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6-氯-8-羥基喹啉的合成路線有哪些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6-氯-8-羥基喹啉
英文名稱
8-chloroquinolin-6-ol
英文別名
8-Chlor-chinolin-6-ol;8-chloro-6-hydroxyquinoline;8-Chlor-6-hydroxychinolin;6-Quinolinol,8-chloro;8-chloro-quinolin-6-ol;
CAS號
18119-24-9
合成路線:
1.通過4-氨基-3-氯苯酚鹽酸鹽和甘油合成6-氯-8-羥基喹啉,收率約78%;
2.通過4-氨基-3-氯苯酚和甘油合成6-氯-8-羥基喹啉,收率約79%;
更多路線和參考文獻可參考http://ke.molbase.cn/cidian/279534
『貳』 0.002M 8-羥基喹啉溶液的配置方法
你算下可以了啊....
8-羥基喹啉是白色針狀結晶,70度的時候才融化,在空氣中也相對穩定,
所以你直接稱取就可以了,8-羥基喹啉,C9H7NO ,分子量大約為145
如果你用X ml的容量瓶,則稱取的量是 0.002×145×(x/1000)g就可以了
補充:8-羥基喹啉不溶於純水,易溶於乙醇、苯、氯仿、丙酮和稀酸,根尖的預處理,我沒研究過,不知道 烯酸 會不會影響結果。
『叄』 0.002 mol/L 8-羥基喹啉怎麼配
你問的問題沒有辦法回答,你應該說清楚一點,溶劑是什麼?你都沒有說,讓別人怎麼回答你!
8-羥基喹啉的分子量是145.16,0.002mol是0.29g,你把0.29g8-羥基喹啉溶在你所定的溶劑裡面就行了!
『肆』 五水硫酸銅與8羥基喹啉反應
反應得到喹啉銅。
經查閱,將氫氧化鈉和步驟制備的8-羥基喹啉完全溶解於水中,加入無水硫酸銅反應得到8-羥基喹啉銅。
五水硫酸銅(化學式:CuSO4·5H2O)也被稱作硫酸銅晶體,為了與「無水硫酸銅」區別,通常讀作「五水合硫酸銅」,相對分子質量為250。
『伍』 8-羥基喹啉的合成
1.由鄰氨基苯酚經環合反應製得。將甘油加入耐酸反應鍋內,在攪拌下緩緩加入濃硫酸,同時將鄰氨基苯酚、鄰硝基苯酚依次加入,發煙硫酸先加入總量的65%。加熱升溫至125℃,停止加熱,自然升溫至140℃,待溫度回降至136℃。將其餘的發煙硫酸繼續加入,溫度保持在137℃。加酸結束後,保溫4h,冷卻至100℃以下,抽入盛放10倍量水(按鄰氨基苯酚計)的耐酸鍋中,攪拌,加熱至75-80℃,用30%的氫氧化鈉溶液中和至pH為7-7.2。趁熱放出沉澱物,冷卻成塊狀,經減壓升華,得8-羥基喹啉成品。
2.將鄰氨基酚、鄰硝基酚、甘油、冰乙酸混合,分次加入濃硫酸,將混合物加熱至開始沸騰為止。然後在油浴上迴流,用水蒸氣蒸餾的方法除去未反應的鄰硝基苯酚。冷卻,用氫氧化鈉溶液中和,並以水蒸氣蒸餾的方法回收,即得8-羥基喹啉。
3.由喹啉經磺化得到8-磺酸基喹啉,再經過鹼熔得到8-羥基喹啉鹼,最後經酸化得到8-羥基喹啉。製取工藝如下:
①磺化過程以喹啉為原料,在攪拌條件下將原料慢慢加入到硫酸中,砂浴加熱,在100~180℃下,磺化2~3h。然後自然冷卻至室溫,再用冰水進一步冷卻,過濾烘乾,得產物8-磺酸基喹啉。
②鹼熔過程在攪拌條件下,慢慢將磺化品加入到熔融的鹼中,在200~240℃左右熔融30~40min,冷卻後加入熱水,並加熱,使其全部溶解,冷卻至室溫後,再用稀酸中和至pH=7,待結晶析出後,抽濾,將濾餅晾乾。
③蒸餾過程將鹼熔產品用水蒸氣蒸餾,冷卻,結晶即為產品8-羥基喹啉。
『陸』 在染色體標本制備過程中8-羥基喹啉的配製和作用分別是什麼
在染色體標本制備過程中8-羥基喹啉的配製和作用分別是羥基喹啉是鹵化喹啉類抗阿米巴葯物的中 間體,也是農葯、染料的中間體,可作為防霉劑、工業防腐劑以及聚酯樹酯、酚醛樹酯和 雙氧水的穩定劑
『柒』 -羥基喹啉重量法
方法提要
試樣以硫酸-磷酸分解,在草酸介質中用氯化鈉-氫氧化鈉沉澱分離鈮、鉭、鐵、錳、鉍、鈣等元素,在pH1.5~2的鹽酸介質中,用鹽酸羥胺還原鉬為Mo4+與EDTA配位;在pH4.5~5.5條件下,以8-羥基喹啉為沉澱劑,單寧和甲基紫為輔助沉澱劑沉澱鎢,灼燒後,以三氧化鎢形式稱量。
此法適用於含鈮、鉭、鉬的鎢礦石中大於4%鎢的測定。
試劑
鹽酸羥胺。
硫酸銨。
硫酸-磷酸混合酸(1+3)。
氯化鈉-氫氧化鈉混合溶液稱取40gNaOH溶於60g/LNaCl溶液中,並用此溶液稀釋至100mL。
氯化鈉-氫氧化鈉洗液移取10mL氯化鈉-氫氧化鈉混合溶液,用水稀釋至1000mL。
8-羥基喹啉溶液(90g/L)稱取9g8-羥基喹啉,加入15mLHAc和85mL無水乙醇,在水浴上加熱溶解。
乙酸-乙酸銨-乙醇混合溶液稱取140gNH4Ac,用水溶解後,加入57mLHAc,以水稀釋至1000mL,加入85mL無水乙醇。
8-羥基喹啉洗液取10mL8-羥基喹啉溶液和75mLHAc-NH4Ac-C6H5OH混合溶液,用水稀釋至1000mL。
草酸溶液(30g/L)。
EDTA溶液(100g/L)。
單寧溶液(30g/L)。
甲基橙指示劑(5g/L)。
分析步驟
稱取0.5~1g(精確至0.0001g)試樣,置於250mL燒杯中,加入1g(NH4)2SO4,搖散試樣。加5mLH2SO4-H3PO4混合酸,混勻。在電爐上加熱至三氧化硫白煙出現,加蓋表面皿,繼續加熱至分解完全(約3~5min),取下,稍冷,用熱草酸溶液吹洗表面皿和杯壁,並用此溶液稀釋至70~80mL,加30mLNaCl-NaOH溶液,攪勻,加熱微沸0.5min,取下。加少量濾紙漿,充分攪拌,靜置數分鍾,用快速濾紙過濾,以熱的NaCl-NaOH洗液洗滌燒杯3次,將沉澱全部移至濾紙上,再洗沉澱3~5次,保留沉澱和燒杯,供校正三氧化鎢用。
向濾液中加入10mLEDTA溶液、2滴甲基橙指示劑,用HCl中和至溶液變紅,並過量2.5mL,用水稀釋至250mL,加1gNH2OH·HCl,煮沸。取下,稍冷,用水吹洗表面皿,用NH4OH中和至溶液變黃,並過量數滴。加25mLHAc-NH4Ac-C6H5OH混合溶液(應在pH4.5~5.5),加熱至近沸,取下。在不斷攪拌下緩緩加入10mL8-羥基喹啉溶液,攪拌約0.5min;加入單寧溶液,10mL10g/L甲基紫溶液,並攪拌0.5min,放置10min。用12.5cm中速定量濾紙過濾,用溫熱的8-羥基喹啉洗液洗滌燒杯3~4次,洗滌沉澱15次,用小片定量濾紙擦凈燒杯,再洗滌沉澱及濾紙各5次。
將沉澱連同濾紙置於墊有兩層定量濾紙並已恆量的瓷坩堝中,先在電爐上灰化至出現部分黃色鎢酸酐後,移至高溫爐口至灰化完全,再在750℃灼燒15min,取出,在乾燥器內冷卻至室溫,稱至恆量。
計算公式同式(55.1)。
注意事項
1)在不同的pH條件下,8-羥基喹啉與鎢、鉬、鈦、鋯、鉿、鈮、鉭、釷、鈾、鐵、銅、鎳、鋅、鎘、銀、鉍等元素均能生成沉澱,因而應嚴格控制溶液pH值。用抗壞血酸、氫氟酸、EDTA等掩蔽劑或其他方法可以進一步分離這些干擾元素,並且消除鉬的干擾,用氯化鈉-氫氧化鈉沉澱可以很好地分離鈮、鉭。
2)第一步沉澱分離時,部分鎢會殘留在沉澱中,因而需要用光度法測定沉澱中的鎢含量,來校正最終結果。
『捌』 為什麼要用乙醇水混合溶液溶解8羥基喹啉
因為8-羥基喹啉是白色或淡黃色結晶或結晶性粉末,不溶於水,溶於乙醇。所以可以用乙醇水混合溶液溶解8羥基喹啉。
『玖』 5-溴-8-羥基喹啉的合成路線有哪些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5-溴-8-羥基喹啉
英文名稱
5-Bromoquinolin-8-ol
英文別名
5-Bromo-8-hydroxyquinoline;5-bromoquinolin-8-ol;5-Bromo-8-quinolinol;
CAS號
1198-14-7
合成路線:
1.通過8-羥基喹啉合成5-溴-8-羥基喹啉,收率約97%;
2.通過8-羥基喹啉合成5-溴-8-羥基喹啉,收率約14%;
更多路線和參考文獻可參考http://ke.molbase.cn/cidian/100190
『拾』 1升0.002mol/l羥基喹啉水溶液配製方法
具體方法如下。
1、8-羥基喹啉是白色針狀結晶,70度的時候才融化,在空氣中也相對穩定,所以你直接稱取就可以了,
2、8-羥基喹啉,C9H7NO,分子量大約為145,如果你用Xml的容量瓶,則稱取的量是0.002×145×(x/1000)g就可以了。
3、補充:8-羥基喹啉不溶於純水,易溶於乙醇、苯、氯仿、丙酮和稀酸,根尖的預處理,我沒研究過,不知道烯酸會不會影響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