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電機車的齒輪傳動裝置一般由

電機車的齒輪傳動裝置一般由

發布時間:2023-01-25 02:10:21

A. 齒輪箱中一般包括有

齒輪箱承受來自風輪的作用力和齒輪傳動時產生的反力,必須具有足夠的剛性去承受力和力矩的作用,防止變形,保證傳動質量。齒輪箱箱體的設計應按照風電機組動力傳動的布局安排、加工和裝配條件、便於檢查和維護等要求來進行。隨著齒輪箱行業的不斷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行業和不同的企業都運用到了齒輪箱,也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在齒輪箱行業內發展壯大。

齒輪箱根據單元結構模塊化設計原理,大大的減少了零部件種類,適合大規模生產及靈活多變的選型。減速器螺旋錐齒輪、斜齒輪均採用優質合金鋼滲碳淬火,齒面硬度高達60±2HRC,齒面磨削精度高達5-6級。

傳動部位軸承均選用國內知名品牌軸承或進口軸承,密封件選用骨架油封;吸音箱體結構、較大的箱體表面積和大風扇;使整機的溫升、噪音降低,運轉的可靠性得到提高,傳遞功率增大。可實現平行軸、直交軸、立式、卧式通用箱體,輸入方式有電機聯接法蘭、軸輸入;輸出軸可直角或水平輸出,備有實心軸和空心軸、法蘭盤式輸出軸。使齒輪箱滿足狹小空間的安裝要求,也可按客戶需求供貨。其體積比軟齒減速箱小1/2,重量減輕一半,使用壽命提高3~4倍,承載能力提高8~10倍。廣泛應用於印刷包裝機械、立體車庫設備、環保機械、輸送設備、化工設備、冶金礦山設備、鋼鐵電力設備、攪拌設備、築路機械、製糖工業、風力發電、扶梯電梯驅動、船舶領域、輕工領域、造紙領域、冶金行業、污水處理、建材行業、起重機械、輸送線、流水線等大功率,大速比,高扭矩的場合。具有良好性價比、有利於國產化設備的配套。

B. 電力機車和內燃機車電機的工作原理

電力機車
電力機車由:機械部分,電氣部分和空氣管路系統三部分組成。

機械部分
包括走行部和車體。走行部是承受車輛自重和載重在鋼軌上行走的部件,由2軸或3軸轉向架以及安裝在其上的彈簧懸掛裝置、基礎制動裝置、輪對和軸箱、齒輪傳動裝置和牽引電動機懸掛裝置組成。車體用來安放各種設備,同時也是乘務人員的工作場所,由底架、司機室、台架、側牆和車頂等部分組成。司機室設在車體的兩端,有走廊相通。司機室內安裝控制設備,如司機控制器、制動閥、按鈕開關、監測儀表和信號燈等。兩司機室之間用來安裝機車的全部主要設備,有時劃分成小室,分別安裝輔助機組、開關設備、換流裝置以及牽引變壓器等。部分電氣設備如受電弓、主斷路器和避雷器等則安裝在車頂上。車鉤緩沖裝置安裝在車體底架的兩端牽引樑上。車體和設備的重量通過車體支承裝置傳遞到轉向架上,車體支承裝置並起傳遞牽引力與制動力的作用。

電氣部分
機車上的各種電氣設備及其連接導線。包括主電路、輔助電路、控制電路以及它們的保護系統。①主電路:電力機車的最重要組成部分。它決定機車的基本性能,由牽引電動機以及與之相連接的電氣設備和導線共同組成。在主電路中流過全部的牽引負載電流,其電壓為牽引電動機的工作電壓,或者接觸網的網壓,所以主電路是電力機車上的高電壓大電流的動力迴路。它將接觸網上的電能轉變成列車牽引所需的牽引動力。②輔助電路:供電給電力機車上的各種輔助電機的電氣迴路。輔助電機驅動多種輔助機械設備,如冷卻牽引電動機和制動電阻用的通風機,供給各種氣動器械所需壓縮空氣的壓縮機等。輔助電機可以是直流的,也可以是非同步的。③控制電路:由司機控制器和控制電器的傳動線圈和聯鎖觸頭等組成的低壓小功率電路。控制電路的作用是使機車主電路和輔助電路中的各種電器按照一定的程序動作。這樣,電力機車即可按照司機的意圖運行。④保護系統:保證上述各種電路的設施。

空氣管路系統
按用途可分為:
①供給機車和車輛制動所需壓縮空氣的空氣制動氣路系統。
②供給機車電氣設備所需壓縮空氣的控制氣路系統。
③供給機車撒砂裝置、風嗽叭和刮雨器等輔助裝置所需壓縮空氣的輔助氣路系統。
作用:是風壓的通道,為機車受電弓上升,機車制動,機車散熱提供風源

內燃機電車

基本結構
內燃機車由柴油機、傳動裝置、輔助裝置、車體走行部(包括車架、車體、轉向架等)、制動裝置和控制設備等組成。

柴油機
內燃機車的動力裝置,又稱壓燃式內燃機。主要結構特點包括汽缸數、汽缸排列形式、汽缸直徑、活塞沖程、增壓與否等。現代機車用的柴油機都配裝廢氣渦輪增壓器,以利用柴油機廢氣推動渦輪壓氣機,把提高了壓力的空氣經中間冷卻器冷卻後送入柴油機進氣管,從而大幅度提高了柴油機功率和熱效率。柴油機工作有四沖程和二沖程兩種方式,同等轉速的四沖程機的熱效率一般高於二沖程,所以大部分採用四沖程。從轉速來看,分為高速機、中速機和低速機。為滿足各種功率的需要,生產有相同汽缸直徑和活塞的各種缸數的產品。功率較小用6缸、8缸直列或8缸V型,功率較大用12、16、18和20缸V型,其中以12、16缸的最為常用。

傳動裝置
為使柴油機的功率傳到動軸上能符合機車牽引要求而在兩者之間設置的媒介裝置。柴油機扭矩—轉速特性和機車牽引力—速度特性完全不同,不能用柴油機來直接驅動機車動輪:柴油機有一個最低轉速,低於這個轉速就不能工作,柴油機因此無法啟動機車;柴油機功率基本上與轉速成正比,只有在最高轉速下才能達到最大功率值,而機車運行的速度經常變化,使柴油機功率得不到充分利用;柴油機不能逆轉,機車也就無法換向。所以,內燃機車必須加裝傳動裝置來滿足機車牽引要求。
常用的傳動方式有機械傳動、液力傳動和電力傳動。
液力傳動箱、車軸齒輪箱、萬向軸等組成。液力變扭器(又稱變矩器)是液力傳動機車最重要的傳動元件,由泵輪、渦輪、導向輪組成。泵輪和柴油機曲軸相連,泵輪葉片帶動工作液體使其獲得能量,並在渦輪葉片流道內流動中將能量傳給渦輪葉片,由渦輪軸輸出機械能做功,通過萬向軸、車軸齒輪箱將柴油機功率傳給機車動輪;工作液體從渦輪葉片流出後,經導向輪葉片的引導,又重新返回泵輪。液力傳動機車(圖2)操縱簡單、可靠,特別適用於多風沙和多雨的地帶。
電力傳動分為三種:(a)直流電力傳動裝置。牽引發電機和電動機均為直流電機,發動機帶動直流牽引發電機,將直流電直接供各牽引直流電動機驅動機車動輪。(b)交—直流電力傳動裝置。發動機帶動三相交流同步發電機,發出的三相交流電經過大功率半導體整流裝置變為直流電,供給直流牽引電動機驅動機車動輪。(c)變—直—交流電力傳動裝置。發動機帶動三相同步交流牽引發電機,發出的交流電通過整流器到達直流中間迴路,中間迴路中恆定的直流電壓通過逆變器調節其振幅和頻率,再將直流電逆變成三相變頻調壓交流電壓,並供給三相非同步牽引電動機驅動機車動輪。電力傳動機車的應用最為廣泛。

C. 齒輪傳動類型有哪些

齒輪可按齒形、齒輪外形、齒線形狀、輪齒所在的表面和製造方法等分類。

齒輪的齒形包括齒廓曲線、壓力角、齒高和變位。漸開線齒輪比較容易製造,因此現代使用的齒輪中 ,漸開線齒輪占絕對多數,而擺線齒輪和圓弧齒輪應用較少。

在壓力角方面,小壓力角齒輪的承載能力較小;而大壓力角齒輪,雖然承載能力較高,但在傳遞轉矩相同的情況下軸承的負荷增大,因此僅用於特殊情況。而齒輪的齒高已標准化,一般均採用標准齒高。變位齒輪的優點較多,已遍及各類機械設備中。

另外,齒輪還可按其外形分為圓柱齒輪、錐齒輪、非圓齒輪、齒條、蝸桿蝸輪;按齒線形狀分為直齒輪、斜齒輪、人字齒輪、曲線齒輪;按輪齒所在的表面分為外齒輪、內齒輪;按製造方法可分為鑄造齒輪、切制齒輪、軋制齒輪、燒結齒輪等。

(3)電機車的齒輪傳動裝置一般由擴展閱讀:

齒輪是指輪緣上有齒輪連續嚙合傳遞運動和動力的機械元件。齒輪在傳動中的應用很早就出現了。19世紀末,展成切齒法的原理及利用此原理切齒的專用機床與刀具的相繼出現,隨著生產的發展,齒輪運轉的平穩性受到重視。

齒輪的製造材料和熱處理過程對齒輪的承載能力和尺寸重量有很大的影響。20世紀50年代前,齒輪多用碳鋼,60年代改用合金鋼,而70年代多用表面硬化鋼。按硬度 ,齒面可區分為軟齒面和硬齒面兩種。

軟齒面的齒輪承載能力較低,但製造比較容易,跑合性好, 多用於傳動尺寸和重量無嚴格限制,以及小量生產的一般機械中。因為配對的齒輪中,小輪負擔較重,因此為使大小齒輪工作壽命大致相等,小輪齒面硬度一般要比大輪的高。

硬齒面齒輪的承載能力高,它是在齒輪精切之後 ,再進行淬火、表面淬火或滲碳淬火處理,以提高硬度。但在熱處理中,齒輪不可避免地會產生變形,因此在熱處理之後須進行磨削、研磨或精切 ,以消除因變形產生的誤差,提高齒輪的精度。

D. 機車傳動裝置的分類

利用原動機驅動離心泵,使獲得能量的工作液體(機車用油)沖擊渦輪從而驅動車輪來實現傳遞動力的裝置。1902年德國的費廷格提出了液力循環元件(液力耦合器和液力變扭器)的方案,即將泵輪和渦輪組合在同一殼體內,工作液體在殼體內循環流動。採用這種元件大大提高了液力傳動裝置的效率。液力傳動首先用於船舶。1932年製成第一台約60千瓦的液力傳動柴油動車。
液力耦合器有相對布置的一個泵輪和一個渦輪。泵輪軸和渦輪軸的扭矩相等。渦輪轉速略低於泵輪轉速,二者轉速之比即為液力耦合器的效率。液力耦合器用於機車主傳動時,效率約為97%。液力變扭器除泵輪和渦輪外,還有固定的導向輪。渦輪與泵輪的扭矩之比稱變扭比,轉速比越小則變扭比越大。在同樣的泵輪轉速下,渦輪轉速越低則渦輪扭矩越大。因此機車速度越低則牽引力越大,機車起動時的牽引力最大。液力變扭器的效率只在最佳工況下達到最大值。現代機車用的液力變扭器效率可達90%~91%。但當轉速比低於或高於最佳工況時,效率曲線即呈拋物線形狀下降。為使機車在常用速度范圍內都有較高的傳動效率,機車的液力傳動裝置一般採用不止一個簡單的液力變扭器。機車液力傳動裝置如梅基特羅型、克虜伯型、蘇里型、SRM型、ΓΤК型等,都是將一個液力變扭器與某種機械傳動裝置結合使用。福伊特型則是採用 2~3個液力變扭器(最佳工況點的轉速比一般並不相同)或液力耦合器(圖1),利用充油和排油換檔,在各種機車速度下都使當時效率最佳的那一液力循環元件充油工作。換檔時,前一元件排油和後一元件充油有一段重疊時間,所以換檔過程中的機車牽引力只是稍有起伏而不中斷。和其他類型相比,福伊特型液力傳動裝置的重量較大,但有結構簡單、可靠性較高的優點。到60年代,經驗證明:對於1500千瓦以上的液力傳動裝置,福伊特型較為適用。中國機車所用的液力傳動裝置都是這一類型的。
大功率增壓柴油機車的液力傳動裝置都不用液力耦合器,但燃氣輪機車的液力傳動裝置則用一個啟動變扭器,並在高速時用一個液力耦合器。
液力循環元件傳遞功率P的能力也像其他液力機械一樣,與工作液體重度r的一次方、泵輪轉速n的三次方和元件尺寸D的五次方成正比,即P∝rnD。在柴油機車上,為了減小傳動裝置的尺寸,柴油機都不直接驅動液力循環元件的泵輪,而是通過一對增速齒輪,在軸承和其他旋轉件容許線速度的限制范圍內,盡可能提高泵輪轉速。燃氣輪機車由於轉速很高,所以用一級甚至兩級減速齒輪來驅動泵輪。同一種傳動裝置,只要改變這種齒輪的增速比或減速比,即可在經濟合理的范圍內應用於不同功率的機車。
液力傳動裝置通常包括一組使輸出軸能改變轉向的換向齒輪和離合器機構。輸出軸通過適當的機械部件(萬向軸和車軸齒輪箱,或曲拐和連桿等)驅動機車車輪。液力傳動系統還可包括一組工況機構,使機車具有兩種最高速度,在高速檔有較高的行車速度,在低速檔有較高的效率和較大的起動牽引力和加速能力。因此同一機車既可用於客運,也可用於貨運,或者既可用於調車,也可用作小運轉機車。而當調車工況的最高速度定得較低時,機車在起動和低速運行時的牽引力可以超過同功率的電力傳動柴油調車機車。
1965年出現的液力換向柴油調車機車,傳動裝置有兩組液力變扭器,每個行車方向各用一組,換向動作也用充油排油的方式來完成。當機車正在某一方向行駛時改用另一方向的液力變扭器充油工作,由於變扭器的渦輪轉向與泵輪相反,對機車即起制動作用。機車換向不必先停車。只要司機改換行車方向手把的位置,機車即可自動地完成從牽引狀態經過制動、停車,又立即改換行車方向的全部過程。
液力傳動裝置不用銅,重量輕,成本低,可靠性高,維修量少,並具有隔振、無級調速和恆功率特性好等優點,因而得到廣泛採用。聯邦德國和日本的柴油機車全部採用液力傳動。 把機車原動機的動力變換成電能,再變換成機械能以驅動車輪而實現傳遞動力的裝置。電力傳動裝置按發展的順序有直-直流電力傳動裝置、交-直流電力傳動裝置、交-直-交流電力傳動裝置、交-交流電力傳動裝置四種。它們所用的牽引發電機、變換器(指整流器、逆變器、循環變頻器等)和牽引電動機類型各不相同。
直-直流電力傳動裝置
1906年美國製造的150千瓦汽油動車最先採用了直-直流電力傳動裝置。1965年以前,世界各國單機功率75~2200千瓦的電傳動機車都採用這種電力傳動裝置。這是因為同步牽引發電機無法高效變流,非同步牽引電動機難於變頻調速,只能採用直流電機。直-直流電力傳動原理是基於直流電機是一種電能和機械能的可逆換能器,其原理見圖 2。原動機G為柴油機,通過聯軸器驅動直流牽引發電機ZF,後者把柴油機軸上的機械能變換成可控的直流電能,通過電線傳送給1台或多台串並聯或全並聯接線的直流牽引電動機ZD,直流牽引電動機將電能變換成轉速和轉矩都可調節的機械能,經減速齒輪驅動機車動輪,實現牽引。此外設有自控裝置。自控裝置由既對柴油機調速又對牽引發電機調磁的聯合調節器、牽引發電機磁場和牽引電動機磁場控制裝置等組成,用來保證直-直流電力傳動裝置接近理想的工作特性。
交-直流電力傳動裝置
直流牽引發電機受整流子限制,不能製造出大功率電力傳動裝置。60年代前期,美國發明大功率硅二極體和可控硅,為製造大功率的電力傳動裝置准備了條件。1965年法國研製成 1765千瓦交-直流電力傳動裝置,它是世界各國單機功率 700~4400千瓦機車普遍採用的電力傳動裝置。
交-直流和直-直流電力傳動原理相似。由圖3可以看出兩者差異在於柴油機 G驅動同步牽引發電機TF,經硅二極體整流橋ZL,把增頻三相交流電變換成直流電,事實上TF和ZL組成等效無整流子直流電機。其餘部分和自控裝置主要工作原理與直-直流電力傳動裝置相同。
交-直-交流電力傳動裝置
非同步牽引電動機結構簡單,體積小,工作可靠,在變頻調壓電源控制下,能提供優良調速性能。聯邦德國於 1971年研製成實用的交-直-交流電力傳動裝置,如圖4所示。
交-直-交流電力傳動原理如下:柴油機 G驅動同步牽引發電機TF,產生恆頻可調壓三相交流電(柴油機恆速時),經硅整流橋ZL變換成直流電,再經過可控硅逆變器 N(具有分諧波調制功能)再將直流電逆變成三相變頻調壓交流電,通過三根電線傳輸給多台全並聯接線的非同步牽引電動機AD。AD將交流電能變換成轉速和轉矩可調的機械能,驅動機車動軸,實現牽引。它的自控裝置由聯合調節器以及對同步牽引發電機磁場、變換器、非同步牽引電動機作脈沖、數模或邏輯控制的裝置組成,從而提供接近理想的工作特性。
交-交流電力傳動裝置
交-直-交變頻調壓電能經二次變換,降低了傳動裝置的效率,而且逆變器用可控硅需要強迫關斷,對主電路技術有較高的要求。為提高效率,在交-交流電力傳動裝置中採用了自然關斷可控硅相控循環變頻器(圖5)。60~70年代,美國在重型汽車上,蘇聯在電力機車上都採用了交-交流電力傳動裝置。不過美國用的是非同步牽引電動機牽引,蘇聯用的是同步牽引電動機牽引。
交-交流電力傳動原理如圖5所示。柴油機G驅動同步牽引發電機TF,發出增頻可調壓交流電,經相控循環變頻器FB變換成可變頻調壓的三相交流電(降頻),輸給多台全並聯接線的非同步牽引電動機AD。AD將交流電能變換成轉速和轉矩可調的機械能,驅動動輪實現牽引。它的自控裝置也是由聯合調節器、脈沖、數模、邏輯電路等裝置構成(但對可控硅導通程序要求嚴格),同樣能保證優良的工作特性。

E. 礦用電機車的種類有哪些

礦用電機車一般指軌道運輸的牽引設備,是軌道車輛的「火車頭」。其由高壓電纜或蓄電池供電,利用電動機提供動力帶動車輪轉動。因此其牽引力不僅受牽引電機的功率限制,還受車輪與軌面之間的摩擦系數影響。此外,運輸軌道的坡度對其運輸能力也有不小的影響,一般要求坡度不超過3‰,局部坡度不能超過30‰。
礦用電機車分類標准多種多樣,這里主要說四種。
1、根據工作環境的不同,分為露天礦用電機車和井下礦用電機車。
2、根據軌距的不同,有標准軌距礦用電機車與窄軌礦用電機車。
3、根據電源性質不同,電機車分為直流礦用電機車與交流礦用電機車,其中直流礦用電機車應用更為廣泛。
4、根據供電方式不同,電機車分為架線式礦用電機車與蓄電池礦用電機車兩類。其中蓄電池礦用電機車的蓄電池又有普通鉛酸蓄電池、免維護蓄電池和鋰電池三種。

F. 齒輪裝置 第一構件 是什麼意思

  1. 零件:最小的製造單元。例:齒輪、螺栓、螺母等。
    構件:獨立運動的單元。例:
    、曲柄、底座等。
    部件:最小的裝配單元。例:變速箱、發動機、自行車腳踏板等。

  2. 通用零件:是以一種國家標准或國際標准為基準而生產的零件。例:墊片、螺母、齒輪。
    專用零件:是以自身機器標准而生產的零件。例:專門為一台設備所設計的零件。

    齒輪傳動裝置是相互嚙合傳動或相互配合聯接的各種齒輪結構。齒輪傳動裝置的分類方法很多,從潤滑方面考慮,以使用情況分類較適合。基本上可以分為高速齒輪,低速重載齒輪,一般閉式工業齒輪,開式齒輪,圓弧齒輪,蝸桿傳動齒輪,車輛齒輪,齒輪聯軸器,儀表齒輪,特殊用途齒輪等。

  3. 齒輪依據其工作原理,有以下幾個方面的作用:

    一是,齒輪可以傳遞機械動力,如汽車的換擋裝置、工業減速箱等;二是,齒輪可以改變運動方向,如機械手錶、電風扇里的搖頭裝置等;三是,齒輪可以降低速度並提高扭力,如電機減速機,各種變速機構等。

G. 電動叉車傳動系統的組成

電動叉車的電器驅動系統主要有,蓄電池,電控器,行走電動機,再就是方向選擇開關,加速器(油門)。機械傳動系統有行走電動機,變矩器,差速器,半軸,輪子。

電動叉車是指以電來進行作業的叉車,大多數都是為蓄電池工作。而蓄電池是電池中的一種,它的作用是能把有限的電能儲存起來,在合適的地方使用。它的工作原理就是把化學能轉化為電能。 電動叉車的電瓶內裝的也就是這種蓄電池。要注意的是:電池最好不要橫放!因為,電池的內部一般是22~28%的稀硫酸。電池正放的時候電解液可以淹沒極板並且還剩下一點空間如果把電池橫放的話會有一部分電極板暴露在空氣中,這對電池的極板非常不利,而且一般的電池的觀察孔或者電池的頂部都有排氣口與外界相通,所以電池橫放電解液很容易流出。
日常維護
1、 電池應該經常補添蒸餾水(純水)。
2、 長期不使用電動叉車應該將蓄電池充滿電擱置。並保持相隔1~2個月左右的頻率進行充電。
3、 在多班作業時,電機驅動的倉儲叉車需要有備用電池(連續工作的情況下,電池電量消耗的快,對電池的損耗也比較大)。
4、 電瓶充電時,必須將充電迴路與斬波器完全脫離,因為除了影響充電機充電外,充電機產生的過電壓也會損害斬波器。
5、 電池不要橫放。因為,電池的內部一般是22~28%的稀硫酸。電池正放的時候電解液可以淹沒極板並且還剩下一點空間如果把電池橫放的話會有一部分電極板暴露在空氣中,這對電池的極板非常不利,而且一般的電池的觀察孔或者電池的頂部都有排氣口與外界相通,所以電池橫放電解液很容易流出。
6、選擇智能型分階段的充電器,防止過充導致失水。
7、選擇高效率的電動輪轂系統,減少工作電流。
8、勤充電或保持合理的充電頻率,最好能做到有計劃充電。如一天一充或二天一充。
9、防止虧電存放,虧電存放對電池最有害。

注意事項
蓄電池在充放電過程中,電解液中的水會因為電解和蒸發而逐漸減少,導致電解液面下降。如果不及時補充的話,有可能縮短蓄電池的使用壽命,應及時補充蒸餾水。切忌用飲用純凈水代替,因為純凈水中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對蓄電池會造成不良影響。
給蓄電池添加電解液或水時要注意,電解液高過極板10至15毫米即可;有兩條紅線的蓄電池,電解液不得超過上紅線。電解液太滿會從蓄電池蓋小孔中溢出。一旦流到蓄電池正、負兩極之間,就會形成迴路自放電。遇此情況就應將電解液擦掉,或用開水沖洗擦凈。
加電解液時若有東西不慎掉入,千萬不能用金屬物去撈,應用木棒夾出雜質;如用鐵絲或銅絲去撈,金屬分子會在硫酸的腐蝕下進入蓄電池形成自放電而損壞蓄電池。
車輛停止運行若超過20天,應當拆卸電池的負極電線,以免發生漏電事故。

H. 傳動方式有幾種

為實現無級變速,按傳動方式可採用液體傳動、電力傳動和機械傳動三種方式。
1、液體傳動
液體傳動分為兩類:一類是液壓式,主要是由泵和馬達組成或者由閥和泵組成的變速傳動裝置,適用於中小功率傳動。另一類為液力式,採用液力耦合器或液力矩進行變速傳動,適用於大功率(幾百至幾千千瓦)。液體傳動的主要特點是:調速范圍大,可吸收沖擊和防止過載,傳動效率較高,壽命長,易於實現自動化:製造精度要求高,價格較貴,輸出特性為恆轉矩,滑動率較大,運轉時容易發生漏油。
2、電力傳動
電力傳動基本上分為三類:
一類是電磁滑動式,它是在非同步電動機中安裝一電磁滑差離合器,通過改變其勵磁電流來調速,這屬於一種較為落後的調速方式。其特點結構簡單,成本低,操作維護方便:滑動最大,效率低,發熱嚴重,不適合長期負載運轉,故一般只用於小功率傳動。
二類是直流電動機式,通過改變磁通或改變電樞電壓實現調速。其特點是調速范圍大,精度也較高,但設備復雜,成本高,維護困難,一般用於中等功率范圍(幾十至幾百千瓦),現已逐步被交流電動機式替代。三類是交流電動機式,通過變極、調壓和變頻進行調速。實際應用最多者為變頻調速,即採用一變幅器獲得變幅電源,然後驅動電動機變速。其特點是調速性能好、范圍大、效率較高,可自動控制,體積小,適用功率范圍寬:機械特性在降速段位恆轉矩,低速時效率低且運轉不夠平穩,價格較高,維修需專業人員。近年來,變頻器作為一種先進、優良的變速裝置迅速發展,對機械無級變速器產生了一定的沖擊。
3、機械傳動
機械傳動的特點主要是:轉速穩定,滑動率小,工作可靠,具有恆功率機械特性,傳動效率較高,而且結構簡單,維修方便,價格相對便宜;但零部件加工及潤滑要求較高,承載能力較低,抗過載及耐沖擊性較差,故一般適合於中、小功率傳動。

I. 傳動系統的組成

機械傳動系統包括離合器、變速器、萬向傳動裝置、驅動橋以及分動器。機械傳動系統:是機床組成的重要部分,主要是由滾珠絲杠進行傳動的,滾珠絲杠在傳動過程中絲杠和運動軸是一體的,在日本MAZAK也有機床是用電機作為傳動的。機械傳動的作用:機械傳動的作用是傳遞運動和力,常用機械傳動系統的的類型有齒輪傳動、蝸輪蝸桿傳動、帶傳動、鏈傳動、輪系等。齒輪傳動:齒輪傳動是依靠主動齒輪依次撥動從動齒輪來實現的,其基本要求之一是其瞬時角速度之比必須保持不變。齒輪傳動的分類:齒輪傳動的類型較多,按照兩齒輪傳動時的相對運動為平面運動或空間運動,可將其分為平面齒輪傳動和空間齒輪傳動兩大類。直齒圓柱齒輪輪齒的初始接觸處是跨過整個齒面而伸展開來的線。斜齒輪輪齒的初始接觸是一點,當齒進入更多的嚙合時,它就變成線。在直齒圓柱齒輪中,接觸是平行於回轉軸線的。在斜齒輪中,該線是跨過齒面的對角線

J. 礦用電機車的組成部分

礦用電機車由由機械部分和電氣部分組成。機械部分包括:車架、輪對、軸承箱、彈簧托架、制動裝置、撒砂裝置、連接緩沖裝置等。電氣部分包括:直流串激電動機、控制器、電阻箱、受電弓、空氣自動開關(架線式電機車)或隔爆插銷、蓄電池(蓄電池電機車)。 車架是機車的主體,是由厚鋼板焊接而成的框架結構。除了輪對和軸承箱,機車上的機械和電氣裝置都安裝在車架上。車架用彈簧托架支承在軸承箱上。運行中因常受到沖擊、碰撞,而產生變形,所以應加大鋼板厚度或採取相應的增加車架剛度的措施。
礦用電機車外形圖
1—車架;2—軸承箱;3—輪對;4—制動手輪;5―砂箱;6—牽引電動機;7—控制器;
8—自動開關;9—起動電阻器;10—受電弓;11—車燈;12—緩沖器及連接器 輪對由兩個車輪壓裝在一根軸上而成。車輪有兩種,一種是輪箍和輪芯熱壓裝在一起的結構(如圖3—4);另一種是整體車輪。前者的優點是輪箍磨損到極限時,只更換輪箍不用整個車輪報廢。驅動輪對有傳動齒輪,電動機經齒輪減速後帶動輪對旋轉。
礦用電機車的輪對
1——車軸;2——輪心;3——輪箍;4——軸瓦;5——齒輪;6——軸頸 軸箱是軸承箱的簡稱,與輪對兩端的軸頸配合安裝,軸箱兩側的滑槽與車架上的導軌相配,上面有安放彈簧托架的座孔。車架靠彈簧托架支承在軸箱上,軸箱是車架與輪對的連接點。軌道不平時,輪對與車架的相對運動發生在軸箱的滑槽與車架的導軌之間,並依靠彈簧托架起緩沖作用。
軸箱
1——軸箱體;2——氈圈;3——止推環;4——滾動軸承;5——止推蓋;
6——軸箱端蓋;7——軸承壓蓋;8——座孔;9——滑槽 彈簧托架是一個組件,由彈簧、連桿、均衡梁組成。圖3—6是一種使用板簧的彈簧托架。每個軸箱上座裝一付板簧,板簧用連桿與車架相連。均衡梁在軌道不平或局部有凹陷時,起均衡各車輪上負荷的作用。
1——均衡梁;2——板簧;3——軸箱 礦用電機車的齒輪傳動裝置有兩種型式:一種是單級開式齒輪傳動,其結構如圖3—7(a);另一種是兩級閉式齒輪減速箱,其結構如圖3—7(b)。開式傳動方式傳動效率低,傳動比較小,而閉式齒輪箱傳動效率較高,齒輪使用壽命較長。
礦用電機車的齒輪傳動裝置
(a)單級開式齒輪傳動(b)閉式齒輪減速箱 電機車的制動裝置分為
一機械制動 利用制動閘或制動器進行制動。礦用電機車的制動閘多是閘瓦式,用杠桿使閘瓦緊壓車輪踏面,藉助閘瓦與車輪的摩擦力形成制動力矩。操作方式有手動、氣動和液動三種。手動操作的制動裝置如圖3—8
二 電氣制動兩種。電氣制動是牽引電動機的能耗制動,不需要專門設置,只須用控制器改變電氣線路即可。
礦用電機車的手動制動裝置
1——手輪;2——螺桿;3——襯套;4——螺母;5——均衡桿;
6——拉桿;7、8——制動桿;9、10——閘瓦;11——正反扣調節螺絲 機車上的撒砂裝置,是用來向車輪前沿軌面上撒砂,以加大車輪與軌面間的摩擦系數。砂箱內裝的砂子應是粒度不大於1mm的干砂。其結構如圖所示。
礦用機車撒砂裝置 緩沖器及連接器
1、3拉桿;2、搖臂;4、錐體;
5、出砂導管 6、彈簧 緩沖器設在車架的兩端,用以承受沖撞。採用彈簧緩沖器能減輕沖擊。
連接器用來連接被牽引的列車。為了能連接不同牽引高度的礦車,機車上的連接器做成多層介面。目前礦用電機車的連接器還多是手動摘掛,已有改用自動連接器的機車在使用。

閱讀全文

與電機車的齒輪傳動裝置一般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閥門上r代表什麼意思 瀏覽:953
智能儀表銷售怎麼樣 瀏覽:500
伸縮裝置機械動圖 瀏覽:717
所示裝置是實驗室用輕繩 瀏覽:233
剛開始賣閥門需要了解什麼 瀏覽:29
智跑換儀表盤多少錢 瀏覽:35
分度線用什麼儀表 瀏覽:421
買些什麼器材可以練臂力 瀏覽:537
實驗裝置排序問題 瀏覽:724
挖孔樁機械多少錢1米 瀏覽:426
沈陽機床重量怎麼樣 瀏覽:772
新上鑄造廠怎麼樣 瀏覽:308
現在家裡一般是什麼水電閥門 瀏覽:937
老房子暖氣閥門在頂樓嗎 瀏覽:139
蘇州健身器材廠家有哪些 瀏覽:373
踏板車換後輪軸承收多少錢 瀏覽:245
超聲波洗項鏈效果怎麼樣 瀏覽:400
寧波器材去哪裡買 瀏覽:869
鄞州戶外兒童游樂設備哪裡能買 瀏覽:843
收購哪些廢舊專用器材違法 瀏覽: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