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氯化鋰化工裝置設計

氯化鋰化工裝置設計

發布時間:2023-01-25 08:28:08

『壹』 四川大學化工學院的師資力量

優勢研究領域
磷化工與礦物清潔加工技術、鈦礦加工與鈦化工過程、過濾與分離機械、石油化工反應過程、化工裝備及過程強化、膜科學與技術、化工新材料、微流控技術、計算化學與催化劑工程、大型工業過程管理軟體、生物質加工與可再生能源、制葯與生物化工等。
基礎研究
葯物研究:定向葯物釋放、水性葯物合成、分子葯物設計等。
微反應器高效催化劑研究:微通道反應器、生物感測器、鋰電池、燃料電池等。
化工材料交叉學科:智能膜材料與膜過程、智能控釋載體、生物醫用材料、微流控技術等。
生物化工交叉學科:微生物冶金、微生物脫硫、微生物水處理、生物能源等。
分離過程:過濾機械與膜技術、分子分離過程、生物質提純等。
工程開發
產品化工程建設:大型磷銨聯產技術、30萬噸/年MAP技術、10萬噸/年濕法磷酸凈化技術、8萬噸/年大顆粒尿素成套裝置、2.5萬噸/年工業磷銨、10萬噸/年磷酸生產裝置、4萬噸/年磷酸氫鈣、3000噸/年對氨基苯酚、6萬噸/年生物柴油裝置、500噸/年茶多酚等。
工業化試驗:500噸天然氣等離子乙炔、1000噸橡膠助劑造粒、500方焦化廢水處理、8萬噸/年精製鹽內熱式流化床乾燥、25萬噸磷石膏CO2轉化生產硫酸銨、大型電站脫硫成套裝置、5萬噸醋酸乙烯合成反應器。
優勢技術領域

◆磷化工工程技術及成套裝備

學院在磷化工方面建立了教育部工程中心「磷資源綜合利用與清潔加工」與 「川大—瓮福磷化工」國家級工程技術中心,是目前國內最大的磷化工與工程研究開發團隊。我們先後開發了MAP成套生產技術、DAP尾氣聯產MAP大型化成套技術 、濕法磷酸凈化成套技術、磷酸氫鈣成套技術、窯法磷酸高溫反應技術以及相關磷酸鹽、磷化工生產技術,引領了我國近20年來磷化工發展的方向。
◆優勢技術領域

新型反應技術:大型化磷酸中和反應器、礦物(磷礦、鈦礦等)大型酸解反應器、烴類(甲苯、環己烷、丙烯等)氧化反應技術、加氫反應技術(油脂加氫、BDO、苯胺等)、等離子甲烷裂解制乙炔反應技術、醋酸乙烯合成反應器、高溫窯爐反應技術、微通道硝銨反應器等。
流態化與造粒技術:氣固循環流化床技術、高效流化床乾燥技術(內熱式流化床乾燥技術、脫水/乾燥一體化工藝與設備技術、振動流化床技術),轉鼓噴漿造粒技術(磷銨造粒、大顆粒尿素、橡膠添加劑等)、噴動床造粒及包衣技術。
粉體與冶金技術:塗料干法噴塗技術,離子交換膜電解法制高純金屬粉,鎳鋅鐵氧體共沉粉,功能氧化鋅、磷酸鈷、超細金屬鎳粉制備技術,各類金屬冶金爐技術,濕法煉鋅廢電解液中分離鎂回收鋅和硫酸,濕法煉鋅廢電解液中除氯節能降耗。
催化劑:蒸汽重整轉化催化劑、硫酸轉化催化劑、加氫催化劑、均相氧化催化劑、甲醇催化劑、二甲醚催化劑、醋酸乙酯合成催化劑、硝酸合成催化劑、有機合成催化劑等制備研究與工業開發;構型催化劑與反應器設計、低阻力床層催化劑設計、界面改性光化學催化劑等。
計算機模擬及大型管理軟體:計算化學及反應動力學計算、發動機燃燒過程模擬、化工過程流場模擬、化工工藝過程模擬和單元優化、計算機輔助設計及工程設計、大型企業管理及實時控制軟體等。
無機化工技術:磷石膏廢渣制硫酸鉀銨新工藝、濕法磷酸強化過濾技術、磷石膏綜合利用制高濃度三元復合肥、正、偏磷酸鹽技術、濕法磷酸凈化技術、多聚氯化磷酸鈉及飼料級磷酸氫鈣成套技術,氯化銨轉化技術。
特殊分離技術:廢醋酸的處理技術、汽車用壓縮天然氣(CNG)深度脫水技術、天然氣脫硫技術、循環水阻垢及防腐新技術、滲透汽化膜技術與膜分離過程應用研究,旋轉流動在膜分離中的應用。
精細化學品:對氨基苯酚、乙醯氨基酚、6-甲氧基-2-萘乙酮、3,4-二甲氧基苯乙酮、3,4-亞甲二氧基苯酚、3,4-亞甲二氧基苯乙酮、4-苯基苯乙酮等合成新技術,新型無機抗菌劑,顏料系列,晶須材料等。
單元設備:液-固、氣-固、氣-液、液-液-固分離過程強化與設備開發,離心沉降與離心過濾工藝與裝備的設計與技術、強化傳熱技術與高效換熱器、高溫余熱回收裝置技術,泵與風機的優化設計及耐腐蝕特殊泵和風機專有技術,泵、壓縮機、風機等裝置的優化節能技術,壓縮機的無油潤滑技術和流體密封技術研究。
生物技術:生物柴油及丁醇發酵生物質能源技術、微藻及細胞培養工藝、微生物脫硫技術、生物質提取技術、生物體組成分析技術、心包材料表面修飾誘導組織再生及控制降解機理、拆分光學或醇用酶的研究。
教育部磷資源綜合利用與清潔加工工程研究中心
四川大學化工學院在磷化工、磷資源化學及磷礦清潔加工方面具有突出的優勢,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形成了目前國內最大、有國際影響的磷資源綜合利用基礎研究和工程開發中心。
由四川大學化工學院承擔的教育部磷資源綜合利用與清潔加工工程研究中心,2006年經教育部批准立項建設。中心將依靠四川大學化工學院在磷化工方面的科研優勢和學科優勢,建立起了多學科交叉的高水平研究平台,成為我國最大的磷化學與工程學專業人才培養基地。中心擁有目前我國規模最大的磷化學與工程的研究與開發團隊,其開發的料漿法磷銨工藝對我國磷肥生產行業的進步和變化產生了重大影響。近年來,在濕法磷酸凈化及磷銨生產大型化方面取得突破,連續建設了六套20-30萬噸級的大型磷銨裝置,為我國幾大磷肥企業升級、全國磷肥產業結構轉化作出了突出貢獻,已經成為全國高校在產學研結合的工程研究領域的標志性成果。中心進入了國家「985」四川大學西南資源環境與災害防治科技創新平台,將在礦物加工及清潔方面建設成為有國際影響的科學研究中心,並與企業共建成立了多個技術中心,其中「川大-瓮福磷化工工程技術中心」是國家級技術中心。近的期,中心在繼續發揚傳統磷化工優勢的基礎上,開始逐漸向精細磷化工轉型,結合當前全球研究熱點新能源開展了磷酸亞鐵鋰、磷酸錳鋰、磷酸鈷鋰、六氟磷酸鋰等一系列功能精細磷酸鹽開發研究,已見成效獲得企業青睞。
四川大學新能源新材料低碳技術研究院
該中心是在「特色礦產與可再生能源研究中心(985工程二期)」基礎上組建的跨學科創新平台,是四川大學「新能源新材料低碳技術研究院(2011創新計劃培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心以化工清潔生產與低碳技術為目標、以CCU(Carbon-dioxide Cycling Utilization)為導向、以循環利用為特色,旨在建設國際一流的高水平CO2減排技術創新平台和理論研究與人才培育基地
中心主要研究方向
1.工業固廢直接礦化CO2的CCU技術
針對我國可持續發展對CO2減排技術的迫切需求和國際上可用技術減排成本居高不下的現狀,提出「以廢治廢」、CO2循環利用的技術創新路線,通過化工清潔生產過程完成CO2減排,同步提高環境、資源和經濟效益。
該方向獲得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資助,與中國石化和瓮福集團等合作,「低濃度尾氣CO2礦化磷石膏聯產硫基復肥關鍵技術研究與工程示範」課題已經進入現場模試。
2.天然礦物礦化CO2的CCU技術
在人類可利用的自然界范圍內,存在大量礦物可作為CO2的天然礦化劑。提出了CO2與非水溶性鉀礦石在催化劑溶液中高效反應礦化為在自然界中穩定的固體碳酸鹽,同時製取鉀肥及其它高附加值化工產品的CCU技術創新,在可盈利的生產過程中CO2礦化減排。
該方向獲得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資助,與瓮福集團和延長集團等合作,「鉀長石礦化CO2聯產鉀肥關鍵技術研究及中間試驗」研究課題取得了多項專利成果並已進入中試開發。
3.過程工業節能與「三廢」源頭治理多相流技術
多相流是物質與能量轉化的普遍化方式。優化多相結構和轉化途徑、提高轉化效率是節約資源能源、減少「三廢」排放的源頭技術。由此提出了熱力學勢差控制的相際傳遞原理,對具有微小溫差、濃差、速差的「三廢」物流通過相轉移實現以廢治廢源頭減排。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863」計劃資助下開發了「重型柴油機尾氣污染與鑽井廢水同步治理」技術,與中國石油天然氣公司等合作已在多個油氣田鑽井環保工程中取得顯著成效並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2014年入選科技部首批節能減排技術推廣目錄。
化學工程設計研究所
化學工程設計研究所成立於1985年。主要從事化學裝置的設計、化工科技成果工程化,具有乙級化工設計資質。自2001年首次完成大型磷化工生產裝置產學研項目以來,在濕法磷酸萃取凈化、精細磷酸鹽研發及新能源鋰化工等工程方面取得豐碩成果,研究所承接完成的主要項目有瓮福集團20萬噸/年粉狀MAP裝置和12萬噸/年粒狀MAP裝置、安徽六國化工FPPA項目、四川天齊鋰業新建酸化窯爐工程設計、四川天齊鋰業新建5000噸氫氧化鋰項目等。

『貳』 實驗室製取乙酸乙酯的製取裝置圖和步驟

實驗室製取乙酸乙酯的製取裝置圖和步驟:

(2)氯化鋰化工裝置設計擴展閱讀

乙酸乙酯又稱醋酸乙酯,低毒性,有甜味,濃度較高時有刺激性氣味,易揮發,是一種用途廣泛的精細化工產品。具有優異的溶解性、快乾性,用途廣泛,是一種重要的有機化工原料和工業溶劑

乙酸乙酯對空氣敏感,吸收水分緩慢水解而呈酸性。乙酸乙酯溶水(10%ml/ml);能與氯仿、乙醇、丙酮和乙醚混溶;能溶解某些金屬鹽類(如氯化鋰、氯化鈷、氯化鋅、氯化鐵等)反應。

『叄』 無水氯化鋁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利用明礬石[K 2 SO 4 Al 2 (SO 4 ) 3 2Al 2 O 3 6H 2 O]制備無水

(1)酸雨中的弱酸亞硫酸被氧化為強酸硫酸,使溶液中的c(H + )增大,pH減小,
故答案為:酸雨中的弱酸亞硫酸被氧化為強酸硫酸,使溶液中的c(H + )增大,pH減小;
(2)焦炭可消耗產物中的氧氣,使c(O 2 )變小;且放出熱量,溫度升高,導致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故答案為:焦炭可消耗產物中的氧氣,使c(O 2 )變小;且放出熱量,溫度升高,導致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3)取少量溶液,向其中加入品紅溶液,若品紅溶液不褪色,說明二者恰好完全反應;否則,二者未完全反應,
故答案為:取少量溶液,向其中加入品紅溶液,若品紅溶液不褪色,說明二者恰好完全反應;否則,二者未完全反應;
(4)①惰性電極電解飽和氯化鈉溶液,生成氫氣、氯氣、氫氧化鈉,電解總反應式為:2NaCl+2H 2 O
電解
.
2NaOH+H 2 ↑+Cl 2 ↑,
故答案為:2NaCl+2H 2 O
電解
.
2NaOH+H 2 ↑+Cl 2 ↑;
②原電池左側發生氧化反應,為負極,右側為正極,電解質溶液鈉離子向正極移動,即向右槽移動;
由反應2Na 2 S 2 +NaBr 3
放電
.
Na 2 S 4 +3NaBr可知,左側S 2 2- 放電生成S 4 2- ,電極反應式為:2S 2 2- -2e - =S 4 2-
故答案為:右槽;2S 2 2- -2e - =S 4 2-
③該原電池工作一段時間後,測得左槽中Na + 物質的量由amol變為bmol,則轉移電子的物質的量為(a-b)mol,電解池中b電極連接電源的正極,為陽極,得到的氣體為氯氣,根據電子轉移守恆可知氯氣的物質的量為你
(a-b)mol
2
,故生成氯氣的體積=
(a-b)mol
2
×22.4L/mol=11.2(a-b)L,
故答案為:11.2(a-b).

『肆』 江蘇理文化工氯化聚氯乙烯的生產原理

分三個工段
乙炔的製作:桶裝或袋裝電石經過破碎機破碎後,由皮帶機送到電石大貯斗內,再從電石大貯斗放入加料斗,經計量後借電石吊斗、電動葫蘆、電磁振動器連續加入乙炔發生器。電石水解產生的粗乙炔氣由乙炔發生器頂部逸出,經噴淋預冷器、正水封進入冷卻塔和乙炔氣櫃。來自發生器經冷卻後的乙炔氣,進入乙炔壓縮機加壓,然後經清凈塔除去粗乙炔氣中的PH3、H2S等雜質,再經中和塔、冷凝器等除去酸和水分。精製後的精乙炔氣送往氯乙烯合成轉化工序。
氯乙烯的合成:HCL-→HCL緩沖罐-→HCL預冷器+乙炔沙封-→混合器-→石墨冷卻器-→多孔過濾器-→預熱器-→轉化器→除汞器-→冷卻器-→水洗組合塔-→鹼洗塔-→汽水分離器-→機前冷卻器-→單壓機-→機後冷卻器-→全凝器--→水分離器-→低塔加料槽-→低沸塔-→高沸塔-→成品冷卻器-→單體貯槽
3 聚合
C2H3CL+H2O+引發劑+其他-→聚合釜-→料漿排放槽-→料漿槽-→料漿貯槽-→ 料漿進料泵-→節能器-→氣提塔-→出料泵-→節能器-→乾燥器-→離心料漿槽-→ 進料泵-→離心機-→上下攪攏-→氣液乾燥銅-→旋風乾燥床-→一級旋風分離器-→①二級旋風分離器-→抽風機②旋振篩-→中間料倉-→大料倉-→自動包裝線-→外賣
我剛從化工廠實習回來,裡面的工藝流程就是這個

『伍』 化工物性算圖手冊的目錄

第1章 密度 氣體
1.1 空氣的密度(低、中壓)1
1.2 空氣的密度(高壓)2
1.3 濕空氣的密度3
1.4 干空氣和濕空氣的密度(Ⅰ)4
1.5 干空氣和濕空氣的密度(Ⅱ)5
1.6 空氣的密度、濕度和露點6
1.7 液態氧的密度7
1.8 液態氮的密度8
1.9 低溫時氫氣的密度9
1.10 氣態氨的密度和焓、飽和溫度10
1.11 液態氨的密度11
1.12 氨水溶液密度的溫度修正及氨的組分12
1.13 氨水的氣液組成13
1.14 氨水溶液蒸氣中的水氣濃度14
1.15 二氧化碳的密度15
1.16 氯化氫氣體的密度16
1.17 過熱水蒸氣的密度17
1.18 一些氣體的密度(Ⅰ)18
1.19 一些氣體的密度(Ⅱ)19
1.20 氣體在低壓下的密度20
1.21 氣體在低壓下的對比密度21
1.22 理想氣體的比容22
1.23 標准狀態和工作狀態下的氣體密度23
酸類
1.24 鹽酸的密度24
1.25 鹽酸密度的溫度修正及其相應的物性25
1.26 硫酸的密度(Ⅰ)26
1.27 硫酸的密度(Ⅱ)27
1.28 硫酸的密度(Ⅲ)28
1.29 硫酸密度的溫度修正及其相應的物性29
1.30 發煙硫酸的密度30
1.31 25%發煙硫酸的密度31
1.32 發煙硫酸密度的溫度修正及其相應的物性32
1.33 硫酸和發煙硫酸混合物的計算33
1.34 用硫酸與發煙硫酸混合法求硫酸濃度34
1.35 硫酸和磷酸水溶液的密度35
1.36 硝酸的密度(Ⅰ)36
1.37 硝酸的密度(Ⅱ)37
1.38 硝酸密度的溫度修正及其相應的物性38
1.39 含四氧化二氮的發煙濃硝酸的密度39
1.40 硝酸、硫酸和水混合液的密度40
1.41 磷酸密度的溫度修正及其相應的物性41
1.42 氫氰酸的密度42
1.43 有機酸的密度(Ⅰ)43
1.44 有機酸的密度(Ⅱ)44
1.45 乙酸水溶液的密度45
1.46 有機酸飽和蒸氣的密度46
鹼和鹽的水溶液
1.47 氫氧化鈉水溶液的密度47
1.48 氫氧化鈉水溶液的稀釋48
1.49 熱鉀鹼水溶液的密度49
1.50 氫氧化鈉水溶液密度的溫度修正及其相應的物性50
1.51 碳酸鉀水溶液密度的溫度修正及其相應的物性51
1.52 碳酸鈉水溶液的密度(Ⅰ)52
1.53 碳酸鈉水溶液的密度(Ⅱ)53
1.54 碳酸鈉水溶液密度的溫度修正及其相應的物性54
1.55 硝酸銨水溶液的密度55
1.56 明礬水溶液的密度(Ⅰ)56
1.57 明礬水溶液的密度(Ⅱ)57
1.58 硫酸銨和硫酸鎂水溶液的密度58
1.59 氯化鉀水溶液的密度59
1.60 氯化鈣水溶液的密度和冰點60
1.61 氯化銨水溶液的密度61
1.62 氯化鋅水溶液的密度62
1.63 氯化鋰水溶液的密度63
1.64 氯化鎘水溶液的密度64
1.65 溴化鋅水溶液的密度65
1.66 碘化鋅水溶液的密度(Ⅰ)66
1.67 碘化鋅水溶液的密度(Ⅱ)67
烷烴和烯烴
1.68 液態烷烴的密度(常壓)68
1.69 液態丙烷的密度(加壓)69
1.70 飽和烷烴液體的密度70
1.71 氯硅烷混合液的密度71
1.72 氟里昂?11、12的密度72
1.73 氟里昂的比容(常壓)73
1.74 烷烴液體的摩爾體積74
1.75 丙烯液體的密度75
1.76 烯烴液體的密度76
酮和醇
1.77 酮類液體的密度77
1.78 丙酮水溶液的密度78
1.79 丁酮和苯混合液體的密度79
1.80 醇類蒸氣的密度(Ⅰ)80
1.81 醇類蒸氣的密度(Ⅱ)81
1.82 醇類液體的密度82
1.83 甲醇和乙醇水溶液的密度(溫度變化)83
1.84 醇類水溶液的密度(溫度恆定)84
1.85 甘油及其飽和蒸氣、水溶液的密度85
1.86 二甘醇和三甘醇的密度86
1.87 乙二醇水溶液的密度87
1.88 乙醇水溶液中乙醇的體積88
其他物料
1.89 甲醛水溶液的密度89
1.90 商用甲醛水溶液的密度90
1.91 甲苯?氯仿混合液體的密度91
1.92 胺飽和蒸氣的密度92
1.93 乙醇胺水溶液的密度93
1.94 尿素水溶液的密度94
1.95 有機酸酯等類液體的密度95
1.96 瀝青的API密度校正96
1.97 油類的API密度校正97
1.98 石油產品的密度98
1.99 石油餾分的密度99
1.100 直餾和飽和烴石油液化氣的密度100
1.101 燃油在標准溫度下的比重指數101
綜合算圖和計算
1.102 液體的密度和波美度102
1.103 溶液的密度和濃度103
1.104 一些液體的密度(Ⅰ)104
1.105 一些液體的密度(Ⅱ)105
1.106 一些液體在常溫常壓下的密度106
1.107 混合液體的平均密度107
1.108 液體密度和溫度的關系108
1.109 利用標准沸點求液體的密度109
1.110 利用膨脹因數求液體的密度110
1.111 利用臨界溫度求液體的密度112
1.112 飽和液體密度的估算(Ⅰ)113
1.113 飽和液體密度的估算(Ⅱ)114
1.114 輕質高純度液體在泡點壓力下的密度115
1.115 重質高純度液體在泡點壓力下的密度116
1.116 脂肪烴類的摩爾體積117
1.117 含固體顆粒漿液的密度118
1.118 固體物料的堆積密度119
第2章 粘度氣體
2.1 氮氣的粘度120
2.2 空氣的粘度(Ⅰ)121
2.3 空氣的粘度(Ⅱ)122
2.4 水蒸氣的粘度(Ⅰ)123
2.5 水蒸氣的粘度(Ⅱ)124
2.6 過熱水蒸氣的粘度(低壓)125
2.7 過熱水蒸氣的粘度(中、高壓)126
2.8 常壓下氣體的粘度(Ⅰ)127
2.9 常壓下氣體的粘度(Ⅱ)128
2.10 常壓下氣體的粘度(Ⅲ)129
2.11 常壓下氣體的粘度(Ⅳ)130
2.12 常壓下氣體的粘度(Ⅴ)131
2.13 常壓下氣體的粘度(Ⅵ)132
2.14 常壓下氣體的粘度(Ⅶ)133
2.15 低壓下純氣體的粘度134
2.16 中壓下輕質氣體的粘度135
2.17 中壓下重質氣體的粘度136
2.18 高壓下氣體或蒸氣的粘度比(臨界區兩側)137
2.19 高壓下氣體或蒸氣的粘度比(含臨界區)138
2.20 極性氣體的粘度139
2.21 非極性氣體的粘度140
2.22 混合氣體的粘度141
2.23 氣體粘度與壓強的關系142
2.24 高溫下氣體的粘度(常壓)143
2.25 溫度和壓強對氣體粘度的影響144
2.26 壓強對氣體和液體粘度的影響145
2.27 某些氣體的粘度和溫度、壓強的關系146
2.28 根據標准沸點求氣體的粘度147
2.29 根據臨界值求氣體的粘度(Ⅰ)148
2.30 根據臨界值求氣體的粘度(Ⅱ)149
2.31 根據臨界溫度和壓強求氣體的粘度150
2.32 氣體的對比粘度(通用)151
2.33 液氨及其水溶液的粘度152
2.34 液態二氧化硫的粘度153
酸、鹼和鹽
2.35 無機酸等水溶液的粘度154
2.36 硫酸水溶液的粘度(Ⅰ)155
2.37 硫酸水溶液的粘度(Ⅱ)156
2.38 硝酸水溶液的粘度(Ⅰ)157
2.39 硝酸水溶液的粘度(Ⅱ)158
2.40 含四氧化二氮的發煙濃硝酸的粘度159
2.41 磷酸的運動粘度160
2.42 有機酸的粘度161
2.43 氫氧化鉀水溶液的粘度162
2.44氫氧化鈉水溶液的粘度163
2.45 氫氧化鉀和碳酸鉀水溶液混合物的粘度164
2.46 氫氧化鈉和碳酸鈉水溶液混合物的粘度165
2.47 碳酸鉀水溶液的粘度166
2.48 碳酸鈉水溶液的粘度(Ⅰ)167
2.49 碳酸鈉水溶液的粘度(Ⅱ)168
2.50 硝酸鹽水溶液的粘度169
2.51 硫酸鹽等水溶液的粘度170
2.52 尿素水溶液的粘度171
2.53 氯化物水溶液的粘度172
2.54 氯化鈉水溶液的粘度(Ⅰ)173
2.55 氯化鈉水溶液的粘度(Ⅱ)174
2.56 氯化鈣水溶液的粘度(Ⅰ)175
2.57 氯化鈣水溶液的粘度(Ⅱ)176
2.58 氯化鋰水溶液的粘度177
烴 類 和 酯 類
2.59 氣態甲烷的粘度178
2.60 液態戊烷的粘度179
2.61 液態癸烷的粘度180
2.62 液態氟里昂的粘度181
2.63 液態氯甲烷的粘度182
2.64 烷烴液體的粘度(常壓)183
2.65 液態炔烴和烯烴的粘度184
2.66 液態烯烴粘度的壓力修正185
2.67 苯及其化合物的粘度186
2.68 苯與四氯化碳混合物的粘度187
2.69 烴類液體的粘度(常壓)188
2.70 酯類液體的粘度189
醇、酮、醛和醚
2.71 醇類液體的粘度190
2.72 甲醇水溶液的粘度191
2.73 乙醇水溶液的粘度192
2.74 乙二醇水溶液的粘度193
2.75 甘油及其水溶液的粘度194
2.76 酮、醛和醚類液體的粘度195
油類
2.77 油類的粘度?密度常數196
2.78 礦物油的粘度197
2.79 原油的運動粘度198
2.80 油液運動粘度和壓強的關系199
2.81 低粘度油類的粘度200
2.82 石油餾分在高壓下的粘度201
2.83 渣油和瀝青的運動粘度(或針入度)202
綜合算圖和計算
2.84 一些液體的粘度203
2.85 有機液體的粘度和表面張力204
2.86 有機液體的粘度和密度(Ⅰ)205
2.87 有機液體的粘度和密度(Ⅱ)206
2.88 有機液體的粘度計算207
2.89 可溶液體混合物的粘度208
2.90 部分互溶液體混合物的粘度209
2.91 不可溶液體混合物的粘度210
2.92 乳濁液的運動粘度211
2.93 固體懸浮液的粘度212
2.94 含水懸浮漿液的粘度213
2.95 分散物系液體無內循環時的粘度214
2.96 分散物系液體自由循環時的粘度215
2.97 液體粘度與密度的關系216
2.98 液體粘度與溫度的關系217
2.99 高壓下飽和液體的粘度218
2.100 對比溫度、對比壓強和粘度219
2.101 松香的粘度和熔點220
第3章 表面張力
3.1 酸和酸酐的表面張力221
3.2 烴類的表面張力222
3.3 烷烴的表面張力(Ⅰ)224
3.4 烷烴的表面張力(Ⅱ)225
3.5 烯烴的表面張力226
3.6 烯烴和炔烴的表面張力227
3.7 芳烴的表面張力228
3.8 胺和腈類的表面張力229
3.9 酚類的表面張力230
3.10 酯類的表面張力231
3.11 醇類的表面張力232
3.12 乙醇水溶液的表面張力233
3.13 一些液體的表面張力(Ⅰ)234
3.14 一些液體的表面張力(Ⅱ)235
3.15 純液體的表面張力236
3.16 純液體或液體混合物的表面張力238
3.17 液體表面張力的估算239
3.18 液體表面張力與溫度的關系(Ⅰ)240
3.19 液體表面張力與溫度的關系(Ⅱ)241
3.20 植物油的表面張力242
3.21 非極性溶液的表面張力243
3.22 非臨界溫度附近的表面張力244
第4章 溶解度
4.1 水在碳氫化合物中的溶解度245
4.2 水在烷烴中的溶解度(Ⅰ)246
4.3 水在烷烴中的溶解度(Ⅱ)247
4.4 水和烷烴的互溶度248
4.5 水在環烷烴中的溶解度249
4.6 水在烯烴中的溶解度250
4.7 水在芳烴中的溶解度251
4.8 水在烴中的溶解度(Ⅰ)252
4.9 水在烴中的溶解度(Ⅱ)253
4.10 水在油類中的溶解度254
4.11 氫在水中的溶解度255
4.12 氫在液氨中的溶解度256
4.13 氫在鋼鐵中的溶解度257
4.14 氧在水中的溶解度258
4.15 氮在液氨中的溶解度259
4.16 氨在水中的溶解度260
4.17 氯在水中的溶解度261
4.18 氯在氯化鈉水溶液中的溶解度262
4.19 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263
4.20 二氧化碳在水和苯中的溶解度264
4.21 二氧化硫在水中的溶解度(Ⅰ)265
4.22 二氧化硫在水中的溶解度(Ⅱ)266
4.23 二氧化硫在水中的溶解度(Ⅲ)267
4.24 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在水中的溶解度268
4.25 一氧化二氯在水中的溶解度269
4.26 氣體在水中的亨利常數270
4.27 氣體在石油中的溶解度271
4.28 氣體在有機液體中的亨利常數272
4.29 碳酸鹽在水中的溶解度273
4.30 硝酸鹽在水中的溶解度274
4.31 硫酸鹽在水中的溶解度275
4.32 硫酸鈉在乙二醇水溶液中的溶解度276
4.33 氯化物在水中的溶解度277
4.34 氯化鈉在二甘醇和三甘醇中的溶解度278
4.35 甲烷在水中的溶解度279
4.36 甲烷在液氨中的溶解度280
4.37 丙烷在水中的溶解度281
4.38烷烴和無水氟化氫的互溶度282
4.39 丁烯在水中的溶解度283
4.40 苯在水中的溶解度(加壓)284
4.41 苯類在水中的溶解度(常壓)285
4.42 有機酸在甲醇和乙醇中的溶解度286
4.43 有機酸在苯中的溶解度287
4.44 萘在八種溶劑中的溶解度288
4.45 香豆素在甘油水溶液中的溶解度289
4.46 石蠟在石油中的溶解度290
4.47 糖液溫度和蔗糖的溶解度291
4.48 有機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292
4.49 有機化合物在有機溶劑中的溶解度293
第5章 沸點和凝點
第6章 蒸氣壓無機物
第7章 比熱容
第8章 導熱系數無機物
第9章 汽化熱、溶解熱和熔融熱
第10章 焓和熵
第11章 臨界值
第12章 普朗特數
第13章 擴散系數
第14章 折射率和折射度
第15章 壓縮因子
第16章 氣液平衡常數、揮發度和逸度
第17章 綜合物性算圖及其他算圖
附錄

閱讀全文

與氯化鋰化工裝置設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閥門上r代表什麼意思 瀏覽:953
智能儀表銷售怎麼樣 瀏覽:500
伸縮裝置機械動圖 瀏覽:717
所示裝置是實驗室用輕繩 瀏覽:233
剛開始賣閥門需要了解什麼 瀏覽:29
智跑換儀表盤多少錢 瀏覽:35
分度線用什麼儀表 瀏覽:421
買些什麼器材可以練臂力 瀏覽:537
實驗裝置排序問題 瀏覽:724
挖孔樁機械多少錢1米 瀏覽:426
沈陽機床重量怎麼樣 瀏覽:772
新上鑄造廠怎麼樣 瀏覽:308
現在家裡一般是什麼水電閥門 瀏覽:937
老房子暖氣閥門在頂樓嗎 瀏覽:139
蘇州健身器材廠家有哪些 瀏覽:373
踏板車換後輪軸承收多少錢 瀏覽:245
超聲波洗項鏈效果怎麼樣 瀏覽:400
寧波器材去哪裡買 瀏覽:869
鄞州戶外兒童游樂設備哪裡能買 瀏覽:843
收購哪些廢舊專用器材違法 瀏覽: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