直區,否則將因兩根棒料的相互干擾,可能一根棒料也未被校直。所以一定要待前一根棒料退出落下後,後一根棒料才能進入校直區。
設滾子1的直徑,棒料的直徑為,校直區的工作角為,從棒料進入到退出工作區,滾子1的轉角為。因在棒料校直時的運動狀態跟行星輪系傳動一樣,弧形搓板相當於固定的內齒輪,其內經為,角相當於行星架的轉角,根據周轉輪系的計算式,即可求得滾子1的相應轉角,即
故
設已確定為了校直棒料,棒料需在校直區轉過的轉數為,校直區的工作角為,則滾子1的直徑,可由下式確定:
為了保證不出現兩根棒料同時在校直區的現象,應在滾子1轉過角度時,送料凸輪4才轉一轉,由此可定出齒輪的傳動比為
圖中採用了一級齒輪減速(輪為過輪,用它主要是為了協調中心距)。若一級齒輪減速不能滿足要求時,可考慮用二級或三級齒輪減速。
對於第一組數據,並設校直區的工作角為=1200,則由上面公式可求得滾子1的直徑=240mm,滾子1的轉角為=2550,故取1=2600,從而求得齒輪的傳動比為ig=0.722。故取Zc=26,Za=36。
送料滑塊應將棒料推送到A點,設推送距離對應的圓心角為300,則可求得滑塊行程約為120mm,若取擺桿長lCF=400mm,則其擺角為17.25o。
確定推桿運動規律,設計凸輪輪廓曲線(略)。
七、傳動系統設計
原動機選為Y100L2-4非同步電動機,電動機額定功率P=3KW ,滿載轉速n=1420rpm,則傳動系統的總傳動比為i=n/n1,其中n1為滾子1的轉速。對於第一組數據,n1=2600×150/3600 =108.3,總傳動比為i=13.11,若取帶傳動的傳動比為ib=3.0,則齒輪減速器的傳動比為ig=13.11/3.0=4.3,故採用單級斜齒圓柱齒輪減速器。
帶傳動和單級斜齒圓柱齒輪減速器的設計(略)。
B. 無心車床(也叫圓鋼剝皮機),能達到5絲公差 ,光度6.3
無心車床(也叫圓鋼剝皮機),能達到5絲公差 ,光度6.3。無心車床可以達到加工公差0.01(兩絲),粗糙度最高可以達1.6。
無心車床俗稱扒皮機,是用於加工光亮圓鋼材的,多用於鋼廠。加工時工件(圓鋼)不旋轉只做軸向移動(走刀),刀盤旋轉,四把刀同時切削加工。
無心車床俗稱剝皮機、扒皮機,是一種高效旋轉切割裝置。主要加工圓鋼、銅棒、鈦棒等金屬圓柱材料。無心車床之所以叫做做無心車床是因為無心車床的中間是空的,周圍有一個刀盤,我們要將加工的材料放在這里,並且固定好,然後調整刀盤的傾斜角度(傾斜角度決定著切削深度,根據客戶實際需求來切削),按下按鈕,刀盤開始做高速旋轉切削運動,需要注意的是,在這個過程中,不要直接接觸無心車床,以免受傷。
一是要去除鋼材料表面活性炭的時候;二是去掉鋼材料表面的記號、或者標記等;三是鋼材料的目前粗細不能滿足實際生產需求;四是鋼管廠要生產精密光亮鋼的時候,需要先對鋼材先做簡單的表面清理工作;五是鋼材料翻新,由於長時間的裸露或者埋在地下,還有利用價值的時候,可以利用無心車床再加工;六是生產鍍鎳或者鍍鉻等鋼管的時候也需要無心車床先進行表面加工。
無心車床不僅可以加工金屬棒材料,而且還可以加工線材等,不但節約了資源,加工效率還非常快。
C. 銑床加工淬火後的模具(硬度在50度左右),應該怎麼設置機床轉數和進給
加工淬火鋼(HRC58-62)建議用CBN刀片。
線速度80-150
進給0.1-0.2
那要看你淬火溫度 包括零件什麼材料的 刀具還有加工量 一般上60度就很硬了 淬火後基本都是精加工單邊切深0.15轉數由活直徑硬度取基本400-1000不等
線路板數控銑床的銑技術包括選擇走刀方向、補償方法、定位方法、框架的結構、下刀點。都是保證銑加工精度的重要方面。 走刀方向、補償方法:
當銑刀切入板材時,有一個被切削麵總是迎著銑刀的切削刃,而另一面總是逆著銑刀的切削刃。前者,被加工面光潔,尺寸精度高。主軸總是順時針方向轉動。所以不論是主軸固定工作台運動或是工作台固定主軸運動的數控銑床,在銑印製板的外部輪廓時,要採用逆時針方向走刀。這就是通常所說的逆銑。而在線路板內部銑框或槽時採用順銑方式。銑板補償是在銑板時機床自動安照設定值讓銑刀自動以銑切線路的中心偏移所設定的銑刀直徑的一半,即半徑距離,使銑切的外形與程序設定保持一致。同時如機床有補償的功能必需注意補償的方向和使用程序的命令,如使用補償命令錯誤會使線路板的外形多或少了相當於銑刀直徑的長度和寬度的尺寸。 定位方法和下刀點:
定位方法可分為兩種;一是內定位,二是外定位。定位對於工藝制定人員也十分重要,一般在線路板前期製作時就應確定定位的方案。
內定位是通用的方法。所謂內定位是選擇印製板內的安裝孔,插撥孔或其它非金屬化孔作為定位孔。孔的相對位置力求在對角線上並盡可能挑選大直徑的孔。不能使用金屬化孔。因為孔內鍍層厚度的差異會影響你所選定位孔的一致性,同時在取板時很容易造成孔內和孔表面邊緣的鍍層損壞,在保證印製板定位的條件下,銷釘數量愈少愈好。一般小的板使用2枚銷釘,大板使用3枚銷釘,其優點是定位準確,板外形變形小精確度高外形好,銑切速度快。其缺點板內各種孔徑種類多需備齊各種直徑的銷釘,如板內沒有可用的定位孔,在先期製作時需要與客戶商討在板內加定位孔較,較為煩瑣。同時每一種板的銑板模板不同管理較為麻煩,費用較高。
外定位是另一種定位方法,是採用在板子外部加定位孔作為銑板的定位孔。其優點是便於管理,如果先期製作規范好的話,銑板模板一般在十五種左右。由於使用外定位所以不能一次將板銑切下來,否則線路板十分容易損壞,特別是拼板,因銑刀和吸塵裝置會將板子帶出造成線路板損壞和銑刀折斷。而採用分段銑切留結合點的方法,先銑板當銑板完了以後程序暫停然後將板用膠帶固定,執行程序的第二段,使用3mm至4mm的鑽頭將結合點鑽掉。其優點是模板少費用小易於管理,可銑切所有板內無安裝孔和定位孔的線路板,小工藝人員管理方便,特別是CAM等先期製作人員的製作可簡單化,同時可優化基材的利用率。缺點是由於使用鑽頭,線路板外形留有至少2-3個凸起點不美觀,可能不符合客戶要求,銑切時間長,工人勞動強度稍大。
框架及下刀點:
框架的製作是屬於線路板先期的製作,框架設計不但對電鍍的均勻性等有影響,同時對銑板也有影響,如設計不好框架易變形或在銑板時產生部份小的塊裝的小廢塊,產生的廢塊會堵塞吸塵管或碰斷高速旋轉的銑刀,框架變形特別是對外定位銑板時造成成品板變形,另外下刀點和加工順序選擇的好,能使框架保持最大的強度最快的速度。選擇的不好,框架容易變形而使印製板報廢。
銑的工藝參數:用硬質合金銑刀銑印製板外形,銑刀的切削速度一般為180~270m/min。計算公式如下(僅供參考): S=pdn/1000(m/min) 式中:p:PI(3.1415927) d:銑刀直徑,mm n;銑刀轉速,r/min
與切削速度相匹配的是進給速度。若進給速度太低,由於磨擦熱使印製板材料軟化甚至溶化或燒焦,堵塞銑刀的排屑槽,切削無法進行。如果進給太快,銑刀磨損快,承受的徑向負荷大,讓刀量大,工作質量差,尺寸不一致。如何判斷進給的快慢呢?要考慮下述諸項:印製板材料,厚度,每疊塊數,鐵刀直徑、排屑槽。一般可根據刀具供應商提供的技術資料設定,由於刀具的材料質量品牌和製造工藝的區別,不同廠商的刀具工藝參數有區別。 只有低於額定負載,主軸馬達的轉速才能保持。負載增大,轉速下降,直至銑刀折斷。銑板時產生斷刀問題一般有這幾種情況造成此結果:一:是主軸馬達功率不足,需要維修更換。二:是每疊板數太多,切削負荷太大或銑切長度超過了銑刀的有效長度。三:銑刀質量問題。四:轉速和進刀速度設置問題。五:轉軸的鑽夾頭夾持力下降,吃負載時達不到所要求的轉速。六:轉軸旋轉時同心度有問題產生跳動。七:程序的設計有問題,如使用了錯誤的命令。
D. 全自動擰螺絲工作原理
自動螺絲供料機主要負責螺絲的篩選、排列、檢測、分度和輸送,是代替手動取螺絲的重要環節。
按供料方式可分為吹吸式和吸附式。
氣吹式:吹風式送料是一種配有常規自動螺絲擰緊機的送料裝置。採用吹制式送料機對螺絲進行篩分、排列和試驗。螺絲通過進料管通過氣壓自動輸送到鎖緊機構卡箍的下部,等待鎖緊。設備螺絲與進給螺絲同步,不停機。
吸附式:吸附式給料常用於坐標式機械給料,是一種較好的通用給料方式。螺絲輸送、檢測、排料均由螺絲排料機完成。坐標機將螺絲前後拉動,然後執行螺絲緊固過程。它的優點是不受螺絲大小的影響。
E. 銅棒自動下料機床設計
有工資付嗎?4萬塊我接了,請告知工件的普通長度和最大長度。
你自己核算一下50mm銅棒的切削進給量和物料進給速度以及精度要求,不是一般的土工裝可以解決的。
如果是畢業設計,你的導師就太過分了,應屆畢業生完成這個項目的可能性基本為零。
F. 自動送料機的工作原理
沖床自動送料機 -鋸床自動送料機採用西門子PLC和西門子觸摸屏控制,採用進口伺版服電機控制進給送料。權
沖床自動送料機操作簡單方便,精度高。操作時只要在觸摸屏上設置好進給量,伺服系統自動按照提前設定好的數值確定每次的進給長度,操作者只需要觀看機器是否正常工作,而無需每次調整。
PLC系統控制控制自動送料動作,自動夾緊動作和自動裁切動作。採用該機器可以大大減輕操作者的勞動強度,提供生產效率。
G. 電火花打孔機的原理
1、電火花來打孔機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源連續上下垂直運動動的細金屬銅管作電極,對不銹鋼、淬火鋼、硬質合金、銅、鋁等金屬工件進行脈沖火花放電蝕除成型。細孔穿孔機可用於加工發動機中的冷卻散熱孔、篩板的群孔、液壓氣動元件的油路孔、油嘴油泵噴油孔、化織噴絲板的噴絲孔、線切割的穿絲孔等各種傳統加工方法難於加工的深小孔。
2、電火花打孔機根據應用的介質不同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液體電火花打孔機,由於液體加工時要通過銅棒小孔,可能堵塞銅棒小孔,所以最小可加工0.15mm的細孔!深度也只能加工20mm。是普遍應用的,另外一種是氣體電火花打孔機,經過銅棒小孔的介質採用的是氣體,所以不易被堵塞,可加工更精密的小孔。
3、打孔機是由四大部分相互配合完成打孔過程。首先將材料移動到自動打孔機攝像頭掃描區域,攝像頭掃描到圖像之後進行處理並給控制部分信號,控制部分收到信號之後,進一步的處理並控制傳動部分動作,使沖頭在平面上的X軸,Y軸走位,完成走位動作之後氣動部分開始工作,電磁閥控制氣缸進行沖孔動作。自動打孔機列印刷定位孔,整個動作一氣呵成,快速,准確,效率高。
H. 全自動擰螺絲機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組成部件
一、自動供料機
自動螺絲供料機主要負責螺絲的篩選、排列、檢測、分度和輸送,是代替手動取螺絲的重要環節。
按供料方式可分為吹吸式和吸附式。
氣吹式:吹風式送料是一種配有常規自動螺絲擰緊機的送料裝置。採用吹制式送料機對螺絲進行篩分、排列和試驗。螺絲通過進料管通過氣壓自動輸送到鎖緊機構卡箍的下部,等待鎖緊。設備螺絲與進給螺絲同步,不停機。
吸附式:吸附式給料常用於坐標式機械給料,是一種較好的通用給料方式。螺絲輸送、檢測、排料均由螺絲排料機完成。坐標機將螺絲前後拉動,然後執行螺絲緊固過程。它的優點是不受螺絲大小的影響。
二、鎖付機構
鎖付機構(行業叫鎖付模組)通過按程序設定配置批量、氣吹批量或伺服電機來執行擰緊動作,完全替代人工操作。
根據鎖緊機構的不同,可分為電動批、氣吹批、伺服驅動等。風批扭矩較大;可根據給定的伺服力矩值鎖定,精度更高、速度更快。
三、電源箱
鎖付機構的控制系統主要位於輸入電壓為220V的電氣箱中。通常由PLC(或單片機)控制,實現自動上料與鎖緊機構的協同工作,達到自動鎖緊效果。
四、定位系統
定位系統(運動模組)主要保證鎖緊機構能准確地將螺釘旋進產品的螺孔位置。定位由工作台、夾具、夾具等多種附件完成。通常需要根據產品的形狀特點進行設計。
I. 數控車床不銹鋼件直徑25的下料轉速是多少進給速度多少(3O4)
如果刀片是塗層硬質合金,轉速可以用1500轉/分鍾。
如果刀片是焊接刀,轉速用1000轉/分鍾。
進給量0.18~0.3(mm/r)
如果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請及時採納為最佳答案,謝謝!
J. 深圳點膠機工作原理是什麼
點膠機是將壓縮空氣送入膠瓶(注射器),將膠壓進與活塞室相連的進給管中,當活塞處於上沖程時,活塞室中填滿膠,當活塞向下推進滴膠針頭時,膠從針嘴壓出。滴出的膠量由活塞下沖的距離決定,可以手工調節,也可以在軟體中控制。
點膠機膠量控制方法:時間壓力法、螺桿泵分配法和活塞壓力法、和噴射式點膠。
1、時間壓力法,這種方法早用於SMT,它通過控制時間和氣壓來獲得預定的膠量和膠點的直徑,通常塗敷量隨壓力及時間的增大而增大,分配出的膠滴體積為作用到注射器內膠液壓力施加時間的函數。
2、螺桿泵分配法,這種方法使用旋轉泵加壓技術驅動膠液進行塗敷,可重復精度高,可用於包含塗敷性能惡劣的粘接劑的塗敷。它採用馬達驅動使螺桿轉過距離或者角度,其工作方式可以產生比時間壓力式方式重復性更好的膠滴。
3、活塞壓力式,這種方法採用一閉環點膠機,依靠匹配的活塞及汽缸進行工作,活塞在空腔內向下運動推動膠液,由氣缸的體積決定塗膠量,可獲得膠量和形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