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利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驗證機械能守恆定律。將紙帶固定在重物上,讓紙帶穿過電火花計時器。先用手提著紙
㈡ 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驗證機械能守恆定律.(1)下面列舉了該實驗的幾個操作步驟:A、用天平稱出重錘和夾
(1)以上步驟中,不必要的步驟是:A、因為我們是比較mgh、
mv
2的大小關系,故m可約去比較,不需要用天平,
有錯誤的步驟的是:B、將電火花計時器接到直流電源上,應該接到交流電源上,
C、開始記錄時,應先給打點計時器通電打點,然後再釋放重錘,讓它帶著紙帶一同落下,如果先放開紙帶讓重物下落,再接通打點計時時器的電源,由於重物運動較快,不利於數據的採集和處理,會對實驗產生較大的誤差,
(2)重力勢能的減小量等於重力所做功的大小,
因此有:△E
p=W=mgx=mg(X
0+X
1)=1.92m;
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中時間中點的瞬時速度大小等於該過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因此有:
v
c=
=1.94m/s
動能的增量為:△Ek=
m
v | 2
㈢ 某同學利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來驗證機械能守恆定律: (1)該同學開始實驗時情形如圖所示,接通電源釋
(1) ①打點計時器接了直流電;②重錘離打點計時器太遠 (2)1.18m/s 0.690J 0.692J在實驗誤差充許回的范圍內重錘下落過答程機械能守恆
㈣ 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驗證機械能守恆定律,實驗所用的電源為學生電源,輸出電壓為6V的交流電和直流電兩種
(1)沒有必要進行的步驟是: 因為我們是比較mgh、 mv 2 的大小關系,故m可約去比較,不需要用天平.故C沒有必要.故選C. 操作不恰當的步驟是: 應將打點計時器接到電源的交流輸出端上,故B錯誤. 開始記錄時,應先給打點計時器通電打點,然後再釋放重錘,讓它帶著紙帶一同落下,如果先放開紙帶讓重物下落,再接通打點計時時器的電源,由於重物運動較快,不利於數據的採集和處理,會對實驗產生較大的誤差,故D錯誤. 故選BD.
(2)利用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x=at 2 a= = = ( S 2 - S 1 ) f 2 (3)還需要測量的物理量是重錘的質量m. 重物下落過程中受重力mg和阻力F,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得: F 合 =mg-F F=mg-ma=mg- ( S 2 - S 1 ) f 2 故答案為:(1)C、BD (2) ( S 2 - S 1 ) f 2 (3)重錘的質量m,mg- ( S 2 - S 1 ) f 2 |
㈤ 用如圖1所示的實驗裝置驗證機械能守恆定律.實驗所用的打點計時器為電火花打點計時器.重錘從高處由靜止
(1)B:將打點計時器應接到電源的「交流輸出」上,故B錯誤. C:因為我們是比較mgh、 mv 2的大小關系,故m可約去比較,不需要用天平,故C錯誤. D:開始記錄時,應先給打點計時器通電打點,然後再釋放重錘,讓它帶著紙帶一同落下,如果先放開紙帶讓重物下落,再接通打點計時時器的電源,由於重物運動較快,不利於數據的採集和處理,會對實驗產生較大的誤差,故D錯誤. 故選BCD. (2)在上述驗證機械能守恆定律的實驗中發現,重錘減小的重力勢能總是大於重錘動能的增加,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在重錘下落的過程中存在阻力作用. (3)重錘下落時做勻加速運動,因此由△x=aT 2得: a= = 故答案為:(1)BCD (2)存在阻力作用(3)a=
㈥ 利用圖中所示的裝置來驗證機械能守恆定律.(1)實驗中安裝、調整好器材,穿好紙帶,在打點之前,應先___
(1)實驗中安裝、調整好器材,穿好紙帶,在打點之前,應先接通電源,後松開紙帶. (2)重錘從O運動到C的過程中,重力勢能減少△Ep=mgh=0.1×9.8×0.5610J=0.550J. 利用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得: vC= 動能增加E kC= mv C2=0.529J, (3)用此裝置打出的紙帶,還可以測量重物下落的加速度,此加速度一般小於當地重力加速度.其原因是紙帶受打點計時器的阻力或空氣對重物的阻力. 故答案為: (1)接通電源,松開紙帶(或釋放重物) (2)0.550 0.529 (3)紙帶受打點計時器的阻力或空氣對重物的阻力
㈦ 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驗證機械能守恆定律,實驗所用的電源為學生電源,輸出電壓為6V的交流電和直流電兩種
(1)步驟B是錯誤的,應該接到電源的交流輸出端; 步驟C不必要,因為根據測量原理,重錘的動能和勢能中都包含了質量 m ,可以約去; 步驟D是錯誤的,應該先接通電源,待打點穩定後再釋放紙帶。 (2)
與利用實驗裝置驗證機械能守恆定律相關的資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