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微網實驗平台系統裝置

微網實驗平台系統裝置

發布時間:2023-01-24 20:10:54

『壹』 智能微電網大發展 看看它有哪些關鍵技術

微電網(Micro-Grid)也譯為微網,是一種新型網路結構,是一組微電源、負荷、儲能系統和控制裝置構成的系統單元。微電網是一個能夠實現自我控制、保護和管理的自治系統,既可以與外部電網並網運行,也可以孤立運行。微電網是相對傳統大電網的一個概念,是指多個分布式電源及其相關負載按照一定的拓撲結構組成的網路,並通過靜態開關關聯至常規電網。 開發和延伸微電網能夠充分促進分布式電源與可再生能源的大規模接入,實現對負荷多種能源形式的高可靠供給,是實現主動式配電網的一種有效方式,是傳統電網向智能電網過渡。
智能電網(smart power grids),就是電網的智能化,也被稱為「電網2.0」,它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雙向通信網路的基礎上,通過先進的感測和測量技術、先進的設備技術、先進的控制方法以及先進的決策支持系統技術的應用,實現電網的可靠、安全、經濟、高效、環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標,其主要特徵包括自愈、激勵和包括用戶、抵禦攻擊、提供滿足21世紀用戶需求的電能質量、容許各種不同發電形式的接入、啟動電力市場以及資產的優化高效運行。
兩個都是電力系統專業的新概念。都與新能源技術的大規模應用有關,因為傳統電網無法大量消納光伏、光熱、風電等新能源電力,所以才提出以上技術,特別是前者。智能電網最先由米國提出,是一些有信息技術產業背景()的議員在忽悠。

『貳』 模擬線路阻抗試驗負載在技術方面有哪些要求

在技術方面:
1. 電感、電阻均採用特殊工藝,附加參數低,溫漂極低,長時間工作整個溫度變化范圍內參數變化小於千分之一。
2. 模擬線路阻抗試驗負載主機內置有A、B共2部分,分別可選按鍵有「直通、50米、100米、150米、200米、250米」共6檔,A、B分別模擬250米。最大模擬500米。同時每相配接地電阻用於模擬對地短路電流(0.7Ω 1Ω和2Ω三檔,每相可單獨載入)。
3. 正序電阻為0.008Ω/50米,電抗為0.0035Ω/50米,零序電阻為0.01Ω/50米,電抗為0.005Ω/50米。
4. 模擬線路阻抗試驗負載可根據實驗的性能參數檢測要求,通過面板按鍵控制任意組合模擬線路長度,控制操作快捷簡單,整機採用電路控制,具有溫度等完善的保護功能。
5. 主機內置的電路解決了客戶關注的抗電流沖擊性,電路參數進一步提高,安全穩定性及可靠性增加。
6. 模擬線路阻抗試驗負載主機在工作時可隨意切換(不用考慮先停機後再載入),用戶在操作過程更簡便直觀。

ACLT-4050通過權威機構鑒定檢測,是國內唯一通過鑒定的高精度試驗裝置。
ACLT-4050已成功應用於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上海電力學院、內蒙電科院等微網系統,是繼電保護程序開發必備的試驗裝備。內蒙電科院連續三次追加采購。

北京群菱能源科技 提供 微網模擬試驗檢測平台,包括:
1、 線路阻抗模擬負載:精確快速模擬0-500米接入電纜的阻抗。
2、 接地故障模擬裝置:模擬0.1歐—2歐接地故障短路,相相短路,相地短路。
3、 風機發電模擬器:轉速可調,任何風力發電參考唾手可得。
4、 柴油機發電模擬器:無需加柴油,無需靜音處理,無需考慮排廢氣。
5、 微網集成控制軟體:群菱專利產品,可監測、遠程
6、 光伏模擬器:模擬光伏組件發電與輸出
7、 交流負荷模擬裝置:一級負荷、二級負荷、三級負荷模擬,各種用電工況模擬。
8、 並網諧波閃爍測量裝置:並網電能質量精確測量。

『叄』 線路阻抗模擬負載x詳解

一、可選配件:
1. 接地故障短路模擬裝置,可模擬單相、三相或任意2相短路故障,可模擬0.7Ω、1Ω、2Ω接地短路故障,模擬相相短路故障、相地短路故障。
2. 接地故障短路模擬裝置,可模擬單相、三相或任意2相短路故障,可模擬0.1Ω---2Ω接地短路故障,模擬相相短路故障、相地短路故障。最大短路電流2300A.

二、主要功能及要求:
1. 50米電纜的正序阻抗技術要求:正序電阻為0.008歐姆,電抗為0.0035歐姆。內置有3路通道,滿足三相電力並網模擬試驗。
2. 50米電纜的零序阻抗技術要求:零序電阻為0.01歐姆,零序電抗為0.005歐姆。內置有1路通道,滿足模擬零線並網模擬試驗。
3. 線路阻抗模擬負載可以模擬在母線運行工作過程不同電纜位置的接地故障。(前半部分0-250米任意可調、後半部分任意可調、中間點接地)。

三、主要功能及要求:
1. 線路阻抗模擬負載可以精確模擬0-500米微網接入電纜的阻抗及感抗,滿足分布式電源實驗檢測需要。
2. 主機面板上具有調節RL阻抗及感抗的開關,根據現場實驗測量需要,可以任意調節。
3. 線路阻抗模擬負載可以在控制台上可以調節RL阻抗及感抗,實現高效率檢測。
4. 內置RL阻抗及感抗是高精度元器件,滿足長時間工作,不會因為溫度升高引發阻抗變動而影響試驗結果。
5. 模擬電纜長度的步進是50米,可以任意遠程切換、快速調節及選擇,無需更換電纜接頭。

四、其它技術說明:
1. 電感、電阻均採用特殊工藝,附加參數低,溫漂極低,長時間工作整個溫度變化范圍內參數變化小於千分之一。
2. 主機內置有A、B共2部分,分別可選按鍵有「直通、50米、100米、150米、200米、250米」共6檔,A、B分別模擬250米。最大模擬500米。同時每相配接地電阻用於模擬對地短路電流(0.7Ω 1Ω和2Ω三檔,每相可單獨載入)。
3. 正序電阻為0.008Ω/50米,電抗為0.0035Ω/50米,零序電阻為0.01Ω/50米,電抗為0.005Ω/50米。
4. 線路阻抗模擬負載可根據實驗的性能參數檢測要求,通過面板按鍵控制任意組合模擬線路長度,控制操作快捷簡單,整機採用電路控制,具有溫度等完善的保護功能。
5. 主機內置的電路解決了客戶關注的抗電流沖擊性,電路參數進一步提高,安全穩定性及可靠性增加。
6. 線路阻抗模擬負載主機在工作時可隨意切換(不用考慮先停機後再載入),用戶在操作過程更簡便直觀。

ACLT-4050通過權威機構鑒定檢測,是國內唯一通過鑒定的高精度試驗裝置。
ACLT-4050已成功應用於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上海電力學院、內蒙電科院等微網系統,是繼電保護程序開發必備的試驗裝備。內蒙電科院連續三次追加采購。

北京群菱能源科技 提供 微網模擬試驗檢測平台,包括:
1、 線路阻抗模擬負載:精確快速模擬0-500米接入電纜的阻抗。
2、 光伏模擬器:模擬光伏組件發電與輸出
3、 柴油機發電模擬器:無需加柴油,無需靜音處理,無需考慮排廢氣。
4、 並網諧波閃爍測量裝置:並網電能質量精確測量。
5、 接地故障模擬裝置:模擬0.1歐—2歐接地故障短路,相相短路,相地短路。
6、 風機發電模擬器:轉速可調,任何風力發電參考唾手可得。
7、 微網集成控制軟體:群菱專利產品,可監測、遠程
8、 交流負荷模擬裝置:一級負荷、二級負荷、三級負荷模擬,各種用電工況模擬。

『肆』 微網的基本概念

美國電氣可靠性技術解決方案聯合會( CERTS-Consortium for Electric Reliability Technology Solutions)給出的定義為:微電網是一種由負荷和微型電源共同組成系統,它可同時提供電能和熱量;微電網內部的電源主要由電力電子器件負責能量的轉換,並提供必需的控制;微電網相對於外部大電網表現為單一的受控單元,並可同時滿足用戶對電能質量和供電安全等的要求。
歐盟微電網項目(European Commission Project Micro-grids)給出的定義是:利用一次能源;使用微型電源,分為不可控、部分可控和全控三種,並可冷、熱、電三聯供;配有儲能裝置;使用電力電子裝置進行能量的調節。

『伍』 智能電網重大科技產業化工程「十二五」專項規劃的重點任務

風電機組/光伏組件隨風速或輻照強度的出力特性、出力波動特性與概率分布;風電場、光伏電站集群出力的時空分布和出力特性;風電場、光伏電站集群控制系統;大型風電基地或大型光伏發電基地的集群控制平台系統示範工程。
大規模間歇式能源發電實時監測技術、出力特性及其對調度計劃的影響;大規模間歇式能源發電日前與日內調度策略與模型;省級、區域、國家級范圍內逐級間歇式能源消納的框架體系;多時空尺度間歇式能源發電協調調度策略模型及系統示範工程。
大型風電場接入的柔性直流輸電系統分析與建模技術;柔性直流輸電系統數字物理混合模擬平台;交/直流混合接入的控制方法;柔性直流輸電系統故障分析與保護策略;輸電工程關鍵技術及樣機;核心裝備研製與示範工程。
間歇式電源基礎數據、模型及參數辨識技術;間歇式電源與電網的協調規劃技術;間歇式電源並網全過程模擬分析技術;間歇式電源接入電網安全性、可靠性、經濟性分析評估理論和方法。
適應高滲透率間隙性電源接入電網的綜合規劃方法;提高區域電網接納間歇性電源能力的關鍵技術;時空互補的區域電網間歇性電源優化調度方法和協調控制策略;風、光、儲、水等多種電源多點接入互補運行技術;含高滲透率間歇性電源的區域電網防災技術、應急機制、數字模擬平台和示範應用。
區域性高密度、多接入點光伏系統並網及其與配電網協調關鍵技術,重點研究屋頂、建築幕牆與光伏一體化技術,並探索並網運營的商業模式;功率可調節光伏系統與儲能系統穩定控制技術、區域性高密度、多接入點光伏系統的電能質量綜合調節技術、新型孤島檢測與保護技術、能量管理技術;不同儲能系統的高效率智能化雙向變流器、新型集中與分散孤島檢測裝置、分散計量測控系統和中央測控系統等關鍵設備。
微網的規劃設計理論、方法、綜合性能評價指標體系、規劃設計支持系統、運行控制技術;微網動態模擬實驗平台和微網中央運行管理系統;具有多種能源綜合利用的微網示範工程。
大容量儲能與間歇式電源發電出力互補機制,儲能系統與間歇式電源容量配置技術及優化方法;儲能電站提高間歇式電源接入能力應用控制與能量管理技術;儲能電站的多點布局方法及廣域協調優化控制技術。
多種類型新能源發電集中綜合消納在規劃、分析、調度運行、繼電保護、安穩控制、防災應急等領域的關鍵技術。考慮到我國風光資源豐富區域的電網結構薄弱的特點,發展電源電網綜合規劃方法,提出時空互補的優化調度方法和協調控制策略,研究高可靠性繼電保護與安全穩定協調控制系統,發展防災技術和應急機制。
不同類型系統故障引起的大型風電場群連鎖故障現象,抑制大型風電場群發生連鎖故障技術方案,大型風電場群參與系統穩定控制的技術方案,包含系統級的大型風電場群故障穿越綜合解決方案及其在大型風電基地上的示範應用。
風電機組、光伏發電系統先進控制技術;新能源發電設備監測與信息化技術;新能源電站的智能協調控制技術與協調控制系統。
含風光儲的分布式發電接入配電網控制保護及可靠供電技術、信息化技術;含風光儲分布式發電接入配電網的電能質量問題;包含風光儲的分布式發電接入配電網示範工程。
綜合利用多種技術手段,突破小水電群大規模接入電網的技術瓶頸,減少其對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的影響。研究提高小水電群接入消納能力的電網優化方法和柔性交流、柔性直流輸電技術,小水電發電能力預測技術,小水電監測與模擬平台集成技術,小水電與大中型水電站群系統多時空協調控制方法,小水電與風電、火電系統多時空協調控制,提高小水電群接入消納能力的區域穩定控制理論、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統。
間歇式能源發電出力的概率分布規律並建立相應的模型,間歇式能源網源協調控制技術,間歇式能源發電系統故障穿越技術,間歇式能源發電系統電氣故障診斷及自愈技術。
「風電+抽蓄」的運營模式。設計風電抽蓄聯合運行模式,建立包括聯合優化模型、聯合模擬、安全校核、模擬交易等在內的支撐系統,形成完整的風電抽蓄聯合運行管理系統框架。
間歇式電源功率波動特性及其對電網的影響;廣域有功功率及頻率控制、分層分級無功功率及電壓控制技術,電力系統動態穩定性分析及控制技術;機組-場群-電網分級分散協同控制技術;嚴重故障下新能源電力系統故障演化機理及安全防禦策略,考慮交直流外送等方式下的間歇式電源緊急控制、輸電系統緊急控制以及其他安控措施的協調控制技術。
含大規模間歇式電源的交直流互聯大電網的協調優化運行技術,廣域協調阻尼控制技術,狀態監測與信息集成技術,實時風險評估技術,智能優化調度和安全防禦技術。 電動汽車電池更換站運行特性,更換站作為分布式儲能單元接入電網的關鍵技術和控制策略;電池梯次利用的篩選原則、成組方法和系統方案;更換站多用途變流裝置;更換站與儲能站一體化監控系統;更換站與儲能站一體化示範工程。
電動汽車充電需求特性和規模化電動汽車充電對電網的影響;電動汽車有序充電控制管理系統;電動汽車有序充電試驗系統。
電動汽車與電網互動的控制策略和關鍵技術;電動汽車智能充放電機、智能車載終端和電動汽車與電網互動協調控制系統;電動汽車與電網互動實驗驗證系統;電動汽車充放電設施檢驗檢測技術。
電動汽車新型充放電技術;電動汽車智能充放電控制策略及檢測技術;充電設施與電網互動運行的關鍵技術。
規模化電動汽車電池更換技術、計量計費、資產管理技術;充電設施運營的商業模式;基於物聯網的智能充換電服務網路的運營管理系統建設方案。 基於鋰電池儲能裝置的大容量化技術,包括電池成組動態均衡、電池組模塊化、基於電池組模塊的儲能規模放大、電池系統管理監控及保護等技術;電池儲能系統規模化集成技術,包括大功率儲能裝置及儲能規模化集成設計方法、大容量儲能系統的監控及保護技術、儲能系統冗餘及擴容方法、儲能電站監控平台。
多類型儲能系統的協調控制技術;多類型儲能系統容量配置、優化選擇准則以及優化協調控制理論體系;基於多類型儲能系統的應用工程示範。
單體鈉硫電池產品化和規模製備自動化中的關鍵問題以及集成應用中的核心技術,先進的鈉硫電池產業化制備技術,MW級鈉硫電池儲能電站的集成應用技術。
MW以上級液流電池儲能關鍵技術,5MW/10MWh全釩液流儲能電池系統在風力發電中的應用示範,國際領先、自主知識產權的液流電池產業化技術平台。
鋰離子電池的模塊化成組技術;電池儲能系統熱量管理技術、狀態監控及均衡技術、儲能電池檢測和評價技術;模塊化儲能變流技術,及各種不同型式的儲能材料與功率變換器的配合原則;基於變流器模塊的電池儲能規模化系統集成技術,及儲能系統電站化技術。
儲能系統的特性檢測技術;儲能系統的應用依據和評估規范;儲能系統並網性能評價技術,涵蓋電力儲能系統的研究、製造、測試、設計、安裝、驗收、運行、檢修和回收全過程的技術標准和應用規范。 智能配電網自愈控制框架、模型、模式和技術支撐體系;含分布式電源/微網/儲能裝置的配電網系統分析、模擬與試驗技術;考慮安全性、可靠性、經濟性和電能質量的智能配電網評估指標體系;含分布式電源/微網/儲能裝置的配電網在線風險評估及安全預警方法、故障定位、網路重構、災害預案和黑啟動技術;智能配電單元統一支撐平台技術;智能配電網自愈控制保護設備和自愈控制系統;智能配電網自愈控制示範工程。
靈活互動的智能用電技術體系架構;智能用電高級量測體系標准、系統及終端技術;用戶用電環境(特別是城市微氣象)與用電模式的相互影響,不同條件下的負荷特性以及對用電交互終端、家庭用電控制設備的影響;智能用電雙向互動運行模式及支撐技術。
智能配用電示範園區規劃優化和供電模式優化方法。配電一次設備與智能配電終端的融合與集成技術;配電自動化系統與智能用電信息支撐平台及智能配電網自愈控制系統的集成技術;用電信息採集系統與高級量測系統、智能用電互動平台的集成技術;智能用電小區用戶能效管理系統與智能家居的集成技術;智能樓宇自動化系統與建築用電管理系統的集成技術;分布式儲能系統優化配置方法和運行控制技術;提高配電網接納間歇式電源能力的分布式儲能系統優化配置方法和運行控制技術,分布式儲能系統參與配電網負荷管理的優化調度方法,配電網分布式儲能系統的綜合能量管理技術;智能配用電示範園區。
主動配電網的網路結構及其信息控制策略,主動配電網對間歇式能源的多級分層消納模式,主動配電網與間歇式能源的協調控制技術。
智能配電網下新型保護、量測的原理和演算法;智能配用電高性能通信網技術;智能配電網廣域測量、自適應保護及重合閘等關鍵技術;開發智能配電網新型量測、通信、保護成套設備,智能配電網新型量測、通信、保護成套設備的產業化。
智能配電網的優化調度模式、優化調度技術,面向分布式電源、配電網路以及多樣性負荷的優化調度方法;包括優化調度系統以及新能源管控設備等關鍵裝備;智能配電網運行狀態的安全、可靠、經濟、優質等指標評價技術。
鋼鐵企業等大型工業企業電網的智能配用電集成技術。配電自動化系統與智能用電信息支撐平台及智能配電網自愈控制系統的集成技術;用電信息採集系統與高級量測系統、智能用電互動平台的集成技術;分布式儲能系統優化配置方法和運行控制技術。
適於島嶼、油田群的能源高效利用的智能配網集成技術,包括信息支撐平台、自愈控制、用電信息採集、高級量測、用電互動、能效管理、儲能系統優化配置和運行控制,建設配網綜合示範工程。
高效自治微網群的規劃設計及評價體系,穩態運行與多維能量管理技術,多空間尺度微網群自治運行控制器樣機,統一調度平台軟體,多空間尺度高效自治微網群的示範應用。
孤島型微電網的頻率穩定機理與負荷-頻率控制方法,孤島型微電網的電壓穩定機理與動態電壓穩定控制方法,大規模可再生能源接入孤島型微電網的技術,孤島型微電網系統的示範工程建設及現場運行測試與實證性研究。 電網智能調度一體化支撐關鍵技術;大電網運行狀態感知、整體建模、風險評估與故障診斷技術;多級多維協調的節能優化調度關鍵技術等。
在線安全分析並行計算平台的協調優化調度技術,復雜形態下在線安全穩定運行綜合安全指標、評價方法和實現架構;大電源集中外送系統阻尼控制技術,次同步諧振/次同步振盪的在線監測分析預警及阻尼控制技術;基於廣域信息的大電網交直流智能協調控制和緊急控制技術等。 感測器介面及植入技術,電子式互感器(EVT/ECT)的集成設計技術,智能開關設備的技術標准體系及智能化實施方案;具備測量、控制、監測、計量、保護等功能的智能組件技術及其與智能開關設備的有機集成技術;適用於氣體介質的壓力與微水、高抗振性能的位移、紅外定位溫度、聲學、局部放電信號等感測器及介面技術,各類感測器的可靠性設計技術和檢驗標准;開關設備運行、控制和可靠性等狀態的智能評測和預報技術,智能開關設備與調控系統的信息互動技術,開關設備的程序化和選相合閘控制技術等。
高壓設備基於RFID、GPS及狀態感測器的一體化識別、定位、跟蹤和監控的智能監測模型,輸變電設備智能測量體系下的全景狀態信息模型;具有數據存儲能力、計算能力、聯網能力、信息交換和自治協同能力的一體化智能監測裝置;基於IEC標準的全站設備狀態信息通訊模型和介面體系構架,輸變電設備狀態信息和自動化信息的集成關鍵技術,標准化全站設備狀態採集和集成設備關鍵技術;輸變電高壓設備智能監測與診斷技術,輸變電區域內多站的分層分布式狀態監測、採集和一體化數據集成、存儲、分析應用系統。 智能配用電信息及通信體系與建模方法;智能配用電系統海量信息處理技術;智能配用電信息集成架構及互操作技術;復雜配用電系統統一數據採集技術;智能配用電業務信息集成與交互技術;智能配用電信息安全技術;智能配用電高性能通信網技術等。
電力通信網路技術體制的安全機理與屬性;通信安全對智能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的影響;保障智能電網各個環節的通信安全技術與組網模式;廣域電網實時通信業務可靠傳輸技術、支持多重故障恢復的通信網自愈與重構技術;電力通信網路的安全監測及防衛防護技術;電力通信網路安全性能優化技術;電力通信網路安全評價體系;智能電網通信網路綜合管理與網路智能分析技術,電力通信網綜合模擬與測試平台,電力通信智能化網路管理示範工程。
實用的新型電力參量感測器,以及多參量感知集成的無線感測器網路技術、多測點多參量的光纖感測網路技術;多種感測裝置的融合技術;電力感測網綜合信息接入與傳輸平台技術;電力物聯網編碼技術、海量數據存儲、過濾、挖掘和信息聚合技術;新一代高性能電力線載波(寬頻/窄帶)關鍵通信技術;電力新型特種光纜及試點工程,新型特種光纜設計、製造、試驗、施工、運維等配套支撐技術及基本技術框架,新型特種光纜的應用模式和技術方案;智能電網統一通信的應用模式、部署方式和網路架構,統一通信在支撐調度、應急、用電管理等各環節的應用和解決方案。
智能電網統一信息模型及信息化總體框架;電網海量信息的存儲結構、索引技術、混合壓縮技術、數據並發處理、磁碟緩存管理、虛擬化存儲和安全可靠存儲機制等信息存儲技術;基於計算機集群系統的並行資料庫統一視圖和介面、並行查優、海量負載平衡和海量並行數據的備份和恢復技術;海量實時數據與非實時數據的整合檢索和利用技術;雲計算在海量數據處理中的應用技術;海量實時資料庫管理系統;高效存儲及實時處理智能信息服務平台示範工程。
電網可視信息的模式識別、圖形分析、虛擬現實等技術,可視化支撐技術架構;智能監控系統架構,計算機視覺感知方法、智能行為識別與處理演算法等關鍵技術;智能電網雙向互動的信息服務平台技術,桌面終端、移動終端、互動大屏幕等多信息展現渠道;智能電網雙向互動的信息服務平台示範工程。 靜止同步串聯補償器、統一潮流控制器的關鍵技術,包括主電路拓撲、模擬分析技術、關鍵組件的設計製造技術、控制保護技術、試驗測試技術,開發工業裝置並示範應用;利用柔性交流輸電設備的潮流控制和靈活調度技術。
高性能、低成本、安裝運維方便的高壓大容量新型固態短路限流器,包括新型固態限流裝置分析建模與模擬技術、固態限流器主電路設計技術、固態限流器的控制與保護策略,工程化的高壓大容量新型固態限流裝置研製。
面向輸電系統應用的高溫超導限流器的核心關鍵技術,包括超導限流裝置的限流機理、主電路拓撲、建模和模擬分析、優化設計方法、控制策略、保護系統、試驗測試技術,220kV高溫超導限流器示範裝置研製。
高壓直流輸電系統用高壓直流斷路器分斷原理理論分析、模型與模擬、直流斷路器總體方案、成套電氣與結構、關鍵零部件、系統集成化、成套試驗方法、SF6斷路器電弧特性等,15kV級直流斷路器樣機研製及示範工程。
高壓輸電系統用高壓直流陸上和海底電纜的絕緣結構型式、機械和電學特性、絕緣、結構和導電材料選擇、成型工藝、相關測試和試驗方法、可靠性試驗,±320kV級陸上和海底電纜的研製及相關試驗測試。
直流輸電系統中的直流電流和電壓測量方法和技術,直流輸電系統直流電流和電壓測試系統方法和技術路線,直流輸電系統測量裝置計量和標定方法,高電位直流電流和直流電壓測試系統,全光直流電流互感器和全學直流電壓互感器,滿足特高壓直流輸電和柔性直流輸電需求的樣機及相關試驗、認證和示範應用。
換流器拓撲結構和主迴路優化、多端柔性直流供電系統分析、計算和模擬;多端直流供電系統與交流供電系統的相互影響和運行方式,研究多端直流供電系統的控制保護系統架構、電壓、潮流和電能質量控制方法;緊湊型、模塊化換流站設備及其控制保護系統,它們在城市供電中的示範應用。
直流配電網拓撲結構、基本模型、控制保護方案,直流配網模擬模型和技術,直流配電網設計技術,直流配電網換流站關鍵裝備,直流配電網經濟安全指標體系和評估方法,考慮各類分布式電源接入和電動汽車充換電設備與電網互動情況下的直流配電網建設和優化運行方案,直流配電網管理和控制系統,直流配電網示範工程及相關技術、裝置和系統的有效驗證。 在一個相對獨立的地域范圍,建立一個涵蓋發電、輸電、配電、用電、儲能的智能電網綜合集成示範工程,實現智能電網多個領域技術的綜合測試、實驗和示範,並研究智能電網的可行商業運營模式,形成對未來智能電網形態的整體展示,體現低碳、高效、兼容接入、互動靈活的特點。
智能電網集成綜合示範的技術領域包括:
大規模接入間歇式能源並網技術;
與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協調運行電網技術;
大規模儲能系統;
高密度多點分布式供能系統;
智能配用電系統;
用戶與電網的互動技術;
智能電網信息及通信技術。

『陸』 grid檢測的每個錯誤對應的什麼意思

grid檢測的每個錯誤對應的具有很多其他硬碟工具軟體所無法比擬的強大功能,它分為免費版和收費的完整版,本文介紹的是免費版的詳細用法。

程序需要一塊內存用以儲存數據時,就需要使用操作系統提供的「功能函數」來申請,如果內存分配成功,函數就會將所新開辟的內存區地址返回給應用程序,應用程序就可以通過這個地址使用這塊內存。這就是「動態內存分配」,內存地址也就是編程中的「游標」。

作用:

通過微網實驗平台檢測裝置項目的建設,可以逐步延伸完善成完整的微網關鍵技術體系及支撐平台,開展與分布式電源、電動汽車充電站並網檢測及保護檢測等相關技術的研究,構建智能微網能量管理系統,實現對微網內分布式電源和智能樓宇負荷的協調優化控制。

開展分布式供能與儲能技術研究,是電網企業主動適應國家能源發展戰略,積極應對「低碳經濟」發展模式的有效途徑。通過建設綜合性微網實驗平台,並在此平台上開展應用技術研究,掌握分布式能源微網的運行控制特徵,對分布式能源微網接入配電網後的運行管理有重要意義。

『柒』 微電網有哪些控制功能

微電網一般應具備兩種常態運行模式,即獨立運行模式和聯網運行模式。微電網控制的研究包含兩個方面:一個是微電網的整體控制策略,主要研究微電網內各微電源之間的協調和配合;另一個是微電源的控制策略,主要針對微電源的輸出特性進行研究。依據微電網獨立運行模式下,各分布式電源所發揮的作用不同,微電網控制模式可以分為主從控制模式、對等控制模式和分層控制模式 。主從控制模式是指在微電網處於孤島運行模式時,其中一個分布式電源採取定電壓和定頻率控制(簡稱V/F控制),用於向微電網中其他分布式電源提供電壓和頻率參考,而其他的分布式電源則可採用定功率控制(簡稱P/Q控制)。採用V/F控制的分布式電源控制器稱為主控制器,而其他的分布式電源控制器稱為從控制器。

對等控制模式是指微電網中所有的分布式電源在控制上都具有同等的地位,各控制器之間不存在主和從的控制關系,每個分布式電源都根據接入系統點電壓和頻率的就地信息進行控制。對於這種控制模式,分布式電源控制器的策略選擇十分關鍵,一種目前常用的方法就是Droop控制。分層控制模式一般都設有中央控制器,用於向微網中的分布式電源發出控制信息。中心控制器首先對分布式電源發電功率和負荷需求量進行預測,然後制定相應的計劃,並根據實時採集的電壓、電流、功率等信息,對運行計劃進行調整。

『捌』 微網的介紹

微電網是相對傳統大電網的一個概念,是指多個分布式電源及其相關負載按照一定的拓撲結構組成的網路,並通過靜態開關關聯至常規電網。微電網(micro-grid,microgrid),是指由分布式電源、儲能裝置、能量轉換裝置、相關負荷和監控、保護裝置匯集而成的小型發配電系統,是一個能夠實現自我控制、保護和管理的自治系統,既可以與外部電網並網運行,也可以孤立運行。是智能電網的重要組成部分。

『玖』 微網線路阻抗模擬負載有哪些功能

主要功能:
1. 線路阻抗模擬負載可以精確模擬0-500米微網接入電纜的阻抗及感抗,滿足分布式電源實驗檢測需要。
2. 主機面板上具有調節RL阻抗及感抗的開關,根據現場實驗測量需要,可以任意調節。
3. 線路阻抗模擬負載可以在控制台上可以調節RL阻抗及感抗,實現高效率檢測。
4. 內置RL阻抗及感抗是高精度元器件,滿足長時間工作,不會因為溫度升高引發阻抗變動而影響試驗結果。
5. 模擬電纜長度的步進是50米,可以任意遠程切換、快速調節及選擇,無需更換電纜接頭。
ACLT-4050通過權威機構鑒定檢測,是國內唯一通過鑒定的高精度試驗裝置。
ACLT-4050已成功應用於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上海電力學院、內蒙電科院等微網系統,是繼電保護程序開發必備的試驗裝備。內蒙電科院連續三次追加采購。

北京群菱能源科技 提供 微網模擬試驗檢測平台,包括:
1、 線路阻抗模擬負載:精確快速模擬0-500米接入電纜的阻抗。
2、 接地故障模擬裝置:模擬0.1歐—2歐接地故障短路,相相短路,相地短路。
3、 風機發電模擬器:轉速可調,任何風力發電參考唾手可得。
4、 柴油機發電模擬器:無需加柴油,無需靜音處理,無需考慮排廢氣。
5、 微網集成控制軟體:群菱專利產品,可監測、遠程
6、 光伏模擬器:模擬光伏組件發電與輸出
7、 交流負荷模擬裝置:一級負荷、二級負荷、三級負荷模擬,各種用電工況模擬。
8、 並網諧波閃爍測量裝置:並網電能質量精確測量。

『拾』 人體運動時的三大供能系統是什麼

人體運動時的供能系統,依其運動強度和運動持續時間的不同可分為ATP—CP(磷酸原)系統、無氧糖酵解(乳酸)系統和有氧氧化系統。

鑒於微網系統的復雜性,無論是研究其與大電網相互作用的機理,還是在各種擾動下的復雜動態行為,無論是其保護與控制問題。

還是其規劃設計問題,都需要強有力的模擬手段,需要構建兼容微網分析的配電系統模擬實驗平台。研究微網及含微網配電系統的能量優化管理方法,有助於提高系統運行的經濟性,為分布式能源的高效利用創造條件。

充電模式與換電模式:

電動汽車的能源供給模式需要更多考慮自己特殊的國情,詳細分析了各種充電模式和換電模式的優缺點,但是電動汽車市場的主要參與者卻從自身實際情況出發提出了各自的發展模式。國家電網提出了「換電為主、插充為輔、集中充電、統一配送」的建設運營模式。

國務院頒布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 年)》描述了充電設施的發展規劃、關鍵技術研究和商業運營模式,而對電池更換模式只是提出了要探索「電池租賃、充換電服務等商業運營模式」。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供能

閱讀全文

與微網實驗平台系統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閥門上r代表什麼意思 瀏覽:953
智能儀表銷售怎麼樣 瀏覽:500
伸縮裝置機械動圖 瀏覽:717
所示裝置是實驗室用輕繩 瀏覽:233
剛開始賣閥門需要了解什麼 瀏覽:29
智跑換儀表盤多少錢 瀏覽:35
分度線用什麼儀表 瀏覽:421
買些什麼器材可以練臂力 瀏覽:537
實驗裝置排序問題 瀏覽:724
挖孔樁機械多少錢1米 瀏覽:426
沈陽機床重量怎麼樣 瀏覽:772
新上鑄造廠怎麼樣 瀏覽:308
現在家裡一般是什麼水電閥門 瀏覽:937
老房子暖氣閥門在頂樓嗎 瀏覽:139
蘇州健身器材廠家有哪些 瀏覽:373
踏板車換後輪軸承收多少錢 瀏覽:245
超聲波洗項鏈效果怎麼樣 瀏覽:400
寧波器材去哪裡買 瀏覽:869
鄞州戶外兒童游樂設備哪裡能買 瀏覽:843
收購哪些廢舊專用器材違法 瀏覽: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