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消弧裝置實驗報告

消弧裝置實驗報告

發布時間:2023-01-23 07:41:18

⑴ 配網消弧的研究意義是什麼

:隨著電網的日益復雜,當其出現單相接地故障時,產生的電弧和對人身安全造成的危害愈來愈嚴重,因此提高配網供電的安全可靠性非常緊迫,而關鍵就是研究配網系統的消弧、選線與定位。本論文首先對配網系統及其單相接地故障後的消弧選線定位進行了簡單介紹,然後通過對消弧原理的分析,提出配網母線主動快速接地消弧技術,當配網單相接地時,通過快速開關准確快速地將接地網以及接地相完全的重復接地,以此達到消弧的目的,並給出了具體裝置的接線圖

⑵ 消弧消諧裝置的工作原理

消諧我不是很清楚,但是我能很清楚的為你解答消弧。首先,我們的討論基於中性點直接接地電網的輸電線路的單相接地故障情況。顧名思義,消弧線圈的存在是為了消除電弧,消除由電弧產生的弧光過電壓。而電弧在哪兒呢?電弧就在單相接地故障點K處(暫且定義該故障處為K處)。事實是這樣子的,在正常運行情況下,三相線路A、B、C相分別存在對地電容C0,該電容的存在導致了對地電容電流Ic的存在。在發生單相接地故障後,故障相的接地電流Ik是等於非故障相的電容電流之和的,如果故障相為A相,那麼Ik=IcB+IcC。故障點處的電壓變為0,同時B、C兩相的對地電壓升高√3倍。當電網變得復雜,線路變得多了之後,其中一條線路的A相發生單相接地故障,全系統的A相對地電壓都將變為0,全系統的B、C兩相的對電壓都將升高√3倍。Ik不再單單等於故障線路的B、C兩相電容電流之和,而是等於全系統的B、C兩相電容電流之和。這個值就比較可怕了,很可能會很大,那麼Ik大了之後就會出現一個問題,也就是在開始提到的故障點處形成電弧。電弧會產生弧光過電壓現象,導致非故障相(全系統的B、C相)的對地電壓在升高了√3倍的基礎上進一步升高。那麼這就比較可怕了,進一步升高了之後就可能威脅到B、C相的絕緣層,最終導致B、C兩相中也出現接地故障,那麼事故就發展成了2處,3處,甚至多處接地故障。這會導致全系統跳閘、瓦解、甚至崩潰。因此,就必須限制電弧。所以,消弧線圈應運而生。那麼為什麼消弧線圈會接在中性點處呢?這是因為,中性點是唯一一處接地點。要同單相接地故障時的短路點形成迴路,那麼自然要設在中性點。消弧的原理是什麼呢?那就是電容電流(也就是短路電流)超前短路電壓90度,短路電壓超前感性電流(消弧線圈的電流)90度,從而容性電流與感性電流方向相反,共同流過短路點出,其向量和被消減,弧光自然也就熄滅了。在考慮消弧線圈的容量設置時(也就是感抗L的大小)存在3種情況,分別是完全補償(IL=IC),欠補償(IL<IC),第二種情況有可能會在線路的運行方式發生改變的時候,切掉部分線路,導致IC減小,從而第二種情況演變成第一種情況。那麼第一種情況有什麼不好的呢?有,那就是中性點漂移和斷路器三相不同期合閘而產生的零序電壓會導致線路中出線很大的過電流和很高的電壓(因為IL=IC意味著,串聯諧振)。忘了說,上面所提高的短路電流=接地電流,短路電壓=接地電壓,並且都是指的零序。你需要明白,零序電流和電壓,只會在形成接地迴路故障時才會出現。(當然不排除上面提到的,中性點漂移和三相不同期合閘導致出現零序電壓)。說回正題,出現異常大電流和電壓是我們不希望看到的。因此,基本都是採取的過補償( IL>IC)。相關規定表明,35kV的電網的單相接地零序電流大於10A,10kV電網的單相接地零序電流大於20A,3~6kV電網的單相接地零序電流大於30A,那麼電源中性點就應採取經消弧線圈接地的接地方式。忘了說,有一個補償度的規定,補償度=(IL-IC)/IC*100%,要求補償度處於5%~10%之間,且以不大於10%為宜。
想起個事情,為什麼不直接切掉故障相呢?這樣子不是電弧就立馬熄掉了嗎?這是因為切掉的話,會造成三相不平衡。而如果不切掉,而採用消弧線圈接地,那麼1~2h之內,系統的負荷電流和三相電壓是暫時對稱的,不會影響供電。

⑶ 10KV開關櫃為什麼要加消弧消諧裝置

隨著現在電網的發展,架空線路逐步被固體絕緣的電纜線路所取代是一種必然趨勢。由於固體絕緣擊穿的積累效應,其內部過電壓,特別是電網發生單相間歇性弧光接地時產生的弧光接地過電壓及由此激發的鐵磁諧振過電壓,己成為這類電網安全運行的一大威脅,其中以單相弧光接地過電壓最為嚴重。弧光接地過電壓會使電壓互感器發生飽和,激發鐵磁諧振,導致電壓互感器嚴重過載,造成熔斷器熔斷或互感器燒毀。同時由於弧光接地過電壓持續時間長,能量極易超過避雷器的承受能力,導致避雷器爆炸。再就是弧光接地產生的高幅值的過電壓加劇了電纜等固體絕緣的積累性破壞甚至擊穿放炮。
1.可在2個周波內熄滅弧光,有效地消除弧光接地過電壓,從而可避免弧光接地引起的各種絕緣事故。
2.由於各類相對地及相對相之間的操作過電壓均被限制到較低的水平,這就大大降低了激發鐵磁諧振的可能性。
3微機消弧消諧裝置與選線裝置配合,選線效果理想。
4.由微機消弧消諧裝置的工作原理可知,其限制過電壓的機理與電網對地電容電流大小無關,因而其保護性能不隨電網運行方式的變化而改。
5.微機消弧消諧裝置可取代單獨的PT櫃。
6.微機消弧消諧裝置單獨裝櫃,結構簡單,安裝方便,佔地面積小,既適用於新建變電站,也適用於老站的改造。

⑷ 變頻串聯諧振試驗成套裝置消弧線圈試驗步驟是怎麼樣的

變頻串聯諧振試驗成套裝置消弧線圈試驗步驟


1、根據消弧線圈的電感,估計需要匹配的移相電容的電容uF),然後用串、並聯方法組合成所需要的電容量。


2、按要求接線,檢查完畢後按分工將試驗機就位。


3、在緩慢調整三相電壓調節器後,當抑弧線圈L的端電壓從靜電電壓表V中讀取時對應從電流表A上讀出電流,並作好記錄。


4、調整電壓調節器,使電壓緩慢降至零,然後拔下電源開關。


5、改變消弧線圈的抽頭位置,並改變電容C的電容與電感值匹配。然後按上述步驟重復測試。


6、根據電壓表和電流表的數量。繪制出消弧線圈的伏安特性曲線。


變頻串聯諧振試驗成套裝置消弧線圈應注意的問題


1、在考慮串聯諧振迴路電感L值時,應考慮調壓器電感。即迴路電感為消弧線圈電感值與調壓器電感值之和。如果不考慮電壓調節器的電感值,電容器將不匹配。工作點離調諧點較遠,諧振幅度也較低。當考慮電壓調節器的電感值時,


一般情況下,消弧線圈電感可提高3.5%-4%


2、在35kV系統中,當單相接地發生時,消弧線圈上的最高電壓是相電壓。也就是說,220kV,伏安特性試驗其試驗電壓也應加到22kV,為了安全起見,必須先對中聯重科電容器進行工頻耐壓試驗,試驗電壓為24kV,耐壓時間為1min。


3、調整時,為了防止諧振損壞消弧線圈,保護球間隙Q(直徑5cm)和耐水性(0 1Ω/V),為保護電容器要並接保護球隙Q。


4、調節器只能向一個方向上升,以避免遲滯的影響,每個抽頭應在同一范圍內測量,中間不得改變數程,以免影響試驗的精度。


該方法可進行原位測試,接線簡單,操作方便,安全可靠,並且可以節約能耗和測試成本。

原文鏈接:網頁鏈接

回復者:華天電力

⑸ 什麼是消弧消諧及PT櫃

為什麼要進行消弧消諧?·弧光接地的危害我國的3~35kV電力系統大多採用中性點非直接接地系統,在這種電網系統中,按我國現有的運行規程規定,當非直接接地系統發生單相接地故障時,允許繼續運行兩小時,如經上級有關部門批准,還可以延長。單相接地故障時分為兩類,單相金屬性直接接地和弧光接地,如系統發生單相弧光接地,則過電壓可達3.5倍的相電壓,在這樣高的過電壓長期持續作用下,必然造成絕緣的積累性損傷,在正常相造成絕緣的薄弱環節,進而形成相間短路事故。·傳統的解決方式為了解決弧光接地過電壓問題,國內大多採用消弧線圈或自動跟蹤消弧線圈補償接地的方法,即在電網中裝設消弧線圈,當系統發生單相弧光接地時,利用消弧線圈產生的感性電流對故障點的電容電流進行補償,使故障點的殘流減小,從而達到自然熄弧。實際運行經驗證明,中性點經消弧線圈接地的電網,由單相弧光接地過電壓造成的事故仍屢有發生。其原因是電網運行方式的多樣化和弧光接地的隨機性,消弧線圈要對電容電流進行有效補償確有難度。·好的解決方案消弧消諧及過電壓保護裝置(消弧櫃),將中性點非有效接地電網的相對地及相間過電壓限制在電網安全運行的范圍之內,徹底解決各種過電壓對設備及電網安全運行的危害,提高供電的可靠性。隨著我國對城市及農村電網的大規模技術改造,城市農村的配電網必定向電纜化發展,系統對地電容在逐漸增大,弧光過電壓問題也日益嚴重起來,因此,解決弧光接地問題顯得日漸迫切,而在電網中應用XHG消弧消諧及過電壓保護裝置(消弧櫃)是一個較好的解決方案,並且在實際應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 PT櫃:電壓互感器櫃,一般是直接裝設到母線上,以檢測母線電壓和實現保護功能。內部主要安裝電壓互感器PT、隔離刀、熔斷器和避雷器等。
其作用:
1、電壓測量,提供測量表計的電壓迴路
2、可提供操作和控制電源
3、每段母線過電壓保護器的裝設
4、繼電保護的需要,如母線絕緣、過壓、欠壓、備自投條件等等。
(高壓櫃屏頂電壓小母線的電源就是由PT櫃提供的,PT櫃內既有測量PT又有計量PT(原先都是要求測量PT和計量PT是分開的,因為規范規定計量用互感器的等級要高於保護用互感器的等級,但現在如沒有特殊要求也有不分開的,共用),都上屏頂的電壓小母線,為其它出線高壓櫃提供測量、計量、保護用電源等)

⑹ 消弧消諧櫃的作用

1.可在2個周波內熄滅弧光,有效地消除弧光接地過電壓,從而可避免弧光接地引起的專各種絕緣事故。屬
2.由於各類相對地及相對相之間的操作過電壓均被限制到較低的水平,這就大大降低了激發鐵磁諧振的可能性。
3.我公司生產的微機消弧消諧裝置與選線裝置配合,選線效果理想。
4.由微機消弧消諧裝置的工作原理可知,其限制過電壓的機理與電網對地電容電流大小無關,因而其保護性能不隨電網運行方式的變化而改。
5.微機消弧消諧裝置可取代單獨的PT櫃。
6.微機消弧消諧裝置單獨裝櫃,結構簡單,安裝方便,佔地面積小,既適用於新建變電站,也適用於老站的改造。

⑺ 消弧消諧櫃的裝置原理

在系統3—35KV線路中一旦發生弧光接地過電壓,微機消弧控制器向故障相真版空接觸器發出合閘命令,故權障相真空接觸器快速動作,在2個周波內將弧光接地轉化為金屬性接地。故障點因弧光過電壓為零而立即熄弧,非故障相過電壓穩定在 倍的額定相電壓,可以長時間安全運行(國家規程要求2小時)。此時由值班人員對故障線路進行處理,或由微機選線裝置自動處理。本裝置中的微機消弧消諧控制器還設置了PT斷線、裝置故障報警等功能;當系統發生接地故障時可發出動作信號,顯示故障性質(弧光接地或金屬接地或諧振)並顯示故障相別;本裝置設有RS485微機通訊介面,可實現與計算機聯網,與綜保廠家後台實現通訊。

⑻ 大專畢業設計~~求高手大蝦

引言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的發展和生活質量的改善,社會現代化程度的不斷提高,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電能被廣泛地應用到各個領域,電力消費水平大幅提高。電力工業已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世界上已把電力工業發展情況,作為衡量一個國家現代化水平的標志之一。
大家知道,在三相系統中都有中性點,但有的中性點接地,有的不接地。這是因為電力系統除正常運行情況外,往往會出現各種故障,其中最常見的是單相接地故障。為了處理這種故障,根據不同供電系統的情況,將中性點採用不同的運行方式。目前,我國供電系統中常見的中性點運行方式有三種:不接地、經消弧線圈接地和直接接地。前兩種又稱非直接接地。
中性點採用的運行方式不同,會影響到供電系統許多方面的技術經濟問題。如供電的可靠性、電氣設備和線路的絕緣水平、對通訊系統的干擾、繼電保護的正確動作等。因此,中性點採用什麼樣的運行方式,實際上又是一個涉及到供電系統許多方面的綜合性技術問題。
1 概述
中壓電網以35KV、10KV、6KV三個電壓等級的電壓應用較為普遍,其均為中性點非接地系統,但是隨著供電網路的發展,特別是採用電纜線路的用戶日益增加,使得系統單相接地電容電流不斷增加,導致電網內單相接地故障擴展為事故。我國電氣設備設計規范中規定35KV電網如果單相接地電容電流大於10A,3KV—10KV電網如果接地電容電流大於30A,都需要採用中性點經消弧線圈接地方式,而《城市電網規劃設計導則》(施行)第59條中規定「35KV、10KV城網,當電纜線路較長、系統電容電流較大時,也可以採用電阻方式」。因對中壓電網中性點接地方式,世界各國也有不同的觀點及運行經驗,就我國而言,對此在理論界、工程界也是討論的熱點問題,在中壓電網改造中,其中性點的接地方式問題,現已引起多方面的關注,面臨著發展方向的決策問題。
2 中性點不同的接地方式與供電的可靠性
在我國中壓電網的供電系統中,大部分為小電流接地系統(即中性點不接地或經消弧線圈或電阻接地系統)。在中性點不接地系統中,發生單相接地故障時,不需要立即斷開故障部分,不必中斷向用戶供電,因而提高了供電的可靠性,這是這種系統的主要優點。但是,必須在較短的時間內,一般允許繼續運行兩小時,迅速發現並消除接地故障,以免由於未接地相對地電壓長期升高,而發展成為多相接地短路。所以在這種系統中,電氣設備和線路的對地絕緣應按能承受線電壓考慮設計,而且應裝設交流絕緣監察裝置,當發生單相接地故障時,立即發出信號通知值班人員。
當線路不長,電壓不高時,接地電流數值較小,接地電弧一般均能自動熄滅,特別是在35KV以下的系統中,絕緣方面投資增加不多,而供電可靠性較高的優點突出,中性點採用不接地運行方式較合適。但當電壓高、線路長時,接地電流值較大,可能產生穩定電弧或間歇性電弧。而且電壓等級較高時,整個系統絕緣方面的投資大為增加,上述優點便不復存在。目前我國中性點不接地系統的適用范圍如下:
(1)壓在500V以下的三相三線制裝置;
(2)3~10KV系統當接地電流Ic≤30A時;
(3)20~60KV系統當接地電流Ic≤10A時;
(4)與發電機有直接電氣聯系的3~20KV系統,如要求發電機帶內部單相接地故障
運行,當接地電流Ic≤5A時。
當中壓電網不能滿足以上條件時,通常採用中性點經消弧線圈接地或採用中性點經小電阻接地的運行方式。我國採用經消弧線圈接地方式已運行多年,但近幾年有部分區域採用中性點經小電阻接地方式。我國規定,凡不符合採用中性點不接地運行方式的3~60KV系統,均可採用中性點經消弧線圈接地的運行方式。對於中性點不接地系統,因其是一種過度形式,其隨著電網的發展最終將發展到上述兩種方式,為此本文對這兩種接地方式作以分析。

2.1中性點經電阻接地方式

中性點經電阻接地方式在國外從上世紀 40 年代已開始使用。 世界上主要以美國為主的部分國家採用,原因是美國在歷史上過高的估計了弧光接地過電壓的危害性,而採用此種方式,用以泄放線路上的過剩電荷,來限制此種過電壓。1995 年華力特電氣公司率先從美國PGR 公司引進中性點接地電阻,先後在深圳,上海,北京,天津,江蘇,福建等地區供電局及石化,鋼鐵,地鐵,發電廠行業使用。電網中性經電阻接地方式,目的是限制接地故障電流。中性點經電阻器(每相零電阻 R 0 ≤ X c0 每相對地容抗)接地,可以消除中性點不接地和消弧線圈接地系統的缺點,即降低了瞬態過電壓幅值,並使靈敏而有選擇性的故障定位的接地保護得以實現。由於這種系統的接地電流比直接接地系統的小,故對地電位升高及對信息系統的干擾和對低壓電網的反擊都減弱。因此,中性點電阻器接地系統具有中性點不接地及經消弧線圈接地系統的某些優點,也多少存在這兩種接地方式的某些缺點。按限制接地故障電流大小的要求不同,分高、中、低值電阻器接地系統,它們具體的優缺點亦不同。

2.1.1中性點經高值電阻的接地方式的優缺點

中性點經高值電阻接地系統是限制接地故障電流水平為 10A 以下,高電阻接地系統設計應符合每相零序電阻 R 0 ≤ X c0 (每相對地容抗)准則,以限制由於間歇性電弧接地故障時產生的瞬態過電壓。其優缺點如下:
(1)可防止和阻尼諧振過電壓和間歇性電弧接地過電壓,在 2.5P • U 及以下;
(2)接地電流水平為 10A 以下,減小了對地電位升高;
(3)接地故障可以不立即清除,因此能帶單相接地故障相運行;
(4)使用范圍受到限制,適用於某些小型 6 ~ 10KV 配電網和發電廠廠用電系統。

2.1.2中性點經中值電阻的接地方式的優缺點

採用中性點中值電阻的接地方式可以克服高值和低值電阻的接地方式的弊端。其接地故障電流控制在 50 ~ 100A ,仍保留了內過電壓(含弧光過電壓、諧振過電壓等)水平低、對地電位升高不大、正確迅速切除接地故障線路等優點,但具有切除接地故障線路間斷供電等缺點。

2.1.3中性點經低值電阻的接地方式的優點

中性點經低值電阻接地系統是限制接地故障電流水平為100 ~ 1000A,系統單相接地時,由於流過故障線路的電流較大,零序過流保護有較好的靈敏度,可以比較容易檢除接地線路。健全相電壓不升高或升幅較小,對設備絕緣等級要求較低,其耐壓水平可以按相電壓來選擇。

2.1.4中性點經低值電阻的接地方式的缺點

由於接地點的電流較大,當零序保護動作不及時或拒動時,將使接地點及附近的絕緣受到更大的危害,導致相間故障發生。當發生單相接地故障時,無論是永久性的還是非永久性的,均作用與跳閘,使線路的跳閘次數大大增加,嚴重影響了用戶的正常供電,使其供電的可靠性下降。

2.2中性點經消弧線圈接地方式

1916年發明了消弧線圈,並於1917年首台在德國Pleidelshein電廠投運至今,已有84年的歷史,運行經驗表明,其廣泛適用於中壓電網,在世界范圍有德國、中國、前蘇聯和瑞典等國的中壓電網均長期採用此種方式,顯著提高了中壓電網的安全經濟運行水平。
採用中性點經消弧線圈接地方式,在系統發生單相接地時,流過接地點的電流較小,其特點是當線路發生單相接地故障時,可不立即跳閘斷開故障部分,不必中斷向用戶供電,按國家規程規定電網可帶單相接地故障運行2小時。從實際運行經驗和資料表明,當接地電流小於10A時,電弧能自滅,因消弧線圈的電感的電流可抵消接地點流過的電容電流,若調節得很好時,電弧則自動熄滅。對於中壓電網中日益增加的電纜饋電迴路,雖接地故障的概率有上升的趨勢,但因接地電流得到補償,單相接地故障並不發展為相間故障。因此中性點經消弧線圈接地方式的供電可靠性,大大的高於中性點經電阻接地方式。

2.2.1中性點經消弧線圈接地方式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隨著我國電力工業的迅速發展,城市配電網的結構變化很大,在饋電線路中電纜所佔的比重越來越大,我國城市配電網中性點經消弧線圈接地運行方式的一些問題日漸暴露。隨著配網電容電流的迅速增大,很難保證消弧線圈在一定脫諧度下過補償運行。主要原因為:
(1)消弧線圈的調節范圍有限,一般為 1 : 2 ,不適合工程初期和終期的需要;
(2)消弧線圈各分接頭的標稱電流和實際電流誤差較大,有些甚至可達 15% ,運行
中就發生過由於實際電流值與銘牌數據差別而導致諧振的現象;
(3) 計算電容電流和實際電容電流誤差較大,多數變電站是電纜和架空線混合的供電網路,准確而及時的掌握配電線路的長度是很難做到的,而且電纜型號繁多,單位長度的電容電流也不盡相同;
(4) 有些配電網在整個接地電容電流中含有一定成分的 5 次諧波電流,其比例高達 5% ~ 15% ,即使將工頻接地電流計算得十分精確,但是對於 5% ~ 15% 接地電容電流中的諧波電流值還是無法補償的。
電纜為主配電網的單相接地故障多為系統設備在一定條件下由於自身絕緣缺陷造成的擊穿,而且接地殘流較大,尤其是當接地點在電纜時,接地電弧為封閉性電弧,電弧更加不易自行熄滅(單相接地電容電流所產生的弧光能自行熄滅的數值,遠小於規程所規定的數值,對交聯聚乙烯電纜僅為 5A ),所以電纜配電網的單相接地故障多為永久性故障。由於中性點經消弧線圈接地的系統為小電流接地系統,發生單相接地永久性故障後,接地故障點的檢出困難,不能迅速檢出故障點所在線路。這樣,一方面使系統設備長時間承受過電壓作用,對設備絕緣造成威脅,另一方面,不使用戶斷電的優勢也將不復存在。
在中性點經消弧線圈接地系統中,過電壓數值較高,對設備絕緣造成威脅。單相接地故障點所在線路的檢出,一般採用試拉手段。在斷路器對線路試拉過程中,有時將產生幅值較高的操作過電壓。中性點經消弧線圈接地系統和中性點不接地系統相比,僅能降低弧光接地過電壓發生的概率,並不能降低弧光接地過電壓的幅值。中性點經消弧線圈接地的系統在某些條件下,會發生諧振過電壓。由於上述原因,另外由於電纜為弱絕緣設備,例如 10kV 交聯聚乙烯電纜的 1 分鍾工頻耐壓為 28kV ,比一般設備低 20% 以上,所以電纜在單相接地故障在故障點檢出過程中,由於工頻或暫態過電壓的長時間作用,常發展成相間故障,造成一線或多線跳閘。
當系統發生接地時,中性點經消弧線圈接地方式雖能有效地減小單相接地故障時接地處的電流,迅速熄滅接地處電弧,防止間歇性電弧接地時所產生的過電壓,但由於接地點殘流很小,且根據規程要求消弧線圈必須處於過補償狀態,接地線路和非接地線路流過的零序電流方向相同,故零序過流、零序方向保護無法檢測出已接地的故障線路。
因目前運行在中壓電網的消弧線圈大多為手動調匝的結構,必須在退出運行才能調整,也沒有在線實時檢測電網單相接地電容電流的設備,故在運行中不能根據電網電容電流的變化及時進行調節,所以不能很好的起到補償作用,仍出現弧光不能自滅及過電壓問題。

2.2.2中性點接地方式對供電可靠性的影響

眾所周知,配電網中性點經消弧線圈接地方式與中性點經小電阻接地方式相比,最大的優點是在發生單相接地故障時,如果是瞬間故障,當系統電容電流或經消弧線圈補償後的殘余電流小到自行熄滅的程度時,則故障可自行消除,如果是永久故障,該系統可帶單相接地故障運行 2 小時,獲得足夠的時間排除故障,以保證對用戶的不間斷供電。但這一優點在以電纜為主的城市配電網中並不突出。電纜故障的原因,從統計情況看,主要是絕緣老化、電纜質量、外力破壞等,一般都是永久性故障,當發生接地故障時不應帶故障運行。從實際運行情況看,在以電纜為主的配電網中,中性點不接地或經消弧線較圈接地方式下,單相接地故障引發的相間短路故障較多。一些實際事故表明,單相接地故障發展為相間故障,反而擴大了停電范圍,尤其是當發展為母線短路故障時,相當於變壓器出口短路,而由於目前一些變壓器抗短路沖擊能力較弱,從而可能造成變壓器損壞。
就城市配電網供電方式的實際情況看雙電源供電方式,架空絕緣線的採用,環網布置,開環運行方式,電纜線路所佔比重等因素造成了採用中性點不接地或經消弧線圈接地方式的優點不突出。從目前已改小電阻接地方式的變電站實際運行情況分析;保護配置得當,可不降低供電可靠性。
綜合上述分析,電纜供電為主的變電站採用中性點經小電阻接地,不會對供電可靠性造成多大影響,在某些方面對供電可靠性的提高反而有益。

2.2.3自動跟蹤消弧線圈及單相接地選線裝置

中性點經消弧線圈接地方式存在的幾大缺點,也是幾大技術難題,多年來電力學者致力於解決這一技術難題,隨著微電子技術、檢測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我國已研製生產出自動跟蹤消弧線圈及單相接地選線裝置,並已投入實際運行取得良好效果,現在正處在推廣應用階段。
3 單相接地電容電流
因中性點不接地方式在中壓電網中,僅是一種短期的過渡方式,最終是要過度到經消弧線圈或小電阻接地方式,而在改造前要對電網中的電容電流進行計算和測量,以給
改造提供技術數據。中壓電網單相接地電容電流有以下幾部分構成:
(1) 統中所有電氣連接的全部線路(電纜線路、架空線路)的電容電流;
(2) 系統中相與地之間跨接的電容器產生的電容電流;
(3) 因變配電設備造成的電網電容電流的增值。
系統中的電容電流可按下式計算:
∑Ic=(∑ic1+∑ic2)(1+k%)
式中:∑ic電網上單相接地電容電流之和
∑Ic1線路和電纜單相接地電容電流之和
∑ic2系統中相與地間跨接的電容器產生的電容電流之和
k%配電設備造成的電網電容電流的增值。10KV取16%、35KV取13%。

在對電網上單相電容電流計算的基礎上,為了准確選擇和合理配置消弧線圈的容量,對系統運行中單相電容電流進行實測是十分必要的,微機在線實時檢測裝置為實測網上單相電容電流提供了快速准確的手段,其原理是,檢測系統的不平衡電壓E0,並以一定的采樣周期檢測線電壓UAB,中性點位移電壓U0及中性點位移電流I0,根據下式計算出單相接地電容電流。
E0= U0+I0×Xc
式中:Xc為系統對地容抗;
因Xc=(E0—U0)/ I0
則Ic=U相/ Xc= U相I0/ E0—U0
式中Ic為單相接地電容電流

單相電容電流的檢測也可以採用偏置電容法和中性點外加電容法,在測試中,可以選用幾種不同容量的Cf(所加的偏置電容)測出幾組數據,利用移動平均值獲得單相接地電容電流,以減少測試中的誤差。
4 微機控制消弧裝置
人工調諧的消弧線圈,因不能隨著電網的運行實時調整補償量,這樣就不能保證電網始終處於過補償狀態,甚至導致系統諧振,並難以將故障發生時入地電流限制到最小。我國研製微機自動跟蹤消弧裝置始於80年代,現已不斷完善形成系列產品,並配套接地自動選線環節,有效的解決了中性點經消弧線圈接地方式的電網,長期難以解決的技術問題。該裝置的Z型結構接地變壓器,具有零序阻抗小,損耗低,並可帶二次負荷,其可調電抗器為無級連續可調鐵芯全氣隙結構,具有調節特性好、線性度高、雜訊低等特點,裝置採用消弧線圈串電阻接地方式,以抑制消弧線圈導致諧振的問題,其微機控制單元是實現自動跟蹤檢測、調節、選線的核心,系統的響應時間小於20 s,由過補、欠補、最小殘流三種運行方式。
裝置在運行中計算機周期采樣,以獲得電網運行的適時參數,計算機對系統電容電流、殘流進行計算,根據設定值與計算值的偏差自動調整電抗器的電感量,從而實現消弧線圈運行在設定值上。選線裝置是通過計算機過對線路零序電流的采樣,計算機根據采樣電流的幅值和方向判斷接地線路,可達到准確及時的檢出有接地故障的線路。
5 結語
配電網中性點接地方式的選擇是具有綜合性的技術問題,中性點不接地、經消弧線圈接地、經電阻接地各有其優缺點,應結合電網具體條件,通過技術經濟比較確定,也就是說,因每種中性點接地方式的系統,具有獨自的優點,得到了發展。中壓電網的中性點接地方式在國內也有不同的觀點,並已成為電網改造中的一個熱點問題,根據我國多年的運行經驗及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解決了中壓電網中性點經消弧線圈接地系統長期難以解決的技術難題。自動跟蹤消弧線圈及接地選線裝置的不斷完善和推廣應用,為中壓電網中性點經消弧線圈接地提供了技術保障。為此,在我國採用中性點經消弧線圈接地方式是我國中壓電網的發展方向。

⑼ 消諧消弧裝置的原理是什麼什麼情況下裝設

消弧和消諧的工作原理是不一樣的。消弧是指當母線發生單相金屬接地內時消弧裝置動作使金屬容接地通過消弧裝置動作的真空接觸器直接接地,有利於母線保護動作、這樣可以避免諧波的產生。消諧主要是消除二次諧波以及高次諧波,有利於電網的安全運行。
正常運行時,消弧線圈中無電流通過。而當電網受到雷擊或發生單相電弧性接地時,中性點電位將上升到相電壓,這時流經消弧線圈的電感性電流與單相接地的電容性故障電流相互抵消,使故障電流得到補償,補償後的殘余電流變得很小,不足以維持電弧,從而自行熄滅。這樣,就可使接地迅速消除而不致引起過電壓。

⑽ 消弧裝置都有什麼啊還是指的一種保護器

消弧裝置主要是接觸器,負荷開關,刀閘開關等有觸點可能會出現電弧的地方。用來安全快速消除帶電斷開觸點時產生的電弧。

閱讀全文

與消弧裝置實驗報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閥門上r代表什麼意思 瀏覽:953
智能儀表銷售怎麼樣 瀏覽:500
伸縮裝置機械動圖 瀏覽:717
所示裝置是實驗室用輕繩 瀏覽:233
剛開始賣閥門需要了解什麼 瀏覽:29
智跑換儀表盤多少錢 瀏覽:35
分度線用什麼儀表 瀏覽:421
買些什麼器材可以練臂力 瀏覽:537
實驗裝置排序問題 瀏覽:724
挖孔樁機械多少錢1米 瀏覽:426
沈陽機床重量怎麼樣 瀏覽:772
新上鑄造廠怎麼樣 瀏覽:308
現在家裡一般是什麼水電閥門 瀏覽:937
老房子暖氣閥門在頂樓嗎 瀏覽:139
蘇州健身器材廠家有哪些 瀏覽:373
踏板車換後輪軸承收多少錢 瀏覽:245
超聲波洗項鏈效果怎麼樣 瀏覽:400
寧波器材去哪裡買 瀏覽:869
鄞州戶外兒童游樂設備哪裡能買 瀏覽:843
收購哪些廢舊專用器材違法 瀏覽:763