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果要設計一個電解水制備雙氧水裝置,重要的環節是什麼
電解水只能得到氫氣、氧氣和重水,無法得到雙氧水。
B. 雙氧水管道與貯罐如何設計
雙氧水(H2O2)濃度有:27.5%,31%,50%,70%,不管那一種濃度,其均為甲類。雙氧水儲罐和罐區、管道設計可以參考相關標准。有幾點要注意:儲罐要設置放空口,為防止雜質落入,應在放空設置過濾網;(如果周圍有鹼性的雜質這一點很重要)儲罐要設置噴淋裝置,防止在高溫條件下雙氧水快速分解,如果濃度是50%,70%,要設置稀釋管道入儲罐,特別是70%;***(同時要注意用於稀釋的水的水質,絕對不能有鹼性的雜質和有機物等易引起雙氧水分解的雜質。)雙氧水具有強腐蝕性,罐區應設置必沖洗噴淋系統保證人身安全;儲罐材質:70%雙氧水—— 316L;>50%,最好用—— 316L,但304L也可以,建議不要用304;儲罐的處理:酸洗和鈍化很重要,最好請專業公司處理,如果自己處理,方法可以參考不銹鋼管道清洗方式,採用無泄露,磁力泵是不錯的選擇(注意材質)閥:採用316L/304L不銹鋼球閥,閥芯一側鑽空,直徑為2-3mm;(防止雙氧水被包裹在閥芯,一般可以讓安裝單位鑽空但要注意閥芯的研磨);法蘭墊片:聚四氟材料;管道焊接:破口,採用氬弧焊鋪底,電焊蓋面雙層焊接;管道應便於清洗,不能夠出現如下設置:(中間段無法清洗)管道安裝過程:焊接——安裝——拆除——清洗——安裝;管道應有3%—5%傾斜度;管道不能封閉雙氧水,如果必須出現封閉雙氧水管道,應注意設置放空閥(防止雙氧水分解造成壓力上升,避免使用時發生意外,不用時要排凈管道內雙氧水)管道應設置安全閥;管道材料參考儲罐材質;
C. 雙氧水儲罐區防爆等級
防爆區定義氣體爆炸極限為小於10%,為甲級,大於10%為乙級,液體是以閃點高、低為標準的,分為甲A、甲B、乙A、乙B、丙A、丙B!
雙氧水儲罐設有放空裝置、濃度高雙氧水需設防爆膜、脫鹽水管線!
建議雙氧水罐區材質316L、321!
雙氧水受重金屬離子、灰塵、鹼性物質等分解,如果在有限空間,劇烈分解,會造成爆炸事故的!
D. 硫酸儲罐裝雙氧水安全嗎
一般罐都是口比較小的,而雙氧水和硫酸混合是要產生熱量的,所以用硫酸儲罐裝雙氧水是不安全的。如果說得不對,請指教,謝謝。
E. 分解過氧化氫的發生裝置、收集裝置、注意事項
製取氧氣
發散思維分析
一、氧氣的實驗室製法
1.葯品:過氧化氫(二氧化錳)、高錳酸鉀
2.反應原理
3.實驗裝置(發生裝置、收集裝置)
(1)發生裝置的選擇依據:反應物、生成物的狀態及反應條件。
①分解過氧化氫並用向功受祿上排空氣法收集氧氣的裝置如圖2-3-1:
適用范圍:利用固體和液體反應不需要加熱來製取氣體的所有反應。
操作步驟: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加葯品(先加固體,後加液體)→組裝裝置→收集氧氣。
②加熱高錳酸鉀製取氧氣並用排水法收集的裝置如圖2-3-2:
適用范圍:利用固體物質加熱製取氣體的所有反應。
操作步驟: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把葯品平鋪在試管底部→組裝裝置→均勻加熱→收集氧氣→(從水槽中)取出導管→熄滅酒精燈。
(2)收集裝置的選擇依據:生成物的性質,如氣體的水溶性、氣體的密度等。
①排水集氣法:適用於難溶於水或不易溶於水且不與水發生化學反應的氣體。此法收集的氣體較為純凈;當有大氣泡從集氣瓶口邊緣冒出時,表明氣體已收集滿。如圖2-3-3。
②向上排空氣法:適用於相同狀況下,密度比空氣大且不與空氣中任何成分反應的氣體。操作時應注意將導管口伸到接近集氣瓶底處,便於將集氣瓶內的空氣盡快地排盡。同時應在集氣瓶的瓶口處蓋上玻璃片,以便穩定氣流。此法收集的氣體較為乾燥,但純度較差,需要驗滿。如圖2-3-4。
③向下排空氣法:適用於相同狀況下,密度比空氣小且不與空氣中任何成分反應的氣體。操作時應注意將導管口伸到接近集氣瓶底處,便於將集氣瓶內的空氣排盡。此法收集的氣體較為乾燥,但純度較差,需要驗滿。如圖2-3-5。
結論:因為氧氣不易溶於水,且密度比空氣大,所以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氣法收集。
4.檢驗方法
將帶火星的木條伸人集氣瓶中,如果木條復燃,說明該瓶內的氣體是氧氣。
5.驗滿方法
①用排水法收集時,當氣泡從瓶口往外冒出時,說明該瓶內的氣體己滿。
②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時,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處,如果木條復燃,說明該瓶內的氣體已滿。
6.注意問題
①試管口要略向下傾斜,防止葯品中的水分受熱後變成水蒸氣,再冷凝成水珠倒流回試管底部,使試管炸裂。
②導氣管伸入試管內不要太長,只要露出橡皮塞少許即可,這樣便於氣體導出。
③葯品不能聚集在試管底部,應平鋪在試管底部,使之均勻受熱。
④鐵夾應夾在距離試管口約1/3處。
⑤要用酒精燈的外焰對准葯品部位加熱。加熱時先進行預熱,即先將酒精燈在試管下方來回移動,讓試管均勻受熱,然後對准葯品部位加熱。
⑥用排水法收集氧氣時,導管口有氣泡冒出時,不宜立即收集。因為剛開始排出的是空氣,當氣泡均勻連續地冒出時,才能收集。
⑦加熱高錳酸鉀製取氧氣時,不要忘掉在試管口處放上一團松軟的棉花,以免高錳酸鉀小顆粒進入導氣管,堵塞導氣管。
⑧實驗開始前,不要忘記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⑨實驗結束時,先把導氣管從水槽中取出,再移走酒精燈,防止水倒流入試管底部炸裂試管。
⑩收集滿氧氣的集氣瓶要蓋好玻璃片,正放在桌子上(因為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
F. 在組裝過氧化氫與二氧化錳制氧氣的裝置時應注意什麼(有長頸漏斗)
若實驗室中用催化分解雙氧水(既過氧化氫)來簡便製取O2時,可選用簡易的啟普發生器作為產生反應的裝置,但最好不用長頸漏斗而用分液漏斗!實驗時首先要檢查裝置的氣密性,然後在大試管中預先裝適量的MnO2,H2O2則通過分液漏斗加入,用排水法收集。補充:如果硬要選擇長頸漏斗,那麼長頸漏斗必須液封!既長頸漏斗的未端必須插入液面下,但這在反應的形如是絕對做不到的,所以本文中強調用分液漏斗!追問:用什麼液體液封補充:如果是用長頸漏斗,那麼雙氧水只能從長頸漏斗中倒入,暨用雙氧水液封,這顯然是不妥的!
G. 雙氧水製取氧氣裝置
有時可能會炸裂,可能是因為催化劑過多或雙氧水過濃或過多,瓶內氣體不能完全通過細細的導管排出去,導致瓶內氣壓過大,炸裂錐形瓶。不過樓主放心,只要少加點催化劑,雙氧水不要太濃,製取氧氣是不用擔心的。
H. 雙氧水常用作消毒、殺菌、漂白等.現有1OOmL一定濃度的雙氧水試樣.甲同學想用下列實驗裝置,設計一個簡
(1)依據PV=nRT,為保證測出來的氣體體積是當時大氣壓下的體積,在讀數時應注意:①將實驗裝置恢復到室溫,②使量氣管兩端液面相平,因為相平說明兩邊液面上的壓強是一樣的,這樣測出來的氣體體積才是當時大氣壓下的體積,③視線與凹液面最低處相平,俯視或仰視會造成誤差,
故答案為:恢復到室溫後測量氣體體積;應保持視線與量氣管內凹液面最低點相切;
(2)使用裝置A、B測量產生的氣體體積有誤差,會使測量的氣體體積偏大,該同學建議用C裝置替代A裝置,目的是平衡壓強使液體順利流下,避免過程中產生誤差;①平衡氣壓使分液漏斗內的液體能順利滴下;②避免因分液漏斗內液體進入燒瓶引起氣體體積測量誤差,
故答案為:平衡氣壓使分液漏斗內的液體能順利滴下,避免因分液漏斗內液體進入燒瓶引起氣體體積測量誤差;
(3)如果1OOmL物質的量濃度為1mol?L-1的雙氧水,在催化劑作用下完全分解產生氣體的體積為a L,而該實驗過程中試樣完全分解產生的氣體體積為bL,
2H2O2=2H2O+O2
0.1mol aL
n bL
n=
0.1b |
a |
| ||
0.1 |
b |
a |
b |
a |
I. 雙氧水儲罐設計要求需半固定泡沫滅火系統
泡沫滅火系統發泡倍數的測量方法有以下幾點: (1)測量設備: 1)台專秤1台(或電子秤)屬,量程50kg,精度20g。
2)泡沫產生裝置: ①PQ4或PQ8型泡沫槍1支。
②中倍數泡沫槍(手提式中倍數泡沫產生器)1支。
3)量桶1個:容積大於或等於20L(dm3)。
J. 雙氧水與配電房的區別安全間距
5米。根據網路公開信息查詢雙氧水與配電房的區別安全間距不得少於5米,根據《建築設計防火規范》(GBJ16-87)、《10kv及以下變電所設計規范》(GB50053—94)和根據《3-110kv高壓配電裝置設計規范》(GB50062-92),雙氧水與變配電室的標准距離為5米,防火要求為6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